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

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

一、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论文文献综述)

胡月波[1](2020)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是其参加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大学生的需求推动着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闲课”,消极对待这类课程。且现今高校迎来新的一代大学生,即“00后”,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与“90后”及之前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对思政课的需求亦发生变化。而思政课要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应该结合“0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因此,研究“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现状,可以及时根据“00后”大学生的需求状况,有针对的采取相关措施,以满足“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根据差异性进行样本的选取,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在研究信息达到饱和时停止样本的选择,最终选取了21名“00后”大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利用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Nvivo12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出“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整理分析发现,“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从需求的层次来看,具有完成学业的基本需求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高级需求;从需求的属性来看,具有获得自由发展的生活意义性需求和掌握社会秩序的社会性需求;从实现需求的途径来看,具有感性教学方式的需求和理性教学方式的需求;从实现需求的过程来看,具有注重教学操控的技术性需求和注重感染力的艺术性需求。且“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务实性、多元化、理性化和主体性。根据需求现状,又对影响“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00后”大学生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因素,是其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中有学生觉得好的方面,比较符合自己的要求的;也有学生觉得不好的方面,希望教师能够改进的。教师这些好的、不好的方面共同影响着“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最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这些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影响着“00后”大学生,使他们形成了思政课的需求现状。根据影响“00后”大学生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原因,再结合“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对策。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因需施教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施教,即立足于“00后”大学生需求的务实性,增加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亲近度;立足于需求的多元化,提升思政课对“0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立足于需求的理性化,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逻辑性,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立足于需求的主体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其次,要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即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家庭环境;完善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使其有利于“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并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展聪[2](2020)在《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大农村改革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要求,为我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下,乡村振兴发展受到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成为“三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乡村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性问题,各级政府在中央提出总体目标下,发挥职能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北大门,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先试,有效的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发展。但纵观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发展情况,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中定位不清、职能不明、实施有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也是当前韶关市乡镇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为此,作为乡镇政府,就必须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提高职能履行能力,实现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本文以韶关市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秀水镇政府为典型案例,对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的职能履行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来对韶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对韶关市秀水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履行的社会管理、政策执行、利益协调、公共服务四大职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分析出秀水镇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包括了在府际关系、发展思路、参与主体及监管体系仍有差距的四个方面,总结出影响乡村振兴中影响政府职能有效履行的因素。最后本文结合了韩国、日本、江苏官林镇和湖南泉塘镇在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先进经验做法,并结合调查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乡村振兴中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优化路径。

王慧莹[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号召要“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时代的准确把握。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以贯之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一直坚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导向。既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又赋予传统文化以科学性与时代性。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这是全面提升党领导人民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力的内在理路和基本逻辑。本文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新阶段、新时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梳理与总结,包括对党在不同时期具体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条件与国际国内环境的分析、对不同时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的梳理,以及对不同时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原则、方法与实践理路等的总结,从而找到逻辑、发现规律,从历史逻辑对党在不同时期探索形成的传统文化观进行探讨,进而总结出党在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明确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为了谁、依靠谁的本源问题。明晰党主要继承与发展了哪些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怎样更好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主要从以下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前提,也是本文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首先,通过归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对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价值意义做出合理判断;其次,从文本解读、历史考察、历史局限与当代价值等维度出发,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深刻认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推理出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蕴含的价值取向,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民族特色与世界价值,进而明确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第二章,考察与探讨了改革开放初期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978年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又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观。邓小平不仅擅长引用古代经典,发挥具有民族特色且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用以阐释新的理论和观点,更是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成果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如实事求是思想对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汲取与超越、“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与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对古代平均主义思想的批判与发展、“小康社会”思想对古代小康理想的继承与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吸收、融化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同时使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更具中国特色。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党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加积极,专门讨论了关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若干问题,更加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感。第三章,考察与探讨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科学揭示了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形成了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如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民族性与全球化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因此党将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了“求真务实”思想丰富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汲取传统民本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立足国情,又与时俱进,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文化需求,不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第四章,考察与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价值,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审视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党在新时代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新时代背景下,党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提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弘扬措施,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又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思路落实到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善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智慧为社会发展现实服务,提出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治国理政方面,注重汲取传统文化智慧为国家治理提供智慧宝库,如吸取天人合一思想多次在国际会议中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思想桥梁。他还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新时代,党在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振兴中华文化。第五章,探讨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今后应予以借鉴参考的历史教科书。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分析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传统文化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提出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意义重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证科学性;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时代性;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性;坚持文明互鉴,加强开放性;坚持立足人民文化需求,体现人民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能力的提升;丰富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载体与形式;传承发展政策实施及教育宣传效果;促进党领导和创新传统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夯实传统文化政策实施与教育宣传效果;增强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有能力也有实力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新,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陈诗雅[4](2019)在《“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中研究表明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五四运动同时也是以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它竖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在这场运动中,广大青年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中流砥柱的作用。(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革命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后的一百年里,“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不但成为那个年代青年们的毕生追求,更成为了国家富强的必要条件。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研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当代青年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决定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国梦是青年一代的梦”,这正强调了当代青年及其价值观的发展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时至今日,重新提及“五四”精神将更有利于重塑青年人的价值观,有利于青年人获得较为科学的指导,使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好的精神状态来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4)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在介绍了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从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青年地位,重视青年价值观的培养即鼓励青年提高自身素质。本文在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中发现,始终为青年人所传承的“五四”精神主要有爱国主义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笔者通过对五四时期共产党人和知识分子的言行进行分析,揭示出民主精神、进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时代背景之下,这又赋予了当代青年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大国这一必然的要求和历史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因此,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当代青年勇挑历史重担;有利于当代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利于当代青年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有利于当代青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加强学习、思考,积累知识与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的精华,掌握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和知识,在与时俱进中谋发展,在解放思想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谢伟[5](2019)在《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阶级社会和国家产生以来,治理和国家治理是随之伴生、客观存在的重要政治现象。国家治理的本质是通过国家职能运作的过程,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在社会主义之前的阶级社会里,国家治理在社会性基础上,具有突出的阶级性这一根本属性。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治理更加强调其社会性,即通过一系列的治理行为更好地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关于国家治理的概念、研究和理论均源自西方,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成为西方政治学界的热点话题。然而,中国的国家治理并没有照搬照抄西方的理论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停止对符合中国实际且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后发展国家特点的治理模式。特别是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充分吸收借鉴了西方治理理论的有益成分,汲取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一个中国化的理论命题,有着鲜明的中国话语与中国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治理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特别是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建国7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家治理以实现经济发展、国富民强以及长治久安为目标,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完全符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必然规律。在国家治理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和体制优势,坚持整体性治理,强调各地区、各领域均衡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同步推进,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党和政府、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要辩证关系过程中体现了中国气质、中国优势。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现了国际潮流,借鉴了世界文明的成果,西方国家治理文明中强调的加强民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治理各相关主体的协调协作等核心要素,都是中国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自发遵循的治理要点。但是,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国家治理中通过特有的政党制度,特有的人民主体地位,特有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特有的目标协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国家治理模式。之所以形成上述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其充分的生成逻辑。从国家内在结构而言,西方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治理,而中国国家治理通过其特有的结构特点,走出了与西方多元治理不同的共治共享的成功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党的领导始终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通过党的建设,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执政水平,为国家治理把握好航向。中国特有的体制要求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的治理既强调中央的权威,又坚持充分保障地方的利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共赢,也确保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法治是当代国家治理的潮流和必要条件,国家治理法治化同样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关键问题,并在实践中走出了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特质和人民利益的法治中国之路。从治理理念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建立在理论自信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治理也是开放包容的治理,国家治理遵循和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汲取他人所长,顺应全球潮流,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创新。从生成逻辑来看,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这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前提和关键,是经过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正确道理,是中国国家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生成逻辑。同时,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理论渊源,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理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治理取得目前成就的重要原因。总之,中国的国家治理之所以能够走出一条与西方治理理论完全不同的成功之路,有历史、有制度、有理论、有国际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中国模式造就了当前治理的初步成功。展望未来,国家治理的目标是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只有深度把握中国国家治理的优势和特色所在,才能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准确体会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深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生成,真正推动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姜素萍[6](2019)在《马克思正义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就正义问题“回到马克思”,挖掘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历程,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观照当代西方正义理论,以期得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正义建设的相关启示。正义是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是人类的共同政治价值,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现代性的危机促使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恢复了人们对政治哲学的关注,他以“作为公平的正义”使政治哲学研究恢复了活力,其正义理论回应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有效地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做了解释和辩护。一石激起千层浪,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正义成为20世纪下半叶以来政治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心,当代的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共和主义和第三势力等纷纷加入争论的行列。以罗尔斯、诺奇克为首的自由主义直接或间接地对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挑战,比如,面对资源的有限性,我们能否对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必然”保持乐观?在当下的现实世界,马克思“超越性”的正义理论应该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应得的正义与平等的正义之间,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看待马克思的分配原则?对此,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与正义”,探讨了马克思如何看待道德和正义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的新领域。但是,在这些思考中,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意冷落了历史唯物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是经济主义、历史主义或阶级主义,他们普遍强调规范微观的分析论证,在诉诸于“道德工程”建设的道路上又走得太远。针对正义问题在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境遇,我们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期望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否、以及如何成为正义理论的研究方法找到可能性的回答。同样面对“马克思与正义”的问题,我们需要厘清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审慎辨别马克思对正义的态度,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对立又协作的今天,得到马克思理论给予的现实启迪。论文的基本思路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困惑和现实关怀,研读和深挖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以马克思的基本方法、阶级立场和核心观点为基本要点,初步呈现出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轨迹、理论实质与当代要义。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要考察了西方思想史上的正义观。探寻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思想根基,对始于苏格拉底的古典正义,到由霍布斯开启的现代正义进行了追溯,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对人类正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是正义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第二、三章着重研究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把握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实质。马克思的正义观是在与其他思想家和现实的碰撞中逐渐发展的,其正义观的形成经过了萌芽、形成、成熟的三个阶段,大致经历了革命民主主义正义观,到人本主义正义观,再到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历史演变,这一过程呈现出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变”与“不变”:改变的仅仅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观点,不变的是分析方法、阶级立场和价值旨向。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实质是实现人的解放: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劳动者的权益、个人的自由尊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他的正义观是以实现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具有实践性、历史性、阶级性三个基本特征。第四、五章是当代西方诸正义理论研究和以马克思的视角来审视其正义理论部分。在“全球正义”时代,对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的讨论也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只有深入了解当代西方的正义观,在马克思的视角下对其进行批判和吸收,才能形成更具说服力、更完善、实践性更强的正义理论。这部分通过剖析西方正义理论的问题和局限,展现出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性和超越性,表明马克思正义思想在当代正义理论中的“在场性”。用马克思正义思想观照资本主义实践可以发现,西方理论不可能站在非西方立场上研究问题,也不足以解释我们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时至今日仍具有强大的解释力。第六章是马克思正义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社会主义的正义价值理念需要依据马克思正义观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正义不是依靠抽象的理论批判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在处理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开展,正义嬗变的根源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只有牢牢抓住在物质领域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前提,人的自由平等才能得以实现。而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个体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关系、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关注分配正义也就成为马克正义观的应有之义。概而言之,无论马克思曾经怎样嘲讽、奚落和斥责过那些泛泛而谈的“正义”,他实质上持有一种批判式的正义观,也有一个大致完备的正义论证过程。一方面,正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本身就自带神秘感和模糊性,它具有积极担当的正面价值,但并不能作为承载社会之重的“首要德性”;另一方面,马克思重视最多的是物质生产,对自由、平等、解放和自我实现的考虑贯穿始终,他并没有明确专注地为正义下过结论,但是,这种貌似“轻视”甚至“不耐烦”,以其他价值名义进行批判的字里行间恰恰是对正义的阐释,其随处可见于文本中的关切和表述已经构成了他的正义观。马克思不是拒斥正义、不要正义,而是不要“一般的正义”,他伟大无私的品格、他倾其一生为人类事业奋斗的牺牲精神、他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就是对正义最好的解读,还有谁能比马克思对正义的诠释更有力量?我们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看不到确之凿凿、雄辩滔滔的正义言辞,因为,他已经将对正义的探索和追寻纳入到了波澜壮阔的人类真实的社会运动之中。马克思的理论是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理论,其立足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结合的。将马克思的理论当做绝对真理并机械地、教条地运用到社会现实,不仅不是对马克思的追随,反而是背离了马克思的精神。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取得成就,是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密不可分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须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因素,更好地指导当代社会建设。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分享广度、受益的程度仍大为不同,由此导致人们的不公平感也在增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任何有吸引力的规范的政治理论都必须解释政治制度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事实”。①我们期望通过马克思的正义视角,观照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变化,审视中国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价值之维,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正义概念,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正义建设的价值取向。

李宇峰[7](2018)在《马克思主义理解史视域下新中国教育公平历史演进及其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平是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指向,且内在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民族复兴与人民福祉,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也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公平发展道路,使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并在总结这些经验基础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教育公平发展道路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每当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时,中国教育公平事业就能够平稳健康发展;每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存在偏差时,中国的教育公平实践就会遇到问题和曲折。可见,中国教育公平的健康发展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基础之上的,一部中国教育公平史背后矗立着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解史,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影响。因此,本篇论文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解史视角来梳理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历史演进,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教育公平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并以新中国探索教育公平发展道路的鲜活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展开阐述:第一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教育公平的演进,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新中国教育公平的最初探索和实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此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在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找到、接受、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它领导中央人民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决定它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政党,据此方能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中国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公民的教育权利公平问题。可见,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正确理解及其指导下的教育公平实践形成新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良好开端,也是奠定中国教育公平的制度基础并开启初步实践的阶段。但在这个时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教育水平的落后和教育资源的匮乏,公民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落后地区还比较突出。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文化大革命”(1966)到恢复高考前(1977)中国教育公平的演进,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误读及其对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部分解答出现了偏差,主要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做出了错误理解,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社会上,人被分为不平等的“阶级”群体,中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不再平等,进而影响到教育机会公平。加之,当时提出“教育革命”和“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高等院校一度下放停办,严重影响了一代人的大学教育。所有这些使我国教育公平事业发展遭遇短期曲折。不过在这个时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发展,教育水平的提升和教育资源的丰富,公民教育机会公平问题相对于建国初期有所改善。第三部分论述了从恢复高考(1977)至今中国教育公平的演进,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正义思想及其指导下的教育公平理论与实践。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突破,中国共产党解决公平问题的工作重心与面临的时代问题也随之变化,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共同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其中便包涵了解决我国社会公平、教育公平问题的内在逻辑:从“共同富裕”,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以人为本”,再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理念,标志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教育公平的思考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这些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教育公平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体制扭曲、体制漏洞或体制真空,使中国教育公平仍然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的权利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这一时期是中国探索教育公平发展新历程的阶段。第四部分主要结合之前三部分所述新中国教育公平的历史演进,总结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基本经验:第一,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作为指导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落实中国教育公平的观念基础;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尽力缩短中国社会转型过程,减少体制扭曲、体制漏洞和制度真空,降低教育公平的问题发生率,缩短教育公平的问题高发期;第四,用中国探索教育公平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

冯正强[8](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晓洁[9](2018)在《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维系历史,还是滋养当代,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道德思想是维护社会稳定、维系人类发展的基本精神要素。教科书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和发扬历史进程中本民族积累的道德思想精髓是其重要职能。然而,发源与发展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一方面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透过其具体的历史形态,它们又蕴含与今相通之理。因此,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刻画的目的不是复古教育,不是复制全部的、整体的传统道德体系。而是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对其进行筛选、检视、转化,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虽然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是已生成的、静态的,但教科书对之刻画却是动态的、发展的。教科书内容选择彰显价值倾向,教科书内容编排传递文化品格。“教科书传承什么道德思想?”“如何传承?”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本研究就以内容与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在教科书中的刻画,并在分析中以“古今对比”为暗线,深层探究教科书在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过程中表现出的价值传承特点。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为本研究积淀理论基础,并为后续分析框架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指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秉持的一系列主流道德思想,从而给人在知觉上造成的一种具体的道德印象。分为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社会层面道德形象和国家层面道德形象。“传承”不仅意味着延续,更意味着在延续基础上的新释与超越,因此,本研究认为“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指教科书通过内容选择和内容呈现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从中体现对其价值的延续、新释与超越。上述的“个人-社会-国家”,“延续-新释-超越”两组横纵坐标成为后续内容分析的维度。传统文化中道德的结构、维度、道德条目及其特点从概观上勾画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本研究对之系统梳理为后续古今的对照分析提供参照。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分为根源本体、工夫、境界本体三个层次,工夫层次又分为个人层面道德、社会层面道德和国家层面道德。个人层面道德包括节制、知耻、谦虚、勤劳等主体自律精神,自强、进取等主体自为意志;社会层面道德包括宽恕、诚信、感恩等善以安人的人性哲学,礼让、守规等礼以节事的交往法则,孝慈、仁爱、责任等仁以处世的立身之道,“天人和谐”的生存法则;国家层面道德包括爱国、公忠、奉献等家国一体的责任担当,和睦、团结、和平和谐统一的政治立场,贵刚重阳的民族性格,民以为天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特点包括伦理本位色彩浓郁、整体主义价值倾向、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重视道德的实践工夫、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性善”的人性论主流、“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教科书中的德目内容选择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教科书中蕴含的道德内容,针对教科书中涉及的个人、社会、国家三层面的每条德目进行逐一分析,旨在探明教科书刻画每个道德层面时,实现的价值传承特点。内容层面的价值传承特点包括三方面: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思想的继承;对时代性与普遍性交织的道德思想的新释,使之符合时代需求;结合现代伦理观念、并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弥补传统中薄弱与缺失的优秀道德思想。研究从这三个角度呈现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时的价值传承特点,剖析古今的延续与差异。教科书中的德目呈现形式彰显其价值取向。因此,聚焦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呈现形式,即教科书究竟是怎样刻画优秀传统中的道德形象的,亦能洞察其中的价值传承特点。这一部分主要以面上观照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在对教科书文本分析基础上,探明教科书刻画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形式:一是教科书中有形的呈现方式分析,包括榜样示范、道德叙事、活动牵引;二是教科书中无形的话语表达分析,包括对话、隐喻、规劝。并在道德呈现形式分析中深层次剖析古今差异及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变革。具体而言,在呈现方式上:隐性渗透体现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榜样示范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道德叙事是对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活动牵引体现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在话语表达上,从号召到对话,是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隐喻的运用缓解传统德育的“圣化”倾向;惩戒与规劝,体现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综观前文的分析,总结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具体而言,教科书主要在以下层面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形象实现了继承与超越,继承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伦理观价值、“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义以为上”价值取向、“仁”与“礼”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规则。超越主要表现在道德从一元到多元,从义务到权利;利义从相斥到和合,公私从对立到互渗;走出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社会公理三方面。分析继承与超越的深层动因包括四方面,一是文化的二元特性,二是教科书的文化本质,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四是观念转换的引领。就文化的二元特性来说,对于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教科书需保存与延续,对于普遍性与时代性交织的文化,教科书需调整和超越。这便决定了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教科书的文化本质来说,教科书不仅面向过去,承担着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任务;还面向未来,引领面向发展前沿的文化创新;同时还在文化传承中体现自身的文化品格。这表明,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绝非简单复刻,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就社会发展的推动来说,生产方式的进步消解天作为道德本体的神秘性;经济体制的转变凸显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社会结构转型促生个体道德的公共性。就观念转换的引领来说,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论思想;超越传统利义、群己相斥的价值取向;涤荡传统宗法利益关系达至普遍真理。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炼教科书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进行价值传承的关键点,包括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最后,结合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并针对当下教科书刻画传统文化道德形象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提出优化策略。内容优化包括: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形式优化包括: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批判性视角分析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当前对教科书中传统道德的分析都暗含一个前提:默认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精神在现代场域中的合理性。相关研究多集中着眼于教科书应该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中“拿来”什么。本研究则从批判传承的视角入手,期望理清教科书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中实现了哪些“延续”、哪些“新释”和哪些“超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教科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时,应当如何基于现代语境对之进行诠释与呈现,才能挖掘其中的时代价值,从而使“前现代”中的道德精神更好的为现代道德教育助力。

王妍[10](2018)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词语教学应该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也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在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淡化词语教学,学生词汇量贫乏、词语乱用错用等问题层出不穷。在提倡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问题,改进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题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选题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为后文展开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第二部分,首先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来分析了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教师对词语教学的内容、目标认识不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淡化词语教学;词语教学方式僵化,未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相结合;词语教学缺乏必要的训练。学生方面:学生对词语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词汇贫乏症”普遍存在;词语错读、错写、错用现象严重;词语学习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第四部分,重点研究了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第一,初中词语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理论指导;第二,词语教学应该坚持四大原则:注重‘双基’目标;关照学情;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第三,提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联通汉语、文言与方言进行词语教学;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第五部分,笔者尝试提出构建初中语文词语库,希望本词库能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论文提纲范文)

(1)“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求理论
        1.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2.1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2.1.1 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
        2.1.2 扎根理论
    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2.1 抽样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2.2.2 访谈提纲的编制
        2.2.3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2.3 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3章 “00后”大学生思政课的需求现状及特点
    3.1 “00后”大学生思政课的需求现状
        3.1.1 学业的基本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并存
        3.1.2 生活意义性需求与社会性需求并存
        3.1.3 感性教学方式需求与理性教学方式需求并存
        3.1.4 可操控的技术性需求与感染力的艺术性需求并存
    3.2 “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特点
        3.2.1 务实性
        3.2.2 多元化
        3.2.3 理性化
        3.2.4 主体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原因分析
    4.1 “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因素
        4.1.1 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4.1.2 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4.1.3 网络化的日常生活
        4.1.4 务实化的人生理想
    4.2 教师因素
        4.2.1 教师素质的影响
        4.2.2 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4.3 环境因素
        4.3.1 家庭环境的影响
        4.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4.3.3 社会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针对“00后”大学生的需求现状提升教学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5.1 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因需施教的教学理念
        5.1.1 立足需求的务实性,增加思政课的亲近度
        5.1.2 立足需求的多元化,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5.1.3 立足需求的理性化,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5.1.4 立足需求的主体性,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温度
    5.2 优化思政课教育的外部环境
        5.2.1 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
        5.2.2 完善思政课的教育制度
        5.2.3 优化思政课教育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乡镇政府
        2.1.2 乡村振兴战略
        2.1.3 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履行
    2.2 相关理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2.3 府际关系理论
        2.2.4 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3.1 韶关市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定位
        3.1.1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经济管理职能
        3.1.2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环境治理职能
        3.1.3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文化建设职能
        3.1.4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社会管理职能
        3.1.5 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职能
    3.2 韶关市秀水镇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3.2.1 秀水镇区位条件
        3.2.2 秀水镇履行乡村振兴发展职能的成效
        3.2.3 秀水镇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现状调查分析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秀水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职能履行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4.1.1 缺乏上下联动的府际关系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4.1.2 缺乏有效的发展思路推动乡村建设职能履行
        4.1.3 缺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推动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4.1.4 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规范乡村振兴职能履行
    4.2 乡村振兴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4.2.1 财事不匹配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4.2.2 官员政绩观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4.2.3 专业人才缺失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5.1 国外成功案例分析
        5.1.1 韩国新农村运动
        5.1.2 日本新村运动
    5.2 国内成功案例分析
        5.2.1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
        5.2.2 湖南省湘乡泉塘镇
    5.3 国内外经验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启示
        5.3.1 明晰政府、群众参与程度的合理范围
        5.3.2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阶段重点
        5.3.3 明晰乡村振兴发展的激励举措
        5.3.4 明晰乡村振兴保障力度范畴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优化路径
    6.1 厘清各级府际权责关系
    6.2 优化政府工作发展思路
    6.3 构建多元合作的参与网络
    6.4 健全完善的监督体系
    6.5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6.6 加强乡村振兴队伍建设
    6.7 优化政绩考核体系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问卷调查
附录 B 秀水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的职能履行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概述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传统文化的特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
        (一)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二)义利双修的理性思想
        (三)实事求是的务实思想
        (四)贵和中庸的和合思想
        (五)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六)克慎明德的慎独思想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刚健有为”的独立人格
        (二)“忠孝并重”的尊礼重德
        (三)“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
        (四)“家国一体”的大局观念
    四、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一)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
        (二)为提高文化软实力打造深厚文化根基
        (三)为实现民族复兴赋予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为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优质基因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一)改革开放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二、改革开放初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实事求是思想对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与发展
        (三)共同富裕思想对古代平均主义思想的批判与发展
        (四)“小康社会”思想对古代小康理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观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二)坚持钻研、吸收、融化、发展的原则继承传统文化
        (三)建设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精神文明
第三章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挑战
        (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二、新世纪新阶段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求真务实”对实事求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二)“以人为本”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和合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三、新世纪新阶段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
        (一)高度评价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二)阐明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三)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助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
        (一)增强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优势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二、新时代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以人民为中心”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和合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天人合一的汲取与发展
        (四)全面从严治党对古代慎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三、新时代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
        (一)明确对待传统文化“四个讲清楚”的态度与原则
        (二)提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一、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性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时代性
        (三)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性
        (四)坚持文明互鉴,加强开放性
        (五)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民性
    二、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二)促进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载体与形式
        (四)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政策实施与教育宣传效果
        (五)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影响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和意义
    二、“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五四运动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
    第二节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第三节 “五四”之后新生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三、改革开放至新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五四”精神的诠释
    第二节 “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精神
        二、进步精神
        三、民主精神
        四、科学精神
    第三节 “五四”精神的特征和功能
        一、首创性
        二、追求真理性
        三、开放性
        四、实践性
        五、“五四”精神的主要功能
第三章 “五四”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第一节 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 “五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一、“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关系
        二、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感
        三、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第三节 新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人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用实际行动真爱国
        三、倡导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在实践中推陈出新
        四、冲破思想枷锁,吸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挑历史重担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的核心概念探析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涵义
        一、治理的内涵
        二、国家治理的内涵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
        一、国家治理体系
        二、国家治理能力
        三、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关系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表征
第二章 探析国家治理模式:案例举要
    第一节 治理模式之一:美国模式
        一、美国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二、美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二节 治理模式之二:俄罗斯模式
        一、俄罗斯国家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俄罗斯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三节 治理模式之三:印度模式
        一、印度国家治理的主要做法
        二、印度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四节 治理模式之四:新加坡模式
        一、新加坡国家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
        二、新加坡国家治理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第五节 多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利弊、经验、教训分析
        一、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历史进程
        二、世界上不存在适用所有国家的“普世”治理模式
        三、照搬西方治理模式忽视对适合本国模式的独立探索
        四、西方政治体制的缺陷易导致治理失灵
第三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政党制度
        一、中国的政党制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
        二、中国政党制度特点的具体体现
        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主体依靠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应有之义
        二、人民群众是国家治理力量的根本来源
        三、中国式民主是实践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保障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价值体系
        一、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为国家治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三、国家治理不断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第四节 国家治理的目标协同体制机制
        一、阶段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协同
        二、增量改革消除非均衡矛盾
        三、顶层设计与接力推进有机协同
第四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一——现代国家结构基础
    第一节 国家治理领导力量的中国特色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党的领导
        三、中国共产党治国先治党
        四、推进党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中国国情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历史回顾
        二、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实困境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建构
    第三节 中国国家治理法治化的特点
        一、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路径
第五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二——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第一节 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源流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一、现代以前的国家治理理论
        二、现代国家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三、当代国家治理主要理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历史理论逻辑
        二、中国特色现代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内在逻辑基础之三——制度与文化的守正创新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一、国家治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目标追求
    第二节 先进文化的引领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文化的核心理念
小结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是中国对世界治理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二、直面中国国家治理众多矛盾和挑战
    三、中国国家治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致谢

(6)马克思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二、论文的研究意义
    三、论文的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古典正义观:等级正义
        一、苏格拉底的德性正义观
        二、柏拉图的秩序正义观
        三、亚里士多德的现实正义观
    第二节 现代正义观: 形式正义
        一、霍布斯的契约正义观
        二、洛克的权利(财产权)正义观
        三、卢梭的公意正义观
        四、黑格尔的理性正义观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萌芽时期
        一、正义的诉求
        二、正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时期
        一、对正义的思辨性反思
        二、人本主义正义话语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成熟时期
        一、哲学信仰的清算
        二、正义的宣言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实质
        一、人的解放的意蕴
        二、人的解放的正义逻辑
        三、人的解放的真正实现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二、历史性
        三、阶级性
第四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话语语境
    第一节 自由主义: 平等、权利与正义
        一、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
        二、诺奇克: 正义意味着权利
    第二节 社群主义: 正义与善、共同体
        一、自由主义批判
        二、正义与善
        三、共同体
    第三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与正义”
        一、资本主义剥削是否正义
        二、马克思以何批判资本主义
        三、正义自身的限度
第五章 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视野
    第一节 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是最大的不正义
        二、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存在物
        三、不存在普遍永恒的正义原则
    第二节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的实质
        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内容
        二、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批判的理论局限
        三、马克思视角下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第三节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异质话语
        一、正义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困境
        二、马克思正义观合法性的境遇
        三、“道德工程”不能承受之重
第六章 马克思正义观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正义观作为社会主义正义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义转向
        二、马克思正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正义建构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重心调试:物质生产
        一、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正义嬗变的根源是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正义的实现无法脱离物质生产领域
    第三节 马克思正义观的“超越方式”:基于应得与平等的分配正义
        一、分配正义: 分配什么
        二、分配要适应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三、在应得正义与平等正义之间
结语:我们应承担起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正义之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马克思主义理解史视域下新中国教育公平历史演进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研究概况
        (二) 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及教育公平思想研究概况
        (三) 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概况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四、相关概念及关系阐释
        (一) 公平与社会公平
        (二) 教育公平
        (三)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四) 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
        (五) 马克思主义理解史
        (六)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解史与中国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1949-1966:新中国教育公平制度基础的奠定及初步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及教育公平思想
        (一) 时代背景
        (二)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三)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公平思想
    二、1949-1966年中国教育公平的发展
        (一) 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条件
        (二) 保证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三) 1949-1966年中国教育公平的实践效果
第二章 1966-1977:中国教育公平的曲折与偏失匡正
    一、1966-1977年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一) 时代背景
        (二) 1966-1977年的主流思想观念
    二、1966-1977年中国的教育公平实践
        (一) 不切实际强化阶级约束导致教育不公平
        (二) 知识分子所受不公正待遇导致教育不公平
        (三) 教育运行机制不合理
    三、1966-1977年中国教育公平实践的偏失与匡正
        (一) 该时期中国教育公平实践的偏失
        (二) 对教育公平实践失误的匡正
第三章 1977-今:探索中国教育公平的新历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一)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二)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三)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解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
        (一) 邓小平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
        (二) 江泽民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
        (三) 胡锦涛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公平的新理解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教育公平实践的新发展
        (一) 邓小平对教育公平实践的新发展
        (二) 江泽民对教育公平实践的新发展
        (三) 胡锦涛对教育公平实践的新发展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公平实践的新发展
    四、现阶段中国教育公平实践的成就与问题
        (一) 中国教育公平实践取得的成就
        (二) 中国教育公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教育公平问题凸显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是指导中国教育公平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提高生产力水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保障
        (二) 完善的社会生产关系是教育公平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 充裕的自由时间为教育公平提供现实时空保障
        (四) 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追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落实中国教育公平的观念基础
        (一) 教育公平发展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
        (二) 教育公平发展要坚持协调发展理念
        (三) 教育公平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四) 教育公平发展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五) 教育公平发展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缩短教育公平的问题多发期
        (一) 以全面深化改革还原扭曲体制恢复教育公平
        (二) 以全面深化改革弥堵体制漏洞重建教育公平
        (三) 以全面深化改革填补体制真空塑造教育公平
    四、以中国探索教育公平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教育公平理论
        (一) 丰富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内涵
        (二) 推动马克思教育公平理论的中国化和现代化
        (三) 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国际话语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2.1 “友善”概念分析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2.1.5 友善的近义词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是教科书的使命
        (三)对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刻画是教科书实现传承的关键
    二、文献综述
        (一)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
        (二)教科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三)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
        (四)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精神的传承研究
        (五)已有研究的问题及本研究的方向
    三、研究目的及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
        (一)对象选取
        (二)分析类目
    六、分析框架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一、优秀传统文化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时间节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标准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维度与内容
    二、道德形象
        (一)道德
        (二)道德形象
    三、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
        (一)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维度
        (二)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内容
    四、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一)价值传承
        (二)教科书与价值传承
第二章 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概貌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结构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维度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划分依据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形象的维度描述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层面道德内容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层面道德内容
        (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层面道德内容
    四、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形象特点
        (一)伦理本位色彩浓郁
        (二)整体主义价值倾向
        (三)天人合德的思想观念
        (四)重视道德的实践功夫
        (五)道德价值的中庸分寸把握
        (六)重义轻利的“利己心”规避取向
        (七)“性善”的人性论主流
        (八)“保守内求”的自我苛律
第三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
    一、教科书中道德形象的内容概况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个人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社会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四、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内容分析
        (一)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延续
        (二)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新释
        (三)教科书中国家层面道德形象的超越
第四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呈现方式
        (一)隐性渗透:对传统德育中德目引领教条性的缓和
        (二)榜样示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道德人格的交织
        (三)道德叙事:传统文化中一元道德形象的开放性表述
        (四)活动牵引:从传统权威规训到道德主体的自我心智谋求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话语表达
        (一)号召到对话:话语中道德价值引领方式的走向
        (二)隐喻:从“圣化”的德育到“亲切”的德育
        (三)惩戒与规劝:古今道德合法性论证的差异
第五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与归因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特点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继承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超越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归因
        (一)文化的二元特性
        (二)教科书的文化本质
        (三)社会发展的推动
        (四)观念转换的引领
第六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关键
    一、教科书需树立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取舍与转化标准
        (一)延续:继承传统道德精神的精髓,弘扬优秀价值观
        (二)新释:挖掘传统道德精神的“潜现代性”,与现代汇通
        (三)超越:提升传统道德精神的“类后现代性”,与未来接轨
    二、教科书需营造优秀传统道德精神呈现的现代性语境
        (一)通过开放的德目呈现形式引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二)在德目诠释过程中加深传统与现代的联结
    三、教科书需把握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传承的三组关系
        (一)让“传统”生发于“现在”以滋养道德文化土壤
        (二)找寻“道德自由”与“道德价值共识”的辩证统一
        (三)在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基础上引领“超义务”道德
第七章 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展望
    一、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内容优化
        (一)结合社会需求与学生特征建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体系
        (二)保障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整体性与层次性
        (三)加强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合法性建设
    二、教科书中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形式优化
        (一)变革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负载方式激发学生道德主体性
        (二)多门学科协同共建保障优秀传统道德精神的立体化阐释
        (三)建立教科书中优秀传统道德精神资源的多方链接
结语
参考文献
    一、期刊论文
    二、着作
    三、古籍
    四、学位论文
    五、资料汇编
    六、英文文献
    七、其他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3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思想品德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6 :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7 :统编版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8 :统编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德目统计
    附录9 :单项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附录10 :各层次德目数量及占比统计表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节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词语教学是识字写字教学的拓展延伸
        二、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的基石
        三、词语教学是教育评价机制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词语教学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词语教学是培育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词语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
        三、词语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二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来看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
    第二节 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词语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
        二、教师自身字词教学能力不足
第三章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以“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为词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 坚持词语教学的四项原则
        一、注重“双基”目标
        二、关照学情差异
        三、遵循现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三、联系音、形、义,沟通句、段、篇
    第三节 初中词语教学方法
        一、联通汉语与文言、方言进行词语教学
        二、以核心词语为抓手进行词语教学
        三、从语用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四、从文化视角进行词语教学
第四章 关于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构想
    第一节 建立初中语文词语库的意义
        一、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为初中语文教材、教辅及字词典的编撰提供材料
        三、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词语库
        一、关于词语库的编排说明
        二、初中语文词语库(见附录)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初中语文词语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论文参考文献)

  • [1]“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D]. 胡月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2]乡村振兴中的韶关市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D]. 张展聪. 兰州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 王慧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4]“五四”精神及其新时代意义研究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D]. 陈诗雅.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5]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及其逻辑基础研究[D]. 谢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2)
  • [6]马克思正义观研究[D]. 姜素萍. 云南大学, 2019(09)
  • [7]马克思主义理解史视域下新中国教育公平历史演进及其经验研究[D]. 李宇峰.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8]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 全晓洁.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王妍.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标签:;  ;  ;  ;  ;  

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