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和室管膜下静脉的大体解剖观察

幕上和室管膜下静脉的大体解剖观察

一、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姜又胜[1](2020)在《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因素,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数据和指导意见。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2004年~2019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心院区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45例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病理诊断为室管膜肿瘤。对所有的收集的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研究分析,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点及术后随访的相关情况等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疾病的临床特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资料数据,分析和探讨影响该病患者的预后相关的因素并绘制生存曲线,对于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在收集符合要求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的患者有45例,其中男性的患者21例,女性的患者24例,男女比率约为0.875:1.000,年龄在1岁-68岁之间,年龄小于30岁的21例,大于30岁的24例,平均年龄28.36岁。发病病程为5天~8年。最常见的首次出现的临床症状为头晕有30例,头痛有21例,恶心呕有19例,行走不稳有12例,颈部不适有6例,视力及眼球活动障碍有5例,乏力3有例,表现为饮水呛咳等后组颅神经症状有1例,耳鸣及腿痛各有1例。查体阳性体征中指鼻实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跟膝胫实验欠稳准、直线行走不能分别有7例、8例、5例、4例,肌张力偏低有4例,肌张力偏高有1例,反射亢进有1例,病理征阳性有3例,眼底明显水肿有4例,眼球震颤2例,精细动作不能2例,斜颈1例,查体不能完全配合的4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上密度高低或信号长等短不一,MRI和CT术前影像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结果相比相同的有24例,不同的有21例。术前影像学提示不同程度脑积水42例,3例无脑积水。肿瘤直径大小在2~6cm。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根据个体化给予辅助放化疗;手术治疗45例,其中15例获得全切,30例获得次全切,术后放疗22例,化疗4例,伽马刀治疗3例,二次及以上手术10例。死亡有24例,包括围手术期死亡有9例,肿瘤复发死亡有15例。术后病理根据WHO分级,Ⅰ级有1例,Ⅱ级有33例,Ⅲ级有11例。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有1例,室管膜瘤有33例,间变型(恶性)室管膜瘤有8例,病理中有混杂的混合型3例。术后因慢性脑积水需手术处理的有7例,其中有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有2例行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肿瘤复发17例,第一次术后复发时间为2月?22年,平均第一次术后复发时间为74.35月,其中多发种植转移6例。术中所见及影像学提示脑干不同程度受累20例,小脑受累22例。术后常见长期并发症中:头部不舒适感如头痛头晕症状18例,小脑的症状13例,后组颅神经的症状5例,精细动作不能或肢体活动障碍10例,生活不能自理的有6例,视力影响改变或眼球活动障碍有3例。术后45例获得随访,21例尚存活,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31.11%(14/45),5年内无进展生存率为57.78%(26/45),随访时间为4天?30年;疾病总生存期11天~31年。根据随访结果,分别对性别、年龄、术前脑积水、全切程度、脑干或小脑受累、术后化疗、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或分级、术后放疗等计算分析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并绘制相关生存曲线。单变量分析5年生存率中肿瘤的分级或分型、术后放疗、小脑受累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变量5年内无进展生存率中术后放疗和肿瘤的分级或分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5年生存率中肿瘤的分级或分型、术后放疗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5年内无进展生存率中仅仅只有肿瘤的分级或分型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以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与其他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2.术前颅脑CT及MRI是对肿瘤定性定位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有一定漏诊率和误诊率,最后确诊需靠病理学诊断;3.病理分级或分型、放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级别越低或术后放疗患者预后越好的,高级别有较高的5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率,但是整体生存率低于低级别;4.预后需综合考虑手术中全切的程度、术后病理分析、术后放疗化疗、小脑受累、脑干受累等综合因素。

杜涛[2](2020)在《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学证实的123例颅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123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26岁(1~77岁),无明显性别差异(男:女=1:1.08),肿瘤全切除93例,次全切除30例。31例术后行放疗加化疗,27例术后仅行放疗,21例术后仅行化疗,44例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80个月。复发49例,其中29例死亡。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42%和67%。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术前功能状态评分≥80、大体全切除、术后辅助放疗、Ki67指数<10%及病理分级Ⅱ级与更好的预后相关。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的复发率较高,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及病理分级是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最大安全范围的手术切除是颅内室管膜瘤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术后辅助放疗是重要的补充治疗措施,化疗的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2.术前功能状态较好的患者比术前功能状态差的患者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3.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复发率较高;4.病理分级是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重要因素,病理分级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李孙霍[3](2020)在《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表明MRI因其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技术。本文分别介绍了MRI发展现状、MRI对比增强技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MRI表现等的最新进展,并探讨犬超导MRI扫描策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实验一:探究犬1.5 T超导MRI扫描策略,分析影像特征,建立犬主要切面的MRI解剖图谱。方法是分别对12只实验犬头颅、脊柱、胸、腹和关节等部位进行T2WI FSE、T1WI FSE、PDWI FSE、T1WI 3D GRE、T2*WI GRE、FLAIR、STIR、T1WI SE、3D-CISS等序列的扫描。实验获得了犬中枢神经系统、肌肉、体内主要脏器、关节和小器官等结构的多参数图像,胸部、前腹部MRI图像受呼吸运动的影响较明显。实验分析了各部位组织的MRI特征,并对这些部位的主要MRI切面进行解剖学标注。实验二:探讨MRI扫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评价钆对比剂的显影效果,分析常见MRI伪影特征及应对策略。方法是对8只实验犬的头颅、胸、腹、关节等部位分别扫描T1WI SE/FSE、T2WI FSE、FLAIR、STIR、T1WI 3D GRE等序列。对比FOV值、ETL、激励次数、矩阵、脂肪抑制技术以及接收线圈的变化对图像对比度、SNR、分辨率、扫描时间和伪影的影响。实验犬按体重经头静脉一次性注射0.2 mL/Kg钆喷酸葡胺,并扫描头部横切面T1WI SE和T1WI 3D GRE序列,用Matlab合成图分析造影前、后不同序列的信号差异。回顾性调查15,000张动物临床图像,对伪影图像按成因进行分类,分析图像特征和改善措施。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和接收线圈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造影后脑软膜、软腭、下颌淋巴结、腮腺、皮下和肌肉间隙的筋膜、肉垫等组织明显强化;总结了金属伪影、卷褶伪影、截断伪影、化学位移伪影、运动伪影、打火伪影等6种典型MRI伪影的特征及其改进方法。实验三: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超导MRI病例,病变涉及外周神经压迫、关节积液、颅内压升高、上颌骨肉瘤、脊髓空洞症、椎间盘突出、小脑萎缩等。这些病变均有典型的MRI表现,图像质量评估显示所有病例的图像都可用于临床诊断。这些病例初步验证了超导MRI在诊断瘫痪、机能障碍、脑外伤、肿瘤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实验获取了高对比度、分辨率和SNR的犬MRI图像,分析了各部位组织器官的MRI特征并制作了MRI解剖图谱;FOV值、ETL、激励次数、矩阵、脂肪抑制技术和接收线圈等因素均直接影响图像质量;钆对比剂能增强脑软膜、软腭、下颌淋巴结、腮腺、皮下和肌肉间隙的筋膜、肉垫等组织的MR信号;总结了6种典型MRI伪影的特征及其改进方法;通过病例分析,初步验证了超导MRI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全中,曾珍,钱堃,刘衡,张体江[4](2016)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supratentorial intraparenchymal ependymoma)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及病理资料,5例均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患者行CT检查,主要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特点以及瘤周水肿情况。结果左顶叶1例,左额叶2例,右颞顶枕叶1例,右额颞顶叶1例,5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大于4cm。其中1例表现为完全囊性肿块;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完全实性肿块;1例为实性肿块伴有邻近脑实质萎缩;肿瘤实质部分及囊壁CT上呈稍高密度,MRI呈等/稍长T1、等/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4例伴有轻中度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脑实质室管膜瘤误诊率高,但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幕上脑室旁脑实质内不规则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CT:实性部分呈稍高密度;MRI:实性成分呈等/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者,术前鉴别诊断应该考虑到室管膜瘤。

周良辅,毛颖,王任直[5](2016)在《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概述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1]。本指南主要涉及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大脑胶质瘤病和室管膜瘤的诊治。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为1%2%,在老年人群尤为明显[2]。根据美国脑肿瘤

熊忠伟[6](2015)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比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点,并探讨其生物学行为。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并诊断的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及同期诊治的46例侧脑室内的其他病理类型肿瘤患者(25例室管膜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7例室管膜下瘤、5例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及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等相关资料(包括3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电镜检查资料),对比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相关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结果:相比于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发生于30岁左右的青年人(p=0.023),男性稍多。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多表现出因阻塞性脑积水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的症状(p=0.004),且症状大多数在6个月以内(p=0.373),容易合并脑积水(p=0.006)及视神经乳头水肿(p=0.045)。影像学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额角及室间孔区(p=0.001),边界清楚、不侵及肿瘤周边的结构组织(p<0.05),并容易合并钙化、囊变及血管流空影(p<0.05)。组织病理学上中枢神经细胞瘤是由来源相同的一致大小的较密集圆形的小的瘤细胞和位于无核区成片的纤维岛(神经毡)组成,非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如核异型、血管增生及坏死在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少见;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神经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并且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指数较低,平均为2.37%。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3例在光镜下表现出非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包括核异型及血管增生,3例氢质子磁共振波普成像表现出显着的胆碱(Cho)峰及降低的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3例电镜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质内有神经分泌颗粒,并形成非典型突触结构及突触内含有大量清亮的囊泡及微管结构。结论:与脑室内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相比,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典型的临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学的特点,依据这些特点可建立准确的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向神经元分化并大多数具有良性的生物学行为,极少数出现非典型改变或远处转移。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策略。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的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手术及手术后的随访资料。应用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比较经皮层及经胼胝体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中枢神经细胞瘤中的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结局的差异,并分析影响中枢神经细胞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治疗策略。结果: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1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余30例患者中有16例辅助放射治疗,1例同步辅助口服替莫唑胺化疗;30例患者随访中有9例复发,其中6例行r刀治疗,3例再次行开颅肿瘤显微切除术,随访期间未见再次复发,随访中5例患者的KPS评分<70分。3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结局在经皮层入路与经胼胝体入路中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肿瘤的非典型性特点(p=0.031)及手术部分切除(p=0.037)是影响中枢神经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31例中有5例不典型的中枢神经细胞瘤,其中术后辅助放疗比单纯手术治疗患者复发率低。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总体预后良好,治疗应首先选择经皮层入路或经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最大安全的手术切除的目标。手术部分切除及肿瘤非典型性是影响肿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肿瘤局部复发行r刀治疗有效,不典型的肿瘤术后可辅助放射治疗。目的: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在2000年的分类的基础上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从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单独列出,但二者使用相同的疾病编码(ICD-O9506/1)。本文欲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并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并确诊的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及31例脑室内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及随访资料,分析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相同点及不同点,探讨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结果:本组的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现相似,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肿瘤组织由均匀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构成并且细胞间形成特征性神经毡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神经突触素(Syn,15/15)、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12/15)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2/2)阳性。15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2周死亡,余14例患者9例辅助放疗,其中2例口服替莫唑胺同步化疗。14例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患者随访期间9例复发,其中7例再次手术全切除、2例行r刀切除,随访中无复发;随访期间2例患者的KPS<70分,余恢复良好。统计学结果显示肿瘤的部分切除(p=0.041)及非典型性(p=0.013)也是影响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但相比于中枢神经细胞瘤,脑室外神经细胞瘤多起病于癫痫(p=0.018)或压迫症状(p=0.005),较少出现颅内压增高(p<0.05)及脑积水(p<0.05);影像学上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钙化率(p=0.044)及囊变率(p=0.029)较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有着更广泛的组织形态学表现,较高的Ki-67指数(p=0.002)及非典型的组织学表现(p=0.027),并临床上伴随更高的复发率(p=0.044)和更短的复发时间(p=0.044)。结论:脑室外神经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有着相似的组织形态学表现及免疫表型,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表现出更广泛的组织形态学表现,更大增殖潜能及更容易复发,目前将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看做单独的一种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脑室外神经细胞瘤首选手术切除+术后放疗,肿瘤部分切除及非典型性特点容易引起肿瘤复发。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周良辅,王任直[7](2013)在《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文中研究表明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简化版)》[1](以下简称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大家欢迎。2011年9月共识编写组讨论决定进一步更新共识,增加相关内容,以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同时将其更名为《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

胥建[8](2012)在《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脑室出血的系列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继发性脑室出血尤其是脑室铸型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一直是一种挑战。文献统计,脑室出血的总体死亡率为32%-44%,而继发性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高达60%-91%。我们曾经认为脑室铸型出血预后比较差的原因是因为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比如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近年来研究发现,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血凝块本身造成的对脑室壁的持续占位效应,以及由红细胞的分解产物引发的瀑布性炎性反应带来的损害更为重要。脑室出血的传统的处理是行脑室外引流,放置一根或几根引流管,来引流脑室系统的血及脑脊液,控制颅内压。然而,单纯行脑室外引流并不能充分的引流脑室内的血凝块,尤其对于严重的脑室铸型出血,并不能改善病人的预后。脑室外引流还会经常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并发感染、引流管堵塞、血肿清除缓慢、持续脑积水、引流时间长等。因此,如何寻求一种更好的脑室铸型出血的处理方法是我们此项研究的出发点。为了能更快速的清除血肿,减轻血凝块对脑室壁的占位效应,清除潜在的有害的红细胞分解产物,减少脑积水及感染的发生率,加快病人的恢复,全面提高病人的预后,我们的研究采取了改良式的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来治疗严重的继发性脑室铸型出血。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和随机性研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0例继发性脑室铸型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为改良手术组,采用经额结节入路的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结合尿激酶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额入法脑室外引流术,亦结合脑室内注入尿激酶。两组术前均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脑室出血Graeb评分测定,以比较两组在病情严重程度上的一致性。术后对于两组在24小时血肿清除率、引流管带管时间、继发再出血、并发感染、出现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及3个月时格拉斯哥结局评分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等方面进行比较有无差别。结果1、两组术前GCS评分及Graeb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改良手术组:术后24h复查颅脑CT显示脑室内血肿清除率平均为(80.10±10.16)%,引流管带管时间平均为(3.17±0.87)d,无一例颅内感染,无继发再出血,2例并发脑积水,术后3个月时格拉斯哥结局评分量表(GOS)评分为3.80±0.92。对照组,24h复查颅脑CT示血肿清除率为(21.21±7.81)%,带管时间平均为(7.63±2.87)d,5例出现颅内感染,1例继发再出血,8例发生脑积水,术后3个月时GOS评分为3.20±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脑室穿刺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具有快速清除血肿、明显缩短带管时间,降低感染率及脑积水的发生,全面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研究目的我们研究的第一部分“经额结节入路脑室穿刺治疗脑室铸型出血”作为脑室外引流术的改良和创新,具有快速清除血肿、明显缩短带管时间,降低感染率,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全面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但是对于经额结节入路穿刺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的解剖学的研究证据来支持,尤其是穿刺部位的皮层引流静脉的分布及解剖特点,对我们的穿刺点的确立及钻孔方式有很大的影响。第二部分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上矢状窦的额部皮层静脉属支的影像学解剖特点,并探讨经额结节入路脑室穿刺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分析61例(122侧)正常成人颅脑MRV影像,记录上矢状窦额部的属支及数量,走行方向,分别测量不同属支汇入上矢状窦处与额极的距离,计算并确立额部穿刺的安全区域范围。结果上矢状窦的前段接受额极静脉、额前静脉和额中静脉的血液回流。额极静脉变异较大,出现几率为53%,57%一侧缺如,18%双侧缺如,额极静脉汇入上矢状窦处距离额极平均为1.45±0.46cm。额前静脉及额中静脉出现几率较大,分别为81%、83%。额前静脉汇入上矢状窦处距离额极为2.97±0.55cm。额中静脉汇入上矢状窦处距离额极平均为6.03±1.26cm。三条属支中,额前静脉与额中静脉与我们研究的入路穿刺点更接近。额前静脉与额中静脉之间有约3cm范围安全区域,此安全区域在距离额极约3cm~6cm范围内。我们经额结节入路穿刺点为眉弓上2.5cm(对应点为额极上4cm),穿刺点位于安全范围内。结论经额结节入路脑室穿刺点位于额极静脉及额前静脉之间的安全范围内,引起额部皮层静脉损伤的几率较小。但是,此安全范围相对较小,且额部皮层静脉变异较大,仍建议采用大孔钻颅,切开硬膜后再进行穿刺,尽量避免细孔钻颅,以免引起皮层静脉损伤导致再出血。研究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占到所有脑卒中类型的10%~30%,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脑出血的血肿量的大小与预后及死亡率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的血肿扩大是导致病人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是预测病人死亡及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能够在临床上准确的预测出脑出血病人的血肿扩大,这将给我们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我们需要一个在临床上或影像上能够预测血肿扩大的准确而可靠的指标。在一些研究中发现,CTA检查中可发现部分病人血肿内部存在极小的增强灶,或称为“斑点征”,伴或不伴有造影剂的外渗。我们推测这些征象与血肿扩大及不良预后有关。我们这一部分的研究目的是验证CTA及增强CT“斑点征”能否准确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研究方法急诊室接诊的初发的自发性HICH病人42例,均由CT扫描证实,发病至第一次CT检查在3小时以内。对所有入选病人在第一次CT平扫后立即进行CTA检查,继而行增强CT扫描,观察病人有无造影剂外溢或“斑点征”。所有病人均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第二次平扫CT检查。用1/2ABC法计算血肿量。血肿体积增加超过最初的30%或增加6mL以上,认为存在血肿扩大。将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斑点征”与血肿扩大有无相关性。结果42例病人显示自发性脑出血(男28,女14例)。平均年龄58岁(38-75岁)。脑出血位于深部、脑叶及后颅窝分别为29例(69%)、11例(26%)、2例(5%)。血肿平均体积为25ml (5~40ml)。12例(占29%)病人血肿内发现23处增强病灶,20处位于血肿边缘。在所有斑点征阳性的12例患者中均观察到血肿扩大。在13例(占31%)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中,8例(62%)在CTA上存在斑点征,12例(92%)在增强CT上存在斑点征;而在未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中,无一例存在斑点征。CTA结合增强CT斑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2%、100%、100%、97%。增强CT的斑点征较CTA的斑点征敏感性更高,假阴性率更低,更为可靠。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建议尽早行CTA及增强CT检查,CTA及增强CT的斑点征与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及程度有关,可以作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可靠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丁慧超[9](2012)在《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的显微和内镜解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幕上脑室系统包括侧脑室和三脑室,该部位的肿瘤在颅内发病率相对较低,其中侧脑室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75%-2.8%,三脑室肿瘤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文献报道侧脑室、三脑室内肿瘤性质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随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的发展,对直径<3cm肿瘤可以选择X刀、γ刀治疗,但不能明确肿瘤性质,不利于后续治疗,并且在肿瘤坏死期,可因组织脱落引起脑积水,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侧脑室和三脑室位置较深,且脑室壁含有重要运动、感觉、视觉传导通路、自主神经、内分泌等中枢。手术入路需经过正常脑组织,既要做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周围重要结构,使这一部位手术极具挑战性。Tew等提出最佳的手术入路应当距离病变最近、能够垂直显露病变、脑组织牵拉最轻,且不经过重要结构。与皮质入路相比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是经自然裂隙进行手术,解剖标志清楚,对脑组织牵拉较轻,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适用于切除侧脑室额角、体部、三角区和第三脑室的肿瘤,该入路近几年受到国内外推崇;但是这一区域的显微镜手术具有一定的视野死角,而脑室系统具有天然的操作空间和水介质,在脑室内运用神经内镜手术具有独特的价值。内镜在脑室系统的应用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的内镜照明不足,设备简单,观察、止血及操作困难,临床使用受到限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内镜及其相关配套设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神经内镜具有横截面小、深部照明好等优点,在狭窄的腔隙可进行各个角度观察,对微细结构的观察能力明显增强,可减轻对脑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牵拉,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1998年Perneczky和Fries提出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ndoscope-assisted microneurosurgery, EAM)EAM是指手术同时使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神经内镜主要用于解剖结构复杂的病变区或显微镜视野死角,增加术野的显露、避免病灶残留、减轻对脑组织的牵拉、减少术后并发症。因此熟悉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的解剖是进行此入路手术的必要前提,本实验研究利用新鲜尸头模拟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观察侧脑室、三脑室解剖标志,为临床开展工作,内窥镜辅助显微镜更大程度的、微创的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目的本实验利用新鲜尸头模拟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观察侧脑室及三脑室解剖特点,量化各重要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探讨该手术入路中相关解剖及术中注意事项,为微侵袭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脑室区域肿瘤,减少手术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和方法5具新鲜成人未灌注尸头标本,在新鲜尸头标本上模拟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通过手术显微镜及神经内镜对侧脑室、三脑室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相应数据。使用Mayfield三钉头架固定新鲜尸头标本,面部朝上,前屈约20。。取右额发际内马蹄形切口,后界在冠状缝后约1cm,向前约4cm,中线旁开约4cm,内侧到中线或过中线1cm,皮瓣翻向颞部,确认冠矢点。于冠状缝后中线旁开4cm颅骨钻孔,铣刀形成约4*4cm骨瓣,内侧暴露矢状窦,不留骨檐,剪开硬脑膜翻向矢状窦侧。记录冠状缝前引流静脉的情况。显微镜前倾约20。,于冠状缝前2cm,沿中线向两外耳道假想连线垂直分离右侧大脑半球,并导入神经内镜观察扣带回、胼周动脉、大脑前动脉、胼胝体等结构。测量各重要解剖标志的距离。于两胼周动脉之间分离,或将胼周动脉推向一侧,暴露胼胝体。以大脑镰作为中线标志,冠状缝为后界,向前2cm为前界,于两支胼周动脉之间长约2cm,钝性切开胼胝体。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观察并测量侧脑室内结构。经胼胝体前部入路进入三脑室目前常用入路主要有两种,(1)经穹窿间入路,即钝性分离透明隔,于室间孔上方向后切开穹窿间2cm,剥离子做钝性分离穹窿体部三脑室顶第一层暴露第二层,暴露大脑内静脉,于两大脑内静脉之间分离,须注意保护大脑内静脉、脉络膜后动脉及其属支。打开四层即进入第三脑室。(2)经室间孔入路,即切开同侧穹窿柱扩大室间孔进入三脑室。在显微镜及内窥镜下观察三脑室解剖标志。将标本沿眉弓与枕骨粗隆上方lcm水平连线锯开颅骨,沿小脑幕水平切断脑干,将端脑、间脑及部分中脑取出。数据测量:眉间距冠矢点距离、眉间距中央沟距离、中央沟距冠矢点距离、冠矢点前2cm下方扣带回宽度、冠矢点前2cm下方扣带回距大脑内侧面上缘、冠矢点前2cm下方胼胝体厚度及冠矢点下方胼胝体厚度、冠矢点前2cm距胼胝体上缘、室间孔上缘至穹窿胼胝体附着处、室间孔长径、室间孔宽经、透明隔前后径、透明隔上下经、乳头体前缘至漏斗隐窝后缘、乳头体前缘至视交叉、室间孔至乳头体、乳头体前缘至后联合。统计学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每组数据侧测量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冠矢点(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位置相对固定,眉间距冠矢点距离为(127.17±9.38)mm,与眉间到枕外粗隆距离的1/4与3/4交点相吻合。中央沟距冠矢点距离为(45.20±2.89)m。冠状缝前2cm,5例标本双侧无引流静脉;冠状缝前4cm,5例标本中,无引流静脉2例,有一支引流静脉2例,2支引流静脉1例,直径<3mm;冠状缝后引流到矢状窦的静脉较密集。显露扣带回,冠矢点前2cm扣带回距大脑内侧面上缘为(24.25±4.59)mm,冠矢点前2cm下方扣带回宽度为(13.57±2.16)mm。再向下分离,可见到表面光滑的白色胼胝体及其上方的胼周动脉,5具标本中有1例两侧胼周动脉有横向交通。打开胼胝体后,进入右侧脑室1例,进入透明隔间腔3例,进入左侧脑室1例。进入脑室后可观察到丘纹静脉、隔静脉、脉络丛,神经内镜下脉络丛、丘纹静脉和隔静脉呈“Y”形结构,室间孔长径为(5.79±1.17)mm、室间孔宽径(3.76±0.75)mm、透明隔前后径(37.17±2.83)m、透明隔上下经(12.06±1.18)mm。分离透明隔至穹窿,本组标本中一例粘连紧密,分离困难,余分离较易,从室间孔上缘穹窿与胼胝体附着处的距离为(22.34±3.09)mm。中间帆内可见大脑内静脉,大脑内静脉平行走形,两者之间无静脉相连,脉络丛后内侧动脉的分支在中间帆内与其缠绕走形,分支纤细。分别经穹窿间、扩大室间孔进入三脑室,可见中间块,切断中间块,可见三脑室底;导入神经内镜,在神经内镜下可清楚的观察到三脑室底解剖结构从前向后依次是视交叉、漏斗隐窝、灰结节、乳头体、中脑被盖、中脑导水管。观察测量前后联合距离为(22.63±1.83)mm、乳头体前缘至漏斗隐窝后缘(5.65±1.09)mm、乳头体前缘至视交叉(7.40±1.04)mm、室间孔至乳头体(14.26±2.62)mm、乳头体前缘至后联合(17.58±2.44)mm。结论(1)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可暴露双侧侧脑室体部、同侧部分额角和部分枕角以及三脑室底,适用于侵犯侧脑室额角、体部、三角区和第三脑室的肿瘤,向两侧侧脑室内发展的肿瘤可以作一期切除;(2)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避免手术显微镜视野盲区,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精确性,降低并发症;(3)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通过自然裂隙分离大脑半球、切开胼胝体,解剖标志清楚、垂直暴露病变、对周围组织牵拉较轻,副损伤小;(4)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通过室间孔进入三脑室,受室间孔及中间块大小的影响较大;通过穹窿间入路进入三脑室,穹窿位置影响三脑室暴露,穹窿位置愈靠后,显露三脑室愈充分;(5)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癫痫发作机会小,与经皮质造瘘相比没有脑皮层切口,即使切开胼胝体不减少癫痫发作,也不会诱发癫痫;(6)熟悉脑室及脑室周围解剖结构在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的特点,良好的显微技巧是此入路的关键。

刘勇[10](2011)在《终板池、终板相关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1.1664年Cerardus Blasius发现、描述并且命名了蛛网膜;1875年Key和Retzius首次对蛛网膜池进行细致描述;1976年Yasargil报道了手术中观察的终板池、终板相关显微解剖以及相关神经外科手术。终板池、终板相关解剖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尽相同,关于终板池的形态学特征、边界、内容物以及和周边脑池的关系尚有争议,在终板相关结构方面存在分歧。本研究是通过显微解剖人体尸头为基础,观察和测量终板池的形态学特征、边界、内容物以及和周边脑池的关系;终板的解剖学特征以及其周边的前交通动脉和穿支动脉等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终板池,终板相关形态学特征和数据在临床中的应用。2.总结我科使用终板间隙进行手术切除三脑室前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系统探讨终板间隙的使用方法,周边毗邻的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前连合、视交叉、垂体柄、终板池以及三脑室前部等解剖结构在终板入路中的保护和利用,为处理该区域肿瘤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选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20例,其中10例应用自制红色和蓝色乳胶分别灌注动、静脉系统。10例按翼点入路分两侧进行开颅,10例按前纵裂入路开颅。翼点入路解剖方法:尸头固定在操作台上,打开部分额骨和颞骨,尽量磨除蝶骨嵴直至蝶骨嵴的内侧,剪开硬脑膜,切除部分颞叶和额叶,向两侧牵拉暴露外侧裂。在6—-40倍手术显微镜下,模拟翼点入路逐层解剖,先分离外侧裂池,后暴露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到达终板池侧方。前纵裂入路解剖方法:打开两侧部分额骨,扩大骨窗至前颅窝底,摘除眼球,于额极紧靠眶上马蹄形剪开硬脑膜,在6—-40倍手术显微镜下模拟前纵裂入路逐层解剖,逐层剔除额叶脑组织,沿纵裂方向进入鞍区,有目的的保留终板池相关的血管、软膜及蛛网膜,从胼胝体膝部水平沿大脑前动脉A2段向下解剖至终板池上方,再解剖至终板池底,到达终板和视交叉上表面。两种入路均观察终板池形态学特征、边界、内容物、膜性结构以及和相关血管、周边脑池的关系,明确终板、视隐窝、视交叉、前交通动脉及其穿支动脉、前联合、中间块、乳头体等相关结构,切开终板,模拟终板入路暴露三脑室前部和底部。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摄录系统录像,采用电子游标卡尺对终板,视交叉,前交通动脉及其相关的和神经血管等进行测量,应用SPSS13统计软件分析处理。2.临床病例来源于广州南方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采用终板间隙的78例三脑室前部肿瘤患者,其中包括颅咽管瘤患者60例(未成年组≤16岁27例,成年组>16岁33例),大型垂体腺瘤6例,下丘脑胶质瘤6例,脑膜瘤2例,生殖细胞瘤2例,非霍杰金淋巴瘤和非特异性肉芽肿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征,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垂体功能低下,多饮多尿,下丘脑损害症状,第二性征发育迟缓。根据CT和MR扫描明确肿瘤性质、大小、质地、累及部位等信息:MR扫描正中矢状位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位置及其与肿瘤的相对位置关系、肿瘤在矢状位上的高度、乳头体的移位方向,累及脚间窝甚至上中斜坡的程度及其与基底动脉顶端可能的关系等,评价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血管构筑。根据肿瘤性质,大小,累及部位和三脑室关系不同分别选择额颞—经终板入路38例,前纵裂—经终板入路40例;这两种手术需解剖不同脑池,显露肿瘤的路径不同,但均需充分暴露和切开终板。经终板入路肿瘤的切除总体上包括两类:①完全经终板分离切除肿瘤:包括主体凸入三脑室的颅咽管瘤;②辅助使用终板手术:主要包括明显向鞍上池生长的颅咽管瘤、垂体腺瘤、下丘脑胶质瘤以及脑膜瘤等。术中辨别和保护周边的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其穿通支、前连合、视交叉、垂体柄、中间块、乳头体、下丘脑等重要神经结构,术后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切除程度,病例随访研究结果:1.终板池是不成对的脑池,位于视交叉上方,终板前上方,上壁由终板内侧膜构成,向上延伸至胼胝体池,它在前方和外层蛛网膜相连,下壁由视交叉的上表面和终板构成,后缘是游离的,外侧壁由终板外侧膜构成,两侧终板外侧膜向上方延续至终板内侧膜。终板外侧膜附着在直回的后外侧边缘,下行到视交叉,视神经外侧方的上表面,分为稀疏型、致密型和缺如型。终板内侧膜不成对,由两侧直回后中部结合处向上延伸构成,分为凸起型和平坦稀疏型。终板池内容物包括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远端,A2段近端,前交通动脉,Heubner回返动脉的部分,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的部分穿支动脉,双侧额眶动脉,双侧大脑前静脉,前交通静脉。终板池上方为胼胝体池,终板内侧膜在胼胝体嘴部和胼胝体池前下部相交通;在前下方,终板池蛛网膜附着在视交叉前下方,视神经表面,并和视交叉池蛛网膜相连;在外侧方,终板外侧膜下行到视交叉外侧方和视神经的上表面,颈内动脉池内侧以颈动脉内侧蛛网膜附着在视交叉下部并向下延伸到外层蛛网膜,覆盖在鞍隔侧方和后床突,它与颈内动脉池相邻,以视交叉,视神经外侧方为界,无交通关系;在外侧前方,终板外侧膜的前方和嗅束下方延伸至直回的嗅神经蛛网膜汇合交通。2.终板较薄,形态类似软膜组织,附着在视交叉上表面中部,呈弧线形向后上方止于前联合前下方,胼胝体嘴附近,占据视交叉上表面和胼胝体嘴之间的空间,终板起始部下方为比视交叉低的视隐窝。终板为三脑室最宽处,大多数为灰白色,其余为暗黄色和蓝黑色,终板按形态学分为隆起型和扁曲型,大多数终板中心部位透明隆起,为终板窗。视交叉和鞍结节的定位关系主要为:前置型、正常型和后置型。测量视隐窝长度6.35mm±1.22mm,视隐窝宽度为4.79mm±1.11mm。视交叉前缘到视隐窝前缘的距离为5.53mm±1.23mm,视交叉的前后径为11.33mm±1.55mm。终板长度为曲线距离,终板前缘(即视交叉上表面的中部)和前联合下缘的距离符合终板长度,为9.99mm±1.43mm,终板宽度为两侧视束内侧缘最大宽度,为11.23mm±2.23mm。终板切开至三脑室前部和底部,其中清晰辨别中间块15例,20例均观察到乳头体。测量视交叉前缘到中间块(丘脑间粘合)前下缘的距离28.66mm±2.24mm,视交叉前缘到乳头体间前缘的距离为20.10mm±1.90mm。3.观察Heubner回返动脉从大脑前动脉Al远端距离前交通动脉6mm之内区域发出8例,从A2近端距离前交通动脉4mm之内域发出30例。前交通动脉是和终板联系最密切的血管结构,测量前交通动脉长度为2.52mm±0.76mm。前交通动脉下方中点距视交叉上表面中点的高度,符合前交通动脉到终板的距离为3.68mm±3.79mm。前交通动脉和视交叉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前置型、中央型和后置型。前交通动脉的穿支动脉大多从上壁、后壁和下壁发出,少有从前壁发出,总数在几支到十几支不等,根据穿支动脉和终板池位置关系分为后穿支、内侧穿支和外侧穿支,其中有—支较为粗大后穿支,从前交通动脉后壁、下壁发出,经终板池后部,并向后上方发出分支分布在胼胝体下区和下丘脑区域,测量其平均直径为0.46mm。4.主要向视交叉后三脑室内生长、具有典型特征的颅咽管瘤—般均可通过MR扫描判断肿瘤与三脑室底的关系,结合术前MR扫描判断分别选择额颞—经终板入路和前纵裂—经终板入路,手术切除均在三脑室腔内完成,三脑室底有时无法清晰辨认。术后78例行MR复查,同时或仅行CT复查53例,肿瘤切除程度均由术中录像和影像学检查证实,病理证实颅咽管瘤60例,垂体腺瘤6例,下丘脑视路胶质瘤6例,脑膜瘤2例,生殖细胞瘤2例,非霍杰金淋巴瘤和非特异性肉芽肿各1例。本组术中显微镜下所证实和术后影像学复查结果表明:颅咽管瘤病例全切除98.3%(59/60),近全切除1.3%(1/60);大型垂体腺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1例;下丘脑视路胶质瘤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2例;脑膜瘤2例全切除;生殖细胞瘤全切除1例,近全切除1例;淋巴瘤和肉芽肿性变各1例均得到全切除。本组颅咽管瘤选择经终板路径多数得到安全切除,术中肿瘤主要的粘连部位在垂体柄上端、三脑室前部和底部,垂体柄漏斗部容易部分损伤;肿瘤与垂体柄和三脑室底分离是手术难点,肿瘤切除后垂体柄连续性常常不能保留。在60例颅咽管瘤病例中,垂体柄给予保留者43例,为减少复发将垂体柄离断者9例,其他病变垂体柄均得到满意保留,部分患者术后复查时出现第三脑室底的部分缺损。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多数合并垂体功能下降,不同程度垂体功能低下者90%;术后短期尿崩87%,长期随访尿崩发生率56%,需使用长效尿崩停控制;术前有视力障碍者19例,14例术后视力明显改善,3例无变化,2例加重,无并发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主要结论:1.终板池上壁由终板内侧膜构成,下壁由视交叉的上表面和终板前部构成,后下壁为终板中后部,外侧壁由终板外侧膜构成。终板池和视交叉池,嗅池,胼胝体池,颈内动脉池联系紧密。首次将终板外侧膜按形态可分为稀疏型、致密型和缺如型;终板内侧膜按形态分为凸起型和平坦稀疏型。终板池的解剖特征以及和邻近的脑池的交通关系,可能影响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积血的位置。2.终板大多数为灰白色,从形态学分为隆起型和扁曲型。终板长度为曲线距离,终板前缘和前联合下缘的距离为终板长度。终板切开选择在视交叉前缘后方5.5mm至11mm处的中线上。3.前交通动脉和视交叉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前置型、中央型和后置型。前交通动脉的穿通支和终板池关系分为后穿支、内侧穿支和外侧穿支。在经额颞或前纵裂—终板入路手术中,打开终板池和显露终板的方式是不同的,需按不同的次序处理前交通动脉外侧穿支、内侧穿支和后穿支,暴露前交通动脉和视交叉,进入终板区域。4.经终板入路可以切除多种累及三脑室前部肿瘤,根据终板间隙的使用情况分为两类:①完全经终板入路②辅助使用终板入路。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侵犯三脑室的不同方式,分别选择额颞—经终板入路和前纵裂—经终板入路,可以满足大多数累及三脑室前部病变的手术切除。5.终板构成一个清晰,可以辨认的显微手术标志;分离终板池、前交通动脉及其穿通支可以暴露终板;术前MR和术中判别终板、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前联合、垂体柄、乳头体、中间块等解剖标志,对安全使用终板手术空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经终板间隙是处理鞍上凸入三脑室空间颅咽管瘤的重要手术路径,经该间隙可以全切除经典轴外路径难以充分暴露、手术难度较大的颅咽管瘤。

二、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背景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颅内室管膜瘤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犬中枢神经系统MRI研究进展
        1.1 MRI发展现状
        1.2 MRI增强造影
        1.3 脑部疾病MRI表现
        1.4 脊柱疾病MRI表现
        1.5 结论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犬超导MRI的扫描策略探索及图像分析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超导MRI扫描参数优化及伪影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超导MRI临床初步应用
        3.1 病例一:一例贵妇犬疑似臂丛神经压迫的诊断
        3.2 病例二:一例阿拉斯加犬颅脑创伤的诊断
        3.3 病例三:一例犬上颌骨肉瘤的MRI表现
        3.4 病例四:一例犬脊髓空洞症的诊断
        3.5 病例五:一例犬膈疝的诊断
        3.6 病例六:一例猫小脑发育不良的诊断
        3.7 小结
结论
附图1 各部位MRI参考图
附图2 小器官MRI图谱
附图3 主要切面MRI解剖图谱
附图4 扫描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附图5 MRI伪影分析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6)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相关特点及生物学行为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治疗策略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枢神经细胞瘤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
    1、背景介绍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附录2)
致谢

(8)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脑室出血的系列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改良脑室穿刺术结合尿激酶治疗继发性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额结节入路脑室穿刺的额部皮层静脉影像解剖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TA及增强CT“斑点征”在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外文1
外文2

(9)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的显微和内镜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设备器械和设备
    1.3 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开颅至切开胼胝体数据测量及暴露
    2.2 打开胼胝体进入侧脑室数据测量及暴露
    2.3 打开侧脑室进入三脑室数据测量及暴露
3 讨论
    3.1 幕上脑室系统
    3.2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入路
    3.3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经胼胝体前部入路要点
    3.4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术中注意事项
    3.5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经胼胝体前部手术优缺点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论文统计学证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终板池、终板相关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终板池、终板相关显微解剖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终板入路切除三脑室前部肿瘤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四、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第四脑室内室管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姜又胜. 山东大学, 2020(09)
  • [2]影响颅内室管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杜涛. 郑州大学, 2020(02)
  • [3]犬超导MRI扫描策略探讨及其初步应用[D]. 李孙霍. 吉林大学, 2020(08)
  • [4]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 周全中,曾珍,钱堃,刘衡,张体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03)
  • [5]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J]. 周良辅,毛颖,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2016(07)
  • [6]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性、治疗策略及与脑室外神经细胞瘤的关系的研究[D]. 熊忠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J].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编写组,周良辅,王任直. 中华医学杂志, 2013(31)
  • [8]高血压性脑出血及脑室出血的系列临床研究[D]. 胥建. 山东大学, 2012(12)
  • [9]经胼胝体前部入路的显微和内镜解剖研究[D]. 丁慧超.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10]终板池、终板相关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幕上和室管膜下静脉的大体解剖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