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超导无水加热系统问世

纳米超导无水加热系统问世

一、纳米超导无水供暖系统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喆[1](2021)在《镍基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氢在理念的范畴上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能够代替石油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载体,因此,氢能是一种同时具备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规划概念。电解水产氢可以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耦合,能够实现氢循环经济系统闭环,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制氢策略。电解水反应由两个半反应(HER/OER)组成,目前市场公认的HER催化剂是贵金属Pt;OER电催化剂性能最突出的则是Ir/Ru基氧化物。但是,贵金属因其稀有性和过高成本不利于其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化推广。近年来,科研界和工业界均致力于寻求廉价的、性能优异,且反应稳定的催化剂以代替贵金属及其氧化物。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对催化材料的制备、改性等相关工艺和催化机理的剖析已初见端倪,但目前的情况是,低成本、高性能的催化剂在市场上距离进入实际生产并实现最终的氢能循环仍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开发制备低价、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依然是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过渡金属为研究对象,展开以下工作:以泡沫金属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原位生长法结合气氛煅烧法成功制备了Ni Co SP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并对及进行了系统的电化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 Co SP复合材料电催化剂在10 m Acm-2时,酸性条件下的过电位为93m V,碱性环境下的过电位为106 m V;并且还具备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实验发现Ni Co混合氢氧化物由于不同阳离子间的协同相较于单一的元素促进了电化学性能;阴离子电负性越差,催化性能越强;S/P之间协同作用由于产生了更多的界面效应同时促进了材料的催化性能。材料表面疏气性也保证了材料整体电催化性能。以泡沫金属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原位生长制备了Ni Fe-LDH复合材料,并对其碱性条件下的OER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水热参数、Ni-Fe比例等对合成的Ni Fe-LDH复合材料结构、形貌以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和Ni-Fe离子的协同作用对增强碱性OER反应的电催化性能的原因。

郭倩[2](2020)在《纳米氢钨青铜HxWO3的合成、热膨胀及光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纳米氢钨青铜HxWO3(0<x<1)是一类光学和电学性能都非常优异的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剂、气敏传感器、超级电容器和电致变色器件等领域。然而,HxWO3目前的制备方法存在能耗高及流程繁琐的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材料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发展一种简便有效的纳米氢钨青铜合成方法对于此类材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微波辅助气体还原法相结合制备了立方相的纳米氢钨青铜,并研究了氢含量x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近红外光吸收性能以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微波辅助气体还原法制备得到了立方结构纳米氢钨青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拉曼光谱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其分子式可写为H0.25WO3,空间群和晶胞参数分别为Im-3和a=7.642(1)?。样品的微观形貌为均匀的片状颗粒,厚度约50 nm,边长约100-200 nm。和文献报道的氢钨青铜制备方法相比较,该微波辅助合成法具有快速、简便及节能的优点。(2)通过改变气体还原时间,得到了不同氢含量的样品,其分子式分别为H0.2WO3、H0.25WO3、H0.29WO3和H0.34WO3。扫描电镜照片和谢乐公式计算结果显示各样品均由长度为100-200 nm的不规则片状颗粒组成,晶粒尺寸在13-16 nm范围内,表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微观形貌和晶粒尺寸变化不大。室温下的Rietveld结构精修显示,随着x从0.20增加到0.34,晶胞参数a则从7.636(1)?增加到了7.654(2)?,晶格中WO6八面体的W-O键长也随氢含量的增加而变长。(3)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量了不同氢含量样品的近红外(NIR)吸收光谱,结果显示随着氢含量x的增加,NIR吸收峰逐渐增强,当x从0.20增加到0.34时,吸收峰的强度增大了近5倍。该吸收峰的增强是由于样品中W5+离子的增加使得和NIR吸收相关的小极化子吸收和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得到了增强,从而显着提升了氢钨青铜的NIR光吸收性能。(4)通过变温X射线衍射对不同温度下样品HxWO3(x=0.20,0.25,0.29,0.34)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Rietveld结构精修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晶胞参数。结果显示,当x=0.20时,晶胞体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x=0.25,0.29,0.34时,晶胞体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氢钨青铜的热膨胀性能发生了由正热膨胀向负热膨胀的转变。膨胀系数α计算结果显示,随着x的增加,α逐渐减小,即由x=0.20时的2.28×10-6K-1减小至x=0.34时的-12.23×10-6K-1。氢钨青铜中材料的负热膨胀机制以及膨胀系数对x的依赖机制的阐明,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马原青[3](2020)在《相变微胶囊在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处于优化转型时期,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迅猛。虽然我国短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不会改变,但随着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速率逐年上升,开发利用以太阳能为驱动能源的复合空调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进而减少碳排放。因为太阳能间歇性、分散性的特点,使得现有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不能充分体现出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的优越性。因此,为提升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本文在文献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首先,在系统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热力学分析,并建立计算模型。基于发生器温度以及蒸发器温度选取合适的相变微胶囊材料,分别选取5wt.%、10wt.%、15wt.%三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分析其物性并计算得到悬浮液主要物理参数值。其次,分析了蓄冷装置的传热特性,利用Fluent针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蒸发温度、不同介质三种情况对该蓄冷装置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蓄冷量在开始相变前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当达到相变温度后,质量浓度大的悬浮液温度降低速度加快,整体蓄冷性能优于低质量浓度悬浮液;另外,蒸发温度较高不利于介质自然对流的形成,相同蓄冷量需要更长的蓄冷时间;与冰蓄冷对比发现,在同样的蒸发温度下,相比于相变蓄冷,随着冰蓄冷冰层的形成,对热量传递的阻碍作用加强,温度分布也会更加不均匀,蓄冷量的增加逐速率渐落后于相变蓄冷。最后,建立全过程(火用)分析模型,以郑州地区一建筑在典型日的工况进行应用分析,并采用MATLAB对采用微胶囊相变材料蓄冷的运行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蓄冷装置可提升系统整体的性能系数,且相变蓄冷具有最高的(火用)效率,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该住宅整个供冷季,以耗电费用最小的优化方案可节省电费300余元,以耗电量最小的优化方案可节省用电量200kW·h以上。对释冷量的分配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过程(火用)效率以及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为有机相变微胶囊的蓄能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通过选取新型相变材料,作为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的蓄冷工质,构建基于有机相变微胶囊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变材料蓄能的特点,基于系统全过程(火用)分析,优化了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运行控制策略,可为太阳能复合空调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雷永康[4](2019)在《基于供暖应用的相变蓄热箱数值模拟及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但是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能量浪费现象。作为一种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相变蓄热技术作为储能技术中的一种,其充分利用了相变材料蓄热密度高、蓄热温度恒定以及材料热稳定性较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随着我国北方冬季供暖面积逐渐增加,每年冬季在供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增加了电网负荷。目前,国内针对蓄热技术在供暖方面的应用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在供暖中普遍考虑使用水进行显热蓄热。相变蓄热材料的使用相比于水的显热蓄热,具有有效减少蓄热箱体积、蓄热和放热过程温度更加稳定等优势。现阶段所研究的相变蓄热材料相变温度普遍较低,在供暖中仅适用于辐射采暖。本文选择了相变温度较高的蓄热材料,该温度适用于以空气源热泵和辅助电采暖方式为热源的辐射采暖和散热器供暖,并对相变蓄热材料热性能以及相变蓄热水箱蓄热和放热性能展开研究。首先,开展了以石蜡为相变蓄热基体、膨胀石墨为强化传热载体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性能的实验研究。制备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时,选用相变温度为64℃的石蜡,加入膨胀石墨以强化传热性能。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加入不同类型膨胀石墨和不同质量分数膨胀石墨蠕虫对材料蓄热性能的影响,并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材料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的50目膨胀石墨蠕虫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热导率;质量含量为3%的50目膨胀石墨试样相变潜热值为203.1J/g;制备产生的复合材料相变温度在64℃附近适合于供暖温度。然后,设计了相变蓄热箱,并建立了相变蓄热系统对相变蓄热箱蓄热和放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的50目膨胀石墨蠕虫的加入,极大的提高相变蓄热箱内部传热效率,蓄热和放热的时间缩短了大约50%;膨胀石墨蠕虫的加入,使得相变蓄热箱内蓄热材料的相变更加充分,提高了箱内相变材料的利用效率。最后,以相变蓄热箱的一个直管单元为基础建立了相变蓄热模型,在FLUENT软件中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温度场分析。通过对比有无翅片、不同的入水口进水温度以及不同的相变材料等因素对相变蓄热模型蓄热和放热过程中温度场变化情况的影响,得出结论:翅片的加入使得相变蓄热单元蓄热和放热效率提高了60%;入水口进水温度越高,蓄热过程中相变材料融化速度越快,放热过程中较高温度的保持时间越长;加入了3%的50目膨胀石墨蠕虫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模型传热效率比相变材料为纯石蜡的模型提高了50%。

廖泽阳[5](2017)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墨烯产业链构建》文中认为2010年,英国两位科学家因发现石墨烯而获得诺贝尔奖。石墨烯是集电学、热学、力学和光电等众多方面优良特性于一身的新型二维材料。在许多领域,如导电油墨、新能源、传感器领域等,石墨烯表现出了极大的潜力来替换传统材料。因此,石墨烯被誉为21世纪的“材料之王”。然而,我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各环节还不完善,各环节之间连接协同性还较差,配套环节还没有与主链同步,同时,上下游产业链亟待相互延伸。本研究以石墨烯产业链为主线,循环经济为特色,站在环境科学与产业链的双重角度对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环境及战略、石墨烯产业链模型构建、石墨烯循环经济产业链实例构建、石墨烯产业链协同效益评价等四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研究基于SWOT模型对我国石墨烯产业进行分析,指出了石墨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管理对策;其次,本研究提出了石墨烯产业链结构框架,完善了石墨烯产业链的发展路线,并在产业链结构中强调了质量层,是针对现下时况下石墨烯现状的一种思考;再次,本研究结合实例,提出了循环经济之石墨烯产业链的横纵向构建,为石墨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最后,本研究构建石墨烯产业链协同效益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并联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动态模糊评价法对石墨烯产业链的协同效益进行了评价。石墨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是要构建绿色、资源节约型石墨烯产业链,符合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主题。同时,将产业链上各主体连接在一起,组成石墨烯产业链网络,并以整体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能够科学地组织石墨烯产业链各环节的物资集配,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实现原材料、零部件等在石墨烯产业链上的快速传递。各环节间能量的循环利用,有利于提高石墨烯产品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也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链,对于石墨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余桢华[6](2016)在《廉价、稳定、高效、环境友好型染料及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研究》文中提出对于染料及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实用化发展,除了转化效率的追求以外,还需要探索廉价、高稳定性、易行的合成工艺以及较低的危害等特性,方能在未来的光伏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正是朝着这些目标而做出的努力,我们制备了新型、廉价、环境友好型材料以满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我们还探索了简单却有效的钙钛矿电池技术以求实现钙钛矿电池的稳定化。这些包涵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电池的内容在本轮中将分为四个工作进行,具体介绍如下:首先,我们介绍了一种简单却有效的基于醋酸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在开放环境下制备对苯二酚/对苯醌氧化还原电解质,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在一个标准太阳的模拟辐照(100 mW cm-2,AM 1.5 G)下,基于醋酸处理对苯二酚/对苯醌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获得了5.82%的转化效率,比无醋酸处理时的提高了114%。此外,利用醋酸处理对苯二酚/对苯醌电解质的电池甚至展现出比传统碘电解质更高的电流密度以及载流子传输。接下来我们还初步研究了醌类分子衍生物对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甲基取代时会使得基于这种醌类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至5.88%。我们看到基于醋酸处理对苯二酚/对苯醌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易制备、与常用钌系染料兼容以及分子设计多样化等优点,因此我们相信这种电解质技术有希望在未来替代传统碘电解质在电池中的应用。受到光合作用原理的启发,我们制备了一种基于环境友好型材料辅酶Q(UQ10)的无碘单质电解质,并成功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在一个标准太阳模拟光照测试下,利用这种基于辅酶Q电解质的电池相对于利用传统碘电解质而言转化效率提升了10%,从7.44%提高到了8.18%。通过一系列手段分析可知,辅酶Q电解质的优异性能可归因于其较低的可见光吸收以及在对电极表面的高催化活性。作为心脑血管药物及化妆品中常用的成分,辅酶Q是一种非常廉价而环境友好的材料。因此基于辅酶Q电解质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高生物安全性、广泛的染料兼容性及分子设计多样性等优点,因而被认为很有希望推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未来的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的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其材料和器件的不稳定性,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们基于电池结构设计和界面工程技术开发了一种简单但有效的电池技术。我们采用无空穴传输层电池结构以及一种特殊的双层异质碳电极作为电池对电极。这样设计的电池展现出了极好的器件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湿气的侵蚀以及高温引起的钙钛矿材料的降解。优化后,我们得到了11.3%的电池效率,在1000C下保持半小时后,电池的性能不仅没下降反倒提升至13.6%。简单封装以后,电池在水直接处理条件下仍能保持超过90%的性能,此外在150℃下加热半小时,电池仍能够保持高于原始效率的性能。鉴于我们设计的钙钛矿电池优越的湿度及温度稳定性,我们相信这种钙钛矿电池技术将为钙钛矿电池将来的商业化应用打开一扇门。为了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高无空穴传输材料型钙钛矿电池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种复合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钛电子传输层,这种复合纳米结构结合了非均一性尺寸纳米颗粒以及纳米棒阵列结构,同时也结合了各种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的优点。这种特意设计的电子传输层成功地应用于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中,并获得了13.5%的转化效率。此优越的性能的实现归因于复合纳米结构导致的更快的载流子输运以及更低的载流子复合。除了稳定可观的转化效率以外,这种基于复合纳米结构的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还兼具廉价、易在开放环境全溶液法制备以及较好可重复性等优势。

郑玥雷[7](2014)在《锂二次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锂二次电池包含有机电解液,在非常规环境下可能产生漏液、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相比较而言,全固态锂电池中不含有任何液态电解质,这对解决传统液态锂电池存在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全固态锂电池还具有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自放电低,可设计性强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系统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发展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关键在于研制出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一般来说,这种固体电解质要求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和可忽略的电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与电极匹配的兼容性。近年来,人们在固体电解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固体电解质对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性能很难兼得,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出新型高性能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体系是目前固态锂电池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课题。本论文开发制备了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两种新型无机固体锂离子传导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及其它物化特性,探索了锂离子传导特性及其本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新材料,探索新机制,开发新体系,拓展固体电解质的发展方向,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全固态锂电池奠定技术基础。本论文围绕开发新型全固态锂离子传导电解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和进展:(1)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新型Li–B–P–O–N薄膜电解质。以无定型结构的Li–B–P–O化合物为靶材,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高纯氮气中制备了新型Li–B–P–O–N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温度制备出一系列的薄膜,研究发现氮参杂取代了部分氧原子,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形成了更丰富的交联网络结构,促进了锂离子的传导;高温沉积提高了薄膜的结晶度,形成了玻璃-陶瓷的混合结构,同样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该类薄膜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3.5×10-6S/cm)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在空气中很稳定,可作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用新一代电解质材料。(2)采用固相反应制备出新型Li–Ti–P–S–O系晶态电解质。将反应混合物通过冷压技术压制成薄片,在颗粒间隙存在微量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固相反应得到终产物。谱学分析结果表明Li–Ti–P–S–O系晶态电解质具有硫氧混合的微观网络结构,这种交联程度更加复杂的结构能够阻止硫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发生反应,从而提高固体电解质的化学稳定性。Li–Ti–P–S–O系晶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约为10-7~10-8S/cm,与空气接触后其电化学性能变化不大,具有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潜力。但是当样品中的钛元素含量过大时,体系的导电方式以电子导电为主,此时样品更适合用作电极材料。(3)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出新型Li–Ti–P–S–O系玻璃态电解质。在球磨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与微量的氧气反应形成了硫氧混合的网络结构。玻璃态Li–Ti–P–S–O固体电解质因具有无定形结构而使导电性各向同性,其内部高度无序的网络结构更适合锂离子的迁移;另外,电解质颗粒在微观形貌上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使得玻璃态电解质具有比晶体型电解质材料更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9.8×10-6S/cm),能够用于锂离子电池。(4)采用机械球磨-固相反应两步法制备出新型Li–Ti–P–S–O系玻璃-陶瓷电解质。分析表明两步法制备的Li–Ti–P–S–O系电解质具有玻璃-陶瓷的混合结构,这种结构使其具有该体系中目前已知最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4.16×10-5S/cm),高于玻璃态电解质一个数量级,高于晶体型电解质二至三个数量级。本工作成功实现了第四副族元素对硫化物电解质的掺杂以及硫氧复合网络结构的形成,进一步拓展了无机固体电解质新体系,在锂离子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领域具有一定的有发展潜力。

刘冰冰[8](2013)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镓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稀散元素,金属镓的应用十分广泛,市场上对金属镓的需求也逐渐攀升。粉煤灰是一种固体废物,含有一定量的镓,可以被提取再利用。快速准确地测定粉煤灰中镓的含量是提取镓的重要前提,针对分析元素镓含量的常规方法-光度法存在过程繁冗、不环保等缺点,可以利用ICP光谱法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以宁夏石嘴山电厂的粉煤灰为主要样品,采用酸溶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综合考虑分析样品中镓含量的检出限、反应时间等因素,选择0.25g作为粉煤灰的称样量。根据ICP光谱仪中的6条元素镓特征谱线所对应的等效背景浓度(BEC)和检出限(DL),选择BEC和DL最低的特征谱线,即294.364nm作为分析线。根据1mg/L镓标准溶液在ICP光谱仪不同仪器发射功率和载气流量下的强度值和波形图,选择光谱仪的发射功率和载气流量分别为1300W和0.60L/min。经过条件实验:溶样试剂中加入HCl,温度升高后,生成的GaC13发生挥发,会使镓的测定值偏低,因此溶解样品时不加入HC1;硝酸的加入量对镓的溶出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从实验的安全性及反应时间两方面考虑,选择3mL作为硝酸的加入量;镓的溶出强度随HF酸(1-1OmL)的加入量增加而增加,在10mL后,HF用量的增加,镓的溶出量基本不变,因此HF的加入量为10mL。溶解样品时温度太高,会使部分酸挥发,影响样品的完全溶解,进而使分析结果偏低,因此恒温电热板的温度设置为130~150℃。应用该方法测定粉煤灰中镓含量的检出限为0.58μg/g,测定该地区粉煤灰中镓的含量为26.80μg/g,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1%。利用ICP-MS法对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符合分析的要求。方法的回收率在94.45-105.4%之间,令人满意。采用碱熔融法(偏硼酸锂LiBO2)对粉煤灰进行前处理,称样量为0.2g,偏硼酸锂(LiBO2)的加入量为0.8g,熔融温度为1050℃,并以ICP光谱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虽然其结果与酸溶法相近,但鉴于其反应条件要求较高,可操作性较小,因此粉煤灰样品的前处理选择酸溶法。

吴秋宁[9](2013)在《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塑复合材料(BPC)是利用竹质纤维填料(粉)和塑料(可用边角料或废料)为主要原料,经过高温混炼后,再利用成型设备加工而成,其兼有塑料和竹材的优良特性。本研究拟在不具备可逆热致转换功能的竹塑复合材料中,引入具有颜色记忆功能的智能型材料(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制备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提高竹塑复合材料的附加值。本论文对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性能进行表征;探讨水热条件以及紫外加速老化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影响;对其应用也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影响、竹塑复合材料的曝晒试验、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变色可逆性、竹塑复合材料的表面太阳反射率、竹塑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表面接触角与自由能等;此外,研究了钛白粉对竹塑复合材料各性能的影响以及偶联剂的优选。研究结果如下:1、微胶囊为圆球形,粒径分布较集中、较小;变色微胶囊的颜色随温度变化显着,变色灵敏;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和耐疲劳性,但紫外光对变色微胶囊有一定的影响;未处理的微胶囊具有很好的变色可逆性;而经2580℃循环处理之后,其变色灵敏度略有降低。2、水热条件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实施的3种外加条件中,影响程度为:水热处理>常温水浴处理>干热处理。常温水浴和水热处理使得竹粉和基体HDPE发生一定的降解,试样表面产生裂纹,接触角和力学性能明显降低,材色变化非常显着;由XPS分析可知,O元素的相对含量升高,即氧化程度增强,且发生再结晶现象,尤其水热处理效果更显着。3、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复合材料的表面逐渐变白,材色的变化程度△E*越来越明显,人的肉眼可以非常明显察觉。由ESEM观察和接触角测定可知,老化时间对试样表面的微观结构影响比较大,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HDPE断裂,表面裂纹不断拓展和延伸,接触角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FTIR分析、XPS分析和DSC分析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聚乙烯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O元素的相对含量和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老化后产生了O-C=O键,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正是由于HDPE分子结构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发生了系列的变化而造成的。4、较高的环境温度下竹塑复合材料的变色响应时间较短;曝晒试验的结果表明深色竹塑复合材料吸收较多的太阳光照,浅色的则反射较多的光照;可逆变色竹塑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钛白粉降低了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表面自由能,提高了试样表面的接触角;各种试样的反射率存在差异,颜色是影响太阳反射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钛白粉提高了材料的表面反射率;紫外光谱分析说明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但经100次2580℃循环处理之后,变色的敏感度会下降。5、钛白粉改善了复合材料的表面颜色,使其表面的L*值和ΔE*增大;钛白粉在实验范围内的添加量并不影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流变性能,但会使得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G’和tanδ略有提高;增容剂改善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用MAPE进行表面改性的竹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高于用MAPP和硅烷偶联剂进行改性的竹塑复合材料,而冲击韧性却相反。

任文举[10](2010)在《基于硼泥制备硫酸镁及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文中指出硼泥是硼工业中主要的废弃物,随着我国硼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硼酸、硼砂需求的逐年增大,硼泥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造成了硼泥的大量堆积。其不但占用土地,还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硼泥中镁资源含量丰富,氧化镁质量分数一般在30%以上,硼泥的大量堆积也造成了镁资源的浪费。因此寻找合适的方法对硼泥中的镁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能解决硼泥的污染问题,也能充分利用资源,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硼泥中镁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发了一种处理量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浸镁方法,并制备了镁盐产品肥料级硫酸镁,工业级硫酸镁以及碱式硫酸镁晶须。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硼泥浸镁新工艺的开发。研究了堆浸法和池浸法浸取硼泥中的镁的工艺条件,通过对比发现池浸法优于堆浸法,采用池浸法镁浸出率高、反应进行平和,易控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14%,硫酸用量为理论量的110%,浸取时间为5天左右,镁浸出率大于90%,达到预期目的。(2)肥料级和工业级的硫酸镁产品的制备。浸取硼泥所得到的浸取液中含有少量的铁、锰、铝等杂质,不经除杂所制备的硫酸镁产品MgO含量为15.24%,SO3含量为32.72%,可作为硫酸镁肥料。以过硫酸铵和轻质氧化镁为除杂助剂,纯化后的浸取液所制备的硫酸镁产品优于工业一等品标准,其中铁、锰杂质含量低于5ppm,达到分析纯试剂标准。(3)碱式硫酸镁晶须反应体系及工艺条件的研究。以自制的高纯度硫酸镁为原料水热制备了碱式硫酸镁晶须,讨论了碱源、反应物浓度、原料配比、水热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碱式硫酸镁晶体生长的影响,对比确定了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反应体系—硫酸镁和轻质氧化镁。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浆中硫酸镁浓度为0.4-0.6 mol/L,原料配比n(MgSO4):n(MgO)=2:1,水热温度180℃,反应时间6h。结构和化学组分分析显示本文所制备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结构为MgSO4·5Mg(OH)2·2H2O。热重分析表明晶须的受热分解温度为280℃-650℃,分两个阶段失重,第一阶段为280-360℃,第二阶段为360-650℃,两次热失重的失重率分别为6.61%和18.77%。(4)碱式硫酸镁晶须形貌的改善。通过添加有机醇有效避免了扇状晶须的出现,制得了分散性好、形貌规整的单个晶须,所制得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直径约1μm,长度为30-50μm,和未添加乙醇相比晶须尺寸有所减小,但晶须的结构不发生变化。

二、纳米超导无水供暖系统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超导无水供暖系统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镍基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解水反应
        1.2.1 电解水发展历程以及工艺
        1.2.2 电解水反应简述
        1.2.3 析氢反应机理
        1.2.4 析氧反应机理
    1.3 电解水催化剂材料参数评价
        1.3.1 过电位
        1.3.2 Tafel斜率和交换电流密度
        1.3.3 电化学阻抗谱
        1.3.4 电催化活性表面积
        1.3.5 转化频率
        1.3.6 稳定性
    1.4 催化材料简介
        1.4.1 贵金属
        1.4.2 非贵过渡金属
        1.4.3 合金
        1.4.4 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
        1.4.5 过渡金属硫化物
        1.4.6 过渡金属磷化物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样品表征及测试条件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5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6 润湿性能分析
第三章 NiCoSP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HER性能探究
    3.1 引言
    3.2 实验设计
        3.2.1 NiCo(OH)_x前驱体的制备
        3.2.2 NiCoSP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NiCo-LDH表征与性能
        3.3.1 NiCo-LDH结构分析
        3.3.2 NiCo-LDH性能分析
    3.4 NCSP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3.4.1 NCSP的结构分析
        3.4.2 NCSP复合材料在HER性能分析
    3.5 电化学原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Fe-LD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案
    4.3 NiFe-LDH 表征分析
        4.3.1 NiFe-LDH 形貌分析
        4.3.2 NiFe-LDH XRD 分析
        4.3.3 NiFe-LDH XPS 分析
    4.4 NiFe-LDH 电化学性能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纳米氢钨青铜HxWO3的合成、热膨胀及光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氢钨青铜材料简介
    1.2 氢钨青铜材料的应用
        1.2.1 透明隔热涂层
        1.2.2 光电催化剂
        1.2.3 电致变色
        1.2.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5 超级电容器
    1.3 纳米氢钨青铜的制备方法
        1.3.1 机械化学法
        1.3.2 气体还原法
        1.3.3 光辅助原位还原法
        1.3.4 溶剂热法
        1.3.5 电化学还原法
    1.4 材料的热膨胀
        1.4.1 膨胀系数
        1.4.2 负热膨胀材料
        1.4.3 负热膨胀机制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意义
2 实验原料、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2 分析与表征
        2.2.1 X射线衍射仪及其数据分析方法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3 拉曼光谱仪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
        2.2.5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2.2.6 台阶仪
        2.2.7 材料负热膨胀系数的表征
        2.2.8 综合物性测量系统
3 纳米H_xWO_3的制备
    3.1 引言
    3.2 前驱体CaWO_4和H_2WO_4的制备
        3.2.1 固态反应法制备CaWO_4粉体
        3.2.2 微波水热法制备H_2WO_4粉体
    3.3 纳米H_xWO_3粉体的制备
        3.3.1 还原条件对物相的影响
        3.3.2 样品x值的确定
        3.3.3 H_(0.25)WO_3的晶体结构
        3.3.4 H_(0.25)WO_3的微观形貌和晶粒尺寸
        3.3.5 H_(0.25)WO_3的Raman光谱
    3.4 本章小结
4 纳米H_xWO_3的NIR光吸收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氢含量的纳米H_xWO_3粉体的结构表征
        4.2.1 样品的物相
        4.2.2 样品x值的确定
        4.2.3 氢含量对样品微观形貌的影响
        4.2.4 氢含量对样品晶体结构的影响
    4.3 纳米Hx WO_3的NIR光吸收性能
        4.3.1 H_xWO_3薄膜的制备
        4.3.2 氢含量x对样品NIR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4.4 纳米H_xWO_3的热膨胀性能
        4.4.1 膨胀系数与x的关系
        4.4.2 磁化率与氢含量x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3)相变微胶囊在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太阳能喷射制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蓄能在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中的研究
        1.2.2 蓄能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2 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介绍
    2.1 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2.2 蓄冷材料的筛选
    2.3 相变微胶囊简介
    2.4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流体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蓄冷装置模型
    3.1 模型建立
        3.1.1 物理模型
        3.1.2 基本假设
    3.2 网格划分
        3.2.1 网格质量
        3.2.2 网格无关性检验
    3.3 控制方程及求解
        3.3.1 控制方程
        3.3.2 控制方程离散
        3.3.3 流场初始化
        3.3.4 迭代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蓄冷装置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1 传热分析
    4.2 模拟结果与模型验证
        4.2.1 不同质量浓度悬浮液蓄冷效果对比
        4.2.2 不同蒸发温度蓄冷效果对比
        4.2.3 相变蓄冷与冰蓄冷蓄冷效果对比
    4.3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蓄冷型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全过程(火用)分析
    5.1 (火用)分析简介
    5.2 (火用)分析模型
    5.3 示例建筑及系统概况
        5.3.1 建筑概况
        5.3.2 系统结构
    5.4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控制策略优化
    6.1 运行方案分析
    6.2 运行策略优化
        6.2.1 耗电费用最小方案
        6.2.2 耗电量最小方案
        6.2.3 方案的(火用)效率对比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基于供暖应用的相变蓄热箱数值模拟及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1.2.1 相变蓄热材料分类
        1.2.2 国外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1.2.3 国内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1.3 蓄热技术研究进展
        1.3.1 太空中能量的应用
        1.3.2 太阳能热储存
        1.3.3 电力的移峰填谷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4.1 主要研究工作
        1.4.2 课题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蓄热材料的分类与选择
        2.1.1 蓄热材料的分类
        2.1.2 蓄热材料的选择
    2.2 相变蓄热材料的选择
        2.2.1 相变蓄热材料相变温度的确定
        2.2.2 相变蓄热材料基体的选择
        2.2.3 相变蓄热材料强化传热载体的选择
    2.3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2.3.1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2.3.2 石蜡密度测试
        2.3.3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的测试
        2.3.4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 DSC 测试
    2.4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材料测试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变蓄热系统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3.1 相变蓄热系统的设计及运行
        3.1.1 相变蓄热箱系统的设计
        3.1.2 相变蓄热系统的设计
        3.1.3 相变蓄热系统的运行
    3.2 相变蓄热箱实验过程
    3.3 相变蓄热箱内测温点温度变化分析
        3.3.1 蓄热箱内部不同位置温度变化分析
        3.3.2 膨胀石墨的加入对相变蓄热箱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变蓄热数值计算方法
    4.1 FLUENT数值模拟软件
        4.1.1 CFD计算软件
        4.1.2 FLUENT软件介绍
        4.1.3 FLUENT求解步骤
    4.2 相变蓄热数值模拟物理模型
        4.2.1 相变蓄热模型
        4.2.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4.2.3 融化与凝固基本方程
    4.3 相变蓄热算法模型
        4.3.1 算法模型分类
        4.3.2 PISO算法求解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变蓄热数值模拟与分析
    5.1 相变蓄热计算模型参数设定
        5.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5.1.2 计算模型设置
        5.1.3 计算结果后处理
    5.2 相变蓄热数值模拟分析
        5.2.1 蓄热单元温度场变化情况
        5.2.2 翅片对蓄热单元温度场变化影响
        5.2.3 入水口温度对蓄热单元温度场变化影响
        5.2.4 相变材料对蓄热单元温度场变化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墨烯产业链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理论背景
        1.1.3 现状分析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墨烯产业链分析
    2.1 基于SWOT模型的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2.1.1 石墨烯产业SWOT模型分析
        2.1.2 石墨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2.2 石墨烯产业链模型构建
        2.2.1 石墨烯产业链结构模型构建
        2.2.2 石墨烯技术链模型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经济之石墨烯产业链构建实例
    3.1 横向链:基于煤化工产业拓展石墨烯产业的循环经济案例分析
        3.1.1 拓展石墨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设计
        3.1.2 石墨烯循环经济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3.2 纵向链:基于北京市发展石墨烯产业的案例分析
        3.2.1 北京市发展石墨烯产业
        3.2.2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国际石墨烯中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石墨烯产业链协同效益评价
    4.1 指标体系
        4.1.1 石墨烯产业链协同效益指标体系构建
        4.1.2 权重的确定方法
        4.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评价体系
        4.2.1 评价模型
        4.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石墨烯产业链协同效益评价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石墨烯产业链构建效益分析
    5.2 可能的创新点
    5.3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6)廉价、稳定、高效、环境友好型染料及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能源问题的危与机
        1.1.1 全球能源问题的发展及现状
        1.1.2 新能源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1.2 太阳能和太阳能电池器件
        1.2.1 清洁、可再生能源之太阳能
        1.2.2 太阳光谱与太阳光能
        1.2.3 太阳能-电能换能器件的简介
        1.2.4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性能参数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3.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光合作用基本工作原理的介绍
        1.3.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
        1.3.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1.3.3.1 光阳极
        1.3.3.2 染料
        1.3.3.3 氧化还原电解质
        1.3.3.4 对电极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4.1 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背景
        1.4.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简介
        1.4.2.1 钙钛矿吸光材料
        1.4.2.2 选择性接触层:电子传输层、骨架层和空穴传输层
        1.4.2.3 对电极材料
        1.4.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的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1.4.3.1 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4.3.2 柔性钙钛矿电池器件
        1.4.3.3 多节叠层钙钛矿电池
    1.5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醋酸处理对苯二酚/对苯醌氧化还原电对的影响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基于P25的二氧化钛光阳极浆料的制备
        2.2.2 各类电解质的制备
        2.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2.2.4 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对苯二酚/对苯醌电对的氧化还原特性
        2.3.2 基于对苯二酚/对苯醌电对电解质优化
        2.3.3 醋酸处理对对苯二酚/对苯醌电对在DSSC中应用的影响
        2.3.4 不同配位基团取代对对苯二酚/对苯醌电对在DSSC中应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环境友好材料辅酶Q氧化还原电对的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电解质的制备
        3.2.2 电池器件的组装
        3.2.3 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辅酶Q电对的电解质的优化及在电池器件中的应用
        3.3.2 基于辅酶Q电对及传统碘电对的电解质的电池器件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器件结构设计及界面工程实现的稳定、无空穴传输材料的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碳电极的制备
        4.2.3 电池器件的组装
        4.2.4 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于双层碳电极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的结构与性能
        4.3.2 电池结构设计对电池热稳定性的影响
        4.3.3 基于双层碳电极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表征及界面工程分析
        4.3.4 基于双层碳电极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防水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在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中的应用与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水热法制备小尺寸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5.2.2 大尺寸散射层浆料的制备
        5.2.3 非均一尺寸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浆料的制备
        5.2.4 纳米棒阵列结构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5.2.5 碳电极浆料的制备
        5.2.6 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电池的组装
        5.2.7 表征与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复合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的优化
        5.3.2 基于复合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的性能
        5.3.3 基于复合纳米结构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7)锂二次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二次电池的简介
        1.2.1 锂二次电池的发展史
        1.2.2 锂二次电池的原理、结构及优缺点
    1.3 锂二次电池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1.3.1 液态电解质
        1.3.2 凝胶态电解质
        1.3.3 固态电解质
    1.4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池的发展
        1.4.1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薄膜电池的概念
        1.4.2 薄膜材料的制备
    1.5 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5.1 晶体型固体电解质
        1.5.2 非晶固体电解质
        1.5.3 玻璃-陶瓷电解质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方法、仪器与测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备
        2.2.1 磁控溅射制备电解质薄膜
        2.2.2 固相反应制备硫化物电解质粉末
        2.2.3 机械球磨法制备硫化物电解质粉末
        2.2.4 两步法制备硫化物电解质粉末
    2.3 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交流阻抗测试(EIS)
        2.3.2 循环伏安(CV)及线性扫描(LSV)测试
        2.3.3 直流极化测试(DCP)
    2.4 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表面形貌与内部结构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S)
        2.4.2 原子力显微镜(AFM)
        2.4.3 X 射线衍射(XRD)
        2.4.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2.4.5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2.4.6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7 热重分析(TGA)
        2.4.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参考文献
第3章 LI-B-P-O-N 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3.2.1 制备靶材
        3.2.2 制备薄膜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3.3 电化学性能分析与讨论
        3.3.1 交流阻抗测试(EIS)
        3.3.2 线性扫描测试(LSV)
        3.3.3 直流极化测试(DCP)
    3.4 表面形貌与内部结构分析与讨论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S)
        3.4.2 原子力显微镜(AFM)
        3.4.3 X 射线衍射(XRD)
        3.4.4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3.4.5 红外光谱测试(FT-IR)
        3.4.6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固相反应制备 LI-TI-P-S-O 系晶态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4.2.1 材料的制备
        4.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4.3 电化学性能分析与讨论
        4.3.1 交流阻抗测试(EIS)
        4.3.2 线性扫描测试(LSV)
        4.3.3 直流极化测试(DCP)
    4.4 表面形貌与内部结构分析与讨论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S)
        4.4.2 X 射线衍射(XRD)
        4.4.3 红外光谱测试(FT-IR)
        4.4.4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4.4.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机械球磨法制备 LI-TI-P-S-O 系玻璃态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5.2.1 材料的制备
        5.2.2 性能测试与表征
    5.3 电化学性能分析与讨论
        5.3.1 交流阻抗测试(EIS)
        5.3.2 循环伏安测试(CV)
        5.3.3 直流极化测试(DCP)
    5.4 表面形貌与内部结构分析与讨论
        5.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S)
        5.4.2 X 射线衍射(XRD)
        5.4.3 红外光谱测试(FT-IR)
        5.4.4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5.4.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5.4.6 热重分析(TGA)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两步法制备 LI-TI-P-S-O 系玻璃-陶瓷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的制备与测试
        6.2.1 制备前驱体
        6.2.2 低温热处理
        6.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6.3 电化学性能分析与讨论
        6.3.1 交流阻抗测试(EIS)
        6.3.2 循环伏安(CV)及线性扫描测试(LSV)
        6.3.3 直流极化测试(DCP)
    6.4 表面形貌与内部结构分析与讨论
        6.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SEM-EDS)
        6.4.2 X 射线衍射(XRD)
        6.4.3 红外光谱测试(FT-IR)
        6.4.4 拉曼光谱测试(Raman)
        6.4.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学术论文
    专利
致谢
作者简介

(8)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镓的概述
        1.1.1 镓的发现及性质
        1.1.2 镓的赋存形态
        1.1.3 镓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1.2 粉煤灰的概述
        1.2.1 粉煤灰的定义及来源
        1.2.2 粉煤灰的组成
    1.3 ICP-AE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ICP-AES概述
        1.3.2 ICP光源的原理
        1.3.3 ICP-AES的分析特点
        1.3.4 ICP-AES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镓分析的研究进展
        1.4.1 镓分析的意义
        1.4.2 镓元素的分析方法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的微量镓—酸溶法
    2.1 主要仪器及工作条件
        2.1.1 基本原理
        2.1.2 ICP光谱仪结构
        2.1.3 Optima 8000光谱仪的主要特点
        2.1.4 仪器工作条件
    2.2 辅助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辅助仪器
        2.2.2 试剂及标准溶液
    2.3 实验设计
        2.3.1 样品灰化
        2.3.2 样品化学成分分析及称样量的确定
        2.3.3 样品前处理
        2.3.4 条件实验设计
        2.3.5 分析结果的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元素镓分析线与干扰因素的消除
        2.4.2 仪器工作条件的选择
        2.4.3 条件实验结果
        2.4.4 方法检出限
        2.4.5 方法的精密度
        2.4.6 对照试验
        2.4.7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
    2.5 小结
第3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的微量镓—碱熔法
    3.1 实验设计与结果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实验设计
        3.1.3 实验结果
    3.2 酸溶法和碱熔法的对比
    3.3 小结
主要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木塑复合材料国外研究现状
        1.2.2 木塑复合材料国内研究现状
    1.3 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应用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第二章 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的性能表征
    2.1 试验材料与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微胶囊形态观察
        2.2.2 微胶囊粒度分析
        2.2.3 微胶囊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的测定
        2.2.4 微胶囊耐热老化性
        2.2.5 微胶囊耐有机溶剂性能
        2.2.6 微胶囊耐化学稳定性
        2.2.7 微胶囊耐疲劳性
        2.2.8 微胶囊耐光老化性
        2.2.9 微胶囊的热性能
        2.2.10 变色可逆性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胶囊形态观察
        2.3.2 微胶囊粒径分布
        2.3.3 微胶囊变色温度与变色时间
        2.3.4 微胶囊耐热老化性
        2.3.5 微胶囊耐有机溶剂性能
        2.3.6 微胶囊耐化学稳定性
        2.3.7 微胶囊耐疲劳性
        2.3.8 微胶囊耐紫外光老化性
        2.3.9 微胶囊的热性能
        2.3.10 变化可逆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热条件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样的处理
        3.1.4 力学性能的测试
        3.1.5 表面颜色的测试
        3.1.6 表面微观结构的扫描
        3.1.7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3.1.8 DSC 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处理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3.2.1.1 干热处理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3.2.1.2 常温水浴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3.2.1.3 水热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3.2.2 弯曲强度的方差分析
        3.2.3 各种处理方法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表面色度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3.2.3.1 干热 60℃处理后表面颜色的变化
        3.2.3.2 常温水浴处理后表面颜色的变化
        3.2.3.3 水热处理后表面颜色的变化
        3.2.4 处理前后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
        3.2.5 处理前后表面接触角的变化
        3.2.6 处理前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
        3.2.6.1 FTIR 分析
        3.2.6.2 XPS 分析
        3.2.7 DSC 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紫外加速老化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老化后力学性能的变化
        4.2.2 加速紫外老化前后表面颜色的变化
        4.2.2.1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加速老化材色变化图
        4.2.2.2 紫外加速老化对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色度学参数影响规律
        4.2.3 老化前后表面微观结构变化
        4.2.4 老化前后表面接触角的变化以及表面润湿性能变化
        4.2.5 加速老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
        4.2.6 XPS 分析
        4.2.7 DSC 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5.1.2 试样制备
        5.1.3 曝晒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5.1.4 性能测试
        5.1.5 太阳反射率的测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钛白粉对变色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2.1.1 复合材料的变色情况
        5.2.1.2 材色差异
        5.2.1.3 钛白粉对复合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5.2.1.4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的研究
        5.2.2 不同增容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2.3 环境温度对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变色时间的影响
        5.2.4 曝晒试验
        5.2.5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5.2.6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表面润湿性
        5.2.7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太阳反射率
        5.2.8 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可逆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硼泥制备硫酸镁及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硼泥概述
    1.2 硼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1.2.1 硼泥的无害化处理
        1.2.2 硼泥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
        1.2.3 硼泥中镁的提取应用
        1.2.4 硼泥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2.5 硼在冶金方面的应用
        1.2.6 硼泥在农肥方面的应用
        1.2.7 硼泥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3 镁化合物产品概述
        1.3.1 镁化合物的种类和生产现状
        1.3.2 生产镁化合物的主要原料
    1.4 碱式硫酸镁晶须概述
        1.4.1 晶须概述
        1.4.2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基本性质
        1.4.3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制备研究
        1.4.4 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应用研究
        1.4.5 碱式硫酸镁晶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本文的创新点
2 硼泥中镁的浸取及硫酸镁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硼泥中镁的浸取流程
        2.2.4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硼泥化学组成分析
        2.3.2 堆浸法浸取硼泥中的镁工艺条件的确定
        2.2.3 池浸法浸取硼泥中的镁工艺条件的确定
        2.3.4 浸取液和硼泥渣的分离
        2.3.5 硫酸镁产品的制备及纯化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反应体系水热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不同反应体系水热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2.4 样品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MgSO_4-NaOH反应体系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3.2 MgSO_4-MgO反应体系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3.3 MgSO_4-N(CH_2CH_2OH)_3反应体系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3.3.4 N(CH_2CH_2OH)_3为碱源抑制晶须聚集生长原因分析
        3.3.5 不同碱源所制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结构分析
        3.3.6 碱式硫酸镁化学晶须组成分析
        3.3.7 碱式硫酸镁晶须热失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添加有机醇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添加有机醇水热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
        4.2.4 样品表征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添加有机醇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的形貌影响因素
        4.3.2 添加有机醇对晶碱式硫酸镁晶须结构的影响
        4.3.3 添加有机醇对碱式硫酸镁晶体生长影响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纳米超导无水供暖系统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镍基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王瑜喆.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纳米氢钨青铜HxWO3的合成、热膨胀及光学性能研究[D]. 郭倩. 郑州大学, 2020(03)
  • [3]相变微胶囊在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马原青.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4]基于供暖应用的相变蓄热箱数值模拟及运行特性研究[D]. 雷永康.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5]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墨烯产业链构建[D]. 廖泽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6]廉价、稳定、高效、环境友好型染料及钙钛矿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和研究[D]. 余桢华. 武汉大学, 2016(06)
  • [7]锂二次电池无机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郑玥雷.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8]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粉煤灰中微量镓的研究[D]. 刘冰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3)
  • [9]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研究[D]. 吴秋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3(S2)
  • [10]基于硼泥制备硫酸镁及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研究[D]. 任文举.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纳米超导无水加热系统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