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产气省时煤炉

一种新型自产气省时煤炉

一、一种新型自产煤气省时节煤炉(论文文献综述)

吕廷红[1](2019)在《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文中认为山东省总人口数多且农业人口占比较大。与其他省份相比,山东省农业人口转移以就近、就地为主,流向省外的情况较少。农宅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村住宅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长期以来,山东地区的农村住宅呈现出面广量大、相对分散以及多样化的特征,且以自建为主。自建农宅虽多因地制宜,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专业设计及基本抗震考虑,存在着诸多问题。总体来说,当前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近年来,山东省倡导节约、集约用地,积极鼓励在农宅建设中使用新技术与新材料,着重提高农宅的安全质量与居住品质。提倡农宅进行工业化建造的尝试,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经验模式。在此形势下,探索一条适用于山东农村地区的,可推广、可持续、高质量且兼具多样性的农宅设计与建造方法十分必要。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可提供一种菜单式的供应机制,使得使用者可以参与到住宅的设计中;模块间具备通用性与互换性,能以少量的基本模块组合为多种产品,可满足当今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模块化农宅在现场只需进行少量的装配工作,工期短、效率高、对环境干扰小,其构件及模块均通过工厂预制,产品质量可得到有效监管;在农宅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随着家庭需求的变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因而具备可变性。农宅的模块化设计是以标准化与模数化为基础的,具备标准化的基本特征,因而可复制、易推广,符合当下山东地区对农村住宅的设计与建造需求。以山东地区农村住宅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农宅建设现状的调研,引入模块化设计理论,以模块化的方法对山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设计。首先,模块化理论与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其次,总结了山地区农村住宅的基本特征、空间布局、现存问题、居民居住期望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再次,通过对山东地区现有农宅功能空间参数的提炼与总结,以建筑的模数化、标准化为基础,参考相关设计规范中对农村住宅及工业化住宅优先尺寸,确定了农宅设计的适宜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以结构模块、功能模块、单元模块与组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层次体系;最后,选取了山东地区有代表性的家庭类型,列举了数套适用于不同家庭生活、生产模式的户型组合模式,探讨了模块化设计的可行策略。

郝燕[2](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谢玮[3](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翟洲燕[4](2018)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阶段,我国的城乡发展一直是以城市极化型发展观为导向,在这种中心极化引力下吸附了区域社会资源,客观上剥夺了乡村的发展,乡村成为城乡结构中被边缘化的区域。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称之为改革创新时代,以乡村振兴为国策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的时代任务,以区域同步发展观为统领的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理念。传统村落作为整体上延续并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的典型乡村聚落,其区别于城市的独特价值是乡土文化,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景观之中。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视角出发,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为切入点,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区域同步发展观,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旨在实现“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相统一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同步再现。以陕西省171个省级传统村落为样本,按照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传统村落群系,研究城镇化对典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及其演变,并分别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产业、社区、多元治理”的统筹性发展路径。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和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现状,发现传统村落对城镇化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发展理念及其路径研究是尚待探讨解决的学术和实践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传统村落同步振兴的统筹性响应机理。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城乡统筹发展理念,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主要体现为“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和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第三部分,基于文化景观生态观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提出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和规划控制理念,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下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提供价值指导和理论指向。第四部分,在分析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文化遗产景观基因识别及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的方法,从地域文化生态景观视角将陕西传统村落划分宗法礼制型、政治中心型、军事防御型、交通商贸型、特色产业型和农耕传统型等六种类型。第五部分,选取6类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村落,从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分析城镇化对各类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与空间剥夺路径,主要体现在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以及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等方面。第六部分,通过判识不同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类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通过建构各类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在同步再现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的基础上,提出重塑传统村落社区产业、发展传统村落旅游社区、传统村落多元权利主体共同治理等统筹性发展路径。

何星洁[5](2016)在《媒介交替与家族叙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家族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山西省孝义市W镇整体搬迁的调查》文中指出当下,我国正经历着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一种社会稳定保障之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化道路。在攻坚克难的转型期,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变迁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然而,工业化、城镇化意味着大批农民将进入城市,大批传统村落将被废弃,大量村落家族被拆分,传统农村的人情社会逐渐被肢解,传统家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被改变。农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城。但是,隐藏在农民心底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文化思维和以村落社会为基础的“差序”人际关系,在复杂的城市人际面前表现出力不从心,很多时候甚至是无能为力。加之新型城镇建设存在“整齐划一”,缺乏传统村落文化气息等问题,家族文化在新城镇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山西省孝义市W镇作为田野调查地点,通过走访调查,梳理了搬迁前后传统村落家族文化传承的媒介载体的变迁,分析了W镇整体性移民过程中家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尝试提出在移民新社区家族文化再续的建议,对当下传统乡村家族文化传承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丁雨莲[6](2015)在《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以C0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致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出大量CO2,人类的旅游活动对此负有责任。以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在中国发展迅速,“到乡村去旅游”已是现代大众旅游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重要空间。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地诸多碳源排放C02,而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到的是,乡村自然环境与乡村农业景观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碳汇资源,发挥着生态服务功能,碳源碳汇双重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有待探究。论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碳中和视角,探讨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及碳补偿机制,并以皖南宏村和合肥大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寻找传统村落型与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实现途径。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阐释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明晰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交待研究的具体方法,厘清研究的技术路线,总体上解释清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本章首先对碳源与碳排放、碳汇与碳吸收、低碳与碳中和、碳收支与净碳排放、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等关键概念进行辨析;总结梳理旅游业碳排放估算、旅游业碳减排、碳中和目的地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最后逐一阐述支撑本文的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碳足迹理论,为研究寻求理论依据。既把握了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第三章,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本章中,引入系统理论,分析认为乡村旅游地系统是一个多元综合系统,构成要素众多,自然与社会要素共存,进而从碳源碳汇视角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乡村旅游地碳源分为自然与人为两个部分,自然碳源由植被、土壤呼吸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物过程,人为碳源由旅游活动开展而引发,也即成为本文中碳排放的估算对象。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要素具有较大的耦合关系,根据陆地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整理出乡村旅游地的碳汇资源,主要包括乡村农业生态系统、乡村林地生态系统、乡村湿地生态系统与乡村草地生态系统。明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为净碳排放估算奠立基础。第四章,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碳排放与碳吸收是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的两端。本章中,首先建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并辨析与明确时空两维的系统边界,厘清乡村旅游地旅游碳源、农业碳源与社区碳源的估算清单。全面梳理已有的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方法与陆地生活系统碳汇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与碳吸收估算方法,选取出相关估算系数。理论上,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实践中,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提供有效抓手。第五章,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本章中整理国内外不同层面(国家、城市、场馆及活动)碳中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探求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地“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过程,采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为评估乡村旅游地实现碳中和提供简明思路。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区及游客的共同努力,而各自承担的角色又应是不同的。最后从规划、管理、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第六章,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基于前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理论体系及估算方法,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例,结合案例地实际,选取宏村风景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根据宏村土地利用现状,析出其中具有碳吸收功能的碳汇土地利用类型,估算出宏村风景区2012年净碳排放。净碳排放的估算旨在为寻找碳补偿路径提供依据,分析发现:旅行交通是广义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碳排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食宿及社区居民能耗、固体废弃物处置是其另外的碳排放主要组分,由此析出宏村风景区减排的主要空间,并提出相应的减碳路径;在增汇方面,通过碳汇结构的分析,提出针对宏村风景区的护汇与增汇的路径。最后,根据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七章,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以合肥大圩农业园区为例,通过选取出园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估算出园区2012年净碳排放。深入研究发现,旅行交通依然是最重要组分,其次是固体废弃物处置,再次才是食宿休闲能耗,与传统村落型有差异。在碳汇方面,园区碳汇土地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土地碳吸收结构构成多样,因此,应着力于通过人为管理手段去提高碳汇水平。最后,根据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总结了研究获得的结论,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并阐释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创新之处:(1)从碳源碳汇的角度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形成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指标体系,明确乡村旅游地系统中的碳汇价值,并建立了适合两种类型(传统村落型、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为实际估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创新。(2)在碳源碳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源”“汇”两端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集成估算方法;运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是评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平衡的重要且简明的指标,也为其它类型旅游目的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体系研究与碳中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启迪。(3)从源汇两端寻找乡村旅游地碳补偿途径,其中从“增汇”的视角,提出通过乡村四旁绿化、农田林网规划、乡村立体绿化等营造乡村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以及通过合理耕作、科学灌溉等人为管理措施区增进乡村旅游吸引物碳汇效应,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朱建春[7](2014)在《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之一。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每年生产出大量的秸秆、畜禽粪便,且产量呈线性化增长。大量秸秆被焚烧、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畜禽粪便被弃置或冲入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及人畜健康,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秸秆、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养分,是宝贵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因此进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约生物质资源、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陕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大,每年大量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已成为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虽然当前对各省市地区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已有研究较多,但涉及陕西省的研究相对较少,从环境社会学角度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的探讨也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主要从环境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管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统计分析法、地理信息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以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等两类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陕西省农业废弃物的潜在污染风险、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同容与结论如下:第一,评估了陕西省农业废弃物的潜在污染风险。估算并分析了陕西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产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陕西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利用的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陕西秸秆、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潜力都相当可观。19782009年的陕西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52009年的陕西畜禽粪便产量均呈缓慢增长趋势。2009年作物秸秆达1682.24万t,畜禽粪便达6166.81万t。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在农业废弃物的时空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秸秆和畜禽粪便的不合理利用,存在加重陕西省大气雾霾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加快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第二,比较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下各种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特点、效率、效益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虽然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但其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较高,与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相适应。该模式对现代社会农业废弃物的利用仍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现代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虽与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特点类似,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大量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需求。现代大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率都较高,是未来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模式,但面临着技术、成本、市场等难题,这些难题的破解是提高该模式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前提。第三,分析了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利用成本高、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积极性与环境意识低、农业废弃物利用市场初步建立但不成熟、农业废弃物大规模利用存在诸多问题等。第四,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首先以农户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为例,通过实证模型研究,探讨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在理论层面讨论农业废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方式与利用率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和政策、人口、工业、农业与技术等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第五,系统梳理与分析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并针对如何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政策优化建议。研究在对拓展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摸清陕西农业废弃物的资源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以及中部邻省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赵九洲[8](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李霞[9](2012)在《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生活者的角度来考察环境问题,认为而源污染是社会转型中所发生的社会失序在环境问题上的投射。以风险社会的理论视角来看,而源污染是现代性的风险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原有的乡村社会结构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为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体现为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加大,其中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乡村垃圾的日益增长与垃圾处理无序力方面的矛盾。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对而源污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而源污染研究是环境社会学领域的一个较新的课题,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强调以技术手段来调控而源污染。如果运用社会学理论,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理解而源污染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该研究。第二章为田野点介绍,按照从县到乡再到村的顺序介绍了本文实地调查研究地点的相关情况。第三章为物质篇,主要叙述了本文所选择的田野点所在区域的环境本底特征,并从当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当地生产与生活方面的特点与变化,以及这些特点与变化与农村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为风险篇,主要探讨了跨区域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分为县域面源污染、村域垃圾问题以及污染源扩散三大方面。县域面源污染的风险在于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与自然灾害频发,村域垃圾问题在于垃圾的排放与处理无序化,面源污染源在农村的扩散是风险加剧的一种表现。第五章为探因篇,首先讨论了农民是否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为农民将环境视为生活的背景,在强大的生存逻辑下对风险感知较弱。本章进一步探讨了面源污染的路径依赖问题,并且认为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缺使面源污染这一问题没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与解决。第六章为实践篇,本章介绍了田野所在地环境保护的实践行为,认为实践虽然与观念之问存在分裂,但两者可以得到调和。而源污染是现代社会秩序失序的一种表现,而源污染的治理是一种秩序重建的努力。秩序重建有赖于公众风险感知能力的加强以形成社会共识,其中社会教育是调和实践与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意识。第七章为总结与讨论,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回顾,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从风险与秩序来探讨面源污染问题,并试图提出有关面源污染应对的多元思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所研究的问题较新,二是观察视角较新,三是在分析中注重主位观点。面源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才逐渐成为一个关注较多的问题,社会科学方而的有关研究起步更晚,本文选择这一较新的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种进行探讨,有一定的新意。有关面源污染的考察多注重从外部进行归因,较少考虑生活于农村的生活者对于环境所持的态度,本文从生活者的视角透视面源污染问题,运用了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的方法论,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本文认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产生和扩散与农村社会转型息息相关,将农村而源污染问题视为农村社会秩序调整的一个方面,强调从社会秩序重建的角度来治理而源污染,通过社会教育转变观念,从实践上实现而源污染的治理,讨论问题的角度具备一定的新意。本文的不足在于全文的理论深度还不够,虽然涉及面源污染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在面源污染这一风险下,个体风险感知能力、有限的而源污染应对手段以及面源污染应对中制度空缺这儿个相关原因使面源污染的风险有加剧的可能,但全文未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市场—社会这一视角更深入地探讨面源污染的体制动因,理论分析尚有不足之处。

王舒扬[10](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一种新型自产煤气省时节煤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自产煤气省时节煤炉(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政策与技术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模块化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模块
        2.1.1 模块的概念
        2.1.2 模块的分类
        2.1.3 模块的特性
    2.2 模块化与模块化设计
        2.2.1 模块化的原理
        2.2.2 模块化的定义
        2.2.3 模块化的优势
        2.2.4 模块化及相关概念辨析
        2.2.5 模块化设计
    2.3 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基础理论
        2.3.1 模数与建筑模数
        2.3.2 建筑的模数协调
        2.3.3 住宅的模块化设计
        2.3.4 模块化住宅及相关概念辨析
    2.4 本章小结
3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社会结构
        3.2.1 产业结构
        3.2.2 人口结构
        3.2.3 家庭结构
        3.2.4 家庭收入与支出
    3.3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总体特征
        3.3.1 平面形制
        3.3.2 院落格局
        3.3.3 建筑布局
    3.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3.4.1 调研对象
        3.4.2 现有农宅的主要类型
        3.4.3 农宅功能空间的变化情况
        3.4.4 农宅室内外空间的利用情况
        3.4.5 农宅建筑面积、建造与翻修年代
        3.4.6 农宅的结构、材料与造价
        3.4.7 调研小结
    3.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现状问题
        3.5.1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问题分析
        3.5.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现状问题总结
    3.6 本章小结
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4.1 政策因素
        4.1.1 农村建设用地基本政策
        4.1.2 农村宅基地政策
    4.2 家庭结构因素
        4.2.1 家庭人口结构对农宅设计的影响
        4.2.2 家庭生产结构对农宅设计的影响
    4.3 山东地区农村居民的居住意愿
        4.3.1 住宅形式与层数
        4.3.2 住宅面积与居住舒适性
        4.3.3 房间的数量与面积
        4.3.4 停车空间
    4.4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
        4.4.1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需求
        4.4.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未来发展趋势
    4.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4.5.1 现有农宅设计方法与模块化设计方法比较
        4.5.2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优势
    4.6 本章小结
5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与研究
    5.1 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结构选取
    5.2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的功能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5.2.1 大尺度居住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5.2.2 小尺度居住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5.2.3 农宅辅助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5.2.4 农宅生产性空间分析及参数提取
    5.3 农宅结构模块标准单元的确定
        5.3.1 结构模块标准单元的种类
        5.3.2 结构模块标准单元对农宅的功能适应性分析
    5.4 农宅功能模块的确定
        5.4.1 基本模块系列
        5.4.2 辅助模块系列
        5.4.3 扩充模块系列
    5.5 农宅单元模块与组模块
    5.6 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的组合模式示范
        5.6.1 建设用地的确定
        5.6.2 设计原则
        5.6.3 农宅模块化设计户型组合模式示范
        5.6.4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5.7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地域性适应策略
        5.7.1 山东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5.7.2 农宅模块化设计的地域化表达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调查问卷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结
结论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参考文献
致谢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2 学术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研究
        2.1.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内容
        2.1.2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方式
        2.1.3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的路径
    2.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研究
        2.2.1 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发展
        2.2.2 传统村落经济空间发展
        2.2.3 传统村落社会空间发展
        2.2.4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发展
    2.3 研究述评
        2.3.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统筹性发展
        2.3.2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发展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1 新型城镇化思想
    3.2 城乡统筹发展理念与原理
        3.2.1 经济学的城乡统筹发展观
        3.2.2 社会学的公共服务理论
        3.2.3 管理学的“第三条道路”理念
        3.2.4 地理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观
    3.3 区域同步发展观
        3.3.1 新人文地理学的空间公正理念
        3.3.2 “第三条道路”社会剥夺补偿理念
        3.3.3 区域同步发展的新社会空间公正观
    3.4 传统村落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统筹性响应机理
        3.4.1 “城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统一机制
        3.4.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再现
    3.5 小结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1 文化景观生态观
        4.1.1 “文化转向”下的新文化地理学
        4.1.2 新文化地理学导向下的文化景观生态观
    4.2 地域文化生态景观价值认知原理
        4.2.1 文化生态景观区的地方价值
        4.2.2 文化生态景观的区位价值及认知解构
    4.3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价值保护与再现的统筹性发展理念
        4.3.1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原理
        4.3.2 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景观保护与再现的规划控制理念
    4.4 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及类型划分
    5.1 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特点
    5.2 陕西省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5.2.1 研究设计
        5.2.2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质分析
        5.2.3 陕西省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类型划分
    5.3 小结
第六章 城镇化对陕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的影响
    6.1 案例分析框架
    6.2 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6.2.1 党家村—宗法礼制型传统村落
        6.2.2 莲湖村—政治中心型传统村落
        6.2.3 灵泉村—军事防御型传统村落
        6.2.4 凤镇街村—交通商贸型传统村落
        6.2.5 峪口村—特色产业型传统村落
        6.2.6 泥河沟村—农耕传统型传统村落
    6.3 小结
        6.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博弈
        6.3.2 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博弈
        6.3.3 法理社会与礼俗社会的博弈
        6.3.4 权力几何结构的变迁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研究
    7.1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问题判识
        7.1.1 地域文化认知不足
        7.1.2 政治功能退化
        7.1.3 传统产业衰落
        7.1.4 权力结构失衡
    7.2 传统村落的空间发展方向
    7.3 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发展路径
        7.3.1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再现
        7.3.2 传统村落的产业重塑模式
        7.3.3 传统村落的社区营造模式
        7.3.4 传统村落的多元治理模式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陕西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2 传统村落调查问卷
    附录3 传统村落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4 传统村落村长及村落精英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5 传统村落特定人群半结构式访谈
    附录6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普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媒介交替与家族叙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家族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山西省孝义市W镇整体搬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城市化研究
        (二)家族文化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概念辨析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地点的选择
第一章 W镇历史变迁中的家族沉浮
    一、乡镇村落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经济
    二、村落家族概况
        (一)姓氏结构
        (二)居宅分布
    三、历史变迁中的W镇家族兴衰沉浮
        (一)史家
        (二)沈家
        (三)刘家
第二章 W镇城镇化之前家族文化传承中的媒介选择
    一、W镇家族文化传承与延续传统的媒介使用
        (一)作为媒介的祠堂
        (二)作为媒介的家谱
        (三)作为媒介的院落
        (四)作为媒介的祖坟
        (五)作为媒介的器物
        (六)作为媒介仪式的婚嫁
        (七)作为媒介仪式的添丁
        (八)作为媒介仪式的选举
    二、W镇家族文化交往特征
        (一)中心后:凋零的老人
        (二)纽带:传统生计下的经济互助
        (三)延续:非大众媒介的主导与叙事
        (四)增值:村庄内外的流动与交往
        (五)话语:家族文化传承中的文化因子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梧桐新区家族文化传承的媒介选择
    一、W镇新区简介
    二、梧桐移民新社区家族文化现象
        (一)家族联系的新载体
        (二)家族文化交往与传承的变化
第四章 个案分析:W镇整体移民前后任氏家族文化的变迁
    一、同一屋檐下的生活与劳动
        (一)老宅
        (二)家庭成员的关系
        (三)娶妻与生子
        (四)“分”宅
        (五)墓地
    二、搬迁后的任氏家族文化传承
        (一)家族新住宅
        (二)家庭成员间的亲疏冷热
        (三)家族内部交往新形式——微信群
        (四)嫁女
        (五)家族活动——70大寿、家族旅行
        (六)祖坟新址——朝阳沟农场
第五章 W镇整体性移民与家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整体搬迁新区与即将消失的旧村
    二、凋零的老人、远去的年轻人与飘散的家族记忆
    三、移民新社区与家族疏离的亲情
    四、网络媒体“无情感景观”的营建与新话语的冲击
第六章 重组的叙事:移民社区内的家族文化再续
    一、外界推力:法律引导,政府带头
        (一)建设家族大院旅游胜地
        (二)建设城市旧村落保护区
        (三)新编村史
    二、家族自觉:文化传承,与时俱进
        (一)敬奉祖先
        (二)家族活动
        (三)经济互助
    三、媒介传承:虚拟平台,强化联系
        (一)电子相册
        (二)微信家族群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电子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受访农民信息表
致谢

(6)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要求旅游业作出积极的响应
        1.1.2 乡村旅游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空间
        1.1.3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1.1.4 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机制系统研究不足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难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碳源与碳排放
        2.1.2 碳汇与碳吸收
        2.1.3 低碳与碳中和
        2.1.4 碳收支与净碳排放
        2.1.5 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旅游业碳排放估算研究
        2.2.2 旅游业碳减排相关研究
        2.2.3 碳中和目的地相关研究
        2.2.4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与启示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低碳经济理论
        2.3.2 碳足迹理论
第3章 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
    3.1 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的相关研究
    3.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
        3.2.1 系统理论与旅游系统
        3.2.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
        3.2.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
    3.3 碳中和视角下的系统解构分析
        3.3.1 旅游业碳源组分的廓清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构成
        3.3.2 乡村旅游地吸引物要素与碳源体系的特殊性关联
        3.3.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耦合
    3.4 乡村旅游地自然碳源与人为碳源
    3.5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体系与特征
        3.5.1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
        3.5.2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转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4.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
        4.1.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系统边界
        4.1.2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清单选择
    4.2 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相关方法
        4.2.1 排放系数法
        4.2.2 实地监测法
        4.2.3 物料衡算法
        4.2.4 因素分解法
        4.2.5 总结与比较
    4.3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方法的构建
        4.3.1 旅游碳基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2 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4.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碳排放估算方法
        4.3.4 固体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估算方法
    4.4 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的相关方法
        4.4.1 样地清查法
        4.4.2 通量观测法
        4.4.3 模型模拟法
        4.4.4 RS和GIS方法
        4.4.5 总结与比较
    4.5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方法的构建
        4.5.1 乡村植被光合碳吸收
        4.5.2 农作物生育期碳吸收
        4.5.3 乡村水域湿地碳吸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及补偿机制研究
    5.1 碳中和概念的出现与实践经验
        5.1.1 碳中和概念缘起
        5.1.2 碳中和实践经验
        5.1.3 总结与启示
    5.2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
    5.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主体分析
        5.3.1 政府:服务功能
        5.3.2 企业:产品创新
        5.3.3 社区:参与转变
        5.3.4 游客:消费响应
    5.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机制探索
        5.4.1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规划机制
        5.4.2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管理机制
        5.4.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市场机制
        5.4.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技术支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6.1 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概况介绍
    6.2 宏村旅游碳排放指标体系的选择
    6.3 宏村旅游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6.4 宏村旅游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6.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6.4.2 景区住宿碳排放估算
        6.4.3 景区饮食碳排放估算
        6.4.4 购物娱乐碳排放估算
        6.4.5 运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6.4.6 居民用能碳排放估算
        6.4.7 垃圾处置碳排放估算
    6.5 宏村碳汇资源梳理与碳吸收估算
        6.5.1 宏村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
        6.5.2 宏村碳汇资源碳吸收估算
    6.6 宏村古村落旅游业净碳排放计算
    6.7 宏村古村落减碳空间与路径分析
        6.7.1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结构特征
        6.7.2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减碳路径
        6.7.3 旅行交通碳减排情景及路径分析
    6.8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与增汇分析
        6.8.1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分祈
        6.8.2 宏村古村落护汇增汇分析
    6.9 传统村落型乡材旅游地的碳补偿
        6.9.1 因地制宜,合理采用低碳清洁能源
        6.9.2 合理规划,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6.9.3 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化固体废弃物
        6.9.4 社区教育,推动村民低碳生活方式
        6.9.5 市场机制,购买碳汇林中和碳排放
    6.10 本章小结
第7章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7.1 合肥大圩农业生态园区概况介绍
    7.2 合肥大圩碳排放估算的指标体系
    7.3 合肥大圩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7.4 合肥大圩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7.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7.4.2 食宿休闲碳排放估算
        7.4.3 经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7.4.4 垃圾处理碳排放估算
        7.4.5 农业生产碳排放估算
        7.4.6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7.5 合肥大圩碳汇资源与碳吸收估算
    7.6 合肥大圩旅游业的净碳排放计算
    7.7 合肥大圩碳减排空间与路径分析
        7.7.1 大圩农业园区碳排放结构分析
        7.7.2 大圩旅行交通碳排放结构分析
        7.7.3 大圩农业园区碳减排路径分析
    7.8 合肥大圩碳吸收结构与增汇分析
        7.8.1 大圩农业园区碳汇结构分析
        7.8.2 大圩农业园区增汇途径分析
    7.9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7.9.1 依托区域自然条件,培育碳汇旅游吸引物
        7.9.2 构建绿色公交网络,提倡低碳的出行方式
        7.9.3 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7.9.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7.9.5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碳汇资源的品质
    7.10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1.3.1 农业废弃物低效利用环境危害的研究
        1.3.2 农业废弃物资源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的估算与分析
        1.3.3 国内外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的研究
        1.3.4 农业废弃物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
        1.3.5 国内外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及其综合效益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非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污染风险
    2.1 陕西作物秸秆的环境污染风险
        2.1.1 数据来源与作物秸秆产量的估算
        2.1.2 陕西作物秸秆的产量、种植结构及来源结构
        2.1.3 2009 年陕西省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空间分布
        2.1.4 秸秆大量焚烧的环境污染风险
    2.2 陕西畜禽粪便的环境污染风险
        2.2.1 数据获取与方法
        2.2.2 陕西 2009 年主要畜禽粪便及氮磷量的主要来源
        2.2.3 陕西 2009 年主要畜禽粪便的空间分布及其比重组成
        2.2.4 陕西 2009 年畜禽粪便的氮磷耕地负荷及其污染风险
        2.2.5 陕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风险
第三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的利用模式
    3.0 调查内容与样本情况介绍
    3.1 传统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1.1 传统小规模作物秸秆利用模式
        3.1.2 传统小规模畜禽粪便利用模式
    3.2 现代小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2.1 现代小规模作物秸秆利用模式
        3.2.2 现代小规模畜禽粪便利用模式
    3.3 现代大规模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3.1 规模化养殖场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3.2 相关产业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
    3.4 不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比较
        3.4.1 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差异
        3.4.2 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的差异
        3.4.3 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益的差异
        3.4.4 不同农业废弃物利用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废弃物利用成本高
        4.1.1 农业废弃物再生产品的价格高
        4.1.2 农业废弃物的收购价格、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
    4.2 农业废弃物利用存在技术瓶颈
        4.2.1 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核心环节有待突破
        4.2.2 部分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的地区适宜性降低
        4.2.3 被广泛采用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不够多元
        4.2.4 现有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存在环境隐患
    4.3 农业废弃物利用主体的积极性与环境意识低
        4.3.1 农户被动地进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4.3.2 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利用方式的选择缺少环境效益的考虑
        4.3.3 农户对农业废弃物利用政策的知晓度或执行效果评价低
    4.4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与市场初步建成但不成熟
        4.4.1 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产业尚未“断奶”
        4.4.2 农业废弃物收储运市场有待完善
第五章 陕西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5.1 陕西农户农业废弃物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分析
        5.1.1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5.1.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 农业废弃物利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2.1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宏观影响因素
        5.2.2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微观影响因素
        5.2.3 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影响机制
第六章 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6.1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策的发展脉络
        6.1.1 宏观政策规划阶段(1992-2009)
        6.1.2 具体政策与技术指标阶段(2010-2011)
        6.1.3 综合政策阶段(2012-今)
        6.1.4 相关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6.2 促进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6.2.1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与技术服务水平
        6.2.2 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纳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6.2.3 针对小规模和大规模农业生产主体实施不同的引导政策
        6.2.4 以政策激励手段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协作
        6.2.5 促进农业废弃物利用相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6.2.6 政府放权促进公共组织社会资本的环境功能发挥
        6.2.7 在小范围区域内实行污染权交易以减少排污量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 1:秸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清单
    附件 2:1999 年全国畜禽养殖排放总量及环境压力
    附件 3:发改委公布的 2013 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情况表
    附件 4:2009、2011 年调查问卷
    附件 5:2014 年调查问卷
    附件 6:杨凌示范区养殖场经营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8)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一、面源污染研究动态
        二、农村垃圾问题研究
        三、社会学中的面源污染研究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关于面源污染
        二、风险的界定
        三、秩序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一、研究方法
        二、方法的讨论
        三、田野点的选择依据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清水土家族乡概述
    第二节 清水乡的岐山村与清水村
        一、岐山村
        二、清水村
        三、两个村的比较
第三章 环境特征、农村生产与农民生活
    第一节 清水乡的环境特征
        一、清水乡的生态环境概况
        二、清水乡的耕地产出
        三、清水乡的生态建设工程
    第二节 清水乡的农业生产
        一、清水土家族乡的山区农耕方式
        二 、清水乡的种植业生产安排——以岐山村为例
        三、清水乡的主要农作物
        四、清水乡的养值业生产安排
    第三节 清水乡的日常生活资源
        一、水的取用
        二、能源的取用
        三、生活设施的便利化
    第四节 清水的生活时空秩序
        一、生活中的时间安排
        二、生活中的空间安排
        三、生活中的环境秩序
    第五节 清水乡的旅游业发展
        一、旅游业的资源依托
        二、构建中的旅游业
        三、围绕旅游组织起来的生产与生活
    小结
第四章 跨区域的面源污染风险
    第一节 跨域面源污染
        一、土壤退化问题进一步凸显
        二、水土流失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三、水土污染问题严重
        四、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乡域垃圾污染
        一、清水乡的垃圾构成
        二、清水乡垃圾的产生最与时间变化——以清水村和岐山村为例
        三、清水乡垃圾处理的现状
        四、清水乡垃圾污染的现状
    第三节 扩散的面源污染源
        一、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源
        二、废弃物处理与面源污染
        三、发展旅游业中的面源污染源
    小结
第五章 面源污染的成因
    第一节 没有环保意识的农民?
        一、关于农村面源污染意识根源的相关探讨
        二、不同层次的环境观
        三、从生活者的角度理解面源污染
    第二节 强生存逻辑下的弱环境风险感知
        一、环境抗争的逻辑
        二、环境的生活逻辑
        三、从生活逻辑认识面源污染
        四、强生存逻辑下的弱环境风险感知
    第三节 面源污染成因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一、环境本底特征
        二、农业生产中的路径依赖
        三、垃圾处理中的路径依赖
        四、路径依赖的风险
    第四节 制度空缺背景下的面源污染治理
        一、基层社会秩序的变革:从乡土社会到公民社会
        二、面污染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三、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制度空缺
        四、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治理中制度空缺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面源污染的应对与社会秩序重建
    第一节 实践与观念的分裂与调和
        一、行动与实践
        二、实践与观念的分裂
        三、实践与观念分裂的调和
    第二节 面源污染应对中的地方实践
        一、当地学校的环境教育
        二、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三、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
    第三节 面源污染应对中的社会教育
        一、面源污染的共犯结构与观念转变
        二、面源污染应对中社会教育的功能
        三、面源污染应对中社会教育的反思与建言
    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与秩序重建
        一、秩序的变动性与岐义性
        二、社会转型中的秩序再造
        三、失序的面源污染
        四、面源污染应对中的秩序重建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一、从社会风险的视角讨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二、农村面源污染中的风险与秩序
    三、农村面源污染风险的多元应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2.1.1 调研目的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2.1.3 调研内容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2.2.4 缺少节能意识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2.3.2 沼气利用现状
        2.3.3 秸秆利用现状
        2.3.4 生土利用现状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2.4.2 农宅用能设备
        2.4.3 家庭人口构成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2.5 小结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3.4 小结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4.1 行政支持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4.2 民众参与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4.2.2 "参与型"设计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4.3 经济可行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4.4 规划先导
        4.4.1 整治旧村环境
        4.4.2 慎选新村址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4.5 小结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5.3 小结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6.1.1 太阳能的利用
        6.1.2 地热能利用
        6.1.3 风能利用
        6.1.4 生物质能利用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6.2.1 墙体设计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6.2.3 屋面设计
        6.2.4 门窗设计
        6.2.5 热桥处理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7.2 论文研究成果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7.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四、一种新型自产煤气省时节煤炉(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地区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D]. 吕廷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统筹性响应机理与发展路径研究 ——以陕西省传统村落为例[D]. 翟洲燕. 西北大学, 2018(02)
  • [5]媒介交替与家族叙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家族文化传承研究 ——基于山西省孝义市W镇整体搬迁的调查[D]. 何星洁. 兰州大学, 2016(11)
  • [6]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D]. 丁雨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7]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 朱建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8]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9]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D]. 李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一种新型自产气省时煤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