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Ⅱ成分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PSⅡ成分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一、PSⅡ各组分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任杰辉[1](2021)在《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污水高效处理对污水资源化利用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受污水处理技术及其机理认识的限制,使得污水处理的效率低、处理成本高。本研究以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erobic fluidized bed biofilm reactor,AFBBR)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拉-欧拉-欧拉(Euler-Euler-Euler)三流体模型、群体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 model,PBM)等理论构建气液固三相流动耦合数学模型,获取系统多相流动参数;通过探究系统宏观与微观氧传质过程,揭示多相流动与氧传质效能的响应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等手段分析流动传质对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合污水处理效能分析结果,揭示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构建的Euler-Euler-Euler-PBM三流体耦合数学模型可较为准确的获取气液固三相流动参数。在较高曝气量条件系统中气液固三相流化速度、湍流强度和气相体积分数较高;曝气孔间距明显增加了气相在柱体径向的分散程度,对气液固三相流化速度影响不明显;曝气孔径显着改变了系统的气泡直径大小,在DS=0.16 mm条件系统小直径气泡(0.27~1.03 mm)数量占比明显较高,可达74.8%;当载体填充率20-30%时,悬浮载体的流化状态较好。(2)合适的曝气方式和载体填充率条件形成的多相流动特性改善了系统的宏观与微观传质效能,且碳源的差异影响了系统的氧传质效率及氧的扩散动力学特性。曝气量5.77 m3/(h·m3)、曝气孔间距10 mm、曝气孔径0.16 mm、载体填充率20-30%条件提高了系统气液相间的氧传质效能;生物膜中氧浓度扩散与生物膜的厚度呈现显着高斯分布关系;C:N和碳源类型条件污水中氧传质速率(oxygentransferrate,OTR)和生物膜中氧扩散呈现相反的趋势。(3)曝气方式、载体填充率和碳源改变了 AFBBR系统的处理效果。曝气量5.77 m3/(h·m3)、间距10 mm、孔径0.27 mm和载体填充率为20-30%条件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高于其他工况条件;高C:N条件通过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速率增加了系统的脱氮效率,在该条件TN和TP的处理效率分别可达72.2%和67.4%;与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相比,丙酸钠明显改善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率;AFBBR系统对COD、NH4+-N和TN的降解动力学满足悬浮生物质底物拟制Haldane动力学模型,且高C:N和合适碳源(丙酸钠)条件系统中NH4+-N和TN的降解速率qs,max较其他条件高。(4)曝气方式、C:N和碳源类型影响了生物膜物理化学组成及微生物学特性。悬浮载体表面附着生物膜微观结构分布较为均匀,存在多种形态结构的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多糖和核酸,增加了生物膜在载体表面的附着程度;EPS中荧光基团类物质以类蛋白质为主,且其包含的官能团(多糖、羧基或烃基化合物、蛋白质、磷酸基团或硫酸盐基团、脂肪族基团)类型与生物膜类似;Protr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 为 AFBBR 系统的优势菌群,且系统中共检测24种脱氮型微生物和11种除磷型微生物。(5)曝气量5.77 m3/(h·m3)、间距10 mm、孔径0.27 mm和载体填充率为20-30%条件多相流动传质过程增加了功能微生物(Zoogloea、Acidovorax、Ottowia、Dechloromonas)丰度,并改善了功能基因(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K/nirS、厌氧氨氧化基因AMX)的表达,促进了生物膜分泌较多的EPS,使得系统的CODcr、TN、NH4+-N和TP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与葡萄糖、乙酸钠和淀粉相比,丙酸钠通过改善系统微生物的组成及功能基因(nirS、nirK、AMX等)的表达,提高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本研究成果从工程热物理学、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学等学科交叉的角度完善了 AFBBR系统中污水处理的机理,可为AFBBR系统设计及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钟宇涛[2](2021)在《LLD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相容化及其炭黑填充物的导电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用量较大的三种聚合物。由于热力学性能差异,它们为互不相容体系。其相容化研究,既有助于混杂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又有利于相关理论的建立和功能性复合材料的开发。本文利用LLDPE与PS间的F-C烷基化反应,制备了含有LLDPE-g-PS接枝物的增容母料;随后,将该母料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熔融接枝,制备了GMA接枝改性增容母料(下文简称GMA改性母料),考察了GMA改性母料的最佳接枝条件、组成,及其对LLDPE/PS/PET(60/20/20,质量比,下同)三元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利用炭黑在多元共混体系中选择性分散的特点,在LLDPE/PS/PET(60/20/20)共混物中添加炭黑,考察了炭黑分散特点、GMA改性母料、混合方式等对共混物导电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上述研究对于多元共混体系的相容化、多元共混体系低逾渗阈值导电材料的制备,具有指导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无水氯化铝(AlCl3)催化下,LLDPE与PS之间可以发生接枝反应,生成含有LLDPE-g-PS的LLDPE/PS增容母料;最佳接枝条件为:在140℃、60r/min的密炼机中,将50phr LLDPE、50phr PS与0.4phr AlCl3混炼4分钟。PS接枝率达到30.7%。(2)在180℃、60r/min的密炼机中,将0.3phr过氧化二异丙苯(DCP)、3phr GMA与100phr增容母料混炼8分钟,所得GMA改性母料中的GMA相对接枝率较高;组分抽提分离结果表明:GMA改性母料主要由PS、LLDPE-g-GMA和(LLDPE-g-PS)-g-GMA组成。(3)LLDPE/PS/PET(60/20/20)共混物中加入GMA改性母料后,随着母料用量增加,共混物力学性能明显提高、MFR下降、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复数黏度(η*)上升;组分抽提分离后,红外分析表明:增容共混物中生成了(LLDPE-g-PS)-g-PET,起到了良好的增容作用。微观结构显示:增容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径明显减小、各相间界面模糊。(4)随着GMA改性母料流动性的增大,共混物的力学性能逐渐上升;在高频区,随着GMA改性母料流动性的增大,共混物的G’、G″、η*逐渐上升;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GMA改性母料的流动性增大后,分散相粒径明显减小,相界面逐渐模糊。(5)溶液抽提结果显示:炭黑选择性分散在LLDPE相中;共混物中加入GMA改性母料后,分散相的尺寸变小、对LLDPE产生异相成核作用、使LLDPE结晶度上升、有利于炭黑浓缩在非晶区,在低浓度条件下形成导电网络,从而降低逾渗阈值;采用“两步共混”法制备共混物,有利于GMA改性母料与PET接触并反应,生成更多(LLDPE-g-PS)-g-PET,进一步强化LLDPE的异相成核作用,从而降低逾渗阈值,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李池璇[3](2021)在《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SBS改性沥青广泛应用于各等级公路面层。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是保证SBS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由于SBS改性剂和基质沥青在分子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SBS改性沥青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相容性和热存储稳定性差的问题,最终会影响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为此本文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手段,通过构建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量化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程度及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吸附程度,揭示了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机理及其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规律,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在参考已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较好地适用于研究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在模拟过程中,选择时间步长为1 fs,对模型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选择COMPASSⅡ力场对原子进行力场的分配,使用Atom Based法计算范德华非键接相互作用,使用Ewald法计算静电非键接相互作用。确定适用于沥青模拟的NVT和NPT系综,并选择Andersen控温法和Berendsen控压法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其次,构建了基质沥青模型、SBS改性剂模型和集料氧化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了SBS/基质沥青的界面模型、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型和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运用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和退火处理后,使模型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为接下来SBS改性沥青性能的研究奠定基础。其中,对优化后基质沥青模型进行密度和玻璃态转化温度的验证,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适用本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然后,先研究了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并以界面能、径向分布函数、相对浓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对SBS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70℃的制备温度下,两者的相容性更好,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测试验证实了该模拟结果。再研究了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计算了该体系的溶度参数、相互作用能,分析了该体系的均方位移曲线,评价了在不同储存温度下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并分析了两者的相容机理,结果发现,160℃的储存温度使得两者的相容性更好。最后,研究了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的扩散过程,探讨了不同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类型对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建立了SBS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体系的界面能和扩散系数,分析体系运动轨迹的均方位移和相对浓度分布,进一步揭示了SBS改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SBS改性沥青均与碱性集料的黏附性更好,但是温度和沥青种类对黏附性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综合比较温度、沥青种类和集料种类对SBS改性沥青和集料黏附性的影响,发现集料种类的影响最大,沥青种类次之,温度因素影响最小。本文研究成果对提高SBS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改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刘硕[4](2021)在《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矿井粉尘防治与井下职工的人身健康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喷雾除尘是我国广泛采用的降尘措施之一,在喷雾除尘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除尘效率。借助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有助于降低宏观实验的盲目性和繁琐性,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两性表面活性剂BS-12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表面活性剂在矿井喷雾除尘中雾化、捕尘和保水等环节的微观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以期为表面活性剂在矿井粉尘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微观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气-液界面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构型特征,通过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排布方式与各组分相对数密度以及分子的首尾角度分布有关,这种有序排布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表面张力的降低使得雾滴的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从而提高雾化效果。(2)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通过煤尘自然吸水实验和构建的煤壁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的影响。利用分子表面静电势,揭示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增强了水与煤尘的结合能力,有利于雾滴对煤尘颗粒的捕获,煤分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通过增大与H2O分子的电势差,提高煤表面润湿性,增强雾滴捕尘能力。对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使雾滴捕获能力提升最强。(3)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作用机理研究。构建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到了H2O分子在表面活性剂头基及无机盐周围的排布规律和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实验,验证了表面活性剂的保水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通过极性头基周围形成的多层水合层起到保水作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无机盐会对降尘液的保水作用起到更有益的效果。根据H2O分子与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离解能垒判断四种表面活性剂头基的保水能力排序为:SDS>BS-12>AEO-7>DTAB。(4)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喷雾降尘实验平台,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喷雾降尘实验中针对不同煤种煤尘的降尘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SDS的最优添加浓度。结果表明,添加SDS后,黑岱沟长焰煤、镇城底焦煤、阳煤五矿无烟煤的全尘降尘率分别增加至94.57%、90.80%和87.96%,在实验条件下,确定了SDS对于这三种煤尘降尘的最优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和0.3%。

姜乐涛[5](2021)在《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与熔模铸造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薄壁、形状复杂零件的精密铸造,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SLS成型铸造熔模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在脱模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传统铸造蜡粉熔点低、烧结过程不易控制,翘曲变形严重。以聚乙烯蜡为基材开发SLS用熔模材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微观结构出发,借助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和从头算理论探讨复合蜡粉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揭示聚乙烯蜡为基材的SLS用熔模材料各组分间相容性的本质,进一步探索复合蜡粉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发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SLS用复合蜡粉材料,并进行成型工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选择Mn+···coronene···CH4(Mn+=Li+、Na+、K+、Be2+、Mg2+、Ca2+)作为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的模型体系,采用B3LYP、M06-2X和MP2量子化学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进行了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聚体Mn+···coronene···CH4中存在协同效应,强度遵循coronene···Li+>coronene···Na+>coronene···K+和coronene···Be2+>coronene···Mg2+>coronene···Ca2+的顺序。约化密度矩阵(RDG)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揭示了Mn+···coronene···CH4协同效应的本质。由于协同效应,复合蜡粉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体系结构发生变化,使材料相容性得到改善,减小了烧结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是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微观机制。(2)为探索氧化石墨烯(GO)取代炭黑对材料相容性的影响,选择三聚体Na+···GO···CH4作为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模型体系,在M06-2X/6-311++G(2d,p)和MP2/6-311++G(2d,p)水平上,对Na+···σ/π和氢键相互作用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Na+···GO···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均大于Na+···coronene···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因此,当复合蜡粉中的炭黑被GO取代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组分间的相容性进一步加强,使成型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3)基于理论计算结果,分别配制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和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红外谱图结果(IR)显示形成三聚体后,PEW/C/SDBS三聚体C-H键伸缩振动明显加强,O-H键振动峰消失,C-OH弯曲振动发生明显蓝移,且在1104.9 cm–1处出现强峰,表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强,验证了协同效应的存在。PEW/GO/SDBS三聚体1104.9 cm–1处的峰与PEW/C/SDBS三聚体1109.5 cm–1处的峰相比较,峰值和面积都明显增强,表明用GO代替炭黑,各组分间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更加显着。DSC分析发现两种复合材料的熔融峰缓且宽,有利于控制成型过程。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粘度增加、测试件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提高。表明PEW/GO/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比PEW/C/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更显着,这是GO的官能团和SDBS中的Na+以及聚乙烯蜡的C-H键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PEW/C/SDBS和PEW/GO/SDBS两种复合蜡粉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在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下,烧结件的收缩率和翘曲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测试件翘曲变形率更低、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增强。这些结果表明复合蜡粉组分间发生了明显协同效应,材料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应力应变减小;而且用GO代替炭黑,相容性进一步改善。(5)成型件浸蜡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复合蜡粉制作的蜡模可用蒸汽法脱除。得到的铸件结构完整、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无损检测未发现内部有裂纹、气孔、夹杂等明显缺陷。表明复合蜡粉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精密铸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从微观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了材料组分对性能影响的本质原因,开发了新型环保聚乙烯蜡复合材料,对于SLS成型铸造熔模组分的精选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将计算材料科学与增材制造成型材料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新材料研发的新思路。

张淑敏[6](2021)在《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耐盐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含盐废水广泛存在于食品加工、医疗、工业行业等生产过程中,其成分复杂,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含盐废水成本较高,并且高盐环境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使得传统生物法的处理效率大大降低。菌藻共生颗粒污泥技术作为继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之后新兴的水处理生物技术,能将微藻和细菌耦合共生,大大节约运行成本。本研究主要对比了乙酸钠+葡萄糖(1:1)和乙酸钠+淀粉(1:1)两种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在序批式光生物反应器(photo-sequencing batch rector,PSBR)中的培养特性,及成熟后在高盐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中,定期监测菌藻共生污泥的物化特性并分层次提取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通过研究分析菌藻共生污泥颗粒化过程中LB-EPS和TB-EPS的含量及组分变化规律,揭示不同碳源条件下EPS在污泥颗粒化进程中作用机制和盐胁迫下EPS分泌变化情况。结果如下:(1)当颗粒成熟后,两反应器中粒径分别为335.3和357.6μm,SVI30分别为32.9和21.2 m L/g,成熟的菌藻共生颗粒COD和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97%和90%左右。菌藻共生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两组反应器中TB-EPS的含量远大于LB-EPS,TB-EPS的含量约是LB-EPS的8-10倍,LB-EPS中PN的浓度增长了2.3倍,而TB-EPS中PN的浓度增长了1.5倍,且胞外蛋白的变化幅度大于多聚糖,表明LB-EPS中的胞外蛋白对菌藻共生污泥的颗粒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乙酸钠+淀粉(1:1)培养出的菌藻共生颗粒性能更优。(2)由三维荧光分析结果可知,两组反应器中EPS的荧光组分主要是酪氨酸类、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其荧光组分的峰位和含量在颗粒化过程中均有较明显变化,且TB-EPS的荧光强度均高于LB-EPS。红外谱图显示,在酰胺类化合物C=O伸缩振动吸收特征峰、表征蛋白质二级结构AmideⅢ的吸收特征峰在污泥颗粒形成过程有波动,说明污泥颗粒化过程中有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其中聚合链和α-螺旋二级结构均有利于微生物的聚集,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则会降低微生物的絮凝能力。XPS的测试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的EPS中的主要元素均为C、N、O。其中化学基团C=O、C?O和?NH2等为EPS中蛋白质、多聚糖类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基团。在共生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两反应器中的碳元素的占比增加,氮和氧元素的占比减少,且以颗粒性碳源作为COD的反应器中变化更加明显。对不同EPS组分和颗粒特性之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EPS组分与反应器中的MLSS和d50呈正相关,EPS的浓度与污泥的SVI30呈负相关,且胞外蛋白与颗粒污泥特性的相关性更强。(3)菌藻共生污泥颗粒成熟后,当盐浓度增加至25 g/L,两反应器中粒径分别维持在249.7和308.6μm,SVI30分别为38.5和35.5 m L/g,对COD的去除率分别是92.8%和93.1%,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62.4%和91.4%,表明高盐环境下颗粒性碳源培养的菌藻共生颗粒对污水处理效果较溶解性碳源更好。高盐环境下两种层次EPS浓度受到盐度影响产生波动。在盐浓度为25 g/L时两反应器中LB-EPS浓度分别为5.6和3.1 mg/(g-MLSS),TB-EPS浓度分别为132.9和117.3 mg/(g-MLSS)。胞外蛋白质在EPS中的含量高于胞外多聚糖,并且在盐度刺激下胞外蛋白受到影响更明显。两反应器中LB-EPS的PN/PS分别减小了1.0和1.6,TB-EPS的PN/PS均减小了1.6。(4)由三维荧光光谱图可以看出,LB-EPS中富里酸的强度增加较为明显,其余的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变化与EPS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同时EPS的红外谱图显示代表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的振动峰发生变化。EPS的XPS分析结果显示,高盐环境下,两组反应器中C?C、C?O、C=O和?NH2基团占比的变化与颗粒化过程相反,C=O和?NH2比例增加说明在盐度刺激下有利于菌藻共生颗粒分泌的EPS中醇、酮和醛类物质的合成,大分子蛋白质分解出更多的?NH2,C?O的变化和胞外多聚糖有着密切关系。加盐阶段的EPS和颗粒污泥特性间的相关性与颗粒化阶段有所不同。

庄虔晓[7](2021)在《PP、PVC和PS单组分及混合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源自石油、具有广泛功能的各类塑料,是现代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特别在日常生活、各类包装、工业产品等领域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然而,日益增多的废旧塑料同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热解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回收方法,在相对中等的温度条件下(770-920K)将塑料分解成三个有价值的部分:气体,原油和固体残留物,实现资源的再利用。(1)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10K/min、20K/min、30K/min和40K/min)进行热重实验,对占据废旧塑料绝大比例的PP、PVC和PS及其混合物(PP/PS、PP/PVC、PVC/PS和PP/PVC/PS)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TG/DTG曲线表明:PP和PS热解过程一步完成,含氯混合物的热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脱氯过程和大分子链的断裂、重聚,因此采用两段处理技术将氯化物及时收集、处理,可以保护设备,提高产物的品质;无氯混合物的热解特性接近于其组分的线性叠加。(2)总结了单组分及其混合物的动力学参数:采用三种无模型方法(K-A-S、F-W-O和Starink)计算了活化能,在模型拟合方法(Malek和C-R)下归纳了热解机理和指前因子;针对PVC单组分或含氯混合物提出了一种分段计算热解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建立动力学补偿效应方程,避免机理函数的误选对动力学参数产生的影响。(3)混合物共热解过程的交互曲线表明:无氯混合物(或单组分)与PVC共热解时,协同作用在热解特性上的影响可归结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组分或混合物对脱氯的阻碍作用占主导,第二阶段共热解过程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现象;含氯混合物与PP、PS共热解过程的协同作用同样可归结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混合物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脱氯效果,第二阶段抑制作用起主导作用。(4)电磁加热技术可实现温度的快速、准确控制,在Workbench平台中进行电磁-热耦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加热可以满足废旧塑料热解的条件。该研究可为混合塑料热解设备及工艺参数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撑,为固废垃圾工业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陈婷婷[8](2020)在《盐溶液与湿空气间能质迁移行为微观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卤盐溶液具有吸湿性可用来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其依赖于水蒸气分压力差驱动除湿,且可利用太阳能、余热、废热等再生,因此节能效果显着,在空气调节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溴化锂和氯化锂溶液作为常用吸湿剂,与湿空气之间的热质交换是决定除湿/再生效果的关键过程。尽管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已经准确揭示了动力学参数变化时溶液除湿/再生过程的热质传递特性,但热力学参数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目前发展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型式不统一,对设备开发以及性能评估造成了困难;且传质强化手段有限,机理研究欠缺。因此,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盐溶液与湿空气之间能量、质量输运过程的机理,为发展强化传质新方法以及建立统一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型式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为保证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准确性,优选了适合描述浓溶液中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全原子力场;继而对比了平衡态时盐溶液与湿空气构成的气液两相系统界面层及液相体相特征。分别统计了粒子数目密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氢键分布、水分子取向和离子周围水分子取向,反映了气液两相系统的结构和主导相互作用;分析了溶液温度和浓度对水分子扩散系数和界面层厚度的影响,进而得出了界面层传质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溶液温度越高,浓度越低,水分子、锂离子和卤素离子在界面法向的分布越均匀,界面层中的总粒子数越多。离子的出现大大抑制了氢键的形成,常用浓度的溴化锂和氯化锂溶液中氢键不占主导作用。在液相体相,水分子偶极方向等概率随机分布,而在界面层中,水分子偶极方向倾向于略微指向气侧。锂离子周围水分子的偶极方向完全背对锂离子,卤素离子周围的水分子仅一个氢原子更靠近卤素离子,且锂离子近距离内的水分子数目比卤素离子多,故锂离子的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强于卤素离子。由于粒子数目密度分布差异,界面层中水分子扩散系数在界面法向的分量远小于在界面切向的分量,但两者都大于水分子在液相体相的扩散系数;随着溶液浓度升高,界面层厚度与界面层水分子平均扩散系数的比值显着上升,这意味着界面层传质阻力的增大。其次,为研究溶液除湿/再生过程的分子迁移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了溴化锂溶液与空气之间能量、质量输运的非平衡过程,获得了溶液温度、浓度、干空气密度以及空气中水蒸气密度对输运过程的影响,讨论了分子迁移行为对质量、能量输运的贡献。追踪水分子的轨迹发现,水分子从空气侧向溶液侧迁移的过程可发生吸收、反射和置换行为,其中反射包括界面反射和气相空间反射;水分子从界面层向空气中迁移的过程可发生释放、反射和置换行为。净水分子输运量应同时考虑吸收、释放、反射和置换四种行为,宏观除湿和再生均是这四种行为的综合结果。空气中水蒸气密度的提高主要增加了水分子吸收量而干空气密度的提高则主要增加了水分子反射量;同比例提高空气中所有组分的密度可显着增加水分子净吸收量,因为吸收量的增加比例远大于反射量的增加比例。四种输运行为的直接温度效应研究显示水分子的界面反射对净质量输运量无贡献但对净能量输运量有贡献,水分子的吸收和释放对净质量输运量和净能量输运量皆有贡献。水分子的迁移行为研究有益于从微观角度认识盐溶液与湿空气间的耦合热质传递以及传质性能的提升。然后,定量分析了输运水分子与盐溶液-空气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小;为判断溶液中水分子、锂离子和卤素离子产生相互作用的大小,提出了累积相互作用概念,并建立了相互作用大小与水分子取向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分子与被吸收水分子之间的吸引相互作用极小,不考虑气相空间反射时,其对水分子从空气向溶液迁移过程的阻碍作用微弱。非平衡吸收过程中溶液中各组分产生吸引相互作用的大小顺序与平衡态时不同;在平衡态时,液相中单个锂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平均吸引相互作用最大,其次为单个卤素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平均吸引相互作用;而对非平衡吸收过程,在吸收初始阶段,水分子刚进入界面层时,溶液中单个卤素离子与被吸收水分子之间的平均吸引相互作用最大,这是因为被吸收水分子刚进入界面层时,有至少一个氢氧键朝向溶液侧的概率超过了80%,随着吸收过程的进行,被吸收水分子向液相体相扩散并调整围绕离子的取向,锂离子产生的吸引相互作用大大提升,结果逐渐向平衡态时转变。溶液中各组分与被释放水分子之间的吸引相互作用大小顺序与吸收时基本相同,吸引相互作用在释放过程阻碍水分子向空气的运动但在吸收过程促进水分子向溶液的运动。这为调整水蒸气分子偶极方向以及离子分布可能强化传质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为研究传质速率快慢的影响因素,类比化学反应,采用伞形抽样方法得出了不同溶液温度和浓度时水分子从液相体相经过界面层进入空气过程中的自由能势能面。发现水分子释放过程有巨大的自由能垒而水分子吸收过程几乎没有自由能垒,这意味着宏观溶液再生过程的传质系数远低于除湿过程。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以及溶液浓度的降低,水分子释放过程自由能垒降低,即再生过程传质系数升高。开展了溴化锂溶液降膜除湿/再生实验研究,发现在传质驱动力数值相同时,除湿过程传质系数仍远高于再生过程,且再生过程传质系数随溶液温度的增加和溶液浓度的减小而显着增大,与通过自由能垒变化预测的结果一致。用自由能垒准确预测了宏观中卤盐溶液与空气之间传质系数大小的规律,阐述了传质过程强弱变化的机理,为发展统一的传质系数关联式型式奠定了基础。

赵国林[9](2020)在《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催化是绿色化工的重要内涵,大力发展高效、经济、环保的新型催化过程是现代化工产业的需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溶剂化反应,大幅增加不互溶两相的反应接触面积和界面扩散速度,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发展为环境友好的新型绿色催化过程。目前对Pickering乳化催化研究主要集中于过程实现、反应效率测定和宏观调控,对乳化—催化双功能固体颗粒在反应界面的稳定性,及颗粒表面油水微观结构及其对反应的调控作用了解得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挑战,本文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 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中双功能固体颗粒表面的油水组元微混合情况,并分析了颗粒多孔结构特征、催化活性位点在颗粒表面分布等对油水组元分布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液液界面性质、颗粒表面性质等对颗粒界面稳定性的影响,并构建了定量预测模型。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利用烷基链和丙磺酸基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作为固体稳定剂,结合DPD模拟和相应的乳化实验,对甘油-十二烷醇的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进行了介观和微观尺度的综合研究。通过分析烷基链长度和表面密度等对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固体表面结构。固体表面甘油和十二烷醇的局部密度分布显示,液相组分在酸催化中心附近的纳米混合得到了有效增强,从而使体系表现出高效的界面催化性能。(2)磺化聚苯乙烯改性的二氧化硅粒子能够催化-乳化甘油-十二烷醇乳液的醚化反应,通过对其体系的介观和微观尺度的联合研究,发现甘油-十二烷醇体系的乳化性能与聚苯乙烯链的长度、表面密度、磺化率以及聚苯乙烯链上磺酸基的分布方式有关,并且在磺酸基催化中心附近液相组分表现出高效的纳米混合,验证了固液相界面区域是界面催化体系潜在的反应活性区。(3)纳米粒子在液液界面的稳定是Pickering乳液保持稳定的前提。针对目前对其稳定性预测模型的缺乏,以DPD计算为基础,提出了界面张力以及粒子稳定性的定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仅依赖于各组分的Flory-Huggins参数和粒子尺寸,能够对纳米粒子在液液不互溶界面的三相接触角做出快速的定量预测,在与实验结果的对比中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该模型为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中颗粒在界面的稳定性提供了直观、简便的预测方法。(4)进一步把上述模型体系拓展到两相界面部分互溶的体系。结合二元相平衡和DPD理论,对固液界面张力和粒子的三相接触角进行了定量评估。揭示了纳米粒子在液液部分互溶界面的稳定性主要由两部分因素组成:各界面张力的平衡以及液膜性质的影响。各组分的基本物理性质决定了纳米粒子的固有稳定性,而液膜的性质则决定了纳米粒子的表观稳定性。通过对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各性质介观和微观的多尺度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组分在固体表面的微观混合以及乳液的稳定性判据,从界面性质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凝练了 Pickering乳液界面催化的物理化学规律,从而为界面催化体系的定向调控和拓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侯翠英[10](2020)在《多管藻藻胆体中核—膜连接多肽的分析》文中认为本实验以海生大型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为材料,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的技术方法,在高盐条件下提取、分离、纯化藻胆体。利用亚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2%(v/v)Triton X-100增溶和无Triton X-100增溶的两种多管藻藻胆体提取液中分离制备出了两种位于0.2 mol/L密度带、结构完整的藻胆体。与Trion X-100增溶后制备的藻胆体(NTM-PBSs)相比,无Trion X-100增溶的藻胆体(TM-PBSs)表现出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的光吸收和荧光光谱特征,表明TM-PBSs是带有类囊体膜Chl a-蛋白复合物的藻胆体。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中,TM-PBSs和NTM-PBSs均被进一步分离成2个结构相对稳定的藻胆体组分:一个是位于0.8 mol/L梯度的含量较高、密度较小的藻胆体组分,另一个是位于1.2 mol/L梯度的含量较小、密度较大的藻胆体组分。在TM-PBSs和NTM-PBSs样品SDS-PAGE结果分析中,确定了两个符合藻胆体中核-膜连接多肽(LCM)结构特征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86.0 kDa和98.9 kDa。当含类囊体膜藻胆体TM-PBSs解离后,这两种蛋白表现为不同的去向:98.9 kDa的蛋白与类囊体膜的结合较强,更趋向于进入类囊体膜组分;而86.0 kDa蛋白与类囊体膜结合较弱,更趋向于分布在藻胆蛋白组分中。2-D 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98.9kDa和86.0 kDa两个蛋白不携带藻胆蛋白有色亚基,应为两种分子质量不同的LCM。尿素变性等点聚焦(Urea-IEF)测得86.0LCM和98.9LCM的等电点(pI)分别位于pH 6.05.0和pH 7.07.5内。经2-D SDS-PAGE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具有弱碱性pI(?7.25)、分子质量98.9 kDa、含有藻蓝胆素发色团的有色蛋白是最符合核-膜连接多肽LCM结构(碱性pI、携带PCB、具有80 kDa120 kDa分子质量)特性的蛋白,即98.9LC7.2M5。在Urea-IEF中位于藻胆蛋白亚基区域、分子质量86.0 kDa的有色蛋白,所表现的弱酸性pI(?5.35)是否有来自弱酸性亚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在Blue-native PAGE和hrClear-native 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均观察到了可能为AP-LCM组分蛋白带,为了进一步确定所观察到的这些蛋白中是否含有98.9LCM和86.0LCM及AP亚基APα和APβ,还需进行2-D SDS-PAGE予以确定。

二、PSⅡ各组分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SⅡ各组分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应用及发展趋势
        1.2.1 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概述
        1.2.2 AFBBR设计及运行的参数
        1.2.3 AFBBR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3.2 多相流动过程中氧传质机制研究进展
        1.3.3 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AFBBR反应装置
        2.1.1 AFBBR系统装置简介
        2.1.2 悬浮填料
    2.2 接种污泥与模拟污水
        2.2.1 接种污泥
        2.2.2 实验用水
    2.3 反应器启动与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2.3.1 反应器启动方法
        2.3.2 常规指标分析方法
    2.4 氧传质特性分析方法
        2.4.1 清水曝气充氧性能分析方法
        2.4.2 OTR分析方法
        2.4.3 生物膜微观氧浓度与动力学分析
    2.5 生物膜参数分析方法
        2.5.1 生物量测定与计算
        2.5.2 SEM分析
        2.5.3 EPS提取与测定分析
        2.5.4 荧光光谱分析
        2.5.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6 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型基因分析方法
        2.6.1 生物膜样品前处理
        2.6.2 DNA提取与目标片段扩增
        2.6.3 高通量测序
        2.6.4 qPCR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气液固三相流动耦合模型构建及流动特性模拟研究
    3.1 模型理论基础
        3.1.1 多相流模型理论
        3.1.2 湍流模型理论
        3.1.3 PBM模型理论
        3.1.4 相间作用力模型理论
    3.2 三相流动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3.2.1 物理模型构建与边界条件设置
        3.2.2 Euler-Euler-Euler-PBM耦合模型构建
        3.2.3 模型的适应性评价
        3.2.4 模拟参数条件设置
    3.3 气液固三相流动特性模拟分析
        3.3.1 曝气量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2 曝气孔间距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3 曝气孔径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3.4 载体填充率对气液固三相流动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气液固三相流动对相间氧传质特性影响研究
    4.1 清水曝气充氧性能研究
        4.1.1 曝气量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2 曝气孔间距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3 曝气孔径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1.4 载体填充比率对充氧性能影响分析
    4.2 污水处理过程中氧传质机制研究
        4.2.1 曝气方式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2.2 碳源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2.3 填充率对污水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4.3 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分析
        4.3.1 生物膜微观氧转移规律分析
        4.3.2 曝气方式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3.3 碳源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3.4 载体填充率对生物膜微观氧扩散动力学的影响
    4.4 多相流动特性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4.1 曝气方式及载体填充率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4.2 碳源与氧传质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流动传质的污水处理效能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5.1 AFBBR系统污水处理效能优化研究
        5.1.1 有机物处理效果分析
        5.1.2 氮处理效果及机制分析
        5.1.3 磷处理效果分析
        5.1.4 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2 碳氮比对污水处理机制影响研究
        5.2.1 C:N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5.2.2 C:N对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5.2.3 C:N、氧传质效能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3 碳源类型对污水处理机制影响研究
        5.3.1 碳源类型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5.3.2 碳源类型对沿程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5.3.3 碳源类型、氧传质效能与污水处理效能响应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多相流动传质与生物膜特性响应机制研究
    6.1 生物膜表观特性及官能团组成分析
        6.1.1 生物膜表观特性
        6.1.2 基于FTIR技术的生物膜官能团组成分析
    6.2 流动传质对EPS组成及分布的影响
        6.2.1 EPS含量分布规律
        6.2.2 EPS荧光组分确定与分析
        6.2.3 基于FTIR技术的EPS化学组成分析
    6.3 流动传质对微生物组成及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6.3.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6.3.2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6.3.3 功能微生物及q PCR功能基因分布特性
    6.4 多相流动传质、污水处理效能与微生物群落响应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LLD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相容化及其炭黑填充物的导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
    1.3 聚合物多元共混的简介
    1.4 PE 与 PS、PE 与PET、PET与PS的增容共混
        1.4.1 PE与PS的增容共混
        1.4.2 PE与PET的增容共混
        1.4.3 PET与PS的增容共混
    1.5 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1.5.1 协同增容法
        1.5.2 聚烯烃多单体接枝物增容
    1.6 本文的实验方案与优势
        1.6.1 本文的实验方案
        1.6.2 实验方案的优势
2 增容母料接枝GMA的制备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 增容母料、GMA改性母料的制备
    2.3 测试部分
        2.3.1 增容母料的分离与红外分析
        2.3.2 PS接枝率测定
        2.3.3 GMA改性母料的分离与红外分析
        2.3.4 MFR测试
        2.3.5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2.3.6 力学性能测试
        2.3.7 GMA相对接枝率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增容母料抽提产物的红外分析
        2.4.2 AlCl_3用量对烷基化反应及增容母料性能的影响
        2.4.3 GMA改性母料各组分的红外分析
        2.4.4 DCP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4.5 GMA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2.4.6 PS的降解程度研究
    2.5 结论
3 LLD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相容化
    3.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2 GMA改性母料的制备
    3.3 共混物的制备
    3.4 测试部分
        3.4.1 GMA改性母料的分离及红外分析
        3.4.2 共混物的分离及红外分析
        3.4.3 力学性能测试
        3.4.4 MFR测试
        3.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3.4.6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3.4.7 微观形貌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GMA改性母料各组分的红外分析
        3.5.2 共混物抽提产物的红外分析
        3.5.3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3.5.4 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能研究
        3.5.5 共混物的DSC分析
        3.5.6 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3.5.7 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3.6 结论
4 增容剂流动性对LLD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影响
    4.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2 不同流动性GMA改性母料的制备
    4.3 共混物的制备
    4.4 测试部分
        4.4.1 MFR测试
        4.4.2 力学性能测试
        4.4.3 DSC分析
        4.4.4 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4.4.5 微观形貌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4.5.2 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能研究
        4.5.3 共混物的DSC分析
        4.5.4 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4.5.5 共混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4.6 结论
5 增容剂和混合方式对炭黑填充共混物导电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原料与设备
    5.2 增容剂的制备
    5.3 炭黑填充三元共混物的制备
    5.4 性能测试
        5.4.1 偏光显微镜观察
        5.4.2 炭黑选择性分散验证实验
        5.4.3 体积电阻率测试
        5.4.4 力学性能测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炭黑的分散情况研究
        5.5.2 增容剂对共混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5.5.3 混合方式对共混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5.5.4 增容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5.5 混合方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5.6 结论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分子模拟的沥青模型研究现状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沥青性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3 聚合物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现状
        1.2.4 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基础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
        2.1.1 牛顿运动方程
        2.1.2 积分算法基本介绍
        2.1.3 时间步长选取
    2.2 力场基本介绍
        2.2.1 力场基本组成
        2.2.2 力场选取
    2.3 边界条件选取
        2.3.1 非周期性边界条件
        2.3.2 周期性边界条件
    2.4 非键接力计算方法选取
    2.5 热力学控制系统选取
        2.5.1 系综选取
        2.5.2 温度控制方法选取
        2.5.3 压力控制法选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沥青性能研究模型构建
    3.1 基质沥青模型构建
        3.1.1 基质沥青模型分子结构选取
        3.1.2 基质沥青模型建立
        3.1.3 基质沥青模型的优化和退火处理
        3.1.4 基质沥青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3.2 改性剂模型构建
        3.2.1 改性剂模型分子结构选取
        3.2.2 改性剂模型建立
    3.3 SBS/基质沥青界面模型构建
    3.4 SBS改性沥青共混模型构建
    3.5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构建
        3.5.1 集料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选取
        3.5.2 集料氧化物模型构建
        3.5.3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构建
        3.5.4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模型优化和退火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研究
    4.1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相容性研究
        4.1.1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模拟方法
        4.1.2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模拟过程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4.1.3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界面能研究
        4.1.4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相对浓度研究
        4.1.5 SBS/基质沥青界面体系径向分布函数研究
        4.1.6 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相容性试验验证
    4.2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4.2.1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拟方法
        4.2.2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溶度参数研究
        4.2.3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相互作用能研究
        4.2.4 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均方位移曲线变化规律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BS改性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研究
    5.1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模拟方法
    5.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模拟过程结构动态变化研究
    5.3 SBS改性沥青/集料体系界面能研究
        5.3.1 界面能模拟原理与方法
        5.3.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界面能变化规律分析
    5.4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的扩散行为研究
        5.4.1 扩散机理及计算方法
        5.4.2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扩散行为分析
    5.5 SBS改性沥青/集料界面体系相对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尘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2 煤尘润湿性研究现状
        1.2.3 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分子模拟方法及理论基础
    2.1 分子模拟软件及模拟方法简介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参数选择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选择
    2.3 量子化学计算原理简介
        2.3.1 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2.3.2 密度泛函基本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表面活性剂对喷雾雾化特性影响机理研究
    3.1 表面活性剂界面模型的构建
        3.1.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基本性质测定
        3.1.2 模型的构建和参数设置
    3.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3.2.1 表面活性剂界面构型分析
        3.2.2 表面活性剂影响界面张力的机理分析
    3.3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
        3.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3.3.2 表面活性剂对水雾粒径分布规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雾滴捕尘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4.1 煤尘自然吸水实验
        4.1.1 实验设备及方法
        4.1.2 实验结果分析
    4.2 煤壁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
        4.2.1 煤分子化学结构模型的选择
        4.2.2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方法
    4.3 水在煤尘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4.3.1 纯水在煤壁表面的吸附
        4.3.2 表面活性剂对水在煤壁表面吸附的影响
        4.3.3 水在煤中扩散特性研究
    4.4 表面静电势与煤润湿性关联分析
        4.4.1 不同煤的润湿性分析
        4.4.2 表面活性剂影响煤润湿性的静电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及无机盐对其强化机理研究
    5.1 溶液模型的构建与参数设置
        5.1.1 溶液模型的构建
        5.1.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5.2 表面活性剂保水作用的分析
        5.2.1 表面活性剂的水合作用
        5.2.2 平均力势的计算
    5.3 无机盐影响下表面活性剂的保水作用分析
        5.3.1 无机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
        5.3.2 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水合作用的影响
        5.3.3 无机盐离子的水合作用
    5.4 表面活性剂保水性能实验研究
        5.4.1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方法
        5.4.2 表面活性剂保水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活性剂抑尘性能实验研究
    6.1 喷雾雾化及捕尘机理
    6.2 表面活性剂降尘效果监测方法
        6.2.1 喷雾抑尘测试系统
        6.2.2 测试方案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6.3.1 表面活性剂对黑岱沟长焰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2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镇城底焦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3.3 表面活性剂对山西阳煤五矿无烟煤煤尘抑制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简介
        1.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原理及优势
        1.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应用现状
    1.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
        1.2.1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辅助材料
    1.3 炭黑和氧化石墨烯协同效应研究进展
    1.4 量子化学在材料设计方面的应用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3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实验
    2.4 主要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2.4.1 主要分析表征方法
        2.4.2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2.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5.1 Gaussian09 程序
        2.5.2 密度泛函理论
        2.5.3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
第3章 PEW/C/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3.2.1 M~(n+)···coronene···CH_4三聚体模型
        3.2.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n+)···coronene···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3.3.2 AIM分析
        3.3.3 RDG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EW/GO/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4.2.1 Na~+···GO···CH_4三聚体模型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聚体结构与相互作用
        4.3.2 Na~+···GO···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4.3.3 AIM分析
        4.3.4 RDG分析
        4.3.5 GO···(CH_4)n(n=1~10)簇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复合蜡粉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复合蜡粉制备
        5.2.1 复合蜡粉配比试验
        5.2.2 复合蜡粉烧结性能实验
    5.3 复合蜡粉性能表征
        5.3.1 复合蜡粉试件力学性能分析
        5.3.2 微观组织形貌观察
        5.3.3 复合蜡粉物理性能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复合蜡粉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复合蜡粉SLS工艺优化
        6.2.1 正交实验设计
        6.2.2 实验结果
    6.3 复合蜡粉成型件后处理工艺
    6.4 复合蜡粉成型件熔模铸造工艺验证
        6.4.1 蜡模处理
        6.4.2 制壳工艺
        6.4.3 脱蜡工艺
        6.4.4 型壳焙烧
        6.4.5 浇注工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耐盐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1.1.1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和形成机理
        1.1.2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因素
        1.1.3 好氧颗粒污泥的发展现状
    1.2 菌藻共生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1.2.1 菌藻共生系统的概述
        1.2.2 菌藻共生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3 颗粒污泥对含盐废水的处理现状
        1.3.1 含盐废水的概述及危害
        1.3.2 含盐废水的生物处理现状
        1.3.3 颗粒污泥技术在含盐废水中的应用
    1.4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1.1 实验所需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反应器设计与运行条件
        2.2.2 实验接种污泥和模拟生活污水
    2.3 分析检测方法
        2.3.1 菌藻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水质指标
        2.3.2 菌藻颗粒污泥中的微藻生物量
    2.4 菌藻颗粒污泥的EPS提取及分析方法
        2.4.1 EPS的提取方法
        2.4.2 EPS的成分测定
        2.4.3 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4.4 EPS的傅立叶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
        2.4.5 EPS的元素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培养
        3.1.1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在不同碳源下生长特性的探究
        3.1.2 菌藻共生颗粒污泥中微藻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生长
        3.1.3 不同碳源对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
    3.2 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EPS分泌的变化
        3.2.1 不同碳源对EPS含量的影响
        3.2.2 EPS的荧光特性组分受碳源影响下的变化
        3.2.3 EPS的官能团受碳源影响下的变化
        3.2.4 蛋白质二级结构受碳源条件的影响
        3.2.5 不同碳源下EPS的主要元素分析
    3.3 不同碳源条件下EPS在菌藻共生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3.3.1 不同碳源条件下EPS各组分与菌藻共生颗粒生物量的相关性
        3.3.2 不同碳源条件下各类EPS组分与菌藻共生颗粒沉降性的关系
        3.3.3 不同碳源条件对EPS各组分和颗粒粒径相关性的影响
    3.4 高盐环境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生长特征及其耐盐机制
        3.4.1 在盐胁迫环境下菌藻共生系统中生物量和污泥特性的变化
        3.4.2 盐度刺激对菌藻共生系统水质的影响
        3.4.3 高盐环境对菌藻共生颗粒分泌EPS的影响
        3.4.4 不同盐浓度对EPS中官能团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
        3.4.5 进水盐浓度增加对EPS中元素组成的影响
        3.4.6 高盐环境下不同EPS组分与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PP、PVC和PS单组分及混合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塑料的分类
    1.3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
    1.4 废塑料热解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2 废旧塑料典型组分的热力学分析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2.2 实验结果及热分析
        2.2.1 单组分热解特性
        2.2.2 无氯二元混合物的热解特性
        2.2.3 含氯二元混合物的热解特性
        2.2.4 三元混合物的热解特性
    2.3 本章小结
3 废旧塑料典型组分的动力学分析
    3.1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3.1.1 动力学方程
        3.1.2 速率常数
    3.2 活化能
        3.2.1 单组分活化能
        3.2.2 无氯二元混合物活化能
        3.2.3 含氯二元混合物活化能
        3.2.4 三元混合物活化能
    3.3 热解机理
        3.3.1 无氯二元混合物热解机理
        3.3.2 含氯二元混合物热解机理
        3.3.3 三元混合物机理函数
    3.4 补偿效应
        3.4.1 单组分
        3.4.2 混合物
    3.5 本章小结
4 混合物共热解协同作用分析
    4.1 协同作用在热解行为方面的影响
        4.1.1 无氯二元混合物协同作用
        4.1.2 含氯二元混合物
        4.1.3 三元混合协同作用
    4.2 协同作用在活化能方面的影响
        4.2.1 无氯二元混合物
        4.2.2 含氯二元混合物
        4.2.3 三元混合物
    4.3 本章小结
5 电磁感应加热裂解过程的仿真模拟
    5.1 电磁加热原理
    5.2 电磁-热耦合仿真
    5.3 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
    论文所做工作和成果
    论文的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盐溶液与湿空气间能质迁移行为微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盐溶液-湿空气系统在空气调节及其它领域的应用
        1.1.2 盐溶液与湿空气间能量、质量输运过程微观机理研究的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质耦合传递规律
        1.2.2 强化除湿/再生的方法及系统
        1.2.3 气液体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法概述及溶液力场选取
    2.1 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
        2.1.1 分子模拟的分类与发展
        2.1.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流程
        2.1.3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重要概念
    2.2 溶液物性模拟验证
        2.2.1 密度
        2.2.2 定压比热容
        2.2.3 输运性质
        2.2.4 表面张力
    2.3 小结
第三章 盐溶液-空气系统界面层及液相体相特征
    3.1 界面层结构
        3.1.1 密度分布
        3.1.2 径向分布函数
    3.2 水分子取向及氢键分布
        3.2.1 溶液浓度与温度对水分子取向的影响
        3.2.2 离子周围水分子的取向
        3.2.3 溶液浓度与温度对氢键数量的影响
    3.3 界面层厚度及扩散系数
        3.3.1 界面层厚度
        3.3.2 溶液体相及界面层中水的扩散系数
    3.4 小结
第四章 微观能量、质量输运过程的分子行为特性
    4.1 模拟系统及流程
    4.2 输运过程分子行为物理描述
        4.2.1 输运过程分子行为分类
        4.2.2 能量特征
    4.3 输运行为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4.3.1 溶液温度的影响
        4.3.2 溶液浓度的影响
        4.3.3 空气中水蒸气密度的影响
        4.3.4 干空气密度的影响
    4.4 输运行为的直接温度效应
        4.4.1 溶液温度和浓度对动能分布的影响
        4.4.2 四种输运行为对溶液和空气温度的直接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质量输运过程中的粒子间相互作用组成
    5.1 模拟系统及流程
    5.2 质量输运量
        5.2.1 溶液浓度对净质量输运量的影响
        5.2.2 溶液温度对净质量输运量的影响
    5.3 相互作用大小的影响因素
        5.3.1 库仑势与伦纳德琼斯势
        5.3.2 输运的水蒸气分子取向
        5.3.3 相互作用大小与输运的水分子取向之间的关系
    5.4 吸收过程溶液-空气系统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4.1 气相组分对水蒸气分子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4.2 溴化锂溶液中组分对被吸收水蒸气分子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4.3 氯化锂溶液中组分对被吸收水蒸气分子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5 释放过程溶液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5.1 溴化锂溶液中各组分对被释放水分子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5.2 氯化锂溶液中各组分对被释放水分子的相互作用能贡献
    5.6 小结
第六章 热质传递过程强弱变化的机理
    6.1 自由能垒变化与传质速率相对快慢的关系
        6.1.1 浓度对自由能垒的影响
        6.1.2 温度对自由能垒的影响
    6.2 溶液-空气系统热质传递实验
        6.2.1 实验装置及方法
        6.2.2 传质系数随热力学参数的变化
        6.2.3 传质量随热力学参数的变化
        6.2.4 刘易斯因子的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9)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绿色催化工程
    1.2 传统乳液体系
    1.3 Pickering乳液和Pickering界面催化
        1.3.1 Pickering乳液
        1.3.2 Pickering乳液的优点
        1.3.3 Pickering界面催化
    1.4 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1.4.1 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
        1.4.2 固体粒子的特异性改性
        1.4.3 Janus粒子的制备
        1.4.4 固体粒子性质对Pickering乳液性质的影响
        1.4.5 Pickering乳液的理论研究进展
    1.5 Pickering界面催化(PIC)体系的研究进展
        1.5.1 催化反应以及催化剂的差异
        1.5.2 反应过程的差异
    1.6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因素
        1.6.1 固体粒子性质
        1.6.2 油水两相性质
        1.6.3 外界调控因素
    1.7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与固体粒子的稳定
        1.7.1 固体粒子的不可逆吸附理论
        1.7.2 固体粒子在液液界面的稳定性
        1.7.3 固体粒子三相接触角的重要性
        1.7.4 固体粒子三相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1.8 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的挑战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2.1 耗散粒子动力学的发展历史
    2.2 耗散粒子动力学的理论框架
        2.2.1 DPD理论中的基本作用力
        2.2.2 DPD理论中保守力排斥作用参数与Flory-Huggins参数关系
        2.2.3 DPD理论中的积分算法
    2.3 耗散粒子动力学的基本计算
        2.3.1 DPD方法的基本操作
        2.3.2 常见以及重要物理量的DPD计算
    2.4 耗散粒子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2.4.1 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
        2.4.2 聚合物刷结构
        2.4.3 表面活性剂体系
        2.4.4 高分子动力学
        2.4.5 带电体系
    2.5 耗散粒子动力学的理论发展
        2.5.1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MDPD)
        2.5.2 能量守恒耗散粒子动力学(EDPD)
        2.5.3 流体粒子模型(FPM)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混合对甘油/十二烷醇乳液的界面催化影响
    3.1 引言
    3.2 DPD模拟中的模型结构
        3.2.1 液体组成的建模细节
        3.2.2 固体粒子相的建模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PD方法对于液液以及固液体系的验证
        3.3.2 甘油-十二烷醇体系的乳化:实验研究
        3.3.3 甘油-十二烷醇体系的乳化:DPD模拟预测
        3.3.4 无产物下固体表面上液相组分的局部分布
        3.3.5 产物影响下固体表面上液相组分的局部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聚苯乙烯改性粒子对界面催化性质的多尺度研究
    4.1 引言
    4.2 模拟细节
        4.2.1 模型和相互作用参数
        4.2.2 DPD模拟的计算细节
        4.2.3 DPD中各模拟参数的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介尺度分析:无产物影响下体系的乳化性质
        4.3.2 介尺度分析:产物影响下体系的乳化性质
        4.3.3 微尺度分析:无产物影响下体系的纳米混合效应
        4.3.4 微尺度分析:产物影响下体系的纳米混合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粒子在液液不互溶界面的稳定性预测
    5.1 引言
    5.2 纳米粒子在液液界面稳定性
    5.3 模型结构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液液界面体系
        5.4.2 固液界面体系
        5.4.3 纳米粒子在液液界面的稳定性
        5.4.4 本文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纳米粒子在液液部分互溶界面的稳定性预测
    6.1 引言
    6.2 理论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液液体系的溶解度
        6.3.2 液液部分互溶对各界面性质的影响
        6.3.3 液液部分互溶对纳米粒子稳定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多管藻藻胆体中核—膜连接多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叶绿体
        1.1.1 叶绿体类囊体膜系统
    1.2 藻胆体
    1.3 藻胆蛋白
        1.3.1 藻红蛋白
        1.3.2 藻蓝蛋白
        1.3.3 别藻蓝蛋白
        1.3.4 连接多肽
    1.4 研究进展及意义
        1.4.1 连接多肽的研究进展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藻胆体的制备及其完整性与光谱特性的关系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藻胆体的粗提取
        2.2.2 亚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2.2.3 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2.2.4 吸收光谱测定
        2.2.5 荧光光谱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亚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2.3.2 超速蔗糖密度梯度离
        2.3.3 总结
第三章 核-膜连接多肽LCM分析
    3.1 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SDS-PAGE
        3.2.2 Blue-Native PAGE
        3.2.3 High-Resolution Clear-Native PAGE
        3.2.4 变性等电聚焦
        3.2.5 二维SDS-PAGE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2 SDS-PAGE/SDS-PAGE二维电泳
        3.3.3 变性等电聚焦
        3.3.4 二维电泳
        3.3.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6 总结
第四章 结论
    4.1 藻胆体制备及其完整性与光谱特性的关系
    4.2 核-膜连接多肽LCM分析
        4.2.1 核-膜连接多肽的SDS-PAGE分析
        4.2.2 核-膜连接多肽的2-D PAGE(1-D Urea-IEF/2-D SDS-PAGE)分析
        4.2.3 核-膜连接多肽的Blue-native和 hrClear-Native PAGE分析
    4.3 实验方法改进与研究工作深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附录

四、PSⅡ各组分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好氧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多相流动传质与污水处理机制研究[D]. 任杰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LLDPE/PS/PET三元共混物的相容化及其炭黑填充物的导电性能研究[D]. 钟宇涛. 常州大学, 2021(01)
  • [3]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性及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D]. 李池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4]矿井喷雾降尘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D]. 刘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D]. 姜乐涛. 中北大学, 2021(01)
  • [6]不同碳源条件下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耐盐性能的研究[D]. 张淑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PP、PVC和PS单组分及混合物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D]. 庄虔晓.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8]盐溶液与湿空气间能质迁移行为微观机理研究[D]. 陈婷婷. 东南大学, 2020(02)
  • [9]Pickering界面催化体系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 赵国林.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10]多管藻藻胆体中核—膜连接多肽的分析[D]. 侯翠英. 烟台大学, 2020(01)

标签:;  ;  ;  ;  

PSⅡ成分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