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JL-1同步励磁机+5V电源的改进

TBJL-1同步励磁机+5V电源的改进

一、TBJL—1同步激励器+5V电源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静[1](2019)在《离子电推进器测量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离子电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航空控制和推进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对推力的测量主要有天平法、激光干涉法等。因离子电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仅为毫牛(mN)量级,且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从而在测量时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难以测量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激光测量法来实现对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测量。与传统的推力测量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等特点。基于别费尔德-布朗效应,论文首先分析比较了传统微推力测量的优缺点,将单摆结构与非接触式激光测量技术相结合,搭建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测量平台。对比非接触激光测量的两种经典入射方式,根据本课题的实验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三角测量方法(动态斜射式激光三角测量法)。同时对该测试平台的机械误差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该推力测试平台的可行性。系统基于STC89C52单片机,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把线阵CCD采集到的输出信号用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得到较为稳定的图像模拟电信号。将采集到的信息经串口通信传输到上位机中,实现离子电推进器推力的准确测量。通过校准实验,该推力测量平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基本满足课题需要。对离子电推进器进行推力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用来测量离子电推进器产生的推力是可行的,可以达到课题设计之初的功能与性能。

龚辰[2](2018)在《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入式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医生和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为了降低植入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微型化一直是植入式医疗设备的研究趋势,然而,植入式医疗设备的微型化的一个关键技术挑战是如何在超低耦合(耦合系数低至0.01)的感应链路上实现可靠的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信能同传)。本论文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可在超低耦合的感应链路上实现与无线能量传输共存的近场通信系统,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实现超低耦合下可靠的信能同传,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载波的、与无线能量传输共用感应链路的近场通信方案,创新地使用与能量载波频率不同的上行载波将上行信号传输至体外,避免了使用传统的负载调制技术,从而使得体外接收机可以在频域滤除能量载波的干扰,进而在超低耦合系数的条件下也可以解调上行信号。(2)为解决微弱的通信信号与高功率的能量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平衡的感应链路,通过增加一个与体外供能线圈交叉重叠的体外通信线圈,并优化线圈的相对位置参数使体外通信线圈与体外供能线圈形成磁场平衡,从而显着地减小近场通信与无线能量传输之间的相互干扰,体外接收的信干比提升了65.72 d B。(3)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并逼近超低耦合下可靠通信和稳定供能的极限,本论文使用链路预算分析,设计了通过逼近接收机灵敏度等物理极限来优化感应链路的电路参数的优化方法。(4)针对体内设备因尺寸限制不能放入晶体振荡器来产生高精度时钟的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全数字锁频环的低功耗无晶体时钟源,通过跟踪能量载波在没有被调制时的稳定频率对数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进行频率调整,从而避免工艺、电压和温度变化对输出时钟造成频率误差。(5)针对植入式医疗设备解调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信号的低功耗挑战,本论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单比特全数字BPSK解调器,该解调器仅使用单比特模数转换器对信号进行采样和直接解调,省去了滤波器、放大器和混频器等复杂的模拟电路,且无需使用锁相环恢复与信号同频同相的载波来进行解调,从而显着地降低了BPSK解调器的复杂度和功耗。基于上述方案、方法和技术,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针对植入式青光眼诊疗仪需求设计的双载波近场通信系统的验证原型机。在实验中,使用单线圈对感应链路时原型机在耦合系数低至0.008下实现可靠通信,使用磁平衡感应链路的原型机在耦合系数低至0.005下实现可靠通信,本文是首个在耦合系数低于0.01的条件下实现与无线能量传输共存的可靠通信的近场通信系统(检索至2018年3月)。使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实现时,体内接收机的BPSK解调器的功耗仅为0.1 m W,是已有相关研究中功耗的最低值(检索至2018年3月)。无晶体的体内时钟生成器的功耗仅为0.51 m W,实现了误差小于±0.025%的高精度时钟输出。体内通信电路总功耗(包括发射机功率)为0.71 m W。实验结果证明,本论文提出的近场通信的方案、方法和技术均适用于未来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以及其他需要在超低耦合系数条件下实现可靠的信能同传的物联网应用。

赖文亮[3](2018)在《电子关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关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和“大通关”模式的开展,通关货物不再如传统模式进行集中监管,需要在不同关口、保税区和监管区间进行流转,海关对其完成检查并使用铅封关锁施封的集装箱在流转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存在运输途中更换货物进行走私,并通过仿冒铅封掩盖犯罪行为的漏洞。此外油品、粮食等散货在物流运输途中也存在通过类似手段进行盗取或替换的行为。针对传统铅封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电子关锁及其应用系统,电子关锁通过其内置的SHA-1加密算法模块进行身份验证,通过电机驱动结构实现电子关锁的遥控开闭锁,同时支持电子钥匙和手持终端等多种操作模式。首先,本论文对电子关锁的总体方案及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对嵌入式低功耗技术及电子关锁的数据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125 k Hz低频信号唤醒与2.45 GHz数据通信相结合的电子关锁设计方案。其次,本论文对电子关锁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实现。在硬件设计部分,对电子关锁和电子钥匙的硬件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处理器控制,电机控制,125k Hz无线唤醒发送接收,2.45 GHz无线通信,身份认证,数据存储等电路的实现方法。在嵌入式软件设计部分,对电子关锁和电子钥匙的软件功能构成进行分析,给出了电子关锁和电子钥匙主程序流程图以及电机驱动,数据存储,低频125 k Hz无线信号发送接收,2.45 GHz通信和指令解析,中断服务程序等软件功能模块实现方法。最后,本论文对电子关锁的可靠性和功耗等关键指标的测试方法进行说明,测试数据表明本课题研究的电子关锁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有效替代传统的铅封关锁。本课题研究的电子关锁可有效遏制通过仿冒铅封关锁的犯罪行为,也改变了海关对通关货物施封和解封操作的手工作业和记录的模式,施封数据自动记录并可以接入海关相关信息化系统,解决了海关全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的前端数据采集瓶颈。

程超才[4](2016)在《HLS Ⅱ储存环中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电子储存环中,束流在注入阶段或者高流强导致不稳定性等情况下,其逐圈横向尺寸和位置会在几圈甚至几十圈内发生变化。现有的束流位置测量系统或者逐束团反馈系统只能测量逐圈或逐束团横向位置的变化,无法直接测量束流的横向尺寸。基于同步光的横向截面测量系统通常选用CCD作为感光元件,最多几百赫兹的帧率导致其结果为多束团和多圈的平均测量,无法测量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因此,本论文为HLS Ⅱ储存环研制了基于多阳极光电倍增管的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并开展了初步的应用研究工作。本文首先调研了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针对国外实验室需要同步采集阵列型探测器输出的高达几十路光电流信号,通过高斯拟合方式获取光斑横向尺寸和位置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对数处理技术计算光斑横向尺寸和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只需要MAPMT四个连续通道的光电流信号,减小了系统的设计成本和复杂度。在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提取算法中,定义并仿真得到理想尺寸信号随光斑尺寸的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光斑尺寸σ=0.8~2mm时,位置变化对尺寸信号的影响不超过1%;定义并仿真得到当光斑位置δ=-2.0~2.0mm时,理想位置信号随光斑位置变化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位置灵敏度受光斑尺寸变化的影响低于1%。考虑探测器通道响应不一致性,提出利用CCD的束斑尺寸结果标定通道不一致性并对算法进行修正,仿真结果显示修正后尺寸和位置信号与理想尺寸和位置信号重合很好。设计了探测器成像光路两个方向的放大倍率,标定了成像支路上的三块消色差透镜,确定了透镜焦距和透镜主平面相对参考边沿的位置;调研并选择了光电倍增管的分压器供电电路和高压供电电源:设计了四通道光电流信号调理电路,电路板测试结果表明放大器带宽达到420MHz,各通道相对参考通道2的增益偏差小于0.2dB,峰值信号偏差不超过2%。在低速模式下,根据探测器输出的平均阳极电流对对数处理算法进行了验证,并标定了通道增益参数:在高速模式下,对单束团信号采用插值法和数字积分法分析了信号的抖动特性,在有激励模式下,利用四通道信号得到了垂直方向工作点,并在关激励的情况下,测量了系统的分辨率。基于高速示波器的测量系统中,示波器精度有限且无法实现储存环RF频率整数倍的同步采样,只能对数据进行离线处理。本论文最后介绍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快速束团横向尺寸检测器的研制。利用双曲模式下的CORDIC算法计算了自然对数:通过增加k≤O迭代方法扩展自然对数的输入量范围,并在LabVIEW FPGA中实现了对数处理算法,硬件实现结果很好的满足了逐圈处理速度和精度的要求。

李敏[5](2015)在《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重离子医疗加速器(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该系统的标准三层架构,并基于控制系统硬件选型实现了软件架构的模块化开发,在RIBLL2和回旋加速器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在束测试。根据束诊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前端电子学输出信号特点,分析了束诊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并由此确定了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硬件选型特点,描述了该系统所选的硬件类型。系统硬件设备基于FPGA和Vx Works实时操作系统,相比HIRFL目前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的基于串口和单片机的控制设备,FPGA的应用可实现精确定时、触发、控制、同步以及自定义高速通信协议需求,实时操作系统则可保证实现确定性的控制、数据分析和记录;支持将来精确定时和快速束流反馈应用的开发。束流诊断控制系统软件架构实现了模块化的设计和开发,该软件架构以消息中心模块为主体,通过生产者-消费者设计模式和消息机制将其他模块组织起来,实现具体应用。模块化的设计使得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类似项目能够实现透明的快速代码移植。该软件架构实现了基于XML配置文件的自动化的OPC UA变量发布,并验证了OPC UA变量访问数据库的可行性。统一的束诊上位机用户界面可以保证加速器调试期间的束诊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减少物理人员在HIRFL项目使用远程桌面等方式的频繁操作。利用上述架构开发的部分应用进行了在束测量并分析了实验数据,现场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本论文的工作为重离子治癌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设计经验和技术参考依据。

何成[6](2015)在《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与系统》文中指出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非接触、检测面积大、检测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化、电力等领域。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快速检测、自动检测、便携检测等要求,因此,研究设计操作简便、高速和可靠性高的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与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红外热成像理论及其检测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激励器、红外热像仪以及嵌入式计算机进行结合的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基于热风激励和电磁感应激励的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根据激励器和红外热像仪可通过外部信号进行触发的特点,设计激励和红外视频采集同步进行。在嵌入式计算机的设计中,以研祥NANO-BT-YL1型工控主板为基础,设计了一台可触摸显示的红外图像处理显示主机,对主机的电池进行了电量检测和电池保护的设计。在红外热像仪专用软件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NET进行二次开发,分别设计了文件操作模块、显示模块、同步模块、视频转换模块、边缘检测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各模块以图形界面的形式进行交互工作。针对实际使用中的面和线激励两种扫描检测方式,分别研究了有效激励区域和图像处理重构的方法。通过反复的设计修改和实验调试,本文设计的系统同步化和系统软件的各个模块功能都能较好的实现,在便携式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设计领域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

王战平[7](2014)在《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以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总体设计为主要内容,对内场激励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内场激励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格式,在测角原理和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内场激励器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内场激励器的数控部分、信号产生部分、射频产生部分、用户接口部分和电源部分进行了详细设计。其次,介绍了内场激励器关键电路模块的硬件设计。本文重点阐述了内场激励器的硬件关键模块技术解决方案和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FPGA技术和PC104总线技术提出了内场激励器硬件电路。再次,介绍了内场激励器的时序信号的软件设计。根据内场激励器时序信号中各信号的功能定义和要求,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运用VHDL语言来实现FPGA的具体功能,软件模块设计包括顶层模块设计、主模块设计和子模块设计。顶层模块对主模块及其子模块进行了定义、并且确立了各子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最后,对内场激励器的设计和实现做了总结和展望。通过各种专用仪器对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利用机载接收机对内场激励器进行性能指标验证,内场激励器设计要求的功能指标全部实现,并运用于工程实际。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和验证,内场激励器的设计思想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且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

玉战平[8](2013)在《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以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总体设计为主要内容,对内场激励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设计思路;其次,基于某导航系统的测角原理,对该系统的信号格式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工程实际对内场激励器进行了总体设计,基于FPGA技术和PC104总线技术提出了内场激励器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的详细方案和实现方法;最后文章给出所研制的内场激励器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侯娟[9](2012)在《双通道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确的无线电干扰测量成为电磁辐射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测量过程中,往往出现背景噪声高于国家标准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同频干扰的影响,为了去除背景噪声中的同频干扰,可以采用基于LMS的自适应抵消技术。为了克服单通道测量系统的时间不同步,本文提出了采用双通道测量系统的方法。该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测量天线、双通道测量接收机和PC机。在被测设备的前方一定距离处及十倍该距离处放置两根天线,其一天线接收被测设备和背景噪声的混合信号,另一天线用于接收背景噪声信号,并采用自适应滤波器对背景噪声滤波,使之在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下最接近被测设备的背景噪声,从而利用减法器将被测设备的背景噪声抵消。每个通道由接收模块、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时钟同步由AD9548芯片实现,高频放大、混频和中频放大由单片调幅收音机集成芯片(D3839A)实现,双通道数据同步采集和处理可由单片DSP芯片ADSP21992实现,采集到的数据也可以通过USB接口传给计算机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原理,各模块电路的设计以及接口的通信协议。同时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仿真、调试,包括同步采样时钟AD9548的调试,DSP的调试,FPGA的调试,对于比较关键的接口部分,文中均给出了相应的波形仿真及其说明。本设计实现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的任务,可完成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测量的工作。

顾卓璟[10](2012)在《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行业对实时和历史数据时间标签的准确性要求的提高,对低成本高精度定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低频时码系统作为我国授时体系的重要扩展和补充,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大部分要求。本论文针对低频时码授时低端用户的定时需求,研究并实现了基于51单片机的低频时码接收系统。主要内容与成果为:(1)分析了我国授时系统的构成与各种授时技术的发展,重点分析了低频时码技术优势、特性参数等。(2)采用模拟接收、解调的方式,以单片机为基础,研究并实现了低频时码的接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对接收到的BPC授时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标准秒脉冲和时间代码。(3)运用C语言实现了脉冲采集、数字解码、输出时间信息、显示驱动的软件编程。(4)为了提高授时接收系统的精度、数字化程度,初步提出了采用软件无线电方式、基于FPGA的系统方案。根据需要,可以配置成长波BPL、短波BPM制式接收机。

二、TBJL—1同步激励器+5V电源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BJL—1同步激励器+5V电源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电推进器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离子电推进器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离子电推进器的发展状况
        1.2.2 国内离子电推进器的发展状况
    1.3 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1.3.2 国内激光三角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测量方案设计及系统模型研究
    2.1 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测量方法选择
    2.2 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测试平台
    2.3 激光三角测距系统的研究
        2.3.1 Scheimpflug条件
        2.3.2 直射式激光三角法
        2.3.3 斜射式激光三角法
        2.3.4 动态斜射式激光三角位移法
    2.4 系统机械误差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
    3.1 半导体激光器的选择
    3.2 光电接收器的驱动电路设计
        3.2.1 光电接收器的选择
        3.2.2 TCD1500C的基本特性及工作原理
        3.2.3 TCD1500C的驱动电路设计
    3.3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3.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3.3.2 二阶巴特沃斯滤波电路
    3.4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3.4.1 信号采集电路选择
        3.4.2 XPT2046 的工作时序和工作模式
        3.4.3 接口电路设计
    3.5 单片机与PC机的串行通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片机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及调试
    4.1 系统软件整体流程
    4.2 线阵CCD驱动设计
        4.2.1 调试过程
    4.3 A/D采样部分
    4.4 串行通讯部分
        4.4.1 串行通讯概述
        4.4.2 可编程串口资源
        4.4.3 串口通讯流程图
        4.4.4 调试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离子电推进器测量系统调试及实验结果
    5.1 试验准备工作
        5.1.1 实验平台搭建
        5.1.2 线阵CCD光斑信号调试
    5.2 离子电推进器推力测量平台的数据分析及处理
        5.2.1 重复性分析
        5.2.2 精度分析
        5.2.3 死区分析
    5.3 离子电推进器的推力测量
    5.4 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参考文献
致谢

(2)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植入式医疗设备
        1.1.2 植入式医疗设备可使用的频谱资源
        1.1.3 人体组织对电磁波传输的影响及安全辐射标准
    1.2 植入式医疗设备的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和挑战
        1.2.1 蓝牙和医疗植入物通信服务(MICS)
        1.2.2 射频识别技术(RFID)
        1.2.3 学术界非标准的近场通信方案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1.3.1 植入式青光眼诊疗仪
        1.3.2 本论文的主要挑战和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
第2章 超低耦合下与无线供能共存的双载波近场通信方案
    2.1 本章引论
    2.2 双载波近场通信方案
        2.2.1 系统方案设计
        2.2.2 感应链路电路设计
        2.2.3 双载波设计
        2.2.4 线圈尺寸的应用约束
    2.3 双载波近场通信系统的电路模型
        2.3.1 感应链路部分的等效电路模型
        2.3.2 供能链路传递函数
        2.3.3 上行链路传递函数
        2.3.4 上行链路的信干比
    2.4 近场通信与无线能量传输之间的相互影响
        2.4.1 最小化上行通信和无线供能之间的影响
        2.4.2 最小化下行通信和供能链路之间的影响
    2.5 通信协议
        2.5.1 物理层
        2.5.2 数据链路层
        2.5.3 会话层
        2.5.4 表示层
        2.5.5 应用层
        2.5.6 协议的完备性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低耦合下信能同传的磁平衡感应链路
    3.1 本章引论
    3.2 磁平衡感应链路系统
        3.2.1 整体系统
        3.2.2 磁平衡感应链路中的线圈结构
        3.2.3 线圈的应用要求
    3.3 磁平衡感应链路的电路模型
        3.3.1 等效模型
        3.3.2 信干比公式推导
    3.4 线圈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4.1 单匝线圈的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4.2 多匝线圈的互感和自感的计算公式
    3.5 线圈位置参数优化
        3.5.1 最小化供能线圈与通信线圈之间的互感
        3.5.2 选择合适的偏移距离d12来为避免k23的急剧变小
        3.5.3 优化线圈的匝数
    3.6 优化隔离阻抗Rpa
    3.7 线圈偏移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内和体外关键通信电路设计
    4.1 本章引论
    4.2 低功耗全数字体内(上行)发射机
        4.2.1 需求分析
        4.2.2 电路设计
        4.2.3 小结
    4.3 双载波通信方案的体外(上行)接收机
        4.3.1 需求分析
        4.3.2 设计概述
        4.3.3 体外接收机的滤波器
        4.3.4 体外接收机的解调算法
        4.3.5 小结
    4.4 超低功耗单比特体内(下行)接收机
        4.4.1 需求分析
        4.4.2 体内BPSK解调器研究现状
        4.4.3 改进的单比特BPSK解调器
        4.4.4 仿真与综合
        4.4.5 小结
    4.5 无晶体低功耗高精度体内时钟源
        4.5.1 需求分析
        4.5.2 无晶体时钟源研究现状
        4.5.3 基于全数字锁频环的时钟源
        4.5.4 锁频环的仿真与版图实现
        4.5.5 小结
    4.6 体内电路系统硅集成方案
第5章 通信方案的实验与验证
    5.1 原型机
    5.2 实验结果
        5.2.1 微弱信号测量方法
        5.2.2 基于单线圈对感应链路的双载波通信系统的实验结果
        5.2.3 基于磁平衡感应链路的双载波通信系统的实验结果
    5.3 人体组织仿真
    5.4 与已有先进研究成果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3)电子关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电子关锁系统构成及相关技术介绍
    2.1 电子关锁系统构成
    2.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2.3 嵌入式低功耗技术
        2.3.1 硬件设计低功耗
        2.3.2 软件设计低功耗
    2.4 数据通信协议
        2.4.1 唤醒信号通信协议
        2.4.2 数据传输通信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3.1 电子关锁硬件设计
        3.1.1 硬件系统构成
        3.1.2 处理器控制电路
        3.1.3 电机控制检测电路
        3.1.4 无线通信电路
        3.1.5 低频无线唤醒电路
        3.1.6 身份认证电路
        3.1.7 数据存储电路
        3.1.8 系统实时时钟电路
        3.1.9 电源检测电路
        3.1.10 人机接口电路
    3.2 电子钥匙硬件设计
        3.2.1 硬件系统构成
        3.2.2 处理器控制电路
        3.2.3 低频信号发射电路
        3.2.4 射频通信电路
        3.2.5 身份认证及LED显示电路
        3.2.6 电源按键电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软件设计
    4.1 电子关锁嵌入式软件设计
        4.1.1 软件系统构成
        4.1.2 主程序工作流程
        4.1.3 中断服务程序
        4.1.4 无线唤醒控制
        4.1.5 通信和指令解析
        4.1.6 电机驱动控制
        4.1.7 存储器日志操作
        4.1.8 操作状态显示
    4.2 电子钥匙嵌入式软件设计
        4.2.1 软件系统构成
        4.2.2 主程序工作流程
        4.2.3 中断服务程序
        4.2.4 无线唤醒数据发送
        4.2.5 通信和指令解析
        4.2.6 按键及LED显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关锁功耗及可靠性测试
    5.1 电源功耗测试
    5.2 频率准确度测试
    5.3 输出功率测试
    5.4 开关锁功能测试
    5.5 可靠性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HLS Ⅱ储存环中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同步辐射光源概述
        1.1.2 合肥光源概述
        1.1.3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电效应
        1.2.2 典型实验方案
        1.2.2.1 门控相机实验方案
        1.2.2.2 高速电子学实验方案
    1.3 合肥光源现有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
    1.4 基于对数处理技术的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相关计算
    2.1 光电倍增管的选择
    2.2 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提取方法
        2.2.1 建立同步光光强分布的数学模型
        2.2.2 尺寸信号和位置信号
        2.2.2.1 理想尺寸信号和位置信号
        2.2.2.2 有通道差异时的尺寸信号和位置信号
        2.2.3 修正后尺寸信号和位置信号与理想拟合结果的误差
        2.2.4 光斑尺寸对通道增益标定参数的影响
    2.3 MAPMT感光面处同步光功率
        2.3.1 弯铁辐射特性
        2.3.2 同步光功率计算
        2.3.2.1 B8光束线lattice参数
        2.3.2.2 B8光束线光路
        2.3.2.3 光功率计算
第三章 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原理框图
    3.2 光学成像系统的标定与安装
        3.2.1 透镜参数重新计算
        3.2.2 透镜参数标定方法
    3.3 MAPMT的高压供电电路
        3.3.1 高压供电电路原则
        3.3.2 电源电压的稳定度
        3.3.3 高压供电电路设计
        3.3.3.1 光电倍增管底座
        3.3.3.2 高压供电电源
    3.4 MAPMT的信号调理电路
        3.4.1 传输线理论
        3.4.2 传输线匹配端接方法
        3.4.3 电路板设计及测试结果
第四章 相关实验结果
    4.1 离线测试结果
        4.1.1 Libera Photon的测试结果
        4.1.1.1 直流信号的测试结果
        4.1.1.2 脉冲信号的测试结果
        4.1.2 MAPMT离线脉冲光源测试
    4.2 低速模式实验
        4.2.1 实验框图
        4.2.2 CCD测量水平方向光斑尺寸和位置
        4.2.3 标定MAPMT的通道不一致性
    4.3 高速模式实验
        4.3.1 单束团信号分析
        4.3.2 束团逐圈横向尺寸和位置计算
        4.3.3 系统分辨率
第五章 数字FBPM处理器的研制
    5.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介绍
        5.1.1 数字FBPM系统框图
        5.1.2 可重配置数据采集卡
        5.1.2.1 NI PXIe-7966R模块
        5.1.2.2 NI 5761模块
    5.2 基于CORDIC算法的自然对数计算
        5.2.1 双曲模式CORDIC算法
        5.2.2 自然对数模拟计算结果
    5.3 对数处理算法的FPGA实现
        5.3.1 自然对数IP核的设计
        5.3.2 FPGA端的实现结果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情况

(5)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背景介绍
    1.2 加速器控制系统介绍
        1.2.1 EPICS控制系统[15]
        1.2.2 DOOCS控制系统[18]
        1.2.3 海德堡治癌加速器HIT控制系统
        1.2.4 奥地利医用治癌加速器Med Austron控制系统
    1.3 本论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HIMM束流诊断系统探测器分布和前端电子学设计
    2.1 HIMM束流诊断系统探测器分布[25]
        2.1.1 源束线和回旋加速器
        2.1.2 中能束线
        2.1.3 同步加速器
        2.1.4 高能束线
        2.1.5 终端
    2.2 HIMM束诊探测器前端电子学设计
        2.2.1 法拉第筒和径向探针前端电子学
        2.2.2 束流刮削器工作原理及其电子学
        2.2.3 BPM工作原理及其电子学[35,36]
        2.2.4 DCCT工作原理及其电子学[43][48,49]
        2.2.5 多丝和高能束线分条电离室电子学
        2.2.6 闪烁体探测器、高能束线束晕刮削器和终端电离室前端电子学 .. 312.2.7 相位探针电子学
        2.2.7 相位探针电子学
        2.2.8 HIMM终端探测器前端电子学
        2.2.9 运动控制系统
第三章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架构设计和硬件环境搭建
    3.1 HIMM控制系统设计架构[56-58]
    3.2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设计
    3.3 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3.3.1 NI Compact RIO系统特点[87,88]
        3.3.2 HIMM束诊选择的NI Compact RIO产品
        3.3.3 NI PXI系统特点[114]
        3.3.4 HIMM束诊选择的NI PXI产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4.1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软件架构介绍
        4.1.1 消息中心模块
        4.1.2 运动控制模块
        4.1.3 数据采集模块
        4.1.4 数据传输模块
        4.1.5 上位机Utility模块
        4.1.6 状态监测模块
        4.1.7 数据处理模块
    4.2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软件架构的数据传输
        4.2.1 实时操作系统中的数据传输[119-122]
        4.2.2 HIMM项目组中用到的通信机制介绍
        4.2.3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的数据发布
    4.3 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4.4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的时间同步
    4.5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GUI
第五章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与测试
    5.1 HIMM束诊前端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5.2 运动控制系统
        5.2.1 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同步的硬件选型测试
        5.2.2 运动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5.3 数据采集
        5.3.1 法拉第筒数据采集系统
        5.3.2 剖面测量系统
        5.3.3 发射度测量系统
    5.4 仪器驱动程序
        5.4.1 能量测量控制程序
        5.4.2 皮安表测量流强程序
    5.5 现场测试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和学术成果

(6)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的组成
        1.2.2 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主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
    2.1 红外辐射及热成像检测原理
        2.1.1 红外辐射理论
        2.1.2 红外热成像技术
        2.1.3 红外图像缺陷检测原理
    2.2 系统组成及总体设计
        2.2.1 系统硬件平台总体设计
        2.2.2 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2.3 系统平台选择
        2.3.1 激励系统
        2.3.2 红外热像仪的选择
        2.3.3 嵌入式主板的选择
        2.3.4 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3.1 电源模块设计
        3.1.1 智能电池
        3.1.2 电池电量检测方案选择
        3.1.3 电池电量检测电路
        3.1.4 电池保护电路
    3.2 红外图像采集与激励同步功能设计
        3.2.1 软件方式的同步设计
        3.2.2 硬件方式的同步设计
    3.3 一体化设计
        3.3.1 基于热风机的一体化设计
        3.3.2 基于电磁感应激励的一体化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界面设计概况
        4.1.1 接.函数说明
        4.1.2 界面总体设计
    4.2 红外文件操作模块设计及实现
    4.3 红外图像格式转换及显示
        4.3.1 红外图像格式转换
        4.3.2 红外图像显示
    4.4 多模式采集及激励设计
        4.4.1 不间断采集模式
        4.4.2 间断采集模式
    4.5 RAVI格式与AVI视频格式转换
        4.5.1 AVI视频文件分析
        4.5.2 RAVI视频格式分析
        4.5.3 基于OPENCV的AVI视频封装
    4.6 红外图像边缘检测功能设计
    4.7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应用与检测方法研究
    5.1 同步激励采集实验
        5.1.1 硬件同步激励采集
        5.1.2 软件同步激励采集
    5.2 电磁感应激励红外热成像检测应用
    5.3 一体化红外检测系统在大型试件检测中的研究
        5.3.1 面激励有效激励区域
        5.3.2 扫描式激励检测的红外图像重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内场激励器设计理论和方法
    2.1 测角原理
    2.2 内场激励器时序信号分析
    2.3 内场激励器系统设计
        2.3.1 数控部分
        2.3.2 信号产生部分
        2.3.3 射频产生部分
        2.3.4 用户接口模块
        2.3.5 电源模块
    2.4 小结
第三章 硬件关键电路模块解决方案
    3.1 SCSG硬件电路设计
        3.1.1 温补晶振
        3.1.2 隔离缓冲器
        3.1.3 电源管理与模块供电
        3.1.4 FPGA芯片外围电路
        3.1.5 D/A转换电路
        3.1.6 驱动电路
        3.1.7 PC104总线
    3.2 射频信号产生电路
        3.2.1 中频模块
        3.2.2 衰减控制模块
        3.2.3 射频模块
    3.3 ARINC 429信号接收处理电路
        3.3.1 ARINC 429数据
        3.3.2 ARINC 429板硬件
        3.3.3 ARINC 429通信部分
        3.3.4 总线I/O部分
        3.3.5 ARINC 429板软件
    3.4 小结
第四章 SCSG的软件设计
    4.1 功能定义及要求
        4.1.1 主路径信号功能
        4.1.2 旁瓣
        4.1.3 OCI脉冲(左、右、后)
        4.1.4 多路径信号功能
        4.1.5 数据的DPSK调制
        4.1.6 方位与仰角信号电平比控制
        4.1.7 更新率控制
        4.1.8 螺旋桨调制
        4.1.9 衰减率
        4.1.10 6.75Hz调制
        4.1.11 输出扫描信号的格式
    4.2 FPGA软件功能设计
        4.2.1 顶层模块的设计
        4.2.2 主模块的程序设计
        4.2.3 子模块的设计
    4.3 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内场激励器设计理论和方法
    2.1 测角原理
    2.2 内场激励器时序信号分析
    2.3 内场激励器系统设计
        2.3.1 数控部分
        2.3.2 信号产生部分
        2.3.3 射频产生部分
        2.3.4 用户接口模块
        2.3.5 电源模块
    2.4 小结
第三章 硬件关键电路模块解决方案
    3.1 SCSG硬件电路设计
        3.1.1 温补晶振
        3.1.2 隔离缓冲器
        3.1.3 电源管理与模块供电
        3.1.4 FPGA芯片外围电路
        3.1.5 D/A转换电路
        3.1.6 驱动电路
        3.1.7 PC104总线
    3.2 射频信号产生电路
        3.2.1 中频模块
        3.2.2 衰减控制模块
        3.2.3 射频模块
    3.3 ARINC 429信号接收处理电路
        3.3.1 ARINC 429数据
        3.3.2 ARINC 429板硬件
        3.3.3 ARINC 429通信部分
        3.3.4 总线I/O部分
        3.3.5 ARINC 429板软件
    3.4 小结
第四章 SCSG的软件设计
    4.1 功能定义及要求
        4.1.1 主路径信号功能
        4.1.2 旁瓣
        4.1.3 OCI脉冲(左、右、后)
        4.1.4 多路径信号功能
        4.1.5 数据的DPSK调制
        4.1.6 方位与仰角信号电平比控制
        4.1.7 更新率控制
        4.1.8 螺旋桨调制
        4.1.9 衰减率
        4.1.10 6.75Hz调制
        4.1.11 输出扫描信号的格式
    4.2 FPGA软件功能设计
        4.2.1 顶层模块的设计
        4.2.2 主模块的程序设计
        4.2.3 子模块的设计
    4.3 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双通道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
2 系统原理
    2.1 双通道系统原理
    2.2 电路板结构设计
        2.2.1 接收模块
        2.2.2 同步采样时钟
        2.2.3 信号采集与传输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构成
    3.2 接收模块
        3.2.1 D3839A主要参数
        3.2.2 D3839A原理
    3.3 同步采样时钟
        3.3.1 AD9548原理
        3.3.2 GPS电路
        3.3.3 同步采样时钟
    3.4 数据处理
        3.4.1 DSP电路
        3.4.2 EP2C8原理
        3.4.3 内存扩展模块
        3.4.4 数据传输模块
    3.5 电源管理
        3.5.1 电源芯片选型
        3.5.2 电源电路设计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同步采样时钟的合成
        4.1.1 AD9548配置步骤
        4.1.2 AD9548配置协议分析
        4.1.3 GPS的1PPS参考时钟生成
        4.1.4 AD9548配置程序和试验结果
    4.2 信号采集
        4.2.1 DSP配置流程
        4.2.2 DSP复位电路、JTAG电路调试
    4.3 数据存储
        4.3.1 SDRAM配置流程
        4.3.2 SDRAM仿真结果
    4.4 数据传输
        4.4.1 固件程序
        4.4.2 设备驱动程序
        4.4.3 主机应用程序
        4.4.4 FPGA控制程序
5 系统仿真及调试结果
    5.1 调试环境
    5.2 仿真及调试结果
        5.2.1 接收模块
        5.2.2 同步采样时钟
        5.2.3 数据传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间同步与授时服务
        1.1.2 授时技术
    1.2 国外无线电授时技术的发展
        1.2.1 国外无线电授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2.2 国外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发展
    1.3 国内无线电授时技术的发展
        1.3.1 国内无线电授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3.2 国内低频时码授时技术的发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1.4.1 本论文的课题意义和研究成果
        1.4.2 论文安排
第二章 我国授时系统的发展
    2.1 BPM短波授时系统
    2.2 BPL长波授时系统
        2.2.1 Loran-C系统
        2.2.2 建立BPL系统的必要性
        2.2.3 BPL系统的建立与改造
        2.2.4 BPL授时接收机发展现状
    2.3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4 BPC低频时码授时系统
        2.4.1 低频时码授时介绍
        2.4.2 我国BPC低频时码发播台
        2.4.3 低频时码接收装置
第三章 BPC低频时码接收硬件设计
    3.1 整体方案设计
    3.2 接收解调电路模块设计
    3.3 放大滤波电路模块设计
    3.4 解码电路模块设计
        3.4.1 单片机
        3.4.2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3.4.3 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
        3.4.4 串口通信
        3.4.5 BPC时码格式定义分析
    3.5 显示电路设计
第四章 BPC低频时码接收软件设计
    4.1 功能设计与主流程
    4.2 脉冲采集
    4.3 数据解码
    4.4 LCD1602显示驱动
第五章 BPC接收测试结果分析
    5.1 测试结果
    5.2 误差分析
第六章 数字化BPC接收设计
    6.1 软件无线电
    6.2 数字化BPC接收机结构设计
    6.3 BPC数字化接收机信号处理设计
        6.3.1 信号采样
        6.3.2 提取同步方法
    6.4 可配置多制式接收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四、TBJL—1同步激励器+5V电源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离子电推进器测量方法研究[D]. 徐静静.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2]面向微小植入式医疗设备的超低耦合近场通信技术研究[D]. 龚辰.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3]电子关锁系统设计与实现[D]. 赖文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4]HLS Ⅱ储存环中快速束团横向尺寸和位置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 程超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5]HIMM束流诊断前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5(10)
  • [6]一体化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与系统[D]. 何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3)
  • [7]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王战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6)
  • [8]导航着陆系统内场激励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玉战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4)
  • [9]双通道高压输电线路电磁辐射测量系统设计与实现[D]. 侯娟. 郑州大学, 2012(09)
  • [10]低频时码接收系统的研究设计[D]. 顾卓璟. 南京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TBJL-1同步励磁机+5V电源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