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

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

一、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雯[1](2020)在《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华北盆地冀中凹陷大城地区煤储层地质和煤层气地面开采为依据,以勘探和开发试验成果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工程试验情况。首先开展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研究,系统分析了煤层气地质条件,并对各项地质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优选了有利区评价指标,开展有利区带优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煤层气开发策略,明确勘探区域及资源潜力,为该区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研究区系统的地质研究,揭示了本区煤层气地质条件特征,分析各项地质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研究区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发育厚210~270m,主力目标层是三煤组和六煤组,厚度分别为4~8m、2~7.5m。煤层厚度整体表现为南北部两端较厚,中部变薄的趋势。各煤层间距2~30m不等,埋深一般小于2500m。煤储层的渗透率低,含气量整体偏低。整体呈现一个东抬西倾的单斜构造,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属于斜坡带残留型煤层气富集模式,其生物降解带与饱和吸附带有利于煤层气开发。(2)研究分析有利区带影响要素,建立优选标准,开展有利区带预测。结合研究区构造、储层及煤层气可采性特征,确定了构造条件、煤层厚度、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水动力条件、含气量、储层渗透率、煤体结构等8个要素。构建了由富集、能量、渗透要素构成的中阶煤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标准。将研究区划分了3类有利区,Ⅰ类区内构造较简单,埋深在1600m以浅,煤层厚度大、含气量较高,是最有利的区域,面积400km2。Ⅱ类区埋深在1600~2500m,含气量有所升高,主力煤层厚度不均,面积1415km2。Ⅰ类区和Ⅱ类区总资源量约5398×108m3。Ⅲ类远景区,埋深在2500m以深。(3)研究确定了直井多层合采和单分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开发策略。在有利区带优选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价井试采效果评价,针对研究区主力煤层渗透率较低但煤层层数较多的开发地质条件,三煤组、四煤组和深部位六煤组煤层发育稳定、含气量高,提出主体技术为直井多层合采和单分支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的开发方式。大城地区仍未达到规模开发的程度,需要在有利区内部署新的评价井。设计与部署了近期开发方案,在北部有利区扩大勘探成果,部署单分支水平井3口;南部有利区落实资料,部署直井2口。

王敏[2](2017)在《鹤岗、鸡西矿区原位煤层气藏开发类型判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鹤岗、鸡西矿区各矿井主采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分析、井下描述、实验测试分析以及模糊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鹤岗、鸡西矿区不同煤储层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煤层气藏的指示作用,定义并划分了煤层气藏类型,建立了研究区煤层气藏类型判识指标体系和标准,评判了研究区气藏类型并为不同类型气藏开发技术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煤体破坏程度的加大,煤体坚固性系数降低,自由基浓度增加,同时随着煤中的外生孔数量增加,不仅增加了煤孔隙的总孔容、大孔孔容及中孔孔容,还使微孔孔容及微孔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使得构造煤煤体破坏程度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储气能力越强,这些参数反映了不同煤层气藏的储集特征差异性;研究区构造硬煤所表现出来的高渗透率、高临储比、高含气饱和度、高储层压力梯度等储层特征参数指示了压降容易且可采用原位煤层气开发方式的煤层气藏,而构造软煤原位条件下的低渗透率、低临储比、低含气饱和度、低储层压力梯度等参数是原位煤层气开采的不利因素,但卸压后的高渗透率、高解吸能力、高扩散能力则可使煤储层压降大范围传递,煤层气可得到大规模解吸和顺利产出,这种储层类型的特征参数指示了可采用卸压的非原位煤层气开发方式的煤层气藏。研究区储层特征分析表明,由于煤体结构的不同而导致了煤储层开发方式的分异性。因此,基于煤体结构控制的储层分异,将煤层气藏划分为储层压力可传导型气藏、压力主导型气藏、应力主导型气藏以及应力封闭型气藏四种气藏,并选取煤体坚固性系数、自由基浓度、兰氏体积、临储比、解吸效率、含气饱和度、渗透率、兰氏压力、扩散系数、储层压力梯度等指标参数建立煤层气藏二级判识指标体系和标准,评价了研究区采样煤层的气藏特征,并针对不同煤层气藏类型提出了开发技术模式建议,即压力主导型气藏可采用疏水降压的开采模式,应力主导型气藏可采用应力释放增透卸压的开采模式。

吴鹏[3](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康宁地区煤系致密气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康宁地区煤系致密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地质因素多变,成藏控制作用复杂。论文立足于煤系致密气聚集成藏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动态变化,主要从储层沉积演化过程、烃源岩特征、多层系致密砂岩物性分布规律、平面上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对气藏的控制作用及空间上沉积-成岩-构造综合作用的源储关系入手,系统解剖了东缘煤系致密气的富集成藏耦合模式特征。刻画了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环境演化序列,建立了不同相控条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太原组致密砂岩主要形成于障壁砂坝、潮汐水道、潮砂坝及砂坪等海相沉积微相;山西组致密砂岩形成于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海陆过渡相沉积微相;下-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以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陆相沉积微相为主;石千峰组致密砂岩以辫状河道的心滩及滞留沉积等沉积微相为主。评价了煤系烃源岩发育特征,探讨了煤层和泥页岩生烃潜力及贡献。三套泥岩有机质丰度主要集中在1%-4%范围内,生烃潜力中等-优级;泥岩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即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腐殖型为主,偏生气型;煤层的生烃潜力明显要大于泥岩,而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生烃潜力相仿。剖析了多套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标准。通过大量实验数据,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气测孔渗等方面对储层进行综合对比,并藉此建立了优势储层评价标准,基于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孔隙类型、毛细管压力曲线、沉积微相和产能情况识别出了三类优势储层。分析了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对气层的控制作用,提出了箱形旋回含气、漏斗形旋回顶部含气、复合旋回中部含气、钟形旋回底部含气及复合旋回内部含气5种砂体含气模式,深入阐述了“微相控储,物性控藏”影响下的致密气富集模式。总结了沉积-成岩-构造综合作用对煤系生储盖组合、储层物性及富集规律的影响,划分出源内储盖组合、近源储盖组合、远源储盖组合3种源储组合类型,提出了煤系致密气“源内物性控藏-近源构造物性控藏-远源构造控藏”的富集成藏耦合模式,为勘探开发工作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

李家宏[4](2016)在《河东煤田中南部煤系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特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东煤田含煤地层富含页岩气与煤层气,且层位上相邻相近、关系密切,为研究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特征及其对比提供了极佳的研究区域。论文以河东煤田中南部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野外地质调查、岩芯观测、实验测试分析等手段,从地质背景、沉积环境、源岩-储层特征、成藏条件与成藏机理五个方面对页岩气和煤层气成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河东煤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东界是近SN向的离石大断裂,区内煤岩层总体上为走向SN、向西缓倾的单斜,并发育有轴向SN的次级宽缓褶皱,断层稀少,构造简单。研究区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具有清晰的旋回结构,整个含煤层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10个旋回。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可分为四个层段:晋祠段、西山段,山垢段与山西组,其厚度分别为123m、114.5m、445m与143m;煤层共11层,太原组有5层,山西组有6层,主采煤层为太原组9号煤与山西组5号煤,其厚度分别为07.60m与06.69m。研究区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Ro)平均2.03%,有机质丰度(TOC)平均2.01%;黏土含量最高,石英次之;孔隙度平均为2.82%,主要为微孔和小孔;渗透率平均值达到0.01305 m D;现场解析实验测得含气量平均值为1.47 m3/t。煤层是有机质的聚集体,研究区煤层Ro普遍高于2%;孔隙度平均6.87%,主要为大孔(大于1000nm)和小孔(10100nm);本区煤层渗透率基本上都大于1m D;煤层气含量在东部露头区普遍小于2m3/t,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煤层含气量逐渐增加,中部一般为1018 m3/t,西部普遍超过18 m3/t。页岩气与煤层气均为低孔低渗的非常规天然气,但页岩气储层富矿物质贫有机质而煤层气储层富有机质贫矿物质等特征,造成两类非常规天然气具有差异性:1.研究区页岩储层超致密,孔隙大小以微—纳米级为主,显示出较低的孔隙度(均值2.82%)和渗透率(均值0.01305 m D);而研究区煤储层具有由孔隙—裂隙组成的双重孔裂隙结构,孔隙范围比较广,主要为大孔和小孔,煤孔隙度(均值6.87%)和渗透率(均值大于1m D)较泥页岩大。2.煤层气属典型的吸附成藏机理,以吸附态、游离态和溶解态三种方式赋存,吸附态是其主要的赋存形式,研究区上煤组主采煤层的最大吸附量为6.90 m3/t。气体生成后即以吸附态赋存于煤岩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后气体才以游离态存在于煤基质孔隙/裂缝中,受温压条件的控制,吸附气、游离气和溶解气三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页岩气主要由吸附气和游离气组成,且吸附气含量随着页岩储层温压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其所占总气量的比例可在20%80%区间变化,研究区目的层泥页岩最大吸附量为0.20.62 m3/t,平均0.42 m3/t。页岩气生成早期,先满足泥页岩中有机质和黏土矿物表面的吸附,该阶段与煤层气吸附成藏机理相似。随着生气过程的继续,页岩气开始在裂缝中以游离态运移聚集,此阶段具挤压造隙式的运聚成藏特征,此阶段有别于煤层气成藏。

李长贵[5](2015)在《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水文动力学特征及控制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南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南部为研究区域,以煤层气成藏构造-水文动力学控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及演化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密切结合野外典型构造的观测与分析,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研究区构造发育和演化的控制作用,认为燕山期NW-SE向挤压作用最为强烈,构造变形由东缘向盆地内部逐渐减弱,煤层总体呈NE走向、向NW倾斜的单斜构造格局;通过构造对地下水动力场控制机理的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水文地质单元,揭示了不同单元煤层气成藏特征及构造-水文动力学控制机理;探讨了大宁-乡宁和韩城地区水化学场特征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指示作用;探索了基于测井资料针对煤储层的地应力计算方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流程,揭示了大宁-乡宁地区主力煤层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向主应力的横向和垂向变化及分布规律,以及水平与垂向应力转换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垂向主应力总体上呈东低西高的变化趋势,在褶皱轴迹和断层发育带为应力相对较低的条带;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自东向西总体上表现为低高低高的波浪式变化,受构造的影响更显着;水平与垂向应力转换深度总体上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加深的变化规律;综合地应力大小、煤储层优势裂隙发育程度对大宁-乡宁地区煤储层高渗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区块的中部5#和8#煤层高、中渗区位于鸣啼-杨家河一带,南部高渗区为明珠-毛家庄一带,均呈NE向展布。该论文含图79幅,表12个,参考文献245篇。

陈文文,王生维,张晨,胡奇,何俊铧,晁巍巍,赵俊芳[6](2015)在《煤层气藏可采性与煤层水关系及关键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煤层气藏的钻井、压裂和排采工程特性差,煤层气藏可采性除了与骨架的机械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外,其更依赖于煤层气藏内部流体及其空间关系特征。煤层水影响煤层气藏的封闭保存,控制煤层气藏内流体的富集与分异,煤层水的存在能有效增加煤储层渗透性,提高储层的能量。考虑到煤层水在煤层气藏中广泛存在且具有友好的工程特性,为更好地满足煤层气藏地质研究与开发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需要,认为煤层气藏含气饱和度、煤层水特征与煤体结构特征是构成评价煤层气藏可采性的最重要参数,上述3参数不仅能够深刻揭示煤层气藏可采性的本质特征,而且也便于在煤层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实践中获取和应用,实现早期煤层气藏地质研究对开发工程的引领作用。并以沁水盆地南部古城区块煤层开发地质单元为例,介绍了应用这3个参数评价煤层气藏可采性的效果。

李相方,蒲云超,孙长宇,任维娜,李莹莹,张亚琦,李靖,臧加利,胡爱梅,温声明,赵培华,陈东,翟雨阳[7](2014)在《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文中指出为了解决一些煤层气与页岩气气田开发效果与预测的差异很大、产能低、递减快及开发成本高等问题,由于吸附/解吸基本理论直接影响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研究煤层气的煤化过程及页岩气的成藏过程,重新界定了孔隙中原始气-水分布状态。发现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吸附气属于固-液界面吸附的研究领域,其吸附规律应满足适合固-液界面的Langmuir等温吸附定律,即气体的吸附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对环境压力不敏感。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固-液界面吸附气排水降压后解吸困难,吸附气多而游离气少的储层产气量很难提高,其显着不同于目前普遍使用的固-气界面吸附理论。同时研究了多孔介质中微小孔隙的气-水界面压降,发现对于微/纳米孔隙气相的压力可以远高于液相压力,而目前的测井及试井尚不能传感这种气相压力,因此会导致低估游离气的储量及其对产量的贡献。

杨海星[8](2013)在《沁水盆地煤系地层游离气输导体系研究 ——以沁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单井产量低,造成经济效益不理想。为了实现煤层气和游离气的合采,有必要加强对游离气的研究。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分析化验和其他地质资料,首先对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沁南郑庄―樊庄区块为例,从沉积和构造输导体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砂体、断层、不整合和陷落柱对天然气运移的影响,其次鉴于煤层气藏与顶板砂岩气藏之间的共生性和单向转换性,提出了共生成藏微观输导体系,最后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天然气成藏过程,建立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合采区带。取得的认识如下:1、盆地古生界地层纵向上发育了煤岩、泥岩和灰岩三类烃源岩,其中煤岩占主导地位;储集层包括煤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三种,为多类型气藏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生储盖三者垂向上相互叠置,构成了多套有利的成藏组合,同时圈闭形成时间与烃源岩二次生排烃作用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这些均为煤系地层多类型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2、沁南地区郑庄―樊庄区块煤系地层山西组和太原组砂岩分别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二者孔渗性均较差,属于致密砂岩;以煤岩、灰岩标志层等为依据,将山西组和太原组分别划分为三个和七个砂层组,各个砂层组砂体仅在局部井区较为发育,整体横向连续性较差,不利于天然气大规模侧向运移。3、顶板致密砂岩气藏以煤岩吸附气为主要气源,且与煤层气藏同处一个体系,当温压条件改变导致煤岩吸附能力降低,部分吸附气解吸沿微观孔裂隙向游离气发生转化;结合沁南地区埋藏史与热演化史,以樊庄固县子区块为例,定量探讨了古近系末期构造抬升过程中吸附气向游离气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以甲烷在煤岩孔隙中的运移机理为依据,对煤岩孔隙进行了划分。4﹑构造输导体中,寺头断裂和陷落柱群形成均晚于烃源岩二次生烃,同时这些构造附近煤层实测含气量偏低,说明二者均可以作为天然气运移的通道;沁南地区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空间结构和岩性配置决定了天然气在不整合面之下运聚成藏。5、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天然气成藏演化过程,建立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成藏模式,同时基于煤系地层煤层气藏和顶板砂岩气藏的共生性,预测了二者有利的合采区带。

王勃[9](2013)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一直是困扰煤层气行业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它不仅是一个需要持续完善的理论难题,更是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亟需攻关的重大实践课题。为此,本文选择了沁水盆地的高煤阶煤层气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了已开展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成果、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勘探成果及煤矿、地矿系统的钻孔及研究报告等资料,采集了研究区的煤岩、煤层气及煤层产出水及煤岩顶底板样品,基于煤岩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显微组分定量、宏微观结构观测、水常规离子、水氢氧同位素、孔隙度、渗透率、气体组分、气体碳氢同位素、等温吸附、岩石力学等测试实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过程、成藏主控因素控气作用及富集高产规律等展开了多层次、多手段的系统性综合研究。同时,利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主控因素及其配置关系进行评估,优选了有利区块,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煤储层参数进行了评价,对有利区块进行了分区分类。最后,结合数值模拟、测井解释、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对煤层气开发的重点区块开展了定量化评价,为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完成主要的工作有:第一,对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详细描述了主力煤层的展布、含气量、煤岩煤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地质特征,在对煤层气解吸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排采动态数据,划分了排采曲线类型。第二,从时间到空间,从宏观到微观,从区域到局部,结合煤层气开发地质的原理及思路,应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与理论,系统地探讨了构造、沉积及水文地质等主控因素对煤层气富集高产的控制作用,初步总结出富集高产规律,建立相应的煤层气成藏模式,并进行了实例解剖。第三,在分析主控因素配置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沁水盆地富集高产区进行了筛选,优选出PZ、ZZ及FZ等7个最有利区(I类区),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特征参数,利用聚类分析法对7个I类区的储层进行评价,认为PZ、FZ、QN-XD、MB为一级储层区,ZZ为二级储层区,YQ、SY为三级储层区,有效支撑了煤层气的产能建设。

徐静[10](2013)在《煤层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 ——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为例》文中提出煤层气作为21世纪的新型洁净能源,是缓解常规油气紧张状况的重要接替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不仅可以增加高效能源供给,缓解中国面临的严峻能源供需矛盾,而且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然而,作为国内外最重要的煤层气藏增产改造措施的水平井开采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特别是二者的结合,其开采效果受国内匮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落后的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对煤层气水平井和压裂水平井进行更多的优化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我国最早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沁水盆地南部的优越性,对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储层特征、吸附解析特征等展开讨论,运用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开发煤层气适应性和影响水平井开采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水平井压裂可行性,并对压裂缝参数作优化;在讨论双分支水平井分层合采可行性基础上,预测了柿庄南区块3号与15号煤层合采情况。柿庄南区块区域内地层整体为一向西倾的单斜构造,区块内稳定发育的主要煤层为山西组的3号煤层和太原组的15号煤层。通过柿庄南区块煤样等温吸附实验、注入压降试井分析,结合测井解释、单井基础数据等成果,分析比较了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存在的较大差异,指出其中最本质的差异是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现象。通过研究区煤层等温吸附实验分析,认为煤层对甲烷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其含气性均较好,表明柿庄南区块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从煤层气开发的不同钻井井型优缺点、适应性条件以及水平井开采的增产能力等方面,对水平井开采煤层气的适应性作论证。接着分别从地质和工程两大方面,讨论了煤层厚度、渗透率、各向异性,以及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和方位等因素对水平井增产的影响。并优化得出:煤层厚度、平均渗透率均对水平井生产能力有很大影响,与其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各向异性比越大,水平井生产能力越小;水平井累产量随水平段长度增加逐渐增加,但累产增大幅度逐渐变小;对于各向异性气藏,水平段方位应尽量垂直于天然裂缝的发育方向;对于柿庄南区块,水平段最佳长度为1000m,水平段方位应近似南北方向。在优化水平井基础上建立煤层气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模型,分析水平井压裂的必要和可行性,并对压裂缝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参数结果为:压裂缝半长为120m,导流能力为15.61μm2.cm,裂缝条数为5-7条时开发效益较好。评价了两煤层合采的可行性及敏感因素,并对合采柿庄南区块3号与15号煤层进行生产动态预测。分析认为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及含气饱和度等参数不同对合采影响较大,进行分层合采时其两层敏感性参数差异不应太大。模拟分析表明,3号与15号煤层储层参数差异很小,合采效果好。通过对柿庄南区块煤层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对不同井型水平井开采煤层气的影响因素及关键参数等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为今后同类煤层气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尤其为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4 完成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勘探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2 勘探开发现状
    2.3 地层特征
    2.4 区域构造特征
3 研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3.1 煤储层发育展布
    3.2 构造特征
    3.3 煤储层物性
    3.4 含气性
    3.5 煤层气成藏特征
    3.6 小结
4 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
    4.1 有利区评价指标
    4.2 评价标准
    4.3 评价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开发策略研究
    5.1 评价井实施情况及试采效果分析
    5.2 开发技术方案优选
    5.3 近期开发方案设计与部署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鹤岗、鸡西矿区原位煤层气藏开发类型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2 煤层气赋存地质背景
    2.1 鹤岗矿区煤层气地质背景
    2.2 鸡西矿区煤层气地质背景
    2.3 鹤岗、鸡西矿区煤层气藏富集规律
    2.4 小结
3 鹤岗、鸡西矿区气藏关键指标特征分析
    3.1 煤储层特征宏观描述
    3.2 煤体物化性质
    3.3 煤层孔隙特征分析
    3.4 储层开发特征
    3.5 基于煤体结构的储层特征分析
    3.6 小结
4 煤层气藏判识指标体系研究
    4.1 气藏类型划分
    4.2 气藏类型指标体系研究
    4.3 鹤岗、鸡西煤层气藏判别方法研究
    4.4 鹤岗、鸡西矿区煤层气藏的分布特征研究
    4.5 煤层气藏与开发模式的适应性研究
    4.6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康宁地区煤系致密气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勘探开发现状
        1.2.2 国内外非常规气地质学研究进展
        1.2.3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富集成藏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6.1 主要认识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特征
3 物源及沉积演化特征
    3.1 物源分析
        3.1.1 周缘古陆特征
        3.1.2 碎屑组分特征
        3.1.3 稀土元素特征
        3.1.4 重矿物特征
    3.2 沉积相标志
        3.2.1 岩心特征
        3.2.2 测井相
        3.2.3 地震相
    3.3 单井相分析
        3.3.1 LX-101单井相分析
        3.3.2 LX-10单井相分析
    3.4 连井相分析
    3.5 平面相分析
        3.5.1 储层平面预测
        3.5.2 平面展布特征
    3.6 沉积演化模式
    3.7 小结
4 煤系烃源岩特征
    4.1 烃源岩沉积环境及煤相特征
        4.1.1 沉积环境研究
        4.1.2 煤相研究
    4.2 煤系烃源岩展布特征
    4.3 煤系烃源岩评价
        4.3.1 有机质类型
        4.3.2 有机质丰度
        4.3.3 成熟度评价
        4.3.4 生烃潜力评价
        4.3.5 岩浆活动对烃源岩的影响
    4.4 小结
5 致密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研究
    5.1 岩石学特征
        5.1.1 太原组
        5.1.2 山西组
        5.1.3 下石盒子组
        5.1.4 上石盒子组
        5.1.5 石千峰组
    5.2 储层孔隙类型
        5.2.1 残余原生孔
        5.2.2 粒间溶孔
        5.2.3 粒内溶孔
        5.2.4 晶间孔
        5.2.5 微裂隙
    5.3 孔隙结构特征
        5.3.1 排驱压力
        5.3.2 孔喉中值半径
        5.3.3 最大孔隙半径
        5.3.4 孔喉分选系数
        5.3.5 毛管压力曲线分类
    5.4 储层物性特征
    5.5 储集特征综合评价
    5.6 小结
6 致密储层沉积—成岩控制作用
    6.1 沉积环境控制下的储层叠置发育规律
    6.2 沉积微相控制下的优势储层展布特征
    6.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6.3.1 破坏性成岩作用
        6.3.2 建设性成岩作用
        6.3.3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6.4 沉积-成岩作用综合控制模式
    6.5 小结
7 致密气富集成藏特征
    7.1 气层分布特征
    7.2 气层识别特征
        7.2.1 全部含气型
        7.2.2 顶部含气型
        7.2.3 中部含气型
        7.2.4 底部含气型
        7.2.5 互层含气型
    7.3 “微相控储—物性控藏”影响下的气层发育特征
    7.4 煤系致密气综合成藏特征
        7.4.1 致密气源储组合模式及控藏要素
        7.4.2 煤系致密气综合成藏特征
    7.5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河东煤田中南部煤系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沉积演化特征
    2.3 岩浆活动
    2.4 本章小结
3 煤系泥页岩与煤层空间展布特征
    3.1 研究区沉积环境特征
    3.2 泥页岩与煤层厚度特征
    3.3 泥页岩与煤层埋深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页岩气与煤层气源岩-储层特征
    4.1 页岩气源岩特征
    4.2 泥页岩储层特征
    4.3 煤储层特征
    4.4 页岩气与煤层气源岩-储层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特征
    5.1 埋藏史、热演化史与生气史
    5.2 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条件
    5.3 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机理
    5.4 本章小结
6 页岩气与煤层气共探共采探讨
    6.1 共探共采地质基础
    6.2 煤层气-页岩气共探共采体系划分
    6.3 煤层气-页岩气共探共采模式探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水文动力学特征及控制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南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与含煤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3.1 构造格架与分区
    3.2 构造演化及其形成机制
    3.3 构造变形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大宁-乡宁地区地应力特征
    4.1 现代地应力方向性特征
    4.2 基于测井信息的地应力计算
    4.3 地应力分布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水文地质条件的构造控制
    5.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及其构造控制
    5.2 地下水动力场的构造控制作用
    5.3 本章小结
6 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水文地质控制
    6.1 地下水动力场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
    6.2 煤储层渗透率非均质分布的构造控制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煤层气藏可采性与煤层水关系及关键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煤层水与煤层气藏可采性的关系
    1.1 煤层水与煤层气成藏
    1.2 煤层水与煤层气藏的富集分异
    1.3 煤层水与煤储层渗透性
    1.4 煤层水与煤层气藏能量
2 煤层气藏可采性评价要素分析
    2.1 含气饱和度
    2.2 煤层水特征
    2.3 煤体结构特征
3 实例分析
4 结论

(7)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与解吸理论要点
    1.1 煤层气储层的吸附量
    1.2 煤层气与页岩气的等温吸附理论
        1.2.1 适合固-气界面的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
        1.2.2 煤岩的Langmuir等温吸附实验
        (1) 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
        (3) 实验结果
        1.2.3 页岩的Langmuir等温吸附实验
    1.3 煤层气与页岩气的降压解吸产气理论
        1.3.1 煤层气排水降压解吸产气理论
        (1) 双孔单渗模型
        (2) 三孔双渗模型
        1.3.2 页岩气降压生产解吸产气理论
    1.4 现场煤样与页岩样的解吸量评价
        1.4.1 现场直接解吸方法
        1.4.2 美国煤层气田部分煤样解吸气分布统计
        1.4.3 中国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部分煤层岩样解吸气统计
        1.4.4 现场页岩气岩样解吸气统计
        1.4.5 现场煤样与页岩样的解吸气评价
2 煤层气与页岩气原始储层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2.1 煤层气成藏后气-水赋存方式
        2.1.1 泥炭化阶段特征
        2.1.2 煤化成岩压实阶段特征
        2.1.3 煤岩生烃过程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2.2 页岩气成藏后气-水赋存方式
        2.2.1 页岩储层沉积压实阶段特征
        2.2.2 有机质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2.2.3 无机质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3 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与解吸新理论
    3.1 煤层气与页岩气中的固-液界面吸附
        3.1.1 固-液界面吸附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 极性
        (2) 溶解度
        (3) 浓度
        (4) 温度
        3.1.2 固-液界面吸附的Langmuir等温式吸附模型与固-气界面的差异
        3.1.3 固-液界面的吸附气解吸机理
    3.2 煤层气与页岩气降压生产过程
        3.2.1 吸附在煤岩颗粒上的甲烷排水降压解吸量评价
        (1) 甲烷溶解饱和煤层气藏
        (2) 甲烷溶解欠饱和的煤储层
        3.2.2 吸附在页岩储层上的甲烷降压生产解吸量评价
    3.3 煤层气排水降压微小孔隙圈闭气的产出过程
    3.4 煤储层微小孔隙中的游离气圈闭压力
        3.4.1 煤层气藏煤岩润湿性评价
        3.4.2 多孔介质微小孔隙气-水界面压降评价
    3.5 富含游离气的煤层气藏产量
    3.6 页岩气藏游离气饱和度
4 煤层气储层条件下的吸附气解吸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实验基本数据
        4.3.2 实验结果分析
5 结论

(8)沁水盆地煤系地层游离气输导体系研究 ——以沁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型气的认识
        1.2.2 输导体系研究现状
        1.2.3 工区勘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
        2.2.1 下古生界
        2.2.2 上古生界
        2.2.3 中新生界
    2.3 地质构造
        2.3.1 区域地质构造
        2.3.2 区内地质构造
第3章 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3.1 烃源岩条件分析
        3.1.1 煤岩
        3.1.2 泥岩
        3.1.3 灰岩
    3.2 储层条件研究
        3.2.1 碎屑岩储层
        3.2.2 碳酸盐岩储层
        3.2.3 煤岩
    3.3 盖层条件研究
    3.4 生储盖组合研究
    3.5 圈闭
    3.6 成藏要素耦合研究
        3.6.1 成藏期次研究
        3.6.2 成藏要素耦合
    3.7 气藏类型
        3.7.1 煤层气藏
        3.7.2 煤系地层游离气藏
        3.7.3 页岩气藏
第4章 砂岩输导体系研究
    4.1 岩石学特征研究
    4.2 砂岩物性研究
    4.3 砂层组研究
        4.3.1 标志层测井响应特征
        4.3.2 沁南地区标志层
        4.3.3 煤系地层砂层组划分
    4.4 砂体展布特征
        4.4.1 砂体平面展布
        4.4.2 砂体剖面展布
第5章 共生成藏微观输导体系研究
    5.1 基本内涵
        5.1.1 提出背景
        5.1.2 基本内涵
    5.2 构造抬升引起的转换性研究
    5.3 微观输导体系特征研究
        5.3.1 煤岩孔隙结构特征
        5.3.2 煤层气运移的煤岩孔隙分类
第6章 构造输导体研究
    6.1 断层输导研究
        6.1.1 断层特征分析
        6.1.2 寺头断层现今封闭性研究
        6.1.3 断层对煤型气运移的影响
    6.2 不整合输导作用研究
        6.2.1 不整合面空间结构研究
        6.2.2 不整合输导作用研究
    6.3 陷落柱研究
        6.3.1 形成条件研究
        6.3.2 分布规律研究
        6.3.3 形成时间研究
        6.3.4 输导作用研究
第7章 输导体系与成藏演化
    7.1 煤系地层游离气输导体系演化
        7.1.1 游离气输导体系特色
        7.1.2 输导体系演化
    7.2 成藏演化
    7.3 有利合采区带
        7.3.1 郑庄区块有利合采区带
        7.3.2 樊庄区块有利合采区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完成的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沉积环境与煤储层展布
    2.4 煤储层物性特征
    2.5 煤层气成藏基本特征
3 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
    3.1 构造控气作用
    3.2 沉积控气作用
    3.3 水文地质控气作用
    3.4 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
4 煤层气富集高产有利区块预测
    4.1 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的层次分析法分析
    4.2 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的模糊评价
    4.3 有利区块的聚类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煤层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 ——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水平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煤层气储层特征及渗流特征
    2.1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储集特征的区别
    2.2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征
        2.2.1 柿庄南区块储层地质特征
        2.2.2 柿庄南区块煤层气的吸附解吸特征
        2.2.3 柿庄南区块煤层渗流特征
第3章 水平井开发煤层气适应性评价
    3.1 煤层气水平井的不同形式
    3.2 水平井开发煤层的基本地质条件
    3.3 煤层气井井型的适应性分析
        3.3.1 煤层气主要井型优缺点分析
        3.3.2 煤层气不同井型的适应条件分析
        3.3.3 水平井开采与直井开采对比分析
    3.4 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地质因素对水平井产能影响分析
        3.4.2 工程因素对水平井开采影响分析及参数优化
第4章 煤层气水平井压裂可行性及参数优化设计
    4.1 煤层气水平井压裂可行性分析
        4.1.1 水平井压裂技术分析
        4.1.2 压裂水平井与水井生产对比
    4.2 裂缝参数优化设计
        4.2.1 压裂缝长度优化
        4.2.2 压裂缝导流能力优化
        4.2.3 压裂缝条数优化
第5章 双分支水平井分层合采可行性及优化设计
    5.1 两层合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不同渗透率煤层合采可行性分析
        5.1.2 不同原始地层压力煤层合采可行性分析
        5.1.3 不同含气饱和度煤层合采可行性分析
    5.2 柿庄南区块 3 号煤与 15 号煤合采效果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地区煤层气有利区带优选与开发策略研究[D]. 李静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鹤岗、鸡西矿区原位煤层气藏开发类型判识研究[D]. 王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康宁地区煤系致密气成藏条件与成藏特征[D]. 吴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 [4]河东煤田中南部煤系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特征对比研究[D]. 李家宏.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水文动力学特征及控制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南部为例[D]. 李长贵.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1)
  • [6]煤层气藏可采性与煤层水关系及关键参数研究[J]. 陈文文,王生维,张晨,胡奇,何俊铧,晁巍巍,赵俊芳. 煤炭科学技术, 2015(S1)
  • [7]煤层气与页岩气吸附/解吸的理论再认识[J]. 李相方,蒲云超,孙长宇,任维娜,李莹莹,张亚琦,李靖,臧加利,胡爱梅,温声明,赵培华,陈东,翟雨阳. 石油学报, 2014(06)
  • [8]沁水盆地煤系地层游离气输导体系研究 ——以沁南地区为例[D]. 杨海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8)
  • [9]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评价[D]. 王勃.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7)
  • [10]煤层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研究 ——以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为例[D]. 徐静.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与煤层气勘探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