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植被现状及保护对策

五台山植被现状及保护对策

一、五台山植被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超[1](2020)在《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被是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是区域土壤、水分和气候条件的具体表征,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反映出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山西省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自然条件的改变和剧烈的人类活动会增大植被覆盖及生态环境的压力,对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林业、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进行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SPOT VEG NDVI时序数据,探求1999-2018年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覆盖与自然因素(气温、降水、高程、坡度、坡向)以及人类活动(人口、GDP、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城镇用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省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山地丘陵高、平原盆地低的状态;1999-2018年山西省NDVI由0.52上升到0.74,全省植被覆盖总体改善;植被覆盖的空间变化上,改善区域面积达40.98%,主要集中于吕梁山西部、晋中市北部、临汾市北部和东部地区;退化面积较少为20.53%,主要位于各大盆地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部大幅改善、东部小幅退化,丘陵平原明显改善、山地区域基本稳定、城区盆地明显退化的趋势。(2)山西省气温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55.02%,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20.25%;山西省降水与NDVI呈现正相关的区域为92.86%,其中显着正相关区域(P<0.05)占37.93%,相关系数为0.533,处于显着水平;山西省高程、坡度和坡向与NDVI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785和0.771,均处于显着水平;高程2400m处、坡度50°和坡向NW60°处植被覆盖度最高;高程在1100m、坡度在10-15°的区域植被覆盖改善情况最好,坡向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分异作用不显着。(3)山西省人口密度、地均GDP与NDVI均呈现线性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00和0.672,处于显着水平,植被覆盖度会随着人口密度和地均GDP的上升而下降,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地均GDP地区对周边林地存在一定的正向效应。2000-2018年山西省退耕区平均NDVI上升了59%,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于山西省植被覆盖度提升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2000-2018年城镇用地增加了1461km2,其中83%来自生态用地,城镇区域NDVI下降6.6%,城镇用地扩张对植被覆盖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提升山西省植被覆盖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杨茂兴[2](2020)在《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林下草本植物在水土保持、景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论文以五台山景区林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分析了人为干扰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地理因子、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不同草本植物种的生态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生态质量的数据矩阵,利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五台山80个样方划分为优级区、良级区、中级区、差级区4个生态质量类型区,再以这4个类型区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林下草本群落特征矩阵,通过TWINSPAN分类,将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分为了8个群丛组。2、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由第1群组丛至第8群丛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即随着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逐渐下降,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也因此遭到影响。第3组、第4组群丛在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值中均出现最大值,是由于这这两组群丛均属于良级区,良级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并存在着适度的干扰,说明一定程度的干扰对物种多样性是有促进的作用。3、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与旅游废弃物、土壤裸露面积、人为践踏面积、伴人种比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即随着人为干扰影响的增大,物种多样性呈现随之减少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海拔以及坡形与物种多样性呈显着正相关,坡度与均匀度中的Hill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随着海拔越高,坡形增凸,物种丰富度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得知,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说明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有减少的趋势;物种均匀度与土壤pH值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物种均匀度有增加的趋势。4、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分析表明:在生态环境良好,人为干扰强度较弱的前4组群丛中,种间竞争激烈,优势种地榆、早熟禾、披针叶苔草、牡蒿占据了较宽的生态位且生态速率较高、进攻性强劲,说明其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竞争势力。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且人为干扰强度较强的后4组,早熟禾依旧表现出较宽的生态位,且生态响应速率也有增大的趋势,显示出了其适应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强劲能力,而地榆、披针叶苔草、牡蒿虽然依旧占据较宽的生态位,但进攻性明显下降,并有逐渐由进攻性种向淘汰性种转变的趋势,这是由于小藜、狗尾草、野艾蒿、委陵菜、老鹳草等旱生杂类草开始出现,它们逐渐占据了较宽的生态位,其竞争势力也开始逐渐增强,逐渐成为进攻性种,说明这类杂草拥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导致与像地榆、披针叶苔草、牡蒿这类优势种产生激烈的竞争,共同夺取群落资源。这表明了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态环境超载,从而破坏群落正常结构和种类组成,群丛生境逐渐旱生化,并有沿逆行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牛扁、小花草玉梅、车前、山野豌豆、直立黄芪、石竹、华北蓝盆花、繁缕仅仅出现在个别的群丛中且占据了较窄的生态位,生态响应速率也逐渐降低,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利用资源的能力有限。其他种群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5、本文通过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探究了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规划景区建设,建立健全景区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区进行区域划分功能分区、提高游客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等建议。

王国棉[3](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五台山生态修复是黄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晋、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域经济社会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以来大规模林业开发对五台山森林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了其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要扭转当前五台山面临的生态现状,不能仅仅停留在孤立的、局部的修修补补,而应以系统的、全面的、战略的视野来进行审视,突出五台山生态修复在晋北乃至于华北生态修复中的全局意义。在经济方面,五台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对文化旅游业体量、项目的拓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意义巨大。所以,应该进一步就五台山生态修复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王丹丹[4](2019)在《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华北土石山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以华北土石山区为研究区域,以水碳循环特征为切入点,将最能反映水碳耦合关系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作为研究对象,基于CASA模型和气象、土地覆被、遥感等数据,估算2000-2018年间研究区净初级生产力(NPP),将估算得到的NPP结合蒸散发(ET)计算区域植被WUE,分析植被ET、NPP与WUE的时空分布与趋势特征,基于水碳循环与气象因子及植被因子的关系,探讨区域WUE对气候变化及植被变化的响应,以期定量评价气象因子与植被因子对区域水碳耦合的阈值,研究结果如下:(1)1957-2018年间降水量的平均值是503.5mm,呈不显着下降趋势,平均降值约为0.13-6.57mm/10yr;气温的平均值是8.6℃,有明显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约为0.025-0.46℃/10yr。从2000年到2018年,林地与草地覆盖率呈增加趋势,农地覆盖率减少了 1.96%。(2)2000-2018年间ET的年际变化范围是289.9-462.5mm,总体以3.72mm/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内ET分布不均匀呈单峰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平均ET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空间年变化率介于-25.8~62.97mm/yr;不同季节ET的空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春、秋季节增加速率为2.01与2.45 mm/yr,夏季增加速率为5.87mm/yr,冬季增加速率仅为0.073mm/yr。不同植被类型ET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阔叶林(464.02mm/yr)>混交林(419.20mm/yr)>针叶林(380.35 mm/yr)>灌木(365.72 mm/yr)>草地(341.22 mm/yr)>农地(311.97 mm/yr)。ET 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差异明显,每降水、太阳辐射与气温增加10%时,ET将分别增加3.26%、2.25%与1.05%,而干旱指数每增加10%,ET将减少2.73%,降水是影响ET最突出的气象因子。ET与NDVI及LAI均呈显着正相关,NDVI、LAI每增加10%,ET将分别增加2.07%与1.84%。(3)采用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及MODIS NPP数据对CASA模型估算的NPP值进行对比验证,发现CASA模型对研究区NPP的模拟结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适用于研究华北土石山区NPP的时空分布与趋势变化。(4)2000-2018 年间 NPP 的年际变化范围是 230.57-498.81gC/m2·yr,总体以 7.18 gC/m2·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趋势。NPP年内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平均NPP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空间年变化率介于-32.38~45.87 gC/m2·yr。区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的NPP均呈上升趋势,农地NPP平均增幅为9.27gC/m2·yr;草地NPP平均增幅为6.83 gC/m2·yr;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在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NPP就已经很高,增幅小于农地与草地,平均增幅分别为4.09、5.86、5.99gC/m2·yr;灌木NPP平均增幅为2.86 gC/m2·yr。2000-2018年间降水、气温、太阳辐射与干旱指数的协同效应可解释68%植被NPP的变化,植被覆被变化是影响区域植被NPP变化的重要因素,将NPP较低的农地面积转换为NPP较高的林地、灌木与草地会导致区域NPP的增加。(5)采用其他模型的模拟结果对WUE的估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本研究WUE的模拟结果是合理可信的,适用于研究华北土石山区WUE的时空分布与趋势变化。2000-2018年间WUE的平均值是0.985 gC/mm·m2,表明通过蒸散发每损失1mm的水分,由植被生长固定下来的C02大约有0.985g。年内WUE呈单峰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均WUE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年变化率介于-0.265~0.389gC/mm·m2。不同植被类型WUE的动态变化差异明显,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林地(1.111 gC/mm.m2)>草地(0.901gC/mm.m2)>灌木(0.832 gC/mm.m2)>农地(0.747 gC/mm.m2)。(6)植被WUE变化主要以LAI、气温、降水为主导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9.43%。2000-2018年间植被WUE与降水量、气温呈二次曲线关系,在年降水量处在490-510mm、年均气温为13℃时植被WUE达到阈值即研究区植被对水分利用程度最高;植被WUE与LAI的关系非线性,当LAI为1.27m2m-2时,植被WUE达到阈值即2.866 gC/mm·m2。

税嘉陵[5](2019)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明长城是中华民族发展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科学信息,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边塞风情和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但在晋北明长城沿线,人类历史上大兴土木、肆意破坏森林资源及现代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使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周边遗产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平衡也有巨大威胁,曾经长城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风景林的营建是改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森林群落能够为长城沿线独立的遗产资源形成连续的保护屏障,有效减缓当地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现象,并能传承区域植被景观特色,美化景观环境,协调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晋北明长城沿线自然生态与文化景观的平衡发展。但传统的风景林建设理论与营造模式仅仅局限于视觉效果或生态敏感度某一单方面的因素,忽略了其在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及经济振兴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系统数据平台,以生态规划、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林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针对晋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的特殊性,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合理统筹生态性、文化性、景观性及经济性四大目标,探讨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的方法及风景林规划设计的细节;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林地适宜性分析、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等,并进行加权叠加,以实现研究区风景林营造范围的选择及一般区域与重点景区的划分;结合传统造林与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在空间规划与植物造景方面的方法,从晋北地区的林木生长立地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从植被景观风貌划定、树种选择、群落构建及基于立地类型的细班规划四方面实现创造符合生态规律与景观美学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最后以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验证该策略与方法的可实施性,探索出一套多元平衡的近自然地域性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

牟瑶[6](2019)在《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文化景观列为世界遗产的新类型,它代表了“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九华山风景区为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有着明显的文化景观特征。九华山风景区中的文化景观,反映的就是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人们在进行的各种活动形态,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区文化景观的价值特点与认知方式,通过观念因素、行为因素、结果因素三个因素的要素类型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认知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载体;将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操作指南中的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相对应,从而阐述出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并论证其文化景观遗产及其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探索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潜力的同时,从文化资源载体类型、自然资源载体类型、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三个方面论述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总结其保护与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与建议。通过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进行研究,全面认识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资源,是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此次研究,唤醒人们对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论证九华山风景区具有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禀赋,亦为九华山今后的申遗与保护规划工作做一部分基础工作。

赵烨[7](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吕曾哲舟[8](2019)在《不同干扰对草甸退化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牦牛坪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许多生态旅游景区除旅游活动干扰外,还存在有原生干扰活动,多种干扰活动叠加,必定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更严重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将不同的干扰活动进行统一量化后,再来探讨干扰对植被的影响。玉龙雪山是我国热门的生态旅游景区,同时也是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分布区域和横断山系高山植物种类最集中的核心地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地位。研究该区域的干扰活动对高山草甸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和2012~2016年及2018年间野外调查数据,建立干扰量化模型,确定研究区放牧干扰、旅游干扰及复合干扰格局。采用方差分解法确定不同干扰对草甸退化的贡献率。选取植物高度、繁殖方式、种子大小、花期、观赏性和适口性六个功能性状,利用WARD最小方差聚类划分植物功能群,分析研究区植物功能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景观组成和景观结构两方面来探讨不同干扰影响下的草甸景观格局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这样,定量的揭示该区域的干扰特征及其对草甸的影响,根据草甸的退化情况及各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特征,能更好的帮助景区管理策略的制定,使得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旅游休闲娱乐及该区域居民生产生活多方面能协调统一发展,也为滇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牧干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区域,牲畜的饮水点为放牧干扰的干扰中心;旅游干扰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区域,景区观景台和寺庙为旅游干扰中心,旅游干扰活动分布与游径体系相吻合,游径布设和游客行为扩散模式决定了旅游干扰的格局;研究区复合干扰强度由东南向西北部递减。(2)干扰对草甸退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和空间特征。随着放牧和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草甸退化程度增加。在放牧集中区,放牧干扰为主要干扰因子,对草甸退化的贡献率最高为61.56%,在旅游集中区,旅游干扰为主要干扰因子,对草甸退化的贡献率最高为53.77%。全区来看,旅游干扰对草甸退化的贡献率均高于放牧干扰,旅游干扰是导致草甸退化的主要原因。(3)不同干扰会引起草甸景观格局发生不同的变化。放牧干扰会引起轻度退化草甸景观异质性更严重,中度和重度退化草甸分布更加集中,旅游干扰会引起重度退化草甸的破碎度增加,并使得轻度退化草甸和中度退化草甸分布较集中,复合干扰会使得未退化草甸的景观异质性更加严重,并使得中度和重度退化草甸集中向外扩散程度的加剧。(4)不同干扰影响下的区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不同。旅游干扰核心区主要提供旅游休闲方面的文化服务。干扰交互区主要提供供给服务和旅游休闲文化方面的文化服务。放牧干扰核心区主要提供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也占有较高的比例。(5)总体上,研究区的景观组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景观结构的影响。其中,又以斑块密度指数的影响最高,说明干扰导致景观的破碎程度,对研究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为深刻。

王静莉[9](2019)在《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世界遗产象征着人类历史和文明,将文化与自然相结合,代表了最具价值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所在是借助世界遗产进行科学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长期驱动下,人类与自然之间互相影响、制约,呈现出延续性的关联状态,文化景观遗产则表现和承载了这一状态。2009年,五台山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个融合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的典型景观,契合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核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该遗产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保留佛教古建筑群等珍贵的人文遗产;同时也是国家地质公园,蕴藏丰富的地质资源。本文以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五台山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资源的特征,并对其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其次,遵照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山岳型文化景观遗产的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构建五台山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旅游设施环境和社会环境等4项准则、17项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对五台山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总体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自然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文化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社会环境和旅游设施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说明目前人文环境是五台山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长项,也是其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同时自然环境也为其发展增色不少,应着重于这两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此外,研究区的旅游设施环境和社会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最后,根据评价结果,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针对可能威胁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弊端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一、丰富和优化遗产旅游资源结构;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交通便捷度;三、加强宣传教育,增进保护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四、提高五台山知名度,推进网站建设,拓宽传播媒介;五、联合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

张建荣[10](2019)在《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文中提出冲突是社会群体之间彼此相关或互动的形式,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随着旅游的快速增长,旅游地经历着剧烈变化,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缩影,为研究社会冲突提供了范本。宗教旅游地作为所占份额极大的旅游资源载体,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宗教旅游地冲突进行研究,是推进旅游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关键内容。为此,本研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旅游地五台山作为案例地,通过历时性跟踪和深度访谈,采用主客利益群体行动者导向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旅游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负面态度的调查,识别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内容和多维冲突结构特征,进而围绕宗教性中介因素分析,探究冲突的形成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构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理论框架,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探索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提供参考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群体以景区工作人员、游客以及外来经营者为核心群体,僧尼喇嘛与本地居民为边缘群体,其中,外来旅游经营者是权力中最弱势的群体。寺庙虽然是游客游览的集中区域,也是主要的冲突空间,但是僧尼喇嘛与游客的冲突并不凸显。(2)环境冲突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中最严重的冲突,其次是文化冲突和经济冲突,情感冲突和社会冲突相对较少。核心寺庙群成为冲突发生的主要场所,其中,寺庙秩序问题是构成环境冲突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僧尼喇嘛与游客的交往过程中,朝圣型游客感受到的文化冲突更明显。游客的态度与僧人的态度构成了情感冲突的主要内容。(3)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是以宗教场域为载体或围绕宗教场域而产生的。宗教秩序与游客的日常社会秩序存在反结构的冲突缝隙。发生在宗教场域的冲突主要是精神性冲突,其中,游客与僧侣喇嘛之间的冲突具有“低外显性——高内隐性”的特点。主客双方对宗教场域的关注集中于心理容量中,游客尤其关注僧人的形象与态度。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也主要表现为游客对宗教活动的不了解。(4)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形成脱离不了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结构与反结构场域的宏观框架,具体的形成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认知偏差和财产侵害在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空间、权力和设施的因素。宗教仪式时间、宗教空间功能溢缺、宗教文化认知偏差(包括宗教文化信息错位和游客对宗教群体的偏见)都是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形成的重要因素,而且,宗教旅游地的宗教权力特征增加了东道主和游客的相对剥夺情绪。总得来看,宗教氛围弱化了冲突度,宗教性在冲突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调适作用,宗教信仰程度越高的群体,对寺庙秩序越加敏感。(5)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有消极的效应,也有积极的效应,虽然宗教旅游地存在主客冲突,但冲突仍然围绕着进步、和谐、美好的主轴,形成了“群体-价值-介入要素-利益”的冲突链环,并随着社会发展呈现出螺旋层体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行动主体双向视角,构建了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分析框架,归纳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链环和冲突螺旋层,丰富了旅游冲突研究的相关内容。(2)理出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独特性,发现与民族社区的旅游冲突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宗教性介入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旅游本真性理论和新宗教世俗化理论形成呼应,对愤怒指数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进行了拓展性思考。(3)根据PPGIS的方法思路,专门为此开发了EPPGIS填图工具软件平台,简化了调研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过程,是对研究工具的创新。与此同时,本研究过程中,综合应用了内容分析、对应分析、质性比较分析、词云分析、共现分析、空间密度分析、统计分析以及概念模型等,是多样化方法结合的探索,以求尽可能做出精细化的分析。但本研究对具体的理论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内容表述方面也不尽完善,同时,作者认为对不同类型旅游地主客冲突的比较和对一个地方的历时性追踪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二、五台山植被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植被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侯条件
        2.2.3 河流水系
        2.2.4 土壤条件
        2.2.5 植被类型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行政区划
        2.3.2 人口概况
        2.3.3 经济概况
第三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3.1 山西省植被覆盖分布特征
        3.1.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3.1.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分布特征
    3.2 山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3.2.1 山西省植被覆盖空间变化特征
        3.2.2 山西省植被覆盖时间变化特征
    3.3 小结
第四章 自然因素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分析方法
    4.2 气温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影响
        4.2.1 山西省气温变化特征
        4.2.2 气温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3 降水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3.1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
        4.3.2 降水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4 高程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4.1 山西省高程分布特征
        4.4.2 高程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5 坡度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5.1 山西省坡度分布特征
        4.5.2 坡度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4.6 坡向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4.7 小结
第五章 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 人口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1.1 山西省人口分布特征
        5.1.2 人口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2 GDP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2.1 山西省GDP分布特征
        5.2.2 GDP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3 退耕还林还草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3.1 山西省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分布
        5.3.2 退耕还林还草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4 城镇用地对山西省植被覆盖的影响
        5.4.1 山西省城镇用地变化特征
        5.4.2 城镇用地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植被覆盖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持续推进和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6.1.1 完善退耕还林还草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6.1.2 细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成效
        6.1.3 加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建立完善长效保障机制
        6.1.4 协同生态保护修复政策,完善区域生态综合管理
    6.2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植被生态破坏
        6.2.1 大力发展人工林,加强林业资源保护
        6.2.2 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推进矿区生态修复
        6.2.3 合理发展旅游资源,加快生态旅游转型
        6.2.4 优化道路开发建设,减小生态破坏影响
    6.3 提升城镇植被覆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6.3.1 控制城镇用地面积,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6.3.2 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提升城镇植被覆盖
        6.3.3 调整土地空间布局,提升耕地质量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1999-2018 年山西省年均NDVI
    附录2 山西省气象站信息
    附录3 1999-2018 年山西省气温数据
    附录4 1999-2018 年山西省降水数据
    附录5 高程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6 坡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7 坡向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8 人口密度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附录9 地均GDP与植被覆盖相关性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2)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人为干扰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进展
        1.2.2 针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区概况
第2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类型的差异
    2.1 研究方法
        2.1.1 野外取样方法
        2.1.2 指标体系构建
        2.1.3 测算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生态质量特征
        2.2.2 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2.3 小结
第3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差异
    3.1 研究方法
        3.1.1 野外取样方法
        3.1.2 测算方法
        3.1.3 相关分析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群丛类型的丰富度差异
        3.2.2 不同群丛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3.2.3 不同群丛类型的均匀度差异
        3.2.4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的相关分析
        3.2.5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3.2.6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的生态响应识别
    4.1 研究方法
        4.1.1 野外取样方法
        4.1.2 测算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4.2.2 不同种群的生态特性
        4.2.3 不同种群的生态响应速率
    4.3 小结
第5章 总体结论与讨论
    5.1 总体结论与建议
        5.1.1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不同草本群落的类型特征
        5.1.2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
        5.1.3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生态响应特性
        5.1.4 建议
    5.2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论文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3)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二、五台山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三、五台山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境遇
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实践探索
五、推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补偿性建议

(4)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蒸散发研究进展
    1.2.2 NPP研究进展
    1.2.3 水碳关系的定量评价-WUE
    1.2.4 不同空间尺度植被的水-碳耦合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和水文条件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CASA模型
    3.4.1 CASA模型介绍
    3.4.2 CASA模型的计算
    3.4.3 CASA模型适用性分析
    3.4.4 CASA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3.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5.1 遥感数据及其预处理
    3.5.2 干旱指数(DSI)数据处理
    3.5.3 气象数据及其预处理
    3.5.4 土地利用数据
3.6 研究方法
    3.6.1 线性回归分析
    3.6.2 对比与相关性分析
    3.6.3 Mann-Kendall检验 4 华北土石山区气象及地表覆被变化分析
4.1 区域气象因子变化分析
    4.1.1 降水变化规律
    4.1.2 气温变化规律
4.2 区域地表覆被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4.2.1 地表覆被现状及其变化
    4.2.2 地表覆被利用程度分析
4.3 区域植被覆被动态转换及变化分析
4.4 小结 5.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ET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5.1 区域植被ET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5.1.1 植被ET年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1.2 植被ET年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1.3 植被ET季节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5.2 区域植被ET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5.2.1 年均ET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5.2.2 季节ET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5.3 不同植被类型ET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5.4 气象因子对区域植被ET的影响
    5.4.1 ET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4.2 ET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5 植被因子对区域植被ET的影响
    5.5.1 ET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5.2 ET对植被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5.6 小结 6.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NPP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6.1 NPP的验证
6.2 区域植被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6.2.1 NPP年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2.2 NPP年内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2.3 NPP季节变化规律及趋势分析
6.3 区域植被NPP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6.3.1 年均NPP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6.3.2 季节NPP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6.4 不同植被类型NPP的特征
6.5 气象因子对区域植被NPP的影响
6.6 植被覆被变化对区域植被NPP的影响
6.7 小结 7. 华北土石山区衡量植被水-碳关系WUE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7.1 WUE验证与分析
    7.1.1 WUE的验证与可靠性分析
    7.1.2 WUE不确定分析
7.2 区域植被WUE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7.2.1 WUE年际变化规律
    7.2.2 WUE年内变化规律
    7.2.3 WUE季节变化规律
7.3 区域植被WUE空间分布及趋势变化特征
    7.3.1 年均WUE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7.3.2 季节WUE的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
7.4 不同植被类型WUE的特征
7.5 小结 8. 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关系与权衡对策
8.1 气象因子与植被因子对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影响
    8.1.1 区域WUE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1.2 区域WUE与植被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8.1.3 主成分分析
8.2 气象因子与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阈值分析
    8.2.1 降水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2.2 气温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3 植被因子与区域植被水-碳耦合的阈值分析
    8.3.1 LAI与区域WUE的阈值分析
8.4 区域植被优化及水碳权衡对策
8.5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导师简介 致谢

(5)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晋北明长城体系及其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的价值与现状情况
        1.1.2. 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对长城现状改善的意义
        1.1.3.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植树造林等领域的广泛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实践研究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晋北明长城—研究范围
        2.1.2. 遗产廊道
        2.1.3. 风景林
        2.1.4. 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2.2. 风景林营建理论
    2.3. 国内外实践研究
        2.3.1. 遗产廊道研究概况
        2.3.2. 风景林研究概况
        2.3.3. 总结
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探讨
    3.1. 影响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的基本要素
        3.1.1. 自然地理要素
        3.1.2. 人工环境要素
        3.1.3. 社会环境要素
    3.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原则
        3.2.1. 系统优化原则
        3.2.2. 植物造景原则
        3.2.3. 凸显地域特色原则
        3.2.4. 生态位原则
    3.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
        3.3.1. 风貌保护策略
        3.3.2. 生态修护策略
        3.3.3. 景观营造策略
        3.3.4. 经济振兴策略
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
    4.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目标
        4.1.1. 保证长城及沿线遗产资源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及高效性
        4.1.2. 维护长城沿线生态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4.1.3. 确保文化遗产与风景林的景观视觉质量
        4.1.4. 保障长城沿线城镇经济效益的提升
    4.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意义
    4.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方法
        4.3.1. 遗产保护角度-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与分析
        4.3.2. 生态修复角度-林地适宜性评价
        4.3.3. 景观视觉角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与可视域分析方法
        4.3.4. 经济发展角度-经济林范围选择
    4.4.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流程
        4.4.1. 风景林范围定量控制与界定的思路
        4.4.2. 控制风景林营造范围
        4.4.3. 界定风景林重点景区位置及范围
5.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研究
    5.1.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风貌控制
        5.1.1. 整体风貌控制
        5.1.2. 分区风貌控制
    5.2.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树种选择
        5.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5.2.2. 树种选择的步骤
    5.3. 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植物群落构建
        5.3.1. 植物群落设计的原则
        5.3.2.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选择
        5.3.3. 植物群落种植密度设计
        5.3.4. 植物群落种植点配置
        5.3.5. 植物群落营造模式表达方法
    5.4. 基于立地类型的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细班规划
        5.4.1. 一般区域风景林细班规划
        5.4.2. 重点景区细班规划
        5.4.3. 公路绿廊细班规划
6. 实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为例
    6.1. 研究区概况
        6.1.1. 项目背景
        6.1.2. 区域位置
    6.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与界定
        6.2.1.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范围控制
        6.2.2.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景区界定
    6.3. 大同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规划设计
        6.3.1. 风景林风貌控制
        6.3.2. 风景林树种选择
        6.3.3. 一般区域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4. 重点景区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6.3.5. 公路绿廊的植被群落与细班规划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其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
    2.2 文化景观概念演变及类别
        2.2.1 概念演变
        2.2.2 文化景观遗产类别
    2.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2.4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及标准
        2.4.1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2.4.2 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估标准
    2.5 真实性与完整性概述
    2.6 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
    2.7 本章小结
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3.1 九华山风景区概述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环境
        3.1.3 社会经济
        3.1.4 宗教文化
        3.1.5 建筑特点
    3.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知框架
        3.2.1 观念因素
        3.2.2 行为因素
        3.2.3 结果因素
    3.3 本章小结
4 世界遗产下的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整体价值
    4.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特征
    4.3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标准阐述
    4.4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4.4.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4.4.2 价值载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4.5 本章小结
5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策略
    5.1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现状
        5.1.1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保护现状
        5.1.2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5.1.3 非物质资源载体类型保护现状
    5.2 九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管理问题
        5.2.1 九华山风景区管理策略问题
        5.2.2 九华山风景区发展问题
        5.2.3 九华山风景区商业化现象问题
        5.2.4 文化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2.5 自然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2.6 非物质资源价值载体保护问题
    5.3 保护策略与建议
        5.3.1 建立多层次的保护体系
        5.3.2 整体风貌的保护
        5.3.3 文化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4 自然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5 非物质资源价值类型下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5.3.6 科研检测和多方合作保护
        5.3.7 价值展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名单
附录B 九华山风景资源点
附录C 重点保护建筑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8)不同干扰对草甸退化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牦牛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高山草甸所受干扰的研究
        1.2.2 干扰对高山草甸影响的研究
        1.2.3 植物功能群的研究
        1.2.4 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5.1 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格局
        1.5.2 干扰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
        1.5.3 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野外调查
        2.2.2 实验室样品处理
        2.2.3 遥感影像数据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数据处理
        2.3.2 数据分析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干扰对牦牛坪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
    3.1 高山草甸的干扰空间格局
        3.1.1 放牧干扰空间格局
        3.1.2 旅游干扰空间格局
        3.1.3 复合干扰空间格局
    3.2 高山草甸的退化现状
    3.3 干扰对草甸退化的贡献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1 基于群落功能的干扰影响区域划分
        4.1.1 功能群的划分结果
        4.1.2 干扰对群落功能的影响
        4.1.3 干扰影响区域的划分
    4.2 干扰影响下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2.1 牦牛坪高山草甸的景观特征
        4.2.2 牦牛坪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4.2.3 景观格局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牦牛坪放牧和旅游的复合干扰
        5.2.2 干扰对草甸退化的影响
        5.2.3 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5.2.4 对景区管理的建议
    5.3 拟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团队野外工作照

(9)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世界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世界遗产概述
        2.1.1 世界遗产的定义
        2.1.2 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
    2.2 中国的世界遗产
        2.2.1 我国的世界遗产类型及数量
        2.2.2 中国的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特征
        2.2.3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建设情况
    2.3 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2.3.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3.2 遗产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五台山概况
    3.2 五台山遗产地申报、建设情况
第4章 五台山遗产价值及对比
    4.1 五台山遗产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4.1.1 自然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4.1.2 文化遗产资源概述及价值分析
    4.2 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价值认定
    4.3 五台山遗产资源对比分析
        4.3.1 国内文化景观遗产对比
        4.3.2 地质公园对比
        4.3.3 四大佛教名山对比
第5章 五台山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构建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5.2 研究方法概述及评价过程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评价过程
        5.2.3 可持续评价标准
    5.3 评价结果及可持续发展建议
        5.3.1 评价结果分析
        5.3.2 可持续发展建议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10)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冲突的普遍性与时代衍生性
        1.1.2 旅游冲突事件不断并引起广泛关注
        1.1.3 精神性的呼唤和旅游地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
        1.2.1 厘清旅游冲突中的利益群体和群体关系
        1.2.2 分析主客群体诉求并辨识冲突内容和差异
        1.2.3 思考相关理论的适用性与延展性
        1.2.4 探索冲突的形成机制以推动和谐发展
    1.3 研究意义
        1.3.1 丰富冲突理论在特定旅游地的应用
        1.3.2 构建旅游地主客冲突的体系化分析框架
        1.3.3 为优化宗教旅游地开发管理寻找参考路径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冲突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社会交换理论
        2.1.4 相对剥夺理论
    2.2 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对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相关研究
        2.2.3 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小结
    2.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外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2.3.2 国内对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的研究
        2.3.3 宗教旅游地主客冲突研究的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区域旅游资源特征
        3.1.2 区域社会概况
        3.1.3 旅游服务和发展现状
    3.2 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
        3.2.1 研究资料收集方法
        3.2.2 研究资料分析方法
    3.3 研究样本描述
        3.3.1 东道主的样本特征
        3.3.2 游客的样本特征
    3.4 研究中的学术伦理
第4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
    4.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群体
        4.1.1 多元化东道主的自我与他者
        4.1.2 两极谱系游客的世俗与神圣
    4.2 东道主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4.2.1 东道主感知到的困境
        4.2.2 东道主感知到的主客冲突
        4.2.3 多元东道主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4.3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内容
        4.3.1 游客感知的主客冲突
        4.3.2 不同游客群体感知的冲突内容差异
    4.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维度
        4.4.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4.4.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维度
        4.4.3 主客冲突维度整合
    4.5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中的趋同与分野
        4.5.1 东道主和游客共同的困境
        4.5.2 主客群体内部的冲突内容共现
        4.5.3 东道主和游客的诉求差异
        4.5.4 多元群体的冲突维度对应差异
第5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结构
    5.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场域反结构
        5.1.1 双主体的反结构状态
        5.1.2 多重场域反结构状态
    5.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内容结构
        5.2.1 物质性与精神性结构
        5.2.2 外显性与内隐性结构
        5.2.3 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结构
        5.2.4 直接性与间接性结构
        5.2.5 共通性与差异性结构
    5.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时空结构
        5.3.1 冲突的时间结构
        5.3.2 冲突的空间结构
    5.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结构
        5.4.1 容量溢损中的边际结构
        5.4.2 角色距离中的尺度结构
        5.4.3 秩序流变中的弹性结构
第6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
    6.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宏观框架
        6.1.1 宗教神圣与旅游世俗
        6.1.2 理性脱魅与价值信仰
        6.1.3 结构与反结构的场域
    6.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的主要因素
        6.2.1 时间羁绊
        6.2.2 空间竞争
        6.2.3 认知偏差
        6.2.4 相对剥夺
        6.2.5 财产损害
        6.2.6 权力失衡
        6.2.7 其他
    6.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6.3.1 东道主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6.3.2 游客视角的主客冲突形成因素比较分析
        6.3.3 主客冲突的形成因素比较分析结果
    6.4 宗教性在主客冲突形成中的调适
        6.4.1 宗教氛围对冲突的弱化
        6.4.2 宗教性对冲突形成的影响
第7章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与管控
    7.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效应与向度
        7.1.1 主客冲突的双重效应
        7.1.2 主客冲突的主轴向度
    7.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体系
        7.2.1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链环
        7.2.2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螺旋层
    7.3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体系维护
        7.3.1 冲突的区隔与整合
        7.3.2 冲突的发展与应变
    7.4 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的管控方式
        7.4.1 注重调节客流
        7.4.2 加强设施建设
        7.4.3 发挥价值共创
        7.4.4 深化环境管理
        7.4.5 重视秩序形象
        7.4.6 速推智能系统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五台山植被的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 吴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D]. 杨茂兴.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J]. 王国棉. 经济问题, 2019(11)
  • [4]华北土石山区植被水碳耦合机制研究[D]. 王丹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晋北明长城文化遗产廊道风景林营造策略与方法研究[D]. 税嘉陵.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九华山风景区文化景观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D]. 牟瑶.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8]不同干扰对草甸退化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以牦牛坪为例[D]. 吕曾哲舟. 云南大学, 2019(03)
  • [9]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静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五台山景区主客冲突结构与形成机制[D]. 张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五台山植被现状及保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