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与启示

人性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与启示

一、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振浩[1](2022)在《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与表达》文中研究指明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王春晓[2](2020)在《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文中认为地域性建筑研究是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而芬兰地域性建筑作为地域性建筑的代表,对研究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借鉴的意义。国内有关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单个建筑或者建筑师以及建筑流派的解读,较少的从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探寻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解读芬兰地域性建筑的本质特征,挖掘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完善国内关于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梳理,为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一个思路。本文首先以背景入手,探索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做出整理,从而形成论文框架。其次,通过现象学基本理论的梳理,并对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做出概述,为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现象学方法论。而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理论与实践的背景研究则为后文提供了依据。第三章以建筑现象学的视角,结合相关文献与实践,归纳总结出芬兰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特征并用实例加以佐证,主要包括: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丰富的知觉体验以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五个方面。第四章着重运用建筑现象学方法,分别从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知觉体验、地域性建筑“衍生性”等四个方面对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代表作品进行剖析,得出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的设计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加深了对芬兰地域性建筑的特征、创作手法、设计策略的了解,对芬兰地域性建筑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并且由芬兰地域性建筑推及中国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为设计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

李石磊[3](2020)在《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几何与形式作为建筑学核心话题之一,从古至今不断演进并推动着学科发展。其中几何原型作为建筑师必要的形式语汇,从概念生成到形式确定更起到重要作用。U形作为方形几何重要的衍生图形之一,相比完美几何,具有半围合性、方向性、连续性等更复杂多样的几何特征,一直在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但相比实践应用,针对U形建筑的具体研究却呈碎片化,缺乏对于其历史沿革、形式特征、具体操作手法与相应秩序原则的系统梳理。本文以U形几何为切入点,以几何与原型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以及形式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图解分析为主要工具,结合大量经典案例,梳理U形建筑的演变与发展趋向,探求其背后所遵循的几何秩序与相应形式操作方法,试图揭示U形几何与形式生成的内在逻辑关联。尤其关注现代建筑以来对U形的创新运用,结合艾森曼对建筑形式要素的总结,从体量轮廓、组合体块、围合界面三种视角对建筑中U形几何的存在状态进行深入解读与具体分析。首先,当U形作为一个单体,操作重点在建筑本体的形式与空间变化。从体量轮廓的视角,针对U形端部、转角、底边、两翼等图形组成要素,归纳出比例缩放、断裂切割、扭转弯折与变异强化四组操作方向,进而总结出从二维延展至拓扑变异八项具体操作手法,以完成从抽象几何到具象建筑形式之间的赋形过程。其次,基于U形具有的几何单元特征,探讨其衍生与组合的操作方法。当U形作为组合体块,根据其彼此间是否交叠,从邻接并置与穿插叠合两种位置关系展开具体的形式生成方法总结;当U形作为围合界面,其首先对空间起到限定与分割,进而作为线性的组织构架,串联一系列组合单元,此时关注重点更在于几何之间的组织关系以及外部空间的处理。通过案例分析,力求梳理其内在的形式生成逻辑,为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优化策略。此外,本文试图拓展当代建筑中U形几何应用的外延,从拓扑变形、三维变形等视角,突破以平面为基础,囿于欧式几何逻辑下的形式生成研究,探索新时代语境下传统几何原型创造性运用的可能,体现当代语境下形式研究的新价值。

牟婷[4](2019)在《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空间生活的角度,探讨古村落的传统生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契合程度。苏州古村落作为江南传统美好生活的主要发源地,将审美意识体现在了建筑、空间、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上。传统空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空间特色可以反映居民们的审美价值和实践过程,传统空间中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保护传统空间即保护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苏州古村落的生活空间体验、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切入,以解析传统空间构成与形态传承与演变,来领会传统空间的审美意义;强调保护传统空间也即保护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逻辑主线,对苏州古村落这一完整的社会单元进行空间评价,来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来保护和体现传统空间的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空间之所以美,重点是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了完整的文化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观点,论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1)当今社会下的古村落该如何回归这种美;(2)如何将传统生活美拓至于现代的村落生活中。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护个体实物例证外,更应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的空间意象、增加传统生活中的交往空间。除了保护建筑这些物质存在,更应注重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空间。基于此观点,本文在最后两章论述了传统空间的传承意义并探讨了传统空间的保护与重构的方法,认为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或重构都应将传统空间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尊重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决定空间本身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要保护人们在传统空间中进行审美实践的权利;尊重传统空间中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修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特别是传统生活和空间保护及优化提供一点意见及建议,进而能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李春[5](2019)在《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指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并与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直接相承,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泰斗”“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建筑风格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从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工业化、民主化的理想实验和探索开始,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主要的视觉景观。作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体系完全异质的形式,现代主义建筑被视为舶来品,始终与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纠葛不清,中国基本被排除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之外。当“国际式”无个性的现代技术与对归属感、认同感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现代主义建筑出现表征的危机,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受到后现代主义之后各类思潮的普遍质疑。中国建筑界所面临的,则是如何从前工业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和如何从现代工业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的后工业或后现代的双重问题。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和“未竞的事业”,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创作,坚持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衣钵,把“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为精髓的东方智慧和中和、温润、诗化的独特美学效果融入现代主义建筑。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向着雅致化和多元的文化适应性发展,同时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深刻的启示。本文吸收建筑语言学、符号学、现象学等理论众长,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文献资料与实例分析相应照、田野调查与跨文化比较相结合,采用形式分析方法,以审美的现代性视野,力图全面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精神实质和审美特征,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完整的创作生涯、创作手法和美学特质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考察。通过精微的纵向分析、横向对比,在现代主义建筑的总体发展框架和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这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点上,揭示贝聿铭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以新的视角和策略扩大贝聿铭建筑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论文框架如下: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进而明确研究的对象、视点、目的和方法。贝聿铭创作丰富、享誉世界,但受文化和身份的偏见,纵观国内外缺乏对其创作全面而深入的美学研究。在对目前建筑研究趋势辨析的基础上,确定借鉴艺术史研究的形式分析法,聚焦贝聿铭凝聚的东西方双重建筑文化精华,以期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图景中深入阐释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贡献的中国智慧。第一章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渊源及特征:从美学的视域,系统梳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谱系、发展阶段和精神实质,通过与新古典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深入比较,总结提炼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基本特征。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原则批判复古主义,抛弃柱式、细部之间的的传统规范和先例旧习。拒绝装饰,对结构和材料的真实、简洁带有清教徒式的推崇。玻璃的透明性表明建筑表皮摆脱了承重功能及重力主导的形式法则,打破了古典砖石建筑厚重、封闭、光线昏暗的状态,改变了内外空间之间截然分开的局面,也暗含了民主政治的社会透明度对促进社会和精神变革具有特殊的作用。三维反透视的新视觉和构造方法探究现代空间关系,由古典各种量体形式的封闭关系,迈向更为动态的时空观念。并将建筑比作居住的机器,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手工业,彰显工业化的机械美学。现代主义建筑的通用性、独立于历史和自然所导致的文化内涵和归属感的缺失,招致后现代主义从统一到差异、从精英到大众、从功能到形式、从审美到游戏的全面挑战。第二章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回顾贝聿铭的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展现东西方双重的建筑美学精神对他的滋养,剖析其具有恒久的典雅品质和东方文化底蕴的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根源。官商、官绅结合的显赫家世、金融新贵的富足生活,培养了他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贵族阶层拥有的精英意识、审美趣味,奠定了他关于世界、生活和建筑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生活在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精华的苏州园林之中,贝聿铭形成了最初的建筑时空观和理想化的建筑原型。立足中华古老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伦理、中庸、包容等思想和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艺术的灵感源泉,贝聿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本质观和审美理想。深刻剖析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及创作,重点论述他们对贝聿铭建筑设计观念和技法产生的教育和影响。由此阐明作为“正宗的包豪斯的接班人”贝聿铭基于现代主义大师各具张力的作品的启示,继承和延续现代主义建筑内在、经典的形式法则,及其简洁、抽象、理性的现代精神,成为这一新传统的忠实发展者。第三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贝聿铭属于埋头建筑设计而无理论建树的实践型建筑师,他的作品类型丰富、覆盖地域广阔。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对贝聿铭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及其50余件作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美学考察。以微观视角对每一件个案的特定意图、独特场景、艺术形式与象征层面深入解读,完整展现其创作历程、梳理手法嬗变的逻辑形态和基本规律。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凭借作为形式创造者的直觉与才能,逐渐从对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模仿,转向空间的创造以及个人风格的建立。运用几何造型、中庭式布局、材料本性、雕塑性景观、精细化工艺、对光的空间表达等独特的创作手法,现代主义建筑基本语汇在贝聿铭的手里具有功能和表现的双重作用,挣脱了传统手法、流行模式的控制,为未来定义了新建筑。第四章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特质:深入贝聿铭建筑作品空间与形式背后的深邃思想、价值理念及表达方式,进行美学的审视和提炼。从贝聿铭致力于探求现代主义形式如何被接受、被拒绝、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使之服从于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视角出发,阐述其建筑作品表层语言的风格与深层的精神本质、价值取向、构思方式和审美特征。伦理化的价值诉求、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以及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的致思和传达方式,使贝聿铭在个体创新和技术惯例、形式表现与内在统一、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了新的平衡,呈现中西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建筑美学特色。第五章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演变的整体框架下客观评价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当现代主义建筑全面进入的自身转型和重构,作为第二代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坚守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想,以美国肯尼迪图书馆、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德国历史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推动现代主义获得广泛的历史认同、成为官式建筑的主流。通过与路易斯·康、迈耶、丹下健三等新现代主义大师集体诉求和个人路径的对比分析,凸显贝聿铭在实现现代主义建筑雅致化发展中象征性、技术性和诗意性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与基督教、中华文明、伊斯兰等不同文明的融合,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传统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六章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渗透到中国,导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全面解体,背后暗含着西方中心和进步假设以及寻求一种新的国家身份认同,引起技术体系、制度体系、教育体系、审美观念等广泛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与吸收伴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反思与更新,审美与政治领导权的争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始终纠葛不清,先后出现了三次“古典复兴”浪潮。市场经济时代在全球化浪潮及功利主义的商品化逻辑冲击下,中国建筑步入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并日益成为全球建筑师角逐、实验的场所,随着历史纵深的消失和建筑美学话语的缺席,在一味模仿、横向移植、商业媚俗、逞奇眩异的建筑生产和形象竞赛过程中,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审美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坚硬的功能空间和千城一面的尴尬。贝聿铭坚持“中而新”,通过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三次卓有成效的实践,以富有东方哲理、硕儒品性、精美雅致的个人化的深刻表达,致力于探索一条中国建筑的现代之路,为中国当代建筑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身古老而伟大的传统指明了道路。结语:简要回顾贝聿铭将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和精髓,在当代以新的方式进行继承和阐释所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未来发展和中国以独特的美学形象融入世界建筑之林进行了展望。

陈朝杰[6](2018)在《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带来了管理变革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将推动发展的重心由生产要素型向创新要素型转变,创新设计成为国家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核心。作为被纳入国家设计创新体系的国家设计政策,它的政策导向、设计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目标,以及设计产业如何求得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并进而形成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强劲优势等,都是我国在制定国家设计政策时所必须正视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设计学的研究立场出发,以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为研究主线,分别从时间结构、经济结构和逻辑结构来探讨和挖掘芬兰设计政策的正反经验,以期对中国在设计政策的研究、制定方面提供极具借鉴意义的芬兰案例。在研究内容上,本文第一章围绕设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两条发展脉络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世界设计先进国家的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通过对设计政策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从而为本文展开设计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该章不仅从市场失灵理论、系统失灵理论等传统公共政策研究视角上考察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并且将社会创新、设计思维等设计学领域内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研究中去,从而为国内设计政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选择。第三章重点放在对芬兰国家地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并对芬兰历史中遭受的重大危机及其对国家发展走向、民族心理形成、政策制度变迁等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的研究重点聚焦于与设计发展有关的芬兰历史事件,从设计促进、设计教育、设计产业演进的角度,梳理了芬兰设计所经历的关键历史阶段。研究和分析了芬兰设计的发展如何受到芬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并对芬兰设计立国思想和芬兰设计政策的推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五章通过对芬兰设计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新旧政策的比较研究等,深入探讨了在芬兰设计政策演变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主体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芬兰设计已产生和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判断、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综合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并最终形成政策产品公布给公众的;第六章则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对芬兰设计政策的国际整体表现和政策发展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评价。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出了芬兰设计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把芬兰与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10个国际设计政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综合结果,系统总结芬兰设计政策成效、问题与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政策研究的相关思路与策略。第七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的设计政策与单纯经济利益考量的设计产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从价值变化的角度来看,代表生产秩序演进的国家形态已将设计价值推向战略层面,其价值内涵已不再是纯粹的利润逻辑,而是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也必然驱动政策研究与实践的变化与调整,并最终导致设计政策研究的转型:一是尽管世界各国对设计的理解基本停留在设计1.0和2.0(工业设计)阶段,从而造成许多研究者对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经济和社会的特征关注不够。但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设计政策的研究逻辑正从单一的服务于国家设计竞争力的提升向服务于全面的社会发展方向转变;二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群体日趋壮大。特别值得注意除了以往的公共政策研究者、创新政策研究者及产业政策研究者之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加入到设计政策研究队伍;三是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研究目的越来越趋多元。设计政策的研究立场或者研究目的也开始悄然变化,它已不再纯粹服务于政府在设计相关领域的决策工作,更被赋予了通过设计政策与战略的研究来为正在建构中的设计学体系做出贡献。相较于国际设计先进国家及地区在设计创新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政策实践上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在国家竞争力上还处于效益驱动的较低竞争层次。因此,国际上诸多构建本国、本地区设计创新体系方面的正反经验,以及在设计驱动创新和经济变革方面的诸多举措,可以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新的选择与路径,并为未来国家战略中纳入设计政策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参考。

陈五英,邵运霖,王雪强[7](2018)在《人情化与理性主义的结合——玛利亚别墅对建筑设计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席卷欧洲的时期,建筑形式趋向于功能主义,工业技术批量化运用在建筑,生产了很多单纯到极点的建筑形式。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玛利亚别墅将人情化和理性主义相结合,是20世纪两个思想碰撞的杰作。研究特定历史时期里独具地域性的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焦尔桐[8](2018)在《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绿色”方针下的建筑与标准定义的“绿色建筑”之间的辩证存在状态是研究讨论绿色目标下的建筑设计问题的基本语境。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绿色加法”现象以及“建筑师控制缺位”的行业自省,凸显出建筑师群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局限和对协同、整合相关的设计控制方法的困惑。从过程出发考察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问题,目的是形成绿色目标与传统建筑设计目标之间的整合,对传统的设计过程思维与控制方法加以修正。研究在跨学科思维的同层类比与转译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的“过程方法(process approach)”思维,构造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的解释性框架。从对绿色建筑的再认识、建筑师主体的过程职能与实践特征、设计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三个层面探讨解决绿色建筑设计过程控制问题的一般性方法途径。通过对“适应”、“改造”与“反思”等建筑环境观念的梳理,指出绿色建筑是应对日益尖锐的环境问题的过程性解决方案:绿色目标以环境承载力作为消费需求的限制边界,边界的建立及效用程度取决于人对环境目标和条件的能动选择与反映。研究归纳了绿色目标下建筑师的过程职能与实践特征,并提出了建筑师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原则:生态理性的设计逻辑、因地制宜的策略生成、同步推进的协同模式以及被动优先的技术选择。进而,从设计原则层面的基础导向控制、设计时序层面的关联逻辑控制、以及设计内容层面的信息网络控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师对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的方法体系并结合一项先导性案例研究对理论方法向实践应用的转化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提出过程方法的视角转化,形成对绿色目标下建筑及其设计实践的认识视角补遗;二、借鉴管理学科过程方法理论思维,构建了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的基本框架,为绿色目标与传统建筑设计目标的综合实现提供了一般性的方法路径参考;三、从设计原则控制、时序衔接控制、内容信息控制三个层面论述了绿色目标下建筑设计过程优化控制的一般方法论构成,为过程方法理论向实践应用的转化提供基础。

张玉明,孙云珂,徐雯[9](2017)在《北欧风格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北欧设计因其民主设计、人文功能主义设计、为日常生活的设计而闻名于世。以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作品和风格为例,探讨北欧设计及其给中国现代设计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李璇[10](2017)在《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面对当代人景之间的关系异化、人对景观的感知粗糙等问题的出现,回归人与景观之间内在的精神关联。通过对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的梳理与研究,确立了对人与景观间意象关联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对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构成层级以及当代景观意象创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将景观意象体验分为三个层级:即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景观意象的情感感触,景观意象的符号感悟。结合理论与实例的双重视角,形成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方法,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新角度与新思路。论文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绪论及意象构成与形成机制两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对现状问题、现有理论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景观意象演进与特征,意象的认知需要与审美需要,意象体验构成进行了论述,在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强调了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意象体验构成的三个层次,为第二部分的论述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由景观意象知觉感知、景观意象情感感触、景观意象符号感悟三个章节组成,他们是意象体验的三个层次,相互渗透又逐层加深。每章节从理论出发,通过对理论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每部分在景观意象创构过程中,可以思考与创构的角度,并细致梳理,发掘规律性的内容。第三部分由景观意象创构原理与方法及景观意象创构实证剖析两部分构成。景观意象创构方法是以体验者与景观间的意象关系为出发点,以意象体验三个层次为基础,从而形成的空间情境创构、沉浸体验创构、体验视角创构的景观意象设计方法。并通过景观作品实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景观实例的实际调研及统计数据分析,形成意象因子与意象活动的网络关系,为景观意象创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量化分析的可能。结语部分进一步强调景观意象创构与当今景观学科发展的重要关联,同时对论文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与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尔瓦·阿尔托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起源
    (一)阿尔瓦·阿尔托个人简介
    (二)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风格概述
    (三)当时的历史文化与建筑背景
二、阿尔瓦·阿尔托在建筑中提倡人性化的理念
    (一)人性化建筑概念产生的背景
    (二)阿尔瓦·阿尔托对人性化概念的诠释
    (三)阿尔瓦·阿尔托应用人性化设计的案例
三、阿尔瓦·阿尔托在建筑中提倡地域性的理念
    (一)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中的地域性
    (二)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中的地域性表达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建筑现象学研究的背景
        1.1.2 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基本理论以及关联性研究
    2.1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
        2.1.1 胡塞尔-“还原事物本身”
        2.1.2 海德格尔-“存在论”
        2.1.3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2.1.4 现象学研究方法
    2.2 建筑现象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2.2.1 建筑现象学理论发展
        2.2.2 模式语言
        2.2.3 原型语言
        2.2.4 场所精神
        2.2.5 知觉研究法
    2.3 建筑现象学在芬兰的发展
        2.3.1 相关理论发展
        2.3.2 实践发展
    2.4 芬兰地域性建筑发展概述
        2.4.1 芬兰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2.4.2 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传统
        2.4.3 芬兰地域性建筑代表建筑师
    2.5 本章小结
3.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与表达
    3.1 自然主义与场所精神的融合
        3.1.1 自然主义
        3.1.2 场所精神
    3.2 功能与空间多样性的表达
        3.2.1 功能主义
        3.2.2 空间多样性表达
    3.3 精致化的细部设计与建构
        3.3.1 细部设计
        3.3.2 建构设计
    3.4 丰富的知觉体验
        3.4.1 视觉体验
        3.4.2 触觉体验
        3.4.3 听觉体验
        3.4.4 嗅觉体验
    3.5 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观
    3.6 本章小结
4.现象学视角下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4.1 地域性建筑的场所营造
        4.1.1 森林几何学
        4.1.2 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提取
        4.1.3 诗意的场所氛围
        4.1.4 地域性建筑场所营造策略
    4.2 地域性建筑空间的多样性表达
        4.2.1 原型表达
        4.2.2 空间关系
        4.2.3 空间路径
        4.2.4 地域性建筑空间营造策略
    4.3 激发地域性建筑的知觉体验
        4.3.1 材质的差异化处理
        4.3.2 光线的明暗与色彩
        4.3.3 “多重感官的复调”
        4.3.4 地域性建筑知觉体验营造策略
    4.4 地域性建筑的“衍生性”
        4.4.1 文化记忆
        4.4.2 想象-广阔性
        4.4.3 时空性
        4.4.4 地域性建筑“衍生性”营造策略
    4.5 本章小结
5.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启示
    5.1 芬兰地域性建筑对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反思
    5.2 现象学视角下的我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反思
    5.3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目录
致谢

(3)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动态
        1.5.2 国内研究动态
        1.5.3 文献综述总结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形式的相关概念阐述
    2.1 建筑形式
    2.2 形式理论与形式分析
        2.2.1 形式理论的发展
        2.2.2 形式分析的方法
    2.3 形式的秩序原则
        2.3.1 古典时期的秩序原则
        2.3.2 近现代建筑的秩序原则
    2.4 几何原型与建筑形式
        2.4.1 原型与普遍形式
        2.4.2 几何原型与形式生成
        2.4.3 U形几何的分析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U形建筑的形式特征与演变
    3.1 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特征
        3.1.1 半围合性
        3.1.2 中心性
        3.1.3 方向性
        3.1.4 均衡性
        3.1.5 连续性
        3.1.6 适应性
    3.2 U形建筑的历史追溯与发展变化
        3.2.1 历史原型追溯
        3.2.2 形式与功能变化
    3.3 U形建筑的解读方式
        3.3.1 独立的体量轮廓
        3.3.2 组合的单元体块
        3.3.3 围合与组织的界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U形作为建筑体量的形式生成方法
    4.1 拉伸与压缩
        4.1.1 二维伸缩
        4.1.2 三维变形
    4.2 切割与断裂
        4.2.1 局部削切
        4.2.2 体量分离
    4.3 扭转与弯折
        4.3.1 内向收缩
        4.3.2 外向敞开
    4.4 变异与衍生
        4.4.1 节点强化
        4.4.2 拓扑变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U形作为组合单元与组织构架的形式生成方法
    5.1 邻接并置的排列单元
        5.1.1 同侧排列
        5.1.2 反向组合
    5.2 穿插交错的叠合体块
        5.2.1 水平交叠
        5.2.2 层化叠加
    5.3 限定空间的围合界面
        5.3.1 完形互补
        5.3.2 界面渗透
    5.4 多样元素的组织框架
        5.4.1 中心嵌套
        5.4.2 边界拼贴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经典U形建筑历史节点图解
附录B:U形建筑形式操作分类表
附录C:U形作为建筑体量的图解操作分类表
附录D:U形作为组合单元与组织构架的图解操作分类表
附录E:基于U形几何的图解操作示意图
附录F:经典U形建筑形式操作归类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村落空间生活的相关研究
        二、苏州传统古村落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释义
        二、古村落的“传统空间”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构思
第一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要素和审美观念
    第一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日常生活要素
        一、传统劳动生活要素
        二、多元主体的社会生活要素
        三、礼制为先的信仰文化要素
    第二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村落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
        一、空间审美构成各要素
        二、关于古村落传统空间审美心理的分析
        三、江南文化的独立性
        四、江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演变
    第一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
        二、交通需求与水网路网布局
        三、文化心理与建筑形态
        四、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
    第二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构成
        一、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二、空间的布局与围合
        三、空间序列分析
        四、空间的区域与边界
    第三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传承
        一、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二、生活方式在空间生活中的传承
        三、空间审美观念在民居中的体现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整体空间构成形态
        二、街巷空间形态演变
        三、空间尺度变化与空间体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
    第一节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
        一、民居空间的需求与空间界面上的变化
        二、民居空间需求与空间天际线
    第二节 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公共空间与空间中的人际交往
        二、街巷尺度与现代交通
    第三节 生产劳动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落的田园空间
        二、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审美
        一、景观节点的空间节奏
        二、街巷的转折与变化
        三、田野景观的审美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一、构建传统空间的“场所精神”
        二、维持乡土环境,留住“乡愁”
        三、生产方式与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四、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村落空间的更新与重构
    第一节 空间审美的断裂与追寻
        一、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风貌难控制
        二、空间审美的“象”的消失
        三、地域文脉的空间叙事
    第二节 古村落保护中“人”的因素
        一、村落空心化的现状
        二、村落发展中的“人”的分析
    第三节 古村落更新的选择
        一、古村落更新的现存模式
        二、建筑信息评估与整合
        三、村落改造的生态补偿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
        一、传统空间意识下的现代村落
        二、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策略
        三、构建符合当代生活的交往空间
        四、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构建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优化对于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一、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
        二、评估空间审美价值,凸显村落特色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落活力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苏州东西山明清古建筑名录
    附录2:苏州古村落环境要素构成表
    附录3:常见民居铺地形式
    附录4:墙体分类表
    附录5:古村历史建筑调查样表
    附录6:徐湾村现状建筑实地调查表
    附录7:古村落游客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附录8: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作者简介

(5)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小结
第一章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渊源及特征
    第一节 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一、现代性
        二、审美的现代性
        三、建筑审美的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脉络
        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及美学特征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实质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征
    小结
第二章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西方资源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美学的东方底蕴
        一、东方贵族:儒家伦理与雅致化审美观
        二、苏州园林:建筑时空观与建筑理想原型
    第二节 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对贝聿铭的影响
        一、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功能与形式
        二、马歇尔·布劳耶:设计与生活
        三、勒·柯布西耶:材料与雕塑
        四、密斯·凡·德·罗:简洁与抽象
        五、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自然与有机
        六、阿尔瓦·阿尔托:人情与地景
    小结
第三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赋形与嬗变
    第一节 贝聿铭建筑创作的历程
        一、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典范:1950 年代
        二、探索形体和空间:1960 年代
        三、真正声名远扬:1970 年代
        四、成为空间艺术大师:1980 年代
        五、发现之旅:1990 年代以来
    第二节 独特的建筑创作手法
        一、光线
        二、庭院
        三、几何
        四、材料
        五、雕塑
        六、工艺
    小结
第四章 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特质
    第一节 伦理化的建筑审美价值观
    第二节 和谐统一的建筑审美理想
    第三节 东方化的建筑创作构思方式
        一、整体思维
        二、立象尽意
        三、中庸适度
    第四节 对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继承与超越
        一、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
        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拓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贝聿铭在现代主义建筑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推动现代主义成为官式建筑风格
        一、新古典主义的霸权
        二、现代主义的突围
    第二节 引领现代主义建筑走向雅致化
        一、路易斯·康:空间哲学
        二、理查德·迈耶:白色主义
        三、丹下健三:内在的日本
        四、贝聿铭:东方智慧
    第三节 拓展现代主义建筑文化适应性
    小结
第六章 贝聿铭对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推动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节 中国现代建筑体系的变迁
        一、技术体系
        二、管理体系
        三、教育体系
    第三节 中国现代建筑审美观念的演进
        一、“仿洋风”
        二、“中国固有形式”
        三、“摩登建筑”
        四、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民族形式”
        五、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民族形式”
    第四节 贝聿铭“中而新”的探索与启示
        一、根植传统
        二、审美至上
        三、工匠精神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
        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
        2.1.1 设计学理论
        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
        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
        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
        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
        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
        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
        2.3.3 国家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2.4 章小结
第三章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
        3.1.2 芬兰的地质地理与气候环境
        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
        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
        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
        3.3.1 芬兰政治概况
        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3.4 章小结
第四章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1860)
        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
        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
        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成功(1945-1960)
        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60年代-80年代)
        4.2.6 向创新之国迈进(1990-1999)
    4.3 章小结
第五章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
        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
        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
        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2005! (2000年)
        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
        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
        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
        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
        5.3.2 新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
        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
        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
        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
        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
        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部到贸易与就业部
        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
        5.4.6 新政策实施情况
    5.5 章小结
第六章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
        6.1.1 研究方法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样本国家和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
        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
        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
        6.2.3 重视政策评估的作用:将政策研究和评估持续系统地应用到政策的发展
        6.2.4 设计政策主题的拓展:政策发展趋势和优先考虑事项
        6.2.5 设计政策对有效促进设计创新绩效的改善有待观察
    6.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对我国构建设计政策体系的启示
        6.3.1 我国设计政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6.3.2 芬兰设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4 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附录

(7)人情化与理性主义的结合——玛利亚别墅对建筑设计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时代背景
2 建筑概况
3 玛利亚别墅的设计语汇
    3.1 建筑外观
    3.2 建筑立面
    3.3 细节设计
4 空间处理
结语

(8)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取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3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综述
        1.3.1 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1.3.2 绿色建筑的定义
        1.3.3 绿色建筑的设计
        1.3.4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2 绿色目标下的整合思想与过程思维之间的关联
    2.1 简述
    2.2 整合观念与过程思维
        2.2.1 哲学视野下的整合观念
        2.2.2 生态学视野下的整合观念
        2.2.3 建筑学体系中的整合基因
    2.3 整合设计理论与过程思维
        2.3.1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整合设计思想
        2.3.2 整合设计过程IDP
        2.3.3 整合可持续设计理论ISD
        2.3.4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对过程方法的基本思考及其构成层次
    3.1 简述
    3.2 过程方法思维及其核心特征
        3.2.1 “过程”语义的不同方面
        3.2.2 过程方法区别于目标思维的差异特征
    3.3 建筑学传统过程思维与过程方法的联系与差异
        3.3.1 “现代设计方法论运动”时期产生的两类过程思维
        3.3.2 “流程”与“过程”的辩证
        3.3.3 建筑认识论中的过程思维
        3.3.4 讨论
    3.4 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的基本构成层次
        3.4.1 过程作为考察绿色建筑的认识论
        3.4.2 建筑师的过程职能与实践特征
        3.4.3 实现设计过程有效控制的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过程方法视角下对绿色建筑的再认识
    4.1 简述
    4.2 境观念与建筑认识模型的静态构成
        4.2.1 “绿色”方针中“本体”与“外延”的认识问题
        4.2.2 认识模型的静态构成
    4.3 对建筑环境观念的梳理与绿色建筑的“本体”、“外延”分析
        4.3.1 “适应”的建筑环境观念
        4.3.2 “改造”的建筑环境观念
        4.3.3 “反思”的建筑环境观念
    4.4 认识模型的过程化修正与绿色建筑边界效应机制的探讨
        4.4.1 认识模型的过程化修正
        4.4.2 “绿色”边界的特征与效应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建筑师的过程职能与实践特征
    5.1 简述
    5.2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的职能分析
        5.2.1 职能界定的基本视角与依据
        5.2.2 建筑师主体的过程责任
        5.2.3 建筑师主体的过程能力
    5.3 绿色边界制约下设计实践的特征分析
        5.3.1 目标逻辑的合理性
        5.3.2 总体策略的针对性
        5.3.3 专业配合的协同性
        5.3.4 技术实施的可操作性
        5.3.5 实践模型的特征构成
    5.4 本章小结
6 建筑师对设计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法
    6.1 简述
    6.2 基于职能与特征分析的过程控制模式的层次构成
        6.2.1 设计原则层面的基础导向控制
        6.2.2 设计时序层面的关联逻辑控制
        6.2.3 设计内容层面的信息网络控制
    6.3 实现过程优化控制的方法路径
        6.3.1 对不同设计原则的差异化量度与适用
        6.3.2 全过程深度融入多元方法互补的研究性设计
        6.3.3 对设计信息网络的类型化控制
    6.4 一项先导性案例研究
        6.4.1 案例研究的基本说明
        6.4.2 对项目合理空间规模决策的优化过程
        6.4.3 拓展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A:调查案例关键过程信息整理
附录 B:案例设计过程的反馈环节与频次识别图表
附录 C: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9)北欧风格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从阿尔瓦·阿尔托帕伊米奥疗养院的设计为例分析北欧设计
3北欧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启示
    3.1 设计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3.2 贴近自然的绿色理念
    3.3 注重功能性符合人体工学

(10)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人与景观的意象关联
        1.1.2 当代城市对景观意象体验的忽视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人文社科领域的意象研究
        1.2.2 景观领域的意象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与框架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意象构成与形成机制
    2.1 景观意象演进与特性
        2.1.1 景观意象的产生与创构
        2.1.2 景观意象的演进
        2.1.3 景观意象的两种特性
    2.2 意象的认知与审美需要
        2.2.1 意象之认知需要
        2.2.2 意象之审美需要
    2.3 景观意象体验构成
        2.3.1 知觉感知
        2.3.2 情感感触
        2.3.3 符号感悟
    2.4 小结
第3章 景观意象的知觉感知
    3.1 景观实体与知觉意象
        3.1.1 实体的存在与意象现实
        3.1.2 直觉把握与瞬时意象
        3.1.3 潜意识影响与周边知觉
        3.1.4 意象图式
    3.2 空间知觉与身体意象
        3.2.1 内外空间与身体边界
        3.2.2 空间方位与身体坐标
        3.2.3 定位认同与现象中心
    3.3 知觉意象与感官组织
        3.3.1 感官交互与联觉体验
        3.3.2 感官移动与空间张力
        3.3.3 感官对比与意象节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意象的情感感触
    4.1 情感活动与意象交流
        4.1.1 情感反应与情感类型
        4.1.2 情感载体与审美想象
        4.1.3 情感交融与双向交流
    4.2 情感线索与记忆展开
        4.2.1 情感与记忆交织
        4.2.2 时间绵延与记忆变化
        4.2.3 提示线索与意象投射
    4.3 情感氛围与沉浸体验
        4.3.1 冥想与情感氛围
        4.3.2 探索与神秘意象
        4.3.3 幻想与超现实意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意象符号感悟
    5.1 意象符号的内涵
        5.1.1 景观意象与原型领悟
        5.1.2 意象符号的修辞表达
        5.1.3 意象符号的体验性关系
    5.2 意象符号之元素层
        5.2.1 景观意象与符号因素
        5.2.2 意象创造与语言简繁
        5.2.3 景观意象与内外语境
        5.2.4 景观意象之多元解读
    5.3 意象符号之结构层
        5.3.1 意象秩序的复杂性分类
        5.3.2 意象秩序的几何分类
        5.3.3 意象秩序的叙事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观意象创构的原理与方法
    6.1 景观意象创构原理
        6.1.1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概念
        6.1.2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意义
        6.1.3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原理
        6.1.4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适用性
        6.1.5 景观意象体验设计的维度
    6.2 建立意象资料库
        6.2.1 捕捉瞬间意象
        6.2.2 发现隐藏的意象
        6.2.3 观察材料意象
        6.2.4 意象交流与创造
        6.2.5 加工体验性的记忆意象
    6.3 空间情境意象创构
        6.3.1 情境渲染:非物质景观元素利用
        6.3.2 情境互动:创构具身体验
        6.3.3 情境融合:从形式到空间
    6.4 沉浸体验意象创构
        6.4.1 冥想体验意象创构
        6.4.1.1 宁静感与空间微动
        6.4.1.2 分离感与空间界限
        6.4.1.3 栖息感与自然氛围
        6.4.2 探索体验意象创构
        6.4.2.1 窥视剧场
        6.4.2.2 解谜线索
        6.4.2.3 惊喜与吸引
        6.4.3 幻想体验意象创构
        6.4.3.1 局部失重与漂浮意象
        6.4.3.2 奇异接合与震撼意象
        6.4.4 记忆体验意象创构
        6.4.4.1 片段与整体呈现
        6.4.4.1 空无与记忆剧场
        6.4.4.2 融合生活记忆
    6.5 多元视角意象创构
        6.5.1 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
        6.5.2 生活意象与情境重构
        6.5.3 传统意象与类型演绎
        6.5.4 自然意象与生态抽象
        6.5.5 揭示场所异质多重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景观意象创构实证剖析
    7.1 符号与情感--纪念公园实例意象创构分析
        7.1.1 肯尼迪总统纪念园(NorthCarolina,USA,1964)
        7.1.2 美国911纪念碑公园(NewYork,USA,2011)
        7.1.3 俄亥俄大学周年纪念公园景观(Athens,OH,USA,2004)
    7.2 感知与冥想--办公庭园实例意象创构分析
        7.2.1 高级科学与技术中心庭园(NishiHarima,Japan,1997)
        7.2.2 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庭园(IbarakiPrefecture,Japan,1994)
        7.2.3 北卡国家银行庭园(NorthCarolina,USA,1985)
    7.3 校园景观意象创构网络模型分析—以天大卫津路校区校园中轴景观为例
        7.3.1 模型建构思路与方法
        7.3.2 调查研究与数据统计
        7.3.3 网络建构与中心度分析
        7.3.4 总结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人情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及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瓦·阿尔托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与表达[J]. 刘振浩.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01)
  • [2]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芬兰当代地域性建筑研究[D]. 王春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U形几何的建筑形式生成研究[D]. 李石磊. 天津大学, 2020(02)
  • [4]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D]. 牟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李春.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D]. 陈朝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8(02)
  • [7]人情化与理性主义的结合——玛利亚别墅对建筑设计的启示[J]. 陈五英,邵运霖,王雪强. 建筑与文化, 2018(11)
  • [8]基于绿色目标的建筑设计过程方法研究[D]. 焦尔桐. 山东建筑大学, 2018(05)
  • [9]北欧风格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J]. 张玉明,孙云珂,徐雯. 信息记录材料, 2017(S1)
  • [10]体验视角下的景观意象创构研究[D]. 李璇. 天津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人性化与创新——阿尔瓦·阿尔托的思想、作品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