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我校学生焦虑状态调查分析

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我校学生焦虑状态调查分析

一、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每一天——我院学生焦虑心理的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邓新星[1](2021)在《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数学错题一直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而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学学习效果。中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数学学科则是中学的主要科目,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不仅影响其数学学业成绩,还会极大影响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鉴于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现状,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探究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端正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提供实证支撑和理论依据。具体来说,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了解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2)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3)探究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的差异;(4)探讨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5)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6)对假设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端正学生订正数学错题的态度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主要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两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选取了这两所中学的61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97份有效问卷,并使用SPSS21.0软件和AMOS24.0软件对有效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具体而言,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分析了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以及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的差异;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分析了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SPSS21.0软件对597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来分析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个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这两所中学开展了学生访谈、教师访谈,并分析了学生的数学错题集,以进一步加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即中学生对数学错题的态度较积极;(2)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年级、班干部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性别、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对订正数学错题的认知、对订正数学错题的行为倾向维度在班主任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对订正数学错题的情感维度在班主任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4)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显着正相关;(5)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显着正向影响数学学业成绩。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基于订正数学错题态度视角,研究中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2)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多样化的研究方法;(3)拓宽了数学错题管理的研究领域,以及丰富了错题管理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成果。为了促进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有:(1)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对比试验法等来进一步研究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探索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或者进一步探究某些变量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调节作用机制;(3)在全区甚至全国的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或者重点关注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情况。

李琳玲[2](2021)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W区农村小学为例》文中认为小学数学具有知识抽象难理解、内容结构严谨较枯燥的特点。而在农村地区小学数学课堂存在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知识传授趣味性低等现象,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不容易保持对数学知识的专注,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尤其部分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教师受限于课堂时间的安排和自身精力,很难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越来越受到课堂教学的重视,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的尝试和发展正在被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正在被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将游戏化教学更加广泛地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广大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方向。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游戏教学问题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首先对数学游戏、游戏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合理阐释,其次以泰州市W区农村小学1-3年级师生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同时抽取低年级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此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况。经调查了解到,数学游戏尚未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并且呈现出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参与度低、游戏开展频率不高、课堂纪律不佳、游戏脱离实际教材等。进一步对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数学游戏化教学受到“大班额”的限制、游戏形式单一、课堂纪律维持困难、游戏安排缺乏精心设计、游戏选择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等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本研究从游戏的运用、课堂的整体性、游戏设计的创新性等方面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指出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数学游戏化教学坚持知识性与娱乐性相结合、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具体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相关数学游戏并引入到课堂中去。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围绕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选取相关知识点,设计出数学游戏,为广大农村小学教职工提供数学游戏素材和教学创新思路。总体而言,本研究结合泰州市W区农村小学低年级开展数学游戏教学的实际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为农村小学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期望能够借此促进对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重视,提高数学课堂数学的效果。

陈银翘[3](2021)在《“双一流”背景下出国访学研究生跨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 ——以N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力慧[4](2021)在《严师新论 ——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曹小雪[5](2020)在《特岗教师焦虑的滋生对其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特岗教师的焦虑是其对教学的内外环境、教学事件等缺乏控制,对生活事件、物质与精神条件等方面缺乏满足感或在教师角色、职业自我等方面存在冲突感而引发的心理上的恐慌、紧张、忧虑,生理上一系列不适反应以及行为上的应对反应。通过对特岗教师焦虑情绪现状的实证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特岗教师普遍滋生了焦虑情绪。而不同的维度系数,包括特岗教师的性别、是否担任班主任、学历层次、任教年级对特岗教师的焦虑情绪均有影响。特岗教师焦虑情绪滋生的机制在于特岗教师的生存境遇与其心理特性的交互作用。生存境遇主要体现为特岗教师的工资收入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福利待遇差、保障性措施缺乏、工作压力大以及存在着身份困境,这种生存境遇是引发特岗教师体验到伤害与挫折的外在根源。心理特性主要是指内心的虚弱无助与自卑感。特岗教师在体验生存境遇所带来的伤害和挫折后,如果他内心强大,具有自信心,那么通常不会滋生焦虑。但如果内心怯弱无力,具有无助感,就很容易滋生出焦虑情感。特岗教师一旦滋生焦虑情绪,那么对其专业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体现为:会影响其专业知识的提升、影响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影响其专业道德的成长、影响其专业心理的健全。由于焦虑滋生对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特岗教师焦虑情绪的滋生提出正确的干预策略。论文从特岗教师焦虑情绪滋生的预防、特岗教师焦虑情绪滋生的监控、特岗教师焦虑情绪滋生的消解等三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杨丽丽[6](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潘静雯[7](2020)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相结合,通过对起始年级学生识字情况的调查,以及对起始年级语文教师在运用故事教学法,依托部编本教材进行识字教学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本文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把从图书馆、书店以及网络上搜集而来的,关于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以及有关“故事教学法”的文献资料,认真研读,进行比较和分析,归纳出“故事教学法”的概况。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对故事教学法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故事教学法”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现状。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对于故事教学法的看法,结合搜集和整理来的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课堂实例,与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识字教学实际,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后探索出在进行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学时,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的可行性策略。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第一部分将陈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中的应用概述,对论文中的两大核心概念“故事教学法”“起始年级识字教学”进行界定和阐释,着重分析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的四大故事类型及特点,即神话故事法、寓言故事法、民间故事法、童话故事法。其次从四个方面阐释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第二部分将分析现阶段故事教学法在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首先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的调查进行概述,其次分析现阶段故事教学法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对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即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原则,联系生活实际,引起情感共鸣原则,紧密结合任务,提高教学实效原则。第四部分系统阐述改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笔者从悦读故事,初步识字;巧讲故事,情境识字;创编故事,自主识字三个方面阐述改进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的策略。第五部分将展示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课例及反思,通过课例分析及教学反思来论证本文所提出的策略的可行性。总而言之,笔者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旨在探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为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识字教学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张练[8](2020)在《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 ——以南昌A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内现阶段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中高考仍是重中之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使得课外辅导教育逐步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选择课外辅导的背后原因多数是由于学生对成绩焦虑性以及家庭对教育的盲目性以及从众性,而非出于对辅导教育效能的考量。当前我国对于教育效能的研究多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对于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则少之又少,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延展,课外辅导是否真如家长所期待的那样,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或者能力方面能发挥它应有的内部提升效能,课外辅导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对外部各利益方服务效能处于何种程度也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描述,课外辅导教育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一种特殊力量,它的教育效能也值得更多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学生、家长、教师层面对南昌市A学校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课外辅导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与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首先,就课外辅导教育就内部外显效能而言,参与课外辅导的学生成绩比未参与课外辅导的学生成绩有显着提升,其中初一初二年级、成绩水平位于中游及中上游、周辅导时长处于4-7及8-11小时维度上的学生成绩提升显着;其次,就课外辅导教育内部内隐效能而言,课外辅导教育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着提升,但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不显着;最后,就辅导教育外部效能而言,辅导教育效能并不乐观,仍有许多需要优化提升的空间。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的从家庭层面、辅导行业层面、国家社会层面提出了提升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的建议。

张羽[9](2020)在《短视频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的策略探究》文中提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主题下衍生出来的时下最热的短视频,近乎成为了每一位互联网终端用户的必备产品。从发展的形势看,短视频APP并非是一溜烟式的泡沫网络文化,反而是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国家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多样化发展的要求。历史学以人为本、波澜起伏的画卷、跌宕感人的情节、深邃博大的思想等,这一切都给网络时代的浅阅读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思想库;而历史强烈的故事性与鲜活的人物性格又可开发出系列历史文化短视频。以此为契机,开发利用短视频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教学文化产品,将其服务于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是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的。就高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以专题为主,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化与升华,是对“五大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与实践,但教学内容的跳跃性大、场景性差,影响了学生的专注度与兴趣感,这就给历史教学短视频的介入,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与强烈的现实需求。目前,短视频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论是学术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还是身处中学历史教学一线教师们的实践探索,都刚刚开始,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切实可行的方案、体系完整的保障、系统完整的理论等应用策略。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随看5G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当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第一个春天之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冠状病毒疫情,不仅打乱了全世界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中断了疫情严重国家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迫改为网络授课、视频教学。在此背景下,笔者在一年前的这个选题,虽然理论与实践的准备不足,但感觉方向是对的。在家抗疫期间虽然查阅资料不便,仍然加快了论文的写作步伐。全文的框架与要点如下。将方兴未艾的短视频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中学历史教学打破时空界限;可以将学生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通过视频展示,可以将央视和主流媒体庞大的视频资源转化为课堂精彩的短视频,可以通过“三国历史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等重大历史题材等,利用东亚及世界范围内的视频资源;可以在古老的“文字叙事”之外增加一个迷人的“视频叙事”,可以让古老的历史学在网络时代生命之树常青、文化启迪常在;可以让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喜闻乐见中春风化雨,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这一既定目标的指引,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明确选题缘由和意义,通过查阅资料认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论文展开的思路和研究计划,点名创新点所在;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短视频发展现状,梳理高中历史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合理界定高中历史教学和短视频概念,介绍研究过程中运用到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第三章是调查分析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短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应用需求和问题反馈,从而采取相应对策;第四章是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分析短视频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同时梳理短视频应用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第五章是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自身特色,以三国文化教学内容为案例,制定出短视频应用的可行性教学设计方案,将其视作教学实践进行尝试;第六章是短视频应用于教学中注意的原则和存在问题,作为文章最后一部分继续延续环环相扣的模式,对所推出的方案进行要求限定,力求文章能够更加严谨,为今后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所应用。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将短视频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其次,短视频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和拉近师生距离。最后,短视频具有操作便捷,实用性强的天然优势,短视频的应用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陆野[10](2020)在《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来华留学预科生这一特殊的汉语学习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结合预科教育的特点,通过大规模调查研究、个案跟踪研究、归因分析、认知诊断、构建模型、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规律、特征、成因、认知、模式、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的基础性研究是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先导调查、师生访谈和课堂观察,编撰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通过实施问卷调查,收集、处理、分析数据深入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具体展开研究(1)关注预科学生个体因素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还选取成功预科生作为个案,对其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采取跟踪、记录、访谈等手段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追溯研究对象运用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时的心理活动和使用轨迹。(2)归因分析重点关注预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师、教材、课外语言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揭示外部因素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具体因果关系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认知诊断研究通过文献法确定预科生汉语学习的认知属性和层级关系,编制出反映这些认识属性的测验题目,并使用特定的认知诊断模型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定量考察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结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4)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为基础,构建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特征模型。本研究将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静态描写转换为动态模型,通过对特征模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论证进一步考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运行机制和体系。(5)运用教学实验法,通过“假设—设计—实施—观察—结果—论证”等一系列环节验证该模型是否能有效提高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水平,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和建议。本研究根据上述的研究成果对比现行的预科词汇教学大纲,着重探讨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定位和标准、任务和原则、方法和技巧。通过对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在全面描写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完成本研究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并组建由预科教育、预科生、预科教师三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性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机制。本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并指出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二、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每一天——我院学生焦虑心理的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每一天——我院学生焦虑心理的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一)论文结构
        (二)内容安排
    五、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六、本章小结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订正数学错题态度
        (二)数学学业成绩
    二、文献综述
        (一)错题管理的完善与拓展研究
        (二)错题管理的实证研究
        (三)错题管理的教学实践研究
        (四)错题管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五)错题管理的提升策略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一)试误学习理论
        (二)元认知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研究假设
    三、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的设计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二)访谈工具的设计
    二、预调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预调查问卷的施测
        (四)预调查量表的分析
    三、正式调查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正式调查问卷的施测
        (四)正式调查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五、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六、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果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一)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二)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总体水平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年级差异
        (三)是否担任班干部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
        (五)是否独生子女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六)班主任是否为数学教师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三、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一)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二)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的差异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一)初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二)高中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五、回归分析结果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分析结果
    六、个案访谈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访谈
        (二)教师访谈
    七、文本分析
    八、本章小结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的分析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一)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二)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年级差异分析
        (三)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班干部差异分析
        (四)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五)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六)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班主任差异分析
    三、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关系的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一)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总体水平的结论
        (二)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的结论
        (三)关于不同数学学业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上差异的结论
        (四)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各维度之间,及其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结论..
        (五)关于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及各维度对数学学业成绩影响的结论
    二、启示
        (一)学生层面的建议
        (二)教师层面的建议
    三、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预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的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W区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 创新之处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游戏教学的研究
        (二) 关于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
        (三) 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一) 数学游戏
        (二) 游戏教学
        (三) 数学游戏教学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游戏教学相关理论
        (二) 教学设计相关理论
        (三) 儿童心理相关理论
第二章 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一) 调查目的
        (二) 调查方法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
        (一)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学生认可度调查
        (二)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情况调查
        (三)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开展情况调查
        (四)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效果调查
        (五)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可行性调查
        (六) 关于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教师体会调查
第三章 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参与度调查分析
        (一) “大班额”限制游戏教学实施
        (二) 学生参与游戏意愿低
        (三) 游戏形式单一
        (四) 娱乐性和教育性缺乏有机统一
    二、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课堂效果调查分析
        (一) 游戏的安排缺乏精心设计
        (二) 游戏的选择缺乏科学性
        (三) 课堂纪律维持限制游戏教学开展
    三、数学游戏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针对性调查分析
        (一) 教学理念的滞后
        (二) 教学目的不明确
        (三) 数学游戏资源不足
第四章 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 设计目的注重能力、动力、心理
        (二) 设计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二、数学游戏化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 将知识性和娱乐性相结合
        (二) 将集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
        (三) 将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化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游戏的兴趣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特岗教师焦虑的滋生对其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的研究
        1.3.2 国外的研究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1 焦虑
        1.4.2 特岗教师的焦虑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对象
        1.5.4 研究方法
第2章 特岗教师焦虑现状的实证调查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工具
        2.1.3 评分标准
        2.1.4 数据处理
    2.2 研究结果
        2.2.1 特岗教师焦虑的总体状况
        2.2.2 特岗教师焦虑情绪现状的差异分析
        2.2.3 特岗教师焦虑情绪现状的调查结论
第3章 特岗教师焦虑情绪滋生的机制
    3.1 特岗教师的生存境遇
        3.1.1 特岗教师的工作条件差
        3.1.2 特岗教师的身份困境
        3.1.3 特岗教师的职业压力大
        3.1.4 特岗教师的福利待遇低
    3.2 特岗教师的心理特性
        3.2.1 特岗教师内心的自卑感
        3.2.2 特岗教师内心的无助感
第4章 特岗教师的焦虑对其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4.1 特岗教师的焦虑情绪影响其专业知识的提升
    4.2 特岗教师的焦虑情绪影响其专业能力的发展
    4.3 特岗教师的焦虑情绪影响其专业道德的成长
    4.4 特岗教师的焦虑情绪影响其专业心理的健全
第5章 特岗教师焦虑情绪的干预策略
    5.1 对特岗教师焦虑滋生的预防
    5.2 对特岗教师焦虑滋生的监控
    5.3 对特岗教师焦虑滋生的消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5.研究评价
    (四)概念界定
        1.学校适应
        2.中职升高职
        3.团体心理辅导
    (五)相关理论阐释
        1.团体动力学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工具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测量法
        3.统计分析法
        4.访谈法
        5.实验法
        6.观察法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二)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1.方案设计思路
        2.方案设计内容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五、不足与展望
    1.不足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7)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阐释
        一、故事教学法
        二、起始年级识字教学
    第二节 故事教学法的类型及特点
        一、神话故事法
        二、寓言故事法
        三、民间故事法
        四、童话故事法
    第三节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促进识字方式转变
        二、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充分调动识字兴趣
        三、结合汉字造字特点,帮助学生意义识字
        四、符合语文教材特点,灵活创设情境识字
第二章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节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案与调查实施概述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二节 故事教学法在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运用的频率较低
        二、运用形式单一
        三、游离教学内容
    第三节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成因
        二、组织引导能力欠缺
        三、教学环境不够宽松
第三章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节 联系生活实际,引起情感共鸣
    第三节 紧密结合任务,提高教学实效
第四章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一节 悦读故事,初步识字
        一、以故事为线索制作导学案
        二、课前荐读识字故事
    第二节 巧讲故事,情境识字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
        二、讲述生动故事,扩大参与度
        三、运用角色扮演,激发求知欲
        四、编故事识字游戏,丰富课堂
        五、结合造字法,理解字形字义
    第三节 创编故事,自主识字
        一、自编故事,探究识字规律
        二、创编游戏,玩乐中识字
        三、开发课外资源,生活中识字
第五章 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的课例及反思
    第一节 神话故事法:以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为例
        一、教学示例
        二、教学反思
    第二节 寓言故事法:以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为例
        一、教学示例
        二、教学反思
    第三节 民间故事法:以一年级上册《对韵歌》为例
        一、教学示例
        二、教学反思
    第四节 童话故事法:以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为例
        一、教学示例
        二、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访谈大纲
附录三 随堂观察表
致谢

(8)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 ——以南昌A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创新点
2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初中生
        2.1.2 课外辅导
        2.1.3 教育效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教育评价理论
        2.2.3 教育效能理论
    2.3 课外辅导教育效能概述
        2.3.1 课外辅导教育效能内涵
        2.3.2 课外辅导教育效能评价
        2.3.3 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结构
3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设计与调查实施
    3.1 调查对象和研究工具
        3.1.1 调查对象
        3.1.2 研究工具
    3.2 预测问卷研究
        3.2.1 预测问卷基本情况
        3.2.2 预测问卷信效度分析
    3.3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现状
        3.3.1 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总体情况
        3.3.2 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科目与成绩水平
        3.3.3 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强度与形式
        3.3.4 初中生参与课外辅导后的自我感知
4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分析
    4.1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的外显效能分析
        4.1.1 参加辅导与否的学生月考排名差异性分析
        4.1.2 不同性别学生的辅导效果差异性分析
        4.1.3 不同年级学生的辅导效果差异性分析
        4.1.4 不同成绩水平的辅导效果差异性分析
        4.1.5 不同辅导强度的辅导效果差异性分析
        4.1.6 不同辅导班类型的辅导效果差异性分析
    4.2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的内隐效能分析
        4.2.1 初中生学习自主性差异性分析
        4.2.2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差异性分析
    4.3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的外部效能分析
        4.3.1 家长层面知觉效能分析
        4.3.2 教师层面评鉴效能分析
        4.3.3 社会层面影响效能分析
5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结论
    5.1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总况
    5.2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差异分析
6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提升策略
    6.1 家庭层面
        6.1.1 合理安排课外辅导
        6.1.2 强化家庭教育辅助
        6.1.3 重视艺体兴趣发展
    6.2 辅导机构层面
        6.2.1 提升教育环境
        6.2.2 培养学习自主性
        6.2.3 重视教师管理
    6.3 政府与社会层面
        6.3.1 加强辅导行业监管
        6.3.2 促进辅导行业公益性
        6.3.3 保障社会教育公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二 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调查问卷
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9)短视频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的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计划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中历史教学
        二、短视频平台
        三、高中教学短视频平台的创建
    第二节 短视频特征分析
        一、信息时效性
        二、大众适应性
        三、自主选择性
        四、互动参与性
    第三节 研究理论依据
        一、生活教育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短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影响调查分析
    第一节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一、调查基本内容
        二、调查数据分析
    第二节 对教师的访谈调查情况
        一、调查基本内容
        二、访谈结论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果总结及评价
        一、调查结果总结
        二、调查结果评价
笫四章短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第一节 利用短视频建构形象化、数字化教学内容
        一、利用短视频丰富教学内容
        二、利用短视频转变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观念
    第二节 利用短视频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模式
        一、利用短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短视频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难点与重点
        三、利用短视频建构起跨时空的历史教学体系
    第三节 历史教学短视频的制作与运用
        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短视频
        二、学生参与短视频制作
        三、其他教学相关短视频的运用
第五章 短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推广运用——以三国文化教学为例
    第一节 三国文化概况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国文化
        一、三国文化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分布现状
        二、三国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短视频应用高中三国文化历史教学的改善和提升
        一、从课堂教学角度
        二、从课外学习角度
    第四节 短视频应用高中三国文化历史教学的评价
第六章 短视频应用高中历史教学原则及发展方向
    第一节 短视频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趣味性原则
        三、适度性原则
    第二节 短视频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以课本为主,利用短视频拓展教育路径
        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短视频利用效率
        三、加强管理,建立短视频教育预警保障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缘由及目的
        1.2.1 选题缘由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5.2 认知理论
    1.6 相关研究综述
        1.6.1 来华留学预科教育研究综述
        1.6.2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1.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第二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计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工具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4 调查工具的信效度
    2.3 研究结果与讨论
        2.3.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
        2.3.2 来华留学预科生个体差异对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
        2.3.3 不同汉语水平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2.3.4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与汉语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4 结论
        2.4.1 主要发现
        2.4.2 研究结果对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
    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个案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3.1.1 个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2 个案研究的实际应用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实施
        3.2.3 研究对象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3.1 记忆策略
        3.3.2 认知策略
        3.3.3 补偿策略
        3.3.4 元认知策略
        3.3.5 社交/情感策略
    3.4 结论
        3.4.1 研究对象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选择
        3.4.2 个案研究结果对预科词汇教学的启示
第四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归因分析
    4.1 预科汉语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1 预科强化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2 预科分层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3 预科阶段教学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1.4 预科课后辅导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 预科考评体系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2.1 每两周一次的单元测试及反馈
        4.2.2 预科教师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 预科教材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1 预科教材的编排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4.3.2 预科教材的使用对预科生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
第五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的认知诊断研究
    5.1 认知诊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目标
        5.2.2 研究对象
        5.2.3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5.3.1 认知诊断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3.2 预科生汉语词汇习得的整体认知情况
        5.3.3 预科生词汇习得的认知掌握模式的基本情况
    5.4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及教学建议
        5.4.1 预科生个体认知结构的诊断评估
        5.4.2 教学建议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用法”的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构建
    6.1 “基于用法”的语言理论与预科教育
        6.1.1 “基于用法”的理论基础
        6.1.2 预科教育对于“基于用法”语言理论的现实需要
    6.2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2.1 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研究背景
        6.2.2 “基于用法”的词汇学习策略理论
        6.2.3 “基于用法”的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模型构建
    6.3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模型的教学实验
        6.3.1 实验目的
        6.3.2 实验对象
        6.3.3 实验设计
        6.3.4 课堂教学实录
        6.3.5 课堂教学记录
        6.3.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7.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
        7.1.1 预科汉语词汇的教学任务
        7.1.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7.2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研究
        7.2.1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背景
        7.2.2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7.2.3 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展望
    7.3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原则
        7.3.1 结合汉语的特点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2 利用语言环境进行预科汉语词汇教学
        7.3.3 注重预科汉语词汇教学的实用性
    7.4 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7.4.1 词汇的展示
        7.4.2 词汇的讲解
        7.4.3 词汇的练习
第八章 结语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表
附录2: 预科生汉语词汇测试
附录3: 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认知诊断测验
附录4: 《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5课单元测试卷(词汇部分)
致谢

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生活每一天——我院学生焦虑心理的状况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生订正数学错题态度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 邓新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泰州市W区农村小学为例[D]. 李琳玲. 扬州大学, 2021(09)
  • [3]“双一流”背景下出国访学研究生跨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 ——以N大学为例[D]. 陈银翘. 宁夏大学, 2021
  • [4]严师新论 ——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D]. 赵力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特岗教师焦虑的滋生对其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干预策略[D]. 曹小雪.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起始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潘静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初中生课外辅导教育效能研究 ——以南昌A学校为例[D]. 张练.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9]短视频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的策略探究[D]. 张羽.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10]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 陆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每一天——我校学生焦虑状态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