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灰霉病菌C31的影响

B21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灰霉病菌C31的影响

一、芽孢杆菌B2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C31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1](2020)在《Bacillus velezensis NT35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室从人参根际土壤分离获得一株对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NT35,该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广谱抗性。本试验旨在对菌株NT35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探究其抗菌物质特性,提高菌株的生物防治效果,为其在人参病害上的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菌株NT35抑菌活性的测定及鉴定该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显示出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性;田间防治试验表明菌株NT35发酵液(1.5×107cfu/m L)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高达68.79%;通过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RNA测序分析,鉴定菌株NT3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发酵液的制备及粗蛋白的获得种子液制备:NT35平板打两个菌碟,接入种子培养基,温度28℃,转速160rpm,培养12h;发酵液制备:按6%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温度34℃,转速180rpm,装液量50/250,摇瓶培养72h。用30%硫酸铵对20L发酵液进行沉淀处理,后经透析袋(3500)脱盐处理24h,最终获得7.946g粗蛋白。3、粗蛋白稳定性的测定粗蛋白耐高温,20-100℃条件下均有抗菌活性;耐酸碱,在p H4-10条件下均具有抗菌活性;在30W紫外灯照射条件下具有抗菌活性;经过蛋白酶K(终浓度100μg/m L)和氯仿处理后失活。4、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采用脱盐柱Sephadex G-25、离子交换柱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Q Sepharose HP,凝胶柱Superdex75等,获得具有拮抗人参锈腐菌能力的天然蛋白1-4-2F和1-5-1F;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其分子量分别为6.5 KDa和3.3KDa。5、抗菌蛋白的质谱鉴定1-4-2F质谱鉴定:选择综合得分最高、登录号为ATX84098.1的蛋白作为目的蛋白,该蛋白分子量为10.176KDa,等电点9.08,覆盖率达到49%,该蛋白为未注释功能蛋白(Uncharacterized protein);1-5-1F质谱鉴定:质谱结果中蛋白测序太少,且score值偏小、分子量相差大、覆盖率偏低,未找到相应匹配蛋白。6、拮抗蛋白1-4-2F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蛋白1-4-2F对人参锈腐菌菌丝有拮抗作用,导致锈腐病菌丝杂乱,细胞畸变、囊泡、膨胀,细胞壁损坏,原生质泄露,继而菌丝断裂消融。本试验分离纯化出一种抗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相关蛋白,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生防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发掘抗病相关基因和研究抗病机理奠定基础,对生防菌的改造及药剂多样性的开发做出贡献。

赵新贝,王娟,上官妮妮,刘红彦,马青[2](2019)在《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TD-7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防治效果》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平板稀释分离法,从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活性良好的细菌TD-7。通过形态特征和16S 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对其发酵滤液抑菌机理、最优发酵条件、最优发酵培养液组分及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菌株TD-7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菌孢子的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在95%以上。皿内酶分泌试验发现,该菌可分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未检测到β-1,3-葡聚糖酶活性。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最强的条件为在250 mL三角瓶中,将种子液按3%的体积比接种到50~75 mL培养液中,初始pH 8.0,温度32~36℃,转速200 r/min,发酵5 d。通过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方为玉米粉3%、蛋白胨1.5%、KH2PO4 0.05%。经摇床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液组分优化,菌株TD-7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提高了26.39%。该菌的发酵液对温室盆栽及田间大棚中的番茄灰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61%和87.70%。滤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TD-7发酵滤液中活性物质具有较广的pH适应范围(pH4.0~9.0),在高温和紫外光照射下较稳定,有制成生物制剂应用于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潜力。

王游游[3](2018)在《致病疫霉拮抗菌WL2及其脂肽的防病促生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自2015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国内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然而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影响最大,破坏性最强的病害,因此,如今晚疫病已被视为国际第一大作物病害。目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手段有农业防治、培育抗病品种、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农业防治技术费时费力且不能从根源上消除晚疫病的侵染,病原菌的迅速变异和交配型的日益复杂,抗病品种的培育速度远远不及病原菌引起的种薯抗性丧失速度,其次化学农药的不断选择作用已经导致致病疫霉更加频繁的变异,加之化学农药大量喷施造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污染已不容忽视。因此,探索新型高效、安全且环保的生物防治手段迫在眉睫。近几年以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为核心的生物防治技术因其具有防治效果突出、对环境无污染、不易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等特点而备受学者关注。本研究室在近几年也筛选出了WL1、M15和WL2等6株对致病疫霉有显着抑制作用并在离体组织试验中有突出防病效果的菌株。由于这些菌株是由我实验室在不同时期筛选获得的菌株,关于这几株菌究竟哪株菌更具生防潜力,值得进一步比较和探讨,此外关于最具生防潜力菌株的分类地位、抑菌活性稳定性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类别也有待进一步明确。本试验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进一步比较对致病疫霉有一定抑制效果的6株菌在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萌发和离体组织上防控马铃薯晚疫病的能力,筛选出综合生防潜力最强的菌株;(2)明确最具生防潜力菌株(WL2)抑菌活性稳定性及菌株分类地位;(3)分析该菌株(WL2,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脂肽能力及所产脂肽种类;(4)明确WL2菌株产生的脂肽物质在马铃薯晚疫病方面的防治效果和对马铃薯植株的促生作用。本试验获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比较6株菌的生防效果,明确了菌株WL2最具生防潜力,其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抑菌带宽均大于26 mm,对致病疫霉菌丝体致畸率达到38.7%,在该菌株最低菌液浓度(1×104cfu/mL)抑制下,释放游动孢子、孢子囊直接萌发和游动孢子萌发比率都是最低,依次为33.8%、28.3%和35.4%,此外WL2菌株在离体叶片和块茎上的防病效果都是最好,相对保护率分别为81.2%和80.5%。2、对WL2菌株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明确了WL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WL2菌株抑菌作用稳定,无菌体发酵液经121℃高温处理后,抑菌率高于50%;经pH值212处理后,抑菌率大于70%;在紫外线下照射12 h,抑菌率也能高于77%,还发现发酵液在4℃环境下可储存1年、且保留抑制活性基本不变。4、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WL2具有产脂肽的能力,该菌株可产生明显的嗜血圈,噬油圈,发酵液具有驱油效果,能产生直径高达4.9 cm的驱油圈,并且发酵液乳化性能百分数高达85.5%。5、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WL2可产生IturinA和Surfactin两类脂肽物质。6、脂肽物质对致病疫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与其浓度呈现依赖关系,当脂肽浓度为25μg/mL时,抑菌圈直径为5.9mm;当脂肽浓度为3μg/mL时,孢子囊直接萌发率仅为9.7%;脂肽浓度为4μg/mL时,游动孢子释放率仅为7.6%,并且脂肽抑制孢子囊释放和直接萌发都仅需1.5h。7、脂肽物质对晚疫病均有显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其中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20μg/mL的脂肽预防晚疫病,在离体块茎和叶片上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0.6和17.5(对照组分别为73.1和78.2);此外脂肽可显着促进马铃薯块茎PPO、POD和PAL 3种生防酶活性的提高。8、脂肽对马铃薯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促进植株叶绿素总含量提高15%左右,促进地下部分根增粗11.9%和根干重提高11.2%,同时脂肽还可促进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主茎增粗9.8%和主茎干重提高16.7%,促进后代子薯增产约14.8%。

吕婷[4](2018)在《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文中认为番茄灰霉病菌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Botrytis cinerea)真菌侵染所引起对番茄危害较重的病害,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筛选灰霉病拮抗菌并制备生物菌肥是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途径。目前,对生物菌肥的研究大多数针对一种拮抗菌,单一菌株的防病效果较复合菌株低,防治效果不理想。鉴此,本研究从宁波番茄保护地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筛选出两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菌株LM-Y和LM-N,对其进行鉴定,研究复合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抑菌特性及适宜发酵条件,以海藻液为载体制备复合生物海藻肥,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来初步探究海藻菌肥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为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稀释涂布及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平板对峙法初筛得到24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以水稻赤霉病菌和油菜立枯丝核菌为指示菌,复筛选取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最终得到2株高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株,分别命名为LM-Y和LM-N。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LM-Y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M-N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2、拮抗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M-Y和LM-N具有亲和性,可以混合发酵。复合菌株摇床发酵培养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接种量5%,装液量90mL(250mL三角瓶),发酵时间48h,摇床温度29℃,转速180r·min-1,最佳接种比例为LM-Y:LM-N=1:2,培养所得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直径较单菌株分别提高了了 44.31%和32.47%。3、复合生物海藻菌肥的制备及防病增产效果评价。不同浓度复合生物海藻菌肥处理番茄种子可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400倍液处理效果最佳。盆栽试验定期统计番茄灰霉病的发病情况和测定番茄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变化,测定番茄的株高、茎粗及收获后的单果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处理5)和复合菌株发酵液(处理3)可抑制灰霉病病原菌繁殖,病情指数比只接种病原菌(处理2)分别降低70.41%和38.86%;处理5较单一的海藻液(处理4)番茄株高、茎粗和单果重有所增加,表明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兼具促生和防病效果。

魏倩,张娜,张平,李明刚,阎瑞香[5](2017)在《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旨在对保存的4种芽孢杆菌菌株种属水平做初步鉴定并研究其在离体条件下对蒜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以及活体条件下对蒜薹保鲜的时效性。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法进行离体实验,采用有伤接种法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活体实验。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与对照相比,4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菌落扩展和菌丝体生长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效果HB-2>B579>B1>B001(P<0.05)。20℃活体实验中,4种芽孢杆菌的预防处理均能较好地控制蒜薹灰葡萄孢霉病斑扩展,且效果好于治疗处理,但是不同芽孢杆菌最佳的预防时间有所不同。其中,HB-2和B579预防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蒜薹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综合来说,芽孢杆菌HB-2比其他3种芽孢杆菌能更有效地预防蒜薹灰霉病。

李玲[6](2017)在《枯草芽孢杆菌BH-8对番茄灰霉病防病机理及其促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长期依赖化学防治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抗药性等问题,开发对环境友好的生防制剂是缓解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实验室前期以番茄灰霉病菌为靶标菌,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到1株拮抗效果良好的枯草芽孢杆菌BH-8,本论文以BH-8为对象,研究其对于番茄灰霉病菌抑菌以及对灰霉病防治机理和番茄植株的促生效果等。主要结果如下:1.BH-8发酵滤液可延迟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缩短变粗,颜色变深;另外,BH-8发酵滤液对黄瓜炭疽病菌、苹果霉心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等12种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黄瓜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53%以上。2.BH-8发酵滤液含蛋白等抑菌活性物质,可在20%90%的硫酸铵饱和度下析出,且在30%硫酸铵饱和度下析出的蛋白沉淀抑菌活性最好,这些物质具有强极性,易溶于水,微溶于有机溶剂。3.BH-8菌株在皿内可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几丁质酶,同时可分泌铁载体和IAA,具有溶磷作用。4.BH-8发酵液(1×108 cfu/mL)可诱导增强番茄防御相关酶活性,处理后叶片中的SOD、CAT、POD及PAL等防御酶活性显着上升,12 h24 h达最大值。5.BH-8发酵液可诱导番茄防卫反应,处理后叶片中的PR1、PR3、PDF、EIN2、CAT和PAL等抗病相关基因显着上调,在12 h或24 h达峰值。6.BH-8发酵液可有效防治设施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达到82.25%,与80%腐霉利1000倍稀释液防效(87.14%)相当,稀释50倍后防效仍有58.17%。7.BH-8发酵液可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处理后,种子萌发率提高7.21%;盆栽幼苗株高增幅达22.15%,茎粗增幅达26.19%;田间幼苗株高增幅达19.35%,茎粗增幅达23.19%。8.化学杀菌剂50%啶酰菌胺与BH-8相容性最好,50%咯菌腈与80%腐霉利次之,40%嘧霉胺较差。

金伟伟[7](2017)在《枯草芽孢杆菌J-5的鉴定及其抑菌能力的分析》文中提出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ma)引起的侵染性疾病,已成为近几年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是我国蔬菜水果生产地的主要病害。目前还没有有效地防治方法,因此寻找出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菌株来防治灰霉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室前期分离了六株对灰霉菌有抑菌效果的菌株J-1、J-2、J-3、J-4、J-5和J-6,本论文通过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到一株对灰霉病抑制作用最强的生防菌株J-5。通过对该菌株进行观察培养形态特征、了解其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编码序列以及结合系统发育树的分析最终确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该菌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11750,16S rDNA GenBank登录号为KY357320。首先对菌株J-5最适培养条件和产抑菌物质的最适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温度、pH、装液量和培养时间确定J-5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和最适产生抑菌物质的条件,实验结果证明培养条件与产生抑菌物质的的条件是相同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装液量为50 mL,最适培养时间为24 h,最适pH值为7。本研究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菌株J-5发酵上清液进行研究,平板实验和离体法测定结果表明该上清液对番茄灰霉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发现该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灰霉菌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对发酵上清液的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温度(37℃-121℃)、碱(pH 8-11)、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以及储存都有一定的耐受性,但是对酸和紫外较敏感。通过盐酸沉淀法获得了脂肽粗提物,然后通过AKTA pure分离有效物质,可以确定有三种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灰霉菌。通过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发现该菌中含有合成iturin、fengycin、surfactin的相关基因。将J-5菌株DNA基因组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测序结果如下,全基因组大小为4,117,900 bp,GC含量为46.11%,预测得到的基因数为4312,在基因序列上共找到87个tRNA,27个rRNA,9个sRNA。该测序结果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018295。使用比较基因组学软件与NCBI中其它已测序的四株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J-5中存在1105个特有基因。在COG数据库中有关次级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包括110个,其中就包括合成iturin、fengycin、surfactin的基因,并且还有一些未知基因值得我们研究。

谢梓语[8](2017)在《4种植物真菌病害生防菌的筛选》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获得对番茄早疫病、辣椒疫霉病、黄瓜枯萎病和苹果轮纹病等几种重要的植物病害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法对454株放线菌和30株细菌进行了系统筛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株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生防细菌B1409的防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以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484株生防菌进行初筛。结果表明,共得到20株具抑菌活性生防菌,其中,有16株生防菌对番茄早疫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抑菌带宽度范围为12.0-34.0mm;有12株生防菌对苹果轮纹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抑菌带宽度范围为:18.0-38.0mm;有3株生防菌对辣椒疫霉病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放线菌YC-15、YC-18和细菌B1409的抑菌带宽度分别为15.6、15.0和26.0 mm;细菌B1409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宽度为27.0 mm。以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上述19株放线菌和1株细菌的发酵液上清液进行复筛。结果显示:7株放线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均达到70.0%以上,其中YC-15、YC-18和HN-5菌株的抑制率超过80.0%;菌株YC-15、YC-18、YC-36、EC-13、EC-24和HN-5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活性超过70.0%;菌株YC-15和YC-18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活性超过60.0%。细菌B1409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0%以上。2.组织法测定了7株放线菌YC-15、YC-18、YC-28、YC-36、EC-13、EC-24、HN-5和1株细菌B1409发酵液原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6株生防菌的发酵液原液对番茄早疫病有一定的药效,其中YC-18和EC-24菌株的药效超过50%,HN-5菌株的药效超过60%,EC-13的药效接近对照药剂,达到71.7%;5株放线菌的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有一定的药效,其中YC-18和EC-24菌株的药效超过60%,HN-5菌株的药效高于对照药剂,达到82.5%。细菌B1409对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80.0%。3.盆栽试验表明,细菌B1409发酵液原液对番茄早疫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7.8%和41.2%;对辣椒疫霉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61.2%和56.4%;对黄瓜枯萎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7.0%和22.5%。4.进一步探讨了细菌B1409的防病机制。电镜观察发现,平板对峙试验中B1409能分泌某种物质直接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同时导致菌丝发生畸变。盆栽试验发现,不同浓度B1409发酵液灌根处理番茄植株和辣椒植株后,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植株的生长,同时增强植株体内SOD、POD和CAT活性,且浓度越大促进效果越明显;综上可知,菌株B1409通过抑制病菌生长、加强植株生长势以及诱导植株体内防御相关酶活性等方式来防治病害。

李月飞[9](2014)在《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18BS-12的鉴定及生防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灰霉病可危害多种果蔬,经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亟待开展生物防治等的研究。本文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18BS-12,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开展了生防潜力研究,以期开发出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新型微生物农药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从采自陕西省、甘肃省和河南省的51个土样中分离得到放线菌439株,细菌533株。通过筛选得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菌株18BS-12。2.对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初步将18BS-12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3.离体叶片和盆栽试验表明,18BS-12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与80%腐霉利1000倍稀释液和40%嘧霉胺500倍稀释液防效相当。4.对菌株发酵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抑菌物质的产生率。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2%玉米粉,1.5%牛肉膏和0.005%硫酸亚铁。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0h,初始pH8.0,接种量3%,装样量50mL,发酵温度32℃,转速180rpm。5.18BS-12发酵滤液中的拮抗物质既有水溶性的也有脂溶性的,且含有蛋白质,该类拮抗物质对温度和酸碱较稳定,对紫外和石油醚不稳定。6.18BS-12发酵滤液可抑制灰霉菌孢子萌发,使菌丝分支增加,数量减少,菌丝变粗短。7.18BS-12发酵滤液的抑菌谱较广,对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茄子褐纹病病菌(Phomopsis vexans)、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黄瓜枯萎病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霉心病菌(Epicoccum nigrum和Fusarium proliferatum)、黄瓜靶斑病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番茄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仇艳肖[10](2012)在《黄瓜灰霉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灰霉病可危害多种果蔬,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安全有效的防治技术。为获得性状优良的生防菌直接服务于生产,本论文从防治灰霉病的高效广谱生防细菌的菌种分离鉴定、发酵条件、抗菌物质分离、防病促生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河北、山东、长春、南昌、兰州等地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64株芽孢杆菌。以黄瓜灰霉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到4株产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高效拮抗菌。通过传代稳定性和抗菌谱测定,筛选到一株遗传性能稳定,抗菌谱广的生防菌株ch2-22。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拮抗菌ch2-22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brevis)。以NB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采用单因子试验,对ch2-22最佳发酵条件研究表明,种子液培养时间为14h,发酵时间60h,发酵温度30℃,初始pH值7.07.5,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4%。菌株ch2-22抗菌物质性质研究表明,抗菌物质对热和酸碱稳定性强,经强光和紫外线照射性质稳定,对氯仿、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不敏感,反复冻融和长期保存对抗菌物质活性无影响,紫外检测在196nm处有紫外吸收峰。用有机溶剂对菌株ch2-22的发酵滤液进行萃取,有机相均无抑菌活性,推测抗菌物质为水溶性物质。利用浓盐酸和低温乙醇沉淀法来分离抗菌物质,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上清液,将上清液用3kD中空纤维素膜进行超滤,截留液和滤出液均有抑菌活性,显示有多种抗菌物质存在。利用Tricine-SDS-PAGE测定截留液和滤出液中抗菌物质分子量,截留液中存在分子量大约为15kD、11kD、7.5kD和3kD的物质,而滤出液中仅有一种物质,分子量为3kD左右。抑菌机理研究表明,ch2-22分泌的抗菌物质能够强烈抑制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该菌株能分泌蛋白酶,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蛋白成分,使病原菌菌丝受到破坏,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用ch2-22发酵滤液诱导处理黄瓜幼苗,可显着提高植物体各种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植物体病程相关蛋白: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的酶活性,从而提高植物体抗病能力。菌株ch2-22离体防效实验表明,发酵滤液100倍稀释液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100%。室内盆栽试验表明,1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预防效果为87%,治疗效果为76%,防病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菌株ch2-22发酵滤液50倍和100倍稀释液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根芽的生长,在株高、茎粗、展开叶片数、叶片面积、鲜重、干重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植株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也有显着提高。这为黄瓜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进而提高黄瓜产量和改善黄瓜品质。

二、芽孢杆菌B2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C31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芽孢杆菌B2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C3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Bacillus velezensis NT35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参的生物防治
    1.2 抗菌蛋白研究进展
    1.3 蛋白的分离和检测方法
    1.4 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菌株NT35抑菌性的测定及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抗菌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3.1 试验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抗菌物质的检测与分析
    4.1 试验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2)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TD-7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病原菌和生防菌
    1.2 培养基
    1.3 摇床发酵条件优化
        1.3.1 发酵种子液制备
        1.3.2 转速
        1.3.3 培养温度
        1.3.4 接种量
        1.3.5 摇瓶装液量
        1.3.6 发酵时间
        1.3.7 初始p H
    1.4 发酵培养液配方优化
    1.5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1.5.1 酸碱稳定性测定
        1.5.2 紫外稳定性测定
        1.5.3 温度稳定性测定
    1.6 不同处理液对温室盆栽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1.6.1 发酵原液、发酵滤液和菌悬液对温室盆栽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1.6.2 发酵滤液及其稀释液对温室盆栽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1.7 田间大棚防治效果测定
        1.7.1 田间试验布局
        1.7.2 调查方法
    1.8 发酵滤液对灰霉菌的抑菌作用
        1.8.1 灰葡萄孢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1.8.2 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1.8.3 对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形态的影响
    1.9 酶分泌检测
        1.9.1 几丁质酶活性检测
        1.9.2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检测
        1.9.3 蛋白酶活性检测
        1.9.4 β-1, 3-葡聚糖酶活性检测
    1.1 0 拮抗菌的分子鉴定
        1.1 0. 1 拮抗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1.1 0. 2 目标片段的PCR扩增
        1.1 0. 3 目标序列的比对分析
    1.1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摇床发酵条件优化
    2.2 发酵培养液组分优化
    2.3 发酵滤液对酸碱、紫外光和高温的稳定性测定
        2.3.1 发酵滤液对酸碱稳定性的测定
        2.3.2 发酵滤液对紫外光稳定性的测定
        2.3.3 发酵滤液对高温稳定性的测定
    2.4 不同处理液对温室盆栽中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4.1 发酵原液、发酵滤液和菌悬液对温室盆栽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4.2 发酵滤液及其稀释液对温室盆栽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5 发酵原液及其50×稀释液对大棚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测定
    2.6 发酵滤液对灰霉菌的抑菌作用
        2.6.1 发酵滤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将菌株TD-7的发酵滤液与孢子悬浮液按体积1:1混合后, 对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2~8 h发酵滤液完全抑制了灰霉菌孢子的萌发 (表7) 。
        2.6.2 发酵滤液对灰霉菌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形态的影响
    2.7 酶分泌检测
    2.8 拮抗菌16S rDNA和16S-23S ITS序列进化树分析
3 讨论

(3)致病疫霉拮抗菌WL2及其脂肽的防病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马铃薯与晚疫病
        1.1.1 马铃薯
        1.1.2 马铃薯主要病害
        1.1.3 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1.2.1 培育抗病品种
        1.2.2 农业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枯草芽孢杆菌及脂肽类物质
        1.3.1 枯草芽孢杆菌及脂肽
        1.3.2 脂肽抑生作用机理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6株拮抗细菌对致病疫霉抑制作用的比较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马铃薯
        2.1.2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悬液、无菌体发酵液及致病疫霉孢子囊悬液和游动孢子悬液制备
        2.2.2 拮抗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测定
        2.2.3 拮抗菌菌液导致致病疫霉菌丝体畸变的显微镜观察
        2.2.4 受拮抗菌菌液抑制的菌丝体恢复生长速度检测
        2.2.5 不同浓度菌液对致病疫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2.2.6 拮抗菌液在离体组织上的防病效果评价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拮抗菌菌活体、菌液及无菌体发酵液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
        2.3.2 拮抗菌菌液引起致病疫霉菌丝体形态畸变
        2.3.3 抑制后的致病疫霉菌丝体恢复生长
        2.3.4 不同浓度菌液对致病疫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2.3.5 拮抗菌菌液在离体组织上的防病效果
    2.4 讨论
第3章 WL2菌株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稳定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形态特征观察
        3.2.2 生理生化指标检测
        3.2.3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2.4 发酵液适宜温度范围的确定
        3.2.5 发酵液对酸碱耐受性的检测
        3.2.6 发酵液紫外线稳定性分析
        3.2.7 储存时间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3.3 结果与分析
        3.3.1 WL2菌株形态特征
        3.3.2 菌株生理生化指标
        3.3.3 WL2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3.4 温度影响发酵液稳定性
        3.3.5 pH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3.3.6 紫外线影响发酵液稳定性
        3.3.7 不同储存时间影响发酵液稳定性
    3.4 讨论
第4章 WL2菌株产脂肽性能分析及脂肽物质的分离纯化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种和培养基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WL2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4.2.2 菌株溶血能力鉴定
        4.2.3 菌株噬油能力评价
        4.2.4 WL2发酵液排油效果检测
        4.2.5 菌株发酵液乳化性能指数测定
        4.2.6 脂肽甲醇沉淀
        4.2.7 HPLC纯化脂肽
        4.2.8 质谱对脂肽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WL2菌株溶血能力
        4.3.2 菌株噬油能力
        4.3.3 发酵液排油效果
        4.3.4 发酵液乳化性能指数
        4.3.5 脂肽甲醇沉淀
        4.3.6 HPLC纯化脂肽
        4.3.7 质谱鉴定脂肽
    4.4 讨论
第5章 脂肽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及对植株的促生作用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马铃薯
        5.1.2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5.1.3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脂肽抑制菌丝生长的测定
        5.2.2 不同浓度脂肽抑制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直接萌发的检测
        5.2.3 脂肽抑制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直接萌发时间的确定
        5.2.4 脂肽离体组织生防效果的评价
        5.2.5 脂肽影响马铃薯离体块茎防御酶活性的测定
        5.2.6 脂肽处理马铃薯盆栽植株
        5.2.7 脂肽处理对马铃薯盆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8 脂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浓度脂肽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
        5.3.2 不同浓度脂肽抑制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直接萌发
        5.3.3 脂肽抑制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直接萌发时间的确定
        5.3.4 脂肽离体组织生防
        5.3.5 脂肽对马铃薯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5.3.6 脂肽处理对盆栽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3.7 脂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
    5.4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番茄灰霉病研究概况
        1.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及危害
        1.1.2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对策
    1.2 植物灰霉病的生物防治
        1.2.1 生防菌在植物灰霉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2.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3 生物菌肥研究现状
        1.3.1 生物菌肥的概念、特点
        1.3.2 生物菌肥的主要作用
        1.3.3 生物菌肥应用研究与发展前景
        1.3.4 海藻生物肥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分离
        2.2.3 拮抗菌的筛选
        2.2.4 菌种保存
        2.2.5 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的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拮抗菌的筛选
        2.3.2 菌株LM-Y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菌筛选
        3.3.2 菌株LM-N的鉴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株混合培养及抑菌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单菌株种子液及无菌滤液制备
        4.2.3 复合菌株拮抗试验
        4.2.4 复合菌株最佳混配比例筛选
        4.2.5 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2.6 培养条件优化后抑菌活性对比
    4.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菌株拮抗试验
        4.4.2 复合菌株混配比例筛选
        4.4.3 不同碳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4 不同氮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5 不同无机盐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6 初始pH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7 接种量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8 装液量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9 发酵时间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10 温度对复合菌株生长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4.4.11 培养条件优化后抑菌活性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对盆栽番茄抗病增产效果初探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方案
    5.3 数据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复合生物海藻液肥对番茄种子萌发影响
        5.4.2 不同处理对番茄灰霉病病情指数影响
        5.4.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灰霉病菌数量影响
        5.4.4 不同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供试菌株
        1.1.3 培养基
    1.2 方法
        1.2.1 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1.2.1. 1 形态特征
        1.2.1. 2 16S r 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对
        1.2.2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落扩展的抑制作用
        1.2.3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丝体的抑制作用
        1.2.4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丝体形态的影响
        1.2.5 四种芽孢杆菌的时效性实验
        1.2.6 指标测试
        1.2.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四种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结果
        2.1.1 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2.1.2 16S r 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2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落扩展的抑制作用
    2.3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丝体的抑制作用
    2.4 四种芽孢杆菌对灰葡萄孢霉病原菌菌丝体形态的影响
    2.5 四种芽孢杆菌的活体时效性实验
3 讨论
4 结论

(6)枯草芽孢杆菌BH-8对番茄灰霉病防病机理及其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灰霉病
        1.1.1 发生情况
        1.1.2 症状特征
        1.1.3 病原菌
        1.1.4 发生规律
    1.2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现状
        1.2.1 农业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3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1 生防作用机理
        1.3.2 应用现状
        1.3.3 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与番茄品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BH-8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影响
        2.2.2 BH-8发酵滤液抑菌谱测定
        2.2.3 BH-8抑菌活性物质分析
        2.2.4 BH-8发酵液对番茄植株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影响
        2.2.5 BH-8发酵液诱导抗性相关基因在番茄植株中表达量的变化
        2.2.6 BH-8发酵液对设施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测定
        2.2.7 BH-8发酵液对番茄的促生效果测定
        2.2.8 四种化学杀菌剂对BH-8的影响
        2.2.9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BH-8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影响
        3.1.1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1.2 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3.1.3 对菌丝形态的影响
    3.2 BH-8发酵滤液抑菌谱测定
    3.3 BH-8抑菌活性物质分析
        3.3.1 发酵滤液粗蛋白抑菌活性测定
        3.3.2 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物质溶解性测定
        3.3.3 分泌物检测
    3.4 BH-8发酵液对番茄植株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影响
        3.4.1 SOD活性的变化
        3.4.2 CAT活性的变化
        3.4.3 POD活性的变化
        3.4.4 PAL活性的变化
    3.5 BH-8发酵液诱导番茄抗病性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3.5.1 RNA浓度及完整性检测
        3.5.2 cDNA 第一链合成及检测
        3.5.3 引物验证及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优化
        3.5.4 基因特征表达分析
    3.6 BH-8发酵液对设施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的测定
    3.7 BH-8发酵液对番茄促生效果的测定
        3.7.1 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3.7.2 对盆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7.3 对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3.8 四种化学杀菌剂对BH-8的影响
        3.8.1 对BH-8菌体生长的影响
        3.8.2 对BH-8芽孢生成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枯草芽孢杆菌J-5的鉴定及其抑菌能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番茄灰霉病防治研究现状
        1.1.1 番茄灰霉病概述
        1.1.2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研究
    1.2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1.2.1 枯草芽孢杆菌的概述
        1.2.2 枯草芽孢杆菌的防病机制
    1.3 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脂肽类物质的概述
        1.3.1 脂肽类抗生素的类型和结构
        1.3.2 脂肽类抗生素的应用
    1.4 测序技术发展及应用
        1.4.1 第一代测序技术
        1.4.2 第二代测序技术
        1.4.3 第三代测序技术
        1.4.4 基因组测序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拮抗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菌株
        2.2.2 供试培养基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拮抗菌的筛选
        2.3.2 抑菌活性物质胞外分泌的鉴定
        2.3.3 菌株的鉴定
        2.3.3.1 培养特征的鉴定
        2.3.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2.3.3.3 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2.3.3.4 菌株进化发育树的构建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拮抗菌株的筛选
        2.4.2 抑菌活性物质胞外分泌的鉴定
        2.4.3 菌株的鉴定
        2.4.3.1 培养特征的鉴定
        2.4.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2.4.3.3 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
        2.4.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5 小结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J-5的培养条件及上清液的稳定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菌株
        3.2.2 供试培养基
        3.2.3 上清液的制备
        3.2.4 蛋白酶的制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条件对菌的生长以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3.1.1 培养时间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3.1.2 培养温度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3.1.3 装液量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3.1.4 pH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3.2 上清液中抗菌物质的稳定性
        3.3.2.1 抗菌物质对温度的稳定性
        3.3.2.2 抗菌物质对酸碱的稳定性
        3.3.2.3 抗菌物质对紫外的稳定性
        3.3.2.4 抗菌物质对蛋白酶的稳定性
        3.3.2.5 抗菌物质的储存稳定性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培养条件对菌的生长以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4.1.1 培养时间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4.1.2 培养温度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4.1.3 装液量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4.1.4 pH对菌的生长和抗菌物质生成的影响
        3.4.2 上清液中抗菌物质的稳定性
        3.4.2.1 抗菌物质对温度的稳定性
        3.4.2.2 抗菌物质对酸碱的稳定性
        3.4.2.3 抗菌物质对紫外不同时间处理的稳定性
        3.4.2.4 抗菌物质对蛋白酶的稳定性
        3.4.2.5 抗菌物质的储存稳定性
    3.5 小结
第四章 上清液及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菌株
        4.2.2 供试培养基
        4.2.3 上清液的制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上清液对离体叶片的抑菌效果
        4.3.2 上清液对离体果实的抑菌效果
        4.3.3 挥发性物质对灰霉菌平板的抑菌效果
        4.3.4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的抑菌效果
    4.4 实验结果
        4.4.1 上清液对离体叶片的抑菌效果
        4.4.2 上清液对离体果实的抑菌效果
        4.4.3 挥发性物质对灰霉菌平板的抑菌效果
        4.4.4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的抑菌效果
    4.5 小结
第五章 脂肽类抑菌物质的提取、分离与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供试菌株
        5.2.2 供试培养基
        5.2.3 上清液的制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
        5.3.2 脂肽类物质的提取
        5.3.3 脂肽类物质的分离
        5.3.4 纯化组分的抑菌活性测定
    5.4 实验结果
        5.4.1 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
        5.4.2 脂肽类物质的提取
        5.4.3 脂肽类物质的分离
        5.3.4 纯化组分的抑菌活性测定
    5.5 小结
第六章 枯草芽孢杆菌J-5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供试菌株
        6.2.2 软件及数据库
    6.3 实验方法
        6.3.1 菌株培养
        6.3.2 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步骤
    6.4 实验结果
        6.4.1 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4.2 功能基因注释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4种植物真菌病害生防菌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防菌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1.1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1.2 生防细菌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1.3 生防真菌的研究概况与应用
    1.2 三种植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1.2.1 番茄早疫病
        1.2.2 辣椒疫霉病
        1.2.3 黄瓜枯萎病
    1.3 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源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对照药剂
        2.1.4 供试植物及种子
        2.1.5 测定酶活用试剂
        2.1.6 供试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放线菌发酵液的制备
        2.2.2 细菌发酵液的制备
        2.2.3 离体抑菌试验
        2.2.4 活体组织试验
        2.2.5 盆栽试验
        2.2.6 防病机制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峙法测定生防菌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2 生长速率法测定生防菌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3 活体组织法测定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4 盆栽法测定生防菌对3种病害的药效
        3.4.1 放线菌对2种病害的药效
        3.4.2 B1409对3种病害的药效
    3.5 生防细菌B1409的防病机制
        3.5.1 生防菌B1409对3种病菌菌丝的影响
        3.5.2 生防菌B1409对番茄植株和辣椒植株的促生作用
        3.5.3 生防菌B1409对植株防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生防细菌B1409的防病机制
    4.2 生防细菌B1409具有开发成产品的价值
    4.3 7株放线菌值得进一步研究
    4.4 生防菌的活性筛选方法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9)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18BS-12的鉴定及生防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及病原物生物学特征
        1.1.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危害症状
        1.1.2 病原形态
        1.1.3 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条件
        1.1.4 番茄灰霉病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1.1.5 番茄灰霉病的危害
        1.1.6 灰霉病的防治
    1.2 伯克霍尔德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
        1.2.2 生物降解菌
        1.2.3 植物病害生防菌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仪器
    2.2 土壤悬浮液的制备与菌株的分离纯化
    2.3 拮抗菌的筛选
        2.3.1 拮抗菌的初筛
        2.3.2 拮抗菌的复筛
        2.3.3 发酵滤液活性测定
    2.4 拮抗菌株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2.4.1 拮抗菌株基因组 DNA 提取:
        2.4.2 目的片段 PCR 扩增
        2.4.3 序列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离体叶片试验
    2.6 盆栽试验
    2.7 18BS-12 发酵条件优化
        2.7.1 拮抗菌菌株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2.7.2 拮抗菌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2.8 18BS-12 发酵滤液活性物质初探
        2.8.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提取蛋白质的抑菌活性
        2.8.2 萃取
        2.8.3 18BS-12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2.9 18BS-12 发酵滤液作用机理研究
        2.9.1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9.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10 18BS-12 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悬浮液的制备与菌株的分离纯化
    3.2 拮抗菌的筛选
        3.2.1 拮抗菌的初筛
        3.2.2 拮抗菌的复筛
        3.2.3 发酵滤液活性测定
    3.3 拮抗菌的 16S rDNA 序列分析
    3.4 离体叶片试验
    3.5 盆栽试验
    3.6 18BS-12 发酵条件优化
        3.6.1 拮抗菌菌株发酵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3.6.2 拮抗菌菌株发酵条件优化
    3.7 18BS-12 发酵滤液活性物质初探
        3.7.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提取蛋白质的抑菌活性
        3.7.2 萃取
        3.7.3 18BS-12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3.8 18BS-12 发酵滤液作用机理研究
        3.8.1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8.2 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9 18BS-12 发酵滤液抑菌谱测定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瓜灰霉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1.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1.1.2 灰霉病的发生
        1.1.3 生防微生物研究现状
    1.2 生防菌抗病机制研究
        1.2.1 竞争作用
        1.2.2 拮抗作用
        1.2.3 重寄生作用
        1.2.4 溶菌作用
        1.2.5 诱导抗性
    1.3 芽孢杆菌在生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1.3.1 芽孢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
        1.3.2 芽孢杆菌生防应用存在的问题
        1.3.3 研究展望
2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材料
        2.1.1 土样来源
        2.1.2 供试病原菌
        2.1.3 培养基
        2.1.4 试剂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纯化
        2.2.2 拮抗菌的筛选
        2.2.3 拮抗菌抑菌谱的测定
        2.2.4 继代培养
        2.2.5 菌种保存
        2.2.6 拮抗菌的鉴定
    2.3 结果
        2.3.1 芽孢杆菌的分离
        2.3.2 拮抗菌的初筛
        2.3.3 拮抗菌的复筛
        2.3.4 传代稳定性
        2.3.5 拮抗菌抑菌谱的测定
        2.3.6 拮抗菌分类鉴定
    2.4 小结
    2.5 讨论
3 ch2-22 发酵条件和抗菌物质初步研究
    3.1 材料
        3.1.1 实验菌株
        3.1.2 培养基
    3.2 方法
        3.2.1 菌株 ch2-22 发酵条件研究
        3.2.2 发酵液性质研究
        3.2.3 抗菌物质初步研究
    3.3 结果
        3.3.1 菌株 ch2-22 发酵条件研究
        3.3.2 菌株 ch2-22 发酵液性质研究
        3.3.3 抗菌物质初步研究
    3.4 小结
    3.5 讨论
4 短短芽孢杆菌 ch2-22 抗菌机理研究
    4.1 材料
        4.1.1 供试黄瓜品种
        4.1.2 供试菌株
        4.1.3 培养基
        4.1.4 试剂
        4.1.5 主要仪器
    4.2 方法
        4.2.1 菌株 ch2-22 产蛋白酶能力的测定
        4.2.2 菌株 ch2-22 无菌滤液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4.2.3 菌株 ch2-22 发酵滤液诱导抗性测定
    4.3 结果
        4.3.1 菌株 ch2-22 产酶能力测定
        4.3.2 ch2-22 无菌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4.3.3 ch2-22 无菌发酵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4.3.4 ch2-22 无菌滤液对黄瓜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4.3.5 过氧化物酶(POD)
        4.3.6 多酚氧化酶(PPO)
        4.3.7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4.3.8 过氧化氢酶(CAT)
        4.3.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4.3.10 β-1,3 葡聚糖酶
        4.3.11 几丁质酶
    4.4 小结
    4.5 讨论
5 ch2-22 发酵滤液对黄瓜的防病促生作用
    5.1 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供试黄瓜品种
    5.2 方法
        5.2.1 离体防效测定
        5.2.2 室内盆栽法测定防病效果和治疗效果
        5.2.3 菌株 ch2-22 发酵滤液的促生作用测定
    5.3 结果
        5.3.1 ch2-22 对黄瓜灰霉病离体防效测定
        5.3.2 盆栽实验测定 ch2-22 防病和治病效果
        5.3.3 ch2-22 发酵滤液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3.4 ch2-22 对黄瓜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
        5.3.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5.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5.3.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5.4 小结
    5.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芽孢杆菌B2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C31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Bacillus velezensis NT35菌株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 陈林.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2]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TD-7的鉴定、发酵条件优化及其防治效果[J]. 赵新贝,王娟,上官妮妮,刘红彦,马青.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2)
  • [3]致病疫霉拮抗菌WL2及其脂肽的防病促生作用研究[D]. 王游游. 河北大学, 2018(01)
  • [4]番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及复合生物海藻液肥研制[D]. 吕婷. 浙江大学, 2018(08)
  • [5]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J]. 魏倩,张娜,张平,李明刚,阎瑞香.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6)
  • [6]枯草芽孢杆菌BH-8对番茄灰霉病防病机理及其促生作用研究[D]. 李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2)
  • [7]枯草芽孢杆菌J-5的鉴定及其抑菌能力的分析[D]. 金伟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8]4种植物真菌病害生防菌的筛选[D]. 谢梓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 [9]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18BS-12的鉴定及生防潜力研究[D]. 李月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10]黄瓜灰霉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研究[D]. 仇艳肖.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B21芽孢杆菌及其发酵液对灰霉病菌C31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