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evelopment of Karst Formation in Area 4 of Tahe Oilfield(论文文献综述)
胡文革[1](2022)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潜山区古岩溶缝洞类型及其改造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是典型的岩溶缝洞型油藏,以溶洞和溶蚀缝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古岩溶缝洞如何划分与分类描述是制约该类油藏精细开发的核心问题。以塔河四区为例,以具有统一的岩溶水流动样式和循环路径为基本原则,研究了岩溶缝洞的成因关联性、缝洞分布控制因素以及缝洞产能特征的差异性,提出了表层型、暗河型和断控型3种类型缝洞划分方案,表征不同的古岩溶缝洞分布特征与发育规律。同时,进一步阐明了构造变化、溶洞垮塌和充填3种古岩溶缝洞的改造作用及规律,表征了改造后的缝洞内部结构及空间分布模式,成功指导了塔河四区储量动用评价和注采井网调整,研究方法对此类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史今雄[2](2020)在《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多期构造变形和应力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多期次、多组系、多尺度断层及其相关裂缝,对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和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论文以塔河油田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阐明溶洞分布规律、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对溶洞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控岩溶的发育模式。塔河油田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六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在区域上形成有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四期断层,其中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断层主要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形成。断层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以走滑断层为主,兼具逆断层性质,可分为Ⅱ级、Ⅲ-1级、Ⅲ-2级和Ⅲ-3级四种尺度。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与断层形成时期一致。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裂缝方位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四组,在纵向上受岩层力学层控制。断层对其周围岩层中裂缝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尺度和不同方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区Ⅱ级、Ⅲ-1级、Ⅲ-2级及Ⅲ-3级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平均宽度分别为595 m、460 m、390 m和185 m。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分别为560 m和530 m,而近东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为380 m。不同断层部位的裂缝发育带分布也明显不同,在断层的交汇、叠置和端部等部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分布范围更大。多尺度断层─裂缝和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溶洞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断控岩溶主要有断层核型和断层破裂带型两种基本类型,其岩溶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断层的控制。断层的规模越大,其控制的溶洞发育数量越多,分布范围和规模越大,充填程度较低。研究区Ⅱ级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为450 m,Ⅲ-1级断层为350 m,Ⅲ-2级断层为250 m,Ⅲ-3级断层为150 m。相比于近东西向断层,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更为发育,分布范围较大。溶洞主要分布于距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350 m范围内,而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通常小于250 m。断层交汇部位、叠置部位及端部为大型溶洞的有利发育部位。建立了塔河油田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6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断控岩溶分布模式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谭鑫[3](2020)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河道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一大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岩性为较纯灰岩。塔河油田四、六、七区是主体区,主要开发层系为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储集体具有埋藏深、尺度差异大、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喀斯特古河道系统是整个岩溶体系的核心,其结构对于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和油气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以岩溶发育模式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钻录井、生产动态等资料,将古地貌划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洼地3类二级单元,并以3条大型明河和若干小型明河为背景,划分了5条分水岭,将大型明河分为3级,反映了地表水系汇流特征,进而明确了平面和剖面水系结构特征。在大型溶洞中将暗河结构要素划分为:主干洞、分支洞、厅堂洞、落水洞。按照“单井-剖面-平面”的方法在研究区60口暗河实钻井上识别大型溶洞63个,其中暗河型溶洞47个;提出了6种断裂与结构要素的空间配置关系,进而从平面和剖面两个角度分析水系结构及暗河展布特征;明确了断裂、古地貌、古水系对暗河结构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规模、充填和连通性的角度总结了有利储集体的发育模式,并通过生产资料的产量分析,指出了断裂沟通大型溶洞、构造高部位、暗河交汇和拐弯处、与明河未叠置的位置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最终根据有利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在2、3号暗河的主干上优选了两个开发潜力目标点。
赵晨君[4](2020)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在油田钻井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溶洞经常会发生垮塌。溶洞的垮塌会增加钻井的风险并严重影响油井产量。为揭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溶洞垮塌条件,本论文以研究区的岩芯、地震和测井等资料为基础,依次开展了溶洞储集体特征分析、岩石力学参数分析、溶洞垮塌数值模拟及溶洞垮塌条件预测四个方面的研究,最终建立了塔河油田的溶洞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溶洞垮塌的影响因素。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完成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的特征分析,塔河油田受地质构造和岩溶作用的影响,溶洞发育呈现极强的非均质性,在横向和纵向上分布不均衡。利用露头、岩芯、测井、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等手段可以有效的识别溶洞,表现为钻井出现放空漏失,钻时下降,井径扩大,电阻率低值,自然伽马增大,密度减小的特征。(2)完成岩石力学实验,获取了塔河油田地区的岩石力学参数:抗压强度为74.2MPa,弹性模量为36.3GPa,泊松比为0.25,粘聚力为12MPa,内摩擦角为36°。对溶洞稳定性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溶洞的跨度、高度、形态和岩石性质等。(3)完成溶洞垮塌的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建立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单洞、双洞和溶洞系统的垮塌条件。对于单个溶洞,溶洞的大小和几何特征是影响溶洞垮塌条件的主要因素。埋藏深度越大,溶洞跨度越大,顶板厚度越小,溶洞垮塌的可能性越大。圆柱形溶洞最容易垮塌,立方体溶洞和球形溶洞更难垮塌。对于一个溶洞系统来说,组合方式和溶洞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垮塌条件的两个主要因素。水平溶洞系统比垂直溶洞系统更容易垮塌。溶洞之间的距离越近,溶洞系统就越容易垮塌。当溶洞间距离大于溶洞自身跨度时,溶洞系统将难以垮塌。(4)完成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分别得到单洞和溶洞系统的垮塌条件计算公式和预测图版。使用钻井数据验证表明图版准确可靠。利用公式和图版,可以在油田现场快速判断溶洞的垮塌风险,有效提高钻井的成功率。
李英菊[5](2020)在《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文中认为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作为岩溶缝洞型油藏以其过亿吨的巨大储量和区内丰富的岩溶现象而备受瞩目,但其缝洞充填特征及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储层预测及评价。本文针对目前岩溶古河道研究中存在的洞穴充填问题,基于地球物理技术对暗河的刻画,重点对岩溶古河道洞穴充填特征和充填地质规律开展研究,逐步解决制约岩溶古河道潜力评价的瓶颈,指导有效洞穴储集空间预测,最终解决塔河地区开发潜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充填物岩心描述、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化验及物性、产能数据分析,取得以下认识:1)识别出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渗流充填相及化学充填相四种主要充填相,并建立相应测井相。(1)搬运型岩相为地下暗河产物,可见有小-中砾岩、钙质粉砂岩及含泥质细-粉砂岩,在测井上表现为GR中-高幅右偏、齿化或轻微齿化,CAL低幅右偏,孔隙度曲线(DEN-AC-CNL)齿化左偏;(2)垮塌型岩相角砾成分单一,其测井响应具有GR左偏、低幅齿化,孔隙度曲线右偏的特征;(3)化学充填相在岩心常见有方解石或热液成因的硅质团块,其测井响应不显着。(4)渗流充填相多充填于已发育的裂缝及角砾间的缝隙中,岩性主要为灰绿色渗流泥质砂、浅灰色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不显层理,测井响应特征为GR左偏背景下指状或齿化右偏,孔隙度曲线低幅左偏。2)解剖了洞穴的充填结构。暗河洞穴多为“复层式”充填结构,常见有底部垮塌/搬运角砾+中部搬运砂岩+上部砂泥岩充填或者未充填的充填结构;非暗河洞穴多为“双层式”或“单层式”充填结构,以搬运砂岩及渗流充填为主,未充填洞穴也发育。3)建立了充填时代识别模板,灰绿色、浅灰绿色砂、泥、碳酸钙砂及其混合的充填物为掩埋期(早海西期)充填,而灰色-杂色角砾岩,角砾成份复杂,一般是建造期(加里东期)的产物。4)揭示了洞穴充填的的地质规律。(1)平面上,伴随古水动力梯度逐渐降低,搬运相在暗河下段发育频率变高、厚度增大,未充填洞穴主要在上段和中段发育;(2)剖面上,搬运相及未充填相多发育在渗流带及径流带;(3)暗河洞穴一般规模大,在径流作用下多发育搬运相,且更易垮塌,因此垮塌相、搬运相多充填于暗河洞穴,非暗河洞穴规模小,渗流相发育程度高。5)提出了洞穴的油气响应意义。洞穴充填物本身具有一定储集性,但并非奥陶系洞穴的主力储集空间;岩溶塌陷体存在,且对产能贡献较大,但垮塌作用不是产能规模的唯一因素。
杨天元[6](2019)在《缝洞型油藏井间气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气田开发陆续进入中后期,地层能量渐渐衰弱,水驱油稳产阶段变短,采油井见水快,含水率偏高,导致采收率降低。前人的研究发现注氮气可以提高采收率,但是由于物理性质的差异,气体密度小,粘度小,容易指进从而提前到达采油井,发生气窜。缝洞型油藏地质背景多样,储集空间差异大,地层内部结构复杂,使得研究者和工作人员对气体运移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情况认识缺乏。本论文在对塔河油田缝洞油藏众多井组生产动态数据和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合Petrel软件对岩溶带,断溶体,暗河三种地质模型进行分层投影叠加,基于相似性准则,还原度较高地制作了细观模型,二维可视化模型和三维物理模型,基于岩溶背景,注气速度,底水强度,注采关系等因素开展注气驱油实验,研究气体在物理模型中的运移规律和气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岩溶带储集体气窜的主控因素是底水强度和注气速度,岩溶带平面展布大,连通性好,当采油井发生气窜时,油水界面剧烈波动,导致含水率和采液速率随之波动,大量出气时伴随着大量出液。影响断溶体模型气窜的主控因素是裂缝展布和注采井网,由于断裂带呈横向延伸发育,优势通道连通程度高,靠近断裂带注气导致气体沿断裂带窜逸,大量剩余油未被波及,驱替增油效果较差。而远离断裂带注气使气体优先进入次级断裂,建立次级断裂连通,扩大波及范围。影响暗河模型气窜的主控因素是填充程度和注采关系,紧密填充增大气体运移阻力,有利于扩大波及范围,产液速率和含水率较稳定,比垮塌型填充采收率提高12%。气体向上逃逸的动力最大,水平逃逸动力一般,向下逃逸动力最小,气体从高部位注入时,气体会沿着储集溶洞的边缘流入溶洞顶部,置换阁楼油。但是当井眼位置偏高的时候,气体最先到达上部位井眼,从而气窜。气体从上方向下作用,而底水恰好相反,从下向上作用于油藏,当底水强度增大时,可以控制气体向下扩展波及,延缓氮气向下突破。对于缝洞结构复杂的部位,注气后,气体会进行多次分流,有效延缓氮气的突破,更容易作用到更多的剩余油,反而储集空间结构越是单一,注气后,气体会沿着优势通道窜逸,从而使得很多含油区未被气体波及。
梁泰然[7](2018)在《哈6缝洞油藏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哈6区块在其地质特征上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开发矛盾逐渐暴露。油田两个递减居高不下,油田增产主要靠新井投入,导致油田稳产形势严峻,亟待采取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本文在深化哈6区块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油藏生产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工程评价,研究可以实现油藏合理开发的技术对策,通过制定相应的挖潜、治理对策,减缓哈6区块产量递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哈6区块缝洞油藏的构造解释、岩溶相带划分及缝洞储层评价等静态研究成果,结合油藏开发动态,深化了对哈6区块缝洞油藏地质的认识;其次,通过开展地层能量、产量递减、含水变化规律等生产特征的研究,结合分区带、缝洞系统生产特征,梳理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缝洞系统的开发效果评价,进而提出了针对各缝洞系统的治理对策;最后通过动静结合论证井间连通性,进一步精细划分缝洞单元,开展了缝洞单元连通模式研究,哈6区块确定连通缝洞单元6组,疑似连通井组5组,为单元注水、注气挖潜奠定了基础;针对目前哈6区块的主要开发方式,对井网井距、采油速度、单井注水及单元注水的合理注入参数进行研究,制定了哈6区块单井及单元注水实施细则,从而为哈6油田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苏伟[8](2018)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文中认为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主要由裂缝、溶孔和溶洞构成,经过多年开发形成了注水替油、注气开发的开采方式,但由于油藏缝洞组合关系复杂,在生产中出现油井见水快、气窜严重、稳产期短等问题;不同缝洞单元含水率变化特征及见气规律差异性大,难以确定其合理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合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单井注气吞吐技术和井间注气驱技术,研究各自启动剩余油机理,讨论其适应性界限,总结完善注气提高采收率相关理论,为塔河油田注气开发提供理论支持。采用PVT实验装置分析地层流体与气体介质(N2、CO2和复合气)的相态变化及各物性参数(溶解气油比、饱和压力等)变化规律,为后续缝洞型油藏注气物理模拟实验、注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撑。设计制作耐高压一维缝洞物理模型,进行三种介质(CO2、N2、复合气)单井吞吐实验。通过分析闷井阶段压力变化特征,建立各气体介质在不同填充程度溶洞中传质系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式;通过分析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结合各介质在单个溶洞体数值模型中的运移特征,探讨各气体介质吞吐增油机理,确定CO2吞吐对于单个封闭溶洞体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分析单井吞吐四个影响因素(注气部位、生产压差、注气量和吞吐周期),明确了吞吐周期为主控因素。在讨论相似性基础上,设计制作具有复杂缝洞连通结构的二维可视化吞吐模型和三维吞吐模型,并将三维物理模型数值化。通过二维可视化模型观察出水驱油过程的活塞式驱替特征,总结出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通过分析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中的油气水三相流动特征和启动剩余油规律,确定了N2作为吞吐介质的适应性。通过各气体介质在三维耐压模型吞吐实验,分析了各介质在复杂缝洞体内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吞吐过程各气体介质在缝洞结构体内的油气分布特征,结合各气体介质吞吐过程生产动态特征和油气分布特征,综合分析三种气体介质吞吐增油机理,确定了N2扩大波及体积作用相对于CO2溶解降黏作用的主导地位。建立缝洞网络型二维可视化模型和代表塔河四区S48单元的三维物理模型,利用二维可视化模型,在明确剩余油分布和类型基础上,总结出氮气驱过程三相流动动态特征和启动剩余油规律,确定了重力分异作用和增能作用为氮气驱增油的两个主要作用。通过氮气泡沫驱可视化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了泡沫延缓气窜作用和提高微观洗油效率作用;提出三相重力准数Nr来表征消泡形成的气顶能量和底水能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三维物理模型,通过分析水驱、氮气驱和氮气泡沫驱生产动态特征,结合二维可视化模型实验结果,明确了水驱过程水窜特征、氮气驱过程气窜特征和氮气泡沫驱过程延缓气窜特性,确定了氮气驱过程增产的两个主要机理(重力分异和增能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氮气泡沫提高洗油效率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三类典型缝洞结构的概念模型(裂缝网络型、孤立溶洞型和溶洞网络型),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总结归纳了缝洞型油藏注气吞吐技术和连续气驱技术适应性界限。明确了CO2吞吐技术适用于孤立溶洞体,N2吞吐技术适用于封闭的复杂缝洞结构溶洞体,复合气吞吐技术则适用于原油黏度较大且洞体能量较低的溶洞体。同时,氮气驱技术适用于无边界的溶洞网络型缝洞体,氮气泡沫由于其控制气窜和提高洗油效率特性既适用于溶洞网络型缝洞体,又适用于裂缝网络型溶洞体。室内实验和模拟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相关机理,给出了注气吞吐技术和连续气驱技术的适应性界限,为深化认识缝洞型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理论、指导技术优选和方案优化提供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刘钰铭,侯加根,李永强,马晓强,董越,宋随宏[9](2018)在《多元约束的古岩溶碳酸盐岩洞穴储层分布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文中认为不同于常规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古岩溶洞穴储层有其独特的成因和分布规律,等时建模和沉积相相控建模等传统建模策略已不适用于该类储层。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在洞穴储层类型识别与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断裂、岩溶带和地震波阻抗数据综合约束的洞穴储层三维分布建模新方法,建立了洞穴储层三维分布模型。主要采用了带有趋势的高斯克里金模拟方法,通过基于最优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将三类约束数据充分整合作为模拟的趋势约束数据。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累积产量数据吻合较好。
王立伟[10](2018)在《缝洞型油藏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缝洞型油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油气储量约占世界油气储量的1/2,因此具有很高的勘探开发价值。目前各国均开展了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系统研究,但尚未确定一种有效的开发方法以及较为明确的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和参数优化方法,因而开展开发指标计算研究和开发参数优化研究对于指导缝洞型油藏高效科学均衡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塔河油田S48单元为基础,通过研究其地质构造特点,建立典型缝洞模型,结合地质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以及对S48单元典型缝洞模型流体流动规律的前期研究结果,总结出缝洞型油藏的单井及区块的动态特征;基于典型缝洞模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推导求出典型缝洞模型等效渗透率、利用Buckley–Leverett理论进行理论推导出典型缝洞模式下的产油量、产水量等一系列开发指标计算公式;基于均衡驱替理论,以高效动用、均衡驱替、经济最优为目标,对S48单元开发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注采位置、合理井距、合理注采压差、注水开发界限、注气速度等一系列生产参数,最终形成一套技术政策体系。通过研究,建立了含水率、产量递减、水驱特征等动态特征公式,推导出了不同典型缝洞模型下的产油量,采收率等开发指标,得出了一套技术政策体系,包括不同岩溶背景下的合理井距,合理注采位置,合理注采压差,注水开发界限等指标,建立了“低注高采,缝注孔洞采、小洞注大洞采”、“等高注采、缝注洞采”、“低注高采、洞注洞采”的立体开发体系。
二、Development of Karst Formation in Area 4 of Tahe Oilfiel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velopment of Karst Formation in Area 4 of Tahe Oilfield(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潜山区古岩溶缝洞类型及其改造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古岩溶缝洞成因类型划分与表征 |
1.1 表层型古岩溶缝洞 |
1.2 暗河型古岩溶缝洞 |
1.3 断控型古岩溶缝洞 |
1.4 古岩溶缝洞发育模式 |
2 古岩溶缝洞改造作用与模式 |
2.1 断裂改造作用 |
2.2 垮塌作用 |
2.3 充填作用 |
2.4 改造后缝洞系统模式 |
3 塔河四区古岩溶缝洞划分及应用 |
4 结论 |
(2)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断裂对缝洞型储层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储集空间类型 |
2.4.3 储层类型 |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发育规律 |
3.1 溶洞综合识别方法 |
3.1.1 钻录井识别方法 |
3.1.2 测井识别方法 |
3.1.3 地震识别方法 |
3.2 溶洞发育特征 |
3.2.1 溶洞规模 |
3.2.2 充填特征 |
3.2.3 充填序列 |
3.3 溶洞分布规律 |
3.3.1 纵向分布规律 |
3.3.2 平面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断层与裂缝发育特征 |
4.1 断层发育特征 |
4.1.1 断层性质 |
4.1.2 断层级次 |
4.1.3 断层组合样式 |
4.2 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裂缝成因类型 |
4.2.2 裂缝发育特征 |
4.2.3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断层与裂缝的相互关系 |
5.1 构造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
5.2 应力场与断层及裂缝形成的关系 |
5.2.1 断层形成与演化特征 |
5.2.2 裂缝形成期次及时间 |
5.3 断层与裂缝的关系 |
5.3.1 断裂带结构特征 |
5.3.2 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定量刻画 |
5.3.3 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尺度断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1 断层─裂缝与岩溶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 |
6.2 多尺度断层─裂缝与溶洞分布的关系 |
6.2.1 断层─裂缝对溶洞平面分布的影响 |
6.2.2 断层─裂缝对溶洞发育深度的影响 |
6.2.3 断层─裂缝对溶洞规模的影响 |
6.2.4 断层─裂缝对溶洞充填的影响 |
6.3 断控岩溶发育模式 |
6.3.1 断控岩溶基本类型 |
6.3.2 不同构造样式断控岩溶分布模式 |
6.3.3 断控岩溶形成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河道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岩溶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研究 |
1.2.3 岩溶古河道水系识别及主控因素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背景 |
第3章 明河流域及水系结构研究 |
3.1 明河流域结构划分 |
3.1.1 研究区古地貌及明河发育特征 |
3.1.2 地表分水岭划分 |
3.1.3 明河河流分级 |
3.2 水系结构特征描述 |
3.2.1 水系剖面结构特征 |
3.2.2 水系平面结构特征 |
第4章 暗河识别及空间结构研究 |
4.1 暗河及其结构要素识别 |
4.1.1 缝洞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1.2 暗河型溶洞储集体识别 |
4.1.3 暗河内部结构要素划分识别 |
4.2 暗河结构要素配置及水系结构研究 |
4.2.1 暗河内部结构要素配置关系 |
4.2.2 暗河展布及水系结构特征描述 |
4.3 暗河结构发育控制因素 |
4.3.1 断裂对暗河结构发育的控制作用 |
4.3.2 古地貌对暗河结构发育的控制作用 |
4.3.3 古水系对暗河结构发育的控制作用 |
第5章 古河道有利储集体分布及表征 |
5.1 古河道系统有利储集体研究 |
5.1.1 溶洞规模特征 |
5.1.2 溶洞充填特征 |
5.1.3 溶洞连通特征 |
5.2 开发潜力评价 |
5.2.1 暗河上油气分布规律 |
5.2.2 潜力目标点选择及评价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碳酸盐岩溶洞地质背景 |
1.2.2 碳酸盐岩溶洞垮塌机制 |
1.2.3 碳酸盐岩溶洞垮塌模拟方法 |
1.2.4 研究区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认识 |
2 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背景 |
2.3 储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 |
2.3.3 储层物性 |
2.3.4 岩石学特征 |
2.3.5 生储盖组合 |
2.4 油藏特征 |
2.4.1 油藏概况 |
2.4.2 压力与温度 |
2.5 勘探开发现状 |
3 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特征分析 |
3.1 溶洞储集体成因 |
3.2 溶洞识别特征 |
3.2.1 露头特征 |
3.2.2 岩芯 |
3.2.3 测井 |
3.2.4 成像测井(FMI) |
3.2.5 地震资料识别 |
3.3 溶洞发育分布特征 |
3.3.1 溶洞类型 |
3.3.2 分布规律 |
3.4 小结 |
4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
4.1 岩石力学参数 |
4.1.1 岩芯样品采集 |
4.1.2 岩石力学实验 |
4.1.3 测试结果小结 |
4.2 类似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的文献查阅 |
4.3 溶洞稳定性分析 |
4.3.1 理论影响因素 |
4.3.2 公式计算 |
4.4 小结 |
5 溶洞垮塌条件的数值模拟 |
5.1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5.1.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2 模型的计算条件 |
5.1.3 模拟过程及参数设置 |
5.1.4 研究内容 |
5.2 单个溶洞的数值模拟计算 |
5.2.1 计算结果 |
5.2.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双洞情形的数值模拟计算 |
5.3.1 计算结果 |
5.3.2 影响因素分析 |
5.4 溶洞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 |
5.4.1 计算结果 |
5.4.2 影响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6 溶洞垮塌条件预测 |
6.1 单个溶洞预测 |
6.1.1 预测公式 |
6.1.2 预测图版 |
6.1.3 前人对比 |
6.2 溶洞系统预测 |
6.3 工程验证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 |
2.3 古地貌特征 |
2.4 暗河分布 |
第3章 洞穴充填物充填特征 |
3.1 岩溶分带特征 |
3.2 洞穴充填岩相及特征 |
3.3 充填相测井响应 |
3.4 洞穴充填结构分析 |
3.5 充填物充填时代特征分析 |
3.6 取心井充填物及充填期次分析 |
第4章 洞穴充填物充填规律及影响因素 |
4.1 充填物剖面发育特征 |
4.2 充填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5章 洞穴油气储集响应特征 |
5.1 洞穴充填物本身具有一定储集性 |
5.2 岩溶塌陷体存在,且对产能贡献较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6)缝洞型油藏井间气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缝洞型油藏地质状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缝洞模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和方法的建立 |
2.1 相似性分析 |
2.2 物模设计和制作 |
2.2.1 孔缝洞组合模式 |
2.2.2 物理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
2.3 缝洞型油藏气窜模拟实验的建立 |
2.3.1 实验系统 |
2.3.2 实验材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缝洞型油藏细观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3.1 细观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缝洞型油藏二维可视化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4.1 实验方案 |
4.2 岩溶带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4.2.1 岩溶带纵向模型实验 |
4.2.2 岩溶带水平模型实验 |
4.2.3 气体在岩溶带模型中的运移特征 |
4.3 断溶体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4.3.1 断溶体纵向模型实验 |
4.3.2 断溶体水平模型实验 |
4.3.3 气体在断溶体模型中的运移特征 |
4.4 暗河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4.4.1 暗河纵向模型实验 |
4.4.2 暗河模型水平模型实验 |
4.4.3 气体在暗河模型中的运移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模型气驱油窜逸分析 |
5.1 实验方案设计 |
5.2 不同岩溶储集体气驱油窜逸分析 |
5.2.1 岩溶带模型气驱油窜逸实验 |
5.2.2 断溶体模型气驱油窜逸实验 |
5.2.3 暗河模型气驱油窜逸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哈6缝洞油藏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缝洞油藏开发动态特征研究现状 |
1.2.2 井间连通性研究现状 |
1.2.3 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哈6 区块概况及开发动态特征研究 |
2.1 哈6 区块地质概况 |
2.2 哈6 区块开发动态特征研究 |
2.2.1 产量递减规律 |
2.2.2 能量保持水平 |
2.2.3 含水变化规律 |
2.2.4 措施效果分析 |
2.2.5 开井率和开井时率 |
2.2.6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间连通性分析及缝洞单元划分 |
3.1 缝洞单元概念 |
3.2 缝洞单元划分方法 |
3.2.1 静态连通性分析方法 |
3.2.2 生产动态资料连通性分析方法 |
3.3 哈6 区块井组连通性分析及缝洞单元划分 |
3.3.1 井组连通性 |
3.3.2 缝洞单元模式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哈6 区块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
4.1 井网井距 |
4.2 合理工作制度 |
4.3 单井注水替油技术研究 |
4.4 单元注水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水提高采收率应用效果 |
5.1 注水参数优化 |
5.2 注水替油增油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地质和储层物性特征 |
1.2.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现状 |
1.2.3 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单井控制封闭溶洞体注气吞吐效果及其相关机理 |
2.1 注入气体与地层原油高压物性研究 |
2.1.1 实验方法 |
2.1.2 塔河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
2.1.3 注入气体对地层油物性参数影响 |
2.2 封闭溶洞体单井注气吞吐效果及机理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注气吞吐闷井压力变化规律 |
2.2.3 注气吞吐生产动态特征分析 |
2.2.4 闷井阶段气体介质运移特征 |
2.3 封闭溶洞体注气吞吐关键参数分析 |
2.3.1 注气部位 |
2.3.2 生产压差和注入量 |
2.3.3 吞吐周期 |
2.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缝洞单元体单井注气吞吐效果及其相关机理 |
3.1 缝洞单元体注气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可视化研究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可视化缝洞模型水驱后剩余油类型及分布 |
3.1.3 不同气体介质单井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 |
3.1.4 不同部位井单井吞吐启动剩余油机制 |
3.2 缝洞单元体注气吞吐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3.2.1 实验方法 |
3.2.2 不同气体介质单井吞吐生产动态规律 |
3.2.3 不同原油黏度吞吐过程生产动态规律 |
3.3 等效缝洞数值模型注气吞吐油气分布特征 |
3.3.1 三维模型数值化 |
3.3.2 N_2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3.3 CO_2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3.4 复合气吞吐过程油气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井控制复杂缝洞单元体连续气驱适应性研究 |
4.1 氮气驱启动剩余油规律可视化研究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底水驱过程流动动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
4.1.3 氮气驱三相流动动态及启动剩余油规律 |
4.2 氮气泡沫启动剩余油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氮气泡沫三相流动动态及启动剩余油规律 |
4.2.3 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效果主控因素 |
4.2.4 氮气泡沫启动剩余油力学作用分析 |
4.3 连续气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水驱过程生产动态特征 |
4.3.3 氮气驱过程生产动态特征 |
4.3.4 氮气泡沫驱生产动态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缝洞单元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界限 |
5.1 典型缝洞型概念模型建立 |
5.2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 |
5.2.1 单井吞吐适应性分析 |
5.2.2 连续气驱适应性分析 |
5.3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单井吞吐影响因素 |
5.3.2 连续气驱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多元约束的古岩溶碳酸盐岩洞穴储层分布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洞穴储层类型与识别 |
2.1 洞穴储层类型细分 |
2.1.1 暗河型洞穴 |
2.1.2 落水洞型洞穴 |
2.1.3 内部离散洞穴 |
2.2 洞穴储层类型单井识别 |
3 建模数据准备 |
4 多元约束建模方法 |
4.1 断裂约束建模 |
4.2 岩溶带约束建模 |
4.3 地震波阻抗约束建模 |
4.4 多元约束条件整合算法 |
5 建模结果及验证 |
6 结论与展望 |
(10)缝洞型油藏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渗流特征研究 |
1.3.2 开采机理研究 |
1.3.3 动态预测公式和技术政策方法研究 |
1.3.4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缝洞型油藏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
2.1 塔河油田地质特点 |
2.1.1 不同岩溶背景地质特点 |
2.2 塔河油田S48 单元单井及区块动态特征 |
2.2.1 含水率曲线 |
2.2.2 产量递减曲线 |
2.2.3 水驱特征曲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缝洞模型开发指标计算 |
3.1 缝洞单元 |
3.2 典型缝洞分布模式 |
3.3 等效渗透率 |
3.3.1 理论公式 |
3.3.2 数值模拟验证 |
3.4 典型缝洞单元模型开发指标计算 |
3.4.1 基本假设 |
3.4.2 理论公式推导 |
3.4.3 数值模拟验证 |
3.4.4 结果分析 |
3.4.5 不同典型缝洞组合模式下恒速注水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缝洞单元开发技术政策确定方法研究 |
4.1 无因次准数建立 |
4.2 均衡驱替准数 |
4.3 注采井网优化研究 |
4.3.1 缝洞型油藏特征及注采特点 |
4.3.2 历史拟合 |
4.3.3 不同岩溶背景下注采井网开发对策理论研究 |
4.3.4 注采位置优化 |
4.3.5 注采井网井距优化 |
4.4 注采压差优化研究 |
4.4.1 风化壳注采压差优化 |
4.4.2 断控岩溶注采压差优化 |
4.4.3 暗河岩溶注采压差优化 |
4.5 注水开发界限优化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Development of Karst Formation in Area 4 of Tahe Oilfield(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潜山区古岩溶缝洞类型及其改造作用[J]. 胡文革.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01)
- [2]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D]. 史今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河道空间结构研究[D]. 谭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D]. 赵晨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响应[D]. 李英菊. 长江大学, 2020(02)
- [6]缝洞型油藏井间气窜影响因素实验研究[D]. 杨天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哈6缝洞油藏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梁泰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8]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其适应性界限[D]. 苏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多元约束的古岩溶碳酸盐岩洞穴储层分布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例[J]. 刘钰铭,侯加根,李永强,马晓强,董越,宋随宏. 石油科学通报, 2018(02)
- [10]缝洞型油藏开发指标计算方法及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 王立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标签:地层划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