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

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

一、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运杰[1](2020)在《胆汁酸与关键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文中认为胆汁酸历来被认为主要在胆固醇稳态和促进胃肠道脂肪消化方面发挥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胆汁酸也作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肠道胆汁酸感应与关键的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有关。文章在介绍肠内分泌细胞营养感应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胆汁酸与关键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刘洁明,樊冬梅[2](2020)在《肠道味觉信号与消化系统疾病》文中研究说明在发现胃肠道存在味觉受体及相关信号分子之前,人们对它的理解局限在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随着舌味蕾中营养敏感机制的研究进展,出现了许多关于肠道化学感受细胞的相关研究。肠道化学感受机制与其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对肠道味觉信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调节过程。

薛秀菊[3](2019)在《下丘脑弓状核PYY1-36对大鼠摄食、胃运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对肥胖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平衡的神经内分泌调节领域。已知脑肠肽在体重和能量代谢平衡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而酪酪肽(Polypeptide YY,PYY)是脑肠肽,是一种较有效的厌食欲肽,在肥胖的病因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体内循环中存有两种形式的PYY,即PYY1-36和PYY3-36。PYY1-36经过特异性细胞表面酶—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切割后而形成PYY3-36,目前对PYY1-36的生理功能调控知之较少,特别是PYY1-36对摄食或能量代谢研究的中枢效应和机制知之甚。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是下丘脑参与摄食、胃动力、胃酸分泌等重要调控能量平衡的核团之一。因此,探究ARC PYY1-36对能量平衡的调控作用十分必要。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YY1-36对大鼠的摄食、胃运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1.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ARC PYY受体2(Y2R)的表达;2.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ARC中Y2R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3.采用单细胞外放电记录,ARC微量注射PYY1-36,观察PYY1-36敏感神经元(PYY1-36-N)放电活动改变:随机选取30只大鼠,通过玻璃微电极向大鼠ARC中涌入PYY1-36或Y2受体拮抗剂SF-11等药物,观察ARC神经元放电频率改变,以鉴定PYY敏感神经元;4.ARC微量注射PYY1-36或SF-11,观察对大鼠摄食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24只在ARC置管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n=6):NS组(0.5μl NS),PYY1-36组(0.5nmol/0.5μL PYY1-36),SF-11组(1 nmol/0.5μL SF-11)和PYY1-36+SF-11组(1nmol/0.25μL SF-11+0.5 nmol/0.25μL PYY1-36)。通过综合实验动物监测系统(CLAMS),观察ARC微量注射PYY1-36对大鼠0-4 h食物及水摄入量、氧气消耗(VO2)、CO2产生(VCO2)、以及产热量(Heat)的影响;5.ARC微量注射PYY1-36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选取24只大鼠,经ARC置管和胃安置随机应力感受器,大鼠恢复7天后随机分为4组(n=6):NS组(0.5μl NS),PYY1-36组(0.5 nmol/0.5μL PYY1-36),SF-11组(1 nmol/0.5μL SF-11),PYY1-36+SF-11组(1 nmol/0.25μL SF-11+0.5 nmol/0.25μL PYY1-36)。药物通过置管注射至大鼠ARC,观察对胃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的影响。胃收缩信号由应力感受器传至胃肠运动换能器,在此转变为电信号输入计算机,由Powerlab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胃肠运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免疫荧光组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下丘脑ARC有Y2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2.RT-PCR及Wea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下丘脑ARC中存在Y2R mRNA及蛋白表达,进一步证实大鼠下丘脑ARC中存在Y2R受体;3.单细胞外放电记录显示,在下丘脑ARC共记录到43个神经元,其中37个(37/43,86.05%)神经元对PYY1-36做出应答,呈现放电活动改变,将这些神经元定义为PYY1-36反应性神经元(PYY-N),其余6个神经元在给予PYY1-36后放电频率无显着改变。在37个PYY-N中,有21个(21/37,56.76%)神经元对PYY1-36呈现放电频率增加效应(P<0.05),平均增加90.47±12.33%,称这些神经元为PYY1-36兴奋性神经元(PYY1-36-E);其余16个(16/37,43.24%)神经元为PYY1-36抑制性神经元(PYY1-36-I),即给予PYY1-36后,这些神经元放电频率显着降低(P<0.001),平均降低39.20%。若预先ARC注射Y2受体拮抗剂SF-11再给予PYY1-36,PYY1-36对PYY-N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可被部分阻断(P<0.05)。但单独使用SF-11对PYY-N放电活动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提示,ARC内有PYY1-36反应性神经元,PYY1-36可通过激活Y2受体调控神经元的兴奋特性。4.ARC微量注射PYY1-36对大鼠摄食及饮水的影响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ARC微量注射PYY1-36,大鼠0-4 h每小时的摄食量均显着减少(P<0.01);若ARC微量注射SF-11,大鼠0-4 h每小时摄食量则显着增多(P<0.05);与PYY1-36组相比,ARC注射SF-11+PYY1-36混合液,大鼠0-4 h每小时摄食量显着升高(P<0.05)。提示,内、外源性PYY1-36均有抑制大鼠摄食效应,且PYY1-36抑食效应可被Y2受体(Y2R)拮抗剂部分阻断,即PYY1-36对摄食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Y2R信号通路而实现的。与NS组相比,ARC微量注射PYY1-36或SF-11,大鼠0-4 h摄水量均无显着改变(P>0.05)。与PYY1-36组相比,ARC微量注射SF-11+PYY1-36混合液,大鼠0-4 h累计摄水量也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ARC PYY1-36对大鼠摄水可能无显着调控作用。5.ARC微量注射PYY1-36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与NS组相比,ARC微量注射PYY1-36,大鼠VO2显着升高(P<0.05),同时伴随着VCO2及产热量的显着增加(P<0.05);与NS组相比,ARC注射SF-11,大鼠VO2显着减低(P<0.05),同时伴随着VCO2和产热量的显着降低(P<0.05);与PYY1-36组相比,ARC微量注射SF-11+PYY1-36混合液,PYY1-36对VO2、VCO2或产热量的促进作用可被部分减弱(P<0.05)。提示,ARC内、外源性PYY1-36均参与大鼠能量代谢调控,PYY1-36能量代谢负平衡调控效应可被Y2受体拮抗剂部分阻断,即PYY1-36增加能量代谢作用可能部分通过Y2R信号通路而实现的。6.ARC微量注射PYY1-36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ARC微量注射PYY1-36,5 min后大鼠胃收缩幅度(P<0.01)和收缩频率(P<0.01)均显着降低。ARC微量注射SF-11,5 min后大鼠胃收缩幅度(P<0.01)和收缩频率(P<0.01)均显着升高。若ARC注射SF-11+PYY1-36混合液,PYY1-36的抑胃动力效应被部分阻断(P<0.05)。提示,PYY1-36可能部分通过Y2R信号系统参与大鼠胃运动的调控。结论:ARC有PYY作用靶点;内、外源PYY均参与大鼠摄食、胃动力和能量平衡调控,该效应部分受Y2受体信号通路调控,PYY1-36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代谢调节肽。

史卿[4](2019)在《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具有代谢惰性特征的人工甜味剂,至今已有超过20种广泛应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和制药行业。但近年来,人工甜味剂的使用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颇具争议,主要是以食品添加剂形式存在的非营养型甜味剂的消费。最近研究表明,甜味剂可能具有改变食欲或葡萄糖代谢的生理作用,而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甜味剂与许多不良代谢结果相关,包括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症。但是,关于甜味剂的长期使用对饮食行为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仍存在很多争议,而且对于造成上述现象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同时对是否可以通过饮食调节途径改变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研究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以C57BL/6小鼠、ICR小鼠、甜味受体Tas1r3敲除小鼠和无菌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动物行为学、Western blot、实时荧光PCR及ELISA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首先分析了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对小鼠摄食量、饮水量、体重及葡萄糖耐受性的影响;其次分析了三氯蔗糖暴露对肠道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的影响,探究基于甜味感受信号通路阐析葡萄糖耐受性受损的可能分子机制。最后,我们还探究了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是否可以改善人工甜味剂带来的负面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甜味剂通过甜味信号通路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受损不同甜度(8、10、12、14、16和18)三氯蔗糖、AK糖和糖精持续1218周暴露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纯净水暴露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发现:甜味剂暴露过程中,与对照组小鼠相比,人工甜味剂的长期暴露诱发小鼠血糖显着升高和葡萄糖耐受性受损,升高程度及耐受性受损程度与暴露时间呈正相关性。进一步通过甜度为814的三氯蔗糖暴露Tas1r3基因敲除小鼠和无菌小鼠进行暴露12周实验,发现甜味剂暴露对无菌小鼠与野生型小鼠具有相同的葡萄糖耐受性受损作用,但甜味剂对Tas1r3基因敲除小鼠血糖耐受性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甜味信号通路是潜在的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诱发机体葡萄糖不耐受的作用靶点。2.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上调甜味受体及葡萄糖转运体表达丰度甜度818三氯蔗糖暴露野生型小鼠,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甜味受体基因(Tas1r2、Tas1r3)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基因(Sglt-1、Glut2)在不同区段小肠中表达(包括十二指肠段、空肠前段、空肠中段、空肠后段和回肠段),结果发现:人工甜味暴露均会上调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载体在5个肠段表达丰度,其中在十二指肠段上调作用最大;另外Tas1r2和Tas1r3上调作用与三氯蔗糖甜度呈正相关性,而Sglt-1、Glut2的表达随着三氯蔗糖甜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且在三氯蔗糖甜度为12时达到最高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甜味剂的加入可能通过增强甜味信号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从而实现其葡萄糖耐受性调节。3.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不同可消化淀粉含量(55%、44%和33%,m/m)日粮、甜度12三氯蔗糖暴露6周龄雄性ICR小鼠,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甜度12三氯蔗糖暴露小鼠为对照组,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纯净水暴露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发现:三氯蔗糖暴露会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包括血糖、胰岛素抵抗、甜味受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显着增加;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正向调节,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且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日粮效果最显着。进一步通过可消化淀粉含量66%(m/m)日粮、不同甜度不同甜味剂(甜度10的AK糖、甜度8的糖精)暴露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6周后,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暴露6周,发现通过正向调节血糖、胰岛素抵抗、甜味受体、葡萄糖转运载体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消化淀粉含量33%(m/m)日粮可显着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糖代谢紊乱。上述结果表明,饮食调节通过增强甜味信号调控葡萄糖转运载体表达,调节葡萄糖耐受性,改善葡萄糖代谢异常。总之,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证明了,甜味信号途径是人工甜味剂诱发机体葡萄糖耐受性受损的潜在靶点,通过降低日粮中的可消化淀粉含量可以大大改善人工甜味剂诱发的葡萄糖代谢紊乱,诠释了人工甜味剂诱发葡萄糖耐受性受损和饮食调控的机制。上述研究结果可能为明确人工甜味剂诱发葡萄糖耐受性受损机制提供支撑,同时为缓解糖代谢紊乱奠定基础。

许国栋[5](2018)在《淀粉消化能力调控及对机体若干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淀粉是人类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类营养物质的最大来源,而淀粉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与很多疾病息息相关,其中包括了近些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的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淀粉的消化行为对机体的生理效应有着较大影响,其主要表现为血糖短时间内急剧上升,而机体长期进化已适应了此种血糖波动,并通过血糖-胰岛素浓度来调节血糖平衡。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淀粉消化速率被改变的情况,如人们提出用非能量型的人工甜味剂替代蔗糖等能量型甜味剂以降低能量摄入,但近期有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暴露会改变胃动力学而促进消化过程,这是对淀粉消化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淀粉酶类抑制剂是糖尿病人的主流药物之一,其原理是利用淀粉酶抑制剂类降糖药来减缓淀粉消化从而控制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这是对淀粉消化的抑制作用。上述淀粉消化过程的正向或反向调节对机体现有血糖-胰岛素平衡系统的影响,以及消化速率调节过程中一些潜在风险的研究目前还较少。本研究聚焦于对淀粉消化的调节,利用人工甜味剂暴露建立动物体内淀粉消化的促进模型和糖苷酶抑制剂建立动物体内淀粉消化的抑制模型,通过检测消化水平、吸收水平、消化吸收综合评价、基因水平、肠道微生态变化等指标来探究一定时间段的淀粉消化能力改变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得出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所示:1.通过前期的预实验摸索实验条件确定了用甜度12的三氯蔗糖溶液进行暴露,用0.3%CMC、20%淀粉的半固体糊通过灌胃的方式进食的条件下搭建淀粉消化的促进模型。用人类每日最大剂量一倍的浓度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一日两次在进食前对小鼠灌胃暴露建立淀粉消化的抑制模型。通过对模型效果的检测实验确定成功搭建两种淀粉消化调控模型。2.在淀粉消化促进模型作用一周以后,检测升糖指数(GI)、大鼠动态血糖、相关基因水平以及肠道微生态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短期处于淀粉消化促进的环境下暴露组GI值相对于水组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而在相关基因水平和动态血糖波动水平上都没有造成显着的差异。并结合其他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更倾向于不是淀粉消化促进所引起的。3.对葡萄糖耐受长期跟踪实验发现,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的短期作用不会明显改变机体葡萄糖耐受能力,而长期处于促进模型条件下不管是各时间点的血糖值还是血糖值点曲线下面积暴露后都显着高于对照,表明机体葡萄糖耐受能力有所下降。4.在淀粉消化抑制模型作用两周后,结肠中的总糖含量差异相比于回肠位置差异的显着减弱,暗示了本工作中微生物发酵过程快速降解了未消化的淀粉。利用宏基因组16s测序分析,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相对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表明本工作中的淀粉消化抑制打破了肠道微生态平衡。5.对短链脂肪酸检测发现乙酸和丁酸在抑制模型下显着上升,而丙酸却没有显着变化。通过对盲肠结肠进行葡萄糖及短链脂肪酸感应吸收相关基因的检测发现在回肠中SCFA转运相关蛋白MCT-1和SMCT-1的表达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盲肠组织中短链脂肪酸感应相关受体FFAR2和FFAR3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基因水平的检测结果暗示了组织中的变化可能是由三种SCFA综合作用的结果。6.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代谢途径预测结果(PICRUST)暗示了上述短链脂肪酸的浓度上升,可能与微生物淀粉利用增强后的SCFA合成前体CoA的积累变强有关,但预测中尚无丙酸浓度无显着差异的解释。综上,我们认为短期的淀粉消化能力的促进并不会引起生理上的显着变化,但长期促进会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及葡萄糖不耐受;而淀粉消化的抑制则主要作用于肠道微生物环境,且并不需要太长周期的暴露或改变即可导致SCFA总量显着变化,但其中丁酸的浓度并没有显着差异。虽然SCFA被认为对人体有利,但过高浓度的SCFA影响及SCFA的不平衡生成的生理变化仍需深入研究。

黄喆[6](2017)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部分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世界占主要地位,目前仍在上升阶段。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人数的40%以上,在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占首要地位。因此急需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缺乏运动、吸烟、超重和肥胖等。早期发现血脂异常对于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多项研究发现,嗅觉/味觉功能障碍与全因死亡率相关,而心血管疾病死亡在全因死亡中占主要比重。因此,我们考虑嗅觉/味觉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以前的研究证实,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胆囊收缩素(CCK)、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胃饥饿素(ghrelin)和瘦素(leptin)等激素参与化学感受器的功能和调控。而这些激素与脂代谢关系密切。因此有理由相信嗅觉/味觉功能和血脂水平存在潜在的关系。而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类研究。我们利用开滦研究的大样本中国社区人群来证实这一假说。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AHA)首次提出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定义。包括7个指标:4种健康行为(吸烟、饮食、运动和体重指数(BMI)和3种健康因子:血糖、血脂和血压(BP)为了评估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的水平,Huffman建立了AHA心血管健康评分系统(CHS),包括所有7项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每个因素评分为差:0分;中等:1分;或理想:2分,总评分:0-14分)。此后的几项研究发现理想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随着心血管健康评分健康状况从“差”或“中间”到“理想”的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急剧下降。目前,关于中年以及老年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指标调节对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的意义,尚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冠心病的保护可能是通过其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的。然而,CHS的变化和baPWV的关系目前没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开滦查体病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探讨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因此,基于开滦研究,我们采用baPWV作为指标,来研究CHS的变化(⊿CHS)是否可以影响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活方式的改善的确对糖尿病有重要保护作用。理想的CHS可能会通过对糖尿病的控制发挥保护作用。我们在中国大型人群队列开滦研究中探讨CHS的变化是否与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方法通过问卷评估12,627名中国参与者(男性10,418名,女性2209名;平均年龄54.4岁,未服用调脂药)的嗅觉和味觉功能。根据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的数量将参与者分为3组,功能最好为0分,最差为2分。用GLM模型分析不同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的差异。并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吸烟/饮酒状态、肥胖、心血管疾病史、癌症和头外伤史。选取3951例参与者(年龄≥40岁,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病史),根据⊿CHS的变化分为8组,分别分析其对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选取50656例无糖尿病的中国成年人(18岁以上,男性11,704名,女性38,952名)。评估2006-2008年查体时基线CHS得分,将随访时CHS变化定义为⊿CHS。新发糖尿病定义为确诊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者在2010或2012年查体中空腹血糖≥7.0mmol/L。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计算⊿CHS变化时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结果1、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2.4%和1.2%。该功能障碍的数量与TC升高相关(P-trend=0.005),而与LDL-C、HDL-C和TG无明显相关(P-trend>0.1)。60岁以上人群和不吸烟的人群中这种关系尤为突出(P-interaction<0.05)。2、随着⊿CHS的增加,⊿baPWV逐渐下降(分别为126.46±355.91、78.4±343.81、69.6±316.27、49.59±287.57、57.07±261.17、40.45±264.27、37.45±283.26和21.66±264.17 cm/s)(P-trend<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二者呈负相关。CHS每增加一项,对应baPWV下降15.22 cm/s(B value-15.22,p<0.001)。3、平均随访3.80年后,3071(6.06%)名参与者罹患糖尿病。理想CHS数目的增加与进展成糖尿病的风险成负相关。调整年龄、性别、饮酒和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后,⊿CHS=-1、0、1、和≥2时,与⊿CHS≤-2相比,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分别为0.73、0.59、0.49和0.42(95%CI 0.37–0.82,P trend<0.001)。结论1、在这项大规模中国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中,化学感受器功能障碍与总胆固醇的升高相关。应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阐明二者的因果关系。2、⊿CHS与⊿baPWV呈负相关,而后者是中老年人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CHS与动脉硬化进展呈负相关。3、在中国人群中,改善CHS能够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司鹏飞[7](2017)在《基于口苦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西医身体观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口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具有较大理论与临床意义的症状。本课题以对口苦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并结合人体试验与文献研究,就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调查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14岁以上住院病人口苦症状的发生状况、科室与疾病分布及影响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明确与口苦症状关系密切的疾病因素及其他相关因素;2,调查全国14岁以上健康人群口苦症状的发生状况以及导致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明确口苦症状在健康人群的发生率,以及相关行为因素及体质因素;3,通过人体试验,研究健康成人不同个体对苦味主观感受的个体差异,以及性别、吸烟两个因素对苦味感受的影响;4,通过文献学研究及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对比研究,系统整理历代医家对" 口苦"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探讨中西医身体观的差异,并以口苦为例,探讨中西医诊疗思维的差异。方法1,选取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使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4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民族等;口苦症状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生频率、程度、发生时间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味觉异常等;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睡眠时间、饮食口味、膳食结构等;症状学情况,如上腹部疼痛、反酸、口腔溃疡、口臭,以及情绪相关症状;既往病史,主要包括牙科治疗、腹部或中耳手术以及脂肪肝、胆囊炎、鼻炎、中耳炎、慢性咽炎等疾病;此外还有针对肝病及胃-食管疾病的辅助检查项目。2,通过"问卷星"平台在网络上发布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全国14岁以上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基本信息、口苦症状发生的状况、生活习惯,同时引入中医体质学量表,对调查对象是否存在湿热体质或气郁体质进行评估。所有数据使用EPidata3.1录入后,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3,选用苦丁茶作为苦味试剂,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志愿者随机编为3组,每组志愿者均分别接收不同浓度的苦丁茶浸出液,然后借鉴VAS法,由志愿者在"苦味标度线"上标记出刚刚接受测试液苦味程度。录入数据,采用t检验或非参检验,分别按照性别和是否吸烟进行统计分析。4,选择9名健康志愿者,采用三向交叉拉丁方实验设计,每位志愿者均接受三种不同浓度的苦丁茶浸出液,然后由志愿者在"苦味标度线"上标出刚刚接受测试液的苦味程度。通过拉丁方分析,研究苦味感受能力的个体差异。5,系统考察历代中医学文献,从医学理论形成初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后期的医学发展着手,对比研究中西医理论体系,从身体观角度入手,以口苦症状为例,探讨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诊疗思维的差异。结果1,对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住院病人的调查共调查病人782人,收集有效问卷766份,口苦症状发生率为53.79%。口苦症状的发生率与年龄层成正相关。住院病人口苦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依次为肝病科(66.67%),消化科(61.80%),神经内科(60.66%)。在具体疾病方面,脂肪肝、胆囊炎、胃-食管疾病、慢性咽炎、牙科治疗为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及相应的95%CI均大于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口苦的重要危险因素,OR=2.463。症状方面,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胁痛、口腔溃疡、口臭、阴囊潮湿/带下、头痛、眩晕均为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及相应的95%CI均大于1)。行为因素方面,吸烟是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随日吸烟数的升高,口苦症状的发生率亦相应升高。饮食上,食用过多肉类是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则是口苦症状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情绪方面,焦虑、烦躁、抑郁与自觉压力均为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口苦症状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程度成正相关。2,对全国健康人群的网络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715份,口苦症状发生率为43.92%。口苦症状的发生率与年龄层近似成正比。行为因素方面,口苦症状发生与吸烟密切相关,进食过多肉类为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口苦症状发生率与日常进食肉类比例成正比;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则是口苦症状发生的保护性因素。体质方面,湿热体质与气郁体质均为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湿热体质口苦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气郁体质,湿热体质与气郁体质的兼夹体质口苦症状发生率高于非兼夹体质。3,对健康人群苦味味觉感受度的研究发现,女性对不同浓度苦味试液所感受到的苦味程度均高于男性,证明女性对苦味的感受能力比男性敏感;不吸烟人群对不同浓度苦味试液所感受到的苦味程度均高于吸烟人群,证明不吸烟人群对苦味的敏感性高于吸烟人群。对个体苦味感受能力的拉丁方研究则显示,不同个体对苦味的感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4,比较中西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初期,以术数理论为基本工具,在生成论的自然哲学下,借助阴阳五行等说理工具,对人体生命现象和疾病现象进行的理论构建。而现代西方医学,则是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下,以机械论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理化突破及新的认识工具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结论1,北京市14岁以上住院病人口苦症状平均发生率为53.79%,我国14岁以上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平均发生率为43.92%。2,影响口苦症状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在疾病方面,口苦症状与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病、胃-食管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行为方面,吸烟、进食大量肉食及腌渍食品为口苦症状的危险因素;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则是其保护性因素;情绪方面,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及过大的压力是口苦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体质上,湿热体质及气郁体质为口苦症状的高发体质。3,不同个体对苦味的味觉感受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女性人群、不吸烟人群对苦味的敏感度高于男性、吸烟人群。4,中西医对口苦症状诊疗意义的不同认识,是由于中西医截然不同的身体观与疾病观导致的,这也是中西医理论难以通约的根本原因。

谢宁宁[8](2017)在《人工甜味剂暴露对机体多组织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当下,人工甜味剂因其特有的性质作为蔗糖的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饮料生产中,它们既能提供甜味感受,又不被机体代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人们认为是安全的。但近年来,随着人工甜味剂的使用越来越多,一些代谢疾病也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的应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有较大影响,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进而诱发肥胖、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人工甜味剂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关注。甜味受体作为感应人工甜味剂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由两部分亚基组成(T1R2、T1R3),参与了许多生理代谢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甜味受体不只存在于口腔,还存在于许多其它组织中,而这一发现,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人工甜味剂参与代谢调节的机制的思考。本研究则先从宏观角度,利用多种人工甜味剂暴露ICR小鼠模型,着重探究人工甜味剂对小鼠机体部分组织及生理功能的影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Western Blotting、qPCR、细胞免疫荧光、动物行为学调查,来揭示其中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部分组织上甜味受体亚基T1R3表达的影响:通过使用糖精、三氯蔗糖、安赛蜜三种常见甜味剂,选定甜度为12,对ICR小鼠进行一定周期暴露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部分组织(肝、肾、胃、膀胱、睾丸)上T1R3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多种人工甜味剂的暴露,均会使肝上T1R3表达量显着上调,睾丸和膀胱也有上调趋势,而肾上T1R3基本无变化。胃上T1R3在不同甜味剂条件下略有不同,在糖精暴露后,T1R3略有上调,三氯蔗糖暴露后,略有下调,而安赛蜜暴露后显着下调。(2)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不同肠段T1R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对小鼠肠道展开探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肠道甜味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质进行标记定位,结果证实了甜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肠道内分泌细胞上表达。用多种人工甜味剂对小鼠暴露后,检测小鼠肠道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上甜味受体亚基T1R3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多种人工甜味剂的暴露均会使小鼠十二指肠上T1R3表达量显着上调,且糖精的暴露也会使小鼠空肠、回肠上的T1R3表达量显着上调,其余两种甜味剂却不会。(3)进一步探究人工甜味剂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上述结果中表明,人工甜味剂的暴露对小鼠膀胱上甜味受体亚基T1R3表达量有影响,为了深入探究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膀胱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动物行为学调查。结果表明:一定周期人工甜味剂暴露后会使小鼠相对排尿量增加,并且在糖精组和AK组有显着性差异。而三氯蔗糖组,虽然都有上升,但都没有显着性。进一步对其甜味受体进行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的检测,发现甜味剂暴露组动物膀胱中甜味受体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暗示,人工甜味剂长期暴露引起的机体排尿量增加可能与膀胱甜味受体表达量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人工甜味剂暴露后的小鼠模型,来探究人工甜味剂对机体多组织上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表示部分组织上甜味受体的表达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小肠和膀胱上甜味受体做了深入的探究。暗示着,人工甜味剂可能会通过甜味受体参与部分组织的代谢功能,进而影响机体健康。

轩俊丽[9](2016)在《绵羊嗅觉受体(OR)和味觉受体(T1Rs)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提出哺乳动物具有较敏感的嗅觉和味觉,在采食过程中可根据食物的气味和味道选择偏好性的食物。其中,嗅觉主要是在远距离内通过空气中的气味寻找和辨别食物,味觉则是在口腔内通过不同的味道和口感选择食物。哺乳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分别由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决定,这些受体基因属于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较大的基因家族。研究表明,在基因方面,动物的嗅觉和味觉除了和受体基因的数量和假基因率有关外,与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也密切相关。本研究选取同为中国蒙古系绵羊中以放牧为主的乌珠穆沁羊(96只)和以舍饲为主的湖羊(72只)为研究对象,对3个嗅觉受体基因OR4A47、OR4C46和OR4D1基因,以及味觉受体第一家族3个基因TAS1R1、TAS1R2和TAS1R3基因外显子进行序列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揭示了绵羊这6个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及其在乌珠穆沁羊和湖羊遗传差异性及对mRNA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法对两个绵羊品种的OR4A47、OR4C46、OR4D1、TAS1R1、TAS1R2和TAS1R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在绵羊的3个嗅觉受体基因上共检测到了26个突变位点,其中OR4A47基因上8个SNPs,OR4C46基因上7个SNPs,OR4D1基因上11个SNPs,说明乌珠穆沁羊和湖羊在这3个嗅觉受体基因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在绵羊的T1R家族基因中筛查到9个SNPs,其中,TAS1R1基因上2个,TAS1R2基因上5个,TAS1R3基因上1个。且这6个基因在两个绵羊品种中检测到的SNPs个数相同。2、利用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法对2个绵羊品种共172个个体的20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这20个SNPs位点在乌珠穆沁羊群体中的多态性较高。3、独立性卡方检验表明,3个OR基因上有6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个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OR4A47基因上的snp4、OR4C46基因上的snp6、snp7和snp8;OR4D1基因上的snp9和snp11;对这6个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OR4C46基因上的3个SNP位点与OR4D1基因上的2个SNPs位点同样为完全连锁;T1Rs基因上有5个多态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在两个绵羊群体中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为TAS1R1基因上的snp13,TAS1R2基因上的snp15、snp17和snp18,TAS1R3上的snp20。4、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多态位点对研究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OR基因中,snp11为同义突变,导致mRN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snp4、snp6、snp7、snp8和snp9为错义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在TIRs基因中,snp13、snp17和snp20为同义突变,其中snp13和snp20导致相应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的改变;snp15和snp18为错义突变,均导致TAS1R2蛋白质二级结构均发生改变。综上所述,OR4A47、OR4C46、OR4D1、TAS1R1、TAS1R2和TAS1R3基因在不同饲养方式绵羊品种间的多态性存在显着性差异,部分位点可使mRNA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受体蛋白结合嗅觉、味觉分子的能力发生改变。

陈昆[10](2016)在《猪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及miR-25对肌肉细胞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能量代谢是动物生长、生产、繁育等重要生命活动的基础;同时与人类代谢综合症等息息相关。因此,对能量代谢调控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动物生产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改善人类健康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通过对大白猪的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GPR120是差异表达基因。GPR120基因参与能量平衡的多个生理过程,调节全身性能量和营养代谢平衡。本研究拟对GPR120基因进行研究,分析研究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揭示GPR120基因在能量代谢调控过程的作用。本研究还基于胚胎期大白猪和通城猪的背最长肌组织的Solexa测序获得miR-25,通过分析miR-25序列,预测靶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验证;同时对miR-25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探寻转录因子调节miR-25转录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猪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基于预测的启动子区域CpG岛分布情况构建GPR12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缺失片段双荧光素酶载体,双荧光结果显示缺失片段P5(-323/+165)是GPR120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使用TFSEARCH ver.1.3网站预测GPR120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中有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C/EBPβ的结合位点(TGTCG);而且在人、小鼠和猪三个物种,GPR120启动子区域中的C/EBPβ结合位点高度保守。通过定点突变实验证明转录因子C/EBPβ结合位点的突变显着地抑制了GPR12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且通过ChIP实验表明,在体内环境中,转录因子C/EBPβ可以与GPR120基因核心启动子结合。超表达C/EBPβ显着性促进了GPR120和PPARγ基因的表达;而干涉C/EBPβ的表达则显着性抑制了GPR120基因的表达。此外,我们的实验结果还表明,高能饲喂(HFD-feeding)能够促进小鼠脂肪组织中GPR120,C/EBPβ和PPAR-γ2基因的表达,并且能够增强转录因子C/EBPβ与GPR12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结合能力。2.miR-25在肌肉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对C2C12成肌细胞进行成肌诱导分化,检测结果表明:小鼠miR-25-3p的表达量在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呈现先下调后上调的变化趋势。在转染miR-25-3p mimics的实验组中,检测结果表明肌肉细胞能量代谢的标志基因PI3K、Map2k4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运用多种miRNA靶基因预测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25-3p靶基因,发现Akt1基因的3’UTR区域有miR-25-3p的结合位点,而且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哺乳动物中Akt1基因的miR-25靶位点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双荧光结果显示,miR-25-3p显着地抑制了Akt1-3’UTR的荧光活性,说明miR-25-3p能够识别Akt1基因的3’UTR上的miR-25-3p靶位点并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超表达miR-25-3p可以显着性下调Akt1和PI3K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与此同时,miR-25-3p的超表达导致了Akt1和PI3K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总之,miR-25-3p可以靶向基因Akt1,并抑制Akt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进而可能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调节肌肉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3.小鼠miR-25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小鼠miR-25-3p的5′端上游区域2034 bp序列并构建miR-25-3p启动子区域缺失片段荧光载体,荧光活性检测结果发现,缺失片段miR-25-3p-P9(-119/+144)是miR-25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对miR-25核心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元件进行预测分析,发现一个潜在的转录因子AP-2α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实验发现转录因子AP-2α结合位点的突变显着地抑制了miR-25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通过ChIP-Q-PCR实验证明:在体内环境中,转录因子AP-2α可以与miR-25启动子发生特异性地结合。而且通过ChIP-Q-PCR实验证明与C2C12细胞分化第8 d相比,转录因子AP-2α与miR-25启动子在C2C12细胞分化第0 d时结合能力更强。超表达AP-2α可以显着促进miR-25启动子的活性;而且超表达AP-2α可以显着性提高miR-25的mRNA表达量,同时也可以下调miR-25靶基因Ak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此一致,干涉AP-2α的表达显着性抑制了miR-25的mRNA表达量,同时也提高了基因Akt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上述实验结果证明AP-2α在miR-25转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能够识别miR-25核心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AP-2α结合位点,而且同时还发现转录因子AP-2α对miR-25靶基因Akt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二、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酸与关键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肠内分泌细胞的营养感应
2 胰高血糖素样肽的分泌
3 胆汁酸与关键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
    3.1 胆汁酸的生理作用
    3.2 胆汁酸的受体和信号通路
4 胆汁酸的代谢作用
5 小结

(2)肠道味觉信号与消化系统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道味觉信号及其传导机制
2 肠道味觉信号分子及受体的相关研究
    2.1 味觉信号分子
    2.2 甜味觉受体
    2.3 鲜味觉受体
    2.4 苦味觉受体
    2.5 脂肪酸味觉受体
3 肠道味觉信号与消化系统疾病
4 小结

(3)下丘脑弓状核PYY1-36对大鼠摄食、胃运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主要实验药品
        1.4 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 下丘脑ARC Y2R mRNA的表达
        2.3 Western Blot
        2.4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2.5 ARC置管
        2.6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大鼠摄食、摄水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2.7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下丘脑ARCY2R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
    2 大鼠下丘脑ARC Y2R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3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4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大鼠摄食及饮水的影响
    5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6 ARC微量注射PYY_(1-36)对大鼠胃运动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4)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注释
第1章 引言
    1.1 甜味物质摄入与人体健康
        1.1.1 人工甜味剂与人体健康
        1.1.2 甜味味觉
    1.2 甜味味觉感受的生物学基础
        1.2.1 甜味受体
        1.2.2 肠道甜味受体
        1.2.3 甜味信号通路
    1.3 人工甜味剂对代谢的影响
    1.4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1.4.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4.2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1.4.3 淀粉对体重和代谢的影响
        1.4.4 淀粉摄入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5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第2章 人工甜味剂对小鼠糖耐受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1 实验技术路线
        2.3.2 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的统计
        2.3.3葡萄糖耐受性追踪实验
    2.4 实验结果
        2.4.1 人工甜味剂对野生型小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影响
        2.4.2 人工甜味剂对野生型小鼠糖耐受的影响
        2.4.3 野生型小鼠葡萄糖耐受性变化的追踪
        2.4.4 三氯蔗糖对不同小鼠体重、进食量及饮水量的影响
        2.4.5 三氯蔗糖对不同小鼠糖耐受性的影响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人工甜味剂对小鼠小肠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实验技术路线
        3.3.2 小肠组织取样
        3.3.3 小肠甜味受体基因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
        3.3.4 胰岛素测定
        3.3.5 HbA1c测定
    3.4 实验结果
        3.4.1 三氯蔗糖对小鼠小肠甜味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4.2 三氯蔗糖对小鼠小肠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4.3 三氯蔗糖暴露后胰岛素的变化
        3.4.4 三氯蔗糖暴露后HbA1c的变化
    3.5 讨论
    3.6 结论
第4章 降低日粮中可消化淀粉含量对人工甜味剂诱发的小鼠糖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饲料
        4.2.2 实验动物
        4.2.3 主要试剂
        4.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
        4.3.2 葡萄糖耐受性检测
        4.3.3 胰岛素水平测试
        4.3.4 免疫印迹法检测甜味受体蛋白
        4.3.5 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
        4.3.6 糖类在十二指肠吸收率的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影响
        4.4.2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糖耐受和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4.4.3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蛋白的影响
        4.4.4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基因的影响
        4.4.5 LDC对三氯蔗糖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糖类吸收的影响
        4.4.6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影响
        4.4.7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糖耐受的影响
        4.4.8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4.4.9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甜味受体和葡萄糖转运体的影响
        4.4.10 LDC3 对人工甜味剂暴露小鼠十二指肠糖类吸收的影响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5.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淀粉消化能力调控及对机体若干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及影响因素
        1.1.1 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
        1.1.2 影响淀粉消化吸收的因素
    1.2 淀粉消化吸收与生理指标的关系
        1.2.1 淀粉消化吸收与升糖指数(GI)
        1.2.2 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1.2.3 脂代谢与生长激素
        1.2.4 肠道微生物
    1.3 淀粉消化的调控手段
        1.3.1 正向调控手段
        1.3.2 负向调控手段
    1.4 人工甜味剂与淀粉的消化吸收
        1.4.1 人工甜味剂的定义
        1.4.2 人工甜味剂的分类
        1.4.3 甜度的概述
        1.4.4 人工甜味剂对淀粉消化的作用
        1.4.5 人工甜味剂对机体(人)代谢的潜在作用靶点
    1.5 糖苷酶抑制剂与淀粉的消化吸收
        1.5.1 糖苷酶抑制剂的概述
        1.5.2 糖苷酶抑制剂功能
        1.5.3 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分类及应用
        1.5.4 糖苷酶抑制剂对淀粉消化的作用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基于实验动物的淀粉消化调控模型构建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与溶液配置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肠道内容物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3.2 参照物二氧化钛的测定
        2.3.3 相对含量的算法
        2.3.4 小肠推进的测量方法
    2.4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的建立
        2.4.1 模型促进物质的选择
        2.4.2 三氯蔗糖甜度的选择
        2.4.3 进食方式的选择
        2.4.4 灌胃淀粉浓度以及增稠剂浓度的确定
        2.4.5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的检验
    2.5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的建立
        2.5.1 模型抑制物质的选择
        2.5.2 抑制剂灌胃频率的确定
        2.5.3 抑制剂灌胃浓度的确定
        2.5.4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的检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下对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设备及溶液配制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
        3.3.2 实验方法
        3.3.3 暴露及进食方式
        3.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短期作用对升糖指数(GI)的改变
        3.4.2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短期作用下大鼠动态血糖的实时监测
        3.4.3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短期作用下相关基因的变化
        3.4.4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短期作用下对微生态的影响
        3.4.5 淀粉消化促进模型长期作用下机体葡萄糖耐受能力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下对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主要试剂设备及溶液配制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
        4.3.2 实验方法
        4.3.3 暴露方案
        4.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短期作用下小鼠不同肠段淀粉含量的改变
        4.4.2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短期作用下小鼠盲肠短链脂肪酸浓度的变化
        4.4.3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下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4.4.4 淀粉消化抑制模型下盲肠微生态的改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部分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嗅觉/味觉功能障碍和血脂水平的关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人群
    1.1.2 嗅觉/味觉的评估
    1.1.3 血脂水平的检测
    1.1.4 协变量的评估
    1.1.5 统计分析方法
1.2 结果
    1.2.1 化学感受器功能障碍和血脂水平关系
    1.2.2 化学感受器功能与TC关系交互和亚组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二、中国中老年人心血管健康评分的变化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对象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研究方法
    
2.1.4.1 病史采集
    
2.1.4.2 人体测量和生化测量
    
2.1.4.3 血压测量
    
2.1.4.4 调查问卷评分
    
2.1.4.5 心血管健康指标评估
    
2.1.4.6 baPWV的测量
    
2.1.4.7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临床基础资料
    2.2.2 不同组的基线特征
    2.2.3 不同⊿CHS组的baPWV
    2.2.4 ⊿CHS和⊿baPWV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2.2.5 敏感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理想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变化和新发2型糖尿病的风险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对象
    3.1.2 实验试剂
    3.1.3 主要实验仪器
    3.1.4 研究方法
    
3.1.4.1 病史采集
    
3.1.4.2 人体测量和生化测量
    
3.1.4.3 血压测量
    
3.1.4.4 调查问卷评分
    
3.1.4.5 心血管健康指标的评估
    
3.1.4.6 潜在协变量的评估
    
3.1.4.7 新发糖尿病的评估
    
3.1.4.8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两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
    3.2.2 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和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3.2.3 健康评分与糖尿病风险度相关性分析
    3.2.4 健康评分与糖尿病风险度分层分析
    3.2.5 多因素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影响及诊疗策略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口苦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西医身体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综述1 人体味觉感受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1 人体味觉的感受机制
        1.1 味觉的结构基础
        1.2 味觉受体
        1.3 味觉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2 苦味的形成机制
    3 影响苦味觉的因素
        3.1 种族因素
        3.2 舌体的解剖学差异
        3.3 性别因素
        3.4 年龄因素
        3.5 个人行为因素
        3.6 疾病因素
        3.7 营养因素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2 口苦症状的研究现状
    1 中医学对口苦的研究概况
        1.1 历代医家对口苦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口苦病机的研究
        1.3 口苦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概况
    2 西医学对口苦的研究概况
    3 口苦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4 口苦的流行病学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住院病人口苦症状发生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问卷调查
        2.3 调查方法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住院病人口苦发病情况
    4 讨论
        4.1 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及数据的可靠性
        4.2 北京市4所三甲医院住院病人口苦症状发生情况
        4.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第二部分 住院病人口苦症状发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BMI指数与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3.2 行为因素与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3.3 其他症状或疾病因素与口苦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4 讨论
        4.1 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行为因素
        4.2 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疾病与症状因素
        4.3 口苦症状发生的情绪因素
        4.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第三部分 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发生与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问卷设计
        2.3 调查方法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调查人群口苦发病情况
        3.3 行为因素与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性
        3.4 体质因素与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性
        3.5 住院病人与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发生状况对比
    4 讨论
        4.1 调查数据的代表性与数据的可靠性
        4.2 全国健康人群口苦症状的发生情况
        4.3 影响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发生的相关行为因素
        4.4 中医体质分型与口苦症状的相关性
        4.5 疾病因素可能加重口苦症状发生的风险
        4.6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第四部分 健康人群苦味味觉感受差异研究
    实验一 不同人群苦味觉感受能力的差异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用药及用法用量
        2.4 试验方案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不同性别健康人群苦味觉的差异
        3.3 吸烟人群苦味觉感受差异研究
        4 讨论
        4.1 视觉模拟评分法的应用
        4.2 女性苦味觉较男性更敏感
        4.3 不吸烟者苦味觉较吸烟者敏感
    实验二 健康人群苦味感受能力的个体差异研究
        1 研究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2.4 用药及用法用量
        3 结果
        3.1 不同浓度下9名受试者苦味标度
        3.2 拉丁方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
        4 讨论
        4.1 健康个体的苦味觉感受能力存在差异
        4.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 小结
第五部分 从口苦看中西医身体观的差异
    1 中西医理论形成背景的差异
        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背景
        1.2 现代西方医学的形成背景
    2 中西医身体观的严重差异
        2.1 中医学身体观
        2.2 现代西医学的身体观
    3 从口苦症状看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
结语
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1 口苦症状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2 健康人群口苦症状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网络版)
附录3 健康人群味觉差异测评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流行病学调查)
附录5 知情同意书(人体试验)
致谢
个人简介

(8)人工甜味剂暴露对机体多组织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人工甜味剂概述
        1.1.1 人工甜味剂定义、分类
        1.1.2 人工甜味剂及代谢影响
    1.2 甜味感受与甜味受体
        1.2.1 甜味受体简介
        1.2.2 甜味感受信号通路
        1.2.2.1 口腔的味觉感受
        1.2.2.2 肠道味觉感受通路
        1.2.3 甜味受体蛋白定量不同方法及缺陷
    1.3 人工甜味剂可能诱发的安全风险
        1.3.1 与甜味受体相关的安全风险
        1.3.2 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安全风险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部分组织T1R3表达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优化
        2.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2.3.2 实验小鼠分组及暴露方式
        2.3.3 Western Blot方法步骤及优化
        2.3.3.1 Western Blot基本步骤
        2.3.3.2 冷冻样品问题
        2.3.3.3 蛋白酶抑制剂对WB结果的影响
        2.3.3.4 不同来源抗体的筛选及方案优化
        2.3.3.5 抗体浓度的影响
    2.4 实验结果
        2.4.1 糖精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多组织T1R3表达的影响
        2.4.2 三氯蔗糖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多组织T1R3表达的影响
        2.4.3 安赛蜜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多组织T1R3表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肠道T1R3表达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细胞株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置
        3.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优化
        3.3.1 细胞培养
        3.3.1.1 STC-1细胞培养及注意事项
        3.3.1.2 细胞培养条件优化
        3.3.2 细胞免疫荧光
        3.3.2.1 免疫荧光的基本步骤
        3.3.2.2 免疫荧光实验优化
        3.3.3 实验小鼠分组及暴露方式
        3.3.4 小鼠肠段取样方式
    3.4 实验结果
        3.4.1 STC-1细胞培养结果
        3.4.2 甜味通路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单标
        3.4.3 甜味通路相关蛋白免疫荧光双标
        3.4.4 糖精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小肠T1R3表达的影响
        3.4.5 三氯蔗糖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小肠T1R3表达的影响
        3.4.6 安赛蜜甜度12暴露ICR小鼠4周对小肠T1R3表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工甜味剂暴露对小鼠膀胱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设计与方法
        4.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4.3.2 实验小鼠分组及暴露方式
        4.3.3 实验小鼠排尿量检测
        4.3.4 各甜味剂暴露后膀胱甜味受体表达量的检测
    4.4 实验结果
        4.4.1 多种人工甜味剂多浓度暴露ICR小鼠4周对其排尿量的影响
        4.4.2 不同浓度糖精暴露ICR小鼠4周对膀胱甜味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4.4.3 不同浓度三氯蔗糖暴露ICR小鼠4周对膀觥甜味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4.4.4 不同浓度安赛蜜暴露ICR小鼠4周对膀胱甜味受体表达量的影响
        4.4.5 多甜味剂多浓度暴露ICR小鼠4周对膀胱上T1R3mRNA水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绵羊嗅觉受体(OR)和味觉受体(T1Rs)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缩写词的中英文对照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嗅觉、味觉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1 嗅觉
        1.1.1 嗅觉受体
        1.1.2 嗅觉受体基因及表达
        1.2 味觉
        1.2.1 味觉受体
        1.2.2 味觉受体基因及表达
        1.2.3 味觉影响因素
        1.3 嗅觉、味觉受体基因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及多态性
        1.3.1 嗅觉、味觉在畜禽生产中的作用
        1.3.2 嗅觉、味觉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2 乌珠穆沁羊和湖羊的相关背景
    3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
        3.1 PCR-RFLP分型技术
        3.2 TaqMan探针分型技术
        3.3 Multiplex SNaPshot分型技术
        3.4 HRM法
        3.5 Illumina BeadXpress法
        3.6 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型技术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绵羊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采集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3 主要试剂耗材
        1.1.4 主要溶液配制
        1.1.5 主要数据库
        1.1.6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1.2 试验方法
        1.2.1 基因组DNA提取、检测及DNA池构建
        1.2.2 PCR引物设计与合成
        1.2.3 PCR扩增与测序
        1.2.4 基因型检测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多态性研究
        2.1.1 DNA提取与PCR扩增
        2.1.2 序列测定及SNP鉴定
        2.2 群体遗传学分析
        2.2.1 MALDI-TOF MS引物设计前SNP位点的筛选
        2.2.2 绵羊OR4A47、OR4C46和OR4D1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
        2.2.3 绵羊TAS1R1、TAS1R2和TAS1R3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
        2.3 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分析
        2.3.1 OR基因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分析
        2.3.2 T1Rs基因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分析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4.1 OR4A47、OR4C46和OR4D1基因mRNA二级结构分析
        2.4.2 OR4A47、OR4C46和OR4D1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2.4.3 TAS1R1、TAS1R2和TAS1R3基因mRNA二级结构分析
        2.4.4 TAS1R2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基因多态性检测
        3.1.1 绵羊OR基因多态性
        3.1.2 T1Rs基因多态性
        3.2 关于受体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绵羊OR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绵羊T1Rs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关于受体基因群体间遗传差异性遗传分化性分析
        3.3.1 绵羊OR基因群体间遗传差异性分析
        3.3.2 绵羊T1Rs基因群体间遗传差异性分析
        3.4 关于生物信息学分析
        3.4.1 绵羊O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4.2 绵羊T1R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3.5 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采食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4.1 本研究结论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特色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值得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附录1 绵羊TAS1R1基因外显子序列
附录2 绵羊TAS1R2基因外显子序列
附录3 绵羊TAS1R3基因外显子序列
附录4 绵羊OR4A47基因外显子序列
附录5 绵羊OR4C46基因外显子序列
附录6 绵羊OR4D1基因外显子序列

(10)猪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及miR-25对肌肉细胞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PI3K/Akt信号通路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3 GPR120基因在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简介
    4 miRNAs调控能量代谢的研究
        4.1 mi RNAs的生物合成与作用机制
        4.2 mi RNAs调节胰腺的胰岛素分泌
        4.3 mi RNAs调节肝脏的脂质和胆固醇代谢
        4.4 mi RNAs参与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作用的过程
        4.5 mi RNAs参与调节脂肪组织的能量消耗
    5 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简介
    6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猪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样品
        1.2 细胞系和菌株
        1.3 载体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5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1.6 常用试剂及配制
        1.7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1.8 Q-PCR
        1.9 猪GPR120基因 5′端上游调控区域序列的克隆
        1.10 猪GPR120基因 5′端上游调控区域的调控元件预测
        1.11 猪GPR120基因 5′端上游调控区域的缺失片段活性检测
        1.11.1 细胞的复苏
        1.11.2 细胞的培养
        1.11.3 细胞的冻存
        1.11.4 细胞的转染
        1.11.5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
        1.12 猪GPR120基因 5′端上游调控区域转录因子的验证
        1.12.1 转录因子的预测及分析
        1.12.2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载体构建
        1.12.3 质粒共转染
        1.12.4 Ch IP
        1.12.5 RNA干扰
        1.12.6 Western blotting
        1.12.7 蛋白浓度的测定
        1.13 应用到的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分析软件
        1.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猪GPR120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分析
        2.2 猪GPR120基因启动子区域缺失载体的荧光活性分析
        2.3 猪GPR120基因核心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元件分析
        2.4 猪GPR120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C/EBPβ 结合位点的验证
        2.5 转录因子C/EBPβ 与GPR120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的验证
        2.6 超表达转录因子C/EBPβ 促进GPR120基因的表达
        2.7 干涉转录因子C/EBPβ 抑制GPR120基因的表达
        2.8 高能饲喂(HFD)诱导小鼠转录因子C/EBPβ 表达并影响GPR120基因转录
    3 讨论
第三章 miR-25 对肌肉细胞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载体和菌株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1.4 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1.4.1 细胞的复苏
        1.4.2 细胞的常规培养
        1.4.3 细胞的冻存
        1.4.4 C2C12细胞的诱导分化
        1.5 细胞转染及细胞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
        1.6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1.7 Q-PCR分析
        1.7.1 mi RNA的定量分析
        1.7.2 基因的定量分析
        1.8 靶基因预测以及预测靶基因 3’UTR
        1.9 靶基因 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1.9.1 靶基因 3’UTR序列的引物设计和克隆
        1.9.2 普通质粒小提
        1.9.3 靶基因 3’UTR序列的质粒双酶切
        1.9.4 载体的构建
        1.9.5 去内毒素质粒抽提
        1.9.6 载体的鉴定
        1.10 靶基因 3’UTR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构建
        1.11 靶基因的鉴定
        1.12 Western blotting分析
        1.13 主要数据库及分析软件
        1.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0 mi R-25 序列保守性分析
        2.1 mi R253p在C2C12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谱分析
        2.2 超表达mi R253p对C2C12成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2.3 mi R-25 靶基因的鉴定
        2.4 mi R253p对靶基因Akt1的调控作用
    3 讨论
第四章 miR-25 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载体、菌株和细胞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1.4 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
        1.5 细胞转染及细胞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
        1.6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1.7 Q-PCR分析
        1.8 小鼠mi R-25 的 5′端上游调控区域序列的扩增
        1.9 转录因子AP-2α 真核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1.9.1 AP-2α 的CDS序列引物设计
        1.9.2 AP-2α 的CDS的扩增、克隆、质粒提取、双酶切
        1.10 应用到的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分析软件
        1.11 mmu-mi R-25 的 5′端上游调控区域的缺失分析
        1.12 mmu-mi R-25 的 5′端上游调控区域转录因子分析
        1.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mu-mi R-25 启动子区域缺失载体的构建
        2.2 mmu-mi R-25 启动子区域缺失载体的荧光活性分析
        2.3 mmu-mi R-25 核心启动子区域转录调控元件的分析
        2.4 mmu-mi R-25 核心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AP-2α 结合位点的验证
        2.5 转录因子AP-2α 与mmu-mi R-25 启动子结合情况的验证
        2.6 构建转录因子AP-2α 真核超表达载体pc-AP-2α
        2.7 超表达转录因子AP-2α 促进mmu-mi R-25 的转录表达
        2.8 干涉转录因子AP-2α 抑制mmu-mi R-25 的转录表达
    3 讨论
总结
主要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酸与关键内分泌和代谢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J]. 徐运杰. 饲料博览, 2020(02)
  • [2]肠道味觉信号与消化系统疾病[J]. 刘洁明,樊冬梅.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0(01)
  • [3]下丘脑弓状核PYY1-36对大鼠摄食、胃运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D]. 薛秀菊. 青岛大学, 2019(01)
  • [4]人工甜味剂诱发小鼠葡萄糖耐受性改变及饮食调节机制研究[D]. 史卿.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5]淀粉消化能力调控及对机体若干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D]. 许国栋.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6]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部分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 黄喆.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1)
  • [7]基于口苦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西医身体观的比较研究[D]. 司鹏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8]人工甜味剂暴露对机体多组织甜味受体表达的影响[D]. 谢宁宁.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1)
  • [9]绵羊嗅觉受体(OR)和味觉受体(T1Rs)基因多态性研究[D]. 轩俊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10]猪GPR120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及miR-25对肌肉细胞能量代谢的抑制作用研究[D]. 陈昆.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小肠和味蕾中的食物脂肪酸识别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