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形设计新思路

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形设计新思路

一、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解法设计新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黄飞校[1](2021)在《基于变杆长的D型轨迹连杆机构综合》文中指出在电子、信息、控制、驱动等新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机器愈来愈要求能实现柔性输出、一机多能,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平面连杆机构的构件运动形式多样、磨损小、制造方便、精度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仪表和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但也存在以下缺点: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较多,使得结构复杂,累积误差增大。本文在传统的四杆机构中引入一个可调整杆,以此克服单自由度连杆机构的一些缺点。以可调四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围绕着D型轨迹的综合、变杆长的实现以及工程实例的设计展开,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于D型轨迹的直线段进行综合。将拐点圆引入直角坐标系,推导出拐点圆约束方程,并建立平面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利用几何法确定机构位置,然后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调节不同杆的可调四杆机构优化综合初始解,最后利用矢量闭合方程求得直线段中间位置所对应的杆长。2.对于D型轨迹的曲线段进行综合,提出特殊点法和具体点法。特殊点法运算量较小,多应用于曲线段轨迹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具体点法计算量较大,多应用于对曲线段有具体点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然后分别对调节不同杆的可调四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作为调节不同杆的选择依据。3.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带动滑块作为杆长调节方式,并对可调四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为电机的选型以及滚珠丝杠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实例说明设计过程。4.通过对于烟包推送机构工艺要求的分析,提出利用可调四杆机构实现该运动规律并进行尺寸综合。其次,通过Solid Works建模,然后导入ADAMS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的理论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刘文瑞[2](2019)在《基于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连杆机构尺度综合是连杆机构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解析法相比,数值图谱法在求解连杆机构尺度综合问题中不受给定精确点个数的限制,避免了非线性方程组求解、优化初值选取和迭代收敛性等问题。并且具有直观,可以把握机构大体的运动趋势和形状的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然而,现有数值图谱法大多只适用于整周期设计要求的连杆机构尺度综合,将数值图谱法应用于求解连杆机构非整周期尺度综合问题的理论方法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借助小波理论,对连杆机构多位置、非整周期尺度综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基于Daubechies小波,提出了利用一维小波系数和二维小波系数描述连杆机构输出曲线(包括输出函数曲线和连杆轨迹曲线)的方法,并给出了连杆机构输出曲线小波系数的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连杆机构输出曲线与对应小波系数的关系。从而建立了连杆机构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级数选取机制。其次,建立了平面四杆机构、球面四杆机构以及空间连杆机构输出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函数曲线小波系数的分析,发现了连杆机构输出函数曲线小波细节系数和机构基本尺寸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建立了平面四杆机构、球面四杆机构、空间RSSR机构和空间RCCC机构输出函数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提出了目标机构基本尺寸型的匹配识别方法以及机构安装位置和实际尺寸的理论计算方法。实现了常用连杆机构多位置、非整周期设计要求的函数综合。再次,建立了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机构安装位置变化、机构整体缩放以及连杆上任意一点P的位置变化对轨迹曲线的影响,给出了利用预处理、小波变换及归一化处理方法,提取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曲线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方法。从而,消除了机架旋转和平移、机构整体缩放以及P点位置变化对轨迹曲线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影响。进而,结合多维搜索树,建立了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自适应图谱库。在此基础上,将基于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轨迹综合方法推广到球面及空间连杆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轨迹综合中。根据机构特征尺寸型和对应输出小波特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球面四杆机构和空间RRSS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从而,结合数值图谱法,将多维连杆机构轨迹综合问题转化为低维特征尺寸型检索问题和实际尺寸及安装位置计算问题。根据一般安装位置连杆机构的轨迹曲线小波系数和对应特征尺寸型生成机构的轨迹曲线小波系数的关系,推导出了计算目标机构实际尺寸及安装位置的理论公式。实现了平面四杆机构、球面四杆机构及空间RRSS机构非整周期轨迹综合。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结合基于傅里叶级数的整周期尺度综合方法,利用Matlab图形用户界面开发了适用于平面连杆机构、球面连杆机构及空间连杆机构的任意相对转动区间(包括整周期和非整周期)的连杆机构尺度综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利用开发的系统对滚压包边设备的滚轮进给机构进行设计。以滚轮进给路径作为设计条件,设计出满足给定设计要求的平面四杆机构杆长尺寸和安装参数。利用四杆机构取代目前普遍采用的工业机器人来带动滚轮实现滚压包边。通过对实际机构的设计及试验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滚轮进给机构的设计可以为滚压包边提供新的思路。

许海强,唐海平[3](2019)在《曲柄滑块机构的MATLAB优化设计与SolidWorks运动仿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得到曲柄滑块机构的最优传力性能,验证其急回特性。方法以机构运动学参数为设计变量,针对作业任务的要求,通过几何分析导出运动学参数必须满足的约束方程,提出量化机构力学性能的指标,建立机构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给定滑块行程和行程速比系数,用MATLAB优化工具箱求解机构运动学参数的最优尺寸,用SolidWorks建模和运动学仿真。结果得到了机构运动学参数的最优尺寸和运动学曲线,验证了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急回特性。结论以MATLAB和SolidWorks为设计平台进行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具有简单可行和直观高效等优点,可以将其推广到工程实际中。

田磊[4](2019)在《直线轨迹连杆机构综合理论及其软件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直线轨迹连杆机构在直线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连杆机构的直线轨迹综合问题是机械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综合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综合理论体系。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机器人、航天航空、医疗、交通等领域不断向自动化、高速、高精度方向发展,对直线轨迹连杆机构综合精度、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将理论方法与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了许多新的综合方法,解决了许多综合问题,但这些方法仍存在着综合效率低、应用范围不广的问题。因此,为了跟上现代机械发展的脚步,进行连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理论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与综合软件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背景,本文围绕连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效率低的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本文针对平面四杆机构四位置直线轨迹综合问题,利用鲍尔点理论其综合公式进行了推导,开发了综合软件,得到了机构解域图。还利用布尔梅斯特点理论,对一般情况及特殊情况下的平面四杆机构五位置直线轨迹综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综合软件,绘制了包括杆长比、杆长及机构类型等性能解域图。在解域图中可直观地了解到机构解的具体信息,有效地避免了在选择机构时的盲目性,提高了综合效率。(2)本文针对平面四杆机构双直线综合问题,在平面四杆机构单直线轨迹综合的基础上,对曲柄摇杆机构双直线轨迹综合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具体综合方法。以双重鲍尔点的个数作为变量,利用开发的综合软件,得到了双重鲍尔点个数分布规律解域图,丰富了平面四杆机构双直线综合理论。(3)本文针对特殊位置直线运动机构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这些机构的综合公式,利用综合软件综合出了这些特殊机构的直线轨迹,并进行了运动分析,推导了四杆机构运动分析具体解析公式,开发了综合软件,得到了平面四杆机构上各点的运动规律曲线图。

陈瑞[5](2019)在《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提高碳纤维多层织机性能和织造产品质量,以打纬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打纬阻力、机构尺度、机构运动精度与强度可靠性等方面研究打纬机构分析、设计与优化的方法,探讨机构可靠性仿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1)从碳纤维多层织物组织结构入手,确定角联锁经向增强织物打紧所需打纬力最大,应用柔韧体欧拉方程,建立考虑织物面经纱、接结经纱和称经纱的多层织物打纬阻力模型,打纬阻力仿真结果表明:织物打纬阻力与织物层数大致呈线性关系,60层纬纱的角联锁经向增强织物打纬阻力为10336N。(2)以打纬机构尺寸优化设计为目标,建立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模型,从机构力传动特性、合理尺寸与钢筘运动特性等方面探讨打纬机构尺度优化方法,结果表明:机构尺寸与最小传动角均随着机架与摆角中线的夹角增加而增大,打纬机构压力角宜小于6°,优化后钢筘运动到2个极限位置与动程的误差率均为0.06%,前死心位置钢筘加速度为-1159.7 mm/s2,在后死心附近加速度变化较小,利于碳纤维厚重织物打紧和机器降噪。(3)探讨打纬机构原始误差、间隙误差和磨损对打纬机构运动精度的作用机理,建立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计算模型,优化机构误差分配,并通过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找到打纬机构弹性形变规律,结果表明:尺寸误差与运动副间隙均影响钢筘运动精度,二者耦合作用引起的钢筘运动误差约0.7mm,打纬机构位于前死心附近钢筘位置误差波动最大,误差波动幅度增大约为整体均值的30%;由形变导致的运动误差达到1.9mm左右,易造成织物纬密下降;提高敏感系数较大的构件曲柄、牵手和推杆的制造精度,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提高20%。(4)针对打纬机构连续重载工作特性,利用名义应力法建立以疲劳寿命为控制变量的打纬机构结构可靠性设计模型,提出具有较好抗弯、扭性能的圆环式筘座设计方法,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从静态失效、疲劳寿命、共振失效与弹性变形等方面对打纬机构进行强度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满足使用寿命要求的打纬部件疲劳安全系数最小值为1.5837,打纬部件与滑轨接触区域最大应力约91.679Mpa,筘座中部变形最大;打纬机构工作频率远低于其固有频率,机构设计安全可靠。

李玥晖[6](2018)在《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的方法鲜有文献报导,针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发现一种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的新方法:先采用几何方法将双曲柄机构与曲柄摇杆机构联系起来,然后根据已有的双曲柄机构的已知条件推导出曲柄摇杆机构的条件,然后设计出曲柄摇杆机构,再将其转换为双曲柄机构,从而设计出双曲柄机构。

张锐[7](2018)在《蜻蜓转弯和侧飞时气动特性研究及仿蜻蜓样机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扑翼飞行器是一种以扑动方式提供升力和推力的新式飞行器,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好、机动性高等优点。扑翼飞行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人们对扑翼飞行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成果大力推进了扑翼飞行器的研制进程。然而,现阶段研制的扑翼飞行器依然存在可控性差、抗外界气流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扑翼飞行器的实用化尚需对扑翼机动转弯和侧飞时的飞行机理有更深入的研究、对如何有效实现灵活转弯和侧飞的关键技术有更进一步的探索。蜻蜓具有随意实现加减速、急转弯、悬停、倒飞等其他飞行生物无法比拟的飞行技巧,其优异的飞行性能为扑翼飞行器的研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生物样本。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蜻蜓机动转弯和侧飞时的气动特性和飞行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一种操控简单且具有较强机动转弯能力和抵抗一定侧风能力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分析和简化蜻蜓翅膀几何外形和运动方式,建立了蜻蜓四翅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前飞速度下,在对称扑动和非对称扑动时左右翅膀间的气动干扰。研究结果表明:对称扑动时,两侧翅膀间的气动干扰很小,蜻蜓躯体对称面处气流的侧向流速很小,几乎无气流穿过对称面;而在非对称扑动时,在对称面附近出现了一侧向流区域,部分气流穿过对称面进入另一侧,但此区域气流的侧向流速依然较小,两侧翅膀间的气动干扰较小。对扑动幅值的非对称在机动转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一侧两个翅膀扑动幅值可以使蜻蜓向另一侧快速机动转弯,还能提供一定侧向力。本文在蜻蜓计算模型中引入了翅根距离物理量,进一步考察了其对蜻蜓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扑动幅值,控制翅根距离只能实现缓慢地滚转及偏航,不能提供侧向力。在蜻蜓四翅扑动模型基础上引入侧风,详细研究了侧滑角对蜻蜓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滑角对蜻蜓总举力的影响最小,对总推力的影响最大;侧滑角越大,侧向力越大,蜻蜓加速侧向偏移,同时滚转与偏航力矩越大,越不利于蜻蜓飞行;侧滑角使得翅膀上的涡与附着流侧向偏移,左右翅膀上压力分布不再对称,破坏了左右翅间气动力平衡。在双曲柄双摇杆和单曲柄双摆杆基础上,提出了双曲柄双摇杆扑动-调节机构和单曲柄双摆杆扑动-调节机构,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单曲柄双摆杆扑动-调节机构能更有效地调节翅膀扑动幅值。最终基于单曲柄双摆杆扑动-调节机构研制了一种可调节扑动幅值的仿蜻蜓扑翼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飞。试飞结果表明该扑动-调节机构可有效地实现仿蜻蜓扑翼样机机动转弯飞行。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特殊条件下扑翼气动机理的研究,同时为研制实用化及可控化的扑翼飞行器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

王勇[8](2018)在《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线的需求增长,电线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大的一个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国内电线卷的包装形式主要是缠绕、捆扎和热收缩包装,形式单一,不美观。国内电线卷包装的效率和质量很难跟上市场需求,很多国家对于电线卷包装的要求很高,比如日本对于电线卷的包装要求是:只接受热收缩形式且包装过程中留下的热封缝不能超过一条。国内包装机械目前难以达到要求,开发一种包装上热封缝少于一条的热收缩包装技术及能完成该包装的自主产权自动包装机械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确定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研究探索设计一种热封缝小于一条的电线卷自动包装机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参考。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现有电线卷包装形式和包装工艺的调研和分析。调研发现采用塑料薄膜材料进行包装是电线卷行业的主流方式,现有的包装方式中,热收缩的包装形式优势明显。为此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电线卷热收缩裹包工艺过程,对其基本裹包原理和不同裹包工艺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采用筒膜进行套膜的包装材料供送方案和电线卷链板式供送方案。该种包装工艺下得到的包装件与传统的热收缩包装相比,避免了热封缝的出现,包装产品更加美观与牢固,节省了收缩膜的用量,极大降低了经济成本,同时有利于电线卷产品的展示销售。(2)典型电线卷自动裹包、热收缩包装技术解决方案的研究。分析电线卷的规格特点,针对此类电线卷产品的包装要求,设计电线卷模型,同时设计总体工艺技术方案。根据总体方案,分别对电线卷下料、供送、传动、套膜、热收缩、电线卷出料等执行机构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设计和分析。(3)自动裹包包装机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虚拟样机建模。首先,设计包装机关键部件:电线卷下料装置、电线卷供送装置、筒膜供送装置、电线卷套膜裹包装置、热收缩装置以及电线卷包装件出料装置。其次,在SolidWorks环境下完成整个机械系统的装配。建立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对其进行干涉检查,分析结构装配准确性并根据装配模型进行优化。(4)自动裹包包装机关键机构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在SolidWorks环境中,分别使用Motion和Simulation运动与有限元分析模块,对下料系统中的物料下放控制机构以及薄膜拍平装置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根据仿真位移、速度等数据,图解验证设计的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整体方案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的优化提供参考。

田宝胜[9](2018)在《自动倾斜器扭力臂耐久性试验机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动倾斜器上的扭力臂是用于保证旋转环与桨叶一起同步旋转实现桨叶变矩的重要装置,因此扭力臂的疲劳寿命势必会影响到自动倾斜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性能,所以对扭力臂中的关键零件进行性能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国内在研制检测扭力臂中关键零件的机械设备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设计了用于检测特定机型扭力臂中关键零件疲劳寿命的试验机,并分析了试验机的动力学性能。根据扭力臂中关键零件的试验要求确定了试验机的总体结构方案,根据摆动角度要求,本试验机利用无急回特性的曲柄摇杆机构实现关节轴承内外圈的相对摆动,并根据已给条件对四杆机构进行了各杆长度的计算;根据摆动系统和加载系统在试验过程中的相位同步运动要求,本试验机利用分速器将电机的输出功率均分给摆动系统和加载系统来实现同步运动,并通过计算确定了电机的型号,同时根据检测参数要求完成了对测控系统相关传感器的选择。考虑到摆杆和Z型支架产生的惯性力可能会引起试验机发生振动,所以对摆动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得出摆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曲线,采用解析法中的复数矢量法对摆动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来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根据仿真得到的结果通过进一步计算求出两者惯性力的变化曲线,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正弦曲线拟合得出两者惯性力的表达通式。对摆动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加载系统的正弦力对摆动机构而言,属于系统外部激励,也可能引发共振,所以将三种激励分别作用在摆动机构上,运用ANSYS软件对摆动机构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出当外部载荷激振频率达到摆动机构的固有频率时,三种外部载荷都会使摆动机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共振,同时给出了容易发生共振的频率范围。运用频域分析法对摆动机构进行试验模态分析,通过单点激励和多点测量的激振方式识别出摆动机构的低阶固有频率,将模态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摆动机构三维模型建立的准确性。

虞康[10](2016)在《椭圆曲柄摇杆机构分析与综合》文中研究说明齿数比为2的行星齿轮机构能生成椭圆曲线,以此作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就得到了椭圆曲柄摇杆机构。齿轮—五杆机构是一种不断发展、广泛应用的组合机构,众所周知,相较于普通四杆机构,齿轮—五杆机构具有更多的参数,因此对其运动特性的预测更难。椭圆曲柄摇杆机构是以椭圆曲线作为驱动曲柄,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发现这类机构新的运动特性,更好的服务生产实际。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改进现有摆线生成机构,使之成为一定可调性的摆线生成机构,基于MATLAB建立摆线生成的用户界面,在此界面上直观的分析各参数对椭圆曲柄的影响。(2)在满足连杆机构的装配要求的前提下,联合平面四杆机构杆长条件和杆件转动空间,研究椭圆曲柄摇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同时给出详细分析过程。(3)依据复数矢量法研究平面连杆机构分析的一般方法,针对椭圆曲柄摇杆机构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分析其位移、速度、加速度,并给出机构传动角γ、行程速比系数K的计算式。(4)基于(3)建立的机构数学模型和MATLAB软件,设计开发了椭圆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分析界面,在此界面上可以实现机构参数的动态输入,机构运动曲线的动态输出,便于研究这一类机构并通过单参数变化法研究各参数对摆角θ的影响。(5)按照普通连杆机构具有间歇特性时对连杆长度的要求,综合出具有间歇特性的椭圆曲柄摇杆机构。

二、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解法设计新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解法设计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变杆长的D型轨迹连杆机构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可控机构的研究发展现状
        1.2.1 可调机构
        1.2.2 变转速输入机构
        1.2.3 混合驱动机构
    1.3 D型轨迹的研究与综合
    1.4 现有变杆长方式及应用
        1.4.1 偏心轮机构
        1.4.2 凸轮机构
        1.4.3 滑块装置
        1.4.4 直线电机
        1.4.5 柔性装置
    1.5 本文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D型轨迹直线段优化综合
    2.1 轨迹综合方法
    2.2 拐点圆理论及约束方程
    2.3 可调四杆机构数学模型
    2.4 可调四杆机构优化模型及粒子群算法
        2.4.1 可调四杆机构的优化模型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2.5 实例综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型轨迹曲线段优化综合及可调四杆机构运动分析
    3.1 引言
    3.2 D型轨迹曲线段优化综合
        3.2.1 特殊点法
        3.2.2 具体点法
    3.3 可调四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3.1 可调曲柄四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3.3.2 可调连杆四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3.3.3 可调摇杆四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3.3.4 可调机架四杆机构运动学分析
    3.4 可调四杆机构的运动学规律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杆长的装置设计
    4.1 引言
    4.2 变杆长的实现装置
        4.2.1 传动机构
        4.2.2 执行元件
        4.2.3 反馈传感器
        4.2.4 运动控制器
    4.3 可调四杆机构动力学分析
    4.4 变杆长的电机选型
        4.4.1 伺服电机的选型原则
        4.4.2 伺服电机的选型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型轨迹的工程实例设计
    5.1 引言
    5.2 实例的数学模型
    5.3 实例的尺寸综合与三维建模
        5.3.1 可调曲柄四杆机构
        5.3.2 可调连杆四杆机构
        5.3.3 可调摇杆四杆机构
        5.3.4 可调机架四杆机构
    5.4 ADAMS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解析法进行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研究现状
        1.2.2 图谱法进行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小波系数描述方法
    2.1 概述
    2.2 DAUBECHIES小波变换理论
    2.3 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参数化描述方法
        2.3.1 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小波系数
        2.3.2 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小波标准化参数
    2.4 小波系数描述连杆机构非整周期输出曲线的几何意义
        2.4.1 一维小波系数描述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几何意义
        2.4.2 二维小波系数描述连杆机构输出曲线的几何意义
    2.5 连杆机构非整周期输出曲线特征参数提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整周期设计要求的连杆机构函数综合方法
    3.1 平面四杆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函数综合
        3.1.1 平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的数学模型
        3.1.2 平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的小波分析
        3.1.3 平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建立
        3.1.4 平面四杆机构函数综合步骤
        3.1.5 平面四杆机构函数综合算例
    3.2 球面四杆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函数综合
        3.2.1 球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曲线的特征参数提取
        3.2.2 球面四杆机构输出函数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建立
        3.2.3 球面四杆机构函数综合步骤
        3.2.4 球面四杆机构函数综合算例
    3.3 空间RCCC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函数综合
        3.3.1 RCCC机构输出函数的数学模型
        3.3.2 RCCC机构输出函数的小波分析
        3.3.3 RCCC机构基本尺寸型数据库建立
        3.3.4 RCCC机构函数综合步骤
        3.3.5 RCCC机构函数综合算例
    3.4 空间RSSR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函数综合
        3.4.1 RSSR机构输出函数的数学模型
        3.4.2 RSSR机构输出函数的小波分析
        3.4.3 RSSR机构函数综合步骤
        3.4.4 RSSR机构函数综合算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整周期设计要求的连杆机构轨迹综合方法
    4.1 平面四杆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轨迹综合
        4.1.1 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数学模型
        4.1.2 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输出小波特征参数
        4.1.3 平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建立
        4.1.4 平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步骤
        4.1.5 平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算例
    4.2 球面四杆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轨迹综合
        4.2.1 球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数学模型
        4.2.2 球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的小波分析
        4.2.3 球面四杆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建立
        4.2.4 球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步骤
        4.2.5 球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算例
    4.3 空间RRSS机构非整周期设计要求轨迹综合
        4.3.1 RRSS机构连杆轨迹的数学模型
        4.3.2 RRSS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特征椭圆结构参数
        4.3.3 RRSS机构连杆轨迹曲线的动态自适应图谱库建立
        4.3.4 RRSS机构轨迹综合步骤
        4.3.5 RRSS机构轨迹综合算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连杆机构尺度综合CAD系统开发与应用
    5.1 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5.2 滚压包边设备滚轮进给机构的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中提出的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曲柄滑块机构的MATLAB优化设计与SolidWorks运动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1.1 确定设计变量
    1.2 建立目标函数
    1.3 确定约束条件
2 MATLAB优化设计
    2.1 选择优化函数
    2.2 设计实例
3 SolidWorks运动学仿真
    3.1 运动仿真
    3.2 结果分析
4 结论

(4)直线轨迹连杆机构综合理论及其软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平面四杆机构无限接近四位置直线轨迹综合
    2.1 理论分析
        2.1.1 欧拉-萨瓦里方程分析介绍
        2.1.2 曲率驻点曲线方程介绍
        2.1.3 综合分析思路
    2.2 平面四杆机构直线轨迹解域综合
        2.2.1 综合示例
        2.2.2 鲍尔点分布情况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面四杆机构无限接近五位置直线轨迹综合
    3.1 般情况下的五位置直线机构综合
        3.1.1 综合理论分析
        3.1.2 综合示例
    3.2 特殊情况下的五位置直线机构综合
        3.2.1 综合理论分析
        3.2.2 综合示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四杆机构双直线轨迹综合
    4.1 理论基础
        4.1.1 拐点圆的求解
        4.1.2 曲率驻点曲线的求解
        4.1.3 鲍尔点及其综合直线分析
    4.2 平面四杆机构双直线解域综合
        4.2.1 综合示例
        4.2.2 具体分析实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殊位置直线轨迹连杆机构综合
    5.1 特殊位置精确直线机构综合
        5.1.1 八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
        5.1.2 六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
        5.1.3 曲柄滑块机构直线轨迹综合
        5.1.4 双圆机构
    5.2 特殊位置近似直线机构综合
        5.2.1 双摇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
        5.2.2 曲柄摇杆机构直线轨迹综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面四杆机构运动分析与软件系统开发
    6.1 基本理论
        6.1.1 单杆的运动学分析
        6.1.2 RRR杆组的运动学分析
    6.2 连杆机构综合软件开发
        6.2.1 综合软件开发背景
        6.2.2 综合软件运行环境
        6.2.3 综合软件界面介绍
        6.2.4 综合软件功能介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5)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织造装备技术
        1.2.2 碳纤维多层织机原理及其打纬机构研究
        1.2.3 机构可靠性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纤维多层织物打纬阻力建模与仿真
    2.1 碳纤维多层织物组织
    2.2 打纬过程分析及其打纬力计算方法
        2.2.1 打纬过程与打纬力分析
        2.2.2 打纬力计算方法
    2.3 角联锁经向增强织打纬阻力模型
        2.3.1 单根经纱打纬阻力模型
        2.3.2 多层织物打纬阻力模型
    2.4 碳纤维多层织物打纬力仿真
        2.4.1 碳纤维多层织物打纬阻力计算
        2.4.2 钢筘所受打纬反作用力模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运动分析与尺度综合
    3.1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工作原理
    3.2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尺度综合
        3.2.1 摇杆滑块机构尺度综合
        3.2.2 曲柄摇杆机构尺度综合
    3.3 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力传递特性与机构尺寸优化
        3.3.1 考虑在打纬机构前死心位置的力传递性能与优化
        3.3.2 考虑曲柄摇杆机构传动角与打纬机构尺寸关系
        3.3.3 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运动学建模及分析
        3.3.4 轴向六连杆打纬机构尺寸参数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4.1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分析
        4.1.1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模型的建立
        4.1.2 考虑尺寸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分析
        4.1.3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分析
        4.1.4 考虑尺寸误差和运动副间隙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误差分析
    4.2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建模与分析
        4.2.1 考虑尺寸误差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模型
        4.2.2 考虑运动副间隙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度模型
        4.2.3 考虑运动副磨损量的打纬机构运动精度模型
        4.2.4 考虑尺寸误差、运动副间隙和磨损的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4.3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优化
        4.3.1 打纬机构尺寸误差敏感系数分析
        4.3.2 打纬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强度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5.1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
        5.1.1 打纬机构疲劳强度设计模型
        5.1.2 打纬筘座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
    5.2 基于有限元的打纬部件强度可靠性仿真
        5.2.1 打纬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2 打纬部件静态失效特性分析
        5.2.3 打纬部件疲劳强度分析
    5.3 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模态分析
        5.3.1 模态分析理论分析基础
        5.3.2 打纬机构模态仿真及分析
    5.4 考虑构件柔性化的打纬机构动态可靠性分析
        5.4.1 打纬机构柔性体模型的建立
        5.4.2 构件柔性化的打纬机构动态可靠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6)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双曲柄机构转换为曲柄摇杆机构
2 证明双曲柄机构与曲柄摇杆机构的几何关系
3 实例
4 结语

(7)蜻蜓转弯和侧飞时气动特性研究及仿蜻蜓样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扑翼飞行机理研究现状
        1.2.1 扑翼高升力机制
        1.2.2 扑动参数的影响
    1.3 机动飞行机理研究
    1.4 侧风对扑翼气动机理的影响
    1.5 扑翼样机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蜻蜓三维流场数值计算
    2.1 引言
    2.2 蜻蜓物理模型及运动方程
        2.2.1 蜻蜓几何模型
        2.2.2 运动模型
    2.3 蜻蜓扑翼三维流场数值计算
        2.3.1 控制方程离散求解
        2.3.2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2.3.3 动网格更新
        2.3.4 蜻蜓扑翼气动参数定义
        2.3.5 数值方法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蜻蜓左右翅膀之间气动干扰研究
    3.1 引言
    3.2 非对称扑动模型
    3.3 左右翅间时均气动力及力矩干扰分析
    3.4 左右翅间瞬时气动力及力矩干扰分析
    3.5 左右翅间流场干扰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蜻蜓机动转弯气动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变单侧参数物理模型
    4.3 扑动幅值的影响
        4.3.1 扑动幅值对蜻蜓整体气动特性的影响
        4.3.2 扑动幅值对单个翅膀气动特性的影响
        4.3.3 扑动幅值对瞬时气动特性的影响
        4.3.4 扑动幅值对扑翼流场的影响
    4.4 翅根距离的影响
        4.4.1 翅根距离对整体气动特性的影响
        4.4.2 翅根距离对单个翅膀气动特性的影响
        4.4.3 翅根距离对瞬时气动特性的影响
        4.4.4 翅根距离对扑翼流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侧风对蜻蜓扑动气动特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侧风模型
    5.3 侧滑角对蜻蜓整体气动力及力矩的影响
    5.4 侧滑角对单个翅膀气动力及力矩的影响
    5.5 侧滑角对瞬时气动力及力矩的影响
    5.6 侧滑角对涡量及压强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调扑动幅值仿蜻蜓样机的研制
    6.1 引言
    6.2 扑动机构分析
    6.3 扑动-调节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6.3.1 双曲柄双摇杆-调节机构
        6.3.2 曲柄滑块双摆杆-调节机构
        6.3.3 扑动-调节机构设计
    6.4 样机翅膀及尾部设计
        6.4.1 样机翅膀设计
        6.4.2 样机尾部设计
    6.5 驱动装置设计
        6.5.1 驱动电机选择
        6.5.2 扑动减速机构设计
    6.6 其他部件设计及选型
        6.6.1 样机转动曲轴设计
        6.6.2 控制部件选型
    6.7 样机组装及测试
        6.7.1 样机组装
        6.7.2 样机测量及试飞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电线卷包装形式与包装机械
        1.2.2 国外电线卷包装形式与包装机械
        1.2.3 关于包装机械设计方法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电线卷裹包包装机总体方案设计
    2.1 电线卷包装设计要求
    2.2 热收缩工艺过程分析
        2.2.1 热收缩包装基本工艺
        2.2.2 薄膜裹包形式
        2.2.3 薄膜裹包工艺过程
        2.2.4 工艺分析与讨论
    2.3 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总体方案设计
        2.3.1 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可行性方案
        2.3.2 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方案确定
    2.4 主要技术参数
        2.4.1 基本包装结构
        2.4.2 包装材料选择原则
        2.4.3 包装材料选择
        2.4.4 热收缩参数研究
    2.5 总体布局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关键装置设计
    3.1 电线卷输送装置设计
        3.1.1 输送装置原理分析
        3.1.2 输送装置参数计算
        3.1.3 链条振动分析
        3.1.4 撑卷装置受力分析
        3.1.5 输送装置结构设计
    3.2 下料装置设计
        3.2.1 下料装置原理分析
        3.2.2 下料装置参数设计
        3.2.3 下料装置结构与模型建立
    3.3 拍平装置设计
        3.3.1 拍平装置原理分析
        3.3.2 拍平装置参数设计
        3.3.3 机构的运动分析
        3.3.4 拍平装置结构与模型建立
    3.4 套膜装置设计
        3.4.1 电线卷套膜装置原理分析
        3.4.2 套膜装置结构与模型建立
    3.5 电线卷旋转装置设计
        3.5.1 电线卷旋转装置原理分析
        3.5.2 旋转装置结构与模型建立
    3.6 出料装置的设计
        3.6.1 出料装置原理分析
        3.6.2 出料装置结构与模型建立
    3.7 机架设计
    3.8 虚拟样机装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olidWorksMotion的关键装置运动分析
    4.1 SolidWorks中仿真插件motion模块的简介
    4.2 基于SolidWorksMotion的拍平装置运动仿真
        4.2.1 拍平装置三维模型建立
        4.2.2 运动模型的引入和参数设置
        4.2.3 仿真结果分析
        4.2.4 仿真结构与解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4.2.5 基于SolidWorksMotion与Simulation的联合仿真
    4.3 基于SolidWorksMotion的下料装置运动仿真
        4.3.1 下料装置三维模型建立
        4.3.2 运动模型的引入和参数设置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创新点
    5.3 论文不足之处
    5.4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自动倾斜器扭力臂耐久性试验机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往复摆动试验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机床动态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自动倾斜器扭力臂耐久性试验机设计
    2.1 试验件试验要求
    2.2 试验机总体方案设计
        2.2.1 方案确定
        2.2.2 试验机系统组成
    2.3 子系统设计
        2.3.1 摆动系统设计
        2.3.2 动力系统设计
        2.3.3 测控系统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摆动系统外部激励载荷计算
    3.1 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主要应用
    3.2 摆动机构动态仿真分析
        3.2.1 建立摆动机构几何模型
        3.2.2 模型导入及定义刚体
        3.2.3 添加运动副约束
        3.2.4 求解及仿真结果
    3.3 摆动系统运动学的理论分析
        3.3.1 建立摆动机构理论方程
        3.3.2 运用MATLAB软件计算结果
    3.4 摆动系统外部激励的计算
        3.4.1 摆杆惯性力的计算
        3.4.2 Z型支架惯性力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摆动系统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
    4.1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4.2 摆动系统模态分析
        4.2.1 ANSYS Workbench模态分析过程
        4.2.2 摆动系统模态分析结果
    4.3 摆动系统谐响应分析
        4.3.1 谐响应分析理论
        4.3.2 摆动系统谐响应分析过程
        4.3.3 谐响应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摆动系统试验模态分析
    5.1 试验模态分析基础
        5.1.1 试验模态分析本质
        5.1.2 试验模态分析方法
    5.2 摆动系统模态试验方案设计
        5.2.1 试验仪器与试验设备
        5.2.2 摆动机构的支撑方式
        5.2.3 激励方式的选择
        5.2.4 激振点和测试点的选择
        5.2.5 试验频段的选择
    5.3 试验过程
        5.3.1 实验前准备
        5.3.2 实验操作流程
    5.4 模态试验结果分析
        5.4.1 试验结果
        5.4.2 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椭圆曲柄摇杆机构分析与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组合机构
        1.2.2 曲柄摇杆机构
        1.2.3 齿轮连杆机构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摆线曲柄生成机构及摆线特性
    2.1 摆线及其生成机构
        2.1.1 摆线
        2.1.2 摆线生成机构
    2.2 摆线参数方程和同一摆线的两种形成
        2.2.1 摆线参数方程
        2.2.2 同一摆线的两种形成
    2.3 摆线曲柄生成机构改进
    2.4 基于MATLAB的摆线生成GUI设计
        2.4.1 用户界面设计
        2.4.2 摆线绘制及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椭圆曲柄摇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3.1 概论
    3.2 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
    3.3 椭圆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条件
    3.4 曲柄存在几何尺寸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椭圆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分析
    4.1 概论
    4.2 椭圆曲柄摇杆机构运动分析
        4.2.1 位移(角位移)分析
        4.2.2 速度(角速度)分析
        4.2.3 加速度(角加速度)分析
        4.2.4 机构传动角
        4.2.5 行程速比系数
    4.3 椭圆曲柄摇杆机构实例分析
        4.3.1 连杆和摆杆相等且初始角为240°时机构分析
        4.3.2 基于MATLAB/GUI的运动分析
        4.3.3 实例分析
        4.3.4 各参数对摆角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间歇椭圆曲柄摇杆机构综合
    5.1 机构综合
        5.1.1 基本参数
        5.1.2 传动角
        5.1.3 机架位置
        5.1.4 初始安装角
        5.1.5 k,λ与p的关系
    5.2 设计实例
    5.3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解法设计新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变杆长的D型轨迹连杆机构综合[D]. 黄飞校.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输出小波特征参数的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研究[D]. 刘文瑞.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 [3]曲柄滑块机构的MATLAB优化设计与SolidWorks运动仿真[J]. 许海强,唐海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4]直线轨迹连杆机构综合理论及其软件系统开发[D]. 田磊.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5]碳纤维多层织机打纬机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D]. 陈瑞.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6]基于急转速度系数设计双曲柄机构研究[J]. 李玥晖.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05)
  • [7]蜻蜓转弯和侧飞时气动特性研究及仿蜻蜓样机研制[D]. 张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电线卷自动裹包包装机设计[D]. 王勇. 江南大学, 2018(01)
  • [9]自动倾斜器扭力臂耐久性试验机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D]. 田宝胜. 燕山大学, 2018(01)
  • [10]椭圆曲柄摇杆机构分析与综合[D]. 虞康.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平面曲柄-滑块(摇杆)机构图形设计新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