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工业设计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一、工业设计在现代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坤[1](2020)在《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由于各种学习成长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设计知识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设计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设计知识资源,通过学习成功先例来获得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奖作为呈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活动,成为设计师及设计从业者的综合参考,但其作为设计知识资源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本文将获得工业设计奖的获奖方案视作外部设计知识资源,这些设计知识是一种具有启发引导和参考作用、高于行业标准的新知识。研究聚焦于获奖方案中物化的设计知识如何顺利流向设计师,并提升其设计能力,从而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两个视角建构了设计师视角下“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流动理论模型(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sign Knowledge Flow in "Good Design",简称DKF-GD模型)。谢友柏院士提出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种类型:设计知识在主导设计的企业内部的流动、有知识需求的企业和提供知识资源单位之间的的知识流动、提供知识资源单位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不具备知识服务但仍可以被学习和使用的设计知识的流动.“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作为分布式资源环境中的第四类设计知识流,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知识资源,以此支撑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动。在其视阈下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特征、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并建构了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2)针对DKF-GD模型的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知识提供者特征、知识接受者特征、设计知识特征、设计知识流动渠道特征和设计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五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并基于文献明确了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科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回收358份有效问卷,检验结果证实设计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影响力,“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的有用性和相容性,设计师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大众传播渠道有效性、人际传播渠道有效性和中介传播渠道有效性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和当地设计文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3)针对DKF-GD模型的过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了设计知识的演化过程,并明确设计师所关注的设计知识类型是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为明确设计师所获得设计知识对设计能力的作用,设计“承载不同设计知识的图片对设计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三水平实验。实验证明“优秀设计”中的设计情境知识可以在概念发散阶段帮助设计师提高情境发散和情境创新程度,设计对象知识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升设计造型创新程度和细节表现程度。(4)提出基于DKF-GD模型的设计应用流程。建立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的本体框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知识拆解与提取、知识组合、知识互构等六种基于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儿童智能学习产品”的案例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探索“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支持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的路径。DKF-GD模型丰富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为工业设计师利用已有知识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政府、企业、设计组织等相关的主体能够关注,共同助力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来响应国家政策。

郑艺[2](2020)在《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集约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约化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在产品研发日益复杂化的今天,集约化的理念在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集约化设计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企业的规模效益,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集约化设计实质上就是统筹归纳,是在各类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更加集中合理地利用设计方法与科学技术提高设计效益的一种形式。集约化设计对产品的功能模块,物理结构等方面进行统筹归纳,可以提高产品的通用性,减少重复性设计。而产品复杂性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冗杂的设计知识,实现产品设计知识重用是提高设计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能有效提高新产品的设计效率,实现产品的快速设计,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智能制造能力。针对产品设计中设计要求建立宽泛不明确,产品设计知识冗余、欠缺有效的设计知识管理模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集约化设计方法,通过集成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process,FAHP)与基于客户需求的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模型,求解客户需求到结构的映射关系同时建立三角模糊矩阵求解产品各层次的重要度,分析获取产品关键设计要求,建立明确的设计方向,通过开发的设计知识重用系统检索相似案例,采用免疫粒子群(Immu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算法对相似案例进行准确快速优选,获得更符合设计人员的要求的结果。同时提出产品设计知识多维框架本体模型,从多个角度阐述产品设计知识。最后以某型号逆变式电弧焊机的设计为例,验证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集约化设计方法中模糊层次分析法与FBS模型集成应用能综合客户需求的分析与转换过程,实现产品客户需求到结构的转化,同时降低设计前期模糊性的,为建立明确的产品关键设计要求提供了新的方法;多维框架本体模型的建立使得设计知识更好地存储,开发了知识重用系统实现产品设计知识的有效快速的重新利用,并采用IPSO算法对相似案例实现快速准确的选择,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与智能化程度,为设计人员设计产品奠定基础,提供指导方向。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国元贺[4](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向制造业学习过程中,制造业与建筑业的趋同性强化了建筑“产品”的概念。制造业先进理念技术逐步引入到建筑中,然而,应用的深度与角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工业化已成为设计建造的重要方向,但国内外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建筑产品化”的确切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制造业产品与建筑异同,定义“建筑产品化”: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模块化方法,提高各层级建筑产品通用化程度的建筑系列化过程。工程实践中,精益建造所提倡的“建筑是固定的产品,流动的人员”局限于现场施工建造方式,并不能将建筑产品质量提高到制造业水平,通过系统分析法进行建筑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以及模块化特征分析,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建筑构件-建筑模块-建筑系列的建筑产品化结构体系。BIM仅以建筑设计图纸提交为目的的设计策略,局限于设计与产品间的联系,产生大量重复性低效设计工作,数据库间信息隔离、信息有效性差,难以支撑建筑产品化发展,应用模型分析法,引入制造业产品族概念,建立建筑产品化应用的分析模型,归纳了建筑产品化道路并总结了建筑产品化的设计方法。本文基于产品化视角,从建筑构件产品、模块产品、系列产品三个层次延伸“建筑产品化”概念,论述了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设计模式,并以老旧小区加建电梯项目为例,进行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建筑业的产品化发展模式。使建筑产品化实现同制造业一样,支撑一系列建筑设计生产建造的优化过程,加速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武秋雨[5](2020)在《工业设计在智能制造车间中的分析与应用 ——以AGV为例》文中指出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倡导下,随着各项高新技术的加入,智能制造备受企业追捧,其最显着的特点是精准高效,省时省力,从而使得产品产出的质量和产量同步提升。而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作为智能制造车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实现从两点或多点之间自动运输货物。现阶段我国AGV的设计仍处于发展中阶段,一般主要以机电、机械、控制设计为主,形式单一,很少涉及到工业设计。因此本论文将以AGV为例阐述工业设计理论原则及方法在智能制造车间中的分析与应用,并提出了三种创新设计方案。基于工业设计理论中的仿生学设计,提出了第一种设计方案。通过提取“锹甲虫”呈似鹿角状的上颚(牙齿)形态特征,运用到AGV的机械手臂上,由原来的线定位对齐货物方式改为端点对齐,使其插入更直观,且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更加坚固牢靠,从而提高其精准度和稳定性。其最大的亮点设计在于AGV的机械手臂可在上下移动调整高度的同时,机身还可360°自由旋转改变转向,一来减少工作空间面积,二来省去轮子转向的多余操作。基于工业设计理论中的模块化设计,提出了第二种设计方案。外形上改变了原AGV外露货物的传统形式,结合了当下汽车的包裹性元素,给人以更安全更放心的设计心理。外壳为可拆卸部分,当需要运输易爆品,或是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亦或是需要密封条件的物品,外壳起到一个安全和隐私的作用,取下外壳即又可作为背负式运输车使用。其最大的亮点设计在于考虑了能让设备自动更换电池的装置,并配合特有的电池更换充电桩使用,省时省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工业设计理论中的解构主义设计,提出了第三种设计方案。打破了传统AGV功能单一的局限性,其最大的亮点设计在于车身可通过滚轮以中心轴旋转变形,再安装固定配备的前臂装置,使AGV能够背负式/插入式两用,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从人机工程学的视角探讨产品使用的需求,结合人性化设计及设计心理学的分析,以实现多样需求共存为目标。在确保运行速度和运行稳定性的前提下,寻找各方案设计创新突破点,力求为国内智能制造车间中的智能设备市场提供市场竞争力。

蒋鑫[6](2020)在《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自主创新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工业发展不均衡,产品附加值低;供应链物流体系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以及内需不足,成为当前阻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寻求突破发展瓶颈,制造业企业开始探寻通过构建自身平台,以平台为驱动引擎进行转型升级。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平台经济崛起,不断缔造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奇迹,平台企业成为带动整个产业业态革新的重要力量。作为信息产业不断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产物,平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已然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由于制造业产品的实体性不同于网络企业,其平台化的过程相对于纯粹的互联网企业要复杂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制造业怎样通过平台化以突破其发展瓶颈,对于处于平台化探索阶段的制造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平台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起的制造业,成为管理学界解释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的重要理论,经济学界的双边市场理论用于解释平台型市场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推动了平台经济理论的发展。由于平台带来的经济效应十分显着,学者们开始研究其对供应链、企业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影响,推动平台经济成为热点前沿的研究领域。本文通过融合管理学视角下和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提出制造业平台一体化的转型升级路径,试图补充产业组织转型升级理论。首先从制造业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出制造业平台化的四种形态---生产平台、供应链平台、创新平台和市场平台,以平台“现象”作为分析对象,提炼出平台的四个要素---特定的制度原则、多种元素、资源配置、载体,并从经济学的基石理论: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平台特性(开放协调、网络外部性)对制造业平台化的经济性进行解析,以此为基础通过“质与量”的辩证法来对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机制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利润模型进行演绎推理,通过四种平台化的制造业利润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制造业平台化的相关因素。并运用深度案例分析,对制造业平台化的转型机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炼制造业平台化转型逻辑及必要条件。最后对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平台化转型升级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全华凤[7](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物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的重心由功能需求逐渐向情感需求转变。以用户情感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这些方法在数据调研、设计方案可视化及决策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创新设计方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产品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制造2025》中也鼓励采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产品创新设计能力,大数据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产品生命周期产生的大数据中蕴含了大量产品反馈、用户偏好等信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获取这些信息,并将其用于指导产品创新设计是现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论文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卷积神经网络、神经风格迁移、多准则决策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将文本大数据和图像大数据引入产品设计,并结合产品设计领域知识形成了智能化的创新设计和决策方法。论文紧密围绕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缺乏直观视觉展示带来的可预见性低和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大数据的生成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KENPI)。该方法结合感性工学、卷积神经网络、神经风格迁移等理论,将风格图像的色彩特征实时迁移到产品造型设计中。首先,将感性工学理论与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建立产品造型要素与产品语义间的映射模型,用于获取用户偏好、预测产品语义以及指导风格图的选择;其次,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和神经风格迁移模型,提取、重建和整合风格图的色彩特征并将其迁移到产品造型,设计新产品图像;最后,通过评估图像质量和对比迁移前后的产品语义验证迁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2)针对用户需求获取和感性评价对专家依赖性强、实时性差、调研数量少和范围小的问题,将文本大数据引入感性工学,重点关注产品语义空间构建,提出在线评论数据驱动的感性工学方法。首先,通过自行编写爬虫程序获取某电子商务平台的在线评论和产品属性参数;其次,在产品语义空间的构建方面,提出了将词频与评估、强度、活动3个维度相结合的感性词获取方法(TF-EPA法),以及词聚类和程度副词相结合的感性评价获取方法;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产品属性空间与产品语义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并对模型的泛化能力进行评估,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3)针对多准则决策方法对用户感性决策的不适用问题,在定义感性决策矩阵变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个性化的产品设计方案决策方法(KE-GRA-TOPSIS)。该决策方法结合感性工学、灰色关联分析、逼近理想解排序、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博弈论6种方法。首先,运用基于文本大数据的TF-EPA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感性评价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体系中指标的主观权重,将感性决策矩阵引入熵权法获取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对两种权重进行优化,得到综合权重值;最后,将权重值引入感性决策矩阵,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备选产品设计方案排序。KE-GRA-TOPSIS方法以决策者的偏好为输入,将最优的备选方案输出给产品设计人员,实现输入输出一一对应的精准个性化决策。(4)开发一个大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设计辅助原型系统,主要包括基于文本大数据的用户需求获取、基于图像大数据的产品设计方案生成、产品设计方案决策三大核心功能。论文将大数据技术与产品设计领域知识相结合,形成了智能化和系统化的产品创新设计和决策方法,改善了产品创新设计方法在用户需求获取、产品设计方案生成、设计方案决策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和决策方法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设计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叶俊男[8](2018)在《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慧城市是一个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智能的大系统,它的核心是通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数字技术将现代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等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对城市中产生的民生、环保、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快速相应,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实现城市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USLE(Urban Smart Lighting Equipment,以下简称:USLE)将是实现智慧城市更新建设中的重要应用载体,将在实现城市节能减排、提升城市形象、利用城市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目前USLE在产品设计与评价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需要加强从用户感性和用户参与角度对USLE进行设计;(2)需要完善USLE功能需求提取和评价方法;(3)USLE形态设计与评价方法需与时俱进。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研究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USLE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价值共创和感性工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对USLE形态设计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以产品形态设计领域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和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与内容为基础,提出了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包括功能、结构、材料、形态、色彩、技术、商业、交互和服务九个方面内容,结合木马设计提出的“四链融合·七步创新”法,制定产品智能系统设计价值共创流程。(2)通过分析价值共创理论中的基于生产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和基于用户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结合感性工学和相关形态设计理论与方法,对价值共创视角下的USLE形态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进行总体架构,提出USLE产品设计原则。(3)以情感化设计为理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USLE生产者与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获得城市特定区域形态功能需求指标的优先次序及重要度。(4)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调研和聚类分析,建立了环境评价、功效评价、创新评价、风格评价、人文评价、质量评价和形态评价等七大USLE感性意象评价维度空间,在这基础上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价值共创视角下城市特定区域USLE感性意象空间,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获得感性意象因子与用户满意度关系。(5)通过眼动追踪、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形态分析法获得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样本进行主要形态特征和设计要素,运用数量化理论Ⅰ类构建出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并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最终建立价值共创视角下感性意象、形态设计要素和形态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获得某个感性意象下用户满意的形态设计要素,指导设计师进行形态创意设计;同时可快速计算得出USLE形态设计方案的满意度,对设计方案优劣进行快速的感性评价,从而实现设计方案的快速推荐,成为USLE形态设计方案感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价值共创视角下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流程,生产者和用户对于城市不同环境下的USLE的功能需求评价方法,以及通过建立城市特定环境下的感性意象空间,形态感性意象、形态满意度以及形态设计要素关系模型对USLE形态满意度、形态设计要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其他智慧城市相关智能综合装置的形态设计与评价,有助于未来生产企业、行业管理部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智慧城市综合终端产品进行定性、定量设计评价,快速获得设计方案的意见与建议,在未来智慧城市更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森文[9](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贺雪梅[10](2016)在《基于种群聚类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生物学的种群概念及其演化过程引入到产品种群形态设计中,以设计模糊前端、知识工程、可拓学创新方法、用户需求细分、TRIZ理论等相关领域知识为基础,以产品种群形态创新和进化为研究目标,以聚类分析、数学统计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等为工具依托,以产品种群样本聚类为起点,研究了产品种群形态的2D原型获取、2D原型的推演方法和控制技术、基于形态基元的用户需求细分方法、产品种群形态群化、产品种群形态进化趋势等,并以家用电水壶产品种群作为案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产品种群形态创新知识体系研究及形态基元的提出从产品种群形态创新入手,以模糊前端、知识工程、分解重构等为理论基础,研究分析了产品种群概念、种群样本概念、模板匹配模型及原型概念、产品种群风格意象等。提出了面向产品种群的形态基元概念,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产品种群形态知识的获取以及种群形态原型知识的映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模型表达。(2)提出了产品种群形态的2D原型获取方法基于产品种群形态创新对父代产品的集优原则,引入排序集抽样(RSS抽样)方法,针对特定产品种群,设定其样本抽取的具体步骤和环节;以其典型样本为实验基础,以形态分析法完成种群形态基元分解,并以DFA分析法获取形态基元关键特征;以感性实验方法获取用户对特定产品种群的主要风格意象,并以聚类分析法完成针对特定风格意象的种群样本聚类;以形态基元关键特征形态学矩阵为依据,结合特定风格意象的产品种群质心样本形态,聚合完成产品种群2D原型库。(3)构建了基于可拓学的产品种群2D原型推演方法及模型基于产品种群特定风格意象的2D原型,引入可拓学创新方法,设定复制、置换、扩缩、平移等面向形态基元的推演规则,并针对推演规则分别给出其表达式;在推演规则基础上,设定推演规则的控制技术作为推演约束和控制向量,并给出推演控制向量的表达式;最后,在推演规则以及推演控制向量基础上,对产品种群形态2D原型可拓推演过程进行表征,并提出基于可拓学的产品种群2D原型推演过程。(4)构建了基于用户需求细分的产品种群形态群化设计流程及模型首先,根据研究目标和思路,提出两个概念:用户需求细分表和产品种群形态群化,并对其进行概念描述和模型表达;其次,构建了用户需求细分驱动的产品种群形态群化流程:基于用户需求细分表获取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用户需求细分信息去噪、聚类→基于KANO模型的用户需求分类判定→需求分类基础上的用户需求群组→产品种群形态群化设计,基于群化流程构建了用户需求细分群组模型,并在用户需求群组基础上将产品种群形态概念模型分为:基本型产品、期望型产品、兴奋型产品。最后,建立了需求-形态映射模型,并最终完成产品种群形态群化设计。(5)提出了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种群形态进化趋势预测方法为了对产品种群形态进化趋势进行预测,首先,引入TRIZ技术进化理论和需求进化定律,奠定产品种群形态进化的基础;其次,基于需求进化定律预测未来需求并驱动功能进化,从而确定产品种群功能载体--结构--形态的进化趋势。最后,构建需求与功能进化集成驱动的产品种群形态进化模型。(6)构建了基于种群聚类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体系,并完成PPFIMS系统功能设计以有向图形式将产品种群形态创新方法体系中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整体表征,为方法体系构建了知识网络结点和思路脉络;在有向图基础上,构建整体方法的流程模型和体系平台;最后,在整体方法体系基础上完成了 PPFIMS原型系统的基本功能设计。本课题面向产品种群形态的创新过程以及进化趋势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对产品形态的创新、演化、迭代以及进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工业设计在现代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设计在现代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迫切需求
        1.1.2 设计师提升设计能力的路径有限
        1.1.3 对工业设计奖的价值反思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工业设计奖产生背景及发展
        1.3.3 工业设计奖研究现状
        1.3.4 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1.3.5 设计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的关系建构
    2.1 设计知识
        2.1.1 知识的研究视角
        2.1.2 设计知识的内涵
        2.1.3 设计知识的类别
        2.1.4 设计知识的来源
    2.2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
        2.2.1 知识筛选工业设计奖筛选出“优秀设计”
        2.2.2 知识载体: “优秀设计”物化优质设计知识
    2.3 “优秀设计”中物化的设计知识类别
        2.3.1 “优秀设计”的标准
        2.3.2 “优秀设计”包含的四类设计知识
    2.4 小结
第三章 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3.1 知识流动
        3.1.1 知识流动理论
        3.1.2 知识流动的主要模型与要素分析
        3.1.3 知识流动的效果
    3.2 设计知识流动
        3.2.1 设计知识流动的概念
        3.2.2 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个类别
        3.2.3 第四类设计知识流视阈下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3.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动力机制
        3.3.1 设计师的知识需求是内部驱动力
        3.3.2 工业设计奖推广本质是外部推动力
        3.3.3 设计师间的知识势差是客观因素
        3.3.4 设计知识流动的特征
    3.4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理论假设
        3.4.1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要素
        3.4.2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过程
        3.4.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DKF-GD要素的实证研究
    4.1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的定义
    4.2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影响因素提取
        4.2.1 通过文献获得影响因素
        4.2.2 专家访谈获得影响因素
        4.2.3 变量确定
    4.3 变量定义与相关假设
        4.3.1 设计知识特征与接受意愿
        4.3.2 知识提供者特征与接收意愿
        4.3.3 知识接受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4.3.4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4.3.5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4.4 变量设计及测量指标
        4.4.1 设计知识特征
        4.4.2 知识提供者特征
        4.4.3 知识接受者的特征
        4.4.5 知识流动渠道
        4.4.6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
        4.4.7 知识流动效果
    4.5 数据回收及量表质量分析
        4.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4.5.2 量表质量分析
        4.5.3 相关性分析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检验
        4.6.1 回归模型的评估标准
        4.6.2 知识特征与接收意愿的回归分析
        4.6.3 知识提供者因素与接受意愿的回归分析
        4.6.4 知识接收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4.6.5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4.6.6 知识流动环境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4.7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DKF-GD过程的演化及提升作用研究
    5.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演化及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研究
        5.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5.1.2 基于知识流动过程的知识演化
        5.1.3 基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5.2 所获设计知识提升设计能力的实验研究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3 实验小结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构建与实践
    6.1 设计师获得的设计知识表达与关系建构
        6.1.1 三类设计知识的提取与表达
        6.1.2 三类设计知识间的映射关系
    6.2 设计师应用设计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
    6.3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
        6.3.1 总设计流程
        6.3.2 核心环节
    6.4 基于DKF-GD的设计实践
        6.4.1 项目背景及设计需求
        6.4.2 确定概念方向
        6.4.3 概念设计
        6.4.4 案例总结
    6.5 小结
结论
    研究关键发现
    DKF-GD模型及发展建议
    研究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A 五个国外工业设计奖简介
    附录B 四个国内工业设计奖简介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D 专家访谈获得的影响因素整理
    附录E 设计奖设计知识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F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所使用“优秀设计”
    附录G 参与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设计师信息
    附录H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访谈提纲
    附录I 参与实验的设计师信息
    附录J 实验所使用的“优秀设计”
    附录K 设计师在概念发散阶段检索的54个“优秀设计”

(2)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集约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集约化设计相关研究
        1.2.2 产品设计知识的表达与获取
        1.2.3 产品设计知识重用的相关技术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设计需求获取的相关理论
        2.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2.1.2 公理设计
        2.1.3 质量功能配置
        2.1.4 FBS模型
    2.2 产品设计知识的表达及本体建模
        2.2.1 设计知识的概念及分类
        2.2.2 设计知识的本体表达
        2.2.3 设计知识的本体建模
    2.3 设计知识重用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约化设计方法
    3.1 产品设计知识重用过程研究
    3.2 关键设计要求的建立过程
        3.2.1 模糊层次分析法
        3.2.2 关键设计要求获取模型
    3.3 产品设计知识重用系统
        3.3.1 产品设计知识分类及特点
        3.3.2 设计知识的多维框架本体建模
        3.3.3 系统基本功能
    3.4 基于IPSO算法的重用方案决策方法
        3.4.1 IPSO算法模型
        3.4.2 适应度值计算
        3.4.3 抗体粒子的更新及免疫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品设计知识重用系统开发
    4.1 系统开发平台及工具
    4.2 系统的应用
        4.2.1 设计任务管理模块
        4.2.2 设计知识管理模块
        4.2.3 个人中心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逆变式电弧焊机的集约化设计
    5.1 电焊机关键设计要求的建立
    5.2 焊机设计知识重用系统的应用案例
    5.3 基于IPSO的焊机重用方案决策及设计实例
        5.3.1 重用方案决策过程
        5.3.2 焊机设计实例
    5.4 设计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本文在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概念辨析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制造业中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理论与实践
    2.1 由生产到产品——工业设计理论的发展
        2.1.1 由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工业设计
        2.1.2 精益生产理论
        2.1.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1.4 敏捷制造理论与工业4.0
    2.2 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设计实践
        2.2.1 汽车
        2.2.2 船舶
    2.3 制造业中产品化设计的技术体系
        2.3.1 软件系统
        2.3.2 产品族DNA开发设计模式
        2.3.3 通用化、标准化、模块化与系列化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业中的产品化趋向与设计模式的转变
    3.1 由建造到制造——建筑设计理论的转变
        3.1.1 既有建筑工程建造体系分析
        3.1.2 精益建造理论
        3.1.3 并行工程与协同产品开发
        3.1.4 建筑产品化与制造服务化
    3.2 以产品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实例
        3.2.1 整体厨卫浴
        3.2.2 集装箱建筑
    3.3 BIM技术与建筑的产品化设计
        3.3.1 BIM应用框架
        3.3.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产品化各阶段的优势
        3.3.3 BIM技术推进建筑工程“制造业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BIM技术在不同层级建筑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1 构件族库——建筑产品化设计的基础
        4.1.1 基于BIM的建筑构件产品化设计模型
        4.1.2 基于BIM的构件产品标准化设计研究
        4.1.3 BIM构件产品族库
    4.2 部品模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核心
        4.2.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族模块化设计
        4.2.2 建筑产品模块化设计矩阵模型
        4.2.3 BIM模块装配资源平台
    4.3 产品系列——建筑产品化设计的目标
        4.3.1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化工作模型
        4.3.2 基于BIM的建筑产品供应链
        4.3.3 建筑产品系列化设计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中建筑产品开发与设计
    5.1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开发
        5.1.1 建筑产品化设计特征
        5.1.2 外加电梯项目产品化分析
        5.1.3 外加电梯产品化族库建立
    5.2 基于BIM的外加电梯产品化设计
        5.2.1 外加电梯模块化装配平台
        5.2.2 外加电梯产品系列化设计
        5.2.3 方案生成
    5.3 外加电梯项目案例比较研究
        5.3.1 横向比较
        5.3.2 纵向比较
        5.3.3 建筑产品化设计前景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表目录
图目录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5)工业设计在智能制造车间中的分析与应用 ——以AGV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1.1.1 制造车间AGV背景
        1.1.2 制造车间AGV发展趋势
    1.2 智能制造车间AGV研究现状
        1.2.1 国外知名品牌AGV发展现状
        1.2.2 国内知名品牌AGV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课题研究目标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课题研究方法及简要框架
        1.4.1 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2 课题简要框架
    1.5 在智能制造车间中工业设计的应用调查及分析
        1.5.1 对智能制造车间设计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及分析
        1.5.2 对智能制造车间实地调查及分析
        1.5.3 调查总结
2 AGV的关键技术及设计要点
    2.1 AGV的关键技术
        2.1.1 AGV本体研究的关键技术分析
        2.1.2 AGV控制研究的关键技术分析
        2.1.3 AGV工业设计研究的关键技术分析
        2.1.4 AGV的构成、工作原理、基本用途、分类及特点
    2.2 现状分析
        2.2.1 AGV性能分析
        2.2.2 AGV内部机械布局分析
        2.2.3 AGV控制界面分析
        2.2.4 AGV外观造型分析
        2.2.5 AGV材质分析
    2.3 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2.4 AGV设计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2.4.1 确定控制界面位置
        2.4.2 确定控制界面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2.4.3 确定控制界面的形状位置及主配色
3 AGV自动更换电池装置创新设计
    3.1 AGV常用的电池类型
    3.2 AGV充电存在的问题
    3.3 AGV自动更换电池解决方案
4 AGV设计实践
    4.1 仿生学设计理论——锹甲虫插入式AGV
        4.1.1 优化方案采用的工业设计理论
        4.1.2 优化方案的亮点
        4.1.3 优化方案的具体化
    4.2 模块化设计理论——腔体嵌入式AGV
        4.2.1 优化方案采用的工业设计理论
        4.2.2 优化方案的亮点
        4.2.3 优化方案的具体化
    4.3 解构主义设计理论——背负/插入式两用变形AGV
        4.3.1 优化方案采用的工业设计理论
        4.3.2 优化方案的亮点
        4.3.3 优化方案的具体化
5 样机制作与展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成果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工业设计在智能制造车间中的应用调查问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管理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
        一、产品技术平台
        二、供应链产业平台
        三、平台生态系统
    第二节 经济学视角下的平台理论
        一、双边市场的界定
        二、双边市场的特征
        三、双边市场的分类
        四、平台价格机制研究
        五、平台的治理研究
    第三节 平台经济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平台经济对产业链的影响
        二、平台经济对创新系统的影响
        三、平台经济对商业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 平台化的相关研究
        一、平台化的本质
        二、平台化研究动态
    第五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制造业平台化的内涵
        一、平台概念界定
        二、平台化概念界定
        三、制造业平台化概念界定
    第二节 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的演进
        一、蒸汽时代-平台孕育
        二、电力时代-平台诞生
        三、信息时代-供应链平台形成
        四、网络时代-平台生态系统形成
    第三节 平台化在制造业转型中带来的变革
        一、产品技术平台推动的变革
        二、供应链产业平台推动的变革
        三、平台生态系统推动的变革
第四章 制造业平台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平台”现象与制造业平台的实质
        一、“平台”现象剖析
        二、制造业平台剖析
        三、制造业平台化
    第二节 集聚供给与需求
        一、制造业传统的供给与需求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供给与需求
    第三节 消除信息不对称
        一、制造业传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四节 增加开放性与协同效应
        一、制造业传统的开放性与协调
        二、制造业平台化后的开放性与协同效应
    第五节 激发网络外部性
第五章 制造业平台化的主要形态及转型机制
    第一节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本质与主体逻辑
    第二节 制造业平台模块化生产体系
        一、生产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生产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三节 制造业平台网络化供应链体系
        一、供应链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供应链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四节 制造业平台开放化创新体系
        一、创新体系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创新体系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五节 制造业平台化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平台化(质的判定)
        二、催动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量的积累)
        三、商业模式平台化带来的转型升级(质变)
第六章 制造业平台化利润模型分析
    第一节 制造厂商平台化前生产活动利润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厂商平台化后生产活动利润模型的变化
        一、单一厂商平台化后的利润的变化
        二、市场平台化(商业模式平台化)后的利润变化
    第三节 制造业平台化的倾向分析
        一、制造业产品兼容实现的条件
        二、厂商兼容化倾向分析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产品平台与供应链平台为核心的运营
        一、供应与生产的集成
        二、生产与销售的集成
    第二节 创新平台为核心的运营
        一、创新平台的基石
        二、创新系统的延伸
    第三节 平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运营
        一、市场平台化
        二、销售服务化
        三、产销倒置化
        四、营销自主化
    第四节 研究发现及进一步讨论
        一、制造业平台化转型机制的验证
        二、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第五节 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概念模型:平台化前提-过程-结果的基本逻辑
    小结
第八章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总体状况
        一、制造业平台化的大环境
        二、制造业平台化发展阶段
        三、制造业平台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引导鼓励制造业平台化的政策缺失
        二、平台化转型的人才供给不足
        三、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头引领
        四、企业外部上下游厂商的整合——制造业平台化的实施保证
        五、制造厂商兼容化的问题
        六、硬件设备支撑的获取——制造业平台化的重要基础
        七、制造理念与流程的信息化——制造业平台化的基本前提
        八、一体化流程的设计——制造业平台化的主体条件
    第三节 我国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推出平台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平台化转型升级
        二、建立支付转移和容错机制,降低平台兼容化风险
        三、构建平台生态规则,促进平台健康发展
        四、打造产业龙头企业,引领制造业平台化发展
        五、储备信息化人才,助力平台经济发展
        六、培育企业家精神,激发平台创新动力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2.2 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的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相关理论
    2.1 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框架
    2.2 感性工学
        2.2.1 感性工学概述
        2.2.2 感性测量方法
    2.3 BP神经网络
    2.4 图像卷积神经网络
    2.5 文本数据获取与处理
        2.5.1 文本获取
        2.5.2 中文分词
        2.5.3 词性标注
        2.5.4 文本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神经风格迁移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
    3.2 KENPI方法
    3.3 风格迁移
        3.3.1 风格迁移基本思想
        3.3.2 神经风格迁移
    3.4 内容图语义
        3.4.1 产品语义空间构建
        3.4.2 产品属性空间构建
        3.4.3 BP神经网络映射模型构建
    3.5 风格图语义
    3.6 神经风格迁移模型
        3.6.1 实验环境及模型
        3.6.2 模型训练
    3.7 实验结果与分析
        3.7.1 迁移结果的风格分析
        3.7.2 图像质量分析
        3.7.3 其它领域应用展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在线评论数据驱动的感性工学方法
    4.1 感性工学的特点分析
    4.2 在线评论数据驱动的感性工学
    4.3 数据获取与处理
        4.3.1 数据获取
        4.3.2 中文分词与词性标注
        4.3.3 词向量训练
    4.4 建立产品要素空间
        4.4.1 属性参数选取
        4.4.2 样本产品选取
    4.5 建立产品语义空间
        4.5.1 感性词对获取
        4.5.2 感性词聚类
        4.5.3 感性词的情感强度
        4.5.4 产品感性评价
    4.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映射模型构建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准则下的产品设计方案个性化决策
    5.1 多准则决策方法分析
    5.2 权重获取方法分析
    5.3 KE-GRA-TOPSIS方法
        5.3.1 KE-GRA-TOPSIS方法介绍
        5.3.2 感性决策矩阵构建
        5.3.3 主观权重获取
        5.3.4 客观权重获取
        5.3.5 综合权重获取
        5.3.6 备选方案排序
    5.4 案例验证
        5.4.1 评价体系
        5.4.2 准则权重
        5.4.3 方案排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数据驱动的产品创新设计辅助原型系统
    6.1 产品生命周期大数据
    6.2 功能需求分析
    6.3 系统设计
        6.3.1 架构设计
        6.3.2 数据库设计
        6.3.3 开发和运行环境
    6.4 系统实现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相关的科研项目
    附录C 论文中部分核心代码
图版
    图目录
    表目录

(8)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产业背景
        1.1.3 “价值共创”理论背景
    1.2 国内外关于USLE相关研究和开发现状概述
        1.2.1 国内外关于USLE相关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USLE开发建设现状
        1.2.3 目前USLE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3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形态设计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1.3.1 价值共创理论
        1.3.2 产品形态设计
        1.3.3 感性工学(KE)理论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4.4 研究基础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探索与实践
    2.1 产品设计领域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2.1.1 基于生产者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2.1.2 基于用户逻辑的价值共创过程系统模型
    2.2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产品设计流程与内容
        2.2.1 产品概念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2.2.2 产品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2.2.3 产品协同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2.2.4 产品模块化设计的价值共创过程与内容
    2.3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
        2.3.1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概念
        2.3.2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流程与内容
    2.4 产品智能系统设计的价值共创实践——以ULSE的锂电池材料的价值共创为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设计与感性评价系统架构
    3.1 USLE概念、应用范围及相关技术分析
        3.1.1 USLE基本概念
        3.1.2 USLE应用范围
        3.1.3 USLE拓展应用内容与技术分析
    3.2 USLE开放循环式形态设计系统构建
        3.2.1 基本设计原则
        3.2.2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开放循环式产品设计系统构建
    3.3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USLE形态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构建
        3.3.1 感性设计评价及流程
        3.3.2 基于生产者逻辑的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
        3.3.3 基于用户逻辑的感性设计与评价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功能需求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4.1 设计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
    4.2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生产者与用户需求层次模型构建
        4.2.1 情感化设计及层次划分
        4.2.2 功能需求特点与获取方法
        4.2.3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功能需求层次模型
    4.3 USLE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初选及结构优化——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4.3.1 上海海湾大学城区域属性与路灯现状分析
        4.3.2 功能需求市场现状调研与归纳
        4.3.3 城市特定区域USLE功能需求重要度评价
    4.4 构建USLE的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层次分类模型——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4.4.1 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筛选
        4.4.2 城市特定区域USLE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分类模型构建
    4.5 USLE各层次生产者与用户功能需求权重计算与优先度确定——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4.5.1 实验方法
        4.5.2 各层次功能需求权重计算与优先度值
        4.5.3 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功能设计建议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满意度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5.1 设计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
    5.2 USLE形态感性意象词汇与实验样本选取
        5.2.1 形态感性意象词汇选取与分析
        5.2.2 代表性实验样本选取与分析
    5.3 USLE形态感性意象评价维度实验与结果分析
        5.3.1 实验过程与方法
        5.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3 形态感性意象评价维度空间建立与分析
    5.4 上海海湾大学城USLE形态感性意象模型构建
        5.4.1 上海海湾大学城形态感性意象词汇和代表性实验样本选取
        5.4.2 感性意象评价实验
        5.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 USLE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构建与验证
        5.5.1 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构建
        5.5.2 感性意象与形态满意度关系模型验证
    5.6 本章总结
第6章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USLE形态设计要素评价方法研究——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6.1 设计实验与统计分析方法
    6.2 基于眼动追踪和虚拟现实技术的USLE形态设计要素提取实验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方案设计
        6.2.3 实验内容
        6.2.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3 基于形态分析法的USLE主要形态设计要素提取实验
        6.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6.3.2 实验过程
        6.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构建
        6.4.1 代表实验样本感性意象得分
        6.4.2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关系模型建构
    6.5 基于感性意象的USLE形态设计原则
    6.6 USLE形态设计要素与感性意象模型验证
    6.7 USLE感性意象、形态设计要素和形态满意度的关系模型构建
    6.8 USLE形态设计实践与评价——以上海海湾大学城为例
        6.8.1 草图绘制与筛选
        6.8.2 最终方案建模与渲染
        6.8.3 形态设计评价
    6.9 本章总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9)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问题意识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1.3.4 文献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1.5 研究难点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2.3.1 系统结构论
        2.3.2 生态功能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3.1.3 设计文化系统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3.3.2 设计生态位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3.4.1 回归真实
        3.4.2 回归人文
        3.4.3 回归生态
        3.4.4 回归历史
        3.4.5 回归大地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3.5.1 竞争增值策略
        3.5.2 跨域拓展策略
        3.5.3 上位“争权”策略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5.1.3 实验研究小结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5.2.5 案例思考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结论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10)基于种群聚类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现状分析
        1.2.1 工业设计内涵及外延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1.2.3 课题提出
    1.3 课题理论及技术依据
        1.3.1 产品形态设计
        1.3.2 分解重构理论
        1.3.3 知识工程
        1.3.4 模糊前端理论
        1.3.5 关键特征参数变换理论
    1.4 主要研究问题与组织框架
        1.4.1 主要研究问题
        1.4.2 论文组织框架
2 产品种群形态创新知识体系
    2.1 产品种群形态知识体系
        2.1.1 产品种群形态宏观知识体系
        2.1.2 产品种群形态微观知识体系
    2.2 产品种群形态知识表达
        2.2.1 产品种群形态树
        2.2.2 产品种群形态原型表达
        2.2.3 产品种群形态原型知识映射
    2.3 基于联动分析的产品设计定位
        2.3.1 产品种群属性
        2.3.2 用户需求
        2.3.3 设计约束
        2.3.4 产品设计定位知识表达
    2.4 本章小结
3 产品种群 2D原型构建
    3.1 基本概念及流程
        3.1.1 基本概念
        3.1.2 产品种群原型构建基本流程
    3.2 产品种群样本抽取
    3.3 产品种群形态基元关键特征获取
        3.3.1 产品种群形态基元关键特征识别
        3.3.2 产品种群形态风格意象
    3.4 产品种群 2D原型聚合
    3.5 实例应用
        3.5.1 样本抽取
        3.5.2 形态基元关键特征获取实验
        3.5.3 产品种群风格意象获取实验
        3.5.4 原型聚合及优选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可拓学的产品种群 2D原型推演
    4.1 可拓学创新方法内涵
        4.1.1 可拓学理论
        4.1.2 可拓推演方法内涵分析
    4.2 推演规则及控制向量
        4.2.1 形态基元可拓推演规则
        4.2.2 基元可拓推演控制向量
        4.2.3 推演生长过程可拓描述
    4.3 产品种群 2D原型推演过程
        4.3.1 产品种群形态基元可拓推演过程
        4.3.2 基于可拓学的产品形态设计过程
    4.4 实例应用
        4.4.1 原型获取与分析
        4.4.2 2D原型可拓推演
        4.4.3 推演应用展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需求细分的产品种群形态群化设计
    5.1 概念提出及其表达
        5.1.1 用户需求细分表
        5.1.2 产品种群形态群化
    5.2 用户需求细分信息获取
        5.2.1 用户需求细分价值表现
        5.2.2 用户需求细分表模板
    5.3 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群组
        5.3.1 用户需求细分信息聚类
        5.3.2 基于KANO模型的需求分类判定
        5.3.3 用户需求细分信息群组过程
    5.4 产品种群形态群化设计
        5.4.1 产品种群形态群化概念模型
        5.4.2 需求-形态群化映射模型
        5.4.3 产品种群形态群化流程
    5.5 实例应用
        5.5.1 需求细分信息获取及聚类
        5.5.2 需求细分信息分类判定及统计处理
        5.5.3 需求群组及产品形态群化设计
        5.5.4 其他群化设计应用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TRIZ理论的产品种群形态进化趋势
    6.1 TRIZ技术进化与需求进化
        6.1.1 TRIZ技术系统进化模式
        6.1.2 TRIZ需求进化定律
    6.2 面向需求进化的产品种群形态创新模式
        6.2.1 需求进化与功能进化
        6.2.2 产品种群形态进化模型
    6.3 实例应用
        6.3.1 不良功能确定
        6.3.2 基于需求进化的不良功能进化集
        6.3.3 产品种群形态进化输出
    6.4 本章小结
7 产品种群形态创新方法体系及原型系统功能设计
    7.1 产品种群形态创新方法体系
        7.1.1 关键概念有向图建立
        7.1.2 方法体系整体构建
    7.2 原型系统功能设计
        7.2.1 原型系统功能构建
        7.2.2 原型系统功能设计与展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及其他成果

四、工业设计在现代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D]. 周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2]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集约化设计方法研究[D]. 郑艺.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产品化设计研究 ——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为例[D]. 国元贺. 天津大学, 2020(02)
  • [5]工业设计在智能制造车间中的分析与应用 ——以AGV为例[D]. 武秋雨. 西华大学, 2020(01)
  • [6]制造业平台化转型研究 ——经济效应、机制与逻辑[D]. 蒋鑫.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7]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D]. 全华凤. 贵州大学, 2019(05)
  • [8]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城市智慧照明综合装置形态设计评价方法研究[D]. 叶俊男.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9]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10]基于种群聚类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研究[D]. 贺雪梅.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工业设计在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