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的两首诗

威廉布莱克的两首诗

一、威廉·布莱克诗二首(论文文献综述)

杨伟东[1](2021)在《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步入多事之秋。面对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的时代命题,知识分子们急切地寻求救国良策。在部分改革者看来,国家之贫弱在于国民之愚昧,国民之愚昧在于教育之难以普及,而教育之难以普及则在于语言文字之繁难。于是产生了改革语言文字的初步想法与实践,进而引发了一系列语言文字改革运动,如切音字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简化汉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等等,企图通过语言文字改革来普及教育、开发民智进而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语言文字是教育最主要的工具,语言文字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汉语、汉文和汉字的演变历程,也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借鉴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新文化史和教育外部史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将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视为相互影响的两个领域,试图在梳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语言文字改革在教育领域的推行过程及其引起的教育现代化变革,进而探讨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第一章探讨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影响。清朝末年,在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下,部分知识分子提出“开民智”以救亡图存的命题。艰深晦涩的文言文难以用来启蒙大众,于是他们提出以白话文开启民智的主张,并掀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成为这一运动的核心阵地。尽管白话报刊以白话文办报,以启蒙大众为宗旨,并围绕这一宗旨编排内容,但底层百姓识字且有钱购报者少,白话报刊难以直接启蒙大众。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底层民众的启蒙,但文体改革对启蒙民众的作用是有限的,比文体改革更根本的办法在于解决底层民众不识字的问题。第二章探讨清末切音字运动对普及教育的影响。为了解决底层百姓不识字的问题,部分知识分子在“教会罗马字”的启发下产生了创造拼音文字以普及教育的想法,从而引发了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虽然没有获得清政府的认可,但在部分开明官绅的支持下,切音字学堂在京津、江宁等部分地区获得一定的推广。切音字虽然比汉字简单易学,但在种种阻碍下难以推广,因此也无法实现其普及教育的理想。切音字最终被定位为“音标”,用于给汉字注音,成为统一国语的利器。第三章探讨国语运动对国语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国语统一的思想萌芽于清末切音字运动和日本的国语统一思想,在清末新政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切音字改为注音字母,用以标注字音、统一国语,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国语教育。国语教育的推行改变了国民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教学方法等,促进了国语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第四章探讨文体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整体关系。在哲学的视域里,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中介,人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建构起来的主观世界中。文言文和白话文不仅是两种不同的书面语言,还蕴含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并通过教育的传承作用将各自的世界观传递给受教育者。“文言文教育”传承的是“共时世界观”,引导人进入古人的世界观。“白话文教育”承载的是“现实世界观”,引导人面向现实世界。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不仅是文体的转变,也是世界观的转变和教育体系的转变。第五章探讨简化汉字运动对识字教育的作用。近代以来,通过与西方拼音文字的对比,国人认识到汉字存在诸多问题,如笔画复杂、异体众多、数量庞大、读音不一等,成为普及教育的一大障碍。创造拼音文字的尝试失败后,文字改革者们走向了简化汉字的道路。简化汉字有两种路径:“简化汉字笔画”和“减少汉字数量”,前者主要通过采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的方法实现,后者主要通过研制“常用字汇”的方法解决。文字改革者们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简化汉字的必要性和简化汉字的路径、原则与方法,还通过识字教育的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简化汉字的可行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依然难以逃脱“易习难行”的命运,简化汉字在民国时期最终未能获得合法地位。第六章以陕甘宁边区的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为例,分析了拉丁化新文字在扫盲教育中的实践、成效与困境。在苏联开展的拉丁化文字扫盲教育的刺激下,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也展开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拉丁化新文字的提倡者认为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繁难的汉字是统治阶级借以统治大众乃至“愚民”的工具,而简单易学的拉丁化新文字则是人民大众摆脱愚昧和被统治地位的利器,因此应当废除汉字,代之以拉丁化新文字。陕甘宁边区政府赋予了拉丁化新文字与汉字同等的法律地位,并开展了一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证明了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效率高于汉字扫盲效率。但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扫盲教育的障碍以及拉丁化新文字自身的缺陷,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最终陷于停滞。在梳理分析了清末民国时期语言文字改革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在促进教育在工具、实践和价值三个层面上的现代化的同时,教育现代化也为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和“试验田”,并推动了改革后的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总而言之,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存在一种“耦合”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于联合起来形成一种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共生体。

宋夜雨[2](2021)在《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文中认为近代以来,“自我”在不同的社会变革方案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些变革者开始注意到“自我”对于创建现代民族国家而言所蕴含的基础性力量。从“新民”到“新青年”,不仅大致呈现了近代中国对一种现代“自我”寻求的思想脉络,“自我”的目标位置也随着思想重心的偏移呈现出一种“内在化”的倾向,由笃信科学知识的制度性构造到偏重思想伦理、情感道德的心灵革命,从一种工具化的被动位置跃升为一种具有历史动能的主体力量。与此同时,“诗”、“小说”等现代文类手段普遍被当作一种改造心灵的话语机制。由此,早期新诗的兴起,不只在于一种现代文类的产生和建构,更与现代“自我”的起源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早期新诗与“自我”又共同内置于五四前后动态的历史结构中,二者都是五四问题结构的重要构成。对于提倡者而言,新诗在他们那里首先并不是一种文类实践和审美创造,而是对应着一种文化方案想象和社会改造的手段,新诗的“尝试”是五四整体社会改造氛围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早期新诗在呈现一种现代文类的升沉起伏之外,它更是五四前后历史现实、社会理想和“自我”心灵的投射。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以“自我”作为早期新诗的切入点,将“自我”、早期新诗与五四历史进行一种内外、点面的整体性的关联,并且进一步将“自我”的抽象落实到“伦理”(自然)、“情感”、与社会的互动等三个具体层面,考察“自我”与“新诗”相互成长、相互作用的辩证机制,进而揭示二者如何作用于一个立体的、动态的、能动的“五四”。核心问题在于:新诗对“自我”构成了怎样的吸引、提供了怎样的表达机制?借助新诗的抒情策略,生产出一个怎样的现代“自我”?在新诗的框架之内,“自我”完成了怎样的成长轨迹,又隐现怎样的内在限度?作为一种能动的、具有生产性的主体结构,“自我”如何在变动不居中激励、塑造、制约着新诗实践的展开,如何作用于新诗的内涵构成?“自我”的历史呈现如何左右了新诗写作的文类策略、如何改造了新诗的形式逻辑?与此同时,“新诗”、“自我”的相互辩证又为现代中国勾画出怎样的“现代”面影?基于此,本文力图在观念史、思想史、社会史与新诗史的视野交汇中,以“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互动关系为中心展开历史和形式的综合考察。不仅注重新诗的内部线索,更顾及与当时的文艺思潮、美学倾向的内在关联,从中提炼它的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以及政治学基础,在“诗句危机”、“自我危机”、“社会危机”的逻辑关系中将之导向对一个具有深度的、“有血有肉”的“五四”的揭示。具体来看,本文从以下四个章节来展开研究:一、近代“自然”的产生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二、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三、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四、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第一章首先以“自然”为视角,考察“自我”的伦理建构与早期新诗的互动关系。作为方法策略、主题内容,“自然”不仅在新旧争辩中为新诗建立合法性基础,也涉及到现代抒情方式的建立以及现代诗意机制的产生,极大呼应了早期新诗中的“自然的音节”、“自然流露”、“写景诗”的产生等重要关节问题。第二章着重处理“自我”如何借助早期新诗来处理自身的“情感”问题。新诗人不仅通过新的抒情风格的建立来完成“自我”情感世界的改造,更从新诗蕴含的同情机制中看到一个同情社会达成的可能,而恋爱诗问题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心灵起伏,也连带出思想革命在后五四历史情境中的延续性问题,更扭合着一种诗歌理想和写作伦理的建立。第三章将“自我”与早期新诗放置在五四时期“社会改造”这一具体的、动态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揭示20年代的诗歌青年如何经由“社会改造”的锻造,完成对自身浪漫主义危机的克服和修正,进而又如何借助“劳动”的中介性视野,发展出一种新的写作机制和诗歌美学,最终导向一种社会理想的构建。第四章以《野草》为个案,考察在后五四的历史情境中,鲁迅如何借助《野草》的写作来处理“自我”的思想危机,在此过程中,鲁迅挪用了怎样的诗学资源、呈现出怎样的诗歌态度,这些诗学资源和诗歌态度如何具体作用于《野草》的思想构成和形式技术,进而鲁迅对“自我”完成了怎样的“超克”。

黄元军[3](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何连海[4](2020)在《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文中提出在20世纪中国艺术领域,李叔同(弘一法师)以博才多能、中西兼善、风格鲜明、美育有成而闻世,他也是近现代艺术家中西融通、由博入专的一个典型案例。纵观他的艺术生平,1918年出家是一个相对的界点:此前是博观融通、个性初立的前期,此后是深化约取、个性推进的后期。就其艺术个性生成的历史逻辑而言,自前期形成并贯通终生的思想观念、路径方向和个性方法是关键。以其持续一生的书法为主线,结合音乐、诗歌、篆刻、设计等其他门类艺术作品及相关史料,论文从其早年新旧学养和性情气质、艺术师资授受、艺术取法范围和方向、参用资料和个性方法、艺术交游和环境条件五个层面,讨论其艺术个性生成的核心原因和基本模式。论文认为,桐达李家在津门的社会文化资源,使他在艺术启蒙、个性初显时获得徐耀廷、唐静岩、赵幼梅、王恩重、李鸿章、李澂浠等师友、名家、政要的帮助,但是,李叔同也以其敏感沉思的气质,以及独立开放、理性实践、普怀关怀的品格,对诸条件因素进行了创构,以此,1899-1905年间,他能够以青年书法、篆刻家身份立足上海,拓展与许幻园、陈师曾、徐星州、李苦李乃至吴昌硕、李瑞清等人的交游,同时入读南洋公学,实现旧学士子到新学先锋的转向。以至赴日留学归来,他的艺术都在书法由篆书转向魏碑的同时,极力向西方艺术拓展。不过,在他涉足西学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以民族文化为立场、以中国艺术精神为理念、以古拙沉雄为风格取向的艺术发展道路。他的艺术创作,无论是书法上的碑帖风格融合,还是音乐上的选调填词,抑或是方寸广告设计,均可体现融古出新、融西入中的自我意识。而他学习、教授西洋艺术的经历,促使他在书法、篆刻创作中融入西方图案画技巧,形成一套个性方法,为后期书风变革奠定技术路线;他后期的佛学研究和精神持修,远接早年士子风规,在人生和艺术两个层面上体现平淡天真、冲逸虚静的境界追求,为后期书风的变革奠定了思想路线。李叔同艺术个性的生成,内在于近代中国救亡图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从个体精神求证和文化实业救国的层面来说,他的在俗和出家具有内在连续特征,因此,他还是近现代艺术家由儒入释的一个特殊案例。

丁明秀[5](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宋兰[6](2020)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施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诗歌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阅读。接受美学将读者提到了文本解读的核心地位,认为读者参与了文本阅读的过程并有主动建构意义的作用,这与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外国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却没有引起师生充分的重视。本文以中学外国诗歌及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供解决当前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存在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接受美学与中学外国诗歌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是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归因。首先对语文教材选入的外国诗歌做分类统计,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初中和高中调查并呈现中学外国诗歌的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外国诗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总结。第二部分分析将接受美学引入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概述接受美学中三个重要理念,即“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其次分析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目的,以引出将接受美学中的基本理论与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之间的契合。第三部分是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策略。这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三个重要理念展开策略分析。首先强调“读者”的地位,从“教”、“学”、“教学方式”上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从文化的交流,文本与读者的有效对话、“群诗”阅读教学中探讨怎样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然后是抓住“召唤结构”,从本文的具体化和在“否定”中填补空白两个方面展开。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外国诗歌的教学情况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接受美学在中学外国诗歌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可能涉及的整个教育活动的设想。

田语[7](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刘延[8](2020)在《穆旦新诗文体研究》文中提出穆旦是一位走在新诗文体探索道路上的诗人,他为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体探索的曲折脚步也印刻于他的诗作中,不仅显露出他独特的文体理念,还造就其别具一格的文体风貌。因此,本文从文体研究入手,选取最能体现其新诗文体特色的四个文体组成元素意象、语言、修辞以及节奏来深入分析穆旦的文体风格,运用文本细读、传记研究、语言学和修辞学理论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穆旦的新诗文体,总结穆旦新诗的文体风格,并试图挖掘其对于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正文第一章从穆旦的整体创作入手把握他的文体理念,梳理其文体理念的表现、实践及缘起,指出穆旦所倾向的文学体裁“三分法”理念在其新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论述穆旦新诗的个性化意象、再创造意象、空间意象和时间意象,它们有着反传统、现实性与西方现代性相融合的特点,彰显着穆旦新诗文体的新与真。第三章从词汇与句法两方面出发透视穆旦的诗语策略,体会穆旦诗语的个中滋味。穆旦的诗语具有戏剧化和叙事化的特点,呈现出新诗兼容并蓄的文体风格,表明穆旦竭力拓宽新诗语言表达空间的努力。第四章探究穆旦的修辞技巧,重点分析悖论、对比、反讽及隐喻四种修辞方式的运用,体味它们所呈现出的含混多义的诗学效果。穆旦的修辞既体现出诗人的机智多思又蕴涵着诗人的文化旨趣,令诗意含藏不尽,于解读层面张力十足。第五章主要分析穆旦的自由体和格律体创作,指出穆旦新诗的节奏特色。穆旦写诗追求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的和谐一致,且更注重内在节奏的营造,诗人笔蘸浓情,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生命之歌。

刘尹[9](2020)在《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试图解决以下问题:作为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海顿所处时代究竟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何种影响?海顿的音乐在不同身份下产生了何种变化?作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海顿的社会身份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同时代作曲家中是否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社会身份转变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为何?本论文旨在研究海顿社会身份,全文围绕海顿两个身份:规定性社会身份及自致性社会身份展开,分别论述海顿双重社会身份在其音乐、职业中的体现。需要明确的是,身份仅仅作为影响作曲家风格创作的一个因素存在,对整体风格产生一定修饰作用。质言之,本文试图阐明海顿两种身份对其音乐创作的影响,其次阐明海顿身份转变的社会缘由。本论文绪论部分对所选择论题从研究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就此论题展开的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作出评价。随后的章节基于分总的逻辑展开,第一章对文内出现的三个主要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为海顿的规定性社会身份扮演,聚焦于海顿作为乐正的职业身份,从雇主的要求与迎合雇主两个方面展现海顿这一身份下的音乐创作;第三章为海顿的自致性社会身份的扮演,此段将抽象的自致性社会身份分为三个角色:作为乐正时的自致表现及商人、贵族身份,笔者分别选取了与之对应的三个阶段音乐创作进行论述:代表自主创作的《告别》、迎合公众创作的“伦敦风格”及象征个人意识表达的《创世纪》;第四章从宏观整体对海顿所处的古典时代进行审思,剖析海顿身份转变所反映的较为典型的时代缘由以及通过与莫扎特、贝多芬的对比阐述其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非典型缘由。

黄秋硕[10](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二、威廉·布莱克诗二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廉·布莱克诗二首(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
        (二)疑问与反思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清末民国
        (二)语言文字改革
        (三)教育现代化
    四、文献综述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研究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关系研究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五、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对底层民众的启蒙教育——以白话报刊为中心
    第一节 “开民智”视角下的文白之争
        一、“言文合一”论
        二、“功能分殊”论
    第二节 启蒙民众的核心阵地——白话报刊
        一、白话报刊概况及个案分析
        二、白话报刊的宗旨、内容与读者
    第三节 白话报刊启蒙民众的多重努力
        一、从贴报牌到阅报处
        二、讲报与演说
    第四节 白话文在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限度
        一、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的作用
        二、白话文对底层民众启蒙教育作用有限
第二章 文字改革与教育普及:清末切音字运动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第一节 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与动机
        一、切音字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切音字运动兴起的动机
    第二节 切音字方案与切音字理论
        一、切音字方案
        二、切音字理论
    第三节 切音字的推广路径与教学实践
        一、切音字的推广路径
        二、切音字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切音字运动的衰落
        一、切音字理论的缺陷
        二、民众的不理解
        三、保守势力的反对
        四、简易识字学塾政策的推行
    第五节 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与局限
        一、切音字对普及教育的效力
        二、以切音字普及教育的局限性
    附录
第三章 从“国文”到“国语”: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国语统一思想的兴起与传播
        一、国语统一思想的萌芽
        二、日本国语统一思想的启发
        三、清政府对国语统一的重视
    第二节 切音字功能的转移与注音字母的推行
        一、从“切音字”到“注音字母”的转变
        二、国语运动的高涨与注音字母的公布
    第三节 国语教育的社会推广
        一、国语教育的政策与措施
        二、国语教育政策的落实困境
    第四节 学校国语教育的现代化变革
        一、课程设置
        二、教材编写
        三、师资培养
        四、教学方法
    余论
    附录
第四章 从“文言文教育”到“白话文教育”——文体变迁与教育转型的历史互构
    第一节 哲学视域中语言与现实的关系
        一、人生存于语言建构的世界中
        二、文言文与共时世界观的形成
    第二节 文言文与古代教育的耦合
        一、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教育内容
        二、注重记忆、模仿的教学方法
        三、科举制度对文言文的再生产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变革与五四白话文运动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政治的民主化改革
        三、传教和翻译活动与西方语言资源的输入
        四、清末民初的白话文运动
        五、科举制度的废除
        六、国语运动与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合流
    第四节 白话文与现代教育的互构
        一、注重实用的教育内容
        二、注重“经验”的教育方法
        三、普及教育的思想
    余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简化汉字运动与识字教育
    第一节 简化汉字的历史进程与社会背景
        一、古代汉字字体演变及历代正字工作
        二、清末民国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
    第二节 简化汉字的相关理论
        一、简化汉字的理论依据
        二、简化汉字的两种路径
        三、简化汉字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 简化汉字的心理实验与教学实践
        一、艾伟的识字心理实验
        二、《平民千字课》的教学实践
    第四节 简化汉字的社会推行与社会争论
        一、寻求合法地位的成与败
        二、《第一批简体字表》公布后引起的社会争论
    余论
第六章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扫盲教育——以陕甘宁边区新文字扫盲教育为例
    第一节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历史进程
        一、苏联的拉丁化文字扫盲运动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的诞生
        二、大众语运动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合流
    第二节 拉丁化新文字的语言文字理论
        一、语言文字的阶级性
        二、汉字的废与不废
        三、拼写方言与统一国语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
        一、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原因
        二、开展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措施
        三、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困境
        四、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的调整
        五、拉丁化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的停滞
    第四节 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两种取向
        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西方化”取向
        二、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民族化”取向
    附录
结论
    一、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促进了教育现代化
    二、教育现代化推动了清末民国语言文字改革
    三、语言文字改革与教育现代化的“耦合”
参考文献
后记

(2)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主体的显影:“自我”的中介性视野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学术史反思
    第三节 研究方法、章节述要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早期新诗与“自我”的伦理建构——以近代“自然”的产生为视角
    第一节 “自然”的近代性
    第二节 “自然的音节”:从“声音”到“意义”
    第三节 “自然流露”与“自我”的抒情
    第四节 写景诗与“内在自我”的发现
第二章 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
    第一节 苦闷的抒情:早期新诗与五四青年的情感再造
    第二节 “我们都是一样的不幸”——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同情”的起源
    第三节 爱情与道德:恋爱诗与早期新诗的写作伦理——以《蕙的风》论争为中心
第三章 社会改造视野下的“自我”与“新诗”
    第一节 社会改造与20 年代诗歌青年的诞生
    第二节 “劳动”的诗学:“劳动”与早期新诗的写作机制
    第三节 社会改造与浪漫主义的修正:纪游诗与长诗的兴起
第四章 从无声到有声:《野草》与“自我”的“彷徨”
    第一节 鲁迅的第二次“沉默”与《野草》的写作缘起
    第二节 “声”之内转——作为“心声”的《野草》
    第三节 “寂寞地鸣动”:《野草》与1920 年代新诗坛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和对象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博达和雅精神个性的内驱
    第一节 中西学养与新锐视野
        一、家族文化氛围和李叔同的个性初乳
        二、旧式蒙学与国学修养
        三、从国学积累到新学转向
    第二节 敏感气质与精进品质
        一、敏感悲情性格与李叔同的艺术气质
        二、普世关怀与李叔同的理性实践品质
        三、中西融合与李叔同的民族文化个性取向
第二章 津门名师与好古趣味的发蒙
    第一节 李叔同艺术师学的分段和路线
        一、前人旧说
        二、结合李叔同自述所作的划分
    第二节 艺术师资渊源与个性引导
        一、清末风规与李叔同的字书蒙学
        二、李叔同的士子课业:从字书到文艺修养
        三、徐耀廷熏染下的金石书画兴趣
        四、唐静岩引导的金石学古与创作
        五、赵幼梅启发的艺术志向
第三章 捭阖中西古今的艺术取法视野
    第一节 碑板法书取法范围及取法转向
        一、前期取法的作品考察
        二、取法主次和转向
    第二节 篆刻取法范围与途径
        一、取法古式
        二、师则今派
    第三节 音乐、戏剧和绘画学习路径与范围
        一、李叔同戏剧与绘画艺术的连续性问题
        二、李叔同音乐学习的路径
        三、李叔同曲乐创作取法范围
第四章 通向意匠的个人工具书与创作法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学习与创作的参考书
        一、出家前艺术书物的主要去向
        二、早年书法篆刻参考资料概况
        三、曲乐学习和创作参考书缀说
    第二节 李叔同艺术学习和创作的个性方法
        一、精神观照法
        二、结构经营法
        三、形式推绎法
第五章 自主创构的士商交游与市场条件
    第一节 津沽艺术交游与成长条件构建
        一、姻亲艺友与蒙学条件
        二、津门名家与积学条件
        三、津门政要商绅与社会交往条件
    第二节 沪浙时期艺术交游与自我意识
        一、“天涯五友”与风气感染
        二、与其他名流的交往和独立意识
        三、润格刊布与自我构建意识
第六章 简雅雄深艺术个性演进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李叔同前期艺术风格的确立
        一、个性初创期的艺术风格(1899-1905)
        二、个性确立期的艺术风格(1906-1912)
        三、风格变革期的基本特征(1913-1918)
    第二节 李叔同后期艺术风格的承变
        一、对前期书风的多线延续
        二、风格、路径的融合推进
        三、篆书笔法与典型书风的形成
    第三节 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的价值启示
        一、近世由儒入释的艺术家类型价值
        二、中西调和的路径和成就价值
        三、由通而专的个性生成模式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来源
附表目录
致谢
附录:李叔同早期印章辑录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外国诗歌的情况统计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访谈
    第三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第二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引入接受美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接受美学”及其核心理念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
    第三节 接受美学对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节 重视读者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节 利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期待视野
    第三节 抓住“召唤结构”,填补文本意义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西风颂》教学设计
附录2:中学各版本外国诗歌选入情况
附录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致谢词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8)穆旦新诗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穆旦新诗作为文体研究对象的说明
    二、穆旦新诗文体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得失
    三、本选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穆旦文体理念的表现、实践及其缘起
    第一节 穆旦独特的文体观
    第二节 几类主要体式的介绍
    第三节 穆旦新诗文体溯源
第二章 求新求真:穆旦新诗的意象生成
    第一节 意象求新:传统的叛逆者
        一、个性化的代表意象
        二、再创造的西方意象
    第二节 意象求真:现实的接受者
        一、“新的抒情”与空间意象
        二、个体成长与时间意象的变化
第三章 兼容并蓄:穆旦新诗的语言表达
    第一节 戏剧化表达:独特的词语运用
        一、准确传神的动词
        二、变幻莫测的人称代词
    第二节 叙事的追求:语言逻辑的强调
        一、叙事性的语法成分
        二、复句的呈现
第四章 含藏不尽:穆旦新诗的修辞张力
    第一节 表现复杂:悖论与对比
        一、悖论:矛盾的外在表现
        二、对比:对立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遮蔽真实:反讽与隐喻
        一、反讽——智性暗语
        二、隐喻——隐晦曲折
第五章 依情定语:穆旦新诗的抒情节奏
    第一节 “竞自由”——情感地迸发
        一、标点与顿歇
        二、跨行的艺术
    第二节 “怅寥廓”——节制地抒情
        一、建行美与韵律美
        二、回环复沓的主题句
结语
    一、穆旦新诗文体的个性特征
    二、穆旦的文体探索对中国新诗文体建设的启发
参考文献
致谢

(9)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18世纪音乐社会研究
        (一)维也纳音乐生活
        (二)英国音乐生活
        (三)18世纪其他地区音乐与社会概况
        (四)指挥与乐队发展研究
        二、作曲家社会身份宏观研究
        三、音乐社会学研究
        四、与本文相关的海顿研究
        (一)传记研究
        (二)海顿社交研究
        (三)与海顿有关的音乐研究
第一章 相关概念解析
    第一节 社会身份
    第二节 赞助人(赞助制度)
    第三节 商业制
第二章 海顿规定性社会身份的扮演
    第一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埃斯特哈齐之前的任职
        (一)海顿早期技能训练
        (二)成为“乐正”的职业素养准备
        二、尼古拉斯一世统治下的宫廷任职
        三、尼古拉斯一世逝世后的宫廷任职
    第二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赞助人的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与社会身份
        (二)赞助人的音乐审美
        (三)埃斯特哈齐家族的音乐趣味
        二、应雇主要求的音乐创作
        三、迎合雇主的音乐创作
    第三节 规定性社会身份的形成原因
        一、职业发展的需要
        (一)赞助的历史
        (二)建立赞助关系的方式
        二、生存发展的需要
        (一)薪资
        (二)音乐家的地位
        三、贵族音乐竞争
        (一)竞争的缘由
        (二)竞争的表现
第三章 海顿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诉求
    第一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的职业表现
        一、商人身份
        (一)海顿与赞助人
        (二)海顿与出版商
        二、贵族身份
        三、指挥身份
    第二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下的音乐创作
        一、狂飙突进:创作早期
        二、公共风格:伦敦时期
        (一)公共的含义
        (二)假想听众到现实听众
        (三)公共风格的确立
        三、《创世纪》:创作晚期
    第三节 自致性社会身份形成的反思
        一、中产阶层的英国听众
        二、以营利为目的的音乐会生活
        三、传统雇佣制的发展瓶颈
        (一)意识自由的受限
        (二)身份自由的受限
第四章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与非典型性
    第一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典型性
        一、民族意识的普遍化
        二、音乐的商业化
        三、思想的启蒙化
    第二节 海顿社会身份转型的非典型性
        一、与莫扎特身份的对比
        (一)曲折性
        (二)继承性
        (三)地域性
        二、与贝多芬身份的对比
        (一)与听众的相处
        (二)娱乐音乐与精英音乐意识形态
        (三)贵族赞助双方关系的转变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期刊杂志、硕博论文
        (二)专着
    二、英文文献
    三、英文文献网址
附录
    (一)海顿生平年表
    (二)海顿社会交际一览表
    (三)海顿财政收入一览表
    (四)海顿所获荣誉及加入协会
    (五)海顿乐队规模变化一览表
    (六)海顿遗嘱
    (七)海顿时代的货币
    (八)海顿的金钱观
    (九)海顿创作过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会论文

(10)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四、威廉·布莱克诗二首(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文字改革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研究(1892-1949)[D]. 杨伟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中国“自我”的起源与早期新诗的兴起[D]. 宋夜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李叔同艺术个性生成研究[D]. 何连海. 东南大学, 2020
  • [5]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D]. 宋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7]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8]穆旦新诗文体研究[D]. 刘延.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规定与自致:海顿社会身份研究[D]. 刘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威廉布莱克的两首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