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颂”诗名考

《诗经》中“颂”诗名考

一、《诗经》“颂”诗名义考原(论文文献综述)

丁静[1](2018)在《汉晋颂文考论》文中提出本文以秦汉魏晋颂文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颂的“文本”细读与解析,分析研究重点作家及作品,并结合社会历史、政治文化背景,探讨不同发展阶段颂文的创作特征及艺术风貌。论文从具体的文本切入,企图揭示出颂文之于士人追寻社会文化价值、抒发个体心灵感受,寄寓人生理想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兼以纵向的动态考察,对由汉而晋的颂文进行历时性的整体观照,探索颂文发展、演变的趋势与规律。通过以上的研究,全面把握汉晋颂文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发展线索,正确评价其在古代颂文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和六章正文:《绪论》:在梳理归纳了古今学者对于“颂”体特点的认识、述评古今学界既有颂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颂”与赋、赞、铭等相近文体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先秦及汉晋创作的文本实际,界定了“颂”的文体特征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内容,也明确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颂”的渊源与“颂文”的形成》:首先,在叙论古今学人探讨“颂”体起源的学术成果的同时,着重考辩了《国语》《左传》《周礼》《毛诗序》等文献资料对“颂”的解释及记载,简要地阐明了颂文的起源问题。接着,论述了《诗经》中的“颂诗”及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和对后世颂文的影响。然后,对战国时期《管子》“国颂”及《庄子》“有焱氏颂”进行辨析,得出“国颂”章不是“颂体”之文、“有焱氏之颂”是庄周论道之辞的看法。最后,重点论述屈原《橘颂》为第一篇以“颂”名篇的颂文作品,并且奠定了颂文在题材内容、表现方法及文体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标志着颂文的正式形成。第二章《秦及西汉颂文的兴起》:秦刻石文内容上“祗颂秦德”,艺术上有着“质而能壮”、“文泽有疏通之美”的文学价值,是颂文史上一次重要的变迁;受时代思潮、社会文化以及文体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汉代的赋、颂两体出现相互交叉、互渗的情况。西汉颂文虽然不多,但是在题材、表现手法、功能等方面开拓了很多。董仲舒《山川颂》以经学的方式抒写山水之德,作者在颂扬山川的时候,也阐释了儒家的思想和观念。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歌颂了圣主与贤臣相互依存的重要关系,全篇使用说理文的常用手法,以论为主,寓情于理。扬雄《赵充国颂》和刘向《列女传颂》,与王褒之颂一样,内容上以歌颂贤臣及列女为主,在形式上沿袭《诗经》“颂诗”的四言句式,而语言古朴、风格庄重典雅。第三章《东汉颂文的发展》:东汉颂文在“颂汉”的思潮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此时期臣僚文人积极创作,颂文类型丰富多样。首先,班固、傅毅、崔骃等人的征巡颂是东汉前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班固的征伐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打破了传统颂文的立言之体,“备颂别格”,而且极尽笔墨描写战争,“变为序引”。崔骃《四巡颂》以一组完整系列的作品呈现,在创作体制和艺术表现上,代表了巡狩颂创作的最高水平;其次,崔瑗《南阳文学颂》注重序文的文辞,正文简短,而马融《广成颂》以劝谏为题旨,写法上“以铺为颂”,有着“雅而似赋”的艺术特色。东汉中后期,碑刻之风盛行,王升《石门颂》长于写序,正文语言华丽丰腴,具备此类颂文的典型特征;最后,汉末蔡邕不仅将歌颂对象由帝王将相推广至民间的贤人君子,进一步扩大了写作对象,而且还创新了颂文的写作体例,注重颂文的叙事技巧,融入了较多的感情色彩。第四章《三国颂文的衍变》:三国时期,主要是曹魏时期,颂文在两汉的基础上,内容题材又有所扩展延伸,凸显作家的个人情感,且作者越来越注重颂文的形式美,逐渐开始讲究辞藻、音律等方面。本章重点分析了曹植的颂文,其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有着“因物制巧、随变生趣”的创作特征,以及“文义相扶,音情顿挫”的艺术特色;三国时期,美物颂增多,如曹魏的王粲、繁钦、何晏及吴国的薛综等人的祥瑞颂,歌颂一些自然现象或珍稀的动植物,并赋予其高尚的品德和神化色彩,是美物颂的衍变;魏晋之际,刘伶《酒德颂》以“解嘲”为“颂”,题旨新颖,想象奇特,在诙谐幽默中蕴含深意,寄托作者情志。而江伟《襄邑令傅浑颂》则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与烘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融情于景,感人至深。这些作品对颂文的革新及衍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五章《晋代颂文的繁荣》:晋代颂文作者及作品繁多,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同类作品争相斗艳,艺术手法臻于成熟,呈现出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繁荣景象。西晋陆机、陆云颂文的成就最为显着。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体式宏大,辞采纷呈,有着“褒贬杂居”、“文繁理富”的创作特征,对后世颂文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陆云的古今人物颂乃鸿篇巨制,辞采华丽繁缛,讲究韵律,更倾向于语言形式美的追求;还有傅咸、潘尼等祭圣典礼的释奠颂,挚虞、张载的平吴征伐颂,以及东晋孙绰、慧远、苏彦及辛萧等的人物、佛法及美物等不同题材的颂,通过对以上各类颂文分析比较,深入把握晋代颂文“辞藻绮靡,繁富密丽”的整体创作特征与艺术风貌。第六章《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汉晋颂文虽然是一种以褒扬功德为题旨的实用文体,但是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一方面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呈现出新颖独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构思;铺陈描写,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以及庄重典雅,绮丽丰腴的语言风格等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晋颂文不仅具备多样的功能价值,丰富了文学题材和语言形式美,而且对四言诗、楚辞、汉赋、骈体文、碑铭等文体有着重要的影响。颂文所继承和发扬的美颂传统,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奋斗的力量,在当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汉晋颂文在实际的发展中,一方面遵循文体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从秦及西汉的兴起,东汉的蓬勃发展,三国时期的衍变,到晋代的繁荣,汉晋颂文不断吸取前代成果以适应新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变革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走向成熟与完善。

张旭晖[2](2015)在《《诗经·周颂》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周代尤其西周前期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孔子对周公极其敬重以至于形于梦寐之间。王国维也说周代奠定了以后历代王朝的统治格局,"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①。这表现在周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尤其是礼乐文化,更为后人所景仰。作为仪式乐歌的《周颂》,正是礼乐文化的集中表现。因此,古人对《周颂》的地位看得很高。《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时称其"至矣哉""盛德之所同也",②且不吝言辞用十八句话具体描述了其特点,评论角度涉及到性情特征、施政行为和盛世景象,可知《周颂》

张旭晖[3](2015)在《《诗经·周颂》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周代尤其西周前期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孔子对周公极其敬重以至于形于梦寐之间。王国维也说周代奠定了以后历代王朝的统治格局,“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①。这表现在周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尤其是礼乐文化,更为后人所景仰。作为仪式乐歌的《周颂》,正是礼乐文化的集中表现。因此,古人对《周颂》的地位看得很高。《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观乐时称其“至矣哉”“盛德之所同也”,②且不吝言辞用十八句话具体描述了其特点,评论角度涉及到性情特征、施政行为和盛世景象,可知《周颂》

李平[4](2013)在《“诗六义”学术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诗”的概念源于先秦,“六义”的概念出现在西汉,一般认为“六诗”就是“六义”。“诗六义”的称呼一直延续至今,其间,对“诗六义”的研究从没有中断过,且争鸣不断。本文通过文献学的方法,对“诗六义”学术史进行研究,揭示各个阶段对“诗六义”的研究状况,理清其学术发展的脉络。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述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的状况,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范围、重点,说明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一章先秦至西汉:“诗六义”萌芽。主要探究先秦至西汉对风、雅、颂、赋、比、兴的研究。先秦典籍提供丰富的“诗六义”资料,像《周易》、《诗经》、《周礼》、《仪礼》、《左传》、《论语》、《孔子诗论》、《孟子》、《荀子》、《庄子》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贤们,如孔子、荀子等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尽管他们论及的概念是粗浅的,但对“诗六义”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先秦“诗六义”的概念的解读对汉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西汉在先秦研究“六诗”的基础上,提出“六义”的概念,且出现两个重要的研究“诗六义”的作品,一是《诗大序》,二是《毛传》。《诗大序》首次对风、雅、颂作具体的解释,“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比附政教十分明显,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毛传》直接标明兴,虽没有对兴作具体的解释,但毕竟有首创之功。第二章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东汉“诗六义”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整地解读了“诗六义”的概念。其突出的代表是郑玄。他继《诗大序》之踵,又提出赋、比、兴的概念,比附政教十分明显,不仅如此,他还提出“正变美刺”的观点,因为他比较完整地阐述“诗六义”的概念,对当时,乃至后世对“诗六义”的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还有郑众、王逸、刘熙等经学家对“诗六义”的解释,也不容忽视。魏晋至隋唐代对“诗六义”进行解读,主要有孔颖达、成伯玛。孔颖达明确提出“三体三用”之说,尽管没有脱掉郑玄比附政教的特征,但明确将“诗六义”分为两部分,是对郑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当然还提出比、兴皆用美刺善恶的观点,是对郑玄比、兴概念的纠正。成伯玛主要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诗,提出“三体三情”之说,由“三体三用”演变为“三体三情”,并非只是名称的改变,反映成伯玛对“诗六义”的理解略有创新。对兴的理解注重文学性,说兴有“叹咏尽韵”等效果,这有继承魏晋文论家的观点。第三章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宋代是辨经疑古的时代,对汉代《诗经》学重新反思。在“诗六义”研究上,突出的特点是突破汉唐的观点,研究的着作众多,观点不断创新。有继续以政教比附“诗六义”,例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辙等。程颐提出诗兼六义的观点,认为“诗六义”都是写法。其云曰风者,谓风动之也:曰赋者,谓赋陈其事也;曰比者,直比之;曰兴者,因物而兴起;日雅者,正言其事;曰颂者,称颂德美,吕祖谦、吕乔年、李樗、林之奇等都坚持该观点。朱熹提出三经三维说,即风者,民俗歌谣之诗;雅者,正乐之歌也;颂者,宗庙之乐歌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者,以彼者比此物也。其也将“诗六义”分两个部分,与孔颖达相同,但实质已发生变化,以声歌释风、雅、颂,从文学的角度解释赋、比、兴,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郑樵、程大昌等也认同该观点。王质认为“诗六义”就是六种诗体。严粲、章如愚等主张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这些都丰富了“诗六义”的理论。第四章元、明:“诗六义”的缓慢发展。首先是对朱子“诗六义”的继承、补充。一方面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如梁寅、刘瑾、梁益、朱公迁、许谦、胡一桂、李公凯、刘贞等,都宗于朱熹《诗集传》,在“诗六义”的解释上没有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是对朱熹《诗集传》的补充、阐释。如刘玉汝云认为比、兴之别还在于比是以彼物状此物,兴却能以此事兴此事。姚舜牧云:“尝读三经三纬之说,窃有疑焉。”其对朱熹的标注发出质疑,但对朱熹“诗六义”的定义并无异议。以上诸家有墨守朱熹“诗六义”的观点,也有对其观点进行进一步完善、充实。元、明二代虽以朱熹的《诗集传》的传播占据主要位置,但也有一些经学家宗于汉学。如何楷、朱谋(?)、杨慎等都认为“诗六义”与政教有关。“诗六义”也有新的论断。李先芳认为风、雅、颂的区别不是音调的不同,也不是辞气、内容不同,而是来源不同,出处不同。郝敬云:“凡诗未有离兴者。兴者,诗之情。情动于中,发于言为赋。赋者,事之辞。辞不欲显,托于物为比。比者,意之象。”朱朝瑛认为“古者作诗有赋有比、兴,而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用诗亦有赋有比、兴的观点,这些是对“诗六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五章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清代学者站着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对汉学的反思,也有对宋学的反思。对汉代“诗六义”的总结,如对风、雅、颂比附政教,陈启源认为风、雅、颂主于《大序》。方苞云:“风言上之教化动于民者;雅,正也,正乐之歌也;颂者,容也,美盛德之形容”。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惠周惕认为“风、雅、颂以音别也”。顾镇、毛奇龄、黄中松等坚持该观点。对以语言风格释风、雅、颂的总结,方玉润认为风、雅、颂之别,风体的特点是“轻扬和婉,微讽谲谏”,雅体“整肃而显明,昌大而畅达”,颂体是“其词则简,其义味则隽永而不尽”。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总结。有的对“诗六义”的新探究,惠周惕提出兴兼比、赋的观点”。焦循认为“比当如《春秋》“决事比”之比,比犹例也,歌诗必类。”戴震提出“比通赋与兴”的观点等。这些观点是对“诗六义”的创新。第六章“诗六义”思考。“诗六义”应该为六种诗体,一是“诗六义”所教的对象为瞽朦,二是教瞽蒙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六诗”,三是“六诗”的顺序为风、赋、比、兴、雅、颂,四赋、比、兴为方法论是不合理的,先秦古籍也没有关于赋、比、兴手法的论述。那么“诗六义”为六种诗体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至于为什么没有赋、比、兴三种诗体,郑玄的解释是乎有一定的道理,即合于风、雅、颂之中,无复择别。

王慧娟[5](2011)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以《明诗》、《颂赞》、《谐讔》等篇为例》文中指出文体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与必然,纵观古今文体的演变和消弭,就可洞见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路径和精神核心。魏晋六朝是精神自由与文体大变动、大发展的时代,而《文心雕龙》文体论对当时及前朝的文体论述,可谓搜罗殆尽。因此,关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和现代价值,利于全面解析《文心雕龙》,亦是古代文论焕发生机的有效途径,还可了解中国古今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历程与特色。然《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文体众多、叙述庞杂,所以本文选取《明诗》、《颂讃》、《谐讔》等诸篇,以点带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隐喻历来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修辞方式,而其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也由来已久,此处笔者首先引入隐喻的概念,论证声音所具有的特殊隐喻功能,而后以《文心雕龙》中《明诗》等文体论篇名为例来解析刘勰文体论各篇命名的语音隐喻特点及中华民族语音隐喻思维的本质。第二,一个词(或文本)自然具有其本来意义,但是当其被置于另一个文本中时,就会同文本中的其他成分产生或纵或横的相互关联,从而产生新的语义(语篇)功能。这就是词语(或文本)的互文性。同样,在《文心雕龙》的文体论部分,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体的产生与演变同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着明显的互文关系,因此笔者由文体的“互文性”入手,从《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颂赞”等各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掘出中国古代祭祀活动的相关问题,并由此展开其对于中国后世文学、艺术深刻影响的论述。第三,当今处于大众娱乐时代,狂欢、戏仿、欢谑成风,是任其自由发展还是有所规劝?一千五百年前的刘勰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对于戏谑文学及艺术活动的批评,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艺术的创作、表演与良性发展提供了指引,而这最主要体现在《谐讔》篇中,因此我们从解析谐讔艺术的含义与古今谐讔艺术的类型和审美着手,来体现《谐讔》篇的文化意义及现代价值。

潘立敏[6](2011)在《中国现代“颂”诗形态考察》文中提出学术界对现代颂诗关注甚少。有研究者在梳理颂诗的流变中论及现代颂诗,认为其“内容上逐步摆脱传统的宗庙意识与社稷意识的束缚,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普通的百姓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但是,现代颂诗具体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形态,学术界并没有细述。因此,本文试图对现代颂诗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考察。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引言主要对颂诗的源流进行简要概述,包括本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述评。由于学术界对颂诗的定义至今尚有争议,因此,在这部分笔者还对颂诗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从而确定本文的“颂”诗含义及其考察范围。在此基础上,展开对1917至1949年现代“颂”诗的基本形态的分析考察。第二部分即本文的主体部分。现代“颂”诗在题材、主题、抒情主人公形象、核心意象、情感基调以及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相对集中,因此,一至六章,分别从题材类型、主题意向、抒情主人公形象、核心意象、情感基调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六方面,对现代“颂”诗进行归类梳理,以代表性诗人诗作为例,展开分析,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将现代“颂”诗的基本形态得以呈现。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对现代“颂”诗展开的一系列考察和梳理,笔者发现,现代“颂”诗与时代关系颇为密切。颂诗所具有的广场效应、适用于群体、表达的集体性情感、具有昂扬向上的勉励和感召力量等功能特征,正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心理需求。因此,颂诗因其“颂”的本质和精神特质更容易与时代相结合,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本文主要从上述六方面,展开对现代“颂”诗的考察,通过对具体“颂”诗文本的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更好地呈现现代“颂”诗的基本形态。

李金[7](2011)在《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 ——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的创造性解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古典文论现代化解读浪潮的兴起,国外汉学热潮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各个角落绽放着其沉淀千年的奇葩。本文从比较诗学双向阐发的角度出发,以宇文所安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其独特的个人风格进行研究和辨析,从而发现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的解读方式的创造性突破,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并深入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的文明传统,寻找其根源和成因。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宇文所安解读方式的研读,以《追忆》为例,对宇文所安这个西方学者独特的解读方式进行剖析。第二部分立足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的第一篇《毛诗大序》,从宇文所安的译文入手,通过对其译文个案范例的研究和判断,进一步讨论其自身的自然文化因素对接受过程的介入,从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西诗学不同的精神实质和操作方式。第三部分,从宇文所安的个案上升到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和思想观,找到各自操控东西方文明的本质所在,即: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道”与“逻各斯,”并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文化还原和溯源,比较文学译介学以及比较诗学双向阐发等研究方法,以揭示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在宇文所安的文本中的碰撞和火花,以期将比较文学的译介学和比较诗学结合起来,尝试探索中西诗学双向阐发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不可否定的是,由于接受者自身各种因素和接受环境的影响,对跨文化文本的理解必然存在偏差,而这些偏差也是只能缩小不能消除的。宇文所安在文化接受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正是东西方文明隐形操控作用的结果,也正是他文论的研究价值所在。

贾舒[8](2009)在《颂诗本义的思考——读《〈颂〉诗新考——“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考》》文中研究指明颂诗本义的释述,历近两千年,形成众家之说,至今已有十余种。刘毓庆先生首提"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说",他用因诗求史,以史证诗的分析方法,利用甲骨文、地方志、考古文物等文化史料,为颂诗研究注入了新风。刘先生之文并非完美,仍有可商榷之处。

孙宝[9](2008)在《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儒学在魏晋时期仍为官方统治性学说,尽管其影响力有所削弱,但对当下政治、学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学自概莫能外。魏晋文学与儒学的关系,历来多为学界所忽视,本文即试图较为全面、系统的解决这一论题。本文绪论旨在揭示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归纳出魏晋文学与儒学发生关联的条件及表现:从魏晋儒学的政治兴衰与文学思想环境的形成关系来看,三国两晋虽上承东汉中期以来儒学衰颓的风气,但在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以及私人授学等方面,儒学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也影响到魏晋文人儒家人格、思想价值观以及融涵着儒学审美观的文风等方面;从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的关系来看,儒学文艺观是魏晋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魏晋文论的理论继承和建构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和革新来看,儒学文艺观在典实、辞采、意象、意境、审美风貌等各个方面,对魏晋诗歌、辞赋、散文等创作均有深刻影响。正文上编为“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主要从魏晋儒学的两重属性——即它是一种统治性的政治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学术研究的理论形态——着眼,探究它们分别对魏晋文坛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既而通过阐发魏晋作家的儒学文艺观和创作的关系,较为具体、直观而详明的论证儒学对魏晋文坛的影响;下编为“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与革新”,侧重揭示魏晋文学对儒学反拨和推动的方面,突出魏晋情物交感论对儒家诗教观、情性说的继承和发展,并从这一时期诗歌、辞赋、应用文体的创作角度入手,力图展示魏晋文学对儒学文艺观继承与变创的全貌。本文认为,魏晋儒学对文学推动的一面表现在:首先,魏晋文学创作充分继承“诗可以群”的观念,文人集群化活动现象屡见不鲜,大量的优秀篇什也纷纷涌现;其次,秉持仁、德、孝、义、忠等儒家道德观的魏晋文士在在多有,他们在作品中宣扬了悲悯民生、追求一统及批判时政的精神立场。魏晋文士的儒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又赋予了此间诗文刚健雄劲、苍凉悲慨、耿直正大的风格气象;再次,魏晋儒学与玄学交融互渗,也对文士多元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最后,儒家文质彬彬、允执厥中的审美观,促生了魏晋文人追求“雅”、“丽”结合的批评意识,并在现实创作层面,出现了偏重于复古与绮丽的两种走向,对南北朝乃至隋唐文坛产生深远影响。当然,魏晋儒学对文学发展也有制约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魏晋文士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观念的制约,视诗赋创作为小道,并习惯以“巧言致惑”的眼光贬低文学修辞技巧的运用与创新;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儒家经典对文学的垂范意义,在创作过程中以复原儒家经典古貌为宗旨,从而产生拙涩板滞的流弊。总之,魏晋文学改变了两汉以来文学作为儒学附庸的地位,又具有深厚的儒学积淀,弄清这一阶段儒学与文学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从思想史的角度透视这一命题的历史渊源,又对纠正学界片面强调玄学对魏晋文学影响的倾向有重要意义。南北朝、隋及初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儒学,使文学环境一定程度上呈现儒学化的特征,通过对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的研究,可为探讨魏晋之后儒学与文风建构的历史性课题提供必要的线索和启示。目前先秦、两汉及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各时段的儒学与文学关系都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相关论着也层出不穷,这也昭示着关于魏晋文学与儒学的探讨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加强这一时段的研究,无疑可以使学界对于中国文学与儒学关系的探研更趋完善。

孙宝[10](2007)在《秦汉颂的突破与流变》文中研究表明秦汉颂在创作体制、修辞方式、审美风格及思想内涵等方面产生了新的突破,在颂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颂的多元化发展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为唐宋以降颂日趋僵化与复古的文学大势提供了难以逾越的创作范本。

二、《诗经》“颂”诗名义考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经》“颂”诗名义考原(论文提纲范文)

(1)汉晋颂文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颂”的文体特点及其研究范围
    二、汉晋颂文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方法
第一章 “颂”的渊源与“颂文”的形成
    第一节 古今学人对于“颂”体起源的探讨
        一、《周礼》“六诗”及《毛诗序》对“六义”之“颂”的解释
        二、《国语》《左传》记载西周至孔子之前已有“颂”诗之称
        三、现当代研究者关于“颂诗”起源的探讨
    第二节 《诗经》的“颂诗”及其影响
        一、“颂之正体”:告神敬祖的《商颂》与《周颂》
        二、“颂之变体”:“奚斯颂僖”的《鲁颂》
        三、《诗经》“颂诗”的句式及表现手法
    第三节 《管子》“国颂”及《庄子》“有焱氏颂”辨析
        一、《管子·牧民》“国颂”章不是“颂体”之文
        二、《庄子·天运》“有焱氏之颂”当是庄周论道之辞
    第四节 屈原《橘颂》以“颂”名篇的意义
        一、“江陵千树橘”与《橘颂》的产生
        二、颂橘与颂人相融汇的情感内容
        三、“美橘”与“喻德”并重的艺术特点
        四、屈原《橘颂》以“颂”名篇的文体意义
第二章 秦及西汉颂文的兴起
    第一节 “只颂秦德”的秦代刻石文
        一、秦始皇巡游与李斯“秦德颂”的创作
        二、东巡之《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三、东游之《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
        四、秦始皇晚年南游越地之《会稽刻石》
        五、仆射周青臣《进颂》及淳于越、李斯的评议
        六、秦刻石文“质而能壮”而“文泽有疏通之美”的文学价值
    第二节 西汉颂文的创作概况
        一、汉代“赋、颂”关系考辨
        二、西汉颂文创作概况及其题材的扩展
    第三节 董仲舒《山川颂》及东方朔《旱颂》
        一、董仲舒颂山水之德的《山川颂》
        二、东方朔《旱颂》与贾谊《旱云赋》的关联
    第四节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其《甘泉宫颂》
        一、王褒颂文的创作背景
        二、《圣主得贤臣颂》“蕴理博喻”的艺术成就
        三、《甘泉宫颂》及《碧鸡颂》
    第五节 扬雄《赵充国颂》和刘向《列女传颂》
        一、扬雄《赵充国颂》
        二、刘向《列女传颂》等颂文
第三章 东汉颂文的发展
    第一节 东汉颂文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
        一、“光武中兴”与“明章之治”背景下的“汉颂”之风
        二、臣僚文士的热情创作与丰富多样的颂文类型
    第二节 班固、傅毅、崔骃等征巡颂
        一、班固《东巡颂》《南巡颂》等颂文
        二、傅毅《西征颂》及《显宗颂》等颂文
        三、崔骃《四巡颂》及《明帝颂》等颂文
        四、班固、傅毅、崔骃等三篇同题《窦将军北征颂》的比较
        五、史岑及其《出师颂》考述
    第三节 崔瑗《南阳文学颂》与马融《广成颂》等颂文创作
        一、崔瑗的《南阳文学颂》
        二、马融《广成颂》“雅而似赋”的艺术特色
        三、马融《东巡颂》与《西第颂》
    第四节 王升《石门颂》和东汉中后期的碑刻颂
        一、东汉中后期的碑刻颂文
        二、王升的《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三、碑刻颂的写作特点
    第五节 汉末蔡邕别具一格的贤臣清官颂
        一、当朝名臣之颂——《胡广黄琼颂》
        二、地方良吏之颂——《京兆樊惠渠颂》
        三、祖先盛德之颂——《祖德颂》
        四、蔡邕对颂体文学的贡献
第四章 三国颂文的衍变
    第一节 三国颂文内容题材的变化
        一、内容题旨驳杂
        二、注重抒怀叙志
        三、美物颂明显增多
    第二节 曹植因物制巧、随变生趣的颂文
        一、讽谏讥评之作:《皇太子生颂》《宜男花颂》《柳颂》
        二、抒怀叙志之作:《社颂》《郦生颂》《学宫颂》
        三、歌颂赞美之作:《孔子庙颂》《冬至献袜颂》《母仪颂》等
        四、曹植颂“文义相扶,音情顿挫”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魏王粲、繁钦、何晏和吴国薛综的祥瑞颂
        一、王粲及其《太庙颂》《灵寿杖颂》
        二、繁钦《砚颂》及阙名氏《柑颂》
        三、何晏与他的《瑞颂》
        四、吴薛综的《麟颂》《凤颂》等
    第四节 魏晋之际刘伶《酒德颂》及江伟《襄邑令傅浑颂》
        一、魏晋名士刘伶与酒
        二、《酒德颂》以“解嘲”为“颂”的特色及创新意义
        三、江伟《襄邑令傅浑颂》
第五章 晋代颂文的繁荣
    第一节 晋代颂文的主要特征
        一、作者及作品繁多
        二、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同类作品争相斗艳
        三、艺术手法臻于成熟
    第二节 西晋陆机“褒贬杂居”的《汉高祖功臣颂》
        一、“文繁理富”:绘写汉初建国功臣“三十一人”群英谱
        二、“褒贬杂居”:叙事述功状貌论德再现历史人物生动形象
        三、《汉高祖功臣颂》对后世颂文创作的艺术影响
    第三节 陆云鸿篇巨制的古今人物颂
        一、揄扬汉高祖刘邦辉煌帝业的《盛德颂》
        二、追美东吴重臣名将功勋的《祖考颂》《张二侯颂》
        三、赞颂古今神仙隐逸登仙的《登遐颂》
        四、陆云颂文的思想艺术成就
    第四节 傅咸、潘尼叙赞祭圣典礼的《释奠颂》
        一、傅咸的《皇太子释奠颂》
        二、潘尼的《释奠颂》
    第五节 挚虞、张载歌颂平吴征伐的《太康颂》与《平吴颂》
        一、挚虞的《太康颂》
        二、张载的《平吴颂》
    第六节 东晋孙绰、慧远、苏彦及辛萧等人的颂文
        一、人物颂:孙绰《聘士徐君墓颂》等
        二、佛法颂:慧远《襄阳丈六金像颂》等
        三、美物颂:苏彦《女贞颂》和辛萧《芍药花颂》等
第六章 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
        一、新颖独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构思
        二、铺陈描写,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
        三、庄重典雅,绮丽丰腴的语言艺术
    第二节 汉晋颂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一、颂文的功能价值
        二、对其他文体的影响
        三、美颂传统的发扬
结语
    一、颂文在自身的革新演变中不断发展
    二、颂文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诗六义”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20世纪以来“诗六义”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内容及其意义
    三、研究的重点与方法
第一章 先秦至西汉:“诗六义”研究的萌芽
    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诗六义”文献概述
    第二节 季札、孔子等论“诗六义”
        一、季札论风、雅、颂
        二、孔子论“诗六义”
        三、师乙论风、雅、颂
        四、子夏论颂与乐豫论比
        五、荀子论“诗六义”
        六、《礼记》论雅、颂
    第三节 《诗大序》与《毛传》论“诗六义”
        一、《诗大序》论风、雅、颂
        二、《毛传》独标兴体
    小结
第二章 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东汉至唐“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郑众等论“诗六义”
        一、郑众论“诗六义”
        二、王逸论比、兴
        三、刘熙论“诗六义”
    第三节 郑玄论“诗六义”
        一、“诗六义”的特点
        二、“诗六义”影响
    第四节 孔颖达三体三用说
        一、三体三用之说的提出
        二、论“六义”之序
        三、以政教释风、雅、颂
        四、对赋、比、兴的发展
        五、论变风、变雅
    第五节 成伯玙论“诗六义”
        一、三情三用之说的提出
        二、论风、雅、颂
        三、论赋、比、兴
        四、论风、雅、颂之正变
    小结
第三章 宋:“诗六义”研究的高潮
    第一节 宋“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上)
        一、欧阳修论“诗六义”
        二、王安石论“诗六义”
        三、苏辙论风、雅、颂
    第三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下)
        一、张纲论风、雅、颂
        二、林岊论“诗六义”
        三、黄櫄论“诗六义”
        四、王柏论风、雅
    第四节 程颐论诗兼六义
        一、诗兼六义的内容
        二、诗兼六义的意义
        三、诗兼六义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李樗等论诗兼六义
        一、李樗论“诗六义”
        二、林之奇论“诗六义”
        三、唐仲友论“诗六义”
    第六节 苏轼等论“诗六义”
        一、以文学论赋、比、兴
        二、以声歌论风、雅、颂
        三、以诗体论“诗六义”
        四、以语言风格论风、雅、颂
    第七节 郑樵论“诗六义”
        一、风、雅、颂声调不同
        二、风、雅、颂语言风格不同
        三、论兴
    第八节 王安石等论大、小雅
        一、王安石认为雅表意有大小
        二、苏辙认为雅内容有大小
        三、范处义认为所用有大小
    第九节 朱熹论三经三维说
        一、三经三纬
        二、论风、雅、颂
        三、论赋、比、兴
        四、影响
    第十节 宋人论风、雅、颂之正变
        一、风、雅有正变
        二、风、雅无正变
    小结
第四章 元、明:“诗六义”研究的缓慢发展
    第一节 元、明“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对朱子“诗六义”的传承
        一、梁益论“诗六义”
        二、刘瑾论“诗六义”
        三、梁寅论“诗六义”
        四、刘玉汝论“诗六义”
        五、姚舜牧论“诗六义”
    第三节 以声音释风、雅、颂
        一、吴澄论风、雅、颂
        二、朱倬论风、雅、颂
        三、朱载堉论风、雅、颂
        四、顾起元论风、雅、颂
    第四节 以政教释“诗六义”
        一、傅若金论风、雅、颂
        二、何楷论风、雅、颂
        三、朱谋(?)论比、兴
    第五节 兼用汉宋之学
        一、季本论“诗六义”
        二、杨慎论雅
        三、李先芳论风、雅、颂
        四、曹学佺论风、雅、颂
    第六节 章潢论“诗六义”
        一、论风、雅、颂
        二、论赋、比、兴
    第七节 郝敬论赋、比、兴
        一、赋、比、兴的含义
        二、赋、比、兴联系密切
        三、比有不同的形式
    第八节 朱朝瑛论赋、比、兴
        一、用诗有赋、比、兴
        二、用诗有赋、比、兴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的总结与剖析
    第一节 清及近代“诗六义”研究文献概述
    第二节 对以政教释“诗六义”的总结(清)
        一、陈启源论“诗六义”
        二、严虞惇论赋、比、兴
        三、方苞论“诗六义”
        四、胡承珙论风、雅、颂
        五、陈沆论比、兴
    第三节 对以政教释“诗六义”的总结(近代)
        一、迮鹤寿论风、雅、颂
        二、马瑞辰论风、雅、颂
        三、陈奂论赋、比、兴
        四、魏源论比、兴
    第四节 对以声歌释风、雅、颂的总结
        一、顾炎武论南、豳、雅、颂
        二、毛奇龄论风、雅、颂
        三、黄中松论风、雅、颂
        四、顾镇论风、雅、颂
    第五节 对以诗体释“诗六义”的总结
        一、朱鹤龄论赋
        二、崔述论风、雅、颂
        三、阮元论颂
        四、皮锡瑞论赋、比、兴
        五、章炳麟论“诗六义”
    第六节 对以文学释赋、比、兴的总结
        一、王夫之论比、兴
        二、顾镇论兴
        三、方玉润论赋、比、兴
    第七节 “诗六义”新探
        一、惠周惕论赋、比、兴
        二、惠士奇论风、雅、颂
        三、戴震论赋、比、兴
        四、焦循论比、兴
    第八节 姚际恒赋、比、兴新论
        一、兴分两类
        二、比而赋
        三、解诗要区分三体
        四、对旧说的质疑
    第九节 清人对风、雅、颂的再认识
        一、大、小雅的标准
        二、风、雅正变的有无
    小结
结语 “诗六义”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5)《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以《明诗》、《颂赞》、《谐讔》等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二
    三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体论篇名的语音隐喻思维研究
    第一节 语音隐喻含义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体论篇名的语音隐喻特点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体论语音隐喻思维特点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祭祀文本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第一节 祭祀与乐府的产生
    第二节 宫廷祭祀与文体的生成
        一、祭祀与颂赞
        二、祭祀与祝盟
        三、祭祀与封禅、诔碑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体论中祭祀文本的文化意义及现代价值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体论对谐讔艺术的批评
    第一节 古代谐讔艺术内涵及文体发展
    第二节 现代谐讔艺术的呈现形式及其审美特点
    第三节 刘勰对谐讔艺术的批评
        一、刘勰论谐讔艺术的宣泄与狂欢作用
        二、刘勰论谐讔艺术的"箴戒"作用
        三、刘勰论谐讔文本的文化价值
        四、刘勰对"谐讔"艺术的忧虑与提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论着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国现代“颂”诗形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关于颂诗
    一、颂诗概述
    二、现代"颂"诗
第一章 现代"颂"诗的题材类型
    一、大自然颂
    二、"斗争"颂
    三、"战士"颂
    四、新生活颂
第二章 现代"颂"诗的主题意向
    一、渴望光明的理想
    二、冲破黑暗的动与力
    三、争取胜利的战斗精神
    四、拥抱光明的歌赞
第三章 现代"颂"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个性张扬的启蒙者
    二、光明理想的热切追求者
    三、美好生活的歌唱者
第四章 现代"颂"诗的核心意象
    一、"太阳"、"黎明"
    二、"哨兵"、"扑灯蛾"
    三、"延安"、"伊甸园"
第五章 现代"颂"诗的情感基调
    一、雄浑豪放
    二、沉郁浑厚
    三、平静节制
    四、明朗轻快
第六章 现代"颂"诗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直抒胸臆式
    二、托物言志式
    三、细致铺陈式
    四、似挽实颂式
结语 颂诗与时代的关系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 ——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的创造性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宇文所安及其作品
    二、关于宇文所安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
第一章 解读方式的创造性突破
    一、文本分析方式的创造性突破
        1.文本细读
        2.历史语境还原和现代阐释
        3.想象力和人文关怀
    二、论着言说方式的创造性突破
    三、诗学理论依托
第二章 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以《诗大序》为例
    一、个性化翻译
        1.“风”的翻译
        2.“雅”的翻译
        3.“颂”的翻译
        4.个性化翻译的启示
    二、误读的解读
        1.“文”的翻译
        2.“王道”的翻译
        3.“礼义”的翻译
        4.“政教”的翻译
        5.翻译误读之成因
    三、全译——研究型翻译
第三章、文明的碰撞
    一、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的人文情怀
    二、中国“道”的感悟式体验与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传统
    三、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碰撞与融合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8)颂诗本义的思考——读《〈颂〉诗新考——“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颂诗本义诸说简介
    (一) 受《诗序》:
        1. 颂为颂赞祖先说。
        2. 颂为宗庙祭祀之歌。
        3. 颂为舞容说。
        4. 颂为舞乐剧本说。
    (二) 由训颂而及乐舞形式推演出来的解释:
        1. 颂为乐器说。
        2. 颂为声调说。
        3. 颂为持瓮之舞说。
    (三) 由训颂而及宗教占卜演绎的解读
        1. 颂为宗教诵辞说。
        2. 颂为占卜吟颂之辞。
    (四) 由考古、金文研究而引申的解释
        1. 颂为歌唱、祝诵说。
        2. 颂为威仪及仪式表演说。
二、刘毓庆“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说”简述
三、关于《〈颂〉诗新考———“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考》的思考

(9)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状况
        一、选题意义、范围及思路
        1、选题意义
        2、研究范围
        3、研究思路
        二、研究综述
    第二节 魏晋儒学与文学发生关联的条件与表现
        一、魏晋“文学”、“文章”观对儒家教化原则的吸纳与文学化特征的凸显
        二、魏晋文学的重情风貌与先秦两汉儒家情性观
        三、魏晋文学创作的取材范围与儒学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四、魏晋儒者与文人双重身份的合一
        五、魏晋世儒家学与文风旨趣
上编 魏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
    第一章 三国儒风与文风
        第一节 东汉中期以来儒风转换对建安儒学、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汉末名儒对建安政坛与文坛的影响
        二、汉末儒士退避自保观念与诵经娱情的心态
        三、汉末儒学家学化与文学家族化的凸显
        四、汉末儒者的政治批判与建安创作新风
        五、儒学经典探研与建安文学创作
        第二节 三国儒学建设与对文学发展的促动
        一、曹魏儒学建设与皇室文学的儒学特质
        二、孙吴儒学建设与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三、蜀汉儒学建设及对文事活动的推动
    第二章 三国文士儒学文艺观与创作
        第一节 徐干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徐干思想与文学关系研究状况评述
        二、徐干儒学文艺思想构成及特点
        三、徐干儒学文艺观对其文风渗透及表现
        第二节 王肃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王肃儒学文艺观的渊源及构成
        二、王肃儒家文艺观指导下的文学创作
        三、王肃在曹魏文坛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何晏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何晏的儒学思想特质
        二、何晏儒学思想特质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三、何晏儒学思想特质在辞赋创作中的体现
        第四节 阮籍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阮籍创作中儒学文艺特色的渊源
        二、阮籍早期文学创作中的儒风特色
        三、阮籍中期玄儒互参的文学特色
        四、阮籍后期对儒学文艺观的改造与突破
        第五节 薛综儒学文艺思想与家族文学创作
        一、薛综的儒学思想特色
        二、薛综儒学文艺观与家族文学创作
        第六节 秦宓、却正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第三章 西晋儒风与文风
        第一节 魏、吴、蜀易代之际的儒风与文风
        一、魏晋易代之际儒士的学术探研与文学创作
        (一) 魏晋易代之际的政治风云与儒士心态
        (二) 曹魏易代之际的名教、自然之辨与文风演革
        二、孙吴覆亡后的儒士流动与文学创作
        三、蜀汉覆亡后的儒士流动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 西晋的儒学发展与士人心态
        一、西晋崇儒政策的兴废与儒学发展
        (一) 司马师、司马昭综明儒法与保守政策
        (二) 晋武帝的重儒政策与崇孝意识
        (三) 晋惠帝以来局势动荡对儒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西晋儒学的发展特点与太康、永嘉文坛风貌
        (一) 西晋中前期的儒学发展及对文学题材的渗透
        (二) 西晋中前期的玄儒调和与文风表现
        (三) 西晋后期的儒学反思与乱世文风
    第四章 西晋儒学文艺观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杜预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中的文艺思想
        二、杜预立足六经的文艺观及其阐释
        三、杜预儒学文艺观的实践及影响
        第二节 陆机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陆机儒家文质观及对辞采的偏重
        二、陆机复古的儒学文艺心态与隶事文风
        三、陆机政教文艺观与激越、哀婉杂糅的文学主题
        四、陆机对儒家比物起兴观的阐发与应用
        第三节 傅玄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傅玄尚德轻言、以言载德的文艺观
        二、傅玄以人为本的文学价值观
        三、傅玄重才学的复古文学意识
        第四节 傅咸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傅咸思想儒学特质与以诗言志的创作观
        二、傅咸七经诗与魏晋复古诗风的振兴
        三、傅咸深具道德寓意的抒情特色与魏晋咏物赋的流变
        第五节 左思、潘岳、夏侯湛、张华等人的儒学意趣与创作
        一、左思宗儒意识与征实、劲直的文风
        二、潘岳儒道兼综意识与颂美、婉伤的文风
        三、夏侯湛玄儒调和意识与典雅厚重的文风
        四、张华玄化儒学意识与劝谕兼放逸的文风
        第六节 潘尼、“三张”、挚虞、曹摅等人的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一、潘尼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二、“三张”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三、挚虞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四、曹摅等人的儒学思想意趣与创作
    第五章 东晋儒风与文风
        第一节 东晋儒学兴废状况与士风
        一、东晋皇室对儒学及文事活动的倡导
        二、东晋地方官学及私学的兴办与实效
        三、东晋士人儒学人格的凸显及表现
        四、东晋士人的家族观念与文化心态
        五、东晋儒学学术的生活化及其表现
        第二节 东晋儒学玄化及对文学的影响
        一、儒、释、道混融与东晋文人心态
        二、儒学玄化意识在东晋文士作品中的映现
        三、晋宋之交儒学振起与文风
    第六章 东晋儒学文艺思想与文人创作
        第一节 葛洪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葛洪儒家政治观与人生观
        二、葛洪儒学文艺观
        三、葛洪儒学文艺观在创作中的表现
        第二节 范宁及家族后进成员的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范宁经学着述实绩与范氏一门儒学政治观
        二、由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看其儒学文艺观
        三、范氏一门在儒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陶渊明儒学文艺思想与创作
        一、由《形神影》看陶渊明对先秦至汉晋儒学人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二、从隶事情况看儒家经典对陶渊明诗文的影响
        三、陶渊明儒学文艺观指导下的诗文创作
    附录
下编 魏晋文学创作对儒学文艺观的接纳与革新
    第一章 儒学文艺教化观、情性说对魏晋情、物交感论的影响
        第一节 先秦儒学文艺教化观与情性说的并峙
        一、春秋儒学文艺教化观的发展
        二、思孟学派情性说的发展
        三、秦代儒学文艺教化观对文学的渗透及表现
        第二节 两汉儒学文艺教化观的强化与文学性的弱化
        一、汉初儒学文艺教化观的发展及其体现
        二、西汉中后期儒学诗教观的强化及其体现
        三、东汉儒学文艺教化观的定型与文学性的弱化
        第三节 从陆机《文赋》看儒学诗教观对魏晋情、物交感论的影响
        一、陆机“缘请说”与重情的时代风气
        二、《文赋》情、物交感论与先秦两汉情性说的理论渊源
        三、《文赋》情、物交感论的儒学内涵及文学表现
    第二章 魏晋诗歌创作与儒学文艺观
        第一节 由感怀诗作看《诗经》对魏晋诗风的影响
        一、魏晋感怀诗作的儒学特质与风格特色
        二、魏晋感怀诗作对《诗经》的借鉴与改造
        三、魏晋感怀诗作中的知识性价值与儒学批判性精神
        第二节 《周易》儒学文艺观在魏晋诗歌中的渗透及影响
        一、《周易》情辞观及对魏晋诗歌的影响
        二、王弼《周易注》与其儒学文艺观
        三、《周易》对魏晋诗人人格的影响
        四、《周易》在魏晋诗坛的渗透与传播
        第三节 儒家自然观与魏晋田园、山水诗
        一、魏晋田园意识与田园诗创作
        (一) 魏晋田园意识与重农诗歌题材的创作
        (二) 魏晋田园意识与农事生活题材的诗歌创作
        (三) 魏晋田园意识与田园生活的诗学化与审美化
        二、魏晋山水诗对儒家山水意识的涵容与表现
        (一) 魏晋儒家山水自然观的继承与演进
        (二) 魏晋儒家山水自然观与山水意象的政治内涵
        (三) 魏晋儒家山水自然观与招隐题材的诗歌创作
        (四) 魏晋儒家山水自然观与诗歌审美意境的建构
    第三章 魏晋赋颂创作与儒学文艺观
        第一节 魏晋时期楚辞的儒学改造与诗骚并举
        一、先秦儒学对屈宋楚辞的潜在影响和表现
        二、汉代儒家正统意识对楚辞的接受和改造
        三、魏晋辞赋的诗骚并用特质
        第二节 魏晋颂作与儒家顺美意识
        一、先秦颂的儒学渊源与定型
        二、秦汉颂的改创与颂美功能的强化
        三、魏晋颂的诗化与诗教顺美意识的固化
        第三节 王道正统意识、“比德”观念与魏晋辞赋
        一、王道正统意识与都邑赋、嘉礼赋
        二、儒家情理观与魏晋七体创作
        三、儒家教化观念在言志赋、咏物赋中的体现
    第四章 魏晋应用文体创作与其儒学内涵
        第一节 魏晋政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与风格特色
        一、魏晋主要政治性应用文体及其儒学文体渊源
        二、魏晋令、诏、表、驳、议、册等文牍创作与儒学思想内涵
        第二节 魏晋军事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与创作
        一、魏晋主要军事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及风格特色
        二、魏晋盟、誓、檄、移的创作及其儒学思想内涵
        第三节 魏晋学术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内涵及其风格特色
        一、魏晋主要学术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及风格特色
        二、魏晋传、论、赞的创作及其儒学内涵
        第四节 魏晋日常生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及其风格特色
        一、魏晋主要日常生活性应用文体的儒学文体渊源和创作
        二、魏晋书、箴、哀辞的创作与儒学内涵
结语
    一、魏晋时期是对先秦两汉文学与儒学关系的继承与深化
    二、魏晋儒学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与制约
    三、后世对魏晋时期儒学与文学关系的总结和批判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秦汉颂的突破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秦汉颂的文体渊源及定型
二、秦汉颂的突破与创新
三、秦汉颂的流变及影响

四、《诗经》“颂”诗名义考原(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晋颂文考论[D]. 丁静. 湖北大学, 2018(04)
  • [2]《诗经·周颂》研究综述[J]. 张旭晖.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3]《诗经·周颂》研究综述[J]. 张旭晖.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5(02)
  • [4]“诗六义”学术史研究[D]. 李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化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以《明诗》、《颂赞》、《谐讔》等篇为例[D]. 王慧娟. 山东大学, 2011(04)
  • [6]中国现代“颂”诗形态考察[D]. 潘立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
  • [7]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 ——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论的创造性解读[D]. 李金. 四川外语学院, 2011(10)
  • [8]颂诗本义的思考——读《〈颂〉诗新考——“颂”为原始宗教诵辞考》[J]. 贾舒. 前沿, 2009(05)
  • [9]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 孙宝. 浙江大学, 2008(09)
  • [10]秦汉颂的突破与流变[J]. 孙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标签:;  ;  ;  ;  ;  

《诗经》中“颂”诗名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