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大沽口炮台调研报告摘要

塘沽大沽口炮台调研报告摘要

问:大沽口炮台遗址的历史意义??值不值得一去?
  1. 答:大沽口炮台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天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曾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工作圆薯亏大多停留在基础调研、保存遗址的层面手旅上,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
    滨海新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高速运转下的传统历史的丧失已经引起了城市规划师和经营者的普遍关注.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大沽口炮台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它是侵略中橘神国的铁证,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牢记“落后挨打,科技兴国”的信条。
    值得一去。
    主要景点:
    大沽口炮台遗址景区的大门位于西侧,在此购票进入后,左前方即可看到博物馆。博物馆建筑的造型很独特,是一个放射状的金属建筑,寓意为爆炸的炸弹,整个建筑的外表是铁锈色。
    进入博物馆即可开始参观文物及资料的展示,博物馆分为序厅、京畿海门、沽口御侮、国门沦陷等几个部分,还有3D影院和临时展厅。通过古铁炮、古钟、炮轮、石碑等文物展示了19世纪旧中国屈辱的历史,使人了解当年国人抗击外敌的奋勇和无奈,可以一一参观了解。
  2. 答: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素称“津门之屏”,战功显赫;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谈没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的说法。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 第二次***战争中,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败大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含枯纳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津的形成由它而起,值得一看!!!!
  3. 答:你去那儿干嘛?这有什么好看的啊?
问:天津大沽炮台的历史背景资料
  1. 答: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修正。中国军民册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间,隐搜铅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漏袜陷灶好;1860年的侵华战争使天津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开辟为通商口岸
问: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简介
  1. 答:中新社天津2003年十二月十八日电 (记者 孙志民)记者从天津市文物局获悉,该市将在大沽口炮台修建遗址公园,昔日的古战场将成为绿树环绕的历史文化凳陵公园。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津门屏障之称。明朝中叶即在此构筑炮台。一八五八年清***全面整修大沽炮台,共建大炮台六座,其中五座分别以威、镇、海、门、高五毁知字命名,又建小炮台二十五座,构成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一八五九年,英枣余戚法联军炮轰大沽口炮台,清军奋勇还击,击沉敌舰三艘,击伤多艘,显示了大沽口炮台的强大威力,大长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一九0一年,大沽口炮台因《辛丑条约》被迫拆除。现仅存威、镇、海及石头缝四处炮台遗址。
塘沽大沽口炮台调研报告摘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