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完全有可能——火箭首席设计师说

登月完全有可能——火箭首席设计师说

一、登月完全可以——火箭总设计师说(论文文献综述)

巅峰执笔[1](2020)在《嫦娥五号探月过程全解析》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在23天时间里,按计划实施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环月等待及月地转移,并于2020年12月17日成功实现再入返回、安全着陆。随后,整个工程任务转入科学研究的新阶段。任务过程中,嫦娥五号完成了1次对接、6次分离、2种方式采样、5次样品转移,全程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环环相连、丝丝入扣。与一期和二期探月任务相比,作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号无人月面采样返回任务的技术跨度较大,采样返回的整个过程和之前相比都具有创新性。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将接续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

顾晓雨[2](2020)在《外媒关于中国科技新闻的英译汉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报告以中国科技进步新闻的英译汉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0篇外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嫦娥四号和华为5G技术的新闻报道作为源文本进行翻译,采用了评价系统为此次翻译实践作指导。评价系统是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理论,通过分析语篇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来探究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译者将这一理论运用到此次翻译实践中,分别从态度、介入、级差三方面分析关于中国科技进步的新闻文本,进而准确把握外媒对中国科技进步所表现的态度,并在译文中将其再现。本翻译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任务描述,其中包括源文本简介、新闻特点、报告意义以及报告结构。第二章,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译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译后校对。第三章,理论框架,本章介绍了评价系统的框架,评价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评价系统在翻译中的应用。第四章,案例分析,运用评价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从而探讨科技新闻的翻译方法。第五章,实践总结,分析归纳了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与建议。本报告发现在有关中国科技进步的新闻中,存在相当多的评价资源来表达观点,实现人际意义。译者运用评价系统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探索科技新闻的翻译技巧。在态度系统中,大部分态度资源通过直译处理。然而,有些态度资源是隐性的,译者在翻译中需要将文化语境和国际环境联系起来,挖掘出原文中更深层次的态度。在介入系统中,介入资源的翻译主要体现为忠实于原文,从而突出新闻文本的真实性,为读者创造一种客观可信的语境。在级差系统中,由于极差资源用来强化或弱化,明晰或模糊态度,所以在翻译时,译者需要将极差资源与态度联系起来。可以说,评价系统为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从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选择来探讨语篇的目的与作者的态度,进而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蔺陆洲[3](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迟惑[4](2020)在《在“宫斗”中胜出的质子火箭》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11月2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新闻处宣布,五年后将用无毒燃料的安加拉号火箭完全取代有毒燃料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听起来是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然而实际上,与2018年的消息相比,"质子"火箭退役计划推迟了5年。但是不管怎么说,服役了50多年的"质子"终归是要淡出江湖的。一种火箭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它的研制者们是完全可以引以为傲的。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质子"火箭的诞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总设计师切洛梅不但克服了无数的技术困难,而且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斗",踏错一步就不会有什么"质子"火箭了。

兰宁远[5](2019)在《天上宫阙——中国921(六)》文中研究表明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在轨飞行的航天器内独有的微重力环境,可以使人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分析许多实验现象。利用好这个环境,可以在太空医学、材料学、基础生物学、物理科学和太空制造等多方面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载人飞船虽然能进行一些空间科学实验,但毕竟受任务时间所限,研究要想深入下去,就需要有一种能够长期进行试验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轨道空间站。轨道空间站容积大、寿命长,相当于太空中的"航空母舰"。通过空间站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环境和宇宙空间,开展一系列的太空实验,实现太空工业化

兰宁远[6](2019)在《万人会战——中国921(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箭"千里逐天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是载人航天工程的首要原则,其核心是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火箭是飞船进入太空的运输工具,用最可靠的火箭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太空,是运载火箭系统研制者们的郑重诺言。中国的火箭统称"长征"系列,此前主要用来发射卫星。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我国先后发射了近百颗卫星,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服务。

兰宁远[7](2019)在《飞天序幕——中国921(二)》文中提出跨越式创新的蓝图1992年年末,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化作国家的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在全国各有关单位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工程启动之初,首先要完成的是工程系统建设。按照《工程总设计师工作条例》的规定,工程总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出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确定各系统的设计任务书和主要技术指标,审定各系统的技术方案。研制载人飞船和运

兰宁远[8](2019)在《问鼎长天——中国921(一)》文中研究指明天上有了"中国星"在人类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市场的开辟和科学的进步等一系列成就,拉开了"全球文明"的幕布。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而第四环境是随着航天技术的诞生而出现的。在此之前,人类只能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环境里活动。航天技术的发展,把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展为陆、海、空、天四大疆域,拉近了太空与人类的距离,为人类认识、开发和利用太空,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从而,

王霄,吴润生[9](2018)在《俄罗斯载人登月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指出月球作为地球的近邻,是开展深空探索的首选目标。俄罗斯一直将月球探测作为其下一步发展重点,并将载人登月作为其空间探索的中长期目标。基于重塑大国形象和重振航天强国雄风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强调要全面提高载人航天技术的竞争力,以取得在深空探索领域的领先地位。为顺应全球航天发展形势,巩固载人航天领先地位,俄罗斯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航天发展规划中,明确将载人登月作为发展重点,同时不断推进相关的重大系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载人登月核心能力建设。此外,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确保航天领域的话语权

兰宁远[10](2017)在《神舟天路——中国载人航天25周年纪实》文中研究说明时光进入2017年,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已启动整整25周年。从航天员首次飞向太空,到第一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天宫实现"太空之吻",到女航天员的首次出征;从航天员的太空授课到太空33天的全新征程,回望神舟飞天的壮丽航程,中国航天人在迈向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飞天之路……

二、登月完全可以——火箭总设计师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登月完全可以——火箭总设计师说(论文提纲范文)

(1)嫦娥五号探月过程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21世纪探月先锋力量
嫦娥五号,所有高难度科目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动作1发射入轨
    动作2地月转移轨道飞行
    动作3近月制动
    动作4环月飞行
    动作5月面下降
    动作6月面工作
    动作7月面上升
    动作8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动作9环月等待
    动作10月地转移
    动作11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气层
载人登月,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2)外媒关于中国科技新闻的英译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1.2 Features of the News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2.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 Appraisal System and Translation
    3.1 The Appraisal System
    3.2 Appraisal and Translation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Translation of Attitude
        4.1.1 Affect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1.2 Judgment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1.3 Appreciation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2 Translation of Engagement
        4.2.1 Monogloss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2.2 Heterogloss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3 Translation of Graduation
        4.3.1 Force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4.3.2 Focus in Translation of Sci-Tec New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of the Report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4)在“宫斗”中胜出的质子火箭(论文提纲范文)

宫斗&吞并
500吨的8K82
赫鲁晓夫下台,8K82上天
贵人克尔德什

(5)天上宫阙——中国921(六)(论文提纲范文)

天宫,新时代的国家品牌
轨道上演“鹊桥会”
驾驶神舟赴天宫
云霄传来中国“好声音”
椰海铸剑向天歌
志在九天再“长征”
温馨的天上人家
天舟,为中国梦加油续航

(6)万人会战——中国921(三)(论文提纲范文)

“神箭”千里逐天疆
万众一心造神舟
科学创新的空间平台
航天服, 中国造
千里挑一的选拔

(9)俄罗斯载人登月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战略规划层面
2 系统技术层面
    重启超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
    持续推进联邦号飞船研制工作
    加快东方航天发射场建设进程
    选拔新一批航天员
3 国际合作层面

(10)神舟天路——中国载人航天25周年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 0 0 3 年春节过后, 国际航天界噩耗频传。2月1 日,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突然解体,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5月4日, 俄罗斯“联盟TMA—1”飞船返回时, 落点偏离400多公里, 险些酿成严重后果;8月22日, 巴西VLS系列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 21人不幸丧生。在国内,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期而至, 工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5 昼夜的太空之旅, 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记录: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实施对地观测、海洋污染监测、大气状况监测、植被状况监测以及生物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第一次在太空完成压力服穿脱试验、吃上热食和复水食品……
6 月20日, 在北京人大附中的一间报告厅里和距地球340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 300多名中小学生和执行神舟十号任务的航天员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天地课堂。这是我国首次在载人航天飞行中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了主讲老师, 在聂海胜和张晓光的辅助下, 分别进行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基础物理实验, 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奇特的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小学的6000万余名师生同步收看了现场实况转播。知识与梦想在天地间传递, 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一份中国力量。“面对浩瀚宇宙, 其实我们都是学生。”王亚平独特的自信和亲和力让冰冷的太空充满了温情, 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的目的做了最好的注脚——飞天梦永不失重, 科学梦张力无限。
6 月24日早, 就在聂海胜成功执行手动交会对接任务后的第二天,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同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习近平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6 月26日清晨, 神舟十号飞船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 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返回。牧民们用鲜花和哈达迎回了三位遨游太空的追梦人。至此,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
1 0 月17日清晨, 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 迎着朝阳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上将报告出征。已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两次飞行任务的景海鹏已是三度飞天, 并担任这次任务的指令长, 他的搭档是38岁的航天员陈冬, 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第一位飞向太空的男航天员。
1 0 月23日7时31分, 为进一步验证小卫星的在轨释放、驻留和伴飞技术, 天宫二号成功地释放了一颗伴随卫星。这颗伴随卫星属于新一代先进微小卫星, 具备高效轨道控制、灵活姿态指向、智能任务序列处理和天地测控通信高速数传的能力。比八年前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体积更小、能力更强。1 0 月24日, 景海鹏50岁生日那天, 伴随卫星装载的红外相机将天宫神舟组合体首张图像传回地面。1 0 月25日, 另一台2500万像素的可见光相机也传回了所拍摄到的图像。
1 1 月9日下午, 景海鹏、陈冬正在开展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时,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载人航天指挥中心, 同他们进行天地通话。“海鹏同志、陈冬同志, 你们辛苦了。”习近平亲切的声音穿越茫茫太空, 在天宫二号中响起, 为两位航天员送去了冬日里暖心的关怀。至此, 我国天地通信的传输速度已能满足各种发送需求, 航天员与地面无障碍通信已成为现实。
1 1 月17日, 组合体已在太空飞分离, 踏上归途。行了整整30天, 即将返航。景海鹏和陈冬把太空试验的丰硕成果全都搬进返回舱, 依依不舍地关上天宫二号舱门, 回到飞船轨道舱。12点4 1 分, 神舟十一号同天宫二号成功
1 1 月18日13时59分, 冬日的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这片在蒙古语中意为“平安”的地方, 将巡天归来的航天员迎接回家。飞船着陆后, 景海鹏自主打开返回舱舱门出舱。这在我国载人飞船的历次返回中, 还是第一次。我国第六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美丽的草原画上了一个完美惊世的句号。

四、登月完全可以——火箭总设计师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嫦娥五号探月过程全解析[J]. 巅峰执笔. 飞碟探索, 2020(06)
  • [2]外媒关于中国科技新闻的英译汉翻译报告[D]. 顾晓雨. 暨南大学, 2020(04)
  •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4]在“宫斗”中胜出的质子火箭[J]. 迟惑. 太空探索, 2020(01)
  • [5]天上宫阙——中国921(六)[J]. 兰宁远. 神剑, 2019(06)
  • [6]万人会战——中国921(三)[J]. 兰宁远. 神剑, 2019(03)
  • [7]飞天序幕——中国921(二)[J]. 兰宁远. 神剑, 2019(02)
  • [8]问鼎长天——中国921(一)[J]. 兰宁远. 神剑, 2019(01)
  • [9]俄罗斯载人登月发展现状及趋势[J]. 王霄,吴润生. 国际太空, 2018(11)
  • [10]神舟天路——中国载人航天25周年纪实[J]. 兰宁远. 神剑, 2017(05)

标签:;  ;  ;  ;  ;  

登月完全有可能——火箭首席设计师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