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一、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庆申,许艳玲,马华美,李梦洋[1](2021)在《微生物多糖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多糖主要是由细菌、酵母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而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将不同来源的微生物多糖添加到酸奶中,可充分发挥多糖对酸奶功能的强化作用。该文首先介绍添加到酸奶中的微生物多糖的来源、结构及功能特性,然后就不同的微生物多糖添加到酸奶后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最后展望微生物多糖在酸奶中的应用前景。

任海东[2](2021)在《商业发酵剂菌株分离以及组合菌在豆奶基中的发酵特性和对大豆酸奶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酵豆奶产品可将大豆与乳酸菌发酵各自的营养及生理功能相结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乳酸菌是影响发酵豆奶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的商业发酵剂基本上是为乳类酸奶生产开发,直接运用到植物基原料发酵不能获得最佳效果。本课题从酸奶发酵剂中分离出乳酸菌单菌株,在考察单菌发酵特性的基础上将其重新组合,进一步研究其在豆奶基中的发酵特性和产品性质。研究结果将为发酵豆奶生产时如何选择并组合发酵剂提供依据。对比了豆浆和复原乳与乳酸菌发酵相关的性质。结果显示,复原乳的缓冲能力显着高于豆浆(P<0.05),当豆浆中添加0.2%的柠檬酸钠和0.2%的磷酸氢二钾后,豆奶和复原乳的缓冲能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豆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36.00 mg/100 m L)。豆浆中起始碳源较少,蔗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仅为15.30 mg/g,远低于复原乳中可发酵糖含量。当豆浆中添加1.5%的葡萄糖时,豆浆体系可达最大产酸速率。从商业发酵剂中分离鉴定得到分属于3个属的25株乳酸菌。考察了不同乳酸菌在M17、MRS-5.4及MRS-6.2培养基上的计数结果,结果显示,当嗜热链球菌分别与乳杆菌或双歧杆菌进行双菌混合发酵时,体系中嗜热链球菌数量的测定以M17培养基最佳;MRS-5.4培养基则对双菌混合发酵体系中乳杆菌或双歧杆菌数量的测定更合适。对于3种菌及以上的多菌发酵体系,平板计数方法不再适用,需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计数,为此以6种有代表性的乳酸菌为例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并优化了发酵豆奶DNA提取方法。结果显示,对于嗜热链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实时荧光定量PCR计数结果高于平板计数结果,而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离出的乳酸菌在豆奶和复原乳中的发酵特性,以发酵6 h作为发酵终点,测定了终点p H、酸度和游离氨基含量。结果显示多株嗜热链球菌在豆奶中的产酸较快,酸度达到60.68°T~82.52°T,普遍高于复原乳的发酵酸度。产酸最快的是嗜热链球菌CG45-1,显着高于其它嗜热链球菌(P<0.05)。随后以嗜热链球菌CG45-1为基础菌种,分别与其它乳杆菌以及双歧杆菌组合进行双菌发酵。结果显示,与保加利亚乳杆菌CG90-2组合表现出较高的蛋白质水解活性;与发酵乳杆菌CGF或副干酪乳杆菌CG3K-2、CG31分别组合则产品稠度高;与植物乳杆菌CG47-2或鼠李糖乳杆菌CGS组合有利于风味成分产生。接着从上述研究中选出优势菌种进行多菌组合发酵,并与商业发酵剂的发酵特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选多菌种发酵豆奶中的游离氨基含量达到0.64 mg/g~0.74 mg/g(以亮氨酸计),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的豆奶;发酵豆奶凝胶更加柔软,硬度值低于商业发酵剂发酵豆奶;异味成分己醛和1-辛烯-3-醇含量低于商业发酵剂发酵豆奶,最终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接受度更高;乳酸含量为6.56 mg/g~7.77 mg/g,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豆奶中的乳酸含量(6.24 mg/g~7.00 mg/g);发酵终点嗜热链球菌数和发酵乳杆菌菌数高达8 lg cfu/g,保加利亚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为6.8 lg cfu/g~7.2 lg cfu/g,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为6.0 lg cfu/g~6.9 lg cfu/g。与此相比,商业发酵剂发酵豆奶中90%以上都是嗜热链球菌,并且多数情况下乳杆菌的数量低于最低限值。在上述菌种组合的基础上对商业发酵剂进行组合发酵。结果表明,当3种发酵剂组合后,并在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以及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情况下,所得豆奶发酵产物的感官评分达82分,高于发酵剂单独发酵得分。

孟媛[3](2021)在《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解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主要受年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严重的便秘会导致肛肠疾患、消化道神经问题、癌症和其他疾病。60%的便秘病人只能通过使用泻药来治疗和缓解症状,但这些药物疗效不好,有一定的副作用,且容易上瘾。已有研究表明,粪便在肠道部位的运输速率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肠道内的肠道菌群组成从而改善肠道健康,对于缓解功能性便秘可起到更为根本的效果。相较于其他益生菌,双歧杆菌在缓解便秘方面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然而双歧杆菌因对胃酸、胆盐环境敏感,在经由胃和小肠上部后,其生存能力会急剧减弱,即其进入肠道的微生物数量和活力明显减少,从而影响其调控肠道内微生态的功能。本研究中,使用低甲氧基果胶,制备长双歧杆菌微胶囊。针对微胶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粒径大小为0.57±0.05 mm,包埋率为99.9%;在模拟胃肠道实验中,长双歧杆菌裸菌和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存活率分别为67.68%和30.01%。利用市场上现有的发酵剂制备酸奶,并在发酵后期加入长双歧杆菌裸菌、微胶囊,分析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奶发酵后期添加长双歧杆菌微胶囊对于酸奶本身独特的风味、口感、品质影响较小。最后选择BALB/c小鼠建立便秘模型,采用普通酸奶、长双歧杆菌裸菌酸奶、长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三组样品进行便秘预防和缓解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缓解组和预防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排便时间分别缩短了34 min和38 min,小肠推进率分别提高了9%和14%,明显改善了小鼠的肠道转运;同时各组小鼠粪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灌胃长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且模型预防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没有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说明长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对小鼠功能性便秘有良好的缓解和预防效果。长双歧杆菌微胶囊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在模拟胃肠道后活菌数由30.01%上升到67.68%,得到显着增加;同时,在发酵后期加入酸奶可以确保与酸奶良好的兼容性,对酸奶的品质特性影响不大。在动物实验中,长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对功能性便秘也显示出有良好的缓解和预防作用,其作为新一代的健康食品有广阔的前景。

罗钦文[4](2021)在《利用牛奶培养短双歧杆菌的条件优化及其微胶囊酸奶的制备》文中认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代替MRS培养基中的碳源和氮源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双歧杆菌的功能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实验室培养双歧杆菌通常使用TPY或者MRS+L-半胱氨酸,这在乳品企业生产上是不可行的,一方面是实验室用到的培养基成本高,另一方面会这些培养基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乳品生产企业更希望能够利用牛奶培养益生菌,扩培后,再添加到乳制品中,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是在培养过程中,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产酸使牛奶pH值降低,牛奶酪蛋白与短双歧杆菌凝聚在一起,形成沉淀,近而离不出菌泥。为了使牛奶培养的双歧杆菌能够达到较多的数量,本课题通过在牛奶培养基中滴加碱液使牛奶始终保持液态,收集菌泥再进行包埋制成微胶囊,然后设计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图。方法:首先以牛奶培养基的pH和酸度变化值来确定碱液的滴加浓度和速度,优化培养条件。在发酵时间、初始接菌量、振荡培养箱的转速的单因素条件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培养方案。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对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包埋率以及模拟胃肠道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将上述微胶囊添加到鲜奶中发酵,得到载双歧杆菌微胶囊的酸奶,对微胶囊酸奶进行了质构,28天货架期,感官评价以及模拟胃肠道实验。最后利用CAD制图软件设计出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的平面生产工艺流程图。研究结果:NaOH的浓度为0.5 mmol/m L,滴加速度从初始的不滴加到2 h时3滴/min,8 h时的4滴/min,10 h后改为6滴/min。而牛奶培养基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发酵时间为16 h,初始接菌量为6%,振荡培养箱转速为150 r/min。该条件下培养的双歧杆菌菌活为9.75lg(cfu/g)。双歧杆菌微胶囊粒径为2.27±1.11 mm。双歧杆菌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9.9%,裸菌和双歧杆菌微胶囊通过模拟胃肠道实验后存活率分别为47.1%和63%。载双歧杆菌裸菌和微胶囊的酸奶通过模拟胃肠道以后双歧杆菌的存活率分别为47.2%和59.8%。

任然[5](2021)在《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品质和风味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且牛奶是益生菌进入人体的最好载体。本试验以鲜牛乳为原料,利用基础发酵剂分别与双歧杆菌(A-Ba)、植物乳杆菌(A-Lp)、干酪乳杆菌(ALc)和嗜酸乳杆菌(A-La)共发酵制备凝固型酸奶。本试验目的是挑选出一组益生菌数、结构、口感、风味最佳的益生菌酸奶组合,探讨益生菌酸奶在4℃条件下储藏28 d理化特性、益生菌数、品质结构、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为益生菌酸奶的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四株益生菌酸奶理化特性与益生菌数。试验利用双歧杆菌(A-Ba)、植物乳杆菌(A-Lp)、干酪乳杆菌(A-Lc)、嗜酸乳杆菌(A-La)与传统发酵剂共发酵制作酸奶,通过检测酸奶活菌数、酸度、双乙酰含量、乙醛含量、持水力指标研究酸奶在4℃条件下储藏28 d理化特性和益生菌数的变化和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干酪乳杆菌活菌数最高,其余依次为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P<0.05),各组嗜热链球菌活菌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滴定酸度均上升,A-La组的酸度在四株益生菌酸奶中为最高,而A-Ba组最低,A-Lc组在储藏期双乙酰含量较高,奶油香味更佳;A-Lc组储藏7 d之后乙醛含量较佳,优于其余处理组,酸奶持水力在储藏期呈上升趋势,各组持水力相差不大。酸奶在4℃储藏28 d,嗜酸乳杆菌产酸能力最强,其次为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产酸能力最弱的为双歧杆菌。根据相关性分析得到滴定酸度与活菌数,双乙酰含量均呈负相关,与乙醛、持水力呈正相关。2、研究四株益生菌酸奶品质结构。检测酸奶在4℃条件下储藏28 d的pH值、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并观察其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储藏过程中,A-Lc组与A-La组口感较佳,A-Lc组硬度与内聚性在储藏中期均较高(P<0.05)。根据流变学特性检测发现,各组酸奶弹性模量(G’)均大于粘性模量(G’’),并且A-Lc组G’在储藏过程中较高,A-Lc组表观黏度较高,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发现A组、A-La组和A-Lc组具有更多的链支,三维结构更加稳定,但各组酸奶在储藏14 d与28 d微观结构差异不明显。所以,A-Lc组发酵酸奶硬度、内聚性、弹性、表观黏度更佳,稳定性更好。3、研究四株益生菌蛋白质氧化和脂质氧化。各组酸奶pH值在储藏期均呈下降趋势,ALa组pH值显着低于其余组。通过测定酸奶的羰基含量和巯基含量,得知在储藏过程中,由于A-La组的强后酸化,使得酸奶蛋白氧化增强。A-Lp组蛋白酶活性在储藏前期显着高于其余组(P<0.05),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前期较高,但后期较低。从SDS-PAGE图谱来看,四株益生菌在储藏期内酪蛋白条带无显着区别,但储藏28 dβ-乳球蛋白和α-乳清蛋白条带明显较储藏1 d更深。酸奶POV值在储藏期内呈上升趋势,A组酸奶POV值在储藏后期均显着高于其余组(P<0.05),其次为A-La组。酸奶丙二醛含量A组与A-La组较高于其余组。可以得出,由于嗜酸乳杆菌排酸较强,具有较强的后酸化作用,使得A-La组在储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与脂质氧化较强。4、研究四株益生菌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酸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四株益生菌酸奶主要有酸类、酮类、醛类、醇类、酯类、芳香杂环类和烃类物质,其中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储藏1 d~7 d,A-Lc组酸类含量较高,主要是由于己酸含量较高,在储藏14 d~28 d,各酸奶酸类物质相差并不大。虽然A-Lc组酮类物质含量仅在7 d与21 d达到最大值,但其余时间点含量并不低,A-Lc组中主要风味成分2,3-丁二酮在储藏过程中均高于其余组。各酸奶醛类物质含量均不高,未超过10%,但ALc组醛类物质种类最多,共12种醛类化合物。各酸奶酯类物质均呈现出降低趋势。A-Lc组检测出烃类物质仅在1 d时低于A组,其余储藏时间点均高于其余组,对于芳香杂环类物质,A-Lc组在1 d时未检测出,但其余时间点均高于其余组。经过PCA分析,A-Lc组的主成分中含多种对酸奶有香味贡献的物质。5、综上所述,在4℃储藏28 d活菌数、硬度、表观黏度、三维结构和风味各方面综合评价出A-Lc组优于其余组,所以干酪乳杆菌与传统发酵剂共发酵为最佳益生菌酸奶组合。

吴小艳[6](2020)在《复配稳定剂在芒果酸奶中的应用及酸奶抑菌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酸奶是全世界公认的安全食品,在国内饮品市场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酸奶的酸涩口味部分人群难以接受,且较为单一的风味也限制了酸奶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风味酸奶市场几乎被温带水果酸奶占据,水果酸奶的花色仍较少,尤其是具有独特风味和高营养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酸奶匮乏,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一步地研究。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芒果、菠萝风味的酸奶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复配稳定剂改善了芒果、菠萝酸奶的整体品质,同时对酸奶的抑菌作用及乳酸菌素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热带亚热带水果酸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单因素实验,以感官分值为指标,确定了芒果酸奶中奶粉的最适脂肪含量为28%,白砂糖的最适添加量为8%,奶粉与水的最佳质量比为1:8。单一风味酸奶中,当芒果的添加量为5%时,酸奶感官分值达到最大值71.5±0.50。当菠萝的添加量为15%时,酸奶的感官分值达到最大值69.2±0.50。复合风味酸奶中,当水果添加量为芒果:菠萝=4%:3%时,酸奶的感官分值达到最高值70.2±0.33。为解决水果酸奶乳清析出和结构不稳定的问题,研究适用于搅拌型芒果酸奶的稳定剂,通过持水力和感官分值筛选出适用于芒果酸奶的稳定剂及最佳添加量:0.1%PGA、1.0%ADA、0.04%瓜尔豆胶。由于三种稳定剂优缺点明显且具有互补性,因而将其复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当PGA、ADA、瓜尔豆胶按0.03%+0.2%+0.008%的比例复配时,能最大程度改善芒果酸奶的品质,其感官分值获得最高值76.3,较空白组高出了9.3%,持水力达到了74.57%,较空白组高出了15.17%。复配稳定剂的添加对酸奶的酸度、p H、内聚性无显着性影响,但能提高酸奶的粘度、硬度,改善酸奶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从而提高酸奶的整体品质。PGA、ADA和瓜尔豆胶按0.03%+0.2%+0.008%的比例复配时,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芒果酸奶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滞后面积较空白组减少了272 Pa·s-1,剪切复原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当剪切速率增大到50 s-1时,粘度降到417.7m Pa·s,较空白组降低了80.8 m Pa·s,更为适口;粘度系数K和流体指数n都有所下降,更利于产品的输送,且结构稳定性得到改善。酸奶发酵过程产生的乳酸等酸类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指示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添加复配稳定剂对酸奶的抑菌作用没有显着性影响,而添加芒果酱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酸奶的抑菌效果。排除酸和过氧化氢作用后,酸奶仍有抑菌作用,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有抑菌物质乳酸菌素的产生,经蛋白酶验证实验证实了这一结果。即在水果酸奶正常发酵工艺下,经后熟12 h后,有乳酸菌素产生,乳酸菌素对胰蛋白酶敏感度较高,对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乳酸菌素在酸奶中有抑菌效果,但不能抑制酸奶的后酸化。

马秀霞[7](2020)在《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益生菌(Probiotics)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1],指能够起到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对肠道有益作用等功能有益微生物的总称[2]。益生菌主要有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免疫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3,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益生菌凭借优越的功能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及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5]。同时研究发现储存过程及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益生菌的活性极易受到影响,从而会造成益生菌的活性降低或丧失[6,7]。为充分利用开发益生菌的功能以及开拓益生菌产品市场,益生菌活性的保护和提高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探究了不同包埋壁材以及两种制备方式制备益生菌微胶囊的保护效果,选取了乳清分离蛋白和菊粉为包埋壁材原料、植物乳杆菌为模板菌。试验先选用乳清分离蛋白与菊粉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包埋壁材,对喷雾干燥条件的进风温度、壁材浓度、物料流速进行优化;再选用乳清分离蛋白和菊粉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乳清分离蛋白和菊粉(WPI+INU)、变性乳清分离蛋白和菊粉(DWPI+INU)分别作为包埋壁材,选用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性能进行测定分析。最后将微胶囊应用于酸奶中,并对酸奶性能进行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喷雾干燥条件优化试验结果:壁材最适浓度为10%,最适浓度范围为8-12%;最适物料流速为11 mL/min,最适物料流速范围为6 mL/min-12 mL/min。响应面最终优化的微胶囊制备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30℃、壁材浓度为10%(w/v)、物料流速为9 mL/min。(2)对不同制备方式和壁材的微胶囊进行性能的对比分析,喷雾干燥微胶囊呈球状,冷冻干燥制备微胶囊呈不规则碎片状。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粒径为10μm-40μm,较冷冻干燥制备微胶囊粒径(80μm-400μm)小。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冷冻干燥微胶囊含水量,其中喷雾干燥制备的以MRPs为壁材微胶囊含水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种微胶囊。喷雾干燥制备过程中对菌细胞造成的损伤度显着高于冷冻干燥。冷冻干燥包埋率显着高于喷雾干燥的包埋率,其中喷雾干燥制备的不同壁材微胶囊以WPI+INU和以DWPI+INU为包埋壁材的微胶囊包埋率无明显区别,但均显着高于以MRPs为壁材微胶囊包埋率(p>0.05)。体外模拟胃液消化1 h及肠液消化6 h后,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活菌数仍高于107 cfu/g,冷冻干燥制备微胶囊的活菌数为106 cfu/g左右,其中以MRPs为壁材的微胶囊的活菌减少量较小,在消化过程中微胶囊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效果较好。储存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制备方式对植物乳杆菌活性影响较小,处于25℃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数量在前三周呈现增长趋势,此后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较4℃下大。对比不同壁材发现,以WPI+INU、DWPI+INU为壁材的微胶囊具有提高植物乳杆菌活性的能力。(3)将制备的微胶囊应用于酸奶中,由微胶囊的添加量对感官评分影响选取的微胶囊最适添加量为3%。微胶囊的添加对酸奶感官的影响较小,仅添加MRPs为壁材的微胶囊的颜色稍微变为淡黄色。微胶囊的添加降低了酸奶的pH值、粘度。乳液中蛋白含量、酸度及持水力均有所升高。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储存试验表明,经包埋后胃肠液及储存环境对植物乳杆菌活性影响较小,微胶囊外壳对益生菌具有保护作用。

张夙夙[8](2020)在《乳酸菌的乳糖/半乳糖代谢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酸奶因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以及良好的保健效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酸奶是以牛乳为原料,经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的协同作用发酵而成。乳糖是牛乳中主要的碳源,是一种由葡萄糖和半乳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双糖,也是乳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生长繁殖的重要能量来源。但是绝大多数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只能利用乳糖水解后的葡萄糖部分,而将半乳糖部分释放到胞外。乳制品中未利用完的乳糖和积累的半乳糖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担,尤其是乳糖不耐症和半乳糖血症患者。本论文针对嗜热链球菌代谢乳糖和半乳糖的特点,从其基因组上分别鉴定出乳糖和半乳糖操纵子结构。发现嗜热链球菌虽然具有编码半乳糖代谢途径相关酶的基因,但由于启动子活性不足导致其不能利用半乳糖。因此,本论文首先对嗜热链球菌半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随机突变启动子库。选择强突变型启动子分别驱动嗜热链球菌半乳糖激酶基因galK和半乳糖操纵子galKTE的表达,提高了菌株利用半乳糖能力。为了进一步降低酸奶中半乳糖含量,本论文还选择了具有较强利用乳糖和半乳糖能力的植物乳杆菌与酸奶发酵剂菌株共培养,有效地降低了酸奶中总糖含量。最后对该株植物乳杆菌进行代谢工程改造,使其作为底盘生物高效表达β-半乳糖苷酶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成功地实现了将乳糖转化为高附加值的D-塔格糖,该研究为高品质酸奶开发奠定了基础。具体成果如下:1.嗜热链球菌的乳糖/半乳糖操纵子结构及活性分析探究野生型嗜热链球菌无法利用半乳糖的原因,能够为改造获得稳定的半乳糖发酵菌株提供新的策略。过去的研究认为,嗜热链球菌不利用半乳糖是由于菌体细胞内缺少分解代谢半乳糖的酶类。然而,随着嗜热链球菌生理遗传研究的深入以及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在已公布的嗜热链球菌全基因组上均可以预测到编码半乳糖代谢途径(Leloir Pathway)所需酶的完整操纵子基因galKTEM。本论文对44株嗜热链球菌利用乳糖/半乳糖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16%(7株)嗜热链球菌表现为Gal+表型(半乳糖利用,galactose positive,Gal+),84%(37株)嗜热链球菌表现为Gal-表型(半乳糖不利用,galactose negative,Gal-)。在乳糖环境中生长时,不管是Gal+还是Gal-表型的嗜热链球菌在消耗乳糖的同时均会向胞外分泌半乳糖,造成半乳糖的积累。当乳糖含量低于1 g/L时,Gal+表型和部分Gal-表型的嗜热链球菌开始代谢前期积累的半乳糖,但直至24 h半乳糖仍然不能被完全代谢。设计引物扩增galR-galK基因区间并测序分析,比对结果表明该区间序列虽不是决定嗜热链球菌半乳糖表型的唯一因素,但对于菌株的半乳糖代谢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构建利用半乳糖的嗜热链球菌菌株为了降低酸奶等发酵乳制品中半乳糖的含量,构建能够高效利用半乳糖的嗜热链球菌菌株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嗜热链球菌的gal启动子活性决定着Leloir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菌株代谢半乳糖的能力。本部分我们对嗜热链球菌的gal启动子进行了优化,利用简并引物建立了随机突变启动子库。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蛋白筛选出强突变型启动子P59,该启动子活性比原始启动子提高6.7倍。随后用该启动子在质粒上分别表达半乳糖激酶基因galK和半乳糖操纵子galKTE,发现重组菌株利用半乳糖的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能在代谢乳糖的同时代谢部分半乳糖,有效地降低了培养基中半乳糖的积累。将获得的Gal+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培养发酵酸奶,酸奶中半乳糖的含量降低。进一步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突变得到的强启动子替换嗜热链球菌基因组上gal操纵子的原始启动子,获得的突变株不能利用半乳糖,并且在乳糖培养基中生长能力降低。利用RT-PCR检测突变株galR-galKTEM操纵子转录水平,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galR转录水平提高,同时galKTEM转录水平下降。推测转录调控因子GalR对galKTEM操纵子的转录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菌株不利用半乳糖。这一结果也启示在基因组上编辑启动子的同时需要考虑对其他临近基因的影响。3.植物乳杆菌与传统酸奶发酵剂共培养生产低糖酸奶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一传统发酵剂组合在牛奶中生长时对乳糖的利用存在上限,为了进一步降低酸奶中乳糖/半乳糖含量,本部分探究了植物乳杆菌与传统酸奶发酵剂共培养对酸奶中糖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WCFS1能有效代谢乳糖和半乳糖。比对全基因组序列,植物乳杆菌WCFS1的基因组上存在两个β-半乳糖苷酶编码基因lacA和lacLM,以及完整的半乳糖代谢途径(Leloir pathway)编码基因。以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蛋白检测启动子强度,发现植物乳杆菌WCFS1半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在葡萄糖、乳糖和半乳糖培养基中均组成型地强表达,这一特性赋予了它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低糖酸奶的潜能。植物乳杆菌WCFS1与嗜热链球菌或保加利亚乳杆菌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共同培养时,乳糖能够被完全消耗,并且半乳糖也被有效代谢。发酵乳实验中,使用传统发酵剂总糖降低率最高可达18.40%,添加植物乳杆菌共培养后总糖降低率提高至26.00%。此外,采用植物乳杆菌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的酸奶活菌数约提高1.6倍,感官评价显示发酵所得酸奶在外观、质地和风味上均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利用植物乳杆菌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酸奶是有效降低产品中总糖含量的一种手段。4.植物乳杆菌乳糖/半乳糖诱导型表达系统及其应用乳糖/半乳糖诱导型表达系统因其诱导物的安全性,在细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一类启动子在乳酸菌中的驱动强度有限,限制了其在乳酸菌中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发现,植物乳杆菌WCFS1在乳糖或半乳糖培养基中生长时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而在葡萄糖培养基中未检测到该酶活。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植物乳杆菌WCFS1的基因组中存在两个β-半乳糖苷酶编码基因,分别为lacA和lacLM。分别克隆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蛋白,发现lacA基因的启动子PlacA为乳糖诱导型启动子,而lacLM基因的启动子PlacLM为乳糖/半乳糖诱导型启动子。通过优化这两个启动子的-35区,-10区以及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序列,启动子的强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原始启动子相比,启动子PlacA的乳糖诱导强度提高10.4倍,启动子PlacLM的乳糖诱导强度和半乳糖诱导强度分别提高12.7倍和9.0倍。用优化后的启动子在植物乳杆菌WCFS1中异源表达嗜热链球菌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其中含启动子PlacLM-35-10的重组菌株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最高,为45.72±0.44 U/mL。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表达量,发现优化后的启动子不仅能在乳糖/半乳糖培养基中高效表达异源蛋白,也能够在发酵乳中高效发挥作用。因此,本部分构建了乳糖/半乳糖诱导的高效表达系统,从而扩展了植物乳杆菌表达重组蛋白的工具箱。5.利用植物乳杆菌工程菌株生产D-塔格糖D-塔格糖是一种稀有的天然六碳酮糖,作为可替代蔗糖的功能性甜味剂备受关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株植物乳杆菌工程菌株,使其能够转化乳糖生产D-塔格糖。利用原噬菌体重组酶介导的同源重组系统改造植物乳杆菌WCFS1中乳糖/半乳糖代谢通路,将其半乳糖激酶基因galK缺失突变,同时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LM的原始启动子替换为乳糖/半乳糖诱导型强启动子PlacLM-35-10。进一步异源表达干酪乳杆菌SDMC050286的L-阿拉伯糖异构酶AraA,最终得到一株D-塔格糖生产菌株WCFS1/△galK-PlacLM-35-10-araA。该菌株β-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5.4倍,半乳糖代谢途径被阻断,同时能够有效地表达L-阿拉伯糖异构酶。对静息细胞转化乳糖生产D-塔格糖的条件进行优化,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65℃和pH 7.5。静息细胞在125 g/L乳糖中反应4 h可完全水解乳糖,56 h后转化乳糖生产D-塔格糖的转化率可达33%。本研究在实验室水平验证植物乳杆菌工程菌株以乳糖为原料生产D-塔格糖的可行性,从而为以乳酸菌作为细胞工厂转化乳糖生产D-塔格糖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金云祥[9](2020)在《短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制备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文中提出酸奶已经引领了全世界发酵乳制品产业的发展,不仅因为酸奶风味好,而且还是将益生菌带到人体内的优异载体。随着人们对肠道微生态了解的深入以及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如何提高酸奶中益生菌的活菌数,特别是提高到达肠道的益生菌活菌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一些益生菌(如本研究用到的短双歧杆菌)耐胃酸、胆盐的能力极差,而将这些益生菌包埋保护起来再添加到酸奶中是提高酸奶益生功能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粒径较小(1 mm以内)的低甲氧基果胶微胶囊,将该微胶囊用于包埋短双歧杆菌,并选择在合适的鲜奶发酵特定时间点添加以制备酸奶,提高短双歧杆菌在酸奶贮藏和进入体内后其活菌数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微胶囊颗粒对酸奶品质(尤其是口感)的影响,评价添加短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对小鼠的免疫增强效果,以及果胶作为益生元的协同作用。首先,以低甲氧基果胶为包埋材料,利用离子交联方法制备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并在体外测定微胶囊的包埋率和模拟胃肠道消化后的存活率等。结果显示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直径为0.57±0.02 mm,包埋率为99.9%;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实验中,包埋和未包埋的短双歧杆菌存活率分别为62.84%和32.47%。其次,采用市售发酵剂制备酸奶,并在发酵前或发酵中后期,将包埋或未包埋的短双歧杆菌作为益生菌补充剂添加至酸奶中,基于质构、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系统分析该微胶囊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酵中后期添加该微胶囊对酸奶原有品质和风味影响较小。最后,选择在发酵中后期添加短双歧杆菌和果胶以制备酸奶,并对72只雌、雄各半的KM小鼠进行灌胃处理,实验分为六组,即C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生理盐水(0.2 m L/d);Y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酸奶(0.2 m L/d);M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饮用水和空微胶囊(0.2 m L/d);YM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酸奶和空微胶囊(0.2 m L/d);YB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酸奶和短双歧杆菌裸菌液(0.2 m L/d);YBM组为正常饲料喂养,灌胃酸奶和短双歧杆菌微胶囊(0.2 m L/d);补充各受试物8周后,通过各组小鼠的体重、脏器指数、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乙酸、丙酸、丁酸)、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SIg A、IFN-γ、TNF-α、IL-1β、IL-10、IL-17A)、肝脏组织中抗氧化能力(MDA、SOD、T-AOC、GSH、GSH-Px)、脾淋巴细胞CD11c和CD80的表达、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肠道微生态等指标进行功能性评价。结果显示饲喂正常饲料小鼠在第8周的体重为60.94±8.35 g,明显高于补充果胶小鼠的体重水平52.27±4.98 g(P<0.01),也高于补充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小鼠的体重水平55.25±9.37 g(P<0.05),说明作为益生元的低甲氧基果胶,不仅能够为菌体提供保护,还能与益生菌协同作用于机体;补充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小鼠相比于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其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更高,其中乙酸含量相差10.84μg/m L;各组小鼠血清中s Ig A、IFN-γ、IL-1β、IL-10的浓度存在明显不同,摄入了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小鼠同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相比,以上指标浓度分别相差4.47μg/m L、5.74 pg/m L、11.53 pg/m L、38.49 pg/m L;与正常饲料喂养的小鼠相比,补充短双杆菌微胶囊的小鼠肝组织中MDA浓度较低(相差1.28 nmol/mgprot),而GSH浓度则较高(相差51.58μmol/gprot),其脾淋巴细胞中CD11c的表达率也较低,两组相差为3.66%;在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中,饲喂了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小鼠,其肠道菌群中的Odoribacter属细菌所占比例较高,Akkermansia属细菌则较低,而益生元果胶的摄入则与酸奶一起表现出了较强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Bacteroides属细菌的增殖效果上。短双歧杆菌微胶囊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其消化液处理后的活菌数量也显着提高;同时,以益生元低甲氧基果胶为壁材制备的短双歧杆菌微胶囊与酸奶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相容性,对酸奶品质特性影响甚微;微胶囊化的处理不仅能够保护菌体使其在肠道中有效发挥益生作用,还能促进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耐受性、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屏障功能。将益生菌微胶囊添加到酸奶中,不仅提高了酸奶作为益生菌载体的应用价值,还拓展了果胶的应用范围,使其兼具益生菌保护性载体和益生元的双重功能,而将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强化酸奶的有机结合,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健康研究理念。

张天琪[10](2020)在《黏玉米TGase交联乳蛋白制备合生元微胶囊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益生菌对人体具有各种各样的益生功能,可以维持肠道的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对维持机体健康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益生菌对外界不利环境极为敏感,尤其是胃液中的低pH环境和近端肠道中的胆盐环境,不仅会影响益生菌的存活还会影响其定殖。本试验将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成合生元混合制剂,再通过微胶囊技术建立了微胶囊双层包埋体系,使用多种方式来提高益生菌在肠道内的活菌数,使其益生功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益生元对益生菌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益生元对四种乳酸菌(干酪乳杆菌28-2、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30-1、副干酪乳杆菌6062和植物乳杆菌25-1)的增殖具有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低聚半乳糖和乳糖醇对四种益生菌增殖的促进效果最好。通过测定益生元的活力和计算益生元的活性分数选择了乳糖醇和副干酪乳杆菌6062为最佳合生元组合。同时对益生元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确定了乳糖醇的添加量为10 g/L。通过黏玉米TGase交联酪蛋白酸钠制备了合生元微胶囊。制备的微胶囊具有完整的球形结构,包埋产率为55.64%,平均粒径为278.8 μm,粒径分散度为1.14。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6062相比,合生元微胶囊在模拟胃液和胆盐处理后存活量分别提高了 2.24和1.26个对数值;在模拟肠液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针对酪蛋白酸钠微胶囊对副干酪乳杆菌6062有限的保护效果,采用海藻酸钠对微胶囊进行包衣制备了双层合生元微胶囊,研究其对副干酪乳杆菌6062包埋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单纯的酪蛋白酸钠微胶囊,经海藻酸钠包衣的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平均粒径和分散度增加,平均粒径为323.6 μm,粒径分散度为1.53,但其包埋率未发生显着变化。在模拟胃液处理过程中,双层合生元微胶囊提高了对副干酪乳杆菌6062的保护效果,与未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6062相比,合生元微胶囊使其在模拟胃液和胆盐处理过程中存活量分别提高了 5和2.24个对数值。双层合生元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具有稳定性,而在模拟肠液中仍能够溶解,将副干酪乳杆菌6062释放于肠道中,具有良好的肠溶性。探究了双层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发现,同一样品不同储存温度下的存活率依次为:-20℃>4℃>常温。不同样品在同一温度下的存活率依次是:合生元双层微胶囊>普通双层微胶囊>游离菌株。将制得双层合生元微胶囊添加到橙汁体系中,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对橙汁pH影响较小,其对副干酪乳杆菌6062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4℃储藏21天后存活量仅下降0.33个对数。

二、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多糖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多糖的来源、分类、结构及功能特性
    1.1 来源及分类
    1.2 结构及功能特性
2 微生物多糖在酸奶中的作用
    2.1 发挥益生元作用
    2.2 改善酸奶质地
    2.3 抗氧化活性
    2.4 免疫调节活性
    2.5 其它作用
3 微生物多糖功能性酸奶产品展望

(2)商业发酵剂菌株分离以及组合菌在豆奶基中的发酵特性和对大豆酸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植物基酸奶
        1.1.1 植物基酸奶定义
        1.1.2 发酵豆奶
    1.2 酸奶发酵剂及乳酸菌发酵
        1.2.1 酸奶发酵剂
        1.2.2 奶基乳酸菌发酵
        1.2.3 植物基乳酸菌发酵
    1.3 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
        1.3.1 乳酸菌的分离
        1.3.2 乳酸菌的鉴定
        1.3.3 乳酸菌筛选的标准
        1.3.4 菌株分离重组与菌种优化
    1.4 乳酸菌计数
        1.4.1 平板计数
        1.4.2 实时荧光定量PCR计数
    1.5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设备
    2.3 分析与实验方法
        2.3.1 分析方法
        2.3.2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豆浆和复原乳成分对比及发酵特性研究
        3.1.1 豆浆和复原乳可溶性糖组成及发酵特性
        3.1.2 豆浆和复原乳缓冲能力
        3.1.3 豆浆和复原乳起始游离氨基酸组成
        3.1.4 豆浆和复原乳起始风味成分分析
    3.2 商业发酵剂中菌株分离及乳酸菌数测定
        3.2.1 商业发酵剂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单菌发酵特性
        3.2.2 商业发酵剂中乳酸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计数
        3.2.3 双菌发酵豆奶体系乳酸菌计数
        3.2.4 多菌种发酵豆奶体系乳酸菌计数
    3.3 豆奶基中双菌组合发酵特性及产品品质
        3.3.1 双菌组合发酵的产酸速率
        3.3.2 双菌组合发酵对游离氨基含量的影响
        3.3.3 双菌组合发酵对大豆酸奶质构的影响
        3.3.4 双菌组合发酵对大豆酸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3.3.5 双菌组合发酵对大豆酸奶有机酸组成的影响
        3.3.6 豆奶基双菌组合发酵的乳酸菌数
        3.3.7 豆奶基双菌组合发酵产物的储藏稳定性
    3.4 优选多菌组合对发酵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3.4.1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产品的p H、酸度及游离氨基含量
        3.4.2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产品的质构特性
        3.4.3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产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3.4.4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产品的有机酸组成
        3.4.5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产品的乳酸菌组成
        3.4.6 优选多菌组合发酵豆奶的产品感官评价
    3.5 .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产品品质分析
        3.5.1 不同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的蛋白水解情况以及质构特性
        3.5.2 不同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的有机酸组成
        3.5.3 不同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的风味物质组成
        3.5.4 不同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的乳酸菌组成
        3.5.5 不同发酵剂组合发酵豆奶的产品感官评价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解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便秘的概述
        1.1.1 便秘的分类
        1.1.2 便秘的发病原因
        1.1.3 便秘的危害
    1.2 肠道微生态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
        1.2.1 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
        1.2.2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
    1.3 双歧杆菌及其生物学功能对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1.3.1 双歧杆菌及其生物学功能
        1.3.2 双歧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
        1.3.3 目前双歧杆菌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1.4.1 立题背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菌体活化及微胶囊的制备
        2.2.2 微胶囊相关指标的测定
        2.2.3 酸奶的分组设置及制备
        2.2.4 酸奶相关指标检测
        2.2.5 动物分组及灌胃样品制备
        2.2.6 动物实验指标分析
    2.3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相关指标的检测
        3.1.1 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粒径大小
        3.1.2 长双歧杆菌微胶囊包埋率及释放率
        3.1.3 长双歧杆菌微胶囊模拟胃肠道存活率
    3.2 酸奶相关指标的检测
        3.2.1 酸奶的pH值
        3.2.2 酸奶的酸度值
        3.2.3 酸奶的粘度值
        3.2.4 酸奶的质构指标
        3.2.5 电子鼻系统对酸奶的评价
        3.2.6 电子舌系统对酸奶的评价
        3.2.7 酸奶模拟胃肠道实验
        3.2.8 酸奶感官评定
    3.3 动物实验相关指标
        3.3.1 小鼠体重
        3.3.2 粪便含水量
        3.3.3 首粒黑便时间
        3.3.4 小肠推进率
        3.3.5 小鼠血清调节肽变化
        3.3.6 对便秘小鼠盲肠组织的影响
        3.3.7 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利用牛奶培养短双歧杆菌的条件优化及其微胶囊酸奶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双歧杆菌对肠道环境的概述
        1.1.1 双歧杆菌的种类
        1.1.2 双歧杆菌对肠道的免疫功能影响
        1.1.3 双歧杆菌对便秘的影响
    1.2 牛乳培养基对双歧杆菌活力的影响
        1.2.1 牛乳培养基
        1.2.2 牛乳对双歧杆菌增殖作用
    1.3 双歧杆菌微胶囊化及其酸奶的作用
        1.3.1 双歧杆菌微胶囊
        1.3.2 微胶囊对双歧杆菌的保护和增殖作用
        1.3.3 载双歧杆菌微胶囊的酸奶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1.4.1 立题背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双歧杆菌菌种活化
        2.2.2 牛奶增殖培养基及短双歧杆菌增殖培养
        2.2.3 牛奶培养基pH调控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2.2.4 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
        2.2.5 微胶囊酸奶的分组及制备
        2.2.6 微胶囊性能测定
        2.2.7 酸奶相关指标测定
        2.2.8 微胶囊酸奶生产工艺设计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牛奶培养基pH变化图
    3.2 牛奶培养基酸度变化图
    3.3 碱液滴加流速及其浓度的确定
    3.4 牛奶培养基条件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
        3.4.1 发酵时间对菌活的影响
        3.4.2 接菌量对菌活的影响
        3.4.3 培养转速对菌活的影响
    3.5 牛奶培养基条件优化正交实验结果
    3.6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相关指标的检测
        3.6.1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粒径
        3.6.2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包埋率及释放率
        3.6.3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模拟胃肠道实验
    3.7 不同处理组酸奶的理化指标
        3.7.1 酸奶的pH
        3.7.2 酸奶的酸度
        3.7.3 酸奶的质构检测
        3.7.4 酸奶的模拟胃肠道实验
        3.7.5 感官评价
    3.8 微胶囊酸奶工厂生产设计
        3.8.1 微胶囊酸奶生产工艺流程
        3.8.2 微胶囊酸奶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3.8.3 微胶囊生产工艺流程图
        3.8.4 微胶囊酸奶制备要点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5)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品质和风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益生菌
        1.1.1 益生菌的定义与发展
        1.1.2 益生菌与人体健康
    1.2 酸奶
        1.2.1 酸奶的定义
        1.2.2 酸奶发酵机制
        1.2.3 酸奶发酵产物
    1.3 益生菌酸奶
        1.3.1 益生菌酸奶
        1.3.2 益生菌酸奶的制作
        1.3.3 益生菌菌种要求
        1.3.4 益生菌酸奶菌种及研究现状
    1.4 益生菌酸奶品质评价
        1.4.1 益生菌酸奶品质评价内容
        1.4.2 益生菌酸奶凝胶形成机理
        1.4.3 益生菌菌种与酸奶理化特性
        1.4.4 益生菌酸奶质构及流变学特性
        1.4.5 益生菌酸奶微观结构
        1.4.6 益生菌酸奶挥发性风味物质
    1.5 益生菌酸奶储藏过程中蛋白氧化与脂质氧化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论文技术路线
        1.7.2 论文研究内容
        1.7.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理化特性和益生菌数影响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2.2.4 益生菌酸奶活菌数的检测
        2.2.5 益生菌酸奶酸度的测定
        2.2.6 益生菌酸奶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2.2.7 益生菌酸奶乙醛含量的测定
        2.2.8 益生菌酸奶持水力的测定
        2.2.9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储藏期酸奶酸度的变化
        2.3.2 储藏期酸奶活菌数的变化
        2.3.3 储藏期酸奶双乙酰含量变化
        2.3.4 储藏期酸奶乙醛含量的变化
        2.3.5 储藏期酸奶持水力的变化
        2.3.6 相关性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3.2.4 益生菌酸奶pH值的测定
        3.2.5 益生菌酸奶感官评价
        3.2.6 益生菌酸奶质构特性测定
        3.2.7 益生菌酸奶流变学特性测定
        3.2.8 益生菌酸奶微观结构
        3.2.9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储藏期酸奶pH值的变化
        3.3.2 储藏期酸奶感官评价
        3.3.3 储藏期酸奶质构特性的变化
        3.3.4 储藏期酸奶流变学的变化
        3.3.5 储藏期酸奶微观结构的变化
    3.4 小结
第4章 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蛋白质氧化与脂质氧化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4.2.4 益生菌酸奶pH值的测定
        4.2.5 益生菌酸奶蛋白浓度的测定
        4.2.6 益生菌酸奶羰基含量的测定
        4.2.7 益生菌酸奶巯基含量的测定
        4.2.8 益生菌酸奶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4.2.9 益生菌酸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4.2.10 SDS-PAGE
        4.2.11 益生菌酸奶POV值的测定
        4.2.12 益生菌酸奶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4.2.13 益生菌酸奶脂肪酶活性的测定
        4.2.14 益生菌酸奶游离脂肪酸总量的测定
        4.2.1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储藏期酸奶pH值的变化
        4.3.2 储藏期酸奶羰基含量的变化
        4.3.3 储藏期酸奶巯基含量的变化
        4.3.4 储藏期酸奶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4.3.5 储藏期酸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
        4.3.6 SDS-PAGE
        4.3.7 储藏期酸奶POV值的变化
        4.3.8 储藏期酸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4.3.9 储藏期酸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
        4.3.10 储藏期酸奶游离脂肪酸总量的变化
    4.4 小结
第5章 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挥发性风味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5.2.4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储藏期酸奶挥发性风味
        5.3.2 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复配稳定剂在芒果酸奶中的应用及酸奶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酸奶
        1.1.2 酸奶发酵剂
        1.1.3 水果酸奶
        1.1.4 水果酸奶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1.5 食品添加剂
        1.1.6 乳酸菌素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2章 搅拌型芒果、菠萝酸奶配料筛选与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水果酸奶的制备
        2.2.2 果酱添加量的确定
        2.2.3 持水力的测定
        2.2.4 pH和滴定酸度的测定
        2.2.5 感官评价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酸奶配方对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
        2.3.2 果酱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搅拌型芒果酸奶稳定剂的筛选与优化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单一稳定剂的筛选
        3.2.2 稳定剂正交优化实验
        3.2.3 持水力的测定
        3.2.4 pH和滴定酸度的测定
        3.2.5 感官评价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一稳定剂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3.3.2 正交优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配稳定剂对搅拌型芒果酸奶性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pH和滴定酸度的测定
        4.2.2 质构分析
        4.2.3 流变特性的测定
        4.2.4 微观结构的观察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H和滴定酸度
        4.3.2 质构特性的分析
        4.3.3 流变特性的分析
        4.3.4 微观结构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酸奶的抑菌作用及芒果酸奶中乳酸菌素的产生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发酵液的制备
        5.2.2 指示菌的培养
        5.2.3 酸奶抑菌作用的测定
        5.2.4 酸抑菌作用排除实验
        5.2.5 过氧化氢抑菌作用排除实验
        5.2.6 蛋白酶验证实验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酸奶的抑菌效果
        5.3.2 酸对酸奶抑菌效果的影响
        5.3.3 过氧化氢对酸奶抑菌效果的影响
        5.3.4 蛋白酶验证抑菌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益生菌
        1.1.1 益生菌的定义
        1.1.2 益生菌的种类
        1.1.3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1.1.4 益生菌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2 乳清分离蛋白的概述和功能
        1.2.1 乳清分离蛋白的概述
        1.2.2 乳清分离蛋白的特性及应用
        1.2.3 乳清分离蛋白的应用
    1.3 菊粉的概述和生理功能
        1.3.1 菊粉的概述
        1.3.2 菊粉的生理功能
        1.3.3 菊粉的应用
    1.4 美拉德反应
        1.4.1 美拉德反应的概述
        1.4.2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物活性
        1.4.3 美拉德反应的应用
    1.5 微胶囊技术
        1.5.1 微胶囊技术的概述
        1.5.2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1.5.3 微胶囊的作用
        1.5.4 微胶囊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喷雾干燥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方法
        2.3.1 芯材的制备
        2.3.2 壁材的制备
        2.3.3 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
        2.3.4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2.3.5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4.2 响应面优化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胶囊制备及对比分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原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芯材的制备
        3.2.2 壁材的制备
        3.2.3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3.2.4 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3.2.5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3.2.6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
        3.2.7 微胶囊含水量的测定
        3.2.8 微胶囊粒径的测定
        3.2.9 微胶囊SEM测定
        3.2.10 菌细胞损伤度的测定
        3.2.11 储藏稳定性试验
        3.2.12 数据处理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3.1 微胶囊包埋率的对比分析
        3.3.2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结果
        3.3.3 微胶囊含水量的对比分析
        3.3.4 微胶囊粒径的对比分析
        3.3.5 微胶囊SEM结果对比分析
        3.3.6 菌细胞损伤度结果对比分析
        3.3.7 微胶囊储存稳定性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在酸奶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原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微胶囊添加量的确定
        4.2.2 微胶囊酸奶的制备
        4.2.3 感官品质评价
        4.2.4 理化性质测定
        4.2.5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
        4.2.6 储存稳定性的测定
        4.2.7 数据处理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微胶囊添加量确定
        4.3.2 酸奶感官品质评价结果
        4.3.3 酸奶理化性质的变化
        4.3.4 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结果对比
        4.3.5 酸奶储藏稳定性结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习期间获取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乳酸菌的乳糖/半乳糖代谢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乳酸菌的概述
    1.2 乳酸菌的乳糖/半乳糖代谢
        1.2.1 乳糖/半乳糖透过酶系统和磷酸转移酶系统
        1.2.2 β-半乳糖苷酶
        1.2.3 磷酸-β-半乳糖苷酶
        1.2.4 Leloir途径
        1.2.5 塔格糖-6-磷酸途径
        1.2.6 乳糖/半乳糖诱导型启动子
    1.3 酸奶及酸奶发酵剂
        1.3.1 酸奶及其营养价值
        1.3.2 传统酸奶发酵剂
        1.3.3 功能性酸奶
    1.4 乳制品中残留乳糖/半乳糖的危害
        1.4.1 乳糖不耐症
        1.4.2 半乳糖血症
    1.5 乳酸菌基因组编辑技术
        1.5.1 重组蛋白RecA介导的同源重组
        1.5.2 原噬菌体重组酶介导的同源重组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嗜热链球菌的乳糖/半乳糖操纵子结构及活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及试剂
        2.1.3 筛选利用半乳糖的嗜热链球菌
        2.1.4 嗜热链球菌在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与代谢
        2.1.5 嗜热链球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2.1.6 PCR检测gal基因及结
        2.1.7 galR-galK基因区间的测序
        2.1.8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筛选Gal~+表型的嗜热链球菌
        2.2.2 嗜热链球菌在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与代谢
        2.2.3 嗜热链球菌乳糖/半乳糖代谢途径分析
        2.2.4 嗜热链球菌galR-galK基因区间的序列比较
    2.3 讨论
第三章 构建利用半乳糖的嗜热链球菌菌株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质粒和生长条件
        3.1.2 培养基及试剂
        3.1.3 载体构建
        3.1.4 乳酸乳球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3.1.5 启动子活性分析
        3.1.6 嗜热链球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电转化及其优化
        3.1.7 在嗜热链球菌中分别过表达galK和galKTE
        3.1.8 嗜热链球菌基因组中启动子的替换
        3.1.9 实时定量PCR转录分析
        3.1.10 Gal~+表型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共培养发酵酸奶
    3.2 结果
        3.2.1 嗜热链球菌galK启动子分析及随机突变启动子库建立
        3.2.2 启动子P_(59)碱基序列
        3.2.3 嗜热链球菌感受态制备和电转化方法的优化
        3.2.4 突变启动子在嗜热链球菌中的强度
        3.2.5 强突变型启动子P59在嗜热链球菌中过表达galK和galKTE
        3.2.6 启动子P59替换嗜热链球菌SDMCC050221基因组DNA启动子P_(galK)
        3.2.7 Gal~+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酸奶
    3.3 讨论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与传统酸奶发酵剂共培养生产低糖酸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质粒和生长条件
        4.1.2 培养基与试剂
        4.1.3 植物乳杆菌在乳糖/半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与代谢
        4.1.4 载体的构建
        4.1.5 植物乳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4.1.6 启动子活性分析
        4.1.7 植物乳杆菌与传统发酵剂在乳糖培养基中共培养
        4.1.8 CFU测定方法
        4.1.9 发酵乳实验
        4.1.10 发酵乳中乳糖和半乳糖含量的测定
        4.1.11 发酵乳的酸度测定
        4.1.12 发酵乳的脱水收缩性测定
        4.1.13 感官评价
        4.1.14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植物乳杆菌WCFS1在乳糖/半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与代谢
        4.2.2 植物乳杆菌WCFS1中乳糖/半乳糖代谢的遗传组成
        4.2.3 植物乳杆菌WCFS1乳糖/半乳糖代谢相关启动子的特性
        4.2.4 植物乳杆菌WCFS1对传统发酵剂生长的影响
        4.2.5 植物乳杆菌WCFS1对传统发酵剂代谢的影响
        4.2.6 植物乳杆菌WCFS1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酸奶的糖含量
        4.2.7 植物乳杆菌WCFS1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酸奶的生物学特性4.2.8 植物乳杆菌WCFS1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酸奶的感官评价
        4.2.8 植物乳杆菌WCFS1与传统发酵剂共培养生产酸奶的感官评价
    4.3 讨论
第五章 植物乳杆菌乳糖/半乳糖诱导型表达系统及其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株、质粒和生长条件
        5.1.2 培养基及试剂
        5.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1.4 启动子P_(lacA)和P_(lacLM)的优化
        5.1.5 启动子活性分析
        5.1.6 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及酶活测定
        5.1.7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5.2 结果
        5.2.1 植物乳杆菌WCFS1的β-半乳糖苷酶表达特性
        5.2.2 植物乳杆菌WCFS1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遗传组成
        5.2.3 启动子PlacA的优化
        5.2.4 启动子PlacLM的优化
        5.2.5 最适诱导物浓度的优化
        5.2.6 用优化后的启动子异源表达β-半乳糖苷酶
        5.2.7 启动子在牛奶中的表达效果
    5.3 讨论
第六章 利用植物乳杆菌工程菌株生产D-塔格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菌株、质粒和生长条件
        6.1.2 培养基及试剂
        6.1.3 线性双链DNA供体的构建
        6.1.4 LCABL_13040-50-60介导植物乳杆菌WCFS1基因组编辑
        6.1.5 利用Cre/loxP系统切除氯霉素抗性基因
        6.1.6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6.1.7 植物乳杆菌WCFS1和WCFS1/△galK-P_(lacLM-35-10)在乳糖培养基中的代谢
        6.1.8 L-阿拉伯糖异构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6.1.9 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表达与纯化
        6.1.10 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测定
        6.1.11 静息细胞的制备及转化条件的优化
        6.1.12 静息细胞转化乳糖生产D-塔格糖
    6.2 结果
        6.2.1 植物乳杆菌WCFS1/△galK-P_(lacLM-35-10)的构建
        6.2.2 植物乳杆菌WCFS1/△galK-P_(lacLM-35-10)的乳糖和半乳糖代谢
        6.2.3 L-阿拉伯糖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6.2.4 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
        6.2.5 静息细胞生产D-塔格糖条件的优化
        6.2.6 利用静息细胞生产D-塔格糖
    6.3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待)发表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短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制备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益生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1.1 益生菌对机体的益生作用
        1.1.2 益生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1.1.3 益生菌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调节
    1.2 双歧杆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2.1 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多样性
        1.2.2 双歧杆菌在肠道中的功能
    1.3 益生菌的微胶囊化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1.4.1 立题背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种
        2.1.2 实验动物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仪器
        2.1.5 主要试剂的配置
    2.2 实验方法
        2.2.1 菌体活化及微胶囊的制备
        2.2.2 酸奶的分组设置及制备
        2.2.3 动物分组及灌胃样品制备
        2.2.4 微胶囊相关指标测定
        2.2.5 酸奶相关指标检测
        2.2.6 小鼠实验指标分析
    2.3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性能指标
        3.1.1 优化前后微胶囊的形态
        3.1.2 微胶囊包埋率及释放率
        3.1.3 体外模拟胃肠道存活率
    3.2 不同处理组酸奶的理化指标
        3.2.1 酸奶的pH值
        3.2.2 酸奶的酸度值
        3.2.3 酸奶的粘度值
        3.2.4 酸奶的质构指标
        3.2.5 电子鼻系统对酸奶的评价
        3.2.6 电子舌系统对酸奶的评价
    3.3 不同处理组小鼠的相关指标
        3.3.1 小鼠体重及表征
        3.3.2 小鼠脏器指数
        3.3.3 小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
        3.3.4 小鼠血清中免疫因子含量
        3.3.5 小鼠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
        3.3.6 小鼠脾淋巴细胞CD11c和CD80的表达
        3.3.7 小鼠肠道菌群结构
        3.3.8 小鼠小肠组织形态
    3.4 讨论
        3.4.1 短双歧杆菌微胶囊性能分析
        3.4.2 微胶囊酸奶品质及感官分析
        3.4.3 益生菌微胶囊酸奶功能评价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黏玉米TGase交联乳蛋白制备合生元微胶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的概述
        1.1.1 益生菌的概念和分类
        1.1.2 益生菌的生理作用
        1.1.3 影响益生菌存活的不利因素
        1.1.4 益生元
        1.1.5 合生元
        1.1.6 合生元的作用机理
        1.1.7 合生元的应用
    1.2 微胶囊概述
        1.2.1 微胶囊技术
        1.2.2 常用的微胶囊壁材
    1.3 TGase概述
        1.3.1 TGase的分类
        1.3.2 黏玉米TGase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背景和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菌株和TGase酶
        2.1.2 材料和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1.4 培养基
        2.1.5 标准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活化
        2.2.2 益生元的筛选
        2.2.3 黏玉米TGase交联酪蛋白酸钠制备合生元微胶囊
        2.2.4 海藻酸钠包衣制备双层合生元微胶囊
        2.2.5 微胶囊的形态分析
        2.2.6 微胶囊的粒径分析
        2.2.7 微胶囊的包封率
        2.2.8 益生菌在模拟胃肠条件下的存活
        2.2.9 双层微胶囊的冷冻干燥
        2.2.10 双层微胶囊的水分含量
        2.2.11 双层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
        2.2.12 双层微胶囊在橙汁中的生存力
    2.3 数据处理
        2.3.1 显着性分析
        2.3.2 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合生元的确定
        3.1.1 益生元活性的测定
        3.1.2 益生元分数的计算
        3.1.3 乳糖醇添加量的确定
    3.2 微胶囊的形态分析
    3.3 微胶囊的包埋率、粒径及粒径分散度
    3.4 游离和微胶囊化副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试验
    3.5 游离和微胶囊化副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液中的存活试验
    3.6 游离和微胶囊化副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胆盐中的存活试验
    3.7 游离和微胶囊化副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试验
    3.8 双层微胶囊的冻干存活率
    3.9 双层微胶囊水分含量
    3.10 双层微胶囊储存稳定性
    3.11 双层微胶囊在橙汁中的生存力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多糖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孙庆申,许艳玲,马华美,李梦洋.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17)
  • [2]商业发酵剂菌株分离以及组合菌在豆奶基中的发酵特性和对大豆酸奶品质的影响[D]. 任海东. 江南大学, 2021(01)
  • [3]长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缓解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评价[D]. 孟媛.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利用牛奶培养短双歧杆菌的条件优化及其微胶囊酸奶的制备[D]. 罗钦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四株益生菌对发酵酸奶保质期品质和风味影响的研究[D]. 任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6]复配稳定剂在芒果酸奶中的应用及酸奶抑菌作用的研究[D]. 吴小艳. 湘潭大学, 2020(02)
  • [7]植物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D]. 马秀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8]乳酸菌的乳糖/半乳糖代谢及其应用[D]. 张夙夙. 山东大学, 2020(08)
  • [9]短双歧杆菌微胶囊酸奶制备及其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D]. 金云祥.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黏玉米TGase交联乳蛋白制备合生元微胶囊的研究[D]. 张天琪.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双歧杆菌在酸奶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