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

土地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国土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张锐[1](2021)在《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绿地面积短缺、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逐渐暴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于中共十八大应运而生,我国踏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与面积却忽视了公园绿地的质量与城市居民游憩赏景的可达性,这也导致了城市居民幸福感下降。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城市绿地布局与可达性的研究,以马鞍山市和县中心城区为例,探索符合我国小城市实际的绿地规划布局方案,为和县未来绿地布局调整提供依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网络分析,通过建立网络数据集,对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土地建设可行性、城市公园可达性等公园选址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分析,评价公园绿地选址的适宜性,确定适宜公园建设的区域,结合实地调研划出拟建公园的区域,从而得到符合和县实际的城市绿地布局方案,提出北部景观核心的建设思路;结合公园布局优化方案进一步凝练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优化方案,在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的基础上,为和县近期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指引。

李雨婷[2](2021)在《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亮起红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势在必行。我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旅游业本身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故而旅游业应促进绿色发展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学术研究而言,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绿色经济的相关研究,但鲜有人对我国全域旅游行业的绿色发展进行探索。基于此,本文评估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年至2018年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并对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空间效应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对旅游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梳理,展现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绿色发展内涵,分析其理论基础;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包含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生态环境、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社会支持度四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出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地区差异以及演变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其三,针对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数研究其空间效应,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一、十年中,全国旅游资源禀赋发展均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自然景观,其旅游资源禀赋最好。二、各地区旅游业生态环境指数差异不大,且在十年里呈总体上升态势,尤其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升趋势加快。三、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在十年内有较为显着的扩大趋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拉开较大差距。四、在四个子系统中,社会支持度发展最不均衡,高于均值的7个地区均来自东部地区,且与其他地区之间有显着差距。五、综合四个子系统,得到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发现其数值呈总体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差距很小,呈胶着上升状态。六、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存在正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大多呈现高—高聚集效应,中、西部地区以低—低聚集效应为主。七、收入水平和环境治理对当地旅游业绿色发展有显着为正的直接效应;技术创新能提高当地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然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都存在显着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在总结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国层面与三大经济带层面提出相应对策:全国层面应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东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中、西部地区应重点关注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

方浩然[3](2021)在《基于ParkScore的美国城市公园研究及其对西安城市公园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当中,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攀升,城市人口负荷增加,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城市生态环境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生态保护、优化环境、休憩娱乐、防灾避难等重要功能,对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在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园系统及其评价体系方面尚欠缺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仍需借鉴先进国家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探索本土化路径。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法调查西安市城市公园中各服务设施水平,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分析了西安和美国城市公园的不同特征,最后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美国现行城市公园系统评价体系Park Score的具体内容和指标内涵,并分析其特点和局限性,其次利用历年的Park Score指标数据,分析了美国人口规模前100的城市公园的质量现状及其与人口规模前40的城市公园的发展变化趋势,并对典型城市和关键公园服务设施进行举例说明,再次将西安市城市数据和实地调研公园数据结合,分析了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特征与服务设施水平,并利用修正的Park Score指标体系对西安城市公园进行整体评价,最后基于该评价结果与美国城市公园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西安与美国城市公园之间的特征差异,为西安市公园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为构建我国城市公园系统评价指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绿地整体分布较为分散,绿地斑块之间的连通性不足,西安市城市公园面积的中位数是8公顷,大于美国公园面积中位数最大的城市;公园绿地占城市总用地面积(去掉火车站和高铁站的面积)的百分比是9%,放入美国人口规模前100个城市中排名第55位;人均园林绿化投资是420.19元,占美国城市人均公园投资的中位数的72%,平均值的57%,占明尼阿波利斯市人均公园投资的20%;西安市公园中每万人篮球框指数0.12个,远低于美国城市中最小值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的每万人0.97个;每万人游戏场指数0.15,远低于美国城市中最小值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每万人0.99个;每万人卫生间指数0.09个,略低于美国城市中最小值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每万人0.12个。西安市公园全民健身路径指数达到每两万人1.87个,高于美国城市每两万居民康乐及老年中心指数的平均值0.89个和中位数0.89个,低于明尼阿波利斯市的2.3个。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为西安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管理提出六条优化路径:(1)结合评价结果和城市具体建设情况为规划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2)加强公众参与,发展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公园设施和服务;(3)建立高级别的独立公园管理机构;(4)设立公园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公园投资;(5)增加小型公园的建设;(6)统筹规划公园建设,利用自然绿道、河流等廊道形成统一的公园系统。同时,为我国城市公园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两点建议:(1)构建基础数据库,加强基础数据的统计;(2)构建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公园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平丽堃[4](2020)在《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虽然我国环境问题在逐渐好转,但依然需要注重环保,企业的发展也应朝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继续努力。有色金属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以及加速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战略物资。但有色金属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之一,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去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助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因此,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锡业股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既可以在行业范围内提供参考借鉴的披露模式和内容,也可以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本文选取锡业股份作为案例,对其公布的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回顾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及专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再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从而明确界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再通过介绍委托代理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社会责任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后文奠定理论基础。然后,以现状分析对其公布的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整理研究,再通过构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以选取维度进行打分评价的方法从定量角度分析锡业股份披露水平,并与有色金属行业的披露情况做对比,发现案例企业存在信息披露载体多样化,披露内容不全面,客观性差,环境会计信息核算方式陈旧,企业披露信息主动性差等问题。从增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环保宣传教育继续教育,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等几个方面,提出完善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李艳艳[6](2020)在《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入我国五位一体总布局,以及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提出的更高要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建设美丽新疆的重要抓手。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北疆地区发展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与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改进的TOPSIS模型、综合指数模型、障碍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展开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认识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操性的建议,助推北疆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研究表明:(1)2006-2017年,北疆地区城镇化总体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城镇化指数从2006年的0.1436,增长到2017年的0.3505,年均增长12.01%,根据北疆地区城镇化指数综合得分以及增长率情况,将北疆地区城镇化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2006-2010年属于城镇化的初期缓慢发展阶段;2011-2015年属于城镇化的稳步发展阶段;2016-2017年属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北疆地区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出现以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为中心的双核特征,向外围城镇化水平降低。影响北疆地区各地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因素虽各不相同,但社会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是影响北疆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子系统,因此,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快社会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的建设。(2)2006-2017年,北疆地区生态安全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生态安全指数从2006年的0.3495,增长到2017年的0.4566,根据北疆地区生态安全综合得分以及增长率情况,将北疆地区生态安全水平大致分为2个阶段:2010-2013年属于生态安全的缓慢发展阶段;2014-2017属于生态安全快速发展阶段。北疆地区生态安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基本呈现“中间高,周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北疆地区各地州市生态安全的因素虽各不相同,但资源环境响应和资源环境压力是影响北疆地区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因此,在未来生态安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响应力度以及减少资源环境对生态安全的压力。(3)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相对发展度介于0.4026-0.7446之间,相对发展度处于不断稳定上升的趋势,2009年出现一个异常降低的值,其值为0.4681,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整体上处于城镇化低度滞后于生态安全型,但各地州市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度处于不断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06年的0.4733上升到2017年的0.6325,年均增长率达2.8%,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类型特征大致分为2个阶段:2006-2012年处于濒临协调类型,2013-2017年处于低度协调类型,各地州市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出现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向周围降级的特征,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对策。

陈俊宏[7](2019)在《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的频发,对大气环境的治理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课题,其中政府是大气环境治理的主导者与执行人,而企业与公众则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到大气环境治理过程之中。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由于其特殊的产业结构以及自身地域性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高效的大气环境治理具有一定难度,因而对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进行绩效评估能够了解当前大气环境治理的绩效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优化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从而更好的促进辽宁省的大气环境治理。基于此,本文在文献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PSR模型构建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TOPSIS法对辽宁省在2013-2017年间的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对国内与国外在环境绩效评估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梳理,同时对关键词进行阐述,以明晰本研究的主题和基本概念。其次,对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估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了解当前大气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以及当前绩效评估所存在的问题。再次,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维度、状态维度和响应维度三个方面并结合已有的研究与治理主要措施设计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模型,其中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是关键,本文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隶属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的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对专家的问卷调查来计算并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计算出辽宁省在2013-2017年间的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结果,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优化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

李洋[8](2019)在《PPP模式下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周边环境的关注度也在日益上升。天津港集团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理应为创造更好的环境承担更多的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绿色环保价值。由于天津港工业园区的性质,港区内绿地主要为道路绿化,且一直由天津港集团公司自行出资管理。然而,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汽运煤停运,天津港效益大幅度下滑,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入到道路绿化建设方面,导致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的质量急剧下降。本文从天津港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津港道路绿化引入PPP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试图建立一套适用于天津港道路绿化运营管理的新模式,以解决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PPP模式主要是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通过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或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模式。本文试图扩宽PPP模式应用领域,将PPP模式应用到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当中,丰富天津港道路绿化建设融资渠道,提高道路绿化建设水平和质量。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搜索并整理国内外关于PPP模式应用的研究成果,从中寻找与港区道路绿化管理和PPP模式的有关理论依据,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然后通过对天津港集团公司历年绿地数据和投资金额分析,结合现场调查的方法对道路绿化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园林绿化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分析,提出针对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建设、提升改造、日常养管三种类型所采取的不同的PPP模式。针对新建道路绿化项目:采取建造、拥有、运营(BOO)+公众参与模式;针对改造及迁移项目,采取重构、运营、移交(ROT)+日常维护+公众参与模式;针对日常养护管理,采取运营与维护合同(O&M)+政府考核+公众参与模式。同时对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PPP运营模式的主要原则及参与各方的主要职责进行明确,最后为了保证此项目的顺利进行从天津港集团公司的角度提出三种保障措施。道路绿化是天津港集团公司的门面,也是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通过将PPP模式引入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使社会资本融入到道路绿化建设当中,让集团公司拥有充足的资金提升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严格道路绿地管理程序,进而能够促进企业生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

孙喆[9](2018)在《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今己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和公众的强烈愿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标志。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立足于以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增加绿化覆盖率、提升整体绿化水平,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共建天蓝地绿美好城市环境的目的。但是从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践看,政府将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作为其一项重要职能,在建设管理中还存在建设任务繁重、投资量较大、管理上有所欠缺等问题。因此如何对城市园林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如何寻找解决之道,政府应如何应对市场经济做好决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从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实际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和总结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现状,参照国内外城市园林建设管理实践取得的经验及教训,对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规划管理、市场化养护、运行机制方面对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改革提出探索性建议,并进行相关配套政策研究,为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

李方正[10](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二、国土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城市公园绿地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城市公园绿地
        1.1.2 公园绿地用地分类
        1.1.3 城市绿地布局
    1.2 相关理论
        1.2.1 可达性理论
        1.2.2 均衡性理论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理论研究
        1.3.2 国内理论研究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2.1.2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2.1.3 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2.3.1 “绿洲之城”——莫斯科
        2.3.2 “翡翠项链”——合肥环城公园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4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1 基于GIS道路网络分析的数据库构建
        4.1.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1.2 建立道路线要素数据文件
        4.1.3 建立绿地出入口点要素数据文件
        4.1.4 构建网络数据集
    4.2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2.1 服务范围分析
        4.2.2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2.3 步行服务范围盲点分析
    4.3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评价
    4.4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
        4.4.1 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
        4.4.2 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服务半径评价
        4.4.3 城市人口分布评价
        4.4.4 土地建设可行性评价
        4.4.5 城市声环境评价
    4.5 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与拟建公园区域划定
        4.5.1 公园选址单一影响因子的权重划定
        4.5.2 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
        4.5.3 拟建公园区域划定
5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及建设指引
    5.1 城市发展概况
        5.1.1 区位及城市基本情况
        5.1.2 自然条件
    5.2 公园绿地现状调研
        5.2.1 公园绿地现状
        5.2.2 城市公园使用情况调研
        5.2.3 城市居民对公园绿地满意度调查
    5.3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
        5.3.1 确定绿地结构
        5.3.2 规划布局
        5.3.3 规划体系
        5.3.4 规划指引
    5.4 公园分类指导
        5.4.1 综合公园
        5.4.2 社区公园
        5.4.3 专类公园
        5.4.4 游园
    5.5 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体系构建
        5.5.1 防灾公园规划布局策略
        5.5.2 防灾公园选择
        5.5.3 防灾公园树种建设指引
        5.5.4 防灾公园设施配置
    5.6 优先建设的公园选取
        5.6.1 位置分配模型的应用
        5.6.2 位置分配模型的构建与运算
        5.6.3 “北园”景观核心的建设思路
6 结论与讨论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2)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关绿色发展内涵
        1.2.2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内涵
        1.2.3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测度
        1.2.4 有关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1.2.5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的内涵
        2.1.2 旅游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2.2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绿色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3.2 构建原则
        3.2.1 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
        3.2.2 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
        3.2.3 可测性与可比性原则
    3.3 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3.3.1 准则层框架
        3.3.2 指标层选择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运用AHP确定准则层权重
        3.4.2 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层权重
    3.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第四章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分析
    4.1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4.1.1 空间维度分析
        4.1.2 时间维度分析
    4.2 我国各省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维度层分析
        4.2.1 旅游资源禀赋指标
        4.2.2 旅游业生态环境指标
        4.2.3 旅游业经济发展规模指标
        4.2.4 社会支持度指标
第五章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效应分析
    5.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5.2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空间效应
        5.2.1 全局空间效应
        5.2.2 局部空间效应
    5.3 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空间效应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3.2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5.3.3 回归结果及空间效应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ParkScore的美国城市公园研究及其对西安城市公园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城市公园系统的概念及发展脉络
        1.3.1 城市公园系统相关概念
        1.3.2 城市公园功能
        1.3.3 城市公园系统发展脉络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评价指标体系
        1.4.2 国外评价指标体系
        1.4.3 国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1.4.4 文献评价
    1.5 论文研究架构
        1.5.1 研究的基础准备工作
        1.5.2 研究切入点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及路线
第二章 Park Score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 Park Score评价指标体系概况与内容
        2.1.1 公园面积
        2.1.2 资金投入
        2.1.3 服务设施
        2.1.4 可达性
    2.2 指标体系权重及计分机制
    2.3 Park Score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2.3.1 指标体系的演变与优化
        2.3.2 可达性与公平性的研究
    2.4 Park Score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第三章 基于Park Score的美国城市公园特征分析
    3.1 美国城市公园现状分析
        3.1.1 美国概况
        3.1.2 美国城市公园现状的量化分析
    3.2 美国城市公园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3.2.1 公园面积变化趋势
        3.2.2 可达性变化趋势
        3.2.3 资金投入变化趋势
        3.2.4 服务设施变化趋势
        3.2.5 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
    3.3 美国典型城市公园系统分析
        3.3.1 巧借自然环境构建的明尼阿波利斯公园系统
    3.4 美国城市公园中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园游憩服务
        3.4.1 康养及老年中心
        3.4.2 遛狗公园
    3.5 Park Score评价指标体系对美国城市公园的影响
        3.5.1 弗雷斯诺公园系统革新
        3.5.2 旧金山公园系统优化
第四章 基于Park Score的西安城市公园系统的定量分析
    4.1 西安市概况
    4.2 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分析
        4.2.1 绿地空间分布特征
        4.2.2 服务设施特征
        4.2.3 公园主要使用人群特征及其活动需求分析
    4.3 Park Score指标体系的本土化修正
    4.4 西安市城市公园系统的定量分析
第五章 西安与美国城市公园的对比分析研究
    5.1 西安与美国城市公园指标数据对比
    5.2 特征差异分析
    5.3 特征差异成因分析
        5.3.1 政策引导
        5.3.2 人口结构
    5.4 对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和构建评价体系的启发和建议
        5.4.1 西安城市公园系统优化路径
        5.4.2 针对我国城市公园评价系统建设的建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Park Score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
        6.1.2 Park Score指标体系值得借鉴之处
    6.2 结论
        6.2.1 研究创新点
        6.2.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6.2.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环境会计的定义
        二、环境会计信息
        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第二节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环境经济学理论
        三、社会责任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节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导则和标准
第三章 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案例研究
    第一节 锡业股份简介
        一、基本情况介绍
        二、经营情况
        三、环境现状及环保治理
        四、安全环保风险
    第二节 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二、年报中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三、环境报告书中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第三节 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模型和数据来源
        三、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方式不唯一,增加查阅成本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客观性差
        三、环境会计核算方式陈旧
        四、披露信息的自主性较差
        五、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第二节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环境会计法律依据,制度和政策的缺乏
        二、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欠缺
        四、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政府层面
        一、完善法律法规,统一披露方式
        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三、加强对企业决策层的环保宣传教育
        四、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评价机制
    第二节 企业层面
        一、加强对管理层及员工的环保宣传教育
        二、增加继续教育环境会计项
        三、加强内控管理,提高披露信息的主动性
        四、健全监督体系,提高信息准确性
    第三节 社会层面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镇化研究进展
        1.2.1.1 国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1.2.1.2 国内城镇化研究进展
        1.2.1.3 城镇化研究评述
        1.2.2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2.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2.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2.2.3 生态安全研究评述
        1.2.3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关系研究进展
        1.2.3.1 国外研究进展
        1.2.3.2 国内研究进展
        1.2.3.3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
        2.1.1 城镇化
        2.1.2 生态安全
        2.1.3 协调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城市理论
        2.2.2 人地关系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地理状况
        3.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3.1.2 气候、水文特征
        3.1.3 土地利用状况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2.1 人口状况
        3.2.2 经济发展状况
        3.2.3 社会发展状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4.1 数据来源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4.2.3 城镇化等级划分
        4.2.4 生态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4.2.5 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3 数据标准化
    4.4 指标权重确定
        4.4.1 变异系数法
        4.4.2 熵值法
    4.5 评价模型构建
        4.5.1 改进的TOPSIS模型
        4.5.2 综合指数模型
        4.5.3 障碍度模型
        4.5.4 相对发展度模型
        4.5.5 耦合协调度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化水平评价
    5.1 城镇化水平时间分布特征
    5.2 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5.3 城镇化障碍因子分析
第6章 生态安全水平评价
    6.1 生态安全水平时间分布特征
    6.2 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6.3 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分析
第7章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关系评价
    7.1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相对发展状态分析
        7.1.1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相对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7.1.2 各地州市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相对发展水平分析
    7.2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分析
        7.2.1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7.2.2 各地州市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7.3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7.3.1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对策
        7.3.2 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8.2.1 不足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简要述评
    1.3 关键词阐释
        1.3.1 大气环境治理
        1.3.2 绩效评估
        1.3.3 PSR模型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及绩效评估概况
    2.1 辽宁省大气环境及治理概况
        2.1.1 辽宁省大气环境概况
        2.1.2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概况
    2.2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概况
        2.2.1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现状
        2.2.2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3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基于PSR模型的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框架
    3.2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
        3.2.1 基本原则
        3.2.2 具体内容
    3.3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3.3.1 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
        3.3.2 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形成
4 基于AHP-TOPSIS法的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
    4.1 运用AHP确定指标权重
        4.1.1 层次结构模型
        4.1.2 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4.1.3 权重的计算
        4.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 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估
        4.2.1 TOPSIS法概述
        4.2.2 评估过程及结果
        4.2.3 评估结果及问题分析
5 优化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的相关建议
    5.1 营造良好的绩效评估环境
        5.1.1 开展理论学习与教育宣传活动以树立正确的绩效评估观念
        5.1.2 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以强化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
    5.2 加强绩效评估专业性与全面性
        5.2.1 设立专门绩效评估部门或委托第三方以提高绩效评估专业性
        5.2.2 建立大气环境治理长效评估机制以提高绩效评估全面性
    5.3 强化对绩效评估结果的监督与使用
        5.3.1 建立无缝隙网格化环境监管以保证绩效评估结果公正性
        5.3.2 构建环境问责与容错均衡机制以强化绩效评估激励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的初步筛选
附录B 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PPP模式下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道路绿化管理
        2.1.2 PPP模式
    2.2 绿化管理理论
        2.2.1 绿色港口理念
        2.2.2 外部性理论
    2.3 PPP模式相关理论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项目区分理论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3 天津港道路绿化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3.1 天津港道路绿化管理现状
        3.1.1 道路绿化管理情况
        3.1.2 历年绿地数据与投资状况分析
    3.2 天津港道路绿化现行管理存在问题
        3.2.1 道路绿化管理体制问题
        3.2.2 技术人才匮乏
        3.2.3 资金问题
    3.3 天津港道路绿化引入PPP模式的主要依据
        3.3.1 多渠道融资弥补资金投入不足
        3.3.2 提升绿地景观效果
        3.3.3 有利于防范风险
        3.3.4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3.3.5 经济环境的改善
        3.3.6 PPP模式在环保绿化方面的应用经验
4 天津港道路绿化管理PPP模式方案设计
    4.1 PPP模式类型选择
        4.1.1 PPP模式类型
        4.1.2 天津港道路绿化PPP模式类型选择
    4.2 天津港道路绿化PPP模式主要原则
        4.2.1 定价原则
        4.2.2 公平原则
        4.2.3 收益与投资风险合理配比原则
    4.3 天津港道路绿化PPP模式的运营
        4.3.1 新建道路绿化项目
        4.3.2 改造及迁移绿化项目
        4.3.3 日常养护管理
    4.4 天津港道路绿化PPP模式的主要参与方
        4.4.1 天津港集团公司
        4.4.2 新区政府环境部门
        4.4.3 金融机构及银行
        4.4.4 专项基金管理部门
        4.4.5 私营企业、民营企业
        4.4.6 施工单位
        4.4.7 公众
5 天津港道路绿化PPP模式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PPP模式管理的机制保障
        5.1.1 建立健全PPP模式管理办法
        5.1.2 规范合同条款,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5.1.3 制定公平的考核监督机制
        5.1.4 制定私营企业、公众参与奖励机制
    5.2 PPP模式管理的组织及人才保障
        5.2.1 建立专业PPP管理服务组织
        5.2.2 加强PPP专业人才培养
    5.3 PPP模式管理的技术保障
        5.3.1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优化
        5.3.2 GIS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6 结论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文献综述
    2.2 相关理论概念
第3章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建设总体发展概况
    3.2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现状
    3.3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4章 国内外园林建设管理的实践及启示
    4.1 国内园林建设管理的成功案例
    4.2 国外园林建设管理的成功案例
    4.3 国内外园林建设管理的启示
第5章 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的改革探索
    5.1 完善园林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2 理顺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组织形式
    5.3 加强园林规划管理
    5.4 完善园林建设管理制度
    5.5 优化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养护及投资模式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1.3.1 北京市中心城
        1.3.2 绿色空间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2.1.2.6 遥感制图
        2.1.2 社会经济数据
        2.1.3 自然数据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2.1.3.2 土壤数据
        2.1.3.3 地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4.2 方法原理
        2.2.4.3 建模步骤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5.2 方法原理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气候概述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植被
        3.1.5 经济发展概述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3.2.1 概述
        3.2.1.1 北平湾
        3.2.1.2 自然水系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3.2.4.3 运河的衰落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1 斑块数量(NP)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1 斑块密度(PD)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4.3.2.4 边缘密度(ED)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4.5 本章小结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8.2.1 生态安全格局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8.2.1.2 植被覆盖
        8.2.1.3 农田
        8.2.1.4 水域缓冲区
        8.2.1.5 地质灾害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8.2.2 游憩需求格局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8.2.3 文化保护格局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8.3.1.1 关键生态源
        8.3.1.2 关键游憩源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国土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 张锐.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旅游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效应分析[D]. 李雨婷. 河北大学, 2021(02)
  • [3]基于ParkScore的美国城市公园研究及其对西安城市公园建设的启示[D]. 方浩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锡业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 平丽堃.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北疆地区城镇化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研究[D]. 李艳艳. 新疆大学, 2020(07)
  • [7]辽宁省大气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研究[D]. 陈俊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PPP模式下天津港集团公司道路绿化管理研究[D]. 李洋.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9]乌鲁木齐市园林建设管理问题研究[D]. 孙喆.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10]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土地绿化投资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