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标定

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标定

一、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校正(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平[1](2021)在《机载吊舱两轴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郑宏利[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装甲车辆综合化、复杂化、智能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火控系统是火力控制中枢,直接决定了装甲车辆的作战力。作为火控系统的关键部件,火控计算机常年在恶劣的工况中工作,这使火控计算机极易发生异常,及时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与诊断,可以减少异常排除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对火控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状态评估模型与故障诊断模型实现对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与诊断。火控计算机结构复杂,数据信号繁多且各模块之间具有较强耦合关系,单一的方法难以对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评估,所以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组合权重融合灰色聚类原理的状态评估方法来实现对火控计算机运行状态的评估。一般情况下,火控计算机有五种运行状态,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其处于哪种状态。火控计算机的运行状态通常依靠定量与定性指标进行表征,一般的方法无法同时处理定量与定性指标,所以本文采用权重的策略处理定量与定性指标,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求取主观权重,但层次分析法在求解过程中依赖于专家经验构建判断矩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本文利用熵权法求取客观权重,通过将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结合得到组合权重,使权重的构建更加合理。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聚类分析原理,最终评估结果需要根据组合权重与评估权矩阵得出,本文通过模糊C均值计算出白化权函数的转折阈值,再通过白化权函数求出评估系数,最终得出评价指标的评估权矩阵。本文通过优化权重与评估权矩阵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对火控计算机进行了状态评估。此外,火控计算机的电源模块为整个火控计算机提供“动力”,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系统瘫痪,为保障火控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对火控计算机电源模块进行故障诊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源模块历史故障数据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邻域粗糙集对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得到关键属性集,然后通过支持向量机构建故障分类模型,但支持向量机是二分类问题,所以采用二叉树方法构造多个支持向量机来解决多分类问题。最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参数的好坏容易影响分类效率,所以引入蚁狮算法来优化支持向量机中的参数,以此建立了一个更加准确的分类模型。通过实验,本文所提出的状态评估模型可以准确地对火控计算机进行状态评估,为火控计算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诊断模型能够对电源模块的故障进行分类,为后续排除故障提供依据。本文通过优化状态评估模型与故障诊断模型更好的实现了对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与诊断。

岳鑫,李亮亮,王红军,吕志刚,刘丙才[3](2021)在《拟合标定模型的火炮稳像标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炮武器瞄准镜标定的性能指标好坏直接影响首发命中概率,为了提高火炮稳像标定精度,建立了一种拟合标定模型。构建融合频域滤波的阈值分割模型消除成像灰度级不均匀的影响,构建长直线拟合模型实现火炮稳像靶心的标定,构建标定定位轴模型实现稳像精准标定检测。所提方法可有效地消除成像灰度级不均匀现象,具备较好的分割去噪效果,横纵向标定长直线的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646和0.993913,横纵向坐标标定误差分别为小于等于0.15%和小于等于0.005%。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标定方法可精准地实现火炮瞄准镜的标定检测。

陈友龙[4](2020)在《朝鲜新型“主力坦克”和装甲车浅析》文中认为2020年10月10日,朝鲜在史无前例的凌晨大阅兵中,展示了其最新研制的主战坦克(共9辆)。金柱三中将率领被誉为"朝鲜人民军战斗力的象征、铁拳"的新型主战坦克驶过金日成广场,接受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此外,一款外形颇像美国"斯崔克"的8×8轮式火力支援车也让人眼前一亮。本文将对这两种装备做一个浅析,供读者参考。

张小聪[5](2019)在《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反射镜稳瞄系统能够隔离载车的扰动,使安装在载车上的瞄准设备不会因为载车运动时受到干扰而丢失目标,确保瞄准设备在载车静止或行进间都能够稳定地瞄准和跟踪目标。本文在已有的上反射镜稳像式火控系统的基础上,对稳瞄系统的伺服控制器部分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稳瞄系统的稳像精度。作者在研究了大量关于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资料后,设计了一款基于ARM7微处理器的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器,并对控制器中涉及到的伺服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介绍了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稳定机理,并给出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其次,分析了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仿真控制方案与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在确定稳瞄伺服系统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了稳瞄伺服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仿真模型,并且还分析了经典PID控制算法的弊端,提出将非线性PID算法、扰动观测器思想以及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上反射镜稳瞄系统伺服控制器的设计当中;对稳瞄伺服系统可能受到的干扰进行分析,着重考虑路面不平度对稳瞄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为后续对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接着,介绍了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伺服控制器的主要硬件电路包括主控制器最小系统电路、通信模块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等。然后,针对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器硬件电路的设计,设计出伺服控制器各个硬件功能模块的软件程序,为伺服控制器的数据通信、模-数转换和电机驱动等硬件模块提供软件解决方案,并且还对各个硬件模块的软件程序进行了功能测试,测试结果满足伺服控制器的功能要求。最后,对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分别将非线性PID算法、扰动观测器思想以及自抗扰控制算法应用于上反射镜稳瞄系统伺服控制器的设计当中,通过仿真来分析稳瞄系统的控制精度、扰动隔离性能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PID算法和扰动观测器的伺服控制系统可以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仿真系统所受到的外界干扰,能够改善伺服控制系统的扰动隔离性能和鲁棒性。

姚兆[6](2018)在《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战争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进程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武器装备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因此,各国在研究新型装甲车辆时,除继续保持大口径火炮,提高初速并且不断研制新弹种外,都把火控系统的研制摆在首要位置。瞄准线稳定技术作为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西方发达国家在19世纪90年代已成功将上反稳瞄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火控系统当中,而我国对上反稳瞄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技术不够成熟,部队现役大量的装甲装备还是简易火控,99式主战坦克火控系统采用的是较先进的下反稳像技术,近几年随着上反稳瞄技术的发展成熟,96A式坦克火控系统、99A式坦克火控系统、04式步兵战车火控系统、05式两栖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8×8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相继定型列装部队,虽然已经填补了技术空白,但在稳定精度、适应战车的机动性,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展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装甲装备火控系统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题以“××型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研制课题为背景,将陀螺理论、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控制理论、误差分析理论、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开展了典型双轴陀螺平台稳定机理的研究,并结合该课题产品样机的研制,进一步研究了上反稳瞄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制了上反稳瞄系统原理样机,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型步兵战车火控系统当中。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研制了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该系统由双轴陀螺稳定平台(上反组件)和稳瞄控制组合构成。从二自由度陀螺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其运动特性,研究了由二自由度陀螺构成的陀螺稳定平台类型及其典型应用。陀螺稳定平台采用半液浮积分陀螺作为惯性传感元件,用于敏感载体的扰动角速率;与稳定伺服校正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力矩电机构成稳定控制系统,完成瞄准线相对大地空间的稳定。其中陀螺稳定平台作为控制对象,主要编排有陀螺传感元件和电机执行元件,将敏感到的载体扰动送至稳瞄控制组合,同时接收经校正放大后的驱动信号,由力矩电机拖动反射镜实现瞄准线稳定。稳瞄控制组合接收火控计算机的控制逻辑和控制信号,完成系统的上电时序控制、工况转换、传感器数据处理、陀螺供电、稳定误差信号校正、功率放大、瞄准跟踪控制及伺服信号的校正放大,从而实现瞄准线双向稳定控制、跟踪控制、目标角速度输出、瞄线手动调漂及瞄准线伺服于火炮线的伺服控制等功能,并将火控计算机所需的状态信号和传感器信号发送给火控计算机。针对经典PID控制抗干扰能力差、控制精度低的缺陷,采用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相结合,对比研究了多种控制策略;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和自抗扰控制理论,为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通过仿真实验和实物测试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充分考虑武器装备工作的特殊性,针对目前国产装备可靠性低的现状,应用FMECA方法对上反稳瞄系统进行了可靠性设计,为本系统建立了可靠性数学模型,提出了模型假设条件,分别对稳瞄控制组合和上反射镜组件以及稳瞄系统总体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并提出了可靠性技术设计概念。针对不同作战地形条件对瞄准线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上反稳瞄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验证。

贾雪涛[7](2018)在《新型车长观瞄跟踪镜装调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车长观瞄跟踪系统是现代战争中车载武器的重要设备,是实现战场搜寻、识别、跟踪目标的主要装备,具备昼/夜等全天候作战功能。本车长观瞄跟踪镜主体采用了挑担式和潜望式光学平台相结合的综合光电结构型式,在可见光直瞄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成像通道,将电视探测器、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机,分别置于可见光通道的旁侧。多传感器之间的平行性由高精密俯仰回转轴系保证。围绕某新型车长观瞄跟踪镜,总结该型车长镜光学系统以及结构系统在装配与调校过程的工艺和检测方法。对光学系统的定中心、多传感器光学窗口粘接、轴系动密封性、可见光通道与传感器通道的光轴同步一致性和消像旋光学系统等技术难点进行分析,与相关技术部门合作对关键技术及要求进行攻关,通过装调实验研究,对于新旧装调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最佳的装调技术方案。

王东军,秦立云[8](2016)在《“指哪打哪”——坦克射击的学问》文中研究表明单车赛中三发不中,是校炮的问题吗?2016年俄罗斯"坦克两项"比赛单车赛中,我军代表队第一个出场的车组,坦克炮静对静射击全部三发脱靶,引起了广大军迷的一片哗然。大家都在分析原因。有人说,这是因为校炮后工况没有稳住。这样的分析对吗?首先,我们来看看校炮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武器在射击之前必须要精确地完成校正,否则要想准确命中目标是很困难的。武器的校正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瞄哪指哪",第二个

东进[9](2016)在《众说纷纭 谁对谁错——再析坦克大赛三发未中》文中研究说明俄罗斯"2016国际军事比赛",我军代表队再次获得团体第二名、单车赛冠亚军的好成绩,使时刻关心我国军队建设的广大军迷朋友无不欢欣鼓舞。不过在单车赛和此后的半决赛中,我参赛队曾两次在坦克炮射击中,3发全部未中,引起了国内军迷的极大关注,以及众多媒体的猜测和评论。但很多评论,都是不了解坦克实车操作者,根据片面的知识和信息,做出的错误猜测。笔者这次就对于"三发未中"的原因,从装备技术原理、武器操作、军事训练等方面发表几点个人看法。

姚鎏,王建飞,周世海,葛辉[10](2014)在《稳像式火控系统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装甲兵传统的枪代炮射击训练进行分析,并结合稳像式火控系统射击的特点,得出射手要减小瞄准操作误差、提高射击密集度,必须掌握平稳跟踪目标的动作要领。由于缺乏训练和检验该动作要领的手段,设计并制作了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提出检验训练合格的标准,从而使射手较好地掌握平稳跟踪目标的动作要领,提高了小型射击场的训练效率。经过部队和院校多轮训练使用,效果良好,且该装置已配发装甲兵部队。

二、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校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状态评估国内外现状
        1.2.2 故障诊断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架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理论
    2.1 研究对象分析
        2.1.1 火控计算机介绍
        2.1.2 火控计算机信号分析
        2.1.3 火控计算机故障分类
    2.2 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基本理论
        2.2.1 机器学习的发展进程
        2.2.2 机器学习在评估与诊断中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控计算机的状态评估基本方法
    3.1 评估指标赋权法分析
        3.1.1 主观赋权法
        3.1.2 客观赋权法
    3.2 熵权法
        3.2.1 熵的理论
        3.2.2 熵权法原理
    3.3 层次分析法
        3.3.1 一般层次分析法
        3.3.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3.4 灰色系统理论
        3.4.1 灰色系统理论对火控计算机运行状态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3.4.2 灰色聚类评估方法
        3.4.3 改进的灰色聚类状态评估步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模型构建方法
    4.1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模型
    4.2 建立评估模型
        4.2.1 确定白化权函数
        4.2.2 组合赋权计算
        4.2.3 综合状态评估
    4.3 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法验证
        4.3.1 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
        4.3.2 评估模型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控计算机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方法
    5.1 支持向量机
    5.2 邻域粗糙集
    5.3 蚁狮优化算法
    5.4 火控计算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5.4.1 基于NRS-ALO-SVM的多分类故障诊断模型
        5.4.2 实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3)拟合标定模型的火炮稳像标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基本原理
    2.1 标定装置参数
    2.2 整体框架
    2.3 融合频域滤波的阈值分割
    2.4 建立长直线拟合模型
    2.5 建立标定轴模型
        1) 基于轮廓的掩模
        2) LSD局部短线标定定位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阈值分割模型测试
    3.2 长直线拟合模型测试
    3.3 标定轴模型测试
    3.4 定量指标描述
        1) 直线拟合模型的相关性描述
        2) 局部短线标定定位的相关性描述
        3) 标定系数的相关性描述
        4) 装置标定的相关性描述
4 结 论

(4)朝鲜新型“主力坦克”和装甲车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新“主力坦克”
    坦克炮
    火控系统
    人员布局
    装甲防护
    导弹武器
    底盘和动力装置
崭新的朝鲜“骏马”改进型装甲车
结语

(5)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2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总体分析
    2.1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组成
    2.2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稳定机理
    2.3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
    2.4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方案的研究
    3.1 上反射镜稳瞄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
        3.1.1 上反射镜稳瞄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
        3.1.2 上反射镜稳瞄系统控制方案的实现
    3.2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3.2.1 基于经典PID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3.2.2 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3.2.3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3.2.4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扰动分析
    4.1 路面不平度对稳瞄伺服系统的干扰
        4.1.1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学特征
        4.1.2 基于线性滤波白噪声法的路面不平度数值模拟
        4.1.3 基于谐波叠加法的路面不平度数值模拟
        4.1.4 路面不平度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4.1.5 路面不平度对稳瞄系统俯仰角的影响
    4.2 稳瞄伺服系统受到的其他干扰
        4.2.1 摩擦力矩干扰
        4.2.2 电机波动力矩干扰
    4.3 本章小结
5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5.1 控制器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5.2 主控制器的选型
        5.2.1 伺服控制器的工作流程及功能任务
        5.2.2 伺服控制器主控芯片的选型
    5.3 主控制器最小系统的电路设计
        5.3.1 电源电路
        5.3.2 时钟电路
        5.3.3 复位电路
        5.3.4 JTAG接口电路
    5.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5.4.1 RS-232 接口电路
        5.4.2 CAN总线接口电路
    5.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5.5.1 电机驱动器电路
        5.5.2 电机电流反馈电路
    5.6 伺服控制器硬件电路PCB的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6.1 伺服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
        6.1.1 控制器软件程序的功能分析
        6.1.2 伺服控制器软件程序的总体流程
    6.2 数据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6.2.1 RS-232 通信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6.2.2 CAN通信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6.3 A/D模块程序设计
    6.4 电机驱动模块的软件设计
        6.4.1 PWM驱动程序设计
        6.4.2 定时器中断程序设计
        6.4.3 三闭环PID控制程序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7.1 上反射镜稳瞄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7.1.1 直流力矩电机的仿真模型
        7.1.2 光纤陀螺的仿真模型
        7.1.3 电流反馈环节的仿真模型
        7.1.4 PWM驱动器的仿真模型
    7.2 基于非线性PID控制算法的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7.2.1 基于非线性PID算法的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7.2.2 基于非线性PID算法的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
        7.2.3 基于非线性PID算法的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7.3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7.3.1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7.3.2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
        7.3.3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伺服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7.4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
        7.4.1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
        7.4.2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
        7.4.3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伺服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工作总结
    8.2 后续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稳瞄系统发展现状
    1.3 装甲车辆火控系统稳瞄技术分析
        1.3.1 稳瞄机理研究现状
        1.3.2 稳瞄系统中的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上反稳定平台稳定机理研究
    2.1 二自由度陀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2 二自由度陀螺仪类型
        2.2.1 积分陀螺
        2.2.2 测试陀螺
    2.3 上反稳瞄系统原理分析
        2.3.1 稳定用惯性元件原理
        2.3.2 稳像机理
        2.3.3 瞄准线稳定原理
        2.3.4 瞄准线操纵原理
        2.3.5 半角机构的实现方案
        2.3.6 上反稳瞄系统瞄准线随动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反稳瞄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架构
    3.2 双轴陀螺稳定平台设计
        3.2.1 关键重要元件选型设计
        3.2.2 U型架及横梁设计
    3.3 稳瞄控制组合设计
        3.3.1 稳瞄控制功能设计
        3.3.2 控制组合硬件设计
    3.4 稳瞄控制软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上反稳瞄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4.1 被控对象机械特性对稳瞄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4.1.1 传动刚度对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
        4.1.2 机械谐振对伺服系统特性的影响
        4.1.3 摩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 PID鲁棒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
        4.2.1 速率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4.2.2 速率积分陀螺稳定跟踪系统
    4.3 指令内模控制器设计
        4.3.1 控制基础
        4.3.2 “指令内模”控制器稳定系统的设计
        4.3.3 “阶跃内模”控制系统设计
    4.4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4.4.1 滑动模态定义及数学表达
        4.4.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定义
        4.4.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陀螺去噪仿真研究
    5.1 陀螺噪声分析和滤波方法研究
    5.2 小波滤波方法应用研究
        5.2.1 小波分析
        5.2.2 小波的性质
        5.2.3 小波变换的去噪原理
    5.3 小波去噪的仿真分析
        5.3.1 不同阈值条件下的仿真结果
        5.3.2 不同小波分解层次的仿真结果
        5.3.3 消噪方法简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6.1 可靠性设计机理
    6.2 可靠性参数体系
    6.3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建模
        6.3.1 流程设计
        6.3.2 数学模型假设和条件
        6.3.3 数学模型构建
    6.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6.4.1 可靠性指标分配
        6.4.2 稳瞄控制组合可靠性预计
        6.4.3 上反射镜组件可靠性预计
        6.4.4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预计
    6.5 上反稳瞄系统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
    6.6 上反稳瞄系统可靠性设计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术技术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7.1 瞄准线运动特性分析
    7.2 安装基座振动及射击冲击特性试验
        7.2.1 跑车振动试验
        7.2.2 射击冲击试验
    7.3 上反稳瞄系统总体性能试验及结果分析
        7.3.1 瞄准线电气工作角度
        7.3.2 瞄准线自身抖动幅度
        7.3.3 瞄准线漂移速度
        7.3.4 最小瞄准速度
        7.3.5 最大瞄准速度
        7.3.6 瞄准线稳定误差
        7.3.7 抗振性试验要求
        7.3.8 抗冲击试验要求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的主要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致谢

(7)新型车长观瞄跟踪镜装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观瞄镜技术的发展情况
        1.1.2 国内车载观瞄跟踪镜的发展情况
        1.1.3 国内外车载武器光电系统对比
    1.2 车载光电系统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工程背景和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工艺方案的制定
        1.4.2 检测方案的制定
        1.4.3 关键装调方案的制定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某车长观瞄跟踪镜的系统构成及性能指标
    2.1 该型车长观瞄跟踪镜的原理及构成
        2.1.1 光电综合转台的原理
        2.1.2 T型“挑担式”结构的介绍
        2.1.3 该型车长观瞄跟踪镜的系统构成
        2.1.4 车长观瞄跟踪镜的主要功能
        2.1.5 车长观瞄跟踪镜的可见光光路原理
    2.2 主要设计性能指标
第三章 车长观瞄镜系统装调技术分析及检测方案制定
    3.1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的工艺分析
        3.1.1 影响产品光学性能的技术分析
        3.1.2 产品定中心的分析
        3.1.3 对影响整机正交性的因素分析
        3.1.4 影响光轴平行性的分析
        3.1.5 影响气密性的分析
        3.1.6 别汉棱镜的光学特性分析
        3.1.7 复杂多轴系的一致性精密装调技术分析
    3.2 对整机在交付使用后的可预见问题分析
        3.2.1 产品更换维修各光学系统后光轴平行性的保证
        3.2.2 产品轴系在使用时的水密保护
    3.3 产品总工艺方案的制定
    3.4 产品主要性能的检测方案制定
        3.4.1 车长观瞄跟踪镜的正交性的装调以及检测方案
        3.4.2 各光学系统光轴同轴性的装调以及检测方案
        3.4.3 车长观瞄跟踪镜零位走动检测
第四章 系统关键装调技术研究
    4.1 光学系统的定中心技术研究
    4.2 多传感器光学窗口粘接关键技术研究
        4.2.1 光学窗口的受力分析
        4.2.2 粘接应力的分析及解决
        4.2.3 压圈应力的分析及解决
        4.2.4 镜框应力的分析及解决
        4.2.5 光学玻璃倾斜的装配
    4.3 车长观瞄跟踪镜轴系动密封性的技术研究
    4.4 保证可见光通道与传感器通道的光轴同步一致性研究
        4.4.1 1/2钢带传动机构装调与预紧
        4.4.2 空间回转轴的可视化标定
    4.5 消象旋组件系统误差的调节的技术分析
        4.5.1 别汉棱镜组的装调技术
        4.5.2 整机的消像旋装调技术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产品评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稳像式火控系统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并列机枪代炮射击训练分析
2 稳像式火控系统射击的特点
    2.1 稳像式火控系统的射击诸元
    2.2 稳像式火控系统的射击动作
3 稳像式火控系统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
    3.1 训练控制装置需求分析
    3.2 训练控制装置原理设计
4 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在训练中的应用
    4.1 训练检验标准
    4.2 训练内容多样
5 结束语

四、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校正(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载吊舱两轴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李健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机器学习的火控计算机状态评估与诊断方法研究[D]. 郑宏利.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3]拟合标定模型的火炮稳像标定方法研究[J]. 岳鑫,李亮亮,王红军,吕志刚,刘丙才. 光学学报, 2021(15)
  • [4]朝鲜新型“主力坦克”和装甲车浅析[J]. 陈友龙. 兵器知识, 2020(11)
  • [5]上反射镜稳瞄伺服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D]. 张小聪.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6]装甲车辆上反稳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姚兆. 东北大学, 2018(01)
  • [7]新型车长观瞄跟踪镜装调技术研究[D]. 贾雪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8)
  • [8]“指哪打哪”——坦克射击的学问[J]. 王东军,秦立云. 兵器知识, 2016(11)
  • [9]众说纷纭 谁对谁错——再析坦克大赛三发未中[J]. 东进. 兵器知识, 2016(10)
  • [10]稳像式火控系统实弹射击训练控制装置设计与应用[J]. 姚鎏,王建飞,周世海,葛辉.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4(04)

标签:;  ;  ;  ;  ;  

稳像火控系统的武器标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