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哲谈女子缠足

陈恒哲谈女子缠足

一、陈衡哲谈妇女缠足(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飞[1](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钟佳敏[2](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重点考察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着力挖掘作家深藏于文字背后书写态度。自晚清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科技知识不断传入中国,不仅给中国人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让中国人对人体的结构和生命的形成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生育观念也由此发生了转变。“五四”过后,文学作品中有关生育书写的文字逐渐增多。对生育不同的描写方式,实际上展现的是作家的生命观,甚至是人生观。不仅如此,对生育的书写,也体现着作者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从现代文学作品中书写生育的文字中透视出不同的生育态度。绪论部分整体梳理了从古代到清朝国门洞开后,生育观念发生的转变,点明对生育书写展开研究的意义。正文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在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清朝,知识分子是怎样一步步将女性的生育意义提升到关乎民族国家命运的高度的。以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着作和晚清科幻小说为重点分析文本。同时对女性在面临革命和生育的两难选择时的自我分裂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以“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大力倡导的妇女解放运动为背景,从生育对女性的束缚展开论述,分析新时期女性生育观念发生的细微变化。第三部分以现代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生育陋习和重男轻女等传统生育观念给女性生育带来的影响为出发点,揭露出女性在传统生育观念规训下的无权状态。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所论述的生育现象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再次点明了核心观点,并对现代文学中生育书写的后续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或建议。

张心悦[3](2020)在《陈衡哲女性观研究》文中认为陈衡哲(1890-1976),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祖籍湖南衡山。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派女留学生,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是主张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女学者,是五四时期女性思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陈衡哲幼年时,良好的家庭氛围与知识熏陶,使其思想观念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她赴美留学的经历,使其思想观念中带有西方女权运动自由平等的色彩。她归国后与丈夫幸福的婚姻生活又为其女性观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陈衡哲的女性观是中西观点碰撞的产物,是其根据自我经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产物。本文力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其女性观形成的背景与其女性观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女性观的特点及现实启示。本文首先阐述了陈衡哲的生平述略,宏观上对这位历史人物有着总体的把握。其次,阐明了她女性观形成的背景,这是其中西并包的女性观形成的主要源泉与重要因素。再次,文章着重介绍了陈衡哲女性观的主要内容,即三个方面:教育观、职业观、婚姻观。进而又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切入,深入细致地剖析了陈衡哲的女性观。接着,笔者结合陈衡哲的文章着作及生活经历,论述她对其女性观三个方面的自我实践,以此来论证其女性观的可行性与价值性。最后,总结了陈衡哲女性观的特点、探究其观点中的局限性及现实启示,为当前和以后的女性实践提供借鉴。

康凯斐[4](2020)在《新生活运动中的《妇女新生活月刊》研究(1936-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是一场以“规矩、清洁”为目标的生活习惯改革运动。妇女界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简称“妇指会”),隶属于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作为全国组织领导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的总机构,“妇指会”带领广大妇女投身新生活运动中,并出版编印《妇女新生活月刊》。《妇女新生活月刊》是反映女性议题的重要平台。除了报道国内外妇女生活的状况,还介绍了大量关于女性个人、家庭卫生、抚育儿童等相关科学知识,提高了妇女认识和生活质量。此外,作为沟通“妇指会”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也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除了传达落实“妇指会”的各项政策,总结记录“妇指会”各项活动和政绩外,还宣传抗战救国知识和劳军爱国运动,大大促进了“妇指会”的工作。该刊中的文章积极宣传了国家所期待的理想女性形象,她们不仅能把家庭生活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能扛起国家社会赋予她们的重要职责。为了各种现实的需要,这些论述强调妇女新生活的重要性和妇女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使得高修养、有牺牲服务精神的理想女性变成妇女唯一正确的选择,成为每一个妇女的人生追求。期刊采用一系列严密的叙述逻辑,将每一个人泛政治化,纳入国家的控制之下。其独特的规训体系从各方面定义理想女性,规范其权利和义务,形塑新时代的新妇女,国家权力借此对妇女进行全面改造。国民政府希望通过教化塑造理想女性的急切心理,更加重了妇女的义务,妇女成为多种压力的承载者。期刊特别强调的“进步”观念,让每一个妇女争先恐后地去做理想女性,这种强烈的追求牺牲了妇女的其他生活,社会期待变成了限制妇女的枷锁。《妇女新生活月刊》是一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生活状态的女性期刊,虽然发行时间短暂,但该刊的独特性在于拥有官方刊物和妇女刊物的双重属性,使我们可以多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此时期的历史。《妇女新生活月刊》所传播的科学知识、宣传的理想女性形象、传递的社会价值观,对当时的人们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而对女性观念、抗日战争、社会文明产生重要影响。

蔡佳敏[5](2020)在《四川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7)》文中指出1934年2月新生活运动在蒋介石的倡导下于南昌发起,意图以改变国民日常生活习惯、国民道德,实现国家民族复兴。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第一期推行清洁规矩运动,以此为基础实现国民的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它有对国民言行生活进行规范的一面,同时也有提高国民素质,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一面。在蒋介石的推动下,各省逐渐成立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推行新生活运动,四川地区各县市也积极响应。四川地区抗战前的新生活运动以1935年3月四川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在重庆的重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初期因组织涣散,以及四川地区还未统一,新生活运动进展缓慢。1935年3月以后四川地区新生活运动才逐渐步入正轨。通过新生活运动,可以看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为将四川地区建设成为民族复兴根据地,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对四川地区进行革新,新生活运动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从日常生活、以及意识上对川民进行规范,以塑造国民政府所需要的现代国民。但通过对其推行主体及推行过程的分析,发现它很难达到蒋介石及国民政府的构想。其关键在于它推行的内容,因为不能解决四川民众的实际需要,无法得到川民的认同,因此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但新生活运动在推行过程中,所制定的一些生活和行为标准,在改良社会习俗,提高川民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钱菲菲[6](2019)在《多重面相的女学生主体 ——论晚清到1920年代的女学生写作》文中研究说明清末以来,为配合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各类现代性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在“小说界革命”和“兴女学”的双重感召之下,新小说和女学生开始结合并产生了“女学小说”,在社会思潮变革的历史语境中,女学生的主体性呈现出驳杂的状态。论文以文学叙事和非文学表述中的女学生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外部不同话语类型对女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书写,考察女学生在“他者化”书写和“自我化”审视中如何树立起自我主体性,进入到对自我主体身份的确认。在后现代主义中,主体取决于差异系统和延异活动,在这样的启发下,论文在外部的叙事分析之外,还试图通过对女学生群体内部书写的分析,关注女学生本身的生活态度及价值取向之差异,论述在集体塑造过程中自我主体的建构和生长。通过对女学生主体性内涵、形象、身份的分析,重现当时舆论环境中女学生的生存状态。在由“外”到“内”的全面梳理中,女学生主体性的建构遭遇着各种话语力量间的角逐,论文就是以这些话语力量的不同言说为切入,去认识晚清到1920年代这个历史区间内女学生的自我主体的构建过程及其各类叙事背后的隐含价值尺度,反思女学生主体和社会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

田祝兰[7](2019)在《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中国一步步向现代文明社会转型,在这场千年巨变中,社会变迁引起社会观念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观念的变迁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尤其是备受歧视和压迫的中国女性。笔者选取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她们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在社会观念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时期的生存现状。五四女作家出生于19、20世纪之交,恰逢中国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观念变迁。她们大多出身于晚清贵族家庭,家境优渥,较之平民百姓而言更有机会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她们是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时代产物,她们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们深受社会观念变迁的影响,成为与紧锁深闺的旧式贵族小姐全然不同的人。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既接受了传统闺塾教育,又受到了现代西化教育的洗礼;她们追求事业成功,以新视野考察周遭世界,成为独立自主的女国民;她们追求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夫妻平等;她们公开与人交往,构建人际网络。简言之,她们已经具备了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她们代表两千多年始终蜷缩于历史地心的缄默女性冲出地表,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中心,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传记、书信为依托,辅之以回忆录、文集等文献资料,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归纳法,论述近代中国社会女子教育观念、女权观念、婚姻观念、女性公开社交观念等的社会变迁,对民国女性作家成长、成才的影响。本文以凌叔华为例,通过对凌叔华对待教育、事业、婚姻、社交的态度和行为的分析与考察,力求较为客观而准确地揭示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对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五四女作家的影响。

张凯默[8](2019)在《叛逆:现代三位女作家童年书写的共同主题》文中提出在现代女作家中,尤爱创作自传的有陈衡哲、谢冰莹、苏雪林等,其童年书写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比较她们的童年书写后可发现,在渲染男性气质、颠覆性别秩序、挣脱私塾教育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色。三位女作家的童年书写是成为自强自立女性后的初心回溯,同时也为现代文学提供别样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景观。三位女作家以童年之"我"对五四之"我"做出回应,用童年经验中所谓"男子气"呼应人格独立、崇尚自我的五四精神。在这个意义上,三位女作家刻画的"叛女"形象,其实就是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的一种投射。

张瑾[9](2017)在《从“女学生”到“女作家” ——第一代女作家的历史生成与文学想象》文中研究指明五四,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人的发现、女性解放的呼声下,现代意义上的“女学生”得以现身,从“女学生”到“女作家”,冰心、陈衡哲、冯沅君、石评梅、苏雪林、庐隐等第一代女作家开始“浮出历史地表”。她们诞生于“五四”也内在于“五四”,从国族启蒙到性别觉醒,从社会发展到个性解放,第一代女作家以独特的思想风貌与艺术风格成功占据现代文学一隅,成为女性文学研究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本论文从梳理女学生浮出历史地表的历史脉络入手,讨论了从“女学生”到“女作家”的历史场景,并对第一代女作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其历史生成轨迹、探讨其文学想象与建构。论文从史料考查、文本细读出发,探究了五四时代契机给予女性写作发生的支撑,并通过对她们的文学作品的考察,试图探寻现代女性的身份认同、性别觉醒、生命经验等重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女性的生存发展、女性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史料考查和文本细读的背景下展开,考查西方传教士与先进男性知识分子相关事迹,探究其与第一代女作家浮出历史地表的关系,并考查第一代女作家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生平经历相关史料,讨论相关性别解放、民族话语、主体意识建构议题,有针对性地对女学生浮出历史地表问题、女学生向女作家转变问题、第一代女作家文学想象问题进行分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从论文研究的缘由和目的出发,梳理第一代女作家发展流变以及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第二部分以“女学生”浮出历史地表为线索,考查相关史料,探讨女性解放问题。第三部分以“女学生”向“女作家”身份转变为背景,探寻女性写作发生的历史契机,以观之五四文化场域对女性发声提供的帮扶现象。第四部分,从第一代女作家文学作品明显带有的性别经验和浓厚“自传”色彩方面入手,围绕“情爱”、“启蒙”、“自我”三方面探讨第一代女作家文学想象,挖掘女性生存发展问题。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了总结。本论文通过考查女学生浮出历史地表,并成功实现从“女学生”到“女作家”身份转变的历史生成轨迹,探讨女性解放、女性主体意识问题,讨论五四历史契机对女性写作发生的巨大影响,在对第一代女作家文学想象的论述中,扩展女性生存发展空间。本论文认为第一代女作家不仅作为浮出历史地表的“符号”出现,也不仅是女性发声的“标签”人物,其对五四精神的承继、时代责任的主动承担、以及性别和谐的不懈探索的一系列努力,至今仍具有不灭的现实意识。也期望第一代女作家不懈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当下身处“消极堕落”、“现代焦灼”境遇的年轻一代产生某种启示。

肖小云[10](2016)在《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文中认为福柯曰:"启蒙首先意味着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 "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这是启蒙的首要含义。对中国女性来说,启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传统文化的限囿中走出来,从男权中心文化派定的"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中跳脱出来,从工具化与依附性的存在中跳脱出来,重塑一个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这是本文对于女性启蒙的界定。而女性写作,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女性作家的写作;二,具有女性意识的写作。而女性意识,是指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本论题的女性启蒙的概念,导论与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拟设置五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婚恋;女性与革命;执着的探索。具体来说:第一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主要从启蒙发生之前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遭际来阐述女性的悲剧性存在;第二章,"女性与教育",主要从现代教育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女性就业即经济独立等方面的影响上来探讨教育在女性生命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亦探讨这种作用的有限性——因为教育要在女性的生命塑造中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作用,还有赖于女性自身的坚初、顽强等质素;第三章,"女性与婚恋",主要从女性对于自由婚恋的追求及其在追求过程中的陷落来阐释女性启蒙的艰难;第四章,"女性与革命",从女性与革命的复杂关联——女性意识、女性婚恋、女性生命等与革命的复杂纠缠——中来透视女性启蒙的艰难;第五章,"执着的探索",就女性在教育、婚恋、革命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选取其中特别突出者(其中包括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因为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她们的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关联)予以分析阐释,以此来论证女性启蒙虽然艰难——女性启蒙的漫漫路途上有着诸多需要跨越的障碍或者需要披斩的荆棘甚或需要与之搏击的凶猛的野兽,然而,勇敢的新女性并不因为这重重的困难险阻而停止她们探索的步伐,停止她们改变传统的悲剧性命运、塑造自我新的生命的努力。也正因此,女性启蒙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终有取得最终胜利的—线希望。基于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结语"部分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处于新旧交接时代的女子,试图从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去实现她们的生命/命运突围,即由传统的"贤妻良母孝妇"的附庸性与工具性的"物"的存在向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的存在的转换:然而,相当悖谬的是:由于路上满布的荆棘与陷阱,无论踏上哪条道路,女性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自主自立的同时却往往落入更大程度的被束缚被压抑甚或被伤害的陷阱之中。探究这种种陷阱的根源,也即阻抑女性启蒙进程的"高墙",大体来看有两类:其一,女性自身的男权意识的遗毒与意志方面的软弱等问题;其二,为封建文化男权意识所毒害的他/她者的阻抑。如笔者文字上的表述"他/她者"所示,这个阻抑女性生命发展的"他/她者"既包括有着深厚男权意识的男人——男权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为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所毒化了的"男性化"的女人——男权文化的受伤者。而这两类荆棘与陷阱,或者说"高墙",其实都源于同一个东西:统治关系模式下的男权中心文化。然而,正因为女性启蒙的路途如此艰辛,现代女性们(包括文学文本中的人物与现实文本中的人物)在这条路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更显光辉灿烂;她们对自我生命之可能性的探索之坚定执着更加令人感佩。

二、陈衡哲谈妇女缠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衡哲谈妇女缠足(论文提纲范文)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2)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围绕优生节育观念展开的论述
        1.1.2 关于生育体验的研究
        1.1.3 关于“母性书写”的研究
    1.2 选题原因、研究意义及思路
        1.2.1 选题原因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思路
2 民族国家话语下的生育
    2.1 生育:由“家”到“国”
    2.2 革命与母职的博弈
        2.2.1 革命对母职的遮蔽
        2.2.2 革命和母职的二项对立
    2.3 生育疼痛对革命意志的冲击
3 妇女解放思潮下的生育
    3.1 生育与女性个体独立
        3.1.1 生育对女性自我主体性的剥夺
        3.1.2 对母性自决的追求
    3.2 生育与女性的“性”
        3.2.1 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3.2.2 生育与性爱分离的可能性
    3.3 对生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4 社会习俗话语规约下的生育
    4.1 严重的性别偏好
    4.2 生育禁忌
    4.3 “异类者”的生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陈衡哲女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和难点
第2章 陈衡哲生平述略
第3章 陈衡哲女性观形成的背景
    3.1 家庭因素
    3.2 中国近代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
    3.3 西方近代女性观影响
第4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主要内容
    4.1 教育观
        4.1.1 个人人格教育
        4.1.2 性别人格教育
        4.1.3 双重人格健全发展
    4.2 职业观
        4.2.1 职业教育
        4.2.2 参政教育
        4.2.3 母职教育
        4.2.4 家庭职业与社会职业的冲突
    4.3 婚姻观
        4.3.1 婚姻自主权
        4.3.2 寡妇再嫁权
        4.3.3 选择独身权
第5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自我实践
    5.1 教育观实践
    5.2 职业观实践
    5.3 婚姻观实践
第6章 陈衡哲女性观的特点和现实启示
    6.1 女性观的特点
    6.2 女性观的局限性
    6.3 女性观的现实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新生活运动中的《妇女新生活月刊》研究(1936-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妇女新生活月刊》创刊的背景及运营情况
    一、新生活运动及其妇女工作的开展
    二、《妇女新生活月刊》的创刊及其日常运营
第二章 《妇女新生活月刊》对妇女生活的介绍
    一、关于国内妇女生活状况的介绍
    二、关于国外妇女生活状况的介绍
    三、关于妇女“新生活”知识的介绍
第三章 《妇女新生活月刊》对“妇指会”工作的促进
    一、传达落实“妇指会”的各项政策
    二、宣传抗战知识和劳军爱国运动
第四章 《妇女新生活月刊》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宣传及塑造
    一、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宣传
    二、对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妇女新生活月刊》的历史影响和史料价值
    一、历史影响
    二、史料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新生活月刊》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四川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主要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结构及创新与不足
2 四川新生活运动兴起的背景
    2.1 新生活运动的理论渊源及全国新生活运动的开展
        2.2.1 新生活运动的内容及理论来源
        2.2.2 新生活运动的目标以及具体方案
    2.2 四川的基本情况
        2.2.1 四川战略地位提高
        2.2.2 四川地区的社会状况
3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组织机构——四川新生活运动促进会
    3.1 领导机构及人员构成
    3.2 行动组织——劳动服务团
    3.3 经费问题
    3.4 主要工作
4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推行过程
    4.1 初步兴起——1934年2 月至1935年3 月
    4.2 四川新生活的主要活动——1935年3 月至1937年7 月
        4.2.1 清洁规矩运动
        4.2.2 三化方案
5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特点效果问题及影响分析
    5.1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特点
    5.2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效果及问题分析
    5.3 四川新生活运动的影响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多重面相的女学生主体 ——论晚清到1920年代的女学生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女学生主体内涵的多重表述
    第一节 救亡话语中的政治内涵
    第二节 启蒙话语中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时尚话语中的消费内涵
第二章 女学生主体形象的他者遐想
    第一节 市井眼光编织的风景主体
    第二节 异性欲望书写的规训主体
第三章 女学生主体身份的自我建构
    第一节 校园乌托邦与学堂生活叙事
    第二节 两性关系与婚恋情感叙事
    第三节 智识困境中主体建构的矛盾与冲突
第四章 女校世界内部的差异性主体
    第一节 知识精英建构下的女学生
    第二节 主流话语表述之外的女学生
    第三节 女学生主体的审视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五四女作家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
        (二) 关于五四女作家的研究
        (三) 关于凌叔华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重难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重点及难点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女子教育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女子教育
        一、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目的和内容
        二、中国传统女子教育受到冲击
    第二节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变化
        一、贤妻良母教育观念
        二、女国民教育观念
        三、男女平等教育观念
        四、近代女子教育观念促使五四女作家接受良好的教育
    第三节 近代女子教育观念变迁与凌叔华
        一、凌叔华所受的中国传统教育
        二、新式教育对凌叔华的影响
第二章 依附与独立:女权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性别观对女性人生的定位
        一、中国传统女性性别的特点
        二、传统女性角色的定位
    第二节 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女性追求独立
        一、女权主义本土化与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二、社会转型期的女性独立
        三、近代女权观念助推五四女作家的事业发展
    第三节 凌叔华突破闺秀传统成为女性国民
        一、职业画师,声名远播
        二、“新闺秀派”作家,文惊四座
        三、主编《现代文艺》,振兴华中文艺
第三章 包办与自由:婚姻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婚姻论财,门当户对
        三、地位不等,夫尊妻卑
    第二节 近代中国婚姻观念
        一、婚恋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二、离婚自愿,反对片面贞操观
        三、爱情和人品至上,轻视门第和财产
        四、一夫一妻,夫妻平等
        五、近代新婚姻观念对五四女作家的影响
    第三节 陈西滢与凌叔华突破门第,追求精神契合
        一、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二、陈西滢与凌叔华的新型婚姻关系
        三、婚姻中的变故与宽爱
        四、陈西滢和凌叔华相濡以沫,侨居海外
第四章 闺阁与社交:女性社交公开观念变迁与五四女作家
    第一节 中国古代女子无社交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女性社交公开观念
        一、女性社交公开观念的提倡
        二、女性社交公开观念推动五四女作家建构人际网络
    第三节 凌叔华的社交生活与人际网络
        一、凌叔华与中国画坛名流
        二、凌叔华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
        三、凌叔华与英国布卢姆斯伯里团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从“女学生”到“女作家” ——第一代女作家的历史生成与文学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女学生”浮出历史地表
    第一节 传教士为女性带来的“福音”
        一、教会女校的“福音”
        二、女性精神解放的“福音”
        三、女性身体解放的“福音”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夹缝中的中国女性
        一、出于人道主义的“伸手救援”
        二、作为“强国保种”解放的女性
        三、作为“生产力”解放的女性
    第三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学生”
        一、女子学校
        二、现代教育制度
        三、“女学生”现身
第二章 从“女学生”到“女作家”
    第一节 写作准备
        一、家庭教育
        二、学校大环境
        三、精神气质
    第二节 历史契机
        一、女权的兴起
        二、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三、传播媒介的兴起
    第三节 期刊发声
        一、通过校园社团期刊平台发声
        二、通过社会期刊报纸平台发声
        三、通过现代社团期刊平台发声
第三章 第一代女作家的文学想象
    第一节 聚焦情爱的文学想象
        一、闺秀女子
        二、女学生的爱情
        三、新时代女性
    第二节 聚焦启蒙的文学想象
        一、被启蒙以后——“何处是归程”
        二、作为启蒙者——“对不幸的热血沸腾”
    第三节 聚焦自我的文学想象
        一、空间游离与“生的开始”
        二、理性清醒与“缄情向荒丘”
        三、跨越性别的“英雄”与“造桥”女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女性,走在启蒙的路上
    1. 原初命运:被囚禁的身体,被压抑的生命
    2. 女性启蒙:女性本位与非女性本位
    3. 相关研究:已有的与未有的
    4. 概念界定:女性启蒙与女性写作
    5. 写作思路:女性启蒙的向度/路径
第一章 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
    第一节 共生关系下女性的悲哀
        (一) 《孔雀东南飞》: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一)
        (二) 《金锁记》: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二)
        (三) 《十八春》:恶魔式姐姐的生成
        (四) "望门寡"与"花蝴蝶":"贞节"之妖魔,女子之杀手
    第二节 女性生命:物化/符号化的存在
        (一) 《绣枕》:千年历史的隐喻
        (二) 《烦恼丝》:女人,头发的奴隶
        (三) 《马嵬驿》:"祸水"女人的悲哀
        (四) 《霸王别姬》:"月亮"女人的悲哀
    第三节 女性身体:工具化的存在
        (一) 《桓秀外传》:梦想飞不过高墙
        (二) 《炸弹与征鸟》:"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一)
        (三) 《生死场》:"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二)
        (四) 《生死场》:"生产的刑罚"
    第四节 女性身体:最后的生存资本
        (一) 《生人妻》:被售卖的妻子
        (二) 《拜》:"结婚员"的悲哀
    第五节 童养媳:被欺侮与被损害的
        (一) 《最后的安息》:翠儿之死
        (二) 《呼兰河传·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三) 《一个可怜的女子》:香姑之死
        (四) 《一个女兵的自传·采茶女》:采茶女·童养媳,生活苦来如莲心
第二章 女性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会:获取的艰难
        (一) 拦路虎之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
        (二) 拦路虎之二:经济的困顿
        (三) 拦路虎之三:"贞节"观的禁忌—寡妇不宜"抛头露面"
    第二节 求学之路:维系的艰难
        (一) 经济困窘:头号"杀手"
        (二) 婚姻: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三)政治问题:不可意料的失学
    第三节 新教育与旧道德:男女自由交往问题
        (一) 《被践踏的嫩芽》:被践踏的是什么?
        (二) 《是谁断送了你》:怡萱之死,谁是凶手?
        (三) 《第一次闹风潮》:"不能笑"的背后
    第四节 教育,通向独立自主的桥梁?
        (一) 《母亲》:生命,从入学开始
        (二) 女性自立:谁是阻挡的敌人?
        (三) 女性同盟与异性婚姻的博弈
第三章 女性与婚恋
    第一节 什么是爱?—爱的误区
        (一) 《旅行》:无性之爱的背后—爱的惶惑
        (二) 《悲剧生涯》:爱,可怖的深渊—爱的错位
        (三) 《工作着是美丽的》:爱情,人道主义的同情?—爱的误解
    第二节 婚姻城堡:女性自我的压抑之所
        (一) 《工作着是美丽的》:"弱势"男人的强硬
        (二) 《退职夫人自传》:"温柔"男人的冷酷
        (三) 《结婚十年》:新与旧之间的挣扎
        (四) 《何处是归程》:婚姻,女人的归宿?
        (五)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自由,惟有婚姻之外才有?
    第三节 婚否?婚否?—一个"生存还是毁灭"般的问题
        (一)《洛绮思的问题》:选择婚姻?还是选择学术?
        (二) 《绮霞》:选择"家"?选择琴?
        (三) 《象牙戒指》:拒绝的代价—永失我爱
        (四) 《死灰》:摇摆的痛苦与摇摆的终结
    第四节 自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 《弃妇》: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一)
        (二) 《"我哪件事对不起他?"》: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二)
        (三) 《人之道》:无法圆满的"琵琶记"
        (四)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喜剧背后的悲剧意味
    第五节 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中
        (一) 《小城三月》:翠姨,无力飞过传统之栅栏的鸟儿
        (二) 《弃儿》:表层与深层,弃儿与被弃
        (三) 《梦珂》:"天涯漂泊我无家"
        (四) 《倾城之恋》:"娜拉"的寻"家"之旅
        (五) 《女儿身世太凄凉》:自由婚恋?包办婚姻?都是劫难!
第四章 女性与革命
    第一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一)
        (一) 《韦护》:爱情是革命的绊脚石?亦或:革命是爱情的杀手?
        (二)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两个玛丽,两个丁玲
        (三)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普罗与小资的争斗
        (四) 三个男人与三个女人:韦护、子彬、望微与丽嘉、美琳、玛丽
    第二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二)
        (一) 《重新起来》:扭曲的革命女神
        (二) 《红的日记》: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同志兄弟"?
        (三) 《一个女兵的自传》:"打破恋爱梦"
    第三节 启蒙者的悲哀
        (一) 《秋风秋雨愁煞人》:小说的"小"与现实的"大"
        (二) 《在医院中》:个体伦理与革命伦理的博弈
        (三) 《炸弹与征鸟》:炸弹的无力与征鸟的悲哀
    第四节 革命视域下的女性身体
        (一) 《色·戒》:被征用的身体与被惑乱的心
        (二) 《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内外—贞贞与丁玲的情感交集
        (三) 《受辱者》:无法言说的耻辱与无以消释的伤痛
    第五节 革命/战争情境下的女性梦想
        (一)《新嫁娘》:无法再见的爱人,无以重建的家园
        (二) 《抛弃》:做母亲:无法达成的心愿
        (三) 《战地日记》:冲出樊笼的身与冲不出樊笼的心
第五章 执着的探索
    第一节 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丁玲"爱"之探索
        (一) 《莎菲女士的日记》:石破天惊的渴求
        (二) 《韦护》:爱情,生命中的阳光
        (三) 《不算情书》:石破天惊的告白
        (四)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完整的寻"爱"之旅
    第二节 "造命"路上的辛苦跋涉—陈衡哲的求学之路
    第三节 "鸡蛋"与"高墙"—谢冰莹的抗争之路
        (一) 裹足问题:"痛苦的第一声"
        (二) 读书问题:不能上学,毋宁死!
        (三) 婚姻问题:"飞越疯人院"—耐心和坚持创造的奇迹!
结语:女性启蒙,翻越高墙的艰难
参考文献
    A类: 作品类
    B类: 传记类
    C类: 论着类
    D类: 硕博论文类
    E类: 期刊论文类
    F类: 工具书类

四、陈衡哲谈妇女缠足(论文参考文献)

  • [1]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2]现代文学中的生育书写研究[D]. 钟佳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陈衡哲女性观研究[D]. 张心悦. 湘潭大学, 2020(02)
  • [4]新生活运动中的《妇女新生活月刊》研究(1936-1937)[D]. 康凯斐. 郑州大学, 2020(03)
  • [5]四川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37)[D]. 蔡佳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多重面相的女学生主体 ——论晚清到1920年代的女学生写作[D]. 钱菲菲. 暨南大学, 2019(02)
  • [7]近代中国社会观念变迁视阈下的五四女作家研究 ——以凌叔华为例[D]. 田祝兰. 云南大学, 2019(04)
  • [8]叛逆:现代三位女作家童年书写的共同主题[J]. 张凯默. 学术交流, 2019(01)
  • [9]从“女学生”到“女作家” ——第一代女作家的历史生成与文学想象[D]. 张瑾. 西南民族大学, 2017(02)
  • [10]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D]. 肖小云. 南京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陈恒哲谈女子缠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