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与馆员质量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与馆员质量

一、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和馆员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杨翠云[1](2020)在《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能力以及在师生科教学习中的地位,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随着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图书馆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服务也正变得网络化、数字化和知识化。本文从服务能力相关概念入手,根据服务能力分类,归纳出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构成图;同时研究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要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关键在于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广西A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服务、文献资源服务、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服务以及阅读推广服务五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实际情况,实证探究了广西A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以及其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主要存在空间服务细节存在短板、重点文献资源相对缺乏、专业化学科服务能力不足、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阅读推广服务较差等问题。出现以上方面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高校经费投入与技术水平有限、文献资源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以及阅读推广创新不足。通过查阅专业资料以及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相关文献,总结先进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广西A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从六个方面提出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空间服务环境,提升用户满意度;二是合理采购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三是健全专业化学科服务体系;四是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五是强化创新促推广效力;六是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本文基于用户需求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不仅是图书馆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钟涵宇[2](2020)在《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用户群体变化以及在线教育普及,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和内容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用户需求以及整个社会变化做出相应的转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就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未来趋势和必然结果。它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技术,使用户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能,培养用户结构化思维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图书馆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了提高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质量,本文以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及其用户进行调查,利用SPSS、EXCEL软件将两次调查结果汇总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和策略,以改善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及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和用户体验相关概念。第三部分是针对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网页、微信以及其他平台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调查分析。第四部分是以高校图书馆用户为主体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所收集的数据利用SPSS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第五部分提出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从多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升策略。信息意识方面,用户、高校图书馆两个主体应该提高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内容方面,丰富并深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建立特色课程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寓教于乐,分层次、个性化教学提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质量;共享方面,建立统筹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馆员方面,应加强馆员课程体系建设,定期举办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提高馆员信息能力;平台利用方面,基于用户体验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组织管理方面,提高资源分类整序能力,使网页设置规范化,补充MOOC平台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评估方面,建立“三位一体”评估机制。

杨航[3](2020)在《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由此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数字化进程,数字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主要机构,数字资源早已是文献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第一,完善服务”是图书馆遵循的核心观念,同时也是数字资源开发的重点,用户满意度是这一观念是否真正体现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立足于用户,围绕用户满意度主要从五个部分开展。第一部分,参考国际间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与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阐述;第二部分,整理与“用户满意度”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探究,介绍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为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提供充足的理论参考;第三部分,针对以上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初步计算;第四部分,初步确定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指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所需数据,分析数据后得出数字资源建设的不足;第五部分,以数字资源质量、系统功能、宣传方式、馆员综合素质和用户反馈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制定能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对策。本文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对其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进行探索,确定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时满意度偏低的具体原因,对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以及明确数字资源今后发展重点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单轸[4](2020)在《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图书馆领域的深刻变革,智慧图书馆转型已成必然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应运而生。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解决了困扰图书馆已久的许多问题,例如: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的一体化管理、读者服务的一体化管理、开放融合的服务等。但智慧的平台只是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关键一步,新平台尚有力有不逮的地方,例如:对空间管理的功能薄弱、业务流程变革的问题没有解决等。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和专家咨询法,针对新时期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问题展开研究。先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图书馆重组的研究与实践做出总结与评述,引出话题。而后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理论(BPR)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进行,并阐述理论内涵以及选择BPR理论的原因,并指出,在大突变的背景下,BPR理论要比任何渐进式的理论更具备适应性。除此之外,文章还梳理了LSP的发展历程和功能,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技术作简要归纳,以更好地展示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支撑要素。为了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业务机制有更好的了解,文章用网络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和访谈法对36所A类“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情况做了统计和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向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数据服务与学科服务逐渐占据主导,机器人、智慧推荐等多元化、智能化的服务形式兴起。国内高校图书馆业务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以下五点:技术发展不成熟、机构之间沟通匮乏、馆员职业能力不足、智慧服务欠缺深度、缺乏统一业务标准。新时代的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必然要针对这些弊病进行治疗。新时代的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单元,他们对知识资源的需求向纵深发展,对图书馆服务的效能、智能、赋能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增强以及个性化需求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要遵循四个原则:用户中心原则、效益原则、简约原则和流程支配原则。文章在用户需求分析、业务现状分析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以LSP为依托重新设计了高校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在资源采访方面,实现了纸质资源、电子资源采购流程的一体化以及在线采访和智能采访;在数据管理方面,构架出数据流的良性循环框架;在服务方面,叙述了一种自创新的服务模式,能够在学术生态链的基础上获得无限扩展的服务;在人员再造方面,提出基于新平台、通过业务重心和业务能力的重塑来完成人员转型流程。并从联盟外部保障、机构改革持续深化、智慧空间再造、用户贡献度保障四个方面阐述流程改造过程中相应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流程的合理运转。文章对设计出的业务流程重组的模型展开实例研究,基于NLSP平台重组南京大学图书馆的采编、数据管理、服务以及馆员培训流程,并从时间、效率、成本三个角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阐述新流程下图书馆的价值增值机制。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对馆际业务流程的研究、缺乏实地调查和第一手研究资料等。LSP的出炉使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迫在眉睫,本研究所构建的业务流程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技术的持续开发、新流程的可用性评估以及流程重组后会出现的新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蓝紫琪[5](2020)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思想、文化重地,在建设“研究型高校”、“书香校园”、“和谐校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数据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逐渐朝数字人文与应用方向转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以促进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逐步改进和升级各项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但其整体发展仍相对缓慢,推广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创新服务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笔者首先以我国471所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研的形式,对各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内的创新服务项目、内容和读者反馈进行了调查统计。其次,以山东省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调查其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开展情况,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最后,结合调查数据对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研究绪论,本章通过文献调研阐明了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予以概念界定,并进一步介绍了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模式与原则。第三章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调查分析,本章通过网络调研的形式,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进行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第四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本章以济宁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形式,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的七个重要维度,分别是:阅读服务、图书资源服务、信息素养教育、数字智能咨询、智能技术应用、新媒体服务、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第五章为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策略,本章根据前文研究提出了开展品牌化阅读推广、注重资源建设、加强学科服务力量、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合理进行空间规划的发展策略。第六章为结语,本章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进行了论述。

王婧怡[6](2020)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四维量化表征和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也是影响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提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由此开始了“双一流”建设引领下的高校建设新发展。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办不成一流大学。新的办学目标和要求、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用户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等新变化对图书馆服务质量产生了新的冲击,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内涵发展的急迫要求,需要新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这些都将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新形势下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诸多因素也产生了变化,其中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学科服务、用户状态与成分这三个方面尤其明显。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精准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提升我国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研究命题之一。对此,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考虑到评价方法研究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依据现代质量管理的用户满意核心理论,基于国家社科基金(No.14BTQ018)和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No.2018SJA1051)的支撑,面对高校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以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为基础,从用户感知视角出发,提出“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四维量化表征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命题。拟通过本文的研究,给出适用于当今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全面、准确、可分类剖析的新评价方法,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水平,为“双一流”高校建设提供一流的图书馆服务,即是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提升,促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针对国内外传统图书馆服务质量表征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的不足,基于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因素的分析以及新形势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冲击的讨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了四维空间下的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表征和评价的新方法;给出了提升图书馆情境共享空间建设效益和新评价方法精准度的情绪分类技术;提出了改进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的学科馆员建设新策略。研究结果得到了理论和局域实验的验证,从而改进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升了评价方法的全面性、精准性和分类剖析能力,实现量化用户感知、精准评价、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水平的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环境和现状,针对国际图书馆界较成熟的服务质量评估工具LibQUAL+(后改称LibQUAL+TM)中参数设置不完全适应我国现阶段应用的问题,通过增加评价参数设置维度、评价参数等级下的赋值方法、评价参数权重优化设置等内容研究,给出四维维度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的量化表征方法,该表征方法即是以色度和三维柱坐标空间(N,r,θ)分别表示用户类别、评价人次数、评价等级和参数权重这四个维度参量。(2)为了增强评价效益,建立了各个量化表征参数与校内各部门工作效能的关联。其次,针对传统评价方法量化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以等级赋值模式取代传统差距或比较模式,建立更为直观、准确的满分评价等效人次数的评价模式,给出满分评价等效人次数等参量的评价结果计算方法,由此产生数值化的评价结果,提升精准性。(3)利用用户身份下(色度表征)的三维(N,r,θ)立体图,建立截面图下的分类剖析方法,从而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分类分析,实时获取分类评价结果。(4)依据分类评价结果与校内管理部门工作能效的关系,可对图书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以充分发挥评价实效。(5)基于用户感知层次的作用效果,通过用户情绪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感知结果影响的分析,利用现代信息分析技术,提出基于舌苔图像分析下的用户情绪分类方法。由此可修正不同情绪用户对评价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可指导图书馆情境空间的设计,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环境利用率。(6)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的困难,提出加强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的新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双一流建设,突显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信度效度因子分析等方法的检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并以某高校图书馆部分师生的调研实证结果为例验证了本方法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由此可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效益的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也为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提供有效的基础,以便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丽娟[7](2019)在《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十分迅速,众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重视教学设备的投入,但是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投入往往略显不足。图书馆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它不仅是学生开拓视野、求知解惑的地方,更是教师查找科研和教学资料、探寻学术的关键之地,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学校的精神财富。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尤其对学生的满意度置之度外,这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在新的发展时期促进学生的满意度的提升,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特别是作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及各项院校建设评估中都不可缺少的。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的研究方法,以JG学院图书馆作为研究案例,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图书馆满意度的相关文献,对JG学院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JG学院图书馆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且利用了因子提取的分析方法,对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了影响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具体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优化学生满意度的措施。本文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还是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情况以及环境设施的情况,大部分调查者都对目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有不满意的态度和趋势,说明目前该图书馆很多业务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建数理模型,经过因子的分析与提取,“馆藏资源维度”、“读者特色服务维度”、“数字服务维度”、“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维度”、“馆员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维度”五个维度是影响JG学院图书馆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第三,需要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建设,包括纸质资源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对馆内环境和设施进行改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移动终端服务;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注重服务质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调整学生借阅权限,增加借还渠道,增设检索设备等方式提高学生借阅满意度;要积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服务考核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本文在研究角度和选题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分析总结后,发现对本科及以上院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构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出了确切的要点,并根据需改进的方向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使本文得出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可为相关图书馆满意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

胡曦玮[8](2019)在《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投入的比例增加,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数字阅读技术的蓬勃发展也让用户的阅读行为产生了变化。数字阅读方式不断普及,电子书作为数字资源的一部分,相较于纸质书携带轻便、获取便捷、借阅方便等优势受到用户的青睐,使得用户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数量与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国内图书馆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同时,电子书馆藏建设存在着电子书使用率低下、电子书商捆绑销售和版权严苛等问题,阻碍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用户对数字资源需求的增强推动着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着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和电子书馆藏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图书馆电子书服务中,由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形成的电子书流转远未达到理想状态,作为其依托的电子书馆藏建设水平欠佳。造成这一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公共信息政策不完善的因素,也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失衡的因素。从共生理论的角度看,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归结为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主体未能普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共生理念,尚未形成良好的共生机制等。本文旨在研究构建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用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主,兼顾馆员和电子书商的需求,同时也对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加以指导与规范。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了解当前电子书馆藏建设现状,从理论上根据文献、着作等资料检索,梳理与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电子书馆藏政策的研究。从实践上调查中美两国前100所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数据库情况、电子书许可协议情况以及电子书馆藏政策实践情况;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其次构建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在公共政策分析指导下,构建两套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案方案,一套为现有政策内容为基础的限制性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一套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从共生理论角度来看,首先阐述了共生理论的内涵和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其次探讨了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共生系统构成条件、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然后论述了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运用。需求理论认为电子书馆藏建设各方需求推动着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发展,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了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电子书馆藏建设中的利益生态链及形成动因,探讨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研究电子书馆藏利益管理与馆藏建设政策的关系,从而找出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三者的共同利益需求条款重点分析。通过数字资源建设理论和调查的现有政策条款来拟定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最后运用公共政策分析流程来设计政策方案。首先明确政策构建的思路,确立政策目标,设计两套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最后对两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调查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情况。以上文中两套政策条款的设置为基础,对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分别开展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接受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最后分析三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利益需求,来确立政策条款。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抉择出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从研究结果发现,有88.61%的用户、95.00%的图书馆员和96.05%的电子书商认为需要构建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有93.47%的用户、95.32%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的构建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兼顾图书馆和电子书商的需求。此外,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一致认为政策框架需要包括14项条款:“政策概括”、“采购标准”、“用户资格规定”、“版权限制”、“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合作馆藏”和“政策修订”。其中“采购标准”、“版权限制”、“用户义务”、“三方共同义务”、“电子书整合”、“评价与剔除”和“政策修订”这七项条款与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中的对应条款一致。其余的“政策概括”、“用户资格规定”、“电子书商义务”、“图书馆义务”、“电子书访问”、“电子书保存”和“合作馆藏”这7项政策条款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内容在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和调整。此外,有90.95%的用户、91.49%的图书馆员和97.04%的电子书商认为政策需要揭示,对每项政策条款揭示度的分值发现,揭示度分数较高的条款基本都涉及到用户如何使用相关信息,也与访谈者所述情况相吻合。最后依据相关调研数据和访谈内容,来提出改善用户、馆员和电子书商三方共生关系、促进三方共同利益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兼顾电子书商和图书馆利益需求的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宏观层面上包括:(1)加强组织信息文化建设,推广信息人生共生理念、(2)改善公共信息政策环境,推动共生系统平衡和优化、(3)建立利益相关者协调组织,促进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的构建三个方面。微观层面上分别从用户与图书馆的角度、图书馆与电子书商角度和用户、图书馆和电子书商角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政策主要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三大功能。政策执行过程需要包括:政策执行的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并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以外的因素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预测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于兴尚[9](2019)在《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自21世纪以来,智慧图书馆一直处于世界图书馆业界学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研究阶段,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各大医院、企业、高速公路、监控装置、建筑物、供水循环系统借助互联化、物联化、智慧化的网络高科技设备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会话,进而从世界领域达到智慧服务水平。2010年以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的纷纷涌起,更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出发点,因此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涌入人们的头脑之中。新兴技术的出现不仅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从新的层面加深了人们对智慧图书馆的认识,也在更新着人们运用图书馆服务学习途径和服务手段,用户对图书馆的高级形态智慧图书馆的盼望从无到有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智慧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其中文章结构具体为:第一章背景介绍和相关研究现状梳理部分,对智慧图书馆兴起的缘由、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评述,最后描述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定义、特点以及层次模型的基本简介,阐述了自己对智慧图书馆定义的看法并得出结论,从智慧图书馆的优势中汲取了全面感知化、高效集群和无处不在的便利化三个特征,本章结尾章节概述性的说明了智慧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资源层、智慧应用层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主要在最新先进技术的集中营中抽取了智慧图书馆中各层次模型用到的相关技术,并对它们的功能原理、应用做了系统的介绍;第四章构建了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的层次结构图、各层次功能及相关的智慧服务模式展开探讨,第五章提出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问题和存在的漏洞,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第六章作为文章的总结,简单介绍了文章研究的基本过程,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的预测。

李菲,柯平,郝广碧[10](2018)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文中研究说明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变革越来越明显,探讨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对指引图书馆员素质提升及图书馆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典型现代信息技术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变革为逻辑起点,在归纳各阶段图书馆变革促生的馆员素质提升内容基础上,构建现代信息技术联动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逻辑模型。结合图书馆智能技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趋势,从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两个方面定位了新一代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升方向。

二、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和馆员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和馆员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图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服务能力
        二、用户需求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二章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概况
        一、广西A高校图书馆基本现状介绍
        二、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组织建设
    第二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现状
        一、空间服务能力现状
        二、文献资源服务能力现状
        三、学科服务能力现状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能力现状
        五、阅读推广服务能力现状
    第三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调查实施
        二、用户需求调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服务细节存在短板
        二、重点文献资源相对缺乏
        三、专业化学科化服务能力不足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五、阅读推广能力较差
    第二节 广西A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经费投入与技术水平有限
        二、文献资源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三、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信息素养教育教学重视程度不高
        五、阅读推广创新不足
第四章 国内经验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经验
        一、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经验
        二、重庆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经验
        三、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经验
        四、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服务经验
        五、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经验
    第二节 启示
第五章 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对策
    第一节 优化空间服务环境,提升用户满意度
        一、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二、以用户需求为基打造多元化空间模式
        三、构建全媒体空间服务体系
    第二节 合理采购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主,纸质文献协调发展
        二、以学科导向原则采购文献
        三、加强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第三节 健全专业化学科服务体系
        一、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二、做好学科信息需求分析
        三、提升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能力
    第四节 重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与培训
        一、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注重信息能力培养
        二、建构基于“成果为本”的有效教学模式
        三、加强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
    第五节 强化创新促推广效力
        一、打造品牌活动,强化创新性
        二、统筹资源促进推广效力
    第六节 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重视馆员培训,提升馆员整体素质
        二、试行人才轮岗制培养
        三、建立图书馆与馆员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2)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概况
        0.2.2 国外研究概况
        0.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0.3 选题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点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方法
        0.4.3 创新之处
1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相关理论概述
    1.1 研究核心概念内涵
        1.1.1 信息素养概述
        1.1.2 信息素养教育概述
        1.1.3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
        1.1.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1.1.5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以及相关概念
    1.2 用户研究相关理论
        1.2.1 用户体验的内涵
        1.2.2 用户体验的构成
        1.2.3 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
2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调查分析
    2.1 调查对象以及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服务平台调查分析
        2.2.2 网页信息素养教育调查情况
        2.2.3 微信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2.2.4 MOOC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调查分析
3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状况分析
    3.1 调查情况的说明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设置过程
        3.1.3 调查样本分析
        3.1.4 效度分析
    3.2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数据分析
        3.2.1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3.2.1.1 高校图书馆用户利用实体图书馆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3.2.1.2 信息意识层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3.2.1.3 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层面调查数据现状分析
        3.2.1.4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3.2.2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用户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差异性分析
        3.2.2.1 不同教育程度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所就读学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3.2.2.2 不同专业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学术软件情况的差异性比较
4 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分析
    4.1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意识欠缺
        4.1.1 高校图书馆用户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4.1.2 高校图书馆对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建设意识不够
    4.2 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深度
        4.2.2 内容缺乏特色
        4.2.3 内容趣味性不足
        4.2.4 内容缺乏针对性
    4.3 共享性不足
    4.4 专业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4.5 平台利用不充分
    4.6 资源组织管理能力不足
    4.7 没有形成系统的评估体系
5 提高辽宁地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
    5.1 多方营造文化氛围,提高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意识
        5.1.1 高校图书馆用户方面
        5.1.2 高校图书馆方面
    5.2 加强在线信息素养内容建设
        5.2.1 丰富并深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5.2.2 建立特色资源,突出内容“特色性”
        5.2.3 寓教于乐、推陈出新
        5.2.4 按不同年级、专业、教育程度个性化教学
    5.3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5.4 加大馆员培养力度
    5.5 基于用户体验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
        5.5.1 网页平台
        5.5.2 新媒体平台
        5.5.3 自建平台
    5.6 提升资源组织管理能力
    5.7 建立“三位一体”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机制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总结与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用户满意度理论
        2.1.2 用户满意度研究模型介绍及选择
    2.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相关概念
        2.2.1 数字资源概念
        2.2.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概念
        2.2.3 用户满意度与数字资源评价关系
    2.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
        2.3.1 统计分析法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2.3.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选择
    2.4 影响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因素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3.1.1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3.1.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3.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设置
    3.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1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
        3.4.2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权重
第四章 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方法的确定
        4.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1.2 调査方法的确定
    4.2 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4.2.1 河北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4.2.2 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4.2.3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4.2.4 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介绍
    4.3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目的及设计
        4.3.1 调查目的
        4.3.2 问卷设计
    4.4 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4.4.1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4.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存在问题分析
        4.5.1 数字资源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4.5.2 数字资源硬件设施不完善
        4.5.3 数字资源宣传方式单一
        4.5.4 图书馆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髙
        4.5.5 图书馆与用户交流不紧密
第五章 提升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对策
    5.1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5.1.1 强化数字资源建设意识
        5.1.2 合理采购数字资源
        5.1.3 构建特色数字资源
        5.1.4 加强沟通协调,实现数字资源共享
    5.2 改善系统功能
        5.2.1 提升网站性能
        5.2.2 简化检索页面
        5.2.3 优化网络渠道
        5.2.4 增加辅助性功能
    5.3 建立数字资源宣传机制
        5.3.1 提高用户参与度
        5.3.2 多渠道宣传
    5.4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5.4.1 提升馆员服务能力
        5.4.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5.4.3 建立馆员服务评价体系
    5.5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
        5.5.1 建设反馈服务平台
        5.5.2 定期采访用户
        5.5.3 及时处理用户反馈
        5.5.4 加强用户培训力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4)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业务流程重组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BPR理论
        2.1.1 业务流程概念
        2.1.2 BPR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内涵阐释
        2.1.3 BPR理论指导图书馆业务重组的科学性分析
    2.2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
        2.2.1 从ILS、ERMS到LSP
        2.2.2 新一代平台是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直接动因
    2.3 智慧图书馆理论与技术
        2.3.1 智慧图书馆概念
        2.3.2 智慧图书馆理论体系
        2.3.3 智慧图书馆技术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3.1 研究样本
    3.2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现状
        3.2.1 资源采编与管理业务
        3.2.2 知识服务业务
    3.3 我国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困境分析
        3.3.1 技术风险
        3.3.2 业务部门间缺乏沟通
        3.3.3 工作人员职业能力不匹配图书馆需求
        3.3.4 智慧服务浮于表面
        3.3.5 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设计
    4.1 用户需求分析
    4.2 业务流程重构原则分析
    4.3 业务流程重组架构
        4.3.1 资源采编流程重组
        4.3.2 数据管理流程重组
        4.3.3 服务流程重组
        4.3.4 高校图书馆人员重组
        4.3.5 配套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新一代服务平台的图书馆业务重组实例研究
    5.1 南京大学图书馆原有的业务模式
    5.2 基于NLSP的新型业务流程
        5.2.1 采访流程
        5.2.2 数据管理
        5.2.3 服务流程
        5.2.4 馆员
    5.3 新流程视域下图书馆价值增值机制
    5.4 实践效果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贡献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基于NLSP的智慧化业务流程评估 专家咨询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1.2.1 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1.2.2 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地方本科院校概念界定
        2.1.2 图书馆创新服务概念界定及其特性
        2.1.3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概念分析
    2.2 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原则
        2.2.1 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
        2.2.2 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
        2.2.3 图书馆创新服务原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调查分析
    3.1 基本服务状况
        3.1.1 图书馆面积
        3.1.2 藏书量与服务时间
        3.1.3 馆员数量
    3.2 创新服务现状分析
        3.2.1 阅读推广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3.2.2 资源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3.2.3 学科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3.2.4 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3.2.5 空间创新服务统计分析
    3.3 创新服务调研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分析——以济宁学院为例
    4.1 图书馆概况与创新服务实践
        4.1.1 图书馆概况
        4.1.2 创新服务实践
    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4.2.1 研究目的与研究对象
        4.2.2 问卷设计
        4.2.3 问卷收集与问卷前测
    4.3 问卷分析
        4.3.1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4.3.3 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4 问卷结果分析
        4.3.5 因子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策略
    5.1 开展品牌化阅读推广
    5.2 注重资源建设
    5.3 加强学科服务力量
    5.4 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
    5.5 合理进行空间规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 1:调查问卷
    附录 2: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现状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四维量化表征和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高校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的意义
        1.1.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势
        1.1.3 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新技术应用的发展
        1.1.4 影响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与评价效果的一些因素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用户感知研究综述
        1.2.2 国内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目的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主要章节内容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2.1 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概念
        2.1.1 服务与服务质量
        2.1.2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2.1.3 用户感知的层次
        2.1.4 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
    2.2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及评价工具
        2.2.1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2.2 SERVQUAL模型
        2.2.3 LibQUAL模型
    2.3 情绪与用户感知
        2.3.1 情绪及其一般作用
        2.3.2 情绪与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
        2.3.3 情绪对用户感知判断结果的影响
    2.4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原则与步骤
        2.4.1 构建原则
        2.4.2 构建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髙校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四维量化表征方法
    3.1 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表征方法机理分析
        3.1.1 方法的形成
        3.1.2 研究方法的主体分析
    3.2 新形势下影响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评价表征模式的因素分析
        3.2.1 用户背景因素
        3.2.2 学科发展因素
        3.2.3 人才队伍建设因素
    3.3 服务质量评价表征方法的完善
        3.3.1 本文侧重所考虑的影响因素
        3.3.2 增加用户状况参数维度
        3.3.3 科学设置学科参数权重
        3.3.4 开辟动态响应途径
    3.4 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四维感知量化表征方法的构建
        3.4.1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机构的设置
        3.4.2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与评价参数的关系
        3.4.3 基于四维模式下的感知量化表征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髙校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的四维评价方法
    4.1 表征参数设计的可信度与可靠性分析预调硏
        4.1.1 样本概况
        4.1.2 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4.1.3 参数设置的完善
    4.2 正式调研
        4.2.1 正式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对正式调研结果信度和效度检验
    4.3 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四维评价方法
    4.4 四维评价方法的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下的读者情绪作用与分类
    5.1 情绪研究概述
        5.1.1 情绪分类理论
        5.1.2 情绪的模型
    5.2 图书馆服务场景构建和用户情境感知
        5.2.1 情境感知技术
        5.2.2 情绪的测量
        5.2.3 共享空间物理情境与读者情绪的作用关系
    5.3 基于舌像图识别下的情绪分类识别及其应用
        5.3.1 情绪的舌像感知分类方法
        5.3.2 情绪分类下的关联情境构建
        5.3.3 情绪分类下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修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6.1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建设的作用
        6.1.1 “双一流”建设下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现状
        6.1.2 “双一流”建设下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作用
    6.2 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构成
        6.2.1 学科馆员建设的生态环境
        6.2.2 学科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作用
    6.3 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建设策略
        6.3.1 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新策略
        6.3.2 评价方法中增加学科影响的建设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四维空间下的服务质量评价表征模式的维度确定
        7.1.2 用户感知服务质量的四维量化评价方法的确定
        7.1.3 精准评价下的读者情绪作用
    7.2 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思考
        7.2.1 用户感官感知的提升
        7.2.2 用户服务感知的提升
    7.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项目
    一、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在学期间参与主持的研究项目
附录 A 问卷
附录 B 问卷

(7)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2.1 满意度理论
    2.2 客户关系理论
    2.3 用户体验理论
第3章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3.1 学院概况
    3.2 JG学院图书馆管理现状
        3.2.1 馆藏图书
        3.2.2 数字资源
        3.2.3 人员服务
        3.2.4 设施环境
        3.2.5 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3.3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3.3.1 调查问卷设计
        3.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3.3 问卷统计
        3.3.4 调查分析
第4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模型与数据
        4.1.1 变量设计
        4.1.2 模型构建
        4.1.3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4.3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信度分析
        4.3.2 效度分析
    4.4 学生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
        4.4.1 因子分析
        4.4.2 因子提取
        4.4.3 结论分析
第5章 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提升的优化措施
    5.1 资源建设的改进
        5.1.1 纸质资源建设
        5.1.2 数字资源建设
    5.2 环境设施的改进
    5.3 服务质量的提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用户电子书需求上涨
        1.1.2 图书馆电子书经费投入增长
        1.1.3 电子书市场面临挑战
        1.1.4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矛盾凸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图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电子书馆藏建设概念术语厘清
    2.2 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研究现状
    2.3 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分析
    3.1 中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现状调查
        3.1.1 高校馆电子书商数量统计
        3.1.2 电子书数据库检索情况
        3.1.3 电子书商统计情况
    3.2 国内外电子书许可协议条款调查与评价
        3.2.1 图书馆电子书许可协议模板条款调查
        3.2.2 国外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3.2.3 国内电子书商许可协议调查与评价
    3.3 国内外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调查与评价
        3.3.1 政策网上公布情况
        3.3.2 政策覆盖范围情况
        3.3.3 政策修订情况
        3.3.4 政策条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构建
    4.1 共生理论
        4.1.1 共生理论的内涵
        4.1.2 信息人共生的概念、条件与模式
        4.1.3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及构成要素
        4.1.4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构成条件
        4.1.5 电子书馆藏建设共生系统形成与进化
        4.1.6 共生理论在电子书馆藏建设及其政策中的应用
    4.2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4.2.1 需求理论
        4.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4.2.3 数字资源建设理论
    4.3 政策构建思路
        4.3.1 政策构建流程
        4.3.2 现有共生系统问题分析
        4.3.3 政策宏观层次的问题
        4.3.4 政策微观层次的问题
        4.3.5 政策构建原则
    4.4 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构建
        4.4.1 政策目标确立
        4.4.2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4.4.3 共生视角政策备选方案的条款设置
        4.4.4 限制性政策备选方案与共生视角下政策备选方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备选方案的接受度调查
    5.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5.3 预调查
        5.3.1 样本描述
        5.3.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5.3.3 正式调查问卷形成
    5.4 正式调查的实施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采集
        5.4.2 调查数据的检验
    5.5 正式调查数据的分析
        5.5.1 样本属性分析
        5.5.2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框架接受度调查
        5.5.3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接受度调查
        5.5.4 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揭示的认知调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方案的确立
    6.1 政策方案抉择
        6.1.1 “政策概括”条款抉择
        6.1.2 “采购标准”条款抉择
        6.1.3 “用户资格规定”条款抉择
        6.1.4 “版权限制”条款抉择
        6.1.5 “电子书商义务”条款抉择
        6.1.6 “图书馆义务”条款抉择
        6.1.7 “用户义务”条款抉择
        6.1.8 “三方共同义务”条款抉择
        6.1.9 “电子书访问”条款抉择
        6.1.10 “电子书保存”条款抉择
        6.1.11 “电子书整合”条款抉择
        6.1.12 “评价与剔除”条款抉择
        6.1.13 “合作馆藏”条款抉择
        6.1.14 “政策修订”条款抉择
    6.2 共生视角下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条款
    6.3 相关意见与建议
        6.3.1 宏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6.3.2 微观层面的意见与建议
    6.4 政策执行的可行性分析
        6.4.1 政策的功能
        6.4.2 政策执行的过程
        6.4.3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主要贡献与结论
        7.1.2 研究的创新点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内容概况
        一、国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智慧图书馆概述
    第一节 智慧图书馆的提出背景与概念
    第二节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
        一、全面感知化
        二、高效融合化
        三、泛在便利化
    第三节 基于技术基础的智慧图书馆层次模型
第三章 智慧图书馆模型构建的主要技术
    第一节 智慧感知层技术
        一、可穿戴技术
        二、传感器技术
        三、RFID技术
        四、视频监控技术
    第二节 网络传输层技术
        一、无线网络技术
        二、三网融合技术
        三、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三节 数据资源层技术
        一、数据挖掘技术
        二、云计算
        三、数据仓储技术
        四、语义分析技术
        五、信息推送技术
    第四节 智慧应用层技术
        一、数据可视化技术
        二、虚拟现实技术
        三、增强现实技术
        四、多媒体技术
第四章 智慧图书馆技术层次模型构建
    第一节 智慧感知层功能
    第二节 网络传输层功能
    第三节 数据资源层功能
    第四节 智慧应用层功能
        一、用户个性化推荐服务
        二、场景化服务
        三、多媒体服务
        四、智慧空间服务
        五、可视化服务
        六、虚拟现实服务
第五章 构建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的建议
    第一节 以多向度的视角关注用户隐私保护
        一、从技术维度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二、用户安全意识提升以及相关政策制定
        三、多种方式探索用户隐私保护
    第二节 以整体的理念加强各层次的融合
        一、数据感应接口的规范化
        二、统一技术标准
        三、软硬件规范化
    第三节 以开阔的视野加强馆员职能转化
        一、努力改善自身素养的短板
        二、学科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智能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熟练度
    第四节 以多种方式解决智慧图书馆构建困难
        一、资金流的引入
        二、政府对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三、建立图书馆联盟机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变革历程追溯
    1.1 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初体验———图书馆自动化
    1.2 传统互联网给图书馆带来的跨时空互联飞跃———数字图书馆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指引图书馆的用户思维服务导向———后数字图书馆
2 图书馆变革联动的图书馆员素质提升轨迹跟溯
    2.1 图书馆自动化时期的图书馆员素质缓慢提升
    2.2 数字图书馆时期的图书馆员素质爆发式增长
    2.3 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图书馆员“软”素质意识萌芽
3 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
    3.1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显性联动
    3.2 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隐性联动
    3.3 图书馆员稳态提升的“软”素质
4 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员素质指向
    4.1 智能图书馆的理论思潮
    4.2 智能图书馆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4.3 智能技术背景下图书馆员素质提升指向
5 结语

四、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和馆员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A高校为例[D]. 杨翠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2]辽宁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研究[D]. 钟涵宇. 辽宁大学, 2020(01)
  • [3]驻保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满意度评价实证研究[D]. 杨航.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新一代服务平台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 单轸. 南京大学, 2020(02)
  • [5]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D]. 蓝紫琪.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6]“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感知四维量化表征和评价方法[D]. 王婧怡. 江苏大学, 2020
  • [7]JG学院图书馆学生满意度管理研究[D]. 刘丽娟. 南昌大学, 2019(02)
  • [8]共生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建设政策研究[D]. 胡曦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智慧图书馆技术模型构建研究[D]. 于兴尚.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员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J]. 李菲,柯平,郝广碧. 图书与情报, 2018(04)

标签:;  ;  ;  ;  ;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与馆员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