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器特殊故障排除

整流器特殊故障排除

一、整流装置特殊故障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晶[1](2021)在《大功率电解铜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与能耗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铜及其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着大功率电解铜整流机组投入数量和容量的增加,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然而,目前提出的方法并未能够有效的降低电能消耗,因此,在分析了电解铜生产工艺、整流机组供电及整流装置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一种大功率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以及能耗优化的方案来有效的提高电能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效节能。本论文针对山东某电解铜企业年产5万吨电解铜整流装备及生产工艺展开研究,其中电解铜整流装备为2套12脉双反星形非同相逆并联整流机组并列运行供电。论文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电解铜的生产工艺,对电解铜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经对比分析整流电路结构,本论文在采用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基础上,设计了整流机组主电路,并给出了系统设计指标。其次,对现有的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专家系统、模拟退火算法优化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递阶多目标微粒群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根据各自算法的缺点,本论文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m Optimization,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的供电优化策略,经对比分析,GA-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精度最高,因此本论文采用GA-BP实现最优供电策略。该供电策略主要考虑整流机组正常运行、1台整流器故障、2台整流器故障、电解槽数变化4种情况,并采用GA-BP神经网络预测了每种情况下整流器的输出电流、变压器档位和晶体管控制角。再次,在电解过程中能耗优化算法方面,经过对比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GA-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仍然最小。选择主要生产工艺参数硫酸根离子浓度SO42-、铜离子浓度uC2+、电流密度kD为输入变量,通过GA-BP神经网络对电流效率η、电解槽电压v、直流单耗W为目标分别进行了预测。随后,对整流机组4种情况下的能耗进行预测,通过GA快速寻找到直流单耗的最小值,并获得相对应工艺上投入的硫酸根离子浓度、铜离子浓度、电流密度值。最后,将获得的最优电流密度再反馈给整流供电系统,反馈的最优电流密度即给定电流,结合电解槽电压和电解槽温度作为整机组供电策略的反馈量,仿真验证了整流机组4种情况下各整流器的输出最优电流,即每种情况下的稳流精度值均稳定在0.001-0.002之间,因此本论文提出的供电策略和能耗优化方法实现了大功率电解铜整流机组生产过程中的供电最优和能耗最小的闭环控制。

徐雨哲[2](2021)在《面向直流输电的MMC性能提升与轻型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大规模工程应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制约:(1)换流器轻型化问题;(2)直流故障处理问题;(3)交直流系统功率耦合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柔性直流输电场合下的MMC性能提升与轻型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1)针对换流器轻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抑制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的二倍频桥臂环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了基于平均开关函数的MMC数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推导得到了子模块电容电压与桥臂环流的关系式。基于该关系式所提出的二倍频桥臂环流注入控制策略可分为外环控制器与内环控制器两部分。外环控制器用于得到二倍频桥臂环流的指令值,而内环控制器则用于根据指令值实现桥臂环流的注入。其中外环控制器通过PI控制器输出得到桥臂环流指令值,相比已有文献利用瞬时值计算指令值的方法,避免了测量误差对桥臂环流注入控制效果的影响,能够精确地将电容电压中的二次谐波抑制到0。最后,在PSCAD中通过电磁暂态时域仿真对比了所提出的桥臂环流注入控制和传统的桥臂环流抑制控制的控制效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桥臂环流注入控制能够有效抑制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从而减小所需的子模块电容值,实现换流器轻型化。(2)针对直流故障处理问题,研究了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和子模块混合型MM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首先研究了子模块混合型MMC的运行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换流器直流运行范围与全桥子模块比例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桥子模块比例的选取方法。接着针对两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了两套采用不同换流站控制直流电压的稳态控制方案,并介绍了两种可行的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分别为换流器闭锁策略和无闭锁故障穿越策略。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双极混合直流输电测试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和直流故障处理策略的响应特性,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针对直流故障清除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所需全桥子模块比例的改进子模块混合型MMC。首先,分析了子模块混合型MMC成功处理直流故障所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分别为:(a)阻断交流侧馈入电流;(b)清除直流侧故障电流;(c)子模块电容电压不超过阈值。接着介绍了所提出的低全桥比例混合型MMC的拓扑结构与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其中所加装的交流电流阻断开关能够在故障期间阻断交流馈入电流,因此全桥子模块的比例将只受到条件(c)的限制。紧接着估算了直流故障后全桥子模块电容电压的最大值,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所需的最低全桥子模块比例。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一个三端柔性直流输电测试系统,通过仿真对比了低全桥比例子模块混合型MMC和传统混合型MMC的直流故障响应特性,验证了低全桥比例子模块混合型MMC的可行性与有效性。(4)针对交直流系统功率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故障双向隔离能力的有源型MMC。首先介绍了有源型MMC及其子模块的拓扑结构,并在一个通用的柔性直流电网模型中分析了有源型MMC在不同交直流故障下的故障隔离原理。接着介绍了有源型MMC的稳态控制策略和针对不同故障的故障隔离策略。最后,针对有源型MMC的两种典型应用场景,在PSCAD中分别搭建了相应的测试系统,并通过仿真对比了有源型MMC和传统MMC的故障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证明有源型MMC可以有效隔离交直流故障对另一侧系统的影响。

卢宁[3](2021)在《地铁直流牵引网非典型谐波特征及距离保护原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以地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系统是解决中心城市交通拥挤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现城市综合实力的最佳名片。地铁车辆无一例外采用电力牵引和控制,但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在工作中极易发生威胁性和危害性极大的线路故障。受行车密度过大和车辆运行多变的影响,造成现行的馈线保护误动频繁,并严重影响到地铁运输的连续性。因此,有必要在定性分析牵引负荷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地回路模型和开展供电系统实时仿真,研究基于阻抗特征的新型馈线保护原理。论文首先简述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并详细分析直流牵引网的保护配置和工作原理;根据时序波形的差异,区分出短路故障电流和数值较大的牵引负荷电流,并指出特殊负荷电流是引起DDL保护误动的主要原因;根据波形相似性,将牵引负荷电流分成系统振荡电流和机车振荡电流,并利用分形关联维数算法定性分析了短路电流、两类特殊负荷电流的本质特征。其次,将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划分为适合实时仿真平台RT-plus建模的电力元件模块;根据既有的电力元件和线路的等值电路与电气参数,计算出各电力元件仿真参数,并配置到各功能模块的仿真模型中;搭建牵引供电系统和车辆等值电路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找到特殊牵引负荷电流产生的原因;仿真定性分析平衡电抗器是导致馈线电流出现高次谐波的结构原因。最后,以短路阻抗特性为切入点并通过理论推导,构建入基于阻抗特征的新型地铁牵引网保护算法,并给出了整定原则;利用RT-plus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并通过设定不同短路电和车辆不同运行工况来检验新型保护算法的可靠性。大量实时仿真实验验证,该保护算法具有概念清晰、整定方便的特点,且能有效躲避两类振荡电流的影响,非常适用用于地铁牵引网馈线保护。

谭玉莲[4](2021)在《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增强器BRing是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加速器系统的核心,是获取高流强、高能量、高品质重离子束流的关键部分。BRing磁场的上升速率应达到12 T/s以实现束流由低能快速地加速到高能,从而提高加速器运行效率。因此BRing二极铁电源的输出电流,其上升和下降时间应在百毫秒内,上升速率应达到38000A/s。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二极铁电源采用全储能,变前励,多个全开关功率单元串并联的实现方案:大量的母线薄膜电容提供上升段的全部能量;采用高低压切换方法以实现变前励,并同时满足注入平台段电流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10-5以及上升段跟踪误差不超过1×10-4的要求;前级采用PWM整流器,后级采用斩波器,共同实现全开关方案。电源共由21个模块组成,首先由7个功率模块(6高压1低压)串联,再将3个支路并联,以达到5100 A/3620 V的输出目标。这些实际的工程需求,不仅是对电源的挑战,也对其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解决21个功率模块的空间分布,协调控制,多信号传输等问题,同时提高数字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基于全光纤介质传输的主从控制器架构方案。针对主从控制器架构,设计了多模块间多芯片大容量数据高速传输机制,实现了全部软件开发工作。主控制器实现了整机逻辑控制、故障保护、网络通讯、调试数据回读、后级调节运算、脉冲输出等功能,从控制器实现了数据采集、故障检测以及前级PWM整流等功能。依照HIAF-BRing二极铁电源的多模块串并联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有限状态机FSM的电源状态检测轮询机制,实现了整体有序逻辑控制,使得大电流、宽电压范围、大功率电源状态可观测,运行稳定,同时辅以双冗余模块故障联锁保护系统,大大提高电源的可靠性。针对电源调试需求,利用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千兆以太网,提出了基于先进先出FIFO的较低延迟应用层协议数据解析方案,设计了应用层协议的重发机制,实现了多达65535种大容量数据的带时间戳回读,同时增设了具备一定刷新率的实时数据回读显示功能,极大增加了电源调试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该数字控制器现已经全面应用于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样机中,囿于功率模块数目的限制,暂时实现了单支路5模块串联,3支路并联,共15个模块串并联工作,上升和下降时间处于百毫秒内,5100 A/3620 V输出,注入平台段相对误差不超过6.25×10-5,上升段跟踪误差不超过2.5×10-4的输出目标,基本达到了设计预期。在电源实际调试、老化实验等长达10个月的实验中验证了其工程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解决了HIAF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问题。

董栋[5](2021)在《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绿色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装置以及各种形式电能负荷的接入,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已不能满足各种电源形式、多向能量流动和功率流动的控制要求,同时无法匹配电力市场发展需求,以电子电力变换技术为基础创建能量路由器,一方面能为多种类型的能源发电装置、负荷装置提供更多的接口选择,保持电气形式丰富度,还实现了能源的多方向流动和对功率流的主动控制。与移动信息交换技术的紧密融合使得能量路由器获得了即时通讯和智慧决策能力,能够依据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以及电力负荷用户和控制中心的信号指示,实现对电网能量流动的主动调控。首先,论文分析和介绍能源路由器的研究情况、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等,重点分析能量路由器的作用机理、拓扑结构信息,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一种四端口的能量路由器,并介绍了其拓扑结构以及各个模块所选用的控制策略。接下来,根据能量路由器的结构特性,以此判断能源路由器的故障问题和问题成因,电路故障主要包括电容、高频变压器、电子器件等类型的故障问题,基于故障类型匹配相应检测方式。在主电路故障研究方案中,为了解决能量路由器故障,设计了桥臂冗余措施和旁路冗余措施,选用Matlab/simulink软件创建独立模型,结合仿真实验,分析冗余措施的操作性。文章还根据能量路由器的应用场景,创建独立的能量路由器,保持仿真模型的完整性,客观评估能量路由器输入、输出端口故障,主要是短路故障、断路故障与能量路由器的相互影响机制。最后,论文通过应用能量路由器,实现有效的保护作用,完成系统设计工作,评估硬件保护电路需求,介绍分析电流、湿度、温度、电压等多层次保护的作用机理,制定能量路由器常规运作的思路。最后,搭建了小型能量路由器样机,并且在试验样机中搭建了简单的故障保护系统。

李晴[6](2021)在《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及保护研究》文中提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必须要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供电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稳定运转的核心。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将会致使整个城市经济的巨大损失,同时会危害乘客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秩序。所以深度研究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探索对应的保护方法,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有序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西安地铁为例,对其供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仿真模型、故障以及故障保护等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深入研究西安地铁4号线供电系统的高压系统、中压环网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原理、主电路拓扑以及列车交流传动机理等,分析了各电压等级设备故障时保护控制开关动作情况,为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故障建模和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对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主变电站、整流模块、牵引网和列车传动系统建模,并在MATLAB/Simulink中验证地铁牵引供电系统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仿真模型与实际输出结果相符合,接触网电压波形与实际一致,同时牵引供电系统带负载列车模型也符合实际工况,说明了所搭建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和保护研究提供实验基础。3)完成了单边、双边供电场景下的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分析、短路故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短路电流上升率按指数函数规律衰减。针对实际短路电流故障,研究馈线保护机制,过电流保护、ROR电流变化率保护等的基本原理。并且针对研究的基于电流积分值、电流均值与峰值比值的保护方法中阈值设置不灵活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推理的保护算法,在保护供电系统安全的同时,避免列车起动电流过大造成的保护误动。最后用西安地铁实际故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金属性故障下保护的有效性。

刘建华[7](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及安全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公众对轨道交通安全普遍关切,如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长期保持在安全、准点、高效的运营水平,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现实挑战的课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在事故状态下,如何快速应急,如何降低事故损失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以及如何全面保障牵引变电系统的安全,化解和防范安全风险,保障系统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做一些有益的研究和探索。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进行技术调研,详细分析了其技术组成及设计方案。具体对110k V主变电所的供电模式,设备构成、继电保护原理和方案进行阐述;对35k V牵引降压变电系统的供电结构,设备组成、继电保护原理和方案进行阐述,重点对24脉波整流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直流1500V牵引供电系统供电结构、设备组成、继电保护原理和方案进行阐述,重点对机车移动供电负荷供电机理、接触网—受电弓滑动取流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牵引供变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设计方案,运用FMEA的方法,对牵引供变电系统的安全风险模式、事故原因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了风险预测和分析;运用FTA的方法,通过对牵引供变电系统确立关键顶事件,进行事故原因深入分析,具体以110k V主变电所35k V母线供电失效、35k V牵引降压变电所整流机组供电失效、直流1500V馈线供电失效为顶事件,进行了FTA建模分析,求出最小割集,进行事故风险重要度和关键度分析。通过各种理论工具的分析,探究出设备失效原因、失效结果,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依据。再次,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在各种供电事故状态下,如何开展应急,如何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对事故应急处置的原则、程序,技术方案一一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组织方案,技术措施两大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较为详细、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为牵引供变电系统各个子系统出现事故故障时,快速查找故障、诊断故障、处理故障,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南。最后,针对如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从日常运行保障,设备检修维护,事故应急优化等方面做了前瞻性的探索,提出了系列科学,合理、高效的安全保障建议与方案,有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健康、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岳爽[8](2021)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和故障测距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已成为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区域电网互联的重要方式,但直流输电空间跨度大且沿途运行条件恶劣使得直流线路故障成为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因此,研究性能可靠的HVDC线路保护及故障测距方案对于直流输电系统地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已投运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易受故障距离、过渡电阻及噪声等因素的干扰,且普遍存在故障判据阈值整定计算复杂、缺乏整定理论依据等问题。目前实际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均采用行波法,但故障初始行波波头到达时间及行波瞬时频率的精确标定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针对直流系统纵联保护及故障测距目前所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保护原理判据简单,易于整定,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实现快速、有选择性动作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和故障初始行波波头有效标定及确定该时刻故障行波波速有机统一的直流线路故障行波测距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单环定理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针对高压直流线路高阻接地故障时保护容易拒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环定理的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将直流线路两侧电流突变量作为状态变量构造奇异值等价矩阵,根据单环定理进行谱分析从而实现区内外故障识别;然后,通过广义S变换提取两极电流突变量特定频段暂态能量和的比值特征进行故障选极;最后,给出了纵联保护方案。仿真验证表明,所提保护原理判据简单,易于整定,各种故障情况下均能实现快速、有选择性动作。(2)基于VMD-SMMG-Hilbert变换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是一种完全非递归的模态变分方法,可以将故障电流行波有效进行分解;多分辨形态学梯度变换技术(Serial Multiresolution Morphological Gradient,SMMG)算法可以实现对微弱信号的逐次变换,累积放大行波信号突变特征进而对故障初始行波波头到达时刻进行精确标定;同时通过对故障电流行波高频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从而确定最先到达整流、逆变侧两端测量点的故障电流行波高频分量的频率,进而确定此刻所对应的故障电流行波波速。所提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实用方法可以实现故障初始行波波头有效标定及确定该时刻故障行波波速有机统一的问题且在线路末端发生高阻接地等特殊故障时仍具有较高可靠性。

高杉雪[9](2021)在《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铝产业“北铝南移、东铝西移”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将接入滇东南电网,造成电网部分断面潮流加重,关键设备故障后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调度等诸多方面带来很大影响。为分析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相关控制措施,同时也为了提高弱受端电网中负荷侧进行辅助调压的电网调压能力,本文从电解铝负荷外特性建模、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相关控制措施及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调压策略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电解铝负荷具有不同于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电动机等常规负荷模型的外特性,若采用常规负荷模型对电解铝负荷建模,会得到失真的仿真结果。本文通过研究电解铝负荷的外特性,针对其内部生产工艺、接线结构、稳流系统控制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得到了能较为准确反应电解铝负荷外特性的关键参数。同时,依据相关参数在仿真计算软件PSD-BPA中对电解铝负荷进行建模。接着,本文结合所建立的电解铝负荷模型及其余源网荷模型对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接入后的滇东南电网进行了稳定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关键设备N-2故障后可能存在热稳定及电压稳定问题,电网局部失稳导致的区域性电网停电风险高,对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降低。然后,本文针对大规模高密度电解铝负荷接入后可能存在的稳定问题,考虑电解铝整流变过流保护、整流系统谐波影响及电网实际情况等关键因素后制定了稳控措施、低频/低压减载、事故限电及有序用电方案、潮流控制、直流回降、电磁环网断环等技术措施,以及加强设备运维、加强无功管理等管理措施。最后,本文基于对电解铝稳流系统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的控制策略,使电解铝负荷对电网电压的调节作用由负向调节转为正向调节。

刘乾易[10](2020)在《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电愈发呈现出交直流混合的形态,如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大功率工业直流供电系统等。相比于传统电网,此类电力电子化系统面临着更为复杂与多样的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各类电能变换装置,如整流器、逆变器、直流变换器等,可为电力用户与公共电网贡献灵活可控的电能输送与分配;另一方面,此类装置之间以及与公共电网间存在的电能质量交互作用问题时刻威胁着电力用户与公用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其对电网动态特性的影响也趋于复杂,不仅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谐波污染、谐波谐振等问题,而且造成电气设备运行效率低、运行性能下降等次生危害。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电能优化与控制(51822702)”、面上项目“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方法研究(51377001)”和作者主持的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关键技术研究(CX2018B167)”,围绕“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应用”这一主题对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根据湖南、广西和重庆等地的电解锰厂、风电场、光伏电站作为大功率工业直流供电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采集得到的大量电能质量实测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其主变压器电能质量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并以处理某电解锰厂的过流跳闸问题为例详细介绍了当前电能质量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2)提出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谐波责任评估方法。基于某电解锰厂实测数据,衡量了锰厂谐波排放对公用电网造成的影响程度。根据连续一周内被测锰厂与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分布规律,采用三种典型概率分布函数对特征停产日的分时段谐波电压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利用K-S检验方法获取拟合优度并辨识出最优拟合函数,建立停产日的背景谐波电压仿真模型。根据该仿真模型对生产日的锰厂在公用电网母线上的谐波责任进行评估。该方法计算简单,能较为有效地确定电力用户对公用电网的谐波责任,为电力用户实施电能质量治理提供前期指导。(3)针对大电流/低电压的大功率工业供电系统,提出电力感应调控滤波方法。通过对变压器绕组的零阻抗设计,使谐波分量在二次绕组之间相互抵消,缩短谐波流通路径;有源滤波器起到对电网与负载之间谐波双向隔离的作用,提升滤波性能。建立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的三相等效电路模型,获得电网与负载双向谐波源对网侧电流的传递矩阵;揭示了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独特的滤波机理。值得注意的是,该三相电路分析方法对此类滤波器接入变压器系统具备通用性,能较为准确地获知变压器内部的谐波分布情况。应用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能有效改善变压器电气运行环境,降低运行损耗。(4)针对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运行特性,提出一系列虚拟阻抗综合控制策略。基于双向谐波传递矩阵,探讨了虚拟阻抗相位、幅值与滤波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了能实现最优谐波抑制效果的虚拟阻抗相位,据此提出了改进型四象限虚拟阻抗控制策略;根据实施感应滤波的双重零阻抗设计要求,提出一种零阻抗控制策略,使变流器对外模拟出负阻抗特性,提升了滤波器的品质因数;提出一种基于无源控制的谐波补偿电流主动注入式控制策略,该方法能实现对补偿电流的精准控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5)针对谐波污染严重、安装空间受限的环境,提出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建立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的三相电磁解耦等效电路模型和数学模型,探讨了集成电抗耦合度、虚拟阻抗和谐波滤除率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互感对滤波性能的影响,说明了集成电抗与感应滤波绕组集成于同一台变压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制了一台小功率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原理样机,介绍实验平台的基本结构,给出系统参数、控制代码和调试要点,探讨并分析了实验结果。(6)针对新能源电站并网工程,设计了两类升压站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变压器集成滤波方法的两级电能质量治理层级构架,设计了一类由集成电抗变压器和感应滤波变压器作为核心设备的光伏电站拓扑结构;该层级构架将滤波电抗集成方法和电力感应滤波方法两大核心技术以一、二级滤波站的形式应用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辅之以配套的有源/无源滤波装置,以实现并网点电能质量的综合提升。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具备的抗扰动、谐振风险低、集成度高等优点。根据某包含两台主变压器的两期风电场并网升压站特殊拓扑结构,设计了共用式感应滤波装置以滤除来自两个风电场的谐波分量;该结构具有安装面积小、设备利用率高和滤波性能优于传统方法的特点。建立了该升压站的三相数学模型;在考虑两台主变压器参数对称与不对称的情况下,分别获得了其通用简化电路模型;进一步地,探讨了其滤波机理、运行特性以及实现条件;通过暂态仿真测试和长期实测结果说明了该结构在谐波抑制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方法深度挖掘了电力变压器的电磁潜能,结合电力电子装置,不仅有效实施了对电网/用户电能质量的双向治理、达成了电力运营商和电力用户双方利益共赢的需求,还从理论上降低了变流器的容量,实现高效低成本滤波。综上,本论文研究在大功率工业直流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治理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安全高效并网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整流装置特殊故障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整流装置特殊故障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大功率电解铜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与能耗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整流机组供电优化的研究现状
        1.2.2 能耗优化的研究现状
    1.3 智能优化算法的发展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大功率电解铜整流系统的研究
    2.1 电解铜生产工艺
    2.2 技术指标分析
        2.2.1 电解液温度
        2.2.2 电解槽电压
        2.2.3 电流效率
        2.2.4 直流单耗
    2.3 整流电路结构
        2.3.1 主电路的选择
        2.3.2 双反星形整流电路结构
    2.4 整流机组主电路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整流机组供电策略的研究
    3.1 优化策略对比分析
        3.1.1 专家系统优化策略
        3.1.2 模拟退火算法优化GA的优化策略
        3.1.3 递阶多目标PSO优化策略
    3.2 供电策略与能耗优化的研究方案
    3.3 整流机控制角与档位的配合
    3.4 BP神经网络
        3.4.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3.4.2 BP神经网络的设计
    3.5 PSO优化BP神经网络
        3.5.1 PSO优化BP神经网络原理
        3.5.2 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设计
    3.6 GA优化BP神经网络
        3.6.1 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原理
        3.6.2 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功率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仿真分析
    4.1 整流机组正常运行
    4.2 1 台整流器故障
    4.3 2 台整流器故障
    4.4 电解槽数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最小能耗预测与整流器最优输出电流
    5.1 电流效率和电解槽电压的预测
    5.2 直流单耗的预测
    5.3 最小能耗W_(min)W预测
        5.3.1 整流机组正常运行预测W_(min)W
        5.3.2 1 台整流器故障预测W_(min)W
        5.3.3 2 台整流器故障预测W_(min)W
        5.3.4 电解槽数变化预测W_(min)W
    5.4 整流机组供电策略验证
        5.4.1 整流机组正常运行预测输出电流
        5.4.2 1 台整流器故障预测输出电流
        5.4.3 2 台整流器故障预测输出电流
        5.4.4 电解槽数变化预测输出电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2)面向直流输电的MMC性能提升与轻型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数学模型与内部环流控制
        1.2.2 MMC-HVDC系统结构
        1.2.3 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MMC工作原理与桥臂环流控制
    2.1 引言
    2.2 MMC拓扑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MMC的基本拓扑结构
        2.2.2 电容电压与桥臂环流关系
    2.3 MMC控制策略
        2.3.1 MMC整体控制框图
        2.3.2 桥臂环流注入控制
        2.3.3 桥臂环流控制策略对比
    2.4 算例分析
        2.4.1 测试系统
        2.4.2 稳态运行特性
        2.4.3 交流系统故障响应特性
    2.5 全工况控制效果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HBSM和 FBSM的子模块混合型MMC
    3.1 引言
    3.2 三种典型子模块拓扑及其直流故障处理原理
        3.2.1 半桥子模块
        3.2.2 全桥子模块
        3.2.3 钳位双子模块
        3.2.4 直流故障处理策略对比
    3.3 子模块混合型MMC工作原理
        3.3.1 子模块混合型MMC拓扑结构
        3.3.2 直流故障处理原理
        3.3.3 直流电压降压运行原理
        3.3.4 半桥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条件
        3.3.5 直流电压运行范围与子模块比例选取原则
    3.4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3.4.1 拓扑结构
        3.4.2 控制策略
        3.4.3 直流故障处理策略
    3.5 算例分析
        3.5.1 测试系统
        3.5.2 稳态下直流电压降压运行
        3.5.3 送端交流系统故障
        3.5.4 直流侧故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全桥比例子模块混合型MMC
    4.1 引言
    4.2 低全桥比例子模块混合型MMC工作原理
        4.2.1 拓扑结构
        4.2.2 直流故障清除策略
    4.3 电容电压分析
        4.3.1 闭锁前电容电压
        4.3.2 闭锁后电容电压
        4.3.3 全桥子模块比例选取
    4.4 算例分析
        4.4.1 测试系统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储能装置的有源型MMC
    5.1 引言
    5.2 有源型MMC工作原理
        5.2.1 拓扑结构
        5.2.2 故障隔离原理
        5.2.3 储能装置技术需求
    5.3 有源型MMC控制策略
        5.3.1 控制器整体框架
        5.3.2 主体控制器
        5.3.3 储能装置控制器
    5.4 算例分析
        5.4.1 应用场景一
        5.4.2 应用场景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3)地铁直流牵引网非典型谐波特征及距离保护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铁供电系统建模方面
        1.2.2 状态信号特征提取算法方面
    1.3 本论文课题来源及创新点
        1.3.1 课题来源
        1.3.2 创新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负荷形式
    2.1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2.2 地铁牵引网运行特点
    2.3 地铁牵引网馈线保护
        2.3.1 大电流脱扣保护
        2.3.2 DDL保护
    2.4 地铁牵引网DDL保护误动产生原因
        2.4.1 牵引网短路与振荡电流波形特点
        2.4.2 振荡电流产生机理
    2.5 基于分形关联维数的电流识别
        2.5.1 分形关联维数分析法
        2.5.2 重要参数确定
        2.5.3 实例分析
    2.6 基于EMD法的电流识别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及其电力传动系统建模
    3.1 RT-plus建模仿真环境介绍
    3.2 外部电源及主变电所建模
    3.3 牵引变电所建模
        3.3.1 24 脉波整流机组
        3.3.2 整流系统建模及输出特性
    3.4 平衡电抗器特性及建模分析
        3.4.1 平衡电抗器工作原理
        3.4.2 平衡电抗器在整流系统中电流分析
        3.4.3 案例仿真及实验
    3.5 直流母线建模
    3.6 牵引网与走行轨建模
    3.7 牵引传动系统建模
        3.7.1 直流滤波电路建模
        3.7.2 逆变系统建模
        3.7.3 电力机车负荷建模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直流牵引网距离保护算法研究
    4.1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等值电路研究
        4.1.1 地铁双边供电方式下的短路计算
        4.1.2 接触网对钢轨短路微分方程
    4.2 基于距离保护的新型馈线保护原理
    4.3 基于距离保护新型馈线保护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RT-plus的地铁动模实验验证
    5.1 实验场景概述
        5.1.1 KF1300 直流保护测控装置
        5.1.2 特殊定制变送器
    5.2 牵引网短路故障仿真
    5.3 地铁牵引网距离保护仿真验证
        5.3.1 保护模型搭建及参数设置
        5.3.2 故障分析
        5.3.3 灵敏性分析
    5.4 既有工程DDL馈线保护仿真对比分析
        5.4.1 与既有工程保护配合
        5.4.2 既有DDL馈线保护仿真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HIAF及 BRing简介
    1.2 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样机介绍
    1.3 HIAF-BRing二极铁电源控制器需求分析
    1.4 加速器电源控制器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5.1 论文的工作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数字控制器方案选择
    2.1 控制器设计前期工作准备
        2.1.1 带ARM核的FPGA控制器初探
        2.1.2 基于RS-485 的主从控制器研究
    2.2 基于全光纤介质的主从控制器硬件介绍
        2.2.1 硬件整体框架
        2.2.2 器件选型及性能分析
    2.3 基于全光纤介质的主从控制器软件介绍
        2.3.1 软件整体框架
        2.3.2 数字调节器模块介绍
        2.3.3 主从逻辑控制模块框架介绍
        2.3.4 故障联锁保护模块框架介绍
        2.3.5 网络数据解析模块框架介绍
        2.3.6 回读数据模块框架介绍
第3章 高速主从控制及联锁保护设计
    3.1 基于FSM的逻辑控制及轮询机制设计
        3.1.1 嵌入式硬核IP串行收发器原理介绍
        3.1.2 高速采集板的地址编码方法
        3.1.3 状态机编码设计
        3.1.4 状态查询机制设计
    3.2 基于双冗余的模块故障联锁保护系统
        3.2.1 双冗余联锁环路设计
        3.2.2 模块故障联锁板设计
        3.2.3 PLC联锁设计
        3.2.4 FPGA联锁设计
        3.2.5 故障联锁板电路级功能仿真
        3.2.6 联锁保护系统级逻辑功能仿真
第4章 千兆以太网通讯功能设计
    4.1 基于UDP及 FIFO架构的千兆以太网设计
        4.1.1 以太网基础介绍
        4.1.2 UDP/ IP及 MAC核设计
        4.1.3 数字控制器以太网应用层协议设计分析
        4.1.4 基于FIFO的应用层设计
    4.2 带重发机制的调试数据回读功能设计
        4.2.1 DDR3 SDRAM缓存机制设计
        4.2.2 可靠重发机制设计
        4.2.3 DDR3 SDRAM与网络对接设计
        4.2.4 数据时间戳设计
第5章 测试结果及分析
    5.1 数字控制器特殊工况测试
        5.1.1 电磁兼容及电气安全测试
        5.1.2 高低温试验测试
    5.2 开机流程测试
    5.3 模块故障联锁测试
    5.4 基于UDP的以太网应用层测试
    5.5 回读系统测试和示波器实测对比
    5.6 电源样机输出指标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2.1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
        2.1.1 拓扑对比
        2.1.2 能量路由器matlab/simulink整体仿真模型
    2.2 能量路由器的控制策略
        2.2.1 高压交流输入模块的控制策略
        2.2.2 中间变换器控制策略
        2.2.3 高压直流输入模块控制策略
        2.2.4 中低压交流输出模块控制策略
        2.2.5 低压直流输出模块控制策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量路由器故障分析与检测
    3.1 能量路由器故障分析
    3.2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故障检测
        3.2.1 开关器件故障检测
        3.2.2 高频变压器故障检测
    3.3 能源路由器故障运行策略
        3.3.1 中间变换器模块故障检测
        3.3.2 输入输出模块故障检测
    3.4 仿真试验
        3.4.1 交流输入模块恢复实验
        3.4.2 中间多变换器模块恢复实验
        3.4.3 交流输出模块恢复实验
        3.4.4 直流输出模块恢复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力系统故障对能量路由器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4.1 端口故障保护策略
    4.2 端口短路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4.2.1 交流输入模块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4.2.2 交流输出模块故障保护仿真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能量路由器故障保护系统设计
    5.1 能量路由器硬件保护方案
    5.2 能源路由器软件保护逻辑
        5.2.1 电流保护逻辑
        5.2.2 电压保护逻辑
        5.2.3 温、湿度保护逻辑
    5.3 能量路由器系统保护设计
        5.3.1 开机自检保护
        5.3.2 待机模式
        5.3.3 启动保护
        5.3.4 故障停机保护
    5.4 能量路由器小型样机研制
        5.4.1 能量路由器硬件设计
        5.4.2 试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6)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2.2 列车负荷模型研究现状
        1.2.3 直流牵引保护现状
    1.3 论文研究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2 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组成及原理
    2.1 高压电源系统
    2.2 中压环网供电系统
    2.3 牵引供电系统
        2.3.1 牵引变电所
        2.3.2 牵引网
        2.3.3 杂散电流产生原理
        2.3.4 牵引变电所运行方式
    2.4 牵引传动系统
    2.5 本章小结
3 牵引供电系统及传动系统建模
    3.1 主变电站建模
    3.2 牵引变电所建模
        3.2.1 十二脉波整流机组建模
        3.2.2 二十四脉波整流机组建模
    3.3 地铁直流母线建模
    3.4 牵引网建模
        3.4.1 接触网建模
        3.4.2 钢轨-排流网-大地回流建模
    3.5 牵引供电系统建模
    3.6 传动系统建模
        3.6.1 地铁交流列车电力传动系统
        3.6.2 矢量控制建模
        3.6.3 牵引供电系统带列车负载仿真
    3.7 本章小结
4 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仿真及保护研究
    4.1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短路故障类型
    4.2 短路电流计算
    4.3 故障距离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4.3.1 单边供电牵引网短路仿真
        4.3.2 双边供电牵引网短路仿真
    4.4 牵引系统保护
        4.4.1 电流脱扣保护
        4.4.2 电流定时限保护
        4.4.3 热过负荷保护
        4.4.4 双边联跳保护
        4.4.5 线路测试
        4.4.6 电流变化率保护
        4.4.7 多列车启动电流保护设计
    4.5 基于模糊控制的多列车起动电流保护设计
        4.5.1 基于模糊推理的多列车起动电流保护算法
        4.5.2 基于模糊推理的列车ROR保护算法仿真验证
    4.6 故障案例分析
        4.6.1 航天城车辆段直流馈线断路器214跳闸案例
        4.6.2 航天城车辆段牵混所215馈线断路器跳闸案例
    4.7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7)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及安全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
    2.1 110k V主变电所系统
    2.2 35k V牵引降压变电系统
    2.3 直流1500V牵引供电系统
    2.4 小结
3 牵引供变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1 分析方法选择
    3.2 基于FMEA的牵引供变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2.1 110k V主变电所的FMEA分析
        3.2.2 35k V牵引降压系统的FMEA分析
        3.2.3 直流1500V牵引供电系统的FMEA分析
    3.3 基于FTA的牵引供变电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3.1 110k V主变电所的FTA分析
        3.3.2 35k V牵引降压变电所的FTA分析
        3.3.3 直流1500V牵引供电系统的FTA分析
    3.4 小结
4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处置研究
    4.1 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抢修的原则
    4.2 牵引变电所事故应急抢修组织流程
        4.2.1 牵引变电所事故故障分类
        4.2.2 Ⅰ类事故故障抢修组织流程
        4.2.3 Ⅱ、Ⅲ类事故故障抢修组织流程
        4.2.4 抢修处理流程及要求
    4.3 牵引变电所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3.1 110k V GIS断路器跳闸故障抢修措施
        4.3.2 110k V主变压器故障抢修措施
        4.3.3 35k V GIS开关柜发生保护跳闸故障抢修措施
        4.3.4 整流变压器、动力变压器故障抢修措施
        4.3.5 整流器故障抢修措施
        4.3.6 电力电缆故障抢修措施
        4.3.7 直流1500V馈线开关柜故障跳闸抢修措施
        4.3.8 直流框架电流保护动作抢修措施
        4.3.9 直流框架电压保护动作抢修措施
        4.3.10 变电所用交、直流电源系统故障抢修措施
    4.4 .小结
5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安全保障研究
    5.1 牵引变电所可视化运行管理
    5.2 牵引变电系统设备检修精益化管理
    5.3 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优化
    5.4 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和故障测距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方法
        1.2.2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压直流输电基本原理、运行方式及仿真建模分析
    2.1 高压直流输电的基本原理
    2.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2.3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建模
        2.3.1 交流滤波器模型
        2.3.2 交流系统等效模型
        2.3.3 换流变压器模型
        2.3.4 直流滤波器和平波电抗器模型
        2.3.5 输电线路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单环定理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3.1 引言
    3.2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特征分析
        3.2.1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构成
        3.2.2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特性分析
    3.3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3.3.1 启动判据
        3.3.2 基于单环定理的线路区内外故障判据
        3.3.3 基于广义S变换的故障选极判据
    3.4 保护原理的相关问题探讨
        3.4.1 双极耦合影响
        3.4.2 噪声干扰影响
        3.4.3 动作速度分析
        3.4.4 算法实用性分析
    3.5 保护方案实现流程
    3.6 算例分析
        3.6.1 仿真模型
        3.6.2 仿真验证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VMD-SMMG-Hilbert变换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方法
    4.1 引言
    4.2 基于行波理论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案
    4.3 基于VMD-SMMG变换的故障行波初始波头到达时间精确标定
        4.3.1 VMD的原理与算法
        4.3.2 VMD的分解特性及参数选取
        4.3.3 SMMG的原理与算法
        4.3.4 故障初始行波波头的标定
    4.4 基于Hilbert变换的故障行波波速的确定
        4.4.1 Hilbert变换基本原理
        4.4.2 故障行波瞬时频率的确定
    4.5 故障测距流程图
    4.6 算例分析
        4.6.1 仿真系统及其相关参数
        4.6.2 单极接地故障
        4.6.3 双极短路故障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解铝负荷接入规划及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现状
    2.1 电解铝负荷接入滇东南电网规划介绍
    2.2 电力系统稳定性介绍
        2.2.1 功角稳定
        2.2.2 电压稳定
        2.2.3 频率稳定
    2.3 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现状
        2.3.1 滇东南电网现状介绍
        2.3.2 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分析
第三章 仿真模型研究
    3.1 BPA仿真平台简介
    3.2 仿真采用模型介绍
        3.2.1 电源模型
        3.2.2 网架模型
        3.2.3 负荷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4.1 N-1 稳定分析
    4.2 N-2 稳定分析
第五章 控制措施研究及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方法
    5.1 技术措施研究
        5.1.1 二次措施
        5.1.2 一次措施
        5.1.3 其他措施
    5.2 管理措施分析
        5.2.1 加强设备运维
        5.2.2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关键因素告知
        5.2.3 加强无功管理
    5.3 电解铝负荷参与电网电压辅助调节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附录 B

(10)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问题
        1.1.1 大功率工业直流供电系统
        1.1.2 新能源并网系统
    1.2 工业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治理技术现状
        1.2.1 无源滤波方法
        1.2.2 有源滤波方法
        1.2.3 基于变压器滤波方法
        1.2.4 电力感应滤波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工业整流系统谐波问题研究
    2.1 背景谐波模型
        2.1.1 测量背景
        2.1.2 实测数据分析
        2.1.3 概率分布特性
        2.1.4 背景谐波电压概率分布模型
        2.1.5 背景谐波电压幅值仿真
    2.2 谐波责任评估
        2.2.1 谐波责任
        2.2.2 基于叠加法则的谐波责任评估方法
        2.2.3 仿真结果
    2.3 工业应用电能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2.3.1 被测工厂供电背景
        2.3.2 测量结果分析
        2.3.3 电能质量问题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3.1 系统拓扑
    3.2 数学模型及谐波传递特性
        3.2.1 基本电流关系
        3.2.2 谐波域数学模型
    3.3 滤波特性分析
        3.3.1 滤波机理
        3.3.2 评价指标
        3.3.3 滤波性能探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4.1 四象限虚拟阻抗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4.1.1 控制策略简述
        4.1.2 四象限虚拟阻抗控制性能探讨
        4.1.3 实验验证
    4.2 零阻抗综合控制策略设计
        4.2.1 零阻抗控制
        4.2.2 实验验证
    4.3 无源控制策略设计
        4.3.1 系统拓扑
        4.3.2 滤波系统数学建模
        4.3.3 滤波系统无源控制设计
        4.3.4 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性能分析及其设计方法研究
    5.1 滤波系统简述
        5.1.1 变压器集成调控滤波系统拓扑
        5.1.2 集成滤波电抗型感应滤波变压器
    5.2 工作机理分析
        5.2.1 电磁解耦建模
        5.2.2 滤波性能分析
    5.3 系统设计
        5.3.1 控制策略
        5.3.2 变压器零阻抗设计
        5.3.3 解耦绕组设计
    5.4 实验平台研发
        5.4.1 样机简介
        5.4.2 控制实现
        5.4.3 仿真测试
        5.4.4 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能源并网电能质量治理工程实践研究
    6.1 光伏电站应用:变压器集成滤波方法
        6.1.1 光伏电站层级构架
        6.1.2 集成滤波箱式变压器
        6.1.3 感应滤波并网变压器
        6.1.4 工程实施与测试结果
        6.1.5 探讨
    6.2 风电场应用:带共用式滤波器的并联运行感应滤波变压器
        6.2.1 风电场背景介绍
        6.2.2 带共用式滤波器的并联运行感应滤波变压器建模
        6.2.3 滤波特性分析
        6.2.4 仿真分析
        6.2.5 现场测试
        6.2.6 探讨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研究生学习期间申请的专利与软着
附录 C 研究生学习期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获荣誉
附录 E 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参加科研竞赛

四、整流装置特殊故障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功率电解铜整流机组供电策略与能耗优化的研究[D]. 吴晶. 北华大学, 2021(12)
  • [2]面向直流输电的MMC性能提升与轻型化技术研究[D]. 徐雨哲. 浙江大学, 2021(09)
  • [3]地铁直流牵引网非典型谐波特征及距离保护原理研究[D]. 卢宁.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4]HIAF-BRing电源样机数字控制器设计和实现[D]. 谭玉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新型多端能量路由器故障特性研究与保护[D]. 董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6]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模型及保护研究[D]. 李晴.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7]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变电系统事故应急及安全保障研究[D]. 刘建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8]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和故障测距方法研究[D]. 岳爽.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9]大规模电解铝负荷接入对滇东南电网稳定问题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D]. 高杉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电力感应调控滤波理论与应用研究[D]. 刘乾易. 湖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整流器特殊故障排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