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

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

一、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纪文华[1](2021)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与吸附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是一类基于共价键有序连接的晶态高分子材料,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大孔隙率、稳定性好、易于功能化、应用潜力大等突出特点,业已发展为功能有机材料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因此,基于COFs的合理设计合成与选择性功能化,研究开发具有特定吸附功能的新型COF材料,对环境水体中典型污染物的精准监测与有效治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功能有机材料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多组分智能构建、单体功能化和反应条件调控等策略,设计、合成与表征了具有不同孔道结构和功能基团的新型COF材料,分别实现了对环境水体中某些重金属离子及持久性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吸附,探究了COFs功能化设计策略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构筑具有特定吸附功能的COF材料提供了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论文包括以下5个部分:1.综述了不同桥连结构COFs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构建单体种类、合成方法、功能化设计策略及其在生态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等领域的应用。2.基于单体设计策略,以同时清除环境水体中Hg2+和Pb2+离子为目标,通过预置基团制备了乙烯基COF,利用click反应对其再功能化,构建了硫醚桥连芳香羧酸双功能化COF材料(COF-S-CO2H),其结构经FT-IR、固体13C NMR、XPS、SEM、PXRD、元素分析和N2吸脱附实验等技术系统表征。研究发现,COF-S-CO2H对Hg2+和Pb2+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饱和吸附量分别达99.1mg/g和123.8mg/g,主要为单层化学吸附过程,吸附平衡时间在20min以内,满足实际应用要求;COF-S-CO2H还呈现出优异的清除选择性,对不同环境水样中Hg2+和Pb2+的清除效率均大于99%。3.为实现环境水体中高极性有机污染物固相萃取(SPE)样品前处理,基于单体设计策略,经调控反应条件制备了满足SPE填料形貌要求的乙烯基COF,利用click反应对其再修饰,合成表征了硫醚桥连芳香胺功能化COF材料(COF-S-NH2)。研究发现,COF-S-NH2对环境水体中苯氧乙酸类农药污染物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其饱和吸附量和选择性均优于C18、硅胶、苯基硅胶和季铵基键合硅胶等商品吸附材料。基于COF-S-NH2建立了可靠性与准确性良好的水样中苯氧乙酸类农药污染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在0.2~100 ng/mL范围内,对6种代表农药分析物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060 ng/mL,定量限≤0.20ng/mL,精密度RSDs范围为4.3%~8.7%,加标回收率在89.6%~102.4%,RSDs≤7.1%。根据《欧盟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对苯氧乙酸类农药的限制标准,该方法可用于饮用水中对4-氯苯氧乙酸、麦草畏、2,4-二氯苯氧乙酸和2-(2,4-二氯苯氧基)丙酸的监测。4.基于多组分智能构建策略,以对苯二甲醛/联苯二甲醛、1,3,5-三(4-氨基苯基)苯和丙酮酸为原料,三组分“一锅”反应成功构建了2种既含羧酸边臂又含喹啉骨架的双功能基COF材料(QCA-COFs),其结构经FT-IR、固体13C NMR、SEM、PXRD、元素分析和N2吸脱附实验等技术系统表征。研究发现在COF材料孔道内边臂上的两个羧基主要呈顺式分布,这种优势结构的形成可能源于分子间氢键驱动所致。2种QCA-COFs对罗丹明B、亚甲基蓝、庆大霉素和2,4-二氯苯氧乙酸4种典型水溶性环境有机污染物均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饱和吸附量均大于250mg/g,在15min内即可完成低浓度(≤200 ng/mL)水平下对4种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对实际水体中污染物的清除率超过95%,在水体净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基于反应条件调控策略,以2,3,5,6-四氟-4-吡啶二甲腈和2,3,6,7,10,11-六羟基苯并菲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技术成功合成了芳香醚桥连COF材料TH-COF。微波辐射加热将反应时间由传导加热的72h缩短至30min,材料比表面积由文献报道的576m2/g提升至1254m2/g。考察了TH-COF对典型非芳香性全氟与多氟有机污染物(PFASs)的吸附性能,发现对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磺酸的饱和吸附量分别达261.0mg/g和209.5mg/g,主要归结为TH-COF结构中的吡啶N原子与PFASs羧基之间的亲和力。基于TH-COF为固相微萃取(SPME)涂层,建立了水样中8种PFASs的TH-COF-SPME-UPLC-MS/MS检测方法,在0.01~1000 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0045 ng/L,定量限≤0.015 ng/L,精密度RSDs范围为3.3%~7.9%,加标回收率在89.5%~105%,RSDs≤6.7%,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PFASs的精准分析。总之,本论文以环境水体中典型污染物的分析与治理为目标,基于COF材料的功能化设计,通过多组分反应、单体预置侧基与再功能化、微波辅助合成等技术,构建与表征了5种功能化COF吸附材料。在优选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环境水体中某些重金属离子、染料、抗生素、农药等典型污染物的高效清除,建立了适用于痕量非芳香性全氟与多氟有机污染物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成果对COF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及拓宽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兵[2](2020)在《几种农药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文中指出农药的使用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对提高粮食产量和解决人类温饱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农药的残留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潜在的威胁。所以,开发简单快速的农药残留物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此篇论文通过纳米材料、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分析技术等,得到了几种农药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将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作为修饰材料,噻虫嗪(TMX)农药分子作为印迹分子,对巯基苯胺作为功能基修饰单体,研制了一种噻虫嗪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利用电化学技术、光化学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最后利用此传感器检测了实际样品青枣内的TMX,得到的数据结果相对满意,说明制得的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噻虫嗪的测定。2.将聚乙烯亚胺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作为修饰材料,吡虫啉(IMI)农药分子作为印迹分子,4-氨基苯硫酚和邻苯二胺两种单体作为功能基修饰体,研制了一种吡虫啉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利用电化学技术、光化学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了此传感器的相关性能。最后利用此传感器检测了实际样品番茄内的IMI,分析测定的数据良好,说明制得的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吡虫啉的测定。3.将聚乙烯亚胺处理过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和纳米铂作为修饰材料,2,4-二氯苯氧乙酸为印迹分子,巯基苯胺和邻苯二胺作为功能基修饰体,研制出一种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利用电化学技术、光化学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2,4-二氯苯氧乙酸印迹传感器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探究。最后利用此传感器检测了实际样品黄瓜内的2,4-二氯苯氧乙酸,得到了良好的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制得的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的2,4-二氯苯氧乙酸的测定。

梁秋霞[3](2020)在《基于化学衍生的羧基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羧基化合物是一类以羧基为官能团,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有机物。常见的羧基化合物以盐、酯或游离酸的形式在生命体内广泛存在。其不仅是脂类、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细胞构成物的中间代谢物,也是生理活动中生化反应的底物或产物。它们在生命体内浓度的高低与生物体生长发育,衰老和某些疾病(糖尿病、炎症)息息相关。此外,随着人们对自然改造而滥用羧基化合物,羧基化合物也成为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因此,建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羧基化合物分析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UPLC-MS/MS)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CE-LIF),并结合化学衍生、固相萃取和液相萃取等技术,分析测定植物、动物组织和人血样品中的羧基化合物。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本实验建立了以4,4-二氟-5,7-二甲基-4-硼-3a,4a-二吡咯甲烷-3-丙酰基乙二胺(BODIPY?FL EDA,BODIPY类荧光染料)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HPLC-FLD法分离测定赤霉素A3(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六种羧基类植物激素的分析方法。详细探讨了色谱分离条件和衍生反应条件。在20℃下,衍生反应20 min内完成。在λex/λem=490 nm/510 nm的波长下,六种羧基类植物激素在17 min达到基线分离。GA3,IAA,ABA,IBA,NAA,2,4-D的检出限分别为0.75、2.00、0.55、3.00、0.05、0.50 nmol/L,衍生物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1.80-3.73%和3.46-5.01%之间。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5种蔬菜水果中植物激素的残留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4.12-106.75%范围内。(2)建立了分离检测赤霉素A3,吲哚乙酸,脱落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六种羧基类植物激素的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CE-LIF的方法。以BODIPY?FL EDA为荧光标记试剂,以28 mmol/L,p H=9.0的H3BO3-Na2B4O7缓冲溶液(含5 mmol/L SDS,4%异丙醇)为背景电解质,当分离电压为10.5 k V时,在λex=490 nm的波长下,六种羧基类植物激素在10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这六种分析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5、0.05、0.05、0.075、0.0125和0.05 nmol/L,日内和日间精度分别小于5.68和6.96%,相对标准偏差(RSD)(n=5)的范围分别为0.03%-1.23%(迁移时间)和1.14%-5.23%(峰面积)。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拟南芥花中多种内源性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是研究植物激素功能和调节网络的有力辅助工具。且该方法也成功应用于5种蔬菜水果中植物激素的残留检测,可作为食品中植物激素残留一种分析方法。(3)建立了分离检测12-POHSA,12-PAHSA,12-OAHSA和12-SAHSA四种支链脂肪酸酯(Fatty acid esters of hydroxy fatty acids,FAHFAs)的UPLC-MS/MS双衍生化方法。在建立的方法中,使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从生物样品中选择性富集和纯化FAHFAs。在该方法中,采取了一种双衍生试剂的方法,即以(2-氨基乙基)三甲基铵(Cholamine)作为柱前衍生试剂,2-二甲基氨基乙胺(2-dimethylaminoethylamine,DMED)衍生的FAHFAs标准品作为内标,作为同位素标志(Stable isotopically labeled,SIL)的替代品。衍生反应在室温下1 min内完成。结果表明,在Cholamine标记后,FAHFAs的LOD和LOQ分别为0.02-0.07 pg/m L和0.06-0.12 pg/m L,检测灵敏度分别提高了50-126倍。此外,在UPLC系统中,在色谱柱上15 min内可以很好地分离FAHFAs,并具有尖锐的峰形。使用该方法,我们成功测定了人血清样品,大鼠白脂肪,肺,肾,肝和心脏组织中FAHFAs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大鼠的不同组织中观察到3种FAHFAs(12-PAHSA,12-SAHSA和12-OAHSA)。另外,我们在人血清样品中成功检测出上述3种FAHFAs。(4)开发了UPLC-MS/MS测定13-PAHSA,12-PAHSA,10-PAHSA,9-PAHSA和5-PAHSA五种PAHSAs同分异构体双衍生化方法。采用上一章节的衍生条件下,五种同分异构体成功与Cholamine和DMED发生衍生反应,DMED衍生的PAHSAs作为内标,作为SIL的替代品。详细探究了MRM模式的参数和五种同分异构体在UPLC系统中分离条件,在最优分离条件下五种同分异构体在20 min内成功分离。5种PAHSAs的LOD和LOQ分别为0.04-0.07 pg/m L和0.10-0.20 pg/m L。检测的灵敏度增加了73-105倍,将这种快速、高灵敏、准确定量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分离和定量测定人体血液和小鼠组织的PAHSAs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大鼠的不同组织中观察到5种PAHSAs同分异构体。并且,我们在人血清样品中成功检测出上述5种PAHSAs同分异构体。

高宗林[4](2020)在《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方法建立与应用》文中提出传统色谱技术运用广泛,但通常因峰容量不足,分辨率和灵敏度较低,或分离特性差异等原因,难以提供足够的分析能力。而新型色谱技术虽然拥有强大的分析能力,然而实际工作中却受限于方法开发,很难被推广运用。二维色谱技术拥有出色的峰容量、选择性和分离度,同时自动化的前处理能力,在面对大批量复杂样品时,能够满足全自动以及高通量的分析要求。亲水作用色谱(HILIC)固定相采用强极性填料,而流动相则采用高浓度的有机溶剂-水混合液体系,能够分离反相色谱(RP-LC)和正相色谱(NP-LC)无法分析的强极性物质,例如糖类、氨基酸等,是一种重要的色谱补充技术。本文分别探索了二维色谱技术和亲水作用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以及生物制药质量控制等领域的检测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应用。第一部分:豆芽类蔬菜生产过程简单、利润丰厚,然而由于市场监管不够全面,豆芽类产品货源混乱,一些商贩在豆芽生产中违规使用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严重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健康安全。因此,对于豆芽食品中违规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监控亟待加强。在本文中,我们以二维色谱技术为基础建立了豆芽抽提样品中赤霉素(GA)、6-苄基腺嘌呤(6-BA)、4-氯苯氧乙酸(4-CPA)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这4种PGRs的二维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实验中以ZB-10C18为第一维色谱柱实现绿豆芽样品的前处理富集和净化;随后通过阀切换将被分析物转移至第二维色谱柱Supersil C18,实现上述4种物质的分离分析。经验证,该方法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均在3%以内,回收率为95%~104%,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际样品的分析中,发现绿豆芽样品中GA和2,4-D的添加量为0.018 mg/g和0.006 mg/g,4-CPA则为未检出。另外,还发现样品中由于存在干扰物而不能准确定量分析低浓度的6-BA。研究表明,由于该方法中将二维色谱系统的第一维配置成固相萃取柱,可以实现样品的自动在线净化以及低含量分析物的在线富集,显着改善了基质效应和残留现象,提高了灵敏度和重现性,在面对大批量复杂样品时,能够满足全自动以及高通量的分析要求。第二部分:IgG-Fc区域的N-糖基化修饰对免疫球蛋白的功能特性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糖基化的检测控制也是制备抗体的质量关键,因此开展单克隆抗体的糖基化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建立了以西妥昔单抗为样本,利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ILIC-FLD)定量分析其中常见且丰度相对较高的3种N-糖链(G0F,G1F,G2F),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法定性分析西妥昔单抗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糖链种类和结构。实验中采用酶切法将糖链从单抗中释放,并进一步通过2-氨基本甲酰胺(2-AB)衍生化,利用HILIC-FLD对这3种糖链进行定量分析。经验证,该方法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均在3%以内,回收率均大于95%,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通过样品稀释法优化基质效应,最终在西妥昔单抗中检测到这3种N-糖链的含量分别为 86.0,85.1,16.6μg/g。同时,本文还利用 UPLC-ESI-MS,结合 GlycoWorkbench 2分析软件及The Consortiumfor Functional Glycomics(CFG)数据库,实现了西妥昔单抗中7种相对丰度较高的N-糖链种类的解析。这些研究不仅为单克隆抗体糖基化质控分析提供技术支持;而且对其糖链种类进行解析并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吕小凡[5](2020)在《非均相催化降解地下水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氯化合物难以被生物降解、毒性极强,会通过挥发、泄露等途径进入环境,现已在水体中普遍检出,长此以往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对此类污染水体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纳米零价铁因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在环境修复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易团聚和氧化的特点使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如何通过材料改性、方法优化等方式提升纳米零价铁的性能已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两种典型的有机氯化合物——四氯化碳和2,4-D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优化后的还原共沉淀法制备出四氧化三铁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和四氧化三铁负载铁钯双金属复合颗粒,利用零价铁的特性分别构成Fe0@Fe3O4协同还原体系、Fe0/Pd@Fe3O4双金属复合还原体系及Fe0@Fe3O4/H2O2非均相类芬顿体系从氧化还原两种途径对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考察了不同体系下溶液pH值、反应温度、催化颗粒投加量等因素对目标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各体系中污染物的降解途径和反应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Fe3O4作为载体能够有效地避免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团聚,从而扩大催化颗粒的比表面积;Fe3O4与零价铁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可以促进传质、提升脱氯反应的相对速率;Fe3O4的特性使其可以通过释放分子内部的结构Fe2+/Fe3+参与目标污染物的还原脱氯过程。(2)金属钯可以加快催化颗粒表面活性氢原子的生成并改变铁的电子特性,促进电子转移,增强纳米零价铁颗粒的稳定性,降低其氧化程度和颗粒表面铁氧化物的形成。加入钯构成双金属体系在提升了催化颗粒反应活性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含氯中间产物的生成。(3)利用零价铁氧化释放亚铁离子的特性,与过氧化氢构成非均相类芬顿体系,可以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比传统芬顿体系的适用性更广且便于反应后催化颗粒的回收和再利用。(4)在最佳条件下,Fe0@Fe3O4协同还原体系、Fe0/Pd@Fe3O4双金属复合还原体系及Fe0@Fe3O4/H2O2非均相类芬顿体系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通过考察铁离子、氯离子及降解产物浓度的变化,对不同体系中目标污染物的降解途径和反应机理做出了合理推断。

朱晨,李珂,周密,谢锐,陈坤,徐保明[6](2020)在《2,4-二氯苯氧乙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4-二氯苯氧乙酸作为一种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优点,在农林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以有氯气氯化、无氯气氯化为划分依据的三种2,4-二氯苯氧乙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针对每种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围绕着无氯气氯化合成2,4-二氯苯氧乙酸的工艺来进行深入研究。

方金辉[7](2020)在《NiCo2O4中间层修饰的钯/泡沫镍电极对2,4-二氯苯氧乙酸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文中认为氯代有机物常作为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工原料等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具有难降解性、生物累积性、高毒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性,一旦进入环境,对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会造成严重的危害。2,4-二氯苯氧乙酸(2,4-D)作为一种典型的氯代有机物,其毒性主要由氯取代基官能团所决定。因此研究2,4-D的脱氯行为对于环境保护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其中,电催化还原脱氯法由于其绿色高效、成本低廉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广受国内外学者研究,因此,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的低成本阴极催化材料和探究其脱氯机制成了研究重点。本论文采用添加NiCo2O4纳米片中间层修饰Pd/Ni foam电极,借助多种表征方法:如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对电极进行物理化学性能分析。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得电极表面的Pd负载量为0.68 mg。由于活性氢的产生与迁移在脱氯过程中十分重要,因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计算了Pd(111)、NiCo2O4(311)和ML Pd-NiCo2O4(311)三个不同表面的氢结合能(HBE)。Pd(111)和ML Pd-NiCo2O4(311)上相似的HBE值预示了NiCo2O4中间层修饰的Pd/Ni foam电极在保留Pd/Ni foam电极脱氯活性的前提下降低贵金属Pd的可能性。将制备的复合电极作为阴极应用于电催化还原脱氯2,4-D。当施加的阴极电位为-1.0 V时,电催化还原脱氯75 min后,Pd/Ni foam电极的2,4-D去除率为17.1%,而采用相同Pd载量的Pd/NiCo2O4/Ni foam电极,具有更高的脱氯效率,其2,4-D去除率为97.6%。Pd/NiCo2O4/Ni foam电极在-1.0 V条件下反应60 min,达到最大电流效率,为5.2%。另外,将电极连续循环五次脱氯反应后保持高活性,实验表明电极稳定性能良好。对比Pd/Ni电极用于脱氯的Pd载量,实验表明NiCo2O4中间层的引入有利于节约电极成本。通过对电极脱氯效率及中间产物分析,推断Pd/NiCo2O4/Ni foam电极的脱氯机理是由生成的吸附活性H*ads攻击2,4-D的间接电催化还原脱氯过程,另外脱氯途径主要为2,4-D首先生成一氯中间体o-CPA,再由o-CPA进一步脱氯生成无氯的最终产物PA这一过程。此外,还探究了阴极电位、反应温度、反应初始2,4-D浓度和反应液初始p H对Pd/NiCo2O4/Ni foam电极应用于电催化还原脱氯的影响。

刘秋香[8](2019)在《Ni(OH)2、Co3O4修饰的Pd/泡沫镍电极还原脱氯2,4—二氯苯氧乙酸》文中提出二十世纪,氯代有机物大量生产并被广泛使用于农业、化工、生物医药、电子工业等领域。2,4-二氯苯氧乙酸(2,4-D)是一种典型的氯代有机物,常用作除草剂以控制禾谷类作物中阔叶杂草的生长,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但其残留物难降解,会对土壤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而研究2,4-D的脱氯行为在环境保护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电化学还原脱氯技术可将污染物中的氯以Cl-形式脱除,具有生成物毒性低、生成的中间产物选择性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是一种去除含氯有机污染物有效的方法。但传统电化学脱氯方法所用电极需要较大的Pd载量,此外脱氯效率也不高。论文采用简单、绿色的化学沉积法一步制备出了Ni(OH)2修饰钯/泡沫镍双功能电极,大大减少了Pd的负载量,以2,4-D作为典型的污染物进行脱氯研究。运用多种材料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ATR-FTIR)、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和电化学法等多种材料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电极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能分析。表征结果证明当反应液中PdCl2和NaCl的摩尔比为1:30时,可以在钯/泡沫镍电极表面原位生成最佳量的无定形Ni(OH)2修饰Pd/Ni foam电极,表示为Pd1Cl32。电极应用于2,4-D的脱氯实验,在阴极电位-0.65 V、电解120 min后,2,4-D的去除效率81.5%。此Ni(OH)2修饰的Pd/Ni foam双功能电极的Pd负载<0.2 mg/cm2,它可以提高2,4-D的脱氯效率,其最大电流效率(CE)达19.3%,平均CE达16.0%,而表面无Ni(OH)2的钯/泡沫镍电极(表示为Pd1HCl32),在同样条件下对2,4-D几乎没有去除作用。Pd1Cl32电极的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无定形Ni(OH)2在电极表面起到双重作用:一是能够促进水的解离从而加速产生原子H*,同时与Pd形成相互作用缩短了原子H*在电极表面的传递路径,从而提高脱氯效率。将Pd1Cl32电极应用在流动的阴极溶液中2,4-D的脱氯,通过研究电极上Pd载量、阴极溶液流速、2,4-D初始浓度、电流密度、反应温度和外加阴离子等条件对2,4-D脱氯的影响,得出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最佳的脱氯条件为:阴极液流量为28.5 mL/min,2,4-D的初始浓度50 mg/L,Na2SO4浓度为17 mmol/L,阴极电位为-1.25 V,Pd载量0.195 mg/cm2,反应温度298 K;当反应时间为300 min时,2,4-D的去除率可达100%。电极寿命实验证明,Pd1Cl32电极有出色的电极稳定性。使用两步法合成Co3O4与钯/泡沫镍复合电极(Pd-Co3O4/Ni foam),用XRD、FE-SEM、TEM、XPS、EDS、ICP-OES等测试方法证实了电极表面Co3O4的存在,Pd载量为0.47 mg/cm2,Co3O4载量为0.51 mg/cm2。此电极在电流密度为1.5mA/cm2,模拟废水2,4-D初始浓度为50 mg/L,反应60 min后,2,4-D去除率达95%。分别用化学沉积法和恒电位沉淀法制备相同Pd载量的泡沫镍电极Pd(CD)/Ni foam和Pd(CPD)/Ni foam,在同样电化学条件,反应120 min后,2,4-D去除率仅为61.5和66.4%。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的电极,Pd载量为Pd-Co3O4/Ni foam电极的4倍时,才能达到与Pd-Co3O4/Ni foam相似的脱氯效率。通过研究电极表面的Pd和Co3O4载量,以及电极脱氯过程2,4-D的初始浓度、电流密度和反应温度等对脱氯的影响,找到最佳的实验条件为:Pd和Co3O4载量分别为0.47mg/cm2和0.51 mg/cm2,电流密度为1.5 mA/cm2,2,4-D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反应温度为298 K,此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42.33′103 J/mol。考察了阴极溶液共存其它阴离子对脱氯的影响,结果显示阴极溶液中分别存在5 mmol/L Cl-、5 mmol/L HCO3-时,对电极的脱氯效率影响不明显。当加入的NO3-为3 mmol/L时,对电极的脱氯效率有不利影响。1 mmol/L SO32-和1 mmol/L S2-严重降低电极的脱氯效率。研究证明Pd-Co3O4/Ni foam电极能提高脱氯效率的主要原因是Co3O4的引入不仅改变了电极表面Pd的分散度,增加了电极表面的活性位点,减少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阻抗,加速电子传递,从而加快了水的解离,在电极表面产生更多的吸附原子H*ads。通过循环伏安扫描证明了Pd-Co3O4/Ni foam电极表面有更多的吸附原子H*ads,它是脱氯的主要活性物种。电极的应用实验及电极稳定性实验表明Pd-Co3O4/Ni foam电极应用于2,4-二氯苯酚、2-氯苯酚和4-氯苯酚脱氯有高脱氯效率,并具有高稳定性。总之,论文中制备的Pd1Cl32和Pd-Co3O4/Ni foam电极,具有高脱氯效率、低Pd载量、良好电极稳定性等特点,为电化学还原法处理实际含氯有机废水提供了可能。

位晨希[9](2019)在《MOFs混合基质膜在农药分析及去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由有机配体桥接无机团簇构成的纳米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结构多样性、孔径可调和易于官能化等特性,可作为理想的高性能混合基质膜的填料组分。近年来,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混合基质膜因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多将其用于气体分离,在环境领域应用不多。为拓展MOFs膜的应用,我们将其应用于农药污染物的富集分析和去除方面。环境水样中新烟碱类杀虫剂含量很低,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样品前处理的富集吸附材料是提高样品富集效率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2,4-二氯苯氧乙酸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进入环境水体中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研究将其去除的吸附材料对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两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混合基质膜,分别应用于富集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和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吸附,开展如下工作:(1)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将其与聚偏二氟乙烯制备成混合基质膜-MIL-53(Al)-PVDF MMM,并对材料进行表征。建立一种MOFs混合基质膜作萃取相,分散膜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吸附过程和洗脱过程影响膜萃取效率的因素。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烯啶虫胺的线性范围在0.30-15.00μg·L-1之间,吡虫啉的线性范围在0.04-15.00μg·L-1之间,啶虫脒和噻虫啉的线性范围则在0.05-15.00μg·L-1之间。4种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013-0.064μg·L-1和0.038-0.190μg·L-1。该方法的日内精密度(n=6)在3.07%-12.78%范围内,日间精密度(n=6)在3.43%-13.12%范围内。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实验室自来水、青岛渤海湾海水和青岛水库地表水)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2.50%-117.98%、75.14%-117.98%,75.85%-115.82%。MIL-53-PVDF MMM可以重复使用至少14次。此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良好、灵敏度高。(2)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H2-MIL-101(Fe),利用聚偏二氟乙烯作交联剂将其制备成NH2-MIL-101(Fe)-PVDF MMM,并对膜进行表征。建立一种去除水中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方法,优化了NH2-MIL-101(Fe)-PVDF MMM去除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影响因素,包括膜种类、NH2-MIL-101(Fe)粉末用量、水样p H值、盐度、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在最佳吸附条件下,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NH2-MIL-101(Fe)-PVDF MMM对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的饱和吸附量为344.83 mg·g-1,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其吸附机理为静电作用力和π-π共轭作用相互结合。与传统吸附剂相比,MOFs混合基质膜应用于吸附去除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易于分离、节约时间、饱和吸附量大等优点。

管柔端(Chayanis Sutcharitchan)[10](2019)在《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使用愈加广泛,虽起到了增产保质的作用,也带来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残留有害物质、降低有效成分含量等。目前,国家标准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标准主要侧重于食品领域,少有针对药品领域的限量标准。此外,其检测方法存在技术复杂、操作繁琐、耗时耗材等问题,且大多数为单残留检测,缺少便捷高通量的方法。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高通量检测方法,用于测定中药材中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并采用该方法对市售药材进行检测,积累数据,为制订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限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本文论以党参和三七为研究对象,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分析技术和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自动分段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流动相采用含0.05%甲酸5 m M甲酸铵的甲醇-水溶液,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进行提取,硫酸镁、氯化钠、柠檬酸钠、柠檬酸氢二钠的混合粉末作为提取盐。参照欧盟农药残留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SANTE/11813/2017),系统进行了线性、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及定量限(LOQ)等方面的方法学考察与评价。【结果】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方法。本方法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定量限为3~20μg/kg(党参),3~10μg/kg(三七);党参的日内平均回收率及RSD为69.1~119.8%和0.1~19.8%;三七的日内平均回收率及RSD为73.6~112.0%和0.4~19.5%,均符合SANTE/11813/2017的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采用该方法检测35批和60批市售党参和三七,35批党参中检出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为3.0~1584.9μg/kg。60批三七中检出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为3.1~1402.3μg/kg。【结论】本论文所建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较少的优势。其准确度与精密度均符合SANTE/11813/2017指导原则,可用于同时测定中药党参和三七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

二、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与吸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动态
        1.2.1 COFs的分类
        1.2.2 COFs的合成与功能化
        1.2.3 COF材料在吸附领域的应用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
        1.3.1 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1.3.2 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基于click反应设计合成羧基功能化COF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单体的合成
        2.2.3 COF-S-CO_2H的合成
        2.2.4 COF结构表征与模拟
        2.2.5 等温吸附实验
        2.2.6 动力学吸附实验
        2.2.7 选择性吸附实验
        2.2.8 重金属离子清除实验
        2.2.9 COF材料再生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羧基COF的合成与表征
        2.3.2 羧基COF的吸附性能研究
        2.3.3 羧基COF的应用性能评价
    2.4 结论
第3章 基于click反应设计合成氨基功能化COF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COF-S-NH_2的合成
        3.2.3 COF材料的表征
        3.2.4 色谱/质谱检测条件
        3.2.5 选择性实验
        3.2.6 等温吸附实验
        3.2.7 动力学吸附实验
        3.2.8 固相萃取条件优化实验
        3.2.9 固相萃取应用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氨基COF的合成与表征
        3.3.2 氨基COF的吸附性能研究
        3.3.3 氨基COF的应用性能评价
    3.4 结论
第4 章 基于多组分反应设计合成喹啉羧酸COFs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材料的合成
        4.2.3 COF材料的表征
        4.2.4 检测方法
        4.2.5 等温吸附实验
        4.2.6 吸附效果比较实验
        4.2.7 清除率实验
        4.2.8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4.2.9 污染物清除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喹啉羧酸COFs的合成与表征
        4.3.2 QCA-COFs结构中羧基cis/trans-分布
        4.3.3 QCA-COFs的吸附性能研究
        4.3.4 QCA-COFs的吸附机理
        4.3.5 QCA-COFs的应用性能评价
    4.4 结论
第5章 基于微波辐射加速合成芳香醚桥连COF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材料的合成
        5.2.3 材料的表征
        5.2.4 UPLC-MS/MS检测条件
        5.2.5 等温吸附实验
        5.2.6 动力学吸附实验
        5.2.7 TH-COF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
        5.2.8 TH-COF的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5.2.9 TH-COF的固相微萃取应用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H-COF的合成与表征
        5.3.2 TH-COF的吸附性能研究
        5.3.3 TH-COF的吸附机理
        5.3.4 TH-COF的应用性能评价
    5.4 结论
第6 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COF-S-NH_2吸附的Langmuir等温拟合曲线
附录2 COF-S-NH_2吸附的Freundlich等温拟合曲线
附录3 COF-S-NH_2的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
附录4 COF-S-NH2的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
附录5 COF-S-NH_2-SPE条件优化结果
附录6 2-苯基喹啉-4-羧酸的核磁共振谱图
附录7 QCA-COFs的cis/trans-异构体
附录8 cis-QCA-COF-1结构原子坐标
附录9 cis-QCA-COF-2结构原子坐标
附录10 QCA-COFs的AA stacking结构模型
附录11 QCA-COFs的AB stacking结构模型
附录12 QCA-COF-1的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拟合曲线
附录13 TH-COF的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曲线
附录14 TH-COF固相微萃取条件优化
附录15 TH-COF固相微萃取实际样品分析与相对加标回收结果
附录16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几种农药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分子印迹技术
    1.2 分子印迹技术的反应过程和特性
    1.3 分子印迹技术的分类
        1.3.1 预组装法
        1.3.2 自组装法
        1.3.3 牺牲空间法
        1.3.4 虚拟的分子印迹
    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1.4.1 制备因素
        1.4.2 制备流程
        1.4.3 制备方法
    1.5 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究总结
        1.5.1 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类型
        1.5.2 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1.5.3 电化学表征
    1.6 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应用
        1.6.1 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6.2 环境分析领域的应用
        1.6.3 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
    1.7 论文的整体思路
第2章 噻虫嗪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碳纳米管组装液的配制
        2.2.4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2.2.5 Au NPs/MWCNTs/GCE电极的制备
        2.2.6 噻虫嗪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2.2.7 电化学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噻虫嗪(TMX)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2.3.2 扫描电镜表征
        2.3.3 电化学表征
        2.3.4 扫描速度与扫描次数的优化
        2.3.5 洗脱时间与富集时间的优化
        2.3.6 噻虫嗪的电化学检测
        2.3.7 传感器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2.3.8 实际样品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聚乙烯亚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金纳米粒子修饰的吡虫啉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聚乙烯亚胺处理多壁碳纳米管
        3.2.4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3.2.5 Au NPs/PEI-MWCNTs/GCE电极的制备
        3.2.6 吡虫啉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3.2.7 电化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吡虫啉(IMI)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3.3.2 扫描电镜表征
        3.3.3 电化学表征
        3.3.4 滴涂PEI-MWCNTs体积优化
        3.3.5 沉积Au NPs时间优化
        3.3.6 稀硫酸浓度优化
        3.3.7 功能单体比例的优化
        3.3.8 扫描速度与扫描次数的优化
        3.3.9 洗脱时间与富集时间的优化
        3.3.10 IMI的电化学检测
        3.3.11 传感器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3.3.12 实际样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化学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聚乙烯亚胺处理多壁碳纳米管
        4.2.4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4.2.5 Au/Pt NPs/PEI-MWCNTs/GCE电极的制备
        4.2.6 印迹电极的制备
        4.2.7 电化学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
        4.3.2 扫描电镜表征
        4.3.3 电化学表征
        4.3.4 功能单体比例的优化
        4.3.5 扫描速度与扫描次数的优化
        4.3.6 洗脱时间与富集时间的优化
        4.3.7 电化学检测
        4.3.8 传感器的稳定性与选择性
        4.3.9 实际样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基于化学衍生的羧基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羧基化合物
    1.3 羧基化合物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1.4 萃取技术
    1.5 羧基化合物的化学衍生试剂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和设计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食品中的植物激素残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植物中内源性激素和食品植物激素残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双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支链脂肪酸酯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结合双衍生化法测定PAHSAs同分异构体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方法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色谱技术的介绍
        1.1.1 二维液相色谱(Two-dimensional Liquid Chromatography,2D-LC)
        1.1.2 亲水作用色谱以及电喷雾质谱技术
    1.2 豆芽菜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1.2.1 赤霉素
        1.2.2 细胞分裂素
        1.2.3 生长素
        1.2.4 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
    1.3 免疫球蛋白(IgG)与N-糖基化
        1.3.1 IgG的N-糖基化
        1.3.2 N-糖链的释放
        1.3.3 N-糖链的衍生化
    1.4 基质效应
        1.4.1 基质效应的评估
        1.4.2 基质效应的评价
        1.4.3 基质效应的消除或补偿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豆芽中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和2,4-二氯苯氧乙酸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设备
        2.2.2 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2.3.2 一维色谱法的条件选择
        2.3.3 二维色谱法的条件选择
        2.3.4 分析方法的验证
    2.4 实验结果
        2.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4.2 一维色谱法条件的建立
        2.4.3 二维色谱法条件的建立
        2.4.4 绿豆芽样品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亲水作用色谱用于西妥昔单抗的N-糖链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设备
        3.2.2 药品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N-糖链标准品配制及标准曲线的制作
        3.3.2 2-AB荧光标记的N-糖链的制备
        3.3.3 HPLC液相色谱条件的建立
        3.3.4 UPLC-ESI-MS液质联用色谱及质谱条件的建立
        3.3.5 定量分析方法的验证
    3.4 实验结果
        3.4.1 HPLC液相色谱定量分析2-AB标记N-糖链方法的建立
        3.4.2 UPLC-ESI-MS液质联用定性分析2-AB标记N-糖链的种类
        3.4.3 西妥昔单抗中N-糖链的种类及结构的检测
    3.5 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5)非均相催化降解地下水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氯化合物概述
    1.2 有机氯化合物性质及危害
        1.2.1 四氯化碳的性质及危害
        1.2.2 2,4-二氯苯氧乙酸的性质及危害
    1.3 含氯有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修复方法
        1.3.2 生物方法
        1.3.3 化学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2.1 制备材料与表征分析仪器
        2.1.1 制备仪器与试剂
        2.1.2 表征分析仪器
    2.2 Fe~0@Fe_3O_4 的制备与表征
        2.2.1 Fe_3O_4 的制备
        2.2.2 Fe~0@Fe_3O_4 的制备
        2.2.3 Fe~0@Fe_3O_4 的表征
    2.3 Fe~0/Pd@Fe_3O_4 的制备与表征
        2.3.1 Fe_3O_4 的制备
        2.3.2 Fe~0/Pd@Fe_3O_4 的制备
        2.3.3 Fe~0/Pd@Fe_3O_4的表征
    2.4 小结
第3章 Fe~0@Fe_3O_4还原降解四氯化碳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3 影响因素
        3.3.1 初始溶液pH值
        3.3.2 反应温度
        3.3.3 催化颗粒投加量及污染物浓度
        3.3.4 常见无机阴离子
    3.4 不同体系对四氯化碳的降解效果
    3.5 Fe~0@Fe_3O_4 降解四氯化碳产物及降解机理
        3.5.1 产物分析
        3.5.2 铁离子/亚铁离子浓度
    3.6 Fe~0@Fe_3O_4 降解四氯化碳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Fe~0/Pd@Fe_3O_4 还原降解四氯化碳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Pd负载量
    4.4 影响因素
        4.4.1 初始溶液pH值
        4.4.2 反应温度
        4.4.3 催化颗粒投加量及污染物浓度
        4.4.4 常见无机阴离子
    4.5 Fe~0@Fe_3O_4 降解四氯化碳产物及降解机理
        4.5.1 产物分析
        4.5.2 铁离子/亚铁离子浓度
        4.5.3 Fe~0@Fe_3O_4 降解四氯化碳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Fe~0@Fe_3O_4 降解2,4-二氯苯氧乙酸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3 影响因素
        5.3.1 初始溶液pH值
        5.3.2 过氧化氢浓度
        5.3.3 反应温度
        5.3.4 催化颗粒投加量
        5.3.5 常见无机阴离子
    5.4 不同体系对2,4D的降解效果
    5.5 Fe~0@Fe_3O_4 降解2,4D产物及降解途径
        5.5.1 铁离子/亚铁离子浓度
        5.5.2 自由基抑制剂对2,4-D降解的影响
        5.5.3 产物分析
        5.5.4 Fe~0@Fe_3O_4 降解2,4D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2,4-二氯苯氧乙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合成方法
    2.1 有氯气氯化法
    2.2 无氯气氯化法
    2.3 其他方法
3 结论

(7)NiCo2O4中间层修饰的钯/泡沫镍电极对2,4-二氯苯氧乙酸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2 ,4-二氯苯氧乙酸的性质、危害以及污染现状
    1.3 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4 电化学法处理技术
        1.4.1 电化学氧化法
        1.4.2 电化学还原法
    1.5 常见的含氯有机物脱氯途径
    1.6 负载主催化剂钯的方法
        1.6.1 化学沉积法
        1.6.2 电化学沉积法
    1.7 助催化材料对电极的修饰
    1.8 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主要试剂
        2.1.2 实验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及反应装置
        2.2.1 储备液配制
        2.2.2 2,4-D标准溶液配制
        2.2.3 标准曲线绘制
        2.2.4 电极制备
        2.2.5 电催化还原脱氯实验
        2.2.6 2,4-D及其产物检测方法
        2.2.7 电流效率计算方法
    2.3 电极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2.3.1 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RTEM)
        2.3.4 电化学稳定性测试
        2.3.5 电极表面的钯负载量分析
    2.4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
第三章 钯/钴酸镍/泡沫镍电极对2,4-二氯苯氧乙酸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
    3.1 引言
    3.2 电极的结构特性研究
        3.2.1 GIXRD表征
        3.2.2 FE-SEM表征
        3.2.3 TEM/HRTEM表征
    3.3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
    3.4 电极电催化脱氯性能研究
        3.4.1 电极的活性和选择性
        3.4.2 电流效率
        3.4.3 电极稳定性测试
        3.4.4 NiCo_2O_4中间层有利成本节约
    3.5 脱氯机理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电催化还原脱氯性能的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脱氯性能影响因素
        4.2.1 阴极电位影响
        4.2.2 反应温度影响
        4.2.3 2,4-D初始浓度影响
        4.2.4 反应液初始pH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8)Ni(OH)2、Co3O4修饰的Pd/泡沫镍电极还原脱氯2,4—二氯苯氧乙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典型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性质、危害及污染现状
        1.2.1 2,4-D简介
        1.2.2 2,4-DCP简介
    1.3 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1.3.1 物理法
        1.3.2 生物法
        1.3.3 化学法
        1.3.4 电化学法
    1.4 电极的制备
        1.4.1 电极的基底材料
        1.4.2 干法制备电极
        1.4.3 湿法制备电极
    1.5 助催化材料对电极的改性
        1.5.1 Ni(OH)_2 的催化性能
        1.5.2 Co_3O_4 的催化性能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及反应装置
        2.2.1 储备液配制
        2.2.2 电解质溶液配制
        2.2.3 标准曲线
        2.2.4 电极修饰用化学试剂的配制
        2.2.5 电极制备
        2.2.6 还原脱氯实验
        2.2.7 电极活性测试实验
        2.2.8 流动的阴极溶液脱氯实验
    2.3 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2.3.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X射线衍射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7 傅里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
        2.3.8 比表面积
        2.3.9 液相色谱
        2.3.10 电流效率计算
        2.3.11 粗糙因子
    2.4 电化学性能表征
        2.4.1 循环伏安法
        2.4.2 线性扫描伏安法
        2.4.3 电化学阻抗测试法
        2.4.4 CO剥离技术测电极活性表面积
第三章 原位制备Ni(OH)_2修饰Pd/Ni foam双功能电极及其电催化脱氯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3.2.1 FE-SEM
        3.2.2 TEM
        3.2.3 电极表面元素分析
        3.2.4 XRD
        3.2.5 XPS
        3.2.6 Raman和 ATR-FTIR
    3.3 电化学性能表征
    3.4 增强的脱氯效率
        3.4.1 不同电位脱氯效率比较
        3.4.2 不同电极脱氯效率比较
    3.5 脱氯影响因素
        3.5.1 流量
        3.5.2 Pd载量
        3.5.3 电位
        3.5.4 2,4-D初始浓度
        3.5.5 温度
        3.5.6 共存离子
    3.6 电极稳定性
    3.7 脱氯机理探讨
        3.7.1 氢氧化镍的形成机理
        3.7.2 氢氧化镍的作用
        3.7.3 修饰电极的反应机理
    3.8 电极能耗分析
    3.9 电极成本分析
    3.10 小结
第四章 Co_3O_4 修饰Pd/泡沫镍电极对2,4-二氯苯氧乙酸电催化加氢脱氯研究
    4.1 引言
    4.2 物理化学表征
        4.2.1 XRD
        4.2.2 EDS
        4.2.3 ICP-OES
        4.2.4 FE-SEM与 BET
        4.2.5 TEM
        4.2.6 XPS
    4.3 电化学表征
    4.4 增强的脱氯效率
    4.5 反应条件优化
        4.5.1 Pd、Co_3O_4 钴电沉积条件的选择
        4.5.2 Pd、Co_3O_4 钴载量的影响
        4.5.3 电流密度的影响
        4.5.4 2,4-D初始浓度的影响
        4.5.5 反应温度的影响
        4.5.6 共存离子的影响
    4.6 电极稳定性研究
    4.7 电极实际应用
        4.7.1 其他含氯污染物的脱氯应用
        4.7.2 实际水体的应用
    4.8 脱氯机理探讨
    4.9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9)MOFs混合基质膜在农药分析及去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新烟碱类杀虫剂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
        1.3.2 水中2,4-D的去除研究进展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
        1.4.2 金属有机骨架混合基质膜材料简介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MIL-53-PVDF混合基质膜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富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MIL-53-PVDF MMM表征
        2.2.2 膜萃取条件的优化
        2.2.3 MIL-53-PVDF MMM的重复使用
    2.3 方法验证
        2.3.1 方法工作曲线及方法检出限
        2.3.2 方法精密度
        2.3.3 实际样品的测定及方法准确度考察
    2.4 与已有文献方法比较
    2.5 小结
第3章 NH_2-MIL-101-PVDF混合基质膜吸附去除水中2,4-二氯苯氧乙酸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NH_2-MIL-101-PVDF混合基质膜表征
        3.2.2 吸附条件的优化
        3.2.3 吸附动力学
        3.2.4 吸附等温线
        3.2.5 过滤研究
        3.2.6 吸附机理
    3.3 与已有文献方法比较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选择
    2.中药品种的选择
第二章 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对照品
        1.2 对照品溶液及内标溶液的制备
        1.3 试剂与材料
        1.4 实验仪器
    2.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确定
        2.4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UPHLC-MS/MS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
        3.1 质谱条件
        3.2 液相色谱条件
        3.3 样品前处理方法
        3.4 基质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中药党参及三七中的方法学考察
        4.1 线性与范围
        4.2 准确度、精密度及定量限
        4.3 灵敏度
        4.4 专属性
        4.5 基质效应
    5.本章小结
    6.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中药党参及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测定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检出情况
        4.2 国内外限量标准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文献综述
    一、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
    二、文献综述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附录Ⅱ:党参和三七基质中3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谱图
附录Ⅲ: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化设计、合成与吸附性质研究[D]. 纪文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0)
  • [2]几种农药分子印迹伏安传感器的研制[D]. 张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基于化学衍生的羧基类化合物的色谱分析研究[D]. 梁秋霞. 暨南大学, 2020(03)
  • [4]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方法建立与应用[D]. 高宗林.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5]非均相催化降解地下水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机理研究[D]. 吕小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2,4-二氯苯氧乙酸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J]. 朱晨,李珂,周密,谢锐,陈坤,徐保明. 广东化工, 2020(09)
  • [7]NiCo2O4中间层修饰的钯/泡沫镍电极对2,4-二氯苯氧乙酸电催化还原脱氯研究[D]. 方金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Ni(OH)2、Co3O4修饰的Pd/泡沫镍电极还原脱氯2,4—二氯苯氧乙酸[D]. 刘秋香.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8)
  • [9]MOFs混合基质膜在农药分析及去除中的应用研究[D]. 位晨希.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中药党参和三七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 管柔端(Chayanis Sutcharitcha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  ;  ;  

2,4-二氯苯氧乙酸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