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为什么闫锡山能够在晋西呆上七年?

抗战时期,为什么闫锡山能够在晋西呆上七年?

一、抗战期间阎锡山为何能够偏安晋西达7年之久(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吴明怿[2](2020)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在敌人侵略破坏和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粮食损失非常严重,在此情况之下,如何解决抗日根据地的粮食问题,支持边区军民与日伪顽军进行频繁的大小战斗,解决边区军民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并使根据地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是值得探讨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边区政府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各方互动的具体历史过程,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根据复杂多变的历史情况,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应对粮食困境,从而推动根据地发展的内在原因。本文运用河南、山东两省以及部分地方市县档案馆馆藏史料和《冀鲁豫日报》等报刊史料,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边区的粮食工作:第一章主要从“人祸”和“天灾”两个角度探讨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粮食困境产生的原因。第二章主要从救灾和加强农业生产两个方面,讨论冀鲁豫边区如何实现生产自救,以及加强农业生产在根据地进行自救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具有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主要讨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如何解决根据地民众的土地问题和减轻农民的农业税负担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冀鲁豫边区政府如何通过贸易、金融以及藏粮等措施加强粮食管护,同敌人开展粮食经济斗争,保障粮食正常交易活动的进行、稳定粮食价格、确保粮食安全等问题。第五章主要论述冀鲁豫边区政府在完善粮食供给制度上所采取的努力。结语部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冀鲁豫边区在粮食工作中体现出了以农业为主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并注意利用商业、贸易、金融等手段,积极支持边区粮食工作的开展。这种经济思维使中共和冀鲁豫边区政府的各种粮食政策措施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对保障困难环境下根据地党政军民的粮食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冀鲁豫根据地得以在残酷条件下依旧能够得到巩固、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第二,冀鲁豫根据地开展粮食工作的过程,并非简单的“政策-效果”之间的线性演进关系,群众在对待政策的态度上,更倾向基于自身利益基础之上的权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坚持“政策的群众利益指向”,不断根据民众反映对政策和工作方法进行符合群众利益的调整,进而推动了粮食工作的切实开展。而这一过程实则反应的是抗日根据地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层面与群众所代表的“社会”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妥协、改进的“互动”过程。通过冀鲁豫根据地在抗战时期所开展的粮食工作,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新发现和值得思考的地方:第一,边区的粮食工作,突破了单纯依靠国家力量的传统救济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边区各级政府培养并吸收了一批积极分子,他们在参与中共的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中共也借此实现了政权向基层的延伸。其次,传统农村社会中的封建统治力量被削弱,农村中的阶级成分发生改变,农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中农力量得到壮大,加强了中共革命的群众基础。再次,边区政府在开展粮食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中共的政治宣传优势,注意依靠人民,打消了基层民众的思想顾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成为抗战时期边区的粮食工作能够得到切实开展的关键。

张国华[3](2020)在《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演进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逐步成为世界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各地主要城市相继建立了现代城市管理机构,对城市生活的主体内容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当然,基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区域的差异,不同城市在发展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民国时期,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是山西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然条件、历史承袭和区域发展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形成。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经历了市政公所成立、设置城区管理到正式独立建市几个阶段。太原的政治功能增强、城市外延拓展、市政设施逐步健全,城外周边范围也被纳入到城市分区统一管辖内,形成了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典型模式和城市内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是时代变迁的产物,伴随着近代山西地区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省会太原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成效;是区域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具有领先性特征。太原在民国时期发展中,伴随着西方城市学和市政管理理念的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了渐进的时代进步,成为推动太原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管理中开启了前置规划、统筹布局的治理模式,体现了时代前行。太原城市发展与工业化建设紧密相连,现代工业企业的建立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将城市有效范围大量延展,通过吸引从业人口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现代化铁路的奔腾之力,进一步加速了太原城市的发展,对民国时期太原市的工业建设、商业发展、功能布局、人口结构和城市空间产生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为研究对象正是对以上各方面内容的最好诠释,可以有效解读政策、体制等政治因素,工业、交通等科技因素,人口、商业等综合因素对民国时期太原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其渐进发展正是政治、经济、科技与城市本身交互作用的最好注解。本文选取民国太原为中心,试图揭示在区域近代化、山西城市化和太原现代化的过程中,太原市政府逐步建立起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现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确立,建立起了体现内陆城市区域特色的管理机制。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展示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是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概况,简要回顾太原市的自然环境状况、历史地位及演进过程,同时对太原市进行概念界定,阐释太原市作为民国时期山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功能定位。为合理实现城市功能区划与布局,作为行使城市管理职权的政府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高屋建瓴做好顶层设计。城市发展布局中自然因素也发挥着作用,因此最终形成的城市功能布局是在政府宏观主导下、城市自发演进中综合作用形成的客观结果。二是考察城市人口的发展变迁,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两个层面,具体涉及人口迁徙、人口数量、城区分布、变动趋势及结构特点等内容。三是分析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中民用照明用电的起源发展以及政府的相关管理措施等内容,主要以太原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解读供电照明事业得以存续并不断发展的情况,理清民国时期太原电力照明事业的延续脉络,折射太原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山西区域社会现代化概况。四是分析太原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道路维护和行政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民国时期太原市城市道路的整体设计、建设标准、具体实施及完成情况,从而了解太原近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具体水平。五是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太原市城区街道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清理、污水废水排放管网的规划、公共卫生场所的管理以及体现时代进步和科学理念的防疫卫生管理,通过施加防疫、卫生教育、注重防控等有效手段,确保民众身体健康,体现了医学和防疫学在城市公共卫生管理领域的有效引入。本文以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发展及管理为研究选题,以功能区划、人口变迁、道路交通、城市照明、公共卫生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缘起、逐步演化及宏观管理为研究内容。依托城市管理学的观点,将城市管理理论引入到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中进行考察。在城市管理学的统一视角下,对各个具体方面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反映出当时太原市社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反映出地方政府执政施政的决断水平和行政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投入力度及支持情况,致力于民生保障的客观实效,归纳出当时山西城市化、区域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为当代城市社会治理和宏观管理提供有效借鉴。

孙枝青[4](2019)在《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支撑。在一个以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工农群众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充分展现了中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卓着成就。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背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为互动的历史过程,选择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史料为经、以理论演绎为纬,全面揭示晋绥抗日根据地作为一个局地案例,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智慧和地方经验。期望通过历史研究,为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有益的启发和镜鉴。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各敌后根据地承启南北、地连东西的重要战略支点,战略性的地位赋予了晋绥抗日根据地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能不能在晋系军阀阎锡山长期盘踞的地盘立足,能不能在残暴的日本侵略军不断的扫荡中稳住根据地和扩大根据地,是对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革命活动的重大历史考验。实践证明,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领导军民经受住了这些异常艰难的历史考验。他们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用革命的理论武装群众,使之成为革命的群众和革命的武装。在根据地建立之前,由于阎锡山等地方军阀的高度管控和压榨,晋绥地区百姓既饱受横征暴敛之苦,又只能听天由命。中共就是在这样薄弱的革命条件下,根据晋绥地区实际,结合抗战形势、群众需求、传统习俗,创造了许多具有地方典型性和突出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和普及活动,实现了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的重要转变,动员广大革命群众同日本侵略者作坚决斗争。研究从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群众听不懂”出发,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对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条件进行全面分析,考察马克思主义在晋绥地区的早期传播以及晋绥抗日根据地面临的革命环境,追溯晋绥抗日根据地创建、巩固的历史全景,粗略勾勒出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的历史背景;第二,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中共在晋绥抗日根据地敌我斗争形势不断变化和根据地巩固建设的实际要求中,根据群众实际、地方风俗,进行了以统一战线、军事斗争、政治民主建设、生产建设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地方性转化;第三,晋绥抗日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造出适应根据地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式,并广泛借助文学艺术活动、新闻媒介、群众运动等大众化载体来宣传教育团结人民大众,以实现全民族抗战;第四,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照顾地方性、内容具有针对性、过程充满实用性、实施彰显群众性的特点;第五,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贴近群众、紧扣时代、源于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经验,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为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实践找到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局地案例。晋绥抗日根据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将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性风俗,创新性地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和载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地方性转化,实现了内容、形式和载体的耦合,充分体现了中共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研究对于充实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总体研究,对于深入挖掘中共马克思主义教育智慧具有阐幽抉微的作用。

王鑫[5](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周俊芳[6](2018)在《布衣将军(长篇选载)》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傅作义将军其人提起傅作义,人们总会记起他在和平解放北平时的功绩,毛泽东为此曾说要发给他"一枚天坛一样大的奖章"。孰不知,傅作义还是一个抗日爱国将领,是有着强烈民族感情的职业军人。他明辨是非,胸怀远大,爱憎分明,简朴亲民,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极深的人。他早年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奉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他与国民党那些自诩为"中山信徒"的党棍政客不一样,不尚空谈,重在实践。他常说"为政不在多言,只求实际力行"。坚定的爱国者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抗日将领傅作义将军诞辰120周年。他在中国人民抵御日寇侵略的14年当

张文杰[7](2018)在《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绥军是一支军阀部队,最高长官是阎锡山,存在时间为1912年至1949年,与民国相始终。晋绥军源于清末山西新军。清末的山西仍然实行募兵制,而不是如阎锡山所说的征兵制,但是由于在招募和训练方面严格认真,裁汰“老兵混子”,招募本地有籍可查的“良家子弟”,使得兵源结构得到优化,山西籍的“子弟兵”从20%上升到80%,与旧军相比有了一番新气象。辛亥革命打乱了清末军事改革的步伐,在短期内造成了“冗兵”问题。阎锡山借着革命的东风迅速掌握了山西军权,在革命之后随即做了一些整军的工作,结束无政府状态,裁汰冗兵,努力使山西的军事建设回复到良好的发展轨道上去。1917年,阎锡山兼任山西省长,大权独揽,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这为他贯彻自己的建军理念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袁世凯去世到中原大战前夕,晋绥军经过四次扩军,逐渐成为华北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扩大军队规模的同时,山西实行了征兵制,这是晋绥军和近代山西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晋绥军因此得以避免“兵源匪化”。由于这一制度的实施,晋绥军中山西籍士兵才重新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省内的士兵并不是来自全省各地,而是主要来自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富庶的地区,而且募兵制并没有消失,由此判断,山西的征兵制仍然处于试行阶段,尚不成熟;晋绥军士兵以20-40岁的年轻人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士兵更换频繁,老兵少;士兵的出身以农民为主,家庭大多贫困;士兵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不识字的很多。20年代是晋绥军发展的黄金时代,1930年中原大战是其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征兵制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士兵的素质也有所下降。日军侵入山西,晋绥军退守晋西一隅,辖区缩小、人口减少,开始出现兵源匮乏甚至军队无法维持的极端恶劣的情况。兵源匮乏,必然导致兵源结构恶化,士兵的“老龄化”即为一例。为了应对危局、渡过难关,阎锡山于1943年下令在晋西七县推行“兵农合一”制度,这一制度是具有晋西特色、适应战时状态的普遍征兵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打仗的人少”的问题。在此制度的保障下,晋绥军苦熬苦撑,终于等到了日本投降的那一天。在抗战期间,阎锡山还借中共的力量组建了一支“山西新军”,这是一支不同于晋绥旧军的新式军队,借鉴中共的建军经验,用“政治动员”的方式来招募军队,实行政委制度,充满活力。但是这支部队中中共的势力越来越强大,阎锡山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1939年12月发动了“晋西事变”,导致新军分裂,一部归入中共麾下,一部并入晋绥旧军序列。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回到太原,此时的山西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被中共占领,“山西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阎、共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阎统区不断缩小。阎锡山下令将“晋西经验”向辖区内所有县份推广,以应对当下的战争。在整个内战期间,尽管战事不利、辖区缩小,但晋绥军都没有到兵源枯竭的地步,“兵农合一”功不可没。在太原被围、孤城无援(无人力支援)的情况下,阎锡山下令对全城所有人民进行编组,保证了兵源的供给。同时,为了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阎锡山向山西投降日军提出“武力寄存”的方案,将其编入晋绥军序列,直接参加内战。这支残留日军是晋绥军系统中一支“特殊的存在”,值得深入研究。他们对延缓晋绥军的消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大局没有什么影响。1949年,随着太原和大同的解放,存在了 38年之久的晋绥军归于覆灭。

胡正定[8](2018)在《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研究(1938-1942)》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以后,随着日军侵略步伐的日益加快,中国国内各界同胞的抗日呼声此起彼伏。主导皖政的新桂系便是于此一背景中,凭借各种资源,运用不同策略,相继招贤纳士,推动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的成立。因其机构中多有中共党员积极活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桂双方极力强化政府权威,宣扬抗建纲领,皖省动委会不免沦为行政机构的附庸。另一方面,由于特殊历史环境的限制,皖省动委会于抗战固有不容抹杀的重要成绩,却始终无法摆脱为地方实力派所专擅垄断的命运,更不足以为调整官民矛盾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皖省动委会成立的背景,共分为三节,主要从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新桂系主皖以及中共和民主人士推动作用等三个方面阐明安徽省动委会成立的缘由。第二章皖省动委会的组织结构。该章分为四节,主要介绍了省、市、县各级动委会的组织、工作团、各行业抗敌协会以及皖南办事处等机构的设置及其主要职能。第三章皖省动委会的工作内容,有四节,主要介绍了动委会的四大工作内容,即后勤、宣传以及情报与妇女工作。第四章皖省动委会的改组,主要是论述新桂系对动委会的改组以及改组后动委会的情况。第五章则是在总体评价皖省动委会的功绩的同时,从干部培训的角度分析了动委会改组失败的原因。

沈文博[9](2018)在《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文中提出钱穆,中国现代着名史学家、教育家,以其独特的文化史观在我国当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钱穆长寿且治学勤勉,着作丰硕,他一生治学中心都在中国传统文化处,对传统文化诸多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诚然,钱穆思想的重点在于文化学及历史学,但是因着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理念,使得他的思想达到了在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乃至政治学等领域的贯通。钱穆虽然终生未曾担任政府实务,但对传统政治与近当代政局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钱穆的政治思想做出较为总体性的梳理与阐释,分析钱穆政治思想的核心与特质,建构理想政治的框架,对其思想体系做出一有益补充。本文致力于三点:一是自历史角度对钱穆政治思想的萌发、形成、演变等过程做一叙述,以此见其衍变,着重突出了钱穆本人家庭、性格以及历史事件等因素对于钱穆思想的影响;二是从学术转变的过程中追寻其内在心理的转变,以见其历史选择背后的原因;三是钱穆政治理论的落实,即将之政治理论作一较为具体的实际建构。文章即就此将行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钱穆学术人生的奠基期,主要讲述他文化与政治思想萌发的背景;第二章是国难背景下钱穆思想的转变,自之前的学斋派转向学术报国,开始产生以学术激发民族精神的文化建国政治理念;第三章是香港时期的社会活动,这一时期的钱穆以文化为己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其中又以政治时评与创办新亚书院为主;第四章是政治活动受挫之后的重新选择,这一时期钱穆迎来了自己“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顶峰,却出现了学术思想与社会活动的新离合,学术上转而为向内的心性研究,政治时评看似激进,但相较于香港时期,实际不进反退,远不及其学术思想的精进。第五章是钱穆对于理想政治的具体构建,以“三民主义”为核心阐述当代新背景下的建国理想。通过对钱穆政治思想的整合与分析,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传统政治为依托,并融合了西方民主宪政思想的独特政治思想,将政治理想置于文化“一体论”“生命论”中,其核心内容是以“以道统领导政统”的“文治政治”,是一种以人文引导政治的“政道”。钱穆的这一政治思想在孕育于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尤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的结合上,于现今社会也有着相当的借鉴价值。也是因为其政治理论多是出于文化与学术理想,钱穆对于政治的论述很多时候是以“原则”“理论”代替部分史实,由此出现了政治思想的“理想化”与“空泛性”的弊病。

辛萌[10](2017)在《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山西革命根据地(中共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社会教育是在抗战与中共革命的大背景下实施的,具有鲜明的战时性和工具性特点,即社会教育必须为全民抗战和中共革命的现实服务。社会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生活教育三大方面。其不仅传授知识于根据地民众,亦通过社会教育改变民众的精神文化面貌,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研究其内在组织机理并总结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根据地社会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全景,亦可为当代社会教育提供某些历史启示。本文遵循“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宗旨,通过分析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之原貌,试图跳出以往“政策——效果”的传统研究范式,将更多关注点聚焦于基层社会教育在根据地乡村的具体运行、社会教育对普通群众的施教效果、群众对社会教育接受过程等方面,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使研究有“筋骨”有“血肉”。本文正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第一章概述了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梳理了战前山西社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形。第二章考察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苏区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已取得显着效果并形成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苏区与陕甘宁边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核心是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办学。苏区社会教育经验为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三章阐释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主要围绕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行政机构、组织机理三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检视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重点分析了识字教育的相关方针政策、运行措施,冬学运动发起、组织机构、目标任务、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等,其中既有对创新模式——儿童冬学的个案研究,亦有对其他社会教育施教机构如民众学校、民族革命室、民教馆、俱乐部、大众黑板报,以及以往研究中鲜少论及的人民文化馆、文化合作社、冬学运输队、五台山喇嘛社会教育、学习站等的探讨。第五章研究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义务教员和教材。教师和教材是社会教育的基本要素,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师称之为义务教员,其是教师存在于根据地时期的一种特殊形式。本章从义务教员的选拔培训、学历水平、阶级成分、模范教员评选标准及奖励、师资培训班等方面对社会教育的义务教员进行了分析。社会教育教材是社会教育目标及任务的文字化展现,笔者对教材的篇章安排、内容选定、编排方法、课后练习题、以及讲授方法等方面做了详尽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即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乡村民众日常生活;篇章安排逐级递进,符合认知规律;运用唱词、插图等形式丰富教材内容;宣传中共方针政策与紧密配合根据地中心工作等。第六章阐述了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具体而言,即从农村戏剧团和女性社会教育两方面展开论述。农村戏剧团是通俗化、大众化的重要社教机构,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农村戏剧团通过演出教育群众,并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戏剧团宣传中,演出剧目丰富多彩,农村戏剧团深受群众喜爱,剧团数量迅速增加。女性社会教育通过对妇女进行教育,使得女性获得解放,社会和家庭地位得到提升;关注女性婚姻,鼓励女性婚姻自主;对妇女进行生产、拥军和优抗教育,取得极好效果。第七章剖析了影响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因素。努力突破学界传统的研究视角,从山西革命根据地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心工作的转化、群众团体配合、学员自身努力、“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等五个方面考察了其对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探究了各因素与根据地社会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抗战期间阎锡山为何能够偏安晋西达7年之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战期间阎锡山为何能够偏安晋西达7年之久(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一、侵占与宣抚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三、治安与财政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一、校舍紧张
        二、经费不足
        三、生源紧张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二、教员的培训
        三、教员的培养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五、信任危机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一、课程、教学督导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一、人口激增
        二、职业构成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四、日常生活
        五、学校的设立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来源
        二、学生构成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一、课程设置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R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意义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史料运用说明
    六、论文思路与逻辑框架
第一章 冀鲁豫根据地出现粮食危机的原因
    一、冀鲁豫边区的建立与发展
        (一)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成立
        (二)根据地的行政区划
    二、冀鲁豫根据地环境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边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二)旱灾害所造成的民力与粮食损失
        (三)蝗虫灾害对粮食的危害
    三、敌人侵略活动对边区所造成的民力和粮食损失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努力提高粮食产量,生产自救
    一、积极救灾,克服灾荒
        (一)政府筹粮,实施急赈
        (二)向地主豪绅借粮
        (三)开展赎地运动
        (四)提供优惠的救灾借贷政策
        (五)开展灭蝗斗争
    二、开展广泛的农业生产建设活动
        (一)奖励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二)劳动互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边区合作社发展对缓解粮食困境所发挥的作用
        (四)为扶持农业生产提供贷粮贷款
        (五)促进生产发展的其它措施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动减租减息,减轻民众税负
    一、冀鲁豫边区农民的受剥削情况
        (一)几种租佃形式与剥削情况
        (二)地主对承种人的超经济与高利贷剥削
    二、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二)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逐渐走向完善
        (三)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逐渐完善与推广
        (四)开展集体倒粮运动,保护减租减息成果
        (五)与地主豪绅的减租减息斗争
        (六)边区减租减息政策所取得的效果
    三、推行合理负担,采取累进征税制度
        (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
        (二)负担的计算方法
        (三)累进等级与累进率的制定
        (四)加强合理负担政策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五)土地调查评议工作
        (六)负担的减免
        (七)公粮征收的一般过程
    四、开展清查黑地的斗争
        (一)抗战时期边区的黑瞒地情况
        (二)清查黑地的措施方法
        (三)查黑地斗争中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
    五、本章小节
第四章 加强粮食管控,保证粮食安全
    一、对粮食贸易采取统制政策
        (一)“对内自由,对外统制”贸易政策的确立
        (二)通过“贸易统制”调节需用,保护边区粮食安全
        (三)采取粮食专卖政策
        (四)公营商店在边区粮食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加强集市管理,保障粮食交易
        (一)冀鲁豫边区集市管理的背景
        (二)对中心区和游击区采取不同的集市管理政策
        (三)建立集市交易所,开展粮食等特殊商品的交易
        (四)适时转移集市,保证粮食交易的安全
    三、开展金融斗争,支持农业生产
        (一)抗战初期冀鲁豫边区的货币金融情况
        (二)抗战中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三)抗战后期冀鲁豫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四、做好粮食的管护工作
        (一)加强粮食存储
        (二)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敌人的抢粮行径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边区财粮制度,保障党政军民粮食供应
    一、加强财粮工作机构建设和组织领导
    二、建立健全根据地的财粮供给制度
        (一)采取统筹统支和分区财粮统一供给制度
        (二)建立健全边区的财粮审计制度
        (三)完善根据地的财粮预决算制度
        (四)实行粮票制度
        (五)清理尾欠,掌握现粮
    三、对各级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制度和标准
        (一)冀鲁豫边区各级政府机关的财粮供给
        (二)对各级群众团体的粮食供给
        (三)对军队和抗属的财粮供给
    四、边区党政军民的粮食供给情况
    五、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3)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概念阐释
    四、行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五、运用的资料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太原市历史沿革与变迁
    第一节 太原市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
        一、自然条件
        二、历史沿革
        三、承袭发展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太原市行政区划(1912—1937)
        一、早期变革——行政区划调整
        二、专业建制——市政公所成立
        三、分区管理——划分五区模式
    第三节 太原城市功能规划变迁
        一、宋明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二、清朝时期城区功能格局
        三、民国时期城区功能变迁
    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人口变动与管理
    第一节 民国之前山西人口发展概述
        一、城市人口概念界定
        二、元代以前人口变迁
        三、明清时期人口变化
    第二节 近代人口管理起步(1912—1932)
        一、民初人口统计
        二、民初山西人口
        三、民初太原人口
    第三节 省会人口管理(1933—1937)
        一、分类管理
        二、制度建设
        三、统计管理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民用照明建设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照明用电起源
        一、清末山西政治环境
        二、近代太原照明肇始
        三、民初电力事业概述
    第二节 新记公司创立
        一、创立运营
        二、组织管理
        三、初具规模
    第三节 新记公司发展
        一、国内成长环境
        二、调整巩固提高
        三、稳步投资建设
    第四节 太原电力事业(1934—1937)
        一、国民政府政策扶持
        二、新记公司接续发展
        三、太原电力事业概况
    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第一节 清末城市管理初步开启
        一、道路交通概念界定
        二、清末城市道路管理
    第二节 民初道路交通管理
        一、省会恢复及建章立制
        二、交通管理及设施维护
        三、道路养护及系统管理
        四、严格执法及违警处置
    第三节 太原城市街道管理(1931—1937)
        一、系统规划
        二、统筹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
    第一节 近代太原市公共卫生管理
        一、清末卫生管理启动
        二、民初卫生管理举措
    第二节 规划中的公共卫生事业
        一、自来水事业
        二、下水道计划
        三、尘芥物清理
        四、重点行业管理
        五、卫生防疫体系
    第三节 太原城市公共卫生管理(1931—1937)
        一、完善制度建设
        二、加强环卫清理
        三、宰杀牲畜管理
        四、公厕粪场管理
        五、夏令卫生扫除
        六、城市用水管理
        七、防疫卫生管理
    小结
结语
参考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现状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2.1 晋绥地区的革命环境
        2.1.1 群众革命意识缺乏
        2.1.2 社会阶级矛盾突出
        2.1.3 革命思想传播困难
    2.2 马克思主义在晋绥地区的传播
        2.2.1 晋绥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2.2.2 中共党组织在晋绥地区的建立
    2.3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
        2.3.1 晋绥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准备
        2.3.2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2.3.3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第三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及地方性转化
    3.1 抗战期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初步探索
    3.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瓶颈:“群众听不懂”
        3.2.1 群众文化水平低
        3.2.2 群众革命觉悟低
        3.2.3 根据地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条推进
    3.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地方性转化的必要性
        3.3.1 武装群众的需要
        3.3.2 适应革命环境的需要
        3.3.3 开展对敌斗争的需要
    3.4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内容的地方性转化
        3.4.1 统一战线
        3.4.2 军事斗争
        3.4.3 政治民主建设
        3.4.4 生产建设
第四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与载体
    4.1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
        4.1.1 学校教育
        4.1.2 社会教育
    4.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4.2.1 以文学艺术活动为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
        4.2.2 以新闻媒介为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
        4.2.3 以群众运动为渠道践履马克思主义
    4.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与形式和载体的耦合
        4.3.1 满足了根据地巩固发展需要
        4.3.2 促进了根据地生产建设蓬勃兴起
        4.3.3 推动了根据地文化建设欣欣向荣
第五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与成就
    5.1 与其他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比较
        5.1.1 主题的一致性
        5.1.2 内容的相似性
        5.1.3 形式与载体的相近性
        5.1.4 具体做法的差异性
    5.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5.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照顾地方性
        5.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5.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充满实用性
        5.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彰显群众性
    5.3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5.3.1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众的目标
        5.3.2 凝聚抗战力量、巩固统一战线
        5.3.3 根据地革命政权空前巩固
        5.3.4 根据地移风易俗成效显着
第六章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当代价值
    6.1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6.1.1 贴近群众
        6.1.2 紧扣时代
        6.1.3 源于实践
        6.1.4 不断创新
    6.2 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6.2.1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重要借鉴
        6.2.2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历史智慧
        6.2.3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经验启发
        6.2.4 为当前农村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现实指导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材料和思路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建军:民国初年(1911-1916)
    第一节 清末山西新军
    第二节 革命、冗兵与整军
    小结
第二章 逐鹿:从军阀混战时期到抗战前夕(1917-1936)
    第一节 扩军
    第二节 征兵制的实行
    第三节 兵源结构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苦撑: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第一节 兵源困境与兵农合一
    第二节 山西新军
    小结
第四章 末路: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第一节 继续推行兵农合一
    第二节 收编残留日军
    第三节 覆灭
    小结
结语
    一、兵源数量之丰歉
    二、兵源结构之分析
    三、兵役制度之检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研究(1938-194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四、动员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皖省动委会成立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背景下的蒋桂合作
    第二节 新桂系巩固皖政的需要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推动
第二章 皖省动委会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各级动委会
    第二节 工作团
    第三节 各抗敌协会
    第四节 皖南办事处
第三章 皖省动委会工作内容
    第一节 后勤工作
    第二节 宣传工作
    第三节 情报工作
    第四节 妇女工作
第四章 皖省动委会的改组
    第一节 动委会改组之原因
    第二节 动委会改组的结果
第五章 皖省动委会之评价
    第一节 皖省动委会之功绩
    第二节 民众动员制约因素之分析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关于政治思想与文化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学人与政治的研究
        (三) 关于钱穆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的书斋学者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政治思潮
        一、自传统向近代的转型
        二、转型的困境
        三、对于未来道路的争议:转型背景下的几种社会文化思潮
    第二节 早年的学术积淀
        一、短暂的求学生涯——早年传统教育与新式学堂
        二、执教中小学——学术积淀与萌发
    第三节 与北平知识界的和合与游离
        一、近代中国知识界与“政制救国”
        二、北平执教
    小结
第二章 战火中的爱国学者:从史学角度解读传统政治
    第一节 国难中书就《国史大纲》
        一、辗转西南着史报国
        二、以国史解读传统政治文化
    第二节 转捩文化研究
        一、执教齐鲁
        二、扛起传统文化的旗帜
        三、走出学斋
        四、短暂的学术游离期:再度沉寂为学人
    小结
第三章 流亡中的文化斗士:投身教育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新亚学校与新士人之培养
        一、初次办学的困窘
        二、发展新亚
        三、游学欧美体认中西文化差异
    第三节 流亡学者政治文化活动
        一、50年代初期香港局势
        二、评议近现代政制
        三、学术与政治的合作
    第三节 新士人之实践
        一、新亚教育
        二、无奈辞职与重返学术
    小结
第四章 孤独的传统续脉者:以文化比较阐扬政治理想
    第一节 “国士”的政学分离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二、归宗理学与心性修养
    第二节 回归中西比较
        一、中西文化本源的差异
        二、政治文化内核差异
        三、多统而分裂的政治格局
    第三节 晚年学术整理及与友人的学术合离
        一、晚年目盲与学术整理
        二、与同时代学者之思想差异
    小结
第五章 以“三民主义”建构新政治
    第一节 “民族主义”:自根自本的“中国式民主政治”
        一、中国式民主政治
        二、“公忠不党”与政党政治
        三、“以德望镇群伦”的元首制度
        四、自主自由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民权主义”:选贤与能
        一、选举、考试与民权
        二、“选贤与能”与“平权”
        三、新国会
    第三节 “民生主义”:农村自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架构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抗战之前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脉络
    二、战前山西社会教育鸟瞰
第二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实施背景
    一、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解放区的发展
    二、苏区经验的传承与根据地政权建设的诉求
第三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制度安排
    一、社会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社会教育的行政机构
    三、社会教育的组织机理
第四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运行实践
    一、识字教育的实施
    二、冬学运动的开展
    三、民众教育机构的设立
    四、学校兼办社会教育
    五、中共在敌占区的社会教育
第五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教学装备
    一、义务教员
    二、教材
第六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两个“特点”
    一、农村戏剧团的主体作用
    二、女性社会教育的广泛开展
第七章 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战争形势的变化
    二、中心工作的转换
    三、群众团体配合
    四、学员自身努力
    五、“精兵简政”和“三查三整”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抗战期间阎锡山为何能够偏安晋西达7年之久(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研究[D]. 吴明怿. 上海大学, 2020
  • [3]民国时期太原城市管理研究(1912-1937)[D]. 张国华. 山西大学, 2020(08)
  • [4]晋绥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孙枝青.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5]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布衣将军(长篇选载)[J]. 周俊芳. 黄河, 2018(05)
  • [7]晋绥军兵源问题研究[D]. 张文杰. 山东大学, 2018(12)
  • [8]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研究(1938-1942)[D]. 胡正定. 安徽大学, 2018(11)
  • [9]文化世界中的政治意识—钱穆“政道论”研究[D]. 沈文博.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10]山西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辛萌. 山西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抗战时期,为什么闫锡山能够在晋西呆上七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