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有趣的课后练习设计片段

欣赏有趣的课后练习设计片段

一、趣味性课尾练习设计片断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鲍晓树[1](2021)在《“动手做”的“鸡肋”现象归因分析及教学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动手做"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教材结合相关内容的学习安排"动手做"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理解数学,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动手做"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鸡肋",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开展此类活动。下面试图通过"动手做"教学中"鸡肋"现象的归因分析,探寻其教学对策,以期引发教师的思考。

崔晓庆[2](2021)在《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薛铮[3](2021)在《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唐山市X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语文背景知识作为连接学生与文本的一座桥梁,能够帮助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增强情感体验,获得人生启示,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初中教师在语文背景知识的运用上存在诸多问题,亟须予以改进。本文立足部编本新教材,结合语文新课标,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文献资料,界定了背景知识的概念,阐释了语文背景知识的性质,明确了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内容,辨明了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价值。同时,笔者深入教学一线,运用问卷调查、交流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了解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选取内容不合理、引入方法不恰当、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选取原则、引入方法和评价体系三大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本研究能为一线初中语文教师的背景知识教学提供有益参照。

林静[4](2021)在《背景资料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诗词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学习古诗词的意义不言而喻。不管在哪个学段古诗词始终都是教师们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古诗词距离现在时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就比较吃力,更不用说是深入理解其深层内涵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古诗词,增强古诗词教学效果,教师们在教学中势必都会运用背景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在古诗词教学之中引入背景资料,既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但是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背景资料,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背景资料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入、运用背景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一共四章,由绪论和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围绕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展开论述。第一章先界定背景资料的内涵,再分别根据获取途径和主客观因素对作家的影响将背景资料加以分类,并列举相应的例子来解释说明,最后详细阐述本文的理论依据:知人论世、先行组织者、期待视野等理论。第二章主要是整理、分析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并从中发现在当今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运用背景资料存在的运用与介绍程序化现象、获取背景资料途径较少且运用契机不合理、学生了解背景资料的主动性不足且方式较为单一等五个问题。第三章主要是基于第二章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包括背景资料的运用原则、运用技巧、切入契机、呈现方式以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则是基于前面几章的论述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并加以分析总结。

石海峡[5](2020)在《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各个版本的数学课程标准或数学课程纲领都十分强调数学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对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有一定的建议。本研究选取了《小学数学文化丛书》及《数学文化读本》系列丛书作为载体,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意义、途径及效果,以期为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可参考性的指导。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通过查阅文献梳理了数学文化的相关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探究并分析了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具体途径;通过编制的学生调查问卷(前测卷、后测卷)以及访谈提纲和教师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本研究选取了研究者所在学校3至6年级各年级学生1014名和数学教师17名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对学生及教师进行了开放性访谈;采用SPSS 20.0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效果,并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进而给出下一步的实践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一)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途径有:在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数学文化,开设数学文化拓展选修课,以及举办各类数学文化主题活动。(二)参与实践的师生绝大多数都对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而且表示愿意继续参加数学文化的相关实践。(三)纵然师生对数学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的认同度较高,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参与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时间有限;二是教师的数学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教学设计策略缺乏,不能完全胜任教学;三是数学文化教学实践中选择的教学内容以及呈现方式并不完全吸引学生或者适合学生;四是缺乏对学生数学文化学习情况的有效评价。基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提出几点改进建议:(1)合理安排数学文化课程或活动;(2)为教师提供数学文化主题系统学习的机会;(3)按按需选择数学文化素材,采取多样的呈现方式;(4)完善学生数学文化学习评价方案。

付家鹏[6](2020)在《网络素材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韩晶强[7](2020)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三所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需要或不需要的信息以几何级数向人们袭来,信息的数量之大、内容之杂、速度之快使多数人应接不暇,信息化的大时代同时也是对人类阅读能力的挑战。阅读具体到语文教学中,针对这种能在短时间接受大量信息并快速把握材料大意,形成快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提炼为“略读”这种阅读方法,同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则是以略读课文教学呈现。首先,本研究依据学生阅读能力的需求、新课改的要求等现实背景,确定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为研究主体,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将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以最新实施的部编版教材以依托,分析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的编排及特点。其次,笔者深入沈阳市小学一线课堂,通过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对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认识偏差、目标设定缺乏操作性、教学内容选择不当以及实施过程不能把握课型特点的问题。最后,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及整理了解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对其进行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认识方面,要加强略读课文教学相关理论学习、创设优秀课例进行分享;目标设定方面,关注文本特色、把握数量及难度合理化,通过预习使目标精细化;内容选择方面,以单元整体、略读课文的双向联合以及突出语文本体性知识为导向来确定内容;对于课型特点方面,实施扶放有致的教学方式、加强默读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及建立文本基础上的课内外拓展这四个方面,以期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胡婷炜[8](2020)在《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课堂效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问题设计的影响,因此近年来用问题链来设计问题的方式在数学领域逐渐得以推广和运用。问题链教学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掌握、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而且是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问题链设计将直接影响问题链教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型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成长型思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Dweck等人在2006年提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将智慧和能力看做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的,具有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内在动机,因此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善于自我管理、勇于挑战、直面挫折,能积极寻求他人帮助并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本研究采用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的研究方法,以H市G初中的初二数学教师Q老师作为研究对象,深入观察Q老师日常的问题链设计,结合与Q老师、L老师的访谈和教学设计实物分析,呈现当前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从理论上探讨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必要任务。基于查阅、收集梳理相关文献、书籍和政策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成长型思维和问题链的研究有了整体把握,试提出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要素、基本形式,进而阐述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针对当前问题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图运用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案来探讨提升策略,最终为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建议。通过访谈、自然情境下的课堂观察和教学设计实物分析,呈现当前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在前期分析方面主要有:教材=课本:窄化了教材边界;学生=经验:学生研究随意化;目标=摆设:目标出现了游离。在主问题设计方面主要有:设计犹如“骨架”:直线式呈现书本问题;主问题流于形式:误将问题视为习题;重心偏离“轨道”:变相“灌输”知识。在子问题生成方面主要有:子问题流于表面:因问而问;生成遭遇阻隔:重结果轻过程;形变质不变:学生意识欠缺。在问题链优化方面主要有:为用而用:资源运用脱离需求;循规蹈矩:策略开发缺乏思考;力不从心:成长型思维培养难落实。根据对当前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指出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必要任务,主要原因包括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现状揭示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欠缺、初中数学问题链初衷决定其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目的、初中数学问题链中内容与方法的学习要求学生持成长型思维。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要素主要包含目标、主问题、子问题和优化四个方面。根据问题链教学的一般环节将问题链设计的基本形式分为引入链、探究链、引申链、总结链和递进链五类。接着提出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应当遵循认知与行动相统一、方法与思维相对应、知识与能力相促进和问题与情感相结合四大原则,进而提出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方案,即研究教材与学生,明确各类目标、选择设计主问题,把握思维关键、生成子问题链,关注能力提升、教学化设计,优化问题链。最后参照设计原则和方案,针对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提升策略:前期分析目标明确,要奠成长型思维之基,先宏微观结合,深挖教材,再深入了解,把握学生,最后要有整体意识,落实目标。主问题设计注重思维方法,要渗成长型思维之法,先因需而设,对教材问题再创造,接着深度加工,合理筛选设计习题,然后精炼问题,培养主动建构知识。子问题生成关注初中生需求,要提成长型思维之能,先深究问题,明确意图,接着适时追问,过程结果并重,再是巧用“留白”,体现学生主体。问题链优化全面把握教学,要彰成长型思维之本,即要考虑周全,实现教技融合,也要灵活变通,理论实践结合,还要提升能力,内化成长型思维。

闫姝丹[9](2020)在《课外阅读资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Y小学四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学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国际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等。英语阅读教学也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的英语阅读教学热度逐年上升,人们的关注点逐渐由课内教材的使用向课外资源转移。我所在地区使用的教材中,四年级的阅读教学版块内容以简短小语段为主,这样的设计突出了语言结构,但同时也导致语言内容空洞,语言形式刻板,趣味性不足等缺点。学生需要接触更多种文体形式的语篇及更有趣的内容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然而,在研究开展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摸底调查中发现,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滞留在“就教材教教材”的阶段,但是超过50%的教师认为常规阅读教学中有补充课外资源的空间,且愿意尝试将课外资源应用于课内的探索。基于此,本论文主要阐述将课外阅读资源应用于常规的阅读教学中,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英语课外阅读的意识,由课内影响到课外的目的。本研究以“语言输入假说”作为理论基础,选取Y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110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读什么样的课外阅读资源,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资源以及这种应用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两轮行动研究中,通过对6篇教学反思日志,2次听课教师访谈(每次访问3人),1次学生访谈(12人),4次学生阅读反馈卡(每次110份)以及调查问卷收集到的前后测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教学中运用的6份课外阅读资源进行了归纳和梳理,从知识内容与篇幅容量、与教材的匹配度和文体类型与表现形态三个方面描述了读物特征。即符合这些特征的课外读物可以用于四年级的阅读教学中。2.课外阅读资源应用方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该资源的文体结构或特点。篇幅较长的文本可节选一部分在课内用导读的方式教学,课后布置阅读要求,由学生继续阅读余下的部分;篇幅较短的文本可以全文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具有并列结构的诗歌或绘本,可以由教师教学一小部分,由全班分组合作阅读等等。总之,不论用哪种方法,以课上导读结合课后继续阅读的应用方式对学生阅读学习发挥积极作用。3.对于学生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超过半数的学生时常进行课外阅读,能够读6-15本英语课外读物,平均每次时长为15-25分钟;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及课外阅读的兴趣得到激发,接近80%的学生喜爱上加入阅读资源的阅读课;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小幅提升,但阅读习惯尚需要更长时间的培养。

曹丽鑫[10](2020)在《基于TRU模型的初中数学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质量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及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必然要求。“如何观察和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数学优质课的特征有哪些”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研究者及一线数学教师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如何在现有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构建更具可操作性的数学课堂评估模型?(2)依据改进后的模型,从每个维度上研究我国初中数学优质课堂有哪些特征?以期为后续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测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为解决第一个问题,研究者基于TRU模型改进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具体步骤为:保留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所有原有的六个维度——数学内容、认知需求、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数学交流与及时评价,并且仍将每个维度划分为为3个水平,并赋相应分值。但为了增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笔者通过观看大量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仔细阅读利用TRU及相关模型评估数学课堂的文献,最后为各维度分别设立3个子维度。所以最终本研究工具共包含6个一级维度,18个二级维度,每个维度均详细给出二级维度与具体观测点,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本研究主要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2月举办的“第十一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中的5节优质课为研究对象,对其视频进行量化分析。最终从改进后评估体系的六个方面得出结论:我国初中数学优质课在教学组织方面表现优异,在数学内容方面表现良好,在学生参与、及时评价和认知需求方面表现一般,在数学交流方面表现有待提高。进而根据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即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1.手段多样,有效整合;2.注重联系,建构整体;3.真正合作,利用生成;4.问题导向,启发教学。最后,研究者对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日后研究做出进一步展望。

二、趣味性课尾练习设计片断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趣味性课尾练习设计片断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1)“动手做”的“鸡肋”现象归因分析及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诘问:“动手做”教学“鸡肋”现象的归因分析
    1. 教材中的位置。
    2. 教师心目中的位置。
    3. 教学研究中的位置。
二、笃行:有关“动手做”教学的策略
    1. 灵活选择教学时间。
    2. 精心设计活动形式。
    3. 多样展示活动效果。

(3)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唐山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语文背景知识概念界定的研究
        1.3.2 关于引入语文背景知识的应用价值的研究
        1.3.3 关于语文背景知识引入原则的研究
        1.3.4 关于语文背景知识实际教学问题的研究
        1.3.5 关于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策略的研究
        1.3.6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交流访谈法
        1.4.4 课堂观察法
    1.5 研究理论
        1.5.1 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理论
        1.5.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和“支架式教学”理论
        1.5.3 建构主义理论
    1.6 研究目标
第二章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概述
    2.1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概念及性质
        2.1.1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概念界定
        2.1.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性质
    2.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内容
        2.2.1 部编本教材中的初中语文背景知识
        2.2.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分类
    2.3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应用价值
        2.3.1 加深作品理解,促进个性化解读
        2.3.2 丰富语文知识,加强自主学习
        2.3.3 提高审美水平,培养人文精神
第三章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
    3.1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调查内容的设计
        3.1.1 调查背景
        3.1.2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3.2 调查情况的统计及分析
        3.2.1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3.2.2 访谈结果的分析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选取内容不合理
        3.3.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引入方法不恰当
        3.3.3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评价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
    4.1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选取原则
        4.1.1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4.1.2 以文本为基础
        4.1.3 以学生为主体
    4.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引入方法
        4.2.1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引入时机
        4.2.2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引入方式
        4.2.3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引入频次
    4.3 初中语文背景知识的评价体系
        4.3.1 评价内容全面化
        4.3.2 评价方式多样化
        4.3.3 评价主体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背景资料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资料的内涵界定、分类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背景资料的内涵界定
        一、背景与资料
        二、背景资料
        三、背景资料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背景资料的分类
        一、按获取途径划分
        二、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划分
    第三节 背景资料的理论依据
        一、知人论世理论
        二、先行组织者理论
        三、期待视野理论
第二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运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统计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运用现状分析
        一、背景资料运用成功之处
        二、背景资料运用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背景资料的策略
    第一节 背景资料的运用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二、筛选整合原则
        三、主体性原则
    第二节 背景资料的运用技巧
        一、运用背景资料激发兴趣
        二、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情境
        三、运用背景资料体悟文本
        四、运用背景资料辅助延伸
    第三节 背景资料的切入契机
        一、多环节运用
        二、在教学重难点处运用
    第四节 背景资料的呈现方式
        一、教师讲述
        二、学生预习反馈
        三、巧用多媒体
        四、微型课本剧表演
    第五节 背景资料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知识积累的提升
        二、对比性背景资料的运用
        三、积累写作素材
第四章 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
    第二节 教学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2: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致谢

(5)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1.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教学要求
        2.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
        3.小学阶段数学文化教学的缺失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1.数学文化
        2.教学实践
    (四)文献综述
        1.数学文化内涵的相关研究
        2.数学文化价值的相关研究
        3.数学文化实践的相关研究
        4.文献小结及启示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设计
        1.调查对象
        2.研究工具
一、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二)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可行性
二、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途径
    (一)在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合数学文化
    (二)开设数学文化拓展选修课
    (三)举办各类数学文化主题活动
        1.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数学文化知识讲演
        2.召开数学文化书籍阅读交流会
        3.举办数学文化小论文征文大赛
        4.开展数学文化主题知识竞答
        5.举办数学文化主题小报展览
        6.开展丰富的数学游戏活动
三、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效果
    (一)学生前测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前测调查中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情况
        2.前测调查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和情感态度
    (二)学生后测与前测调查问卷结果比较分析
        1.后测与前测调查中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情况比较分析
        2.后测与前测调查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和情感态度比较分析
        3.后测调查中学生对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认识和评价
    (三)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四)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现有数学文化知识来源
        2.教师参与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感受
        3.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影响
    (五)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六)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
        1.关于数学文化素材的选择和组织
        2.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3.关于教学过程的实施
    (七)实践效果小结
四、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的改进建议
    (一)合理安排数学文化课程或活动
    (二)为教师提供数学文化主题系统学习的机会
    (三)有效选择数学文化素材及呈现方式
    (四)完善学生数学文化学习评价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调查问卷(学生卷)Ⅰ卷
    附录2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调查问卷(学生卷)Ⅱ卷
    附录3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4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三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基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基于新课改的现实背景
        (三)基于一线教育教学实践调查
        (四)基于小初衔接的能力需要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略读
        (二)略读课文
        (三)略读课文教学
    四、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述评总结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材的选取
        (二)教材中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编排差异及分析
        (三)略读课文在语文第三学段教材中的数量及内容特点
    二、教师略读课文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二)教师教学目标设定情况的调查分析
        (三)教师教学内容选择情况的调查分析
        (四)教师教学实施课型把握的调查分析
    三、学生略读课文学习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课型认知的调查分析
        (二)学生课堂表现的调查分析
        (三)学生课后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
第三章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略读课文教学认识偏差,缺乏契合度
        (一)错把“略读课”当成“精读课”
        (二)错把“略读课”当成“自读课”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缺乏操作性
        (一)目标依据单一,缺乏对学情的关注
        (二)目标定位雷同,缺乏个性化的解读
    三、教材内容选择不当,重点不突出
        (一)缺乏对教材单元整体性的把握
        (二)缺乏对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把握
    四、弱化略读课文教学实施课型特点,能力提升受限
        (一)指导弱化,主要读法实践低效
        (二)貌似自主,自主实践粗浅低效
        (三)迁移不当,课堂内外拓展受限
第四章 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实施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教研,提升略读教学水平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二)创设优秀课例,拓宽交流渠道
    二、精简目标,提升操作性
        (一)目标数量及难度合理化
        (二)教学目标关注文本特色
        (三)学生预习任务更加精准化
    三、内容精准聚焦,合理取舍
        (一)把握与单元导语的联系
        (二)把握与阅读提示的联系
        (三)把握与精读课文的联系
        (四)把握与习作、快乐读书吧的联系
        (五)以语文教学本体性知识为导向
    四、立足课型特点,提升学生阅读力
        (一)扶放有致以转变课堂结构,引领学生“真读”
        (二)强化方法指导以提升速度,引领学生“会读”
        (三)促课内外连接使阅读延续,引领学生“广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8)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问题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初中数学问题链中存在零散无系统提问等现象
        3.问题链教学是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成长型思维
        2.问题
        3.数学问题链
    (四)文献综述
        1.关于成长型思维概念的研究
        2.关于成长型思维影响因素的研究
        3.关于问题链概念及类型的研究
        4.关于问题链设计实践的研究
        5.研究综述小结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前期理论的准备
    (五)研究对象的确定
        1.研究对象的预设
        2.研究场域的确定
        3.研究对象的最终确定
        4.研究关系的建立
    (六)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当前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前期分析存在目标偏差
        1.教材=课本:窄化了教材边界
        2.学生=经验:学生研究随意化
        3.目标=摆设:目标出现了游离
    (二)主问题选择设计缺乏思维层次
        1.设计犹如“骨架”:直线式呈现教科书问题
        2.主问题流于形式:误将问题视为习题
        3.重心偏离“轨道”:变相“灌输”知识
    (三)子问题生成未充分提升学生能力
        1.子问题流于表面:因问而问
        2.生成遭遇阻隔:重结果轻过程
        3.形变质不变:学生意识欠缺
    (四)问题链优化有待完善
        1.为用而用:资源设计脱离需求
        2.循规蹈矩:策略开发缺乏创新
        3.力不从心:成长型思维培养难落实
三、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必要任务
    (一)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现状揭示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欠缺
    (二)初中数学问题链初衷决定其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目的
    (三)初中数学问题链内容与方法的学习要求学生持成长型思维
四、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
    (一)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要素
        1.问题链的目标
        2.问题链的主问题
        3.问题链的子问题
        4.问题链的优化
    (二)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基本形式
        1.引入链
        2.探究链
        3.引申链
        4.总结链
        5.递进链
    (三)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原则
        1.认知与行动相统一原则
        2.方法与思维相对应原则
        3.知识与能力相促进原则
        4.问题与情感相结合原则
    (四)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方案
        1.研究教材与学生,明确各类目标
        2.选择设计主问题,把握思维关键
        3.生成子问题链,关注能力提升
        4.教学化设计,优化问题链
五、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的提升策略
    (一)前期分析目标明确:奠成长型思维之基
        1.宏微观结合,深挖教材
        2.深入了解,把握学生
        3.整体意识,落实目标
    (二)主问题设计注重思维方法:渗成长型思维之法
        1.因需而设,对课本问题再创造
        2.深度加工,合理筛选设计问题
        3.精炼问题,培养主动建构意识
    (三)子问题生成关注初中生需求:提成长型思维之能
        1.深究问题,明确意图
        2.适时追问,过程结果并重
        3.巧用“留白”,体现学生主体
    (四)问题链优化全面把握教学:彰成长型思维之本
        1.考虑周全,实现教技融合
        2.灵活变通,理论实践结合
        3.提升能力,内化成长型思维
六、研究的反思与建议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课外阅读资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Y小学四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2.基于英语学科素养的要求
        3.基于教材的局限性
        4.基于阅读教学现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外关于阅读教学理论及研究现状
        2.关于阅读教学资源
        3.关于阅读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
    (四)研究问题
    (五)概念界定
        1.课外阅读资源
        2.阅读教学
        3.阅读资源的应用
一、将课外阅读资源应用于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语言输入假说”的基本内容
    (二)“语言输入假说”对教学的启示与局限性
    (三)“语言输入假说”对本研究提供的理论支撑
        1.关于课外阅读资源的筛选
        2.关于课外阅读资源的应用策略
二、课外阅读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三)研究工具的使用
    (四)研究实施与进程监控
        1.第一轮行动研究
        2.第二轮行动研究内容与过程
三、应用课外阅读资源后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问卷介绍
    (二)本研究于学生产生的影响
        1.对于阅读兴趣的影响
        2.对于阅读能力的影响
        3.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影响
        4.对学生阅读量的影响
四、课外阅读资源在阅读课堂上的应用建议
    (一)创设故事化的情境将课外读物与教材文本自然衔接
    (二)不同的文体类型或内容,不同的应用方式
    (三)根据课外资源的文本类型或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导读法的应用
        2.全身反应法的应用
        3.文本再构法的应用
    (四)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坚定民族自信的态度与立场
五、结论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本地区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附录二 、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学设计案例
致谢

(10)基于TRU模型的初中数学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1.课程和教学观念的要求
        2.教学和学习方式的需要
        3.教育和研究现状的不足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1.提供一套操作性强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
        2.深入了解我国优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点
        3.对职前与一线数学教师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优质数学课的综述
        1.国外优质课特征的综述
        2.国内优质课特征的综述
        3.综述小结
    (二)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的综述
        1.通用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
        2.针对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具
        3.综述小结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课堂观察法
        3.视频分析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1.TRU数学有意义理解教学框架
        2.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3.本研究工具的确定
        4.本研究工具各维度解释
    (四)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
        2.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各优秀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一《因式分解》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2.案例二《算数平方根》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3.案例三《变量与函数》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4.案例四《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5.案例五《函数》课堂数据与简要分析
    (二)优秀数学教学案例综合分析
        1.5节案例在各一级维度的表现分析
        2.5节案例在各二级维度的表现分析
五、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结论
        1.5节初中数学优质课在教学组织方面表现优异
        2.5节初中数学优质课在数学内容方面表现良好
        3.5节初中数学优质课在学生参与、及时评价和认知需求方面表现一般
        4.5节初中数学优质课在数学交流方面表现有待提高
    (二)建议
        1.手段多样,有效整合
        2.注重联系,建构整体
        3.真正合作,利用生成
        4.问题导向,启发教学
    (三)反思与展望
        1.创新之处
        2.不足与局限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趣味性课尾练习设计片断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手做”的“鸡肋”现象归因分析及教学对策[J]. 鲍晓树. 小学数学教育, 2021(Z4)
  • [2]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 崔晓庆.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初中语文背景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以唐山市X中学为例[D]. 薛铮.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4]背景资料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林静.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5]小学数学文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 石海峡. 西南大学, 2020(05)
  • [6]网络素材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D]. 付家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7]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现状与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三所小学为例[D]. 韩晶强.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8]指向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问题链设计研究[D]. 胡婷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课外阅读资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Y小学四年级为例[D]. 闫姝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基于TRU模型的初中数学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D]. 曹丽鑫. 渤海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欣赏有趣的课后练习设计片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