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

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

一、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晏武英,谭米[1](2021)在《美国自适应发动机技术转化应用前瞻》文中研究说明2021年,GE公司和普惠公司相继完成了首台自适应发动机的地面测试,美国自适应发动机转化项目(AETP)也随之接近尾声,项目的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孙明霞,梁春华,索德军,刘殿春[2](2021)在《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进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借鉴和参考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经验,综述了美国国防部对美国空军和海军、美国空军和海军对第6代战斗机及第6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梳理和绘制了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发展路径,总结和归纳了其发展特点,对其未来趋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美国战斗机发动机在世界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需求经过几番迭代论证,已经明确为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经过长期持续的开发与验证,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技术特征基本确定为以自适应结构为主的1+N模式;竞争发展已经进入X验证机竞争发展阶段。

魏道鑫[3](2019)在《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发动机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短距/垂直起降(STOVL)飞行器不仅能在常规飞行状态下实现空中悬停,还具有快速的机动性能和战斗过程中无法企及的优势。因此,该类飞行器在军事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STOVL飞机的发动机是实现短距/垂直起降的关键。本文围绕STOVL发动机的模型建立及其控制方法开展研究,并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首先,论文研究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发动机部件级模型的建立方法。建立了主发动机、升力风扇、滚转喷管和三轴承喷管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各个模快,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开展了三轴承喷管偏转运动实现方法研究。建立了三轴承喷管偏转控制规律模型,获得了喷管偏转过程中,各段筒体轴线始终保持在同一俯仰面内的各段筒体旋转角度的控制规律。并通过比较多种偏角控制规律,优选出合适的偏角控制规律。基于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设计了三轴承喷管的偏转控制器,对三段筒体的旋转过程进行角度偏转控制和同步偏转控制,并对三轴承喷管偏转模型和偏转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STOVL发动机控制技术的研究。设计了传统PID控制器,对发动机的俯仰、滚转、偏航和高度进行控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在发动机受到扰动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在线实时控制发动机的姿态;设计了容错控制器,在发动机的尾喷管卡滞时,通过控制升力风扇使发动机保持稳定。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可行性。

周宏宇[4](2019)在《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三维轨迹优化与在线制导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航天活动的多元化与频繁化,航天发射的经济性、安全性、运载能力和灵活性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基于组合动力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为研究背景,针对总体参数模型、运动数学模型和优化模型建立,强耦合条件下的总体参数/轨迹协同优化设计,考虑发射时刻偏差的上升段三维轨迹优化设计以及多种不确定因素条件下的返回滑翔段在线制导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分析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特点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总体方案,包括运载器的任务剖面、总体构型和气动参数等。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采用组合动力这一特点,从热力学原理出发,充分考虑动力性能和运动状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不同吸气式动力模态下的发动机数学模型;同时从求解运载器上升段最优轨迹的需求出发,提取影响组合动力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为后续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求解奠定基础。此外,建立坐标系模型并给出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并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三维运动数学模型。针对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飞行中动力输出、约束条件、运动状态和性能指标间的复杂耦合关系,同时考虑动力系统对飞行状态及飞行环境提出的复杂约束条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考虑多种动力模态的上升段攻角剖面。利用该剖面,可以解析预知上升段攻角及其变化率,使攻角约束在轨迹设计过程中更容易得到满足,因而可以降低优化算法的求解难度。此外,考虑到组合动力发动机参数和上升段攻角剖面设计参数协同优化问题中存在大量待优化变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分析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性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惯性权重和扰动变异操作提高了算法的寻优能力;同时针对各优化参数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上的巨大差异,采用动态种群和多种群并行搜索的策略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多参数/轨迹协同优化问题。在上升段借助气动力进行横向机动是水平起飞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这类运载器相对于传统运载火箭的主要优势。本文考虑了有效载荷在入轨后的地面观测和太阳光照约束,建立了发射时刻计算模型。同时,以修正发射时刻偏差为出发点,通过解耦设计纵向和侧向飞行轨迹,将上升段三维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仅含四个未知量的参数搜索问题;其中,纵向轨迹负责构造轨道形状,而侧向轨迹负责修正轨道面方位。然后,设计了一种高维黄金分割算法,并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形成一种混合优化算法,用于计算最优三维上升段轨迹。最后,分析了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相对于传统运载火箭在修正发射时刻偏差上的优势,验证了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射窗口拓展能力。再入返回段是实现运载器可重复使用的关节阶段,而滑翔段占返回段的比重远大于其它阶段,因此本文重点对返回滑翔段轨迹进行研究。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返回滑翔段轨迹,提出了一种滑翔段在线制导算法。首先,在高度通道内推导了返回滑翔段高精度解析动力学,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返回滑翔段过程约束和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为最优滑翔轨迹的快速求解提供基础。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目标点概念;利用滑翔段解析解和虚拟目点,实现了对横程的在线控制以及对速度的精确耗散。不同于传统方式,本文提出的滑翔制导方法无需事先设计攻角或倾侧角剖面,无需在线积分预测终端状态,无需大量离线计算,无需设计高精度轨迹跟踪器;同时,该方法能够自动满足终端高度、位置和飞行路径角约束,因此制导精度和鲁棒性更高;另外,由于进行在线轨迹优化,本文提出的在线制导方法能够保证轨迹的最优性。

符大伟[5](2019)在《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综合建模研究》文中提出短距/垂直起降功能是目前固定翼战斗机渴求的重要功能,该功能的核心在于配备带推力矢量功能的推进系统,该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较高的建模难度。本文围绕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分别对带升力风扇的发动机、变涵道比下的发动机风扇、轴对称矢量喷管开展建模研究。基于F135不同型号间部件的通用性,复现了F-35B推进系统,验证了组件间的强耦合性。针对对转升力风扇这一核心技术,与常规非对转风扇开展对比建模研究。首先通过基元级叠加法建立常规升力风扇模型;然后设计反转级并替换静子,组成中介对转风扇;基于轴功率相似的要求,保持中介风扇内气动参数不变,通过修正风扇的流量、几何尺寸、转速等参数使新对转风扇与原常规风扇轴功率相等,可以由相同的主发动机驱动。动稳态仿真表明,相同燃油输入下,主发动机低压轴转速自我调节,使升力风扇部件的推力趋于相同。垂直起降推进系统不同模态下涵道比差异很大,且涵道比对风扇流场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轴向基元级叠加理论与径向平衡方程理论相结合建立准二维风扇模型揭示了该影响机理。模型解算上,分别构建了用于常规状态的二层迭代算法和用于变涵道比状态的三层迭代算法。常规状态设计点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变涵道比状态仿真揭示了涵道比对风扇特性线的影响规律,在标定涵道比上风扇特性最优。通过空间坐标系转换及约束分析建立了描述轴对称矢量喷管复杂空间运动的九维平衡方程,经解算建立了描述矢量角与作动筒位移映射关系的二维插值模型。基于喉道截面与出口截面几何中心距离不变的仿真结论,建立矢量角与中心坐标的简化关系并设计矢量角动态偏转规律。仿真表明,偏转规律与位移插值模型可以保证矢量轨迹动态分布满足预期设定。

陆惟煜[6](2018)在《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建模及拟序结构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提高风扇或压气机负荷是发展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流动控制技术是克服高负荷带来的流动分离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达成相同流动控制效果耗费的能量更低,非定常流动控制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地关注与重视。但目前对非定常流动控制方法的机理认识仍不明晰,制约了其进一步地发展与应用。针对该问题,本文建立了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模型,发展了流动拟序结构的时空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非定常流动控制机理展开了研究,并针对气驱涵道风扇发展了一种被动式三维非定常射流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1)针对非定常流动控制机理尚不明晰、降阶动力学模型尚不完善的问题,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并基于二维不可压N–S方程、Stuart涡列模型和S–L理论,建立了受迫Duffing–Van der Pol双方程非线性降阶模型。讨论了模型初始条件与独立参数的选取,引入最大Lyapunov指数及卷入度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价模型的总体特性。分析了无外激励作用下模型反映出的混沌运动现象,并对外激励作用下模型产生的频率依赖效应、阈值效应、位置依赖效应及同步效应进行了着重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模型反映出的非定常流动控制机理。2)针对现有拟序结构流场分析方法的不足,通过元素重排、矩阵分块及二次分解技术,发展了时空DMD方法,可用于提取拟序结构的流向空间发展信息,适合于非过渡态流场分析,拓展了对非定常流场获取信息的维度,并基于典型时空函数和非定常剪切流流场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引入了微扰POD方法和基于SVD的DMD方法,分别用于进行流场的能量转移分析和解决被分解矩阵因列不满秩而无法分解的问题。3)对弯曲扩压通道脉冲射流控制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表明,合适控制参数的脉冲射流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流动控制效果,实际流场中同样表现出非线性降阶模型中出现的频率依赖效应、阈值效应、位置依赖效应和同步效应,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结合流场拟序结构的分析和非线性降阶模型的分析,阐述并总结了与非定常流动控制的优势和独特现象相关的三方面主导机制构成的统一的机理框架。4)对气驱涵道风扇动力系统进行了概念分析与热力学分析,初步设计了气驱涵道风扇,分析了高负荷气驱涵道风扇对高效流动控制手段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工程应用性强的被动式三维非定常射流流动控制方案,分析了其优势和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阐释了其在非设计状态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基于简化的平面叶栅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及可行性,并探讨了三维非定常射流的流动控制潜力及其综合利用展向涡和流向涡的作用机理。

孙明霞,梁春华[7](2017)在《美国自适应发动机研究的进展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借鉴和参考美国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的研究与研制经验,综述了美国变循环发动机演变至自适应发动机的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其在多用途经济可承受的先进涡轮发动机(VAATE)研究计划下的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ADVENT)分计划、自适应发动机技术验证(AETD)分计划、自适应发动机过渡(AETP)分计划和空中优势自适应推进技术(ADAPT)分计划的开发与验证情况。分析总结出美国自适应发动机具有以下特点:技术先进且应用前景广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变循环与自适应循环技术均不成熟,还需深入验证;技术研究采用竞争策略实施。

火心2000[8](2016)在《猛禽与闪电之心(下)——F119、F135发动机》文中提出(接上期)F119发动机的性能综述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发动机,F119的性能指标用现在流行语"华丽得令人发指"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具体指标见下表。F119的性能特点可以归纳为:单位流量推力大(约130千牛/(千克/秒)),推重比高(大于10),能为飞机提供短距离起降能力;不加力推力大,速度特性好,能为飞机提供不加力超声速巡航能力;具有二元矢量推力,能为飞机提供非常规机动能力;具有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能实现飞/推综合控制;具有高效可靠性和良好的可维护性。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9](2016)在《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航空发动机作为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鉴于此,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大国的高度重视,在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开展了许多预研计划,研制了大量出色的军、民用发动机。本报告以军、民用涡扇发动机为主,着重研究2009—2015年国内外航空动力领域的大型预研计划、

李瑞军,袁长龙[10](2014)在《基于某型发动机发展STOVL动力性能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飞机由于其优越的作战性能,受到了世界航空大国的高度重视。通过借鉴目前最先进的STOVL动力F135-PW-600发动机技术发展思路,研究了基于国内某型发动机改STOVL动力方案时,主发动机与升力风扇之间的匹配和约束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升力风扇压比和流量的增加,主发动机升力减小,升力风扇升力增加;同一主发动机状态下,升力风扇流量越大,发动机前后升力平衡的升力风扇压比越小,总升力越大;主发动机性能越高,发动机前后升力平衡的升力风扇压比和流量越大,发动机总升力也越大。

二、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自适应发动机技术转化应用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F-35换发:镜花水月
AETP:蜡炬成灰
NGAP:天选之子
结束语

(2)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需求拉动
    1.1 外部竞争
        1.1.1 美国和苏联齐头并进的发展时期
        1.1.2 俄罗斯(苏联)稍显落后于美国的发展时期
        1.1.3 美国明显领先俄罗斯的发展时期
    1.2 内部需求
2 技术推动
    2.1 美国第6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特征
    2.2 技术研究计划的进展
3 结束语

(3)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发动机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英国STOVL技术研究
        1.2.2 俄罗斯STOVL技术研究
        1.2.3 美国STOVL技术研究
        1.2.4 国内STOVL技术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第2章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发动机建模
    2.1 概述
    2.2 主发动机模型
        2.2.1 模型概述
        2.2.2 主发动机建模
        2.2.3 模型分析与验证
    2.3 升力风扇模型
        2.3.1 模型概述
        2.3.2 升力风扇建模
        2.3.3 模型分析与验证
    2.4 滚转喷管模型
        2.4.1 模型概述
        2.4.2 滚转喷管建模
        2.4.3 模型分析与验证
    2.5 三轴承喷管模型
        2.5.1 模型概述
        2.5.2 建模
        2.5.3 模型分析与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轴承喷管建模与控制
    3.1 喷管几何模型
    3.2 喷管偏转规律模型
        3.2.1 喷管工作原理
        3.2.2 喷管偏转规律建模
        3.2.3 喷管偏转规律优选
    3.3 三轴承喷管偏转控制器
        3.3.1 单筒体偏转控制
        3.3.2 同步偏转控制
    3.4 仿真验证
        3.4.1 线性偏转控制规律
        3.4.2 非线性偏转控制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TOVL发动机控制技术
    4.1 稳态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4.1.1 传统PID控制方法概述
        4.1.2 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4.1.3 模糊PID控制方法概述
        4.1.4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1.5 系统仿真分析
    4.2 容错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4.2.1 容错控制器设计
        4.2.2 系统仿真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4)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三维轨迹优化与在线制导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组合循环动力系统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轨迹优化与在线制导方法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数学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坐标系定义及其相互转换关系确定
    2.3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数学模型建立
        2.3.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总体参数模型
        2.3.2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三自由度运动模型
        2.3.3 吸气式组合动力发动机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上升段参数/轨迹协同优化方法
    3.1 引言
    3.2 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建模
        3.2.1 考虑多动力模态的飞行约束模型建立
        3.2.2 考虑动力模态切换的攻角剖面设计方法
        3.2.3 针对动力性能和攻角剖面协同优化的优化参数设计
    3.3 基于改进PSO算法的参数/轨迹协同优化方法
        3.3.1 基本PSO算法
        3.3.2 基于收敛性分析的改进PSO算法
        3.3.3 基于PSO的动力性能参数和轨迹设计参数协同优化策略
    3.4 仿真分析
        3.4.1 仿真条件
        3.4.2 仿真结果
        3.4.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侧向机动能力的三维上升轨迹优化方法
    4.1 引言
    4.2 考虑有效载荷光照和观测条件的发射时刻计算方法
        4.2.1 无约束条件下的发射时刻计算方法
        4.2.2 光照约束影响下的发射时刻计算方法
        4.2.3 观测约束条件影响下的发射时刻计算方法
    4.3 考虑侧向机动能力的初始轨道构造方法
        4.3.1 考虑轨道形状的纵向飞行轨迹设计
        4.3.2 考虑轨道方位的侧向飞行轨迹设计
        4.3.3 基于PSO的上升段混合轨迹优化算法
    4.4 仿真分析
        4.4.1 仿真条件
        4.4.2 仿真结果
        4.4.3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射窗口拓展能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解析动力学的返回滑翔段在线制导方法
    5.1 引言
    5.2 返回滑翔段飞行剖面设计方法
        5.2.1 基于高度-剩余射程通道的纵向飞行剖面设计方法
        5.2.2 滑翔段高精度解析解
    5.3 返回滑翔段在线制导方法
        5.3.1 初始下降段轨迹设计方法
        5.3.2 滑翔段最优剖面在线计算方法
        5.3.3 滑翔段侧向机动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5.3.4 返回滑翔段在线制导方法
    5.4 仿真分析
        5.4.1 仿真条件
        5.4.2 仿真结果
        5.4.3 在线制导方法抗干扰能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综合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研究状况
        1.2.2 变涵道比风扇特性研究状况
        1.2.3 轴对称矢量喷管研究状况
    1.3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带升力风扇的垂直起降推进系统建模研究
    2.1 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结构与工作机理研究
    2.2 垂直起降推进系统性能参数验算研究
    2.3 对转升力风扇系统多学科耦合综合建模研究
        2.3.1 升力风扇进气口附加阻力建模研究
        2.3.2 进口导叶可调的对转升力风扇建模研究
        2.3.3 VAVB百叶窗式喷管及升力风扇综合性能建模研究
    2.4 主发动机建模研究
    2.5 带升力风扇的发动机建模及仿真研究
        2.5.1 常规升力风扇系统建模研究
        2.5.2 对转升力风扇建模研究
        2.5.3 带升力风扇的发动机综合建模与仿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变涵道比的准二维风扇建模研究
    3.1 考虑涵道比变化的风扇模型分析
    3.2 准二维风扇模型建模原理
        3.2.1 常规状态下准二维风扇模型与特性计算
        3.2.2 变涵道比下准二维风扇模型与特性计算
    3.3 风扇设计点建模仿真及叶片角度设计
        3.3.1 风扇叶片角度设计方法研究
        3.3.2 准二维风扇模型设计点仿真
    3.4 非设计点风扇常规状态仿真
    3.5 非设计点风扇变涵道比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运动学的轴对称矢量喷管建模研究
    4.1 轴对称矢量喷管空间运动学建模分析
    4.2 轴对称矢量喷管空间运动学模型仿真
        4.2.1 矢量偏转角影响规律研究
        4.2.2 矢量方位角影响规律研究
    4.3 基于矢量轨迹可控的喷管偏转规律研究初探
        4.3.1 偏转规律设计理论
        4.3.2 偏转规律仿真及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建模及拟序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非定常流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声波激励
        1.2.2 合成射流
        1.2.3 非定常吹吸气
        1.2.4 振动壁面
        1.2.5 行波壁面
    1.3 非定常流动控制的机理认识及简化模型
    1.4 非定常拟序结构的分析方法
        1.4.1 POD方法
        1.4.2 DMD方法
    1.5 涵道风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本文涵道风扇的应用背景与流动控制需求
        1.5.2 涵道风扇的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降阶模型建立
    2.1 非定常流动控制的理论基础
        2.1.1 线性与弱非线性稳定性理论
        2.1.2 自由剪切流理论
    2.2 非定常流动控制特征的初步解释
        2.2.1 基于自由剪切流理论对频率依赖效应的初步解释
        2.2.2 基于稳定性理论对阈值、同步及位置依赖效应的初步解释
    2.3 二维N–S方程的简化及非线性项分析
        2.3.1 简化非线性模型应满足的条件及前提假设
        2.3.2 二维N–S方程的简化
        2.3.3 基于集中涡理论的非线性项分析
    2.4 Duffing–Van der Pol双方程模型的建立
        2.4.1 基于Stuart涡列流动图画的建模
        2.4.2 基于S–L理论的非守恒项建模
        2.4.3 完整Duffing–Van der Pol双方程模型及其无量纲形式
    2.5 小结
第三章 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降阶模型分析
    3.1 模型中的评价指标
        3.1.1 最大Lyapunov指数
        3.1.2 卷入度
    3.2 模型初始条件与参数的选定
        3.2.1 模型初始条件的确定
        3.2.2 模型独立参数的选取
    3.3 无外激励模型分析
    3.4 有外激励模型分析
        3.4.1 频率依赖效应
        3.4.2 阈值及位置依赖效应
        3.4.3 同步效应
    3.5 模型所反映的非定常流动控制机理
    3.6 小结
第四章 拟序流动结构时空演变的分析方法
    4.1 POD 方法及DMD 方法介绍
        4.1.1 POD方法简介
        4.1.2 DMD方法简介
    4.2 时空DMD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2.1 时空DMD方法的建立思路与算法原理
        4.2.2 时空DMD方法基于典型函数的验证分析
        4.2.3 时空DMD方法在典型剪切流中的应用分析
    4.3 POD 方法及DMD 方法的其他相关问题
        4.3.1 能量转移分析的微扰POD方法
        4.3.2 非列满秩矩阵基于SVD的 DMD方法
    4.4 小结
第五章 典型分离流非定常流动控制特征及机理分析
    5.1 数值模拟及实验方案简介
        5.1.1 采用的弯曲扩压通道及流动控制方法简介
        5.1.2 数值模拟及实验方法简介
    5.2 非定常流动控制特征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唯象分析
        5.2.1 杠杆效应
        5.2.2 频率依赖效应
        5.2.3 阈值和位置依赖效应
        5.2.4 同步效应
    5.3 基于拟序结构分析技术的流场分析
        5.3.1 基于POD的能量分析
        5.3.2 基于DMD的时空模态分析
    5.4 非定常流动控制的机理分析
        5.4.1 流动不稳定性的利用与动量传递
        5.4.2 流场有序化机制
        5.4.3 结合非线性降阶模型的非定常流动控制机理总结
    5.5 小结
第六章 用于气驱涵道风扇的被动式三维非定常流动控制技术研究
    6.1 新型气驱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概念分析
        6.1.1 理论基础
        6.1.2 转速匹配分析
        6.1.3 系统的不同形式
        6.1.4 速度三角形分析
        6.1.5 主要总体参数的设计准则
    6.2 新型气驱涵道风扇动力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6.2.1 有效功的能量转移效率
        6.2.2 等效气动减速器效率与有效涵道比
        6.2.3 基于原型涡扇发动机的热力分析
    6.3 典型气驱涵道风扇的气动设计与分析
        6.3.1 涵道风扇的准二维估算设计
        6.3.2 涵道风扇的三维设计及其数值模拟
        6.3.3 高负荷涵道风扇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6.4 涵道风扇被动式非定常流动控制方案
        6.4.1 被动式非定常流动控制的结构及其优势
        6.4.2 被动式流动控制方案的参数设计
        6.4.3 被动式流动控制方案非设计状态的适应性
    6.5 叶栅通道中三维非定常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
        6.5.1 计算模型、网格及边界条件
        6.5.2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6.6 叶栅通道中三维非定常流动控制的实验验证
        6.6.1 实验系统及测量方案
        6.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美国自适应发动机研究的进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自适应发动机的由来与发展
    1.1 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
    1.2 自适应发动机的发展
        1.2.1 ADVENT研究计划
        1.2.2 AETD研究计划
        1.2.3 AETP研究计划
        1.2.4 ADAPT研究计划
2 自适应发动机发展特点和趋势
    2.1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是目前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2.1.1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技术不可替代且潜力较大
        2.1.2 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在未来飞行器上应用潜力巨大
    2.2 自适应循环技术还不够成熟
    2.3 采用“竞争”策略开展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制
4 结束语

(10)基于某型发动机发展STOVL动力性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F135-PW-600发动机性能分析
2 STOVL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方案1研究结果及分析
    3.2 方案2研究结果及分析
    3.3 方案小结
4 结论

四、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自适应发动机技术转化应用前瞻[J]. 晏武英,谭米. 航空动力, 2021(06)
  • [2]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进展分析[J]. 孙明霞,梁春华,索德军,刘殿春. 航空发动机, 2021(03)
  • [3]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发动机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 魏道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4]组合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三维轨迹优化与在线制导方法研究[D]. 周宏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短距/垂直起降推进系统综合建模研究[D]. 符大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非定常流动控制的非线性建模及拟序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 陆惟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9)
  • [7]美国自适应发动机研究的进展与启示[J]. 孙明霞,梁春华. 航空发动机, 2017(01)
  • [8]猛禽与闪电之心(下)——F119、F135发动机[J]. 火心2000. 航空世界, 2016(09)
  • [9]航空动力学科进展研究[A]. 王巍巍,李茜,郑天慧,高海红. 2014-2015航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6
  • [10]基于某型发动机发展STOVL动力性能方案研究[J]. 李瑞军,袁长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4(05)

标签:;  ;  ;  

F135推进系统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