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和沙质荒漠化、沙(沙漠)

荒漠化和沙质荒漠化、沙(沙漠)

一、荒漠化与沙质荒漠化、沙(漠)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刚[1](2021)在《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文中提出应用"3S"技术与土壤化学方法,对毛乌素沙地榆林市境内区域的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近45年来变化研究与生态修复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的沙质荒漠化强度以轻度、中度为主,治理方式以人工修复为主;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呈现先快速发展而后逆转的变化特征。其中,1975—2007年沙质荒漠化的发展与过度放牧、荒地开垦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及强度密切相关。2007—2019年的逆转与生态调控政策及治理工程的实施密切相关。人工修复地区的土壤养分含量优于自然修复地区,在同等背景的自然修复条件下,不同成因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养分含量有一定区别。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以人工修复促进植被自然修复能力,是研究区有效的生态修复方式。

刘建宇,聂洪峰,肖春蕾,尚博譞,李伟,冀欣阳[2](2021)在《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文中认为荒漠化目前已成为威胁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我国北方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是土地沙质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以沙漠、沙地分布较广的北方6省(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技术获取2010—2018年研究区沙质荒漠化演化特征,并将气象、地质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变化原因。遥感解译结果表明:2018年北方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共35.08万km2,其中重度沙质荒漠化面积11.92万km2,中度沙质荒漠化13.54万km2,轻度沙质荒漠化9.62万km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8年,北方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0.73万km2,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质荒漠化面积减少0.48万km2,内蒙古自治区减少0.19万km2,同时有2.78万km2沙质荒漠化土地程度减轻。以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为典型研究区,对比两沙地生态地质条件差异,总结了沙质荒漠化好转、加重的原因。研究认为,毛乌素沙地应降低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以自然恢复为主;科尔沁沙地应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优化植被结构,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作。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参考。

朱刚,高会军,曾光[3](2021)在《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3S"技术,对黄河源区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先增大而后减小、总体减小,程度先增强而后减弱、总体减弱,截止2019年底,沙质荒漠化土地在研究区仍占有较大比例,程度以中度为主;沙质荒漠化的景观多样性先增大而后减小、优势度与破碎度均先减小而后增大,景观格局的复杂程度加重,出现了分割、破碎化、缩小与消失的景观变化过程;气候条件中的升温、大风与人类活动中的超载、过牧等要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沙质荒漠化土地在2000年以前的快速发展,而在2000年以后的逐步逆转与退牧还草、封山禁牧等生态修复政策密切相关。

冯学武,吴国玺,王铁军,柴志福[4](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文中提出在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制约当地生产生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文中以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以2000年荒漠化现状为初始状态,采用逐时段累计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整体变化幅度在2697km2,5个时段统计学变异系数为3.0%。统计学分析解释了不同沙丘类型分布面积以固定沙丘变异系数最高为42.3%,半固定沙丘分布面积变化最小(变异系数为23.8)。从沙质荒漠化逆转区与降水量等值线空间关系来看,年降水量差异不是制约荒漠化逆转的限制因素,浑善达克沙地稳定区+逆转区的面积占主导地位,占总面积的82.8%(±4.7%)。在影响沙质荒漠化动态因素方面,年均气温对半流动沙丘面积分布有较大影响(在0.1水平上),年降水量对半固定沙丘有较大影响(在0.05水平上),而牲畜头数(羊单位)与不同类型沙丘面积分布没有显着关系。总的来看,在研究时段内浑善达克沙地总体相对稳定,尚未发生明显的沙质荒漠化扩展。

周日平[5](2019)在《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文中研究指明荒漠化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通过遥感手段,以中国陆域国土范围(除台湾、香港和澳门)的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对1975年、2000年与2017年研究区数据进行沙化、盐渍化、水蚀荒漠化专题因子时空演变的综合研究,根据地域分异、发生学及多级序列等原则将将中国划分为8个荒漠-荒漠化区,42个荒漠-荒漠化亚区和36个荒漠-荒漠化小区。以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类型图为依据,采用荒漠化面积变化量与荒漠化重心迁移轨迹指标进行荒漠化演化分析。为具体说明不同区域荒漠化程度,本研究根据一定时期内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将荒漠化演化分为7种类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荒漠化区域的时空演化及不重心迁移,据此提出中国荒漠化的重点治理目标区及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荒漠、荒漠化土地种类较多,重度荒漠化面积25.18×104km2,占荒漠化总面积的19.59%;②1975-2017年,中国荒漠化发生明显逆转,与1975-2000年相比,2000-2017年全国的荒漠化强度显着下降,原因是荒漠化加重区面积减少以及荒漠化减弱区面积增加;③1975-2000年与2000-2017年,各区内荒漠化重心点坐标迁移具有同向性。本研究在分析荒漠化土地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荒漠化分区。通过对不同荒漠化地区的面积百分比变化的比较,得到了不同时期荒漠化的时空演化模式,并分析了荒漠化演化的特点和差异。

闫岩,陈英富,赵国春,渠洪杰,陈思雨,汪旭[6](2019)在《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成为了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热点地区。在这个区域内,一方面针对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其覆盖层的揭露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又存在沙质荒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其覆盖层结构、风沙来源、驱动因素和演化趋势等问题亟待解决。通过研究沙质荒漠化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演变规律、成因机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1)借助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气候变化可能造就中国北方干旱气候的大背景,新构造运动为沙质荒漠化的孕育圈闭了沉积空间。同时,构造抬升使得周围山体在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推动下易于风化剥蚀沙质的沉积;(2)气候干旱和水资源匮乏是沙质荒漠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河流的改道和变迁也是沙质荒漠化发生的动力条件。现代河流阶地和河漫滩上丰富的沙物质是现代沙质荒漠化和沙尘暴的沙源;(3)空间上半干旱典型的气候带是多动力复合侵蚀的根本原因,时间上,季节性风沙和河流的更替使得复合侵蚀作用更为突出;(4)、人为活动对自然的改造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沙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在上述背景下,以地质成因的角度揭示沙质荒漠化形成与演化,为荒漠化的科学治理提供相应的地质依据。

刘小玉[7](2018)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荒漠化动态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自然和人为的共同影响下,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加深,已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受其影响较重省份之一,为了从根本防沙治沙,改变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有科学准确的认识,把握土地荒漠化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其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分广泛,类型多、面积广、程度大,其中以沙质荒漠化为主,程度较重,水蚀和盐碱质荒漠化也不容乐观;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在19752000年内呈现出恶化态势;而20002016年出现逆转;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内蒙古东部高原、松辽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为了探讨研究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近40年来分布情况、变化状况和变化规律,本文以研究区1975年、2000年、2016年三期遥感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利用遥感技术对图像进行解译,得出自治区土地荒漠化分布区域和面积等数据;并以此为数据基础,结合动态度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时间上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变化情况分析,同时在空间上针对几个有代表性的重点区分析荒漠化的分布情况;根据区内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情况,结合荒漠化的变化,尝试性探讨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机制和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吴昕[8](2018)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锡林郭勒草原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矿产资源开发来实现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渐趋干旱,这里的草原很快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状况,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灾难——土地荒沙质荒漠化或沙化。为了查明锡林郭勒草原中、北部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危险和沙源,提供其标本兼治的科学依据,本学位文结合国家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借鉴了中国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沙化大量研究的丰硕成果,针对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中确立了从地质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充填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量:(1)分析、评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特别是着重分析、评述了从地质学角度揭示土地荒漠化内在原因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建立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9.6万km2范围的沙化程度进行了快速评估;(3)结合遥感信息,在典型凹陷中开展了草原退化状况的野外实地考察,并对32个点位的第四系全新统剖面、更新统剖面和下白垩统剖面,开展了露头宏观沉积学分析;(4)根据露天煤矿、第四系露头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对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顶部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编图,研究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的分布;(5)进行第四系全新统栗钙土微相的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以及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构建,并开展了有初始点的动态聚类分析;(6)利用大量的煤炭地质勘探和油气地质勘探的钻孔岩心资料,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进行赛汉塔拉组的构造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7)开展了研究区第四系更新统沙层(Qp3)与下伏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K1bs)的接触关系、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草原沙化的约束与控制,以及草原沙化的内在根源和地质背景分析。所取得的基本成果可归纳为5点:(1)确认在吉尔嘎郎图凹陷内,草原极重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现象出现锡林河两岸河滩和平地草原,中度退化的区域是凹陷内的斜坡小草地;草原沙化的潜在沙源是草原之下第四系和赛汉塔拉组顶部的巨厚松散沙层。(2)提出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形态和空间结构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利用该评估模型和标准图谱,实现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沙化程度及沙化阶段的快速评估。(3)确认全新统栗钙土形成于现代河流环境中,并建立了栗钙土的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包括:河床滞留、河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洪泛洼地等),采用聚类法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未知微相归类。(4)查明赛汉塔拉组顶部巨厚松散沙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河流-三角洲环境,是二连盆地基底减速沉降晚期的平原化阶段产物,之所以呈现未固结状态是因为区域构造反转和持续隆升,盆地各凹陷生命周期完整。(5)论证了二连盆地各凹陷表层的巨量松散沙层,是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潜在沙源,进而指出草原沙漠化的本质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内在原因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通过研究还获知,由于二连盆地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导致湖退体系域的河流-三角洲沙体在各凹陷中广泛分布,而随后的构造反转和缓慢隆升,则使这些沙体出露地表而未能固结成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草原退化进行有效遏制和合理治理,则二连盆地群的50多个凹陷所蕴藏的巨量松散砂质碎屑,足以使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规模沙漠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沙化是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类型的沙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具有普遍性。本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入认识这种类型的草原沙化的地质成因,以及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提供参考科学依据显然,为了巩固现有草原沙化治理效果,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应当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平地小草原,另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并强化各种治理行动的同时,从改善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把临时性治理与永久性治理结合起来,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本文把经历完整构造-沉积演化生命周期的盆地上发育的草原,即完整地经历过初始沉降、快速沉降、减慢沉降和反转沉降阶段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上发育的草原,称为“锡林格勒型草原”,而把这种类型的草原沙漠化称为“锡林格勒型沙漠化”。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以典型凹陷为例,从沉积地质学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沙源,是下白垩统上部赛汉塔拉组的巨厚松散沙体。(2)在宏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第四系微相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并实现动态聚类;利用“风蚀坑-沙丘组合”遥感形态及空间格局图谱,建立了沙漠化程度宏观标志评估模型。(3)提出了“锡林郭勒型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型沙漠化”的概念,论证了该类型沙漠化本质上是地质灾害,凹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巨量沙源是盆地沉积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邵婷婷,姜琦刚[9](2018)在《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荒漠化监测》文中提出利用landsat7、landsat5和landsat8三期遥感影像,对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土地荒漠化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减轻趋势,荒漠化等级与面积以及破碎程度虽个别有小幅度改变与上升,但整体呈现优化与下降趋势;(2)整体破碎度指数在2000—2007年由4.57 km2变为5.46 km2,2014年降为3.17 km2,说明研究区2014年荒漠化分布较为破碎零散,连通性较差,而2007年分布较为集中;(3)质心分布图表明通榆县研究年限内各类型荒漠化质心的位移轨迹呈现出先向东北平移再向南平移的趋势。

李金亚[10](2014)在《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文中提出荒漠化被认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是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荒漠化多发生于发展落后、气候环境恶劣的草原区。作为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所拥有的全球面积第二大的草地资源,对中国来说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程和草地退化形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及恢复工程,这些政策、工程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及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迫切需要准确、及时地掌握我国各地区的荒漠化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治理工程实施前后荒漠化的发展变化差异。对荒漠化进行监测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但是,目前的荒漠化评价体系仍然存在目的不明确、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且多为定性或间接性指标,特别是针对草原沙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少,忽略草原类型差异以及基于遥感技术的指标体系发展不足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充分收集、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各指标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能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科尔沁沙地为例,结合研究区草原类型等特征,建立适合于研究区的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覆盖研究区的1985年、1992年、2001年以及2013年四期Landsat TM/ETM+/OLI影像进行草原沙化等信息提取,深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其他土地覆盖类型的提取及掩膜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角度对草原沙化进行研究,能够在获取草原沙化信息的同时,得出沙地的转入来源及转出方向,有利于分析草原沙化过程,研究其驱动因素。在对草原沙化信息提取之前,首先基于各种植被指数、穗帽变换、光谱混合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对研究区其他主要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层识别、提取、掩膜,在有效提高地物提取精度的同时,有利于突出研究重点,减少草原沙化信息提取的复杂性,提高解译精度。2.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指标的挑选及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目前常用的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进行应用,并与裸沙面积百分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植被盖度的荒漠化评价指标容易高估草原沙化程度较轻或未沙化区域,且高估程度与土壤面积百分比呈正比关系,总体精度仅59.38%,而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评价则可有效避免这种问题,总体精度达80.99%,两种指标只是在土壤面积百分比越接近0的区域才趋于一致。本研究以裸沙面积百分比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研究区沙化特征,建立了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并以像元分解法作为获取裸沙面积百分比的主要方法。3.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特征科尔沁沙地西南部集中了科尔沁主要中、重度沙化草地,行政区划上涉及翁牛特旗、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特别是翁牛特旗五分地镇-乌兰镇以东、西拉木伦河以南以及教来河以西,三线构成的三角地带聚集了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中、重度草原沙化草地,特别是重度沙化草地。轻度、中度及重度沙化草地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及3%,三者面积之和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在研究时段内,轻、中、重三级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轻度、中度沙化草地变化拐点在1992年,重度沙化草地及沙化草地总面积变化拐点在2001年。总体上,科尔沁草原沙化状况呈现先发展后逆转的趋势,19851992年间为发展(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增长率达5.91%),19922013年间为逆转,且逆转速度在20012013年间最快(重度沙化草地面积年减少率在19922001年为0.51%,在20012013年为2.92%),时空变化上,翁牛特旗东北部、奈曼旗以及库伦旗北部是草原沙化动态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4.驱动力上,本文研究时段内,科尔沁沙地暖干化趋势明显,且科尔沁沙地年内降水分布极其不均,冬春两季风大水少,所以气候背景上不利于草地沙化的逆转。人为因素上,人口、耕地面积及牲畜数量不断增长,特别是20022011年间,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及牲畜存栏量增长迅速,但是,经本文监测显示,科尔沁沙地1992年2001年,已呈现逆转趋势,特别是在20012013年间,逆转面积及逆转速率均较大,说明一些生态保护及恢复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草原植被恢复及草地沙化逆转。另外,经因子分析可知,在19872000时段内,人为干扰是研究区草原沙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在20012012年,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草原沙化影响相近,人为因素中,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

二、荒漠化与沙质荒漠化、沙(漠)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荒漠化与沙质荒漠化、沙(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卫星数据源的选取与处理
        1.2.2 沙质荒漠化现状与变化信息的获取
        1.2.3 沙质荒漠化土地土壤取样测试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与生态修复状况
    2.2 1975—2019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特征分析
        2.2.1 气候变化影响分析
        2.2.2 水文条件影响分析
        2.2.3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2.3 沙质荒漠化土地的土壤养分条件分析
3 结论

(2)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源
    2.2 沙质荒漠化解译
3 结果与分析
    3.1 沙质荒漠化土地现状
    3.2 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特征
    3.3 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
4 典型地区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原因分析
    4.1 毛乌素沙地
        4.1.1 地质与水文因素
        4.1.2 气象条件
    4.2 科尔沁沙地
        4.2.1 地质背景
        4.2.2 成土母质与土壤
        4.2.3 气象条件
5 结论

(3)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卫星数据源的选取与处理
        1.2.2 沙质荒漠化现状与变化信息的获取
        1.2.3 沙质荒漠化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质荒漠化分布现状与变化特征
    2.2 沙质荒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2.2.1 沙质荒漠化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
        (1)沙质荒漠化景观的空间多样性分析。
        (2)沙质荒漠化景观的破碎化分析。
        2.2.2 沙质荒漠化景观斑块动态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源
    1.3 沙丘类型分类
    1.4 沙质荒漠化动态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沙漠化过程
    2.2 沙漠化动态评估
    2.3 沙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5)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
3 全国荒漠化分区与演化过程分析 (1975-2017年)
    3.1 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的基本特征
    3.2 1975-2000年与2000-2017年动态变化对比及发展趋势
    3.3 荒漠、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3.4 荒漠化演化的主要特征
        3.4.1 不同荒漠化区荒漠化的演化类型
        3.4.2 不同荒漠化区的重心迁移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6)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理背景
2 荒漠化的驱动因素
    2.1 气候变化对荒漠化的影响
    2.2 生态系统的固有脆弱性
    2.3 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亚区
    2.4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广泛发育
    2.5 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荒漠化趋势分析
    3.1 多动力复合侵蚀作用明显
    3.2 生态退化趋势显现
4 荒漠化形成演化的地质解释
    4.1 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气候变化
    4.2 新构造运动制约荒漠化范围
    4.3 丰富的沙物质是沙质荒漠化的物质基础
    4.4 水系的变迁是荒漠化的动力条件
5 结论

(7)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荒漠化动态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遥感数据处理
    2.1 遥感数据选择获取
    2.2 遥感数据处理
        2.2.1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
        2.2.2 遥感数据辐射校正
        2.2.3 遥感数据大气校正
        2.2.4 遥感数据融合
        2.2.5 遥感数据镶嵌
        2.2.6 遥感影像增强
    2.3 荒漠化土地遥感信息提取
        2.3.1 荒漠化分类分级标准
        2.3.2 荒漠化解译标志
        2.3.3 人机交互解译方法
    2.4 野外调查与验证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内蒙古荒漠化现状与动态分析
    3.1 荒漠化现状分析
    3.2 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3.3 景观格局分析
        3.3.1 景观格局指数
        3.3.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及分析
    3.4 内蒙古荒漠化重点发生地区变化特征
        3.4.1 阿拉善高原荒漠化区
        3.4.2 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区
        3.4.3 内蒙古东部高原荒漠化区
        3.4.4 松辽平原荒漠化区
第四章 土地荒漠化影响机制分析
    4.1 地质因素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4.2 气候条件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4.3 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4.3.1 不合理的农牧活动影响
        4.3.2 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4.3.3 经济政策影响
第五章 土地荒漠化防治建议
    5.1 合理利用水资源
    5.2 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草场的改良
    5.3 严禁滥垦土地,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
    5.4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土地荒漠化概念及相关问题
        1.1.2 中国的土地荒漠化现状
        1.1.3 选题来源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现状及趋势
        1.2.1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历程与现状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及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方案与特色所在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锡林郭勒草原中、南部沙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2.1 锡林河中游草原退化状况与遥感分析
        2.1.1 锡林河中游地区草原退化状况
        2.1.2 草原退化状况的遥感数据分析
    2.2 浑善达克沙地发展状况及宏观评估
        2.2.1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2.2.2 草原沙漠化程度宏观评估的新方法
    2.3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的趋势预测
        2.3.1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程度的评估
        2.3.2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尔嘎郎图小草原实地考察与土壤微相分析
    3.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与工作部署
        3.1.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
        3.1.2 野外考察工作方法与部署
        3.1.3 第四系全新统概况及河流相简介
    3.2 平坦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2.1 平坦草地观测点概况
        3.2.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3 河滩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3.1 河滩观测区概况
        3.3.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4 缓坡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4.1 缓坡草地观测区概况
        3.4.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5 凹陷内原生无草区植物组合与土壤微相
    3.6 凹陷外侧丘陵小草原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1 丘陵草地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2 原生无草区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新统微相的粒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4.1.1 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 样品的前处理及测量过程
    4.2 粒度测量的基本成果
        4.2.1 粒度概率曲线图
        4.2.2 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图
        4.2.3 粒度参数及分位特征值计算
    4.3 粒度测量成果分析与微相建模
        4.3.1 基于粒度参数的栗钙土沉积相对比分析
        4.3.2 全新统沙土层和栗钙土微相的粒度特征
        4.3.3 全新统沉积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
    4.4 微相聚类分析与沉积环境判断
        4.4.1 方法选择与工作要领
        4.4.2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4.4.3 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及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沙化沙源成因及环境脆弱性分析
    5.1 更新统和赛汉塔拉组的沉积特征
        5.1.1 吉尔嘎郎图凹陷更新统沉积特征
        5.1.2 赛汉塔拉组顶部沙体沉积特征
        5.1.3 赛汉塔拉组整体的沉积特征
    5.2 赛汉塔拉组上部沙体发育的地质背景
        5.2.1 吉尔嘎郎图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
        5.2.2 二连盆地的整体构造-地层格架
        5.2.3 二连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
        5.2.4 赛汉组顶部沙体未固结的原因
    5.3 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沙漠化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漠化土地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6.1 我国沙化防治措施及成效
    6.2 荒漠藻土壤结皮治理沙化方法
    6.3 植物性纤维黏合治理沙化方法
    6.4 利用“深部未固结泥岩掩埋”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荒漠化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1.2 解译标志的建立、数据处理与分析
2 数据处理与对比分析
    2.1 面积统计分析
    2.2 面积变化分析
    2.3 景观破碎度分析
    2.4 荒漠化质心变化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10)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目录
图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演变
        1.2.2 荒漠化的评价指标发展
        1.2.3 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资源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民族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数据收集及其预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3.1.1 数据源的选择
        3.1.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 其他辅助资料的收集及其预处理
第四章 草原沙化指标的选取及分类体系的建立
    4.1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4.1.1 野外考察
        4.1.2 建立解译标志
    4.2 科尔沁草原沙化遥感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草原沙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4.2.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分类系统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五章 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5.1 非草地类别的提取及掩膜
        5.1.1 耕地的提取
        5.1.2 林地的提取
        5.1.3 水体的提取
        5.1.4 盐渍化的提取
        5.1.5 掩膜
    5.2 基于裸沙面积百分比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2.1 LSMM 简介
        5.2.2 LSMM 端元的选取
        5.2.3 LSMM 技术流程
        5.2.4 LSMM 分类结果
        5.2.5 LSMM 精度评价
    5.3 基于植被盖度的草原沙化信息提取
    5.4 对比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6.1 科尔沁沙地总体状况分析
        6.1.1 空间分布特征
        6.1.2 面积统计特征
        6.1.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6.1.4 转移矩阵
    6.2 典型旗县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分析
        6.2.1 奈曼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2 翁牛特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3 科尔沁左翼后旗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4 彰武县、康平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5 通榆县、双辽县草原沙化状况分析
        6.2.6 总结
第七章 科尔沁沙地典型区草原沙化驱动力分析
    7.1 科尔沁沙地的形成时期
    7.2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自然成因
        7.2.1 物质基础
        7.2.2 气候变化
    7.3 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的人为因素
        7.3.1 人口增长及草地开垦
        7.3.2 过渡放牧
        7.3.3 政策因素
    7.4 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7.5 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结论及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荒漠化与沙质荒漠化、沙(漠)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效果分析[J]. 朱刚.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06)
  • [2]2010—2018年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变化分析[J]. 刘建宇,聂洪峰,肖春蕾,尚博譞,李伟,冀欣阳.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6)
  • [3]近45a来黄河源区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J]. 朱刚,高会军,曾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12)
  • [4]浑善达克沙地沙质荒漠化过程与动态评估[J]. 冯学武,吴国玺,王铁军,柴志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
  • [5]中国荒漠化分区与时空演变[J]. 周日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5)
  • [6]内蒙古中东部浅覆盖区荒漠化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化的地质依据[J]. 闫岩,陈英富,赵国春,渠洪杰,陈思雨,汪旭. 地质与勘探, 2019(02)
  • [7]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荒漠化动态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刘小玉. 长安大学, 2018(01)
  • [8]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D]. 吴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9]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荒漠化监测[J]. 邵婷婷,姜琦刚. 世界地质, 2018(01)
  • [10]科尔沁沙地草原沙化时空变化特征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 李金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标签:;  ;  ;  ;  ;  

荒漠化和沙质荒漠化、沙(沙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