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损伤48例

十二指肠损伤48例

一、十二指肠损伤48例(论文文献综述)

白托娅[1](2021)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文中认为目的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和急诊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近2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特点;并进一步将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与未服用NSAIDs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病例按照出血症状出现前10天是否服用过NSAIDs,分为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对NSAIDs组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情况进行分析,并将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1.基本资料: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2.75:1。年龄范围为22~97岁,平均年龄59.36±15.27岁。以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多见,分别占27.84%和20.40%。既往高血压病史最多见(91例,35.69%),消化道疾病(66例,25.88%)、冠心病病史(50例,19.60%)、糖尿病病史(46例,18.04%)次之。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2周以内,平均住院天数10.21±6.33天。2.临床特点:诱因中药物因素占较大比例(103例,74.11%),其中以NSAIDs最多见(91例,88.35%);其次为饮食因素(24例,17.27%)。首发症状以黑便(125例,49.02%)多见。伴随症状以低血容量表现为主(68例,60.18%)。大部分病例(183例,85.9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3.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76例,29.80%)、消化性溃疡(68例,26.67%)、胃癌(54例,21.1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10.60%)、贲门撕裂症(16例,6.27%)、杜氏病(10例,3.91%)、其他病因(4例,1.57%)。出血部位分布情况:食道22例(8.63%);胃197例(77.25%),其中全胃76例(29.80%)、胃窦41例(16.07%)、胃体33例(12.94%)、贲门21例(8.23%)、胃底20例(7.84%)、胃角18例(7.05%)、幽门5例(1.96%)、恒径动脉4例(1.57%);十二指肠51例(20.00%),其中球部48例(18.82%)、降部6例(2.35%)。以上病例中共38例存在2处及以上出血部位,出血部位除广泛胃黏膜损伤外,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相对较多。4.治疗及转归:208例(81.57%)行常规药物治疗,47例(18.43%)接受了常规药物联合侵入性止血治疗。114例(44.70%)因失血过多接受输血治疗,输血量为1~2u和大于6u占比较多,均为37例(32.46%)。大部分(240例,94.11%)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病情好转并出院,15例(5.89%)因失血性休克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二)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1.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趋势:近2年来呈上升趋势(构成比:15.97%vs 33.82%)。2.NSAIDs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PPI情况:服药原因以冠心病为多(39例,60.00%)。服药种类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多(47例,72.31%)。服药时间半年以上最多(35例,53.85%)。73.85%服用NSAIDs者未同时预防性应用PPI。3.NSAIDs组与未服用NSAIDs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和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SAIDs组平均年龄及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且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的患病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4.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间首发症状和病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低血容量表现、Hp阳性率、血红蛋白水平80g/L以下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而腹痛症状、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5.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治疗及预后情况比较:两组间治疗方案和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院内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0.05)。结论1.上消化道出血以50~69岁年龄组为多见,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因药物或饮食因素诱发,病因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多见,大部分病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效。2.NSAIDs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增高趋势。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及高龄、Hp感染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3.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出血量较多,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易发生低血容量表现,需要输血者更多,经过积极药物治疗,预后较好。4.NSAIDs与Hp感染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

唐志华[2](2021)在《超细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应用超细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2、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的手术疗效,并与腹腔镜联合同期内镜取石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各自的利弊之处,是否可以值得将超细胆道镜推广运用于临床。3、探讨在胆总管不扩张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使用超细胆道镜完成胆道取石手术的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住院的118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道取石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中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式以及严格按照入组相应标准分为超细组(n=48例)和内镜组((n=70例)。超细组:全麻下摆好手术体位并打好戳卡位置、控制气腹压,解剖胆囊三角并生物夹夹闭及电凝离断胆囊动脉,胆囊管远端生物夹夹闭,打开胆囊管,置入超细胆道镜及网蓝进行取石,取石过程中若石头卡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时可将汇合部微切开,以胆管结石恰好取出为准,最后再离断夹闭胆囊管或缝合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取出胆囊及结石标本,腹腔胆囊窝区留置适宜的腹腔引流管,点清术中所用器械及纱布后并缝合关闭相应位置的戳卡口。内镜组:先常规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胆囊窝区留置适宜的腹腔引流管,经口置入十二指肠镜直视下使用切开刀将Oddi括约肌适当切开,使用球囊扩张器及取石网篮取净胆道结石,胆管内留置鼻胆管行胆汁外引流并固定。对两组患者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包括:(1)术前的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影像学检查结果;(2)术中的统计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3)术后的第一天实验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细胞WBC)及相关并发症情况;(4)术后患者住院天数、腹腔引流管拔管天数、住院总费用等经济学方面指标。两组资料收集整理好后利用SPSS 25.0软件包对术前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两组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进一步探讨术中资料及术后相关数据资料有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果]手术成功118例,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病例资料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胰腺炎、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细组均低于内镜组。两组病例在手术出血量、术后第一天实验室相关指标(ALT、AST、GGT、ALP、TBIL、DBIL、IBIL、WBC)、腹腔引流管拔管天数、发生结石残留、胆漏、胆道狭窄、反流性胆管炎及肠穿孔等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析比较两组数据结果后表明超细组病例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内镜组(0%VS 5.7%)。[结论]1、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在胆管取石术中是安全可行、有效的。2、超细胆道镜行胆道取石完整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和结构,避免T管留置及胰腺炎、反流性胆管炎等诸多不良并发症的发生。3、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行胆道取石术不仅减少患者手术时间,而且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恢复较快,住院费用较低。

蒋璐剑[3](2021)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功能性疾病,以胃肠动力障碍为主要表现,胃、胰十二指肠等手术术后常见。据统计肿瘤PGS总体发病率在5%-10%,其中胃大部切除术PGS发病率为8.5%,胰腺术后则高达19%-57%。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参考《美国胃肠病学杂志》治疗指南推荐的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虽可改善症状,但尚无证据证明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平均恢复时间仍需4-6周,因此,快速康复是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中医中药体现出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外治法,我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临床摸索与实践,逐步筛选出简便效廉的“胃瘫外敷方”穴位贴敷治疗,在超过5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后,我们联合北京市主要三甲医院普外/腹部外科进行严格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77.8%(P<0.01),中位恢复时间为8天(P<0.01),以温阳行气为法的胃瘫外敷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严格的RCT研究证实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国际胰腺学术委员会ISGPS根据患者术后留置胃管或不能耐受固体饮食时长将PGS分级分为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最轻,术后置管时间最短),而从既往RCT研究分层数据可以看出,A、B、C级患者中位恢复时间分别为3.00、6.78和8.29天,这一结果提示尽早干预可能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因此,我们尝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筛选PGS高危人群;另一方面,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寒证”患者进行提前干预,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挖掘优势人群特征,这对进一步缩短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患者康复时间及节约国家有限医疗资源都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通过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2.通过外部验证的方法验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3.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并筛选“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方法1.模型研究通过制定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提取数据,应用Rev Man5.3及STATA12.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将Meta分析中计算得到的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合并风险度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2.临床研究:2.1模型验证部分:采用外部验证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2019.01.01~2020.01.31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病例资料作为验证样本,结合ROC曲线及Med Calc对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完成模型的简化。2.2“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部分:采用历史性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20.10.01~2021.01.3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行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提前予“胃瘫外敷方”干预,纳入前一年该院相同时间段(2019.10.1~2020.1.31)、相同手术医生、相同病种、相同手术方案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且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PGS发病率比较,结合PGS风险预测评分系统,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的疗效,并总结“胃瘫外敷方”优势人群特征。研究结果1.Meta分析及模型构建1.1本研究共检索及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影响因素相关文献3480篇,最终纳入82篇文献,包含78篇病例对照研究和4篇队列研究,涉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48342例,其中确诊胃瘫病例4397例。1.2剔除OR≈1的危险因素后,共纳入29个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模型为:Logit(P)=-2.31+1.2×(年龄≥67岁)+0.97×肥胖+0.89×体重减轻+0.51×饮酒史+0.62×HP感染+1.34×术前胃流出道梗阻+0.86×糖尿病病史+0.83×腹部手术史+1.45×术前高血糖症+0.41×术前贫血+0.83×术前低蛋白血症+0.77×急诊手术+1.02×非毕I式重建+0.99×术时≥3小时+0.48×3.5小时+0.54×(出血≥1000 ml)-1.83×(D0~2淋巴结清扫)+1.45×合并脏器切除+1.23×颈吻合+1.25×吻合口渗漏+1.37×腹腔感染+1.21×胰瘘+1.22×术后高血糖症+0.81×术后贫血+0.55×术后自控镇痛泵+1.07×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16×围手术期高血糖症+0.62×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2.临床研究2.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与简化2.1.1采用外部验证方法,最终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结直肠外科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的样本病例共1031例,其中胃瘫组110例,对照组921例,结果显示:验证样本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病情况的AUC及95%CI分别为0.709(0.657~0.761)和 0.708(0.651~0.765),差异性检验结果为 Z=0.028,P=0.977,提示本研究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发病情况的预测效能接近且无统计学差异。2.1.2术前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时≥3.5小时、合并脏器切除、吻合口渗漏、腹腔感染、术后高血糖、术后镇痛泵的使用、围手术期高血糖、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精神因素等1 1项单项影响因素对PGS风险预测具有诊断价值,但测效能小于本研究所建立的PGS风险预测模型。2.1.3对模型中的各影响因素赋值,简化后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为:评分=12×(年龄≥67岁)+10×肥胖+9×体重减轻+5×饮酒史+6×HP感染+13×术前胃流出道梗阻+9×糖尿病病史+8×腹部手术史+15×术前高血糖症+4×术前贫血+8×术前低蛋白血症+8×急诊手术+10×非毕I式重建+10×术时≥3小时+5×3.5小时+5×(出血≥1000 ml)-18×(D0~2淋巴结清扫)+15×合并脏器切除+12×颈吻合+13×吻合口渗漏+14×腹腔感染+12×胰瘘+12×术后高血糖症+8×术后贫血+6×术后自控镇痛泵+11 ×术后不良进食过程+12×围手术期高血糖症+6×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14×精神因素。简化后的PGS风险预测评分模型AUC及95%CI为0.710(0.658,0.762),ROC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节点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低危险度。2.1.4 简化的 PGS 风险预测模型 AUC 及 95%CI 为 0.710(0.658,0.762),ROC 曲线诊断分界点为51分,根据此诊断分界点可将消化系统肿瘤术后患者罹患PGS风险划分为高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低危险度(模型评分≤51分)。2.1.5采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对1031例验证样本进行评分,对比是否发生胃瘫这一结局,结果显示:低危组746例,胃瘫发生率6.43%;高危组285例,胃瘫发生率21.75%。2.2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2.2.1一般信息试验组共收集病例152例患者,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5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1例;年龄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存在差异;性别方面,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共收集病例152例,其中高危组50例,发生胃瘫14例,低危组102例,发生胃瘫6例;总体人群、高危人群、低危人群在年龄方面、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种、术式构成比相同,年龄、性别、危险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可比。2.2.2疗效评价试验组整体人群、高危组、低危组胃瘫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整体人群:试验组:3.95%(6/152),对照组:13.16%(20/152);高危人群:试验组 10%(5/50),对照组:28%(14/50);低危人群:试验组0.98%(1/102),对照组5.88(6/102),其中整体人群及高危组胃瘫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整体人群P=0.004,高危组人群P=0.022,低危组人群P=0.053)。2.2.3“胃瘫外敷方”干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局部辨证属“寒证”人群特征“胃瘫外敷方”总体人群优势特征为:(1)总体人群:<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2)“胃瘫外敷方”高危人群优势特征为:术后无腹腔感染。研究结论1.采用Meta分析与Logistic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进一步简化的风险预测评分系统增强了使用便捷性。2.推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使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术后胃瘫风险评分,对于评分结果>51的患者,提示其为术后胃瘫高危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干预。3.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腹部局部辨证属“寒证”且经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估为高危人群的患者,予“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胃瘫的发生,初步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4.年龄<67岁、术后无腹腔感染、精神调畅是本研究中“胃瘫外敷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寒证”患者的优势人群特征变量。

张玉青[4](2021)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与目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及/或分支局部或完全阻塞后,机体为缓解门静脉高压在受阻部位逐渐代偿形成诸多侧支血管,因形态似海绵样而得名。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患儿大多在1-6岁出现反复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威胁生命。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Rex分流术是近年来治疗儿童CTPV并且不增加肝脏损伤的治愈性术式。但目前因CTPV血管走行紊乱易出血和血管吻合技术难度大使得该术式应用受到限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能否行Rex分流术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影像学检查起着决定性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由于无创、便捷、无辐射等特点,成为小儿CTPV诊断及Rex分流术前诊断与评估、术后疗效评估的首选检查方法。随着CT重建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row CT portography,MDCTP)越来越多地应用在Rex分流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估中。而关于CDUS与MDCTP在Rex分流术前、术后的评估研究文献报道极少,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对比研究尚无报道。经典Rex分流术通过在门静脉左支与肠系膜上静脉间建立旁路,恢复肝内门静脉血流灌注,减轻增高的门静脉及内脏床压力。改良Rex转位术简化了手术流程,将开放扩张的肝外门静脉属支(如脾静脉)与门静脉左支直接吻合。少数患儿Rex隐窝小或门静脉左支发育不良,外科将肝圆韧带扩张成再通的脐静脉代替门静脉左支。本中心自2010年以来,应用传统Rex分流术(经典Rex分流术和改良Rex转位术)及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治疗儿童CTPV,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术后部分病例出现了复发。本研究通过分析Rex分流术多种术式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资料,研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Rex分流术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传统Rex分流术不同术式和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的手术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断、影像检查方法选择及术式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第一部分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诊断及Rex分流术术前影像评估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CTPV的发病机制,分析侧支循环形成特点,观察儿童CTPV的影像特征。比较CDUS和MDCTP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术前诊断CTPV的优势、不足及评估Rex分流术实施条件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3月-2019年3月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行手术治疗(Rex及脾肾分流术)且病历及影像资料完整的48例患儿。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DCTP)影像资料,对CTPV进行影像学分型,观察各型病变受累范围、合并症及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分析病变的蔓延路线及发病机制。观察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特征,同时对Rex分流术的实施条件进行术前影像评估。以术中门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手术实施条件(门静脉左支、肠系膜上静脉通畅性及门静脉左右支连续性)的诊断能力。结果1.门静脉病变位置:根据病变累及门静脉主干及分支的位置,将CTPV病变分为三型。Ⅰ型为门静脉主干型(13/48例,27.1%),Ⅱ型为门静脉主干及左和/或右支型,此型也属混合型(29/48例,60.4%),Ⅲ型为门静脉左和右支型(6/48例,12.5%),病变局限于左右肝内门静脉及少数节段分支。本组病例以Ⅱ型混合型居多(60.4%),而Ⅱ、Ⅲ型35例左右支病变中,又以右支起始部(97.1%)及左支横部、矢状部(100%)所占比例最高。48例CTPV患儿18例合并先天畸形(37.5%),Ⅱ型先天畸形合并率最高(48.3%),肝胆畸形及心脏畸形合并率(17.2%、13.8%)均高于Ⅰ型及Ⅲ型。2.侧支血管部位:48例CTPV病例侧支血管中食管胃底静脉丛检出率最高(100%),其次是胆囊周围静脉(50%)、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39.6%)。食管胃底静脉丛检出率在3型中均为100%,Ⅱ型胆囊周围静脉、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其它侧支血管及自发性脾肾分流检出率(62.1%、44.8%、20.7%、20.7%)均高于Ⅰ型及Ⅲ型。Ⅱ型胃左静脉(LGV)管径测值明显高于Ⅰ型及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及Ⅲ型管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235)。3.CDUS及MDCTP主要表现:CDUS主要影像特征为门静脉结构失常,管壁不均匀增厚、回声增强,管径纤细。走行区周围可见不规则成团的蜂窝样管网状回声,内见红蓝相间流速缓慢的彩色血流信号。MDCTP主要影像特征为门静脉系统正常结构消失,走行区代之以杂乱迂曲的管网状或窦隙样血管团。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狭窄或闭塞,可见胃底食管周围、胆囊旁及腹膜后等部位的侧支循环及自发形成的脾肾分流。CDUS及MDCTP对脾静脉的检出率均为100%,但CDUS对肠系膜上静脉及胃左静脉的检出率仅为64.6%、12.5%,明显低于MDCTP(100%、100%)。CDUS对侧支血管食管胃底静脉丛、胆囊周围静脉、肠道及腹膜后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及自发性脾肾分流检出率分别为72.9%、70.8%、10.5%、0%、28.6%,而MDCTP对上述侧支血管的检出率几乎是100%。4.CDUS和MDCTP显示主要血管的通畅性及连续性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显示LPV通畅性的成功率分别是75%(36/48)、79.2%(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在判断SMV通畅性方面,MDCTP能够100%做出明确诊断,而CDUS可以对SMV开放状态做出肯定诊断的比率仅64.6%(3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LPV与RPV连续性方面,CDUS和MDCTP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成功率分别为12.5%(6/48)、41.7%(2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CTP预测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95、0.98及0.89高于CDUS 的0.89、0.90及0.80。结论1.大部分CTPV病变是从门静脉主干开始出现,逐渐向肝内分支延伸,病变主要蔓延路线为门静脉主干到左支横部及矢状部或者到右支起始部。儿童CTPV最可能的病因是先天性门静脉发育畸形。2.食管胃底静脉丛是儿童CTPV最常见的门体侧支。Ⅱ型病变侧支血管检出率最高,胃左静脉扩张最明显,因而门静脉高压症状最严重,较其他两型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3.对于CTPV的诊断,CDUS可以方便地观察病变及肝内外门静脉分支的血流状态,而MDCTP-MIP、MPR及VR图像可以立体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血管周围毗邻关系,能够提供门静脉、肝内外分支及所有侧支血管的详细解剖信息。4.综合灵敏度与特异度,MDCTP在预测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方面优于CDUS,对Rex分流术实施条件的诊断能力高于CDUS,术前评估应优先选择MDCTP。第二部分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后CDUS及MDCTP影像评估目的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影像指标,分析Rex分流术后影像特征及CDUS和MDCTP两种影像技术在Rex分流术术后评估中的优势及不足。应用CDUS对比评估经典Rex分流术及改良Rex转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47例Rex分流术治疗儿童CTPV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有无呕血、黑便等门静脉高压相关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小板计数)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分级)。影像资料包括旁路血管及门静脉左支通畅性、管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肝脏、脾脏径线等。以术后6个月为研究时间,根据旁路血管的通畅性将患儿分为旁路血管通畅组(A组)和旁路血管血栓组(B组),同时观察旁路血管通畅组旁路血管管径的变化,分析旁路血管通畅性及旁路血管管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观察术后CDUS和MDCTP影像特征,比较CDUS及MDCTP对旁路血管通畅性的显示成功率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采用CDUS全面评估Rex分流术后相关血管管径、脏器径线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分析变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比较经典Rex分流术(RB)和改良Rex转位术(RT)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1.实施Rex分流术的47例CTPV患儿中,42例旁路血管通畅,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较旁路血管血栓组患儿明显改善(P<0.001),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01)。旁路血管血栓组患儿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无显着变化(P>0.05)。2.42例旁路血管通畅患儿中,24例(57.1%)术后6个月内旁路血管管径逐渐增大。增大组胃食管静脉曲张减轻等级、血小板升高水平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增大组(P<0.05)。术后6个月管径明显大于非增大组(P=0.038),但血流速度无显着差异(P=0.613)。术后6个月旁路血管管径为0.59±0.09cm,血流速度为13.79±2.74cm/s,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评价旁路血管管径与流速的关系,结果显示Kendall’ s tau-b=0.272,P=0.013,两者相关性不显着。3.CDUS主要影像特征:旁路血管通畅,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良好,血流为入肝方向,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与术前相反,朝向门静脉右支。旁路血管血栓形成,管腔内充满低回声,血流信号充盈缺损,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与术前一致,背向门静脉右支。MDCTP主要影像特征:旁路血管通畅,管腔内对比剂充填良好;旁路血管血栓形成,管腔内低密度条索状物充填,对比剂充盈缺损。另可见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及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或分支细小血栓形成,血栓部位管腔内可见低密度条形或片状充盈缺损。4.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为95.7%明显高于MDCTP的80.9%(P=0.025)。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配对卡方检验和Kappa一致性分析,配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1.000>0.05,提示两种方法诊断阳性率一致,Kappa=0.843,P<0.001,说明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5.术后6个月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较术前或术中增大明显(P<0.05),肝脏、脾脏余径线及吻合口测值无明显变化(P>0.05)。旁路血管通畅组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明显高于血栓组(P<0.05),而旁路血管血栓组术中旁路血管管径明显大于通畅组(P<0.05)。6.两组患者在旁路血管血栓、旁路血管管径增大的发生率及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增大水平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但RB组门静脉左支及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均高于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旁路血管的通畅性与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及胃食管静脉曲张变化程度相一致,旁路血管通畅性是决定预后的重要指标。2.除了旁路血管通畅性,管径变化也会影响预后,术后6个月内旁路血管管径逐渐增大是预后良好的相关指标。旁路血管管径与血流速度相关性较弱,旁路血管血流速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意义不大。3.CDUS可以方便地监测包括旁路血管在内的门静脉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术后逆转是旁路血管通畅的重要特征性表现。而MDCTP能更全面清楚地显示细小血栓累及部位。4.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明显高于MDCTP,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率及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对旁路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应优先选择CDUS。5.Rex分流术手术效果较早的体现在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的增大上,血栓形成后肝脏径线及相关血管管径不再增大。肝右叶斜径、肝左叶上下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管径增大水平可以间接反映手术效果,预后越好相关径线增大水平越高。但管径大的自体血管不一定是最佳的手术旁路选择。6.经典Rex分流术是本中心预后最理想的手术方式,并且改良Rex转位术也是治疗小儿CTPV有效的替代方法。第三部分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目的探讨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且通过与传统Rex分流术对照,评估新型分流术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15例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UV组)患儿为观察组,脐静脉为旁路入口。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32例传统Rex分流术(LPV组)患儿为对照组,门静脉左支为旁路入口。手术前、后分别应用CDUS对UV组患儿的相关血管及脏器进行全面检查,与LPV组对比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分别测量肝脏、脾脏各个径线值(肝右叶斜径、肝左叶前后径和上下径、脾脏厚径和最大长径)及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与吻合口管径并计算其大小变化,观察门静脉左支、旁路血管以及吻合口的血流状态。收集患儿上消化道内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再出血发生率、胃食管静脉曲张缓解等级、血小板升高水平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的变化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1.UV组术后7天旁路血管通畅率60%,明显低于LPV组通畅率87.5%(P=0.032)。短期抗凝治疗后,UV组术后6月总通畅率为86.7%,与LPV组总通畅率90.6%对比无显着差异(P=0.642)。根据术中UV管径与术后7天旁路血管血栓形成情况绘制的ROC曲线图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最佳界值cut-off值为>7.5。2.UV组与LPV组旁路血管及SMV吻合口管径无显着差异(P>0.05)。但UV组LPV/UV吻合口测值明显大于LPV组(P<0.001),两组间LPV/UV吻合口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UV组门静脉左支管径、肝左叶上下径及肝右叶斜径增大水平高于LPV组(P<0.05),但旁路血管、吻合口管径及肝脏、脾脏余径线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3.UV组胃食管静脉曲张缓解等级及血小板升高水平均明显高于LPV组(P=0.027,P=0.049),但两组间再出血发生率及门静脉压力降低水平的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UV组术后7天比LPV组旁路血管更容易发生血栓,但抗凝治疗复通效果优于LPV组,两组术后6个月总通畅率差异不明显。UV组术中脐静脉管径超过7.5mm,易发生早期旁路血管血栓。2.UV组比LPV组入肝血流增多,UV组门静脉左支管径增大更明显,肝内血流灌注的增加促进了肝脏的生长,导致肝脏径线(肝右叶斜径与肝左叶上下径)的增大比LPV组更显着。3.UV组对门静脉高压症状的改善优于LPV组,与门静脉左支管径及肝脏径线的变化相一致。再通脐静脉是改进的有价值的旁路入口,CDUS是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全文结论1.儿童CTPV病变多同时累及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部分合并先天畸形。MDCTP预测手术实施条件LPV、SMV通畅性及LPV与RPV连续性方面均优于CDUS,且能够提供门静脉主要属支和所有侧支血管的解剖信息并加以分型,Rex分流术术前评估应优先选择MDCTP。2.旁路血管通畅性是决定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CDUS对旁路血管通畅性显示成功率明显高于MDCTP,可以监测门静脉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左支近段血流方向术后逆转是旁路血管通畅的重要特征,Rex分流术术后评估应优先选择CDUS。经典Rex分流术是本中心预后最理想的传统Rex术式。3.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术中脐静脉管径超过7.5mm,易发生早期旁路血管血栓。但总通畅率与传统Rex分流术无显着差异,远端吻合口管径更大,临床转归优于传统Rex分流术。再通脐静脉作为Rex分流术新的旁路入口是改进的有价值的手术。CDUS是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

高友逵[5](2020)在《急诊内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导致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胆管结石、蛔虫、肿瘤等都有可能诱发AOSC,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AOSC的发生率正逐渐升高,尤其以胆管结石导致的AOSC更为明显。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高热、腹痛、黄疸、休克以及精神症状等,如治疗不及时或是延误诊断,病情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最终导致死亡。在内镜治疗出现之前,开腹和腹腔镜等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广泛应用于AOSC患者,然而常规外科手术具有手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围术期死亡率高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及材料的快速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更加广泛,尤其对于合并多种心肺疾病的老年AOSC患者,内镜治疗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势更为明显。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导致的AOSC的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并且研究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中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处理AOSC患者,最终使患者损伤最小化及利益最大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均由肝外胆管结石导致的AOS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内镜组和腹腔镜组,内镜组25例,腹腔镜组23例。内镜组患者采用ERCP治疗,腹腔镜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一般临床资料、术前术后抽血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ALT、AST、ALP、γ-GTP、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术中结石残留例数、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单因素分析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临床资料和检验资料,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逐步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分析出AOS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AOSC预后不良的相关检验指标阈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内镜组患者术后第3天在ALT和AST方面小于腹腔镜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患者术后第5天在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方面小于腹腔镜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引流管平均胆汁引流量方面,ERCP少于腹腔镜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伤口感染、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腹腔镜手术组(P<0.05),而在术中结石残留、术中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术后急性胰腺炎、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胆漏、术后腹腔感染、术后死亡例数及住院费用方面,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温、感染性休克、基础疾病、发病时间、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等9项指标是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当白细胞计数≥20.7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1.85%、直接胆红素≥91.8umol/L时,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较大。结论(1)AOSC患者明确诊断后应首选内镜治疗,对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在患者入院后6h内予以解除胆道梗阻。(2)对于病情III级的老年AOSC患者,在早期可予以ENBD引流,待患者病情改善后再行后续治疗。(3)年龄、体温、感染性休克、基础疾病、发病时间、直接胆红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血小板计数等9项指标是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预测AOSC患者的预后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4)当白细胞计数≥20.7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91.85%、直接胆红素≥91.8umol/L时,AOSC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较大。

汪雷[6](2019)在《“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第一部分:“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手术中的应用背景:我们结合既往胆道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观察,提出了“三线一平面”四个肝外胆道术中解剖标记。即:十二指肠上部上缘弧线(A线);肝右后叶肝蒂弧形切迹线(B线);“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向十二指肠第一段中点连线(C线);肝门板平面(D平面)。发现它们因为处在手术解剖区域外周,类似于在航海中远离风暴中心,较少的受到肝外炎症黏连及解剖变异的干扰。目的:一、分析本组LC和/或LCBDE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情况,评估“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以及根据“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建立的一套手术操作流程在LC和/或LCBDE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二、通过与Rouviere沟、Rouviere沟平面、胆囊淋巴结、肝Ⅳ段右缘等经典的解剖标记比较,评价“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复杂及解剖变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病区外科治疗团队应用术中“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进行LC及LCBDE治疗共16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胆囊手术1407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238例。通过病案病例查询系统核对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入院病历、手术记录、术后病程及护理记录、术前术后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等资料记录患者诊断、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所有LC及LCBDE患者均未发生血管、肠管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LC组中1例出现胆囊床迷走胆管胆漏(占全组胆管损伤发生率0.06%,1/1645),经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后自愈,拔管后随访12月未见胆囊床区胆汁瘤复发。全组中转开腹8例,0.49%(其中LC组4例,LCBDE组包括胆道再次手术病例4例)。LC组Mirizzi综合征I型1例行胆囊次全切除+残端缝合术后恢复顺利,随访9月余无特殊,彩超复查未见胆囊管残端结石形成。其他的术后并发症包括LC组一例患者术后发现继发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LCBDE组中2例Mirizzi综合征Ⅱ型患者术后均留置T管半年以上,分别通过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无结石残留和复发以及胆道狭窄后拔除T管。LCBDE组胆管一期缝合107例,T管引流131例,一期缝合占45.0%。术后发生轻度胆漏4例(4/238,1.7%),T管引流患者3例,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例,均通过腹腔引流治愈。一期缝合术后三月发现结石复发(残留?)一例,再次行ERCP取石治愈。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结石复发及胆管炎发作。结论:“三线一平面”为导向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远离操作核心区域,不受术区炎症及解剖变异干扰,有助于术者在术中建立立体的解剖关系。可以预防腹腔镜胆道结石术中胆管和血管损伤。另外,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复杂的胆囊手术,而且可应用于胆总管手术和再次胆道手术,值得推广应用。第二部分: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背景:(1)Rouviere沟是最经典的腹腔镜胆囊术中的解剖标记。然而,目前对其形态,走形,沟内肝蒂有无均为肉眼观察,缺少从影像学资料术前判断RS沟有无,形态、方向以及RS沟内肝蒂构成的研究。(2)我们提出的“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中,C线是两点之间的连线,其中上点“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与肝总管的位置关系缺少影像学或解剖学上进一步研究验证。目的:1.评价CT影像学资料对Rouviere沟的识别和辨识意义;2.通过MRCP图像分析胆管树的走形,评价我们所提出的C线在肝门部与肝总管、左右肝管关系及其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有清晰手术录像同时有完整肝胆CT(平扫或增强)和/或MRCP影像学资料的LC及LC+LCBDE患者48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确定病人信息、资料及对应的视频信息;通过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链接调阅患者CT和/或MRCP影像。在我们团队有丰富阅片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肝胆专科医师和放射科高年资医师的合作下,通过术前的MRCP/CT资料与术中视频资料盲法观察比较结果:最后纳入LC及LC+LCBDE患者48例,其中仅有CT资料(平扫或增强)病例11例,仅有MRCP病例5例,同时有CT及MRCP治疗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17-87岁,平均年龄52.75岁。(1)对43例有CT资料的病例,视频中将RS沟为三种类型,开放型(33例,占76.7%),融合型(3例,占7.0%),缺失型(7例,占16.3%)。CT上根据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上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判断有无RS沟,分为有RS沟(34例,79.1%)和无RS沟(9例,20.9%)两种类型。按照肉眼观察结果为金标准,CT判断有RS类型对应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灵敏度94.3%(33/35),特异度87.5%(7/8);阳性预测值97.1%(33/34),阴性预测值77.8%(7/9);正确率93.0%(40/43);43例患者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的一致性分析:Youden指数81.8%,κ=0.78,P=0.000。43例患者对于肉眼观察的“开放型”RS沟的肉眼和CT影像的判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2)37例MRCP资料通过水成像显示的胆管树R-L位图像分析肝外胆管树角度范围在27°-78°,平均60°,其中以50-70°区间为主。T2相下通过连续层面根据肝总管和左右肝管分叉两处位置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的关系,可以将肝外胆管的走形与肝Ⅳa基底部层面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1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仍符合“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位置。此型占12/37,32.4%;2型:“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对应肝管中点,向上追踪见肝管逐渐向右侧移行,“左右肝管分叉部平面”左右肝管汇合部明显偏离至“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中点右侧(靠近胆囊床侧)。此型最多,占22/37(59.5%);3型:肝管中点在“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层面即偏向右侧,此型有3例,占8.1%。结论:(1)RS沟为一段与右肝蒂入肝(B线)相延续的肝裂。可以通过CT影像从右肝蒂及右后肝蒂开口处层面向下相延续的右肝近第一肝门侧肝缘轮廓有无裂口来判断患者有无RS沟。(2)肝外胆管走形为右上左下斜行走形,MRCP影像观察结果符合临床上对于“肝Ⅳa段基底部平面”肝总管位置观察。C线原则对临床上定位肝外胆管近肝段位置有指导意义。

马本龙[7](2016)在《小肠破裂及穿孔术后治疗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小肠破裂及穿孔术后的治疗体会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5年收治的小肠破裂及穿孔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48例患者小肠破裂及穿孔术后的治疗体会和效果。结果:治愈45例患者,2例患者因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小肠破裂及穿孔发病初期,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甚至恶化。小肠破裂的治疗体会是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夏金金[8](2016)在《体质、证型、皮肤黏膜炎症与肾脏病理关系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1.比较皮肤黏膜炎症在慢性肾炎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情况2.鉴于文献中已证实皮肤黏膜炎症与IgA肾病的因果关系,我们以IgA肾病作为模型,研究皮肤黏膜炎症在IgA肾病人群中为什么高发,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索反复发生的原因及可能的防治对策。3.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群体中皮肤黏膜炎症的发病情况,找出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有差异的各种临床指标,为采用临床表型预测肾脏病理类型做出初步探索4.鉴于以往的研究发现一种证型可以包含多种体质,我们进一步探讨体质、证型共同对慢性肾炎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1.收集85例肾源性孤立性镜下血尿患者和85例普通人群的皮肤黏膜炎症的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皮肤黏膜炎症在慢性肾炎与普通人群的发病情况。2.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62例IgA肾病患者皮肤黏膜炎症、炎症诱因及中医体质的资料,研究皮肤黏膜炎症在IgA肾病人群中的高发原因,分析中医体质与皮肤黏膜炎症、炎症诱因的相关性,探索可能的防治对策。3.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26例已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患者皮肤黏膜炎症、临床特征、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资料,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群体中皮肤黏膜炎症的发病情况,找出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有差异的各种临床指标。4.研究方法和调查内容同第三部分,收集104例脾肾气虚型IgA肾病不同体质的临床资料和102例膜性肾病不同体质的临床资料,分析体质、证型共同对肾脏临床病理的影响,为病理预后判断提供依据。结果:1.慢性肾炎与普通人群皮肤黏膜炎症患病率比较肾源性孤立性血尿病例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无差异,皮肤黏膜炎症比较显示:血尿组有皮肤黏膜炎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炎症种类越多,两组比较越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种类的皮肤黏膜炎症比较中,每年有无感冒、感冒≥3次/年,每年有无口腔溃疡、口腔溃疡≥2次/年,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皮肤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炎症如感冒和口腔溃疡,每年发作次数越多,两组比较越有统计学意义。为什么反复或慢性皮肤黏膜炎症在慢性肾炎群体中发病率很高?这些皮肤黏膜炎症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与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什么关系?2.IgA肾病皮肤黏膜炎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2.1 162例IgA肾病患者一般情况分析162例患者中男性92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为35.9±12.5岁,平均病程42.9±35.5月,其中以肾病综合征起病有1 9例(11.7%),以肉眼血尿起病有25例(15.4%),起病时伴镜下血尿有150例(92.6%)。2.2 162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162例IgA肾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78例(48.1%),气虚质23例(14.2%),阳虚质20例(12.3%)为主。兼夹体质有三种,气郁质7例(4.3%),特禀质15例(9.3%),和血瘀质6例(3.7%)。2.3 IgA肾病患者的皮肤黏膜炎症分布反复或慢性皮肤黏膜炎症一共有9种,其中有炎症141例(87%),无炎症有21例(13%),慢性鼻炎患者24例(14.8%),慢性咽炎61例(37.7%),慢性扁桃体炎28例(17.3%),牙龈炎或牙周炎68例(42%),反复口腔溃疡28例(17.3%),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3例(26.5%),慢性肠炎35例(21.6%),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31例(19.1%),皮肤炎症(荨麻疹或痤疮)71例(43.8%)。一个患者可有多种皮肤黏膜炎症炎症,数目多集中在2-3种。2.4皮肤黏膜炎症的诱因分布我们调查了反复或慢性皮肤黏膜炎症的诱因分布,主要是气候变化70例(43.2%),饮食因素37例(22.8%),失眠因素44例(27.2%),劳累因素48例(29.6%),情绪因素11例(6.8%),过敏因素19例(11.7%)。2.5中医体质与炎症类型比较9种炎症类型与中医体质比较发现,某些炎症在不同体质之间存在分布差异,慢性鼻炎,气虚质比平和质发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与平和质相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气虚质和阳虚质发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与平和质相比,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阴虚质发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和平和质相比,湿热质反复或慢性皮肤炎症发病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中医体质与炎症诱因的比较在体质与炎症诱因的比较中我们也发现,在不同黏膜炎症诱因下体质分布有差异,例如气候变化的诱因导致的炎症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患者比例较高,与平和质和痰湿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饮食因素诱发或加重皮肤黏膜炎症的患者以湿热质和阴虚质较多,与平和质和阳虚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过敏因素诱发炎症患者以痰湿质居多,与平和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黏膜炎症在IgA肾病患者中发病率很高,与中医体质相关,那么在其他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中发病情况如何?体质、证型能否用于预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病理类型?3.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的皮肤黏膜炎症比较及临床表型初步探索3.1 226例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226例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18岁到55岁之间,男性133例,女性93例,病程中位数为38(12,48)月,其中局灶节段硬化型肾小球肾炎1例(0.4%),IgAN组136例(60.2%),MN伴系膜IgA沉积(IgA+MN)组患者有15例(6.6%),MN患者有61例(27%),MCD组为13例(5.8%)。3.2 226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中医体质资料226例患者中有3例缺少中医体质和证型的资料,余223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气虚152例(68.2%)和脾肾阳虚48例(21.5%)居多,标证分布以水湿证32例(14.3%),湿浊证48例(21.5%),湿热证58例(26%),血瘀证32例(14.3%)较为常见。中医体质中以平和质78例(35.4%)最多,其次是气虚质29例(13.0%),阳虚质39例(17.5%),痰湿质40例(17.9%)。3.3皮肤黏膜炎症对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响FSGS例数较少,故未纳入比较。结果显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反复或慢性牙龈炎/牙周炎、反复皮肤痤疮在不同病理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反复或慢性牙龈炎/牙周炎以IgA+MN、MN患者居多,与IgA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IgA+MN比例高于MCD。IgAN上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居多,和MN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4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参数的比较列出了20种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病史、临床指标、中医体质和证型等,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IgAN年龄、肾病综合征比例、肾功能异常比例、24小时尿蛋白、白蛋白、血肌酐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MCD患者年龄低于MN(P<0.01),MN组血清IgA、C3低于IgAN组,IgE高于IgAN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与证型比较中,MCD组脾肾阳虚证和阳虚质比例较高,与IgA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N痰湿质比例较高,与M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研究中,发现不同病理类型肾炎之间中医体质和证型分布有差异,我们以往的研究还发现有时一种证型可以包含多种体质,而这些是否会对肾脏临床病理产生影响?4.中医体质、证型与慢性肾炎临床病理的相关研究4.1脾肾气虚型IgA肾病不同体质的临床病理比较4.1.1三种体质肾脏病理Katafuchi积分以及临床指标比较我们纳入了104例脾肾气虚型患者,中医体质辨识主要为三种体质,平和质40例、气虚质19例和夹湿体质(包括湿热质和痰湿质)45例。气虚质肾小球积分低于平和质,夹湿质肾血管积分高于平和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小球积分和总积分都有气虚质最低,其次平和质,夹湿质最高的趋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和尿酸的比较中都有气虚质最低,其次是平和质,夹湿质最高的趋势。4.2膜性肾病不同体质的临床病理比较4.2.1基线和病理比较102例膜性肾病中,中医证型主要为脾肾气虚68例(64.2%)和脾肾阳虚30例(28.3%),肺肾气虚1例(0.9%)、气阴两虚2例(1.9%)、阴阳两虚1例(0.9%)例数较少未纳入比较。随访中无特禀质、气郁质及血瘀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均为夹湿体质,因各自例数偏少,故合并为一组,脾肾阳虚型患者除阳虚质以外,其他体质例数较少,故合并为非阳虚质一组。其中平和质43例(42.2%),气虚质11例(10.8%),夹湿质14例(13.7%),阳虚质24例(23.5%),非阳虚质6例(5.9%)。这五种体质在年龄、病程、高血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五组患者性别分布有统计学意义。体质指数比较中,脾肾气虚型患者三种体质中平和质、阳虚质最低,气虚质、非阳虚质其次,夹湿质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气虚夹湿型患者的Ⅱ期膜性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体质类型,其次是平和质脾肾气虚型,气虚质脾肾气虚型比例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五种体质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肾功能方面,夹湿质血肌酐高于气虚质和阳虚质。24小时尿蛋白中,夹湿质最高。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比较中都有气虚质最低,平和质其次,夹湿质最高的趋势。阳虚质临床病理比较并不比非阳虚质重。结论:1.皮肤黏膜炎症在肾源性血尿患者中发病率更高。其中每年有无感冒,感冒≥3次/年、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和鼻炎,有无口腔溃疡、口腔溃疡≥2次/年,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皮肤病在肾源性血尿组发生率高。2.IgA肾病患者皮肤黏膜炎症发病率很高。3.IgA肾病很可能是从自身炎症性疾病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大疾病谱。4.中医体质与皮肤黏膜炎症类型相关,尤其是气虚质、阳虚质与上呼吸道炎症,阴虚质与慢性胃炎,湿热质与反复或慢性皮肤炎症。5.中医体质与炎症诱因相关,尤其是气虚质、阳虚质与气候变化因素,湿热质、阴虚质与饮食因素,痰湿质与过敏因素,这些可以指导个体化预防。6.体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是IgA肾病产生的重要基础。7.不同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患者皮肤黏膜炎症分布有差异。8.四种病理类型之间还有许多其他指标(包括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有差异。9.联合这些指标可以为下一步建立预测模型提供依据。10.如果把气虚质发展至脾肾气虚型称为先天禀赋不足造成的气虚,平和质、夹湿质发展至脾肾气虚型称为后天失养导致的气虚,无论是IgA肾病还是膜性肾病的比较中都有先天禀赋不足导致的气虚的临床病理轻于后天失养导致的气虚。

艾涛,高劲谋,胡平,赵山红,王建柏[9](2014)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13年3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5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钝性伤47例,穿透伤11例。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腹腔穿刺术等明确损伤部位,采用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IS)。根据患者病情及损伤范围等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9月。结果 术前诊断17例,术中诊断41例。其中十二指肠损伤第一段7例,第二段28例,第三段17例,第四段6例;AAST-OISⅠ级7例,Ⅱ级17例,Ⅲ级20例,Ⅳ级9例,Ⅴ级5例。5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缝合修补术23例,浆膜切开血肿清除、修补术4例,带蒂空肠片修补术7例,损伤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胃空肠吻合术2例,合并胰头损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十二指肠腔内外和胆总管、胰管广泛引流术1例。治愈48例,死亡10例,其中4例死于十二指肠损伤相关并发症;十二指肠狭窄、十二指肠瘘及腹腔脓肿是主要并发症。48例治愈患者中,6例失访,42例随访636个月,其中3例遗留轻度消化道不全梗阻症状,于术后612个月内消失;1例术后3个月发生胰十二指肠内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正常。结论腹腔穿刺及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方法 ;治疗时应综合考虑肠壁损伤部位、范围等因素后选择简单合理的术式;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腹腔引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赵山红,高劲谋,胡平,项震[10](2013)在《十二指肠损伤64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二指肠损伤病死率高达20%30%。笔者结合我科199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4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救治经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13例;年龄1461岁,平均45.4岁。致伤原因:钝性损伤48例,其中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17例,锐器穿透伤16例,砸压伤3例。损伤部位:球部8例,降部33例,水平部17例,升部6例。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器官损伤分级"(AAST,organ injary scale,OIS)分级:Ⅰ级6例,Ⅱ级21例,Ⅲ级22例,Ⅳ级9例,Ⅴ级6例。腹部脏器合并伤81例,其中肝15例,脾19例,胰腺11例,肾5例,胃肠即系膜血

二、十二指肠损伤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二指肠损伤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SAIDs相关性消化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超细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综述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中医研究进展
        一、古代中医认识
        二、当代医家认识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西医研究进展
        一、概述
        二、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诊断及分级
        四、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eta分析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检索策略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4. 质量评价
        5. 资料提取
        6. 统计方法
        7. 模型构建的方法
    第二节 Meta分析结果及模型构建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文献分析
        3. 文献质量评价情况
        4.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5.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
    第三节 讨论
        1. Meta分析合并结果
        2.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研究一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的验证及简化
        前言
        第一节 资料和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模型验证
        2. 模型简化
        第三节 讨论
        1. 既往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
        2. 模型的优效性及不足
    研究二 结合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评价“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疗效评价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前言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
        3. 治疗方案
        4. 数据收集
        5.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评价
        3. 优势人群特征筛选
        4. 安全性分析
        5. 随访
        第三节 讨论
        1. “治未病”思想与消化系统肿瘤术后PGS
        2. 结合PGS风险预测模型评估“胃瘫外敷方”提前干预效果及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3. “胃瘫外敷方”组方潜力挖掘
        4.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结合“胃瘫外敷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性
    三、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森林图
    附录2: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发病因素漏斗图
    附录3: 验证人群PGS发生概率及得分表
个人简介

(4)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先进性与创新性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影像诊断及Rex分流术术前影像评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后CDUS及MDCTP影像评估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DUS在新型脐静脉再通Rex分流术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未来研究方向:胎儿门静脉畸形的超声诊断
附图
综述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5)急诊内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导致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三线一平面”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胆道手术中应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结合CT、MRCP和术中影像的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发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
致谢

(7)小肠破裂及穿孔术后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患者病症现象:
    1.3 治疗方法:
2 结果
3 治疗体会
    3.1 严格遵守手术原则:
    3.2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3.3术后治疗基本要求:
4 总结

(8)体质、证型、皮肤黏膜炎症与肾脏病理关系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皮肤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
        1.1.1 皮肤黏膜屏障作用
        1.1.2 皮肤黏膜的免疫监视及免疫耐受
    1.2 黏膜免疫失调与肾小球肾炎
        1.2.1 黏膜免疫失调与IgA肾病
        1.2.2 黏膜免疫失调与其他肾小球肾炎
    1.3 黏膜免疫与中医体质
    1.4 中医药调节黏膜免疫的优势
        1.4.1 中医药调控黏膜免疫的理论基础
        1.4.2 中医药改善黏膜免疫的作用机制
        1.4.3 中药调节黏膜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二章 慢性肾炎与普通人群皮肤黏膜炎症患病率比较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步骤
        2.3.1 研究对象
        2.3.2 病例组和对照组纳入排除标准
        2.3.3 样本量估计
        2.3.4 研究方法
        2.3.5 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4.2 两组皮肤黏膜炎症发生率比较
    2.5 讨论
        2.5.1 皮肤黏膜炎症在慢性肾炎人群中发病率更高
        2.5.2 皮肤黏膜炎症高发的可能原因
    2.6 结论
第三章 IgAN皮肤黏膜炎症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步骤
        3.3.1 研究对象
        3.3.2 纳入排除标准
        3.3.3 诊断标准
        3.3.4 调查内容
        3.3.5 质量控制
        3.3.6 数据录入
        3.3.7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16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
        3.4.2 162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
        3.4.3 IgAN患者的皮肤黏膜炎症分布
        3.4.4 皮肤黏膜炎症的诱因分布
        3.4.5 中医体质与炎症类型比较
        3.4.6 中医体质与炎症诱因的比较
    3.5 讨论
        3.5.1 IgAN患者皮肤黏膜炎症的意义
        3.5.2 IgAN可能是自身炎症性疾病
        3.5.3 皮肤黏膜炎症、诱因与中医体质
    3.6 结论
第四章 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炎的皮肤黏膜炎症比较及临床表型初步探索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步骤
        4.3.1 研究对象
        4.3.2 纳入排除标准
        4.3.3 诊断标准
        4.3.4 调查方案
        4.3.5 质量控制
        4.3.6 数据录入
        4.3.7 统计分析
    4.4 研究结果
        4.4.1 226 例慢性肾炎患者的基线资料
        4.4.2. 皮肤黏膜炎症对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响
        4.4.3 慢性肾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参数的比较
    4.5 讨论
        4.5.1 四种病理类型肾炎之间皮肤黏膜炎症比较
        4.5.2 探索不同病理类型肾炎的预测因子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体质、证型与慢性肾炎临床病理的相关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IgA肾病研究对象
        5.2.2 IgA肾病纳入排除标准
        5.2.3 膜性肾病研究对象
        5.2.4 膜性肾病纳入排除标准
    5.3 研究结果
        5.3.1 脾肾气虚型IgA肾病不同体质的临床病理比较
        5.3.2 102例MN不同体质的临床病理比较
    5.4 讨论
        5.4.1 脾肾气虚型IgAN患者3种体质临床病理比较
        5.4.2 脾肾阳虚型及脾肾气虚型MN患者5种体质临床病理比较
        5.4.3 同一证型不同体质之间临床病理差异的意义
    5.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十二指肠损伤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D]. 白托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超细胆道镜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 唐志华.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瘫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胃瘫外敷方早期干预研究[D]. 蒋璐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Rex分流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评估[D]. 张玉青. 山东大学, 2021(11)
  • [5]急诊内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导致的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比较[D]. 高友逵.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6]“三线一平面”肝外胆道解剖标记在腹腔镜肝外胆道外科手术中的应用[D]. 汪雷.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7]小肠破裂及穿孔术后治疗体会[J]. 马本龙. 中国农村卫生, 2016(08)
  • [8]体质、证型、皮肤黏膜炎症与肾脏病理关系的探索[D]. 夏金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9]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 艾涛,高劲谋,胡平,赵山红,王建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12)
  • [10]十二指肠损伤64例[J]. 赵山红,高劲谋,胡平,项震. 中华创伤杂志, 2013(10)

标签:;  ;  ;  ;  ;  

十二指肠损伤4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