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一、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韩业[1](2021)在《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文中研究表明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教育界一直倍受关注;另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相关的数学建模素养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举办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是为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学科融合采取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其题目可作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很好的资源,但是由于题目难度大等原因,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该赛事也并没有在更大范围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分析研究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对有效发挥该竞赛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从“试题难度”、“试题情境”、“数学核心素养”、“知识范围”、“数学模型”五个方面对第13届-第22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师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的态度与认识”、“教师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采取的措施”、“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认识”三方面进行了教师问卷调查。采取“对题中关键且陌生的词汇给出提示”、“降低计算难度”、“更换试题背景”、“加入引导问题”等措施对部分试题进行了改编,用改编前后的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并采用极端分组法对改编前后的试题进行了难度对比分析。通过对试题的研究,获得如下结论:(1)推理能力因素和认知水平因素是造成该竞赛决赛试题难度较大的最主要因素;(2)该竞赛决赛的试题情境与个人生活联系最为密切;(3)在十套试题中,考查数学建模素养的题目占比最高,其次是数学运算素养;(4)试题考察的知识范围都是《课标》当中所要求的,其中涉及到必修课程当中的函数部分内容的题目最多,其次是选修课程当中的E类课程内容;(5)在这些题目中,需要建立函数模型和几何模型进行求解的题目最多。通过利用改编前后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所采取的改编试题的措施确实不同程度地使试题的难度得到了降低。另外,通过对学生调查发现:试题计算量大、题目过长、情境陌生是造成数学应用问题具有一定难度的主要原因。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发现:(1)以《课标》指导教学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2)大多数高中教师对于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和活动持积极态度;(3)有67.28%的教师认为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有69.13%的教师认为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需要在教材之外引入更多的教学资源;(4)仅21.66%的教师了解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及相关结论,从“改革评价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数学知识应用教学的研讨”以及“师范类高校数学专业应重视数学建模课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李欣[2](2021)在《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连接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重要体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于关注“双基”,在培养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首先需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本研究将项目学习与数学模型思想相结合,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为核心目标来进行项目学习设计。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探寻了可行路径,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变革提供了具体思路。该设计研究有利于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也有利于推动小学数学项目学习实践的发展。本研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论文在参考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理论概述,厘清了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的内涵及特征,明确了运用项目学习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所在。第二章为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确立了理论及现实依据。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明确了项目学习设计的理论依据,并借助内容分析法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与数学模型思想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使得项目学习设计得以满足现实教学需求。第三章主要结合项目学习和数学模型思想的特点及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概括出了在进行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原则包括:现实性原则、统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过程性原则。第四章是对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基本环节的研究。本章在理论依据的指导、相关内容的支撑及基本原则的规范下,聚焦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这一核心目标,建构了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的基本框架。其基本环节包括:根据数学模型确定项目主题——聚焦模型思想统合学习目标——围绕项目内容设计驱动性问题——结合数学建模过程规划项目活动——设计项目成果及展示形式——结合项目过程设计项目评价。第五章选取了教材中与模型思想相关的具体内容作为项目学习设计案例的基本内容,依照项目学习设计的基本环节对该内容进行了相关设计,并将该设计案例付诸实践。为检验该设计案例的实际效益,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围绕“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这一核心目标的三层内涵对该设计案例及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结合相关设计案例及实施的分析结论提出了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建议。

刘伟[3](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张玖一[4](2020)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以分类建模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应用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是小学数学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解决应用问题,需要从实际生活之中抽象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数学工具以及合理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本质上是数学建模过程,并蕴含着初步的模型思想。但是,小学阶段应用题数量众多,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需要运用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应用题教学。正是基于此类情况,本文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方式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入手,依据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按照不同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进行分类。并进一步探究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的内涵,与常规教学进行对比。之后,对呼和浩特地区三所学校的师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数学应用题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设计相关教学案例,以期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本文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本文辨析了数学模型、数学建模、模型思想、小学数学应用题、分类教学这五个概念,同时以加涅学习阶段理论、波利亚问题解决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学教学的本质。第三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内容分析。本文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科书进行分析,按照四个划分标准,将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进行分类。随后深入探究分类建模教学的内涵,以数学建模理论为依据,设计分类建模教学过程,并与常规应用题教学进行比较,突出分类建模教学的优势所在。第四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对呼和浩特地区三所不同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测试卷调查、案例分析调查和访谈调查三种调查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寻找小学数学应用题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产生原因。第五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原则与策略。首先,对分类建模教学所依据的教学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再根据第四章分析发现的问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第六部分:相关教学案例。基于本文对分类建模教学的研究,设计相关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可作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模板,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能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希望通过教学案例设计,让教师将分类建模教学应用于现实课堂教学之中。

徐玥[5](2020)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素养,并开展数学建模课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一个挑战。当前,我国中学数学建模教育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关于数学建模课程与教材的研究研究更为稀少。基于已有研究,如何构建适合课程与教材研究的数学建模内容编码系统?基于编码系统,如何廓清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建模素养的内涵、厘清课程标准中建模内容分布的特点?我国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建模内容是如何组织呈现的?这些研究对我国高中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设与建模核心素养的发展有何启示?为此,论文改进设计了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与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基于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的研究,论文指出我国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内容设置比美国与新加坡课程标准的编排更为完整,实施上有一定优势。我国课标中建模的内涵与目标清晰;建模有关知识覆盖面较广;建模评价内容详实,重视一般的“实际问题解决”。但我国课标对建模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所忽视;对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表达较为抽象;关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较少。论文建议课标从目标角度丰富数学建模的内涵,促进建模知识系统化,深度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建模内容,同时提高建模活动开展的可操作性,增加信息技术工具的实际应用。基于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论文对我国三版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建模内容进行分析与比较发现:教材均有效表达了课标对建模活动的要求。数学建模与函数内容显性结合,隐形渗透进入统计与概率、几何与图形内容。人教A版教材中建模内容数量最多,在组织和呈现时相对常规保守;人教B版教材力求创设开放性情境与问题,较为重视建模结果的审视。北师大版教材内容编排精细,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开放的建模现实情境,但是数量较少。新编教材还存在以下共性问题:1)数学建模的主线还不够明显,与其他内容之间联系较为松散;2)建模过程大多缺少完整性,学生数学建模机会较少;3)数学建模的呈现形式还是以例题为主,形式单一,难以弹性满足教师与学生的课程资源需要。综上,论文对高中建模课程与教学方面提出以下建议:关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建模本质;让知识自然发生,突出建模的思维过程;增加信息技术的“出镜率”,整合信息技术与具体知识;开展建模教研教改等实证研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刘亚梅[6](2020)在《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起源于应用,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用它作为基础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就是这样一座连接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它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该数学数学模型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引入数学建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和学生对数学建模了解程度不够,造成了数学建模教学没有被很好的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去,甚至在很多学校被忽略了,基于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笔者在所任教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测试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和分析了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希望能探索到将数学建模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立足于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以课内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的思路进行。在课堂中通过三种途径:1.在概念、定理、公式新授课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2.在习题讲评课中引入数学建模方法;3.在课后复习总结中巩固数学建模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再辅以课外数学建模活动,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与反思,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期待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关注并参与到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中来。

梁馨之[7](2020)在《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数学课程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动,数学建模思想也渐渐渗透到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这表明数学建模能力发展是在学生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形成的,结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数学建模素养。但是,目前高中数学建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金昌市某两所学校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措施有哪些等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测试卷调查法及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对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调查研究了数学建模能力的现状。首先,对国内外数学建模能力的相关资料进行筛查、整理、分析与研究,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从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问题表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反馈评价能力这五个维度设计并编制了“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问卷调查及测试卷”,对这两所不同层次高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和测试卷的调查,之后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维度统计分析。为更全面了解现状,又对这两所学校的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追踪访谈。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找出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分析发现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存在不足,再结合各个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本研究通过现状调查分析,从而得出:从整体上看,当地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其中,金昌市Y高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S高中(普通高中),主要体现在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问题表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上的差异;男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文科学生,高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高于高二年级学生,具体在各个维度中都有所体现。本研究根据调查结论及访谈结果,结合影响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以及学校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六点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策略:(1)优化学校数学建模的资源配置;(2)提升教师数学建模的综合素养;(3)注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4)促进数学建模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5)考试命题中可适当渗透数学建模的相关问题;(6)完善学校数学建模的评价机制。

林婷[8](2020)在《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建模是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开始作为一门研究生的课程慢慢发展到中小学课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加强了数学建模的分量,明确提出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学时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素养,因此数学建模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解当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情况;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理论来支撑高中阶段的数学建模教学,并设计高中数学建模案例;通过实践设计的一个数学建模案例,研究高中阶段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情况,最后通过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了解数学建模课程的情况及问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在2017版课标的指导下,数学建模会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开展高中数学建模课程仍存在教师缺乏经验、开展难度较大、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缺乏等问题。第二,大多数教师及学生对数学建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愿意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大多学生对于稍微灵活的建模题目无从下手。第三,设计的案例要符合大多数高中生的认知,教师要把握好案例的难度,由易到难,让学生可以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第四,高中数学建模的教学还需要进行多次实践,不能只浮于形式。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三个水平,对高中数学建模案例进行设计;对最新版本的高中数学课本的必修一中的数学建模版块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文献分析,研究这两项工作的文献并不多,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高中数学建模课程更好的发展。

张雪婷[9](2020)在《乌鲁木齐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数学建模不仅是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大考验,更是学生学习数学化的重要途径,所以数学建模对学生高阶数学水平的发展极为重要。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要把数学建模思想贯穿高中数学学习全过程。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省会城市,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了解该市学生数学建模水平及影响因素有利于评估新疆高中数学建模整体情况。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乌鲁木齐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如何?从师生两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整理,分别设计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并且对三位教师进行访谈,目的是更加深入了解高中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认识与态度。并借鉴有关学者的建模能力六水平划分模型,对乌鲁木齐市的四所不同层次的高中高一、高二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进行测试。通过问卷和纸笔测试,得到了以下结论:1、调查的四所学校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开展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也没有完整的数学建模教材用书,乌鲁木齐地区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并不统一规范;2、参与调查的高中生中只有10.5%的学生知道数学教材中有数学建模内容;3、高中生对数学建模缺乏基本认知,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习惯基本没有形成;4、乌鲁木齐地区的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总体偏低,平均得分1.18,位于水平一的阶段。并且,高一年级学生建模能力明显低于高二年级学生;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建模能力略高于女生;高中生的数学建模水平与学生所在学校存在明显关系;5、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建模修养有所欠缺,数学建模素养有待提高;6、高考是制约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建议。

刘艳杰[10](2020)在《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中,对数学问题进行分类的模式化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把问题类型固定化,随之学生的思维也就变得机械化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众所周知,在生产生活中,机械化的程序适合做“批量”作业,不能灵活应对实际状况。机械化的记忆方式无法使学生面对多样且多变的现实世界,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灵活运用已知解决现实未知问题。本研究是在问题解决与数学模型思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模型思想,建构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为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建构提供可能的材料或依据,为教师的问题解决教学提供一个可能的模式。具体研究过程是: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从问题解决与数学模型思想的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确定研究方向。其次,从数学思维方式的维度出发,深入分析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问题解决中的基本数学模型思想为加法模型思想和方程模型思想。再者,从两个角度进行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构想:一个角度是,完整的课时角度构想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另一个角度是,关注课时教学下如何基于数学模型思想进行解决问题教学的设计,即从整体与部分两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的建构。最后,将上述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基于加法模型思想/方程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案例实施与分析。将数学模型思想与问题解决结合教学具有时代教育教学价值,建构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模型素养的培养,基于教学设计理论的课堂实际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根据研究的理论与教学实践,为一线教师开展实际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常态课堂;关注数学建模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避免对建模的机械训练;坚持建模与用模教学,深化数学模型思想;遵循层次渐进原则,逐步加强建模能力。教学设计模式并非固定一成不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设计。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本研究还具备一定的不足之处:研究范围在数与代数领域,对教学实践指导不全面;研究过程片段化,缺乏整体性等。如何运用模型思想进行常规教学,以及在“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数学模型?值得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二、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简介
        1.1.2 .STEAM教育理念简介
        1.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数学建模
        2.1.2 .数学应用意识
    2.2 .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
        2.2.1 .国内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2.2.2 .国外关于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研究
    2.3 .关于中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研究综述
    2.4 .关于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的文献综述
    2.5 .理论基础
        2.5.1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2.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基本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问卷调查法
        3.3.3 .统计分析法
    3.4 .创新之处
4.试题多角度分析
    4.1 .试题难度分析
        4.1.1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
        4.1.2 .各因素水平划分
        4.1.3 .各因素难度及整体难度分析
    4.2 .试题情境分析
        4.2.1 .PISA测试中的情境分类
        4.2.2 .试题情境的标定与分析
    4.3 .试题数学核心素养分析
        4.3.1 .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编码
        4.3.2 .对试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标定
        4.3.3 .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4.4 .试题知识范围分析
        4.4.1 .知识范围的划分
        4.4.2 .涉及知识范围的统计与分析
    4.5 .数学模型类别分析
        4.5.1 .模型类别的标定
        4.5.2 .模型类别的统计分析
5.数学知识应用问题的改编
    5.1 .试题的改编措施
        5.1.1 .对题中关键且陌生的词汇给出提示
        5.1.2 .降低计算难度
        5.1.3 .更换试题背景
        5.1.4 .加入引导问题
    5.2 .对学生的测试
        5.2.1 .试题改编前后难度对比
        5.2.2 .不同学校学生成绩比较
6.对教师的调查
    6.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2 .调查结果分析
7.研究结论、启示与建议及反思
    7.1 .研究结论
        7.1.1 .试题难度
        7.1.2 .试题情境
        7.1.3 .试题数学核心素养
        7.1.4 .试题知识范围
        7.1.5 .试题数学模型类别
        7.1.6 .数学应用问题的改编措施
    7.2 .研究启示与建议
    7.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致谢

(2)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目标与内容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概述
    (一) 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的内涵
    (二) 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的特点
    (三) 运用项目学习培养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的价值
二、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依据
    (一) 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理论依据
    (二) 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数学模型思想相关内容分析
三、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原则
    (一) 现实性原则
    (二) 统整性原则
    (三) 真实性原则
    (四)过程性原则
四、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基本环节
    (一) 根据数学模型确定项目主题
    (二) 聚焦模型思想统合学习目标
    (三) 围绕项目内容设计驱动性问题
    (四) 结合数学建模过程规划项目活动
    (五) 设计项目成果及展示形式
    (六) 结合项目过程设计项目评价
五、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案例及实施
    (一) 《确定起跑线》设计案例
    (二) 《确定起跑线》案例实施
    (三) 《确定起跑线》设计案例及实施结果分析
六、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优化建议
    (一) 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项目情境
    (二) 结合数学模型丰富项目内容
    (三) 关注学生对建模过程的主动意识和调控能力
    (四) 双线设计项目活动明确教师行为
    (五) 项目评价关注对数学模型思想的考察
    (六) 拓展任务助力数学模型思想迁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问题解决理论
        二、知识迁移理论
        三、深度学习理论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七、学会知识迁移
结语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4)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以分类建模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访谈调查法
        1.6.4 案例分析法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数学模型
        2.1.2 数学建模
        2.1.3 模型思想
        2.1.4 小学数学应用题
        2.1.5 分类教学
    2.2 理论概述
        2.2.1 加涅学习阶段理论
        2.2.2 波利亚问题解决理论
        2.2.3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3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内容分析
    3.1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
        3.1.1 按数的类型划分
        3.1.2 按解题步骤划分
        3.1.3 按数学内容划分
        3.1.4 按数量关系划分
    3.2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内涵
        3.2.1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依据
        3.2.2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过程
        3.2.3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优势
第4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4.1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测试卷调查
        4.1.1 测试对象
        4.1.2 测试卷设计意图说明
        4.1.3 测试结果整理与分析
        4.1.4 测试结果反映的问题
    4.2 测试卷题目案例分析调查
        4.2.1 总量问题分析
        4.2.2 行程问题分析
        4.2.3 工程问题分析
        4.2.4 比例问题分析
    4.3 师生访谈调查
        4.3.1 访谈对象
        4.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4.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4.4 调查结果分析
        4.4.1 教师方面
        4.4.2 学生方面
第5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原则与策略
    5.1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原则
        5.1.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1.2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5.1.3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5.1.4 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原则
    5.2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分类建模教学策略
        5.2.1 对教师问题的策略
        5.2.2 对学生问题的策略
第6章 相关教学案例
    6.1 设计与实施
        6.1.1 教学案例一
        6.1.2 教学案例二
    6.2 反思与评价
        6.2.1 学生的反馈
        6.2.2 教师的反思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零章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国际前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注
        0.1.2 国家政策层面对课程标准实行的推动
    0.2 研究问题
    0.3 研究对象
        0.3.1 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0.3.2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新编教材
    0.4 研究思路
    0.5 研究意义
        0.5.1 理论意义
        0.5.2 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数学建模概念界定
        1.1.1 模型与数学模型
        1.1.2 建模与数学建模
        1.1.3 数学建模过程
    1.2 数学建模课程
        1.2.1 数学建模课程发展概况
        1.2.2 数学建模教材
    1.3 数学建模教与学研究
    1.4 数学建模评价研究
    1.5 文献综述小结
第二章 研究工具的介绍与改进
    2.1 研究工具介绍
        2.1.1 课程与教材类型概述
        2.1.2 预期课程研究方法概述
        2.1.3 教材研究方法概述
    2.2 研究工具的再设计
        2.2.1 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
        2.2.2 数学建模过程编码系统
    2.3 研究的信效度
        2.3.1 信度
        2.3.2 效度
第三章 国际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建模内容分析
    3.1 数学建模内涵
        3.1.1 数学建模内涵概述
        3.1.2 数学建模内涵国际比较
    3.2 数学建模过程
        3.2.1 数学建模过程概述
        3.2.2 数学建模过程在课程标准中的分布
    3.3 数学建模知识内容分布
    3.4 数学建模的目标与评价
        3.4.1 数学建模有关的课程目标与评价概述
        3.4.2 数学建模目标与评价编码统计分析
    3.5 国际课程标准比较启示
第四章 高中新编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分析
    4.1 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
        4.1.1 数学建模的介绍与组织概述
        4.1.2 数学建模内容主要分布与组织
    4.2 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特点
        4.2.1 三版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编码
        4.2.2 教材中数学建模特点分析
    4.3 教材比较研究结论与建议
        4.3.1 教材比较研究结论
        4.3.2 教材研究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研究基本结论
        5.1.1 数学建模内容详实但缺少实施与评价操作指导
        5.1.2 应从目标表述上改进数学建模内容设计
    5.2 我国新编高中数学教材中建模内容研究结论
        5.2.1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基本特点
        5.2.2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存在的共性问题
    5.3 对我国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的建议
        5.3.1 从问题解决出发,关注数学建模本质
        5.3.2 让知识自然发生,重视数学建模的过程
        5.3.3 增加信息技术的“出镜率”,助力数学建模
        5.3.4 从教材到课堂,完善教学与评价的可操作性
    5.4 研究的局限性
    5.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基于国际课程标准比较编码系统的编码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
        1.数学模型概念的界定
        2.数学建模概念的界定
        3.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题的区别
    (二)关于数学建模理论的研究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学理论
        3.问题解决理论
    (三)国内外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1.国外数学建模研究历史与现状
        2.国内数学建模发展现状
        3.文献资料研究小结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过程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四、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数学建模的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五、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研究
    (一)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施计划
        1.教学内容的选择确定
        2.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原则
        3.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
    (二)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
        1.课堂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2.课外数学建模活动
    (三)高中数学建模教学效果分析与总结
        1.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
        2.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测试成绩结果分析与总结
        3.教学效果总结
六、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主要结论
    (二)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建议
    (三)教学反思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研究的局限性
        2.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前测试题
附录四 后测试题
后记

(7)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数学模型
        2.数学建模
        3.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有关数学建模素养与数学建模能力概念的研究
    (二)有关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研究
    (三)有关数学建模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有关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研究
    (五)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3.测试卷法
        4.访谈法
四、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一)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分维度现状调查及分析
        1.高中生数学建模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2.高中生数学建模抽象概括能力现状
        3.高中生数学建模问题表征能力现状
        4.高中生数学建模运算求解能力现状
        5.高中生数学建模反馈评价能力现状
    (二)不同类型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层次学校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2.不同性别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3.不同科别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4.不同年级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比较
五、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因素
    (二)教师因素
    (三)学校因素
六、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措施
    (一)优化学校数学建模的资源配置
    (二)提升教师数学建模的综合素养
    (三)注重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
    (四)促进数学建模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五)考试命题中可适当渗透数学建模的相关问题
    (六)完善学校数学建模的评价机制
七、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8)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历程
        1.1.2 数学建模在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中的变化
    1.2 核心名词界定
        1.2.1 数学模型
        1.2.2 数学建模
        1.2.3 高中数学建模
        1.2.4 教学案例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文献搜集
        2.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1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发展
        2.1.2.2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
        2.1.2.3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2.1.2.4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问题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2.4 人本主义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案例研究法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教师问卷的编制
        3.4.2 学生问卷的编制
        3.4.3 访谈提纲的编制
        3.4.4 调查问卷的统计
        3.4.5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5 研究伦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调查情况
    4.1 对教师的调查
        4.1.1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
        4.1.2 对教师的调查分析
    4.2 对学生的调查
        4.2.1 对学生的量表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1 学生性别分布情况
        4.2.1.2 第一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4.2.1.3 第二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4.2.1.4 第三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4.2.1.5 第四维度的问题的统计情况
        4.2.2 对学生的简答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案例设计
    5.1 案例1:函数模型
    5.2 案例2:复印纸的相关问题
    5.3 案例3:中学生的投篮水平和发展潜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实施过程
    6.1 课前准备
        6.1.1 关于学生
        6.1.2 关于教师
        6.1.3 关于教材
    6.2 教学过程
    6.3 课后总结
        6.3.1 教师对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的反馈
        6.3.2 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的反馈
        6.3.3 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反思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反思
    7.3 研究的展望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对高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对高中学生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C 数学建模活动研究报告
附录 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E 学生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乌鲁木齐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数学建模的理论研究
    2.2 关于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研究
    2.3 关于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研究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3.2 研究框架与方法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4 测试卷的设计
4 乌鲁木齐市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调查分析
    4.1 高中生数学建模认知分析
    4.2 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分析
5 乌鲁木齐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开展状况调查分析
    5.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2 访谈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教学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教学建议
    6.3 展望
    6.4 研究中的不足
附录
    附录 Ⅰ
    附录 Ⅱ
    附录 Ⅲ
    附录 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问题解决的研究现状
        二、数学模型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基于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的教育价值
        一、促进个体发展
        二、顺应课程改革趋势
        三、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问题、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数学问题解决
        二、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思想
        三、教学设计
第一章 数与代数领域内基本数学模型思想的分析
    第一节 加法模型思想
        一、对四则运算的思考
        二、加法模型及其变式
    第二节 方程模型思想
        一、对方程的思考
        二、方程模型
第二章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构想
    第一节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模式
        一、明确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内容
        二、把握学生学习心理
        三、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四、设计师生教学活动
        五、确定教学评价方法
    第二节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数学问题中现实情境转化为数学信息
        二、提出数学问题
        三、明确数学信息中的等量关系
        四、辨别等量关系中的已知和未知量
        五、列式、求解
        六、判断或解释结果
        七、判断等量关系是否可以一般化
第三章 基于加法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及分析
    第一节 基于加法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二、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三、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评价
    第二节 基于加法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二、积极效果与存在问题
第四章 基于方程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案例及分析
    第一节 基于方程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二、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三、确立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评价
    第二节 基于方程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设计对比分析
        二、积极效果与存在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中主要的数学模型思想
        二、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模式
        三、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四、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问题解决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教学建议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将数学模型思想融入常态课堂
        二、关注数学建模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避免对建模的机械训练
        四、坚持建模与用模教学,深化数学模型思想
        五、遵循层次渐进原则,逐步加强建模能力
结语
    第一节 不足之处
        一、研究范围单一,对教学实践指导不全面
        二、研究过程片段化,缺乏整体性
        三、个人理论和研究水平的局限
    第二节 可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模型思想如何深入到常规教学
        二、如何灵活运用数学模型思想进行教学
        三、数学其他领域中蕴含的基本数学模型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决赛试题研究 ——基于第13届-第22届十年试题[D]. 韩业. 大理大学, 2021(08)
  • [2]指向小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培养的项目学习设计研究[D]. 李欣. 西南大学, 2021(01)
  • [3]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4]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以分类建模教学为例[D]. 张玖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的建模核心素养编码研究[D]. 徐玥. 扬州大学, 2020(05)
  • [6]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亚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金昌市某两所高中学校为例[D]. 梁馨之.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2017版课标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研究[D]. 林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乌鲁木齐市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张雪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10]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研究 ——以数与代数领域为例[D]. 刘艳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浅谈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