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

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

一、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2)在《反思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心转移——从一般均衡理论到“新微观理论”》文中提出二战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理论研究重心经历了从一般均衡理论到以决策理论、博弈论和机制设计为核心的"新微观理论"的转变。针对这一转变,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给出了三种解释,但不足以阐明其背后的方法论含义。本文认为,这一范式变迁意味着主流经济学经历了从"宏大理论"到"小理论",再到"具有限定经验意涵的模型"的转变,也揭示出"市场主义"背后科学基础的阙如。对这一范式转移的阐释,不仅有助于理解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变迁背后的深层逻辑,而且能够为发展一种可以把握新古典传统所无法把握的政治经济实践的新型政治经济学提供启发。

王佳珺[2](2021)在《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文中指出“寄食者”(parasite)是法国哲学家塞尔(Michel Serres)于1980年所提出的概念。“寄食者”是事物基本关系间的中介者和干扰者,决定着事物间普遍秩序的构成,具有建立沟通和阻碍交流的双重可能性。“寄食者”以其在基本秩序生产中的决定位置,构成了不同领域间的信息交汇节点,因此“寄食者”理论也可是一种跨越学科边界、汇通不同领域间思想以进行知识生产的理论话语。本文聚焦于塞尔的“寄食者”理论,探讨其思想蕴涵、哲理价值、跨语境应用与文学阐释等题旨。第一章对塞尔其人及其学术方法做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塞尔的生平与其跨界方法的思想来源。第二章聚焦于塞尔提出“寄食者”理论的关键文本《寄食者:人类关系、噪音、与秩序的起源》。阐明了《寄食者》文本的特殊文本形态及其思想表达间的联系,辨析了“寄食者”干扰事物关系影响秩序生产的基本特征,并将“寄食者”概念的提出在塞尔哲学思想的背景下思考。第三章探析塞尔“寄食者”理论的三个重要维度。首先,“寄食者”作为“思想的形象”不同于传统哲学中以综合归纳得出一般性的思考方式,反而以演算式思考从个别出发推演普遍性。其次,“寄食者”对主客关系重新思考,意味着一种“传球游戏”的异质传递方式,体现了塞尔构建人类知识全论的努力。最后,分析了塞尔如何以“寄食者”理论重新解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此揭示事物间普遍秩序生产的原理。第四章在对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的探讨的基础上,分析“寄食者”的跨界诗学功用。首先,“寄食者”理论可以与德勒兹的生成论哲学、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当代的后人文转向构成了对话关系,在生态哲学、社会文化批判、文学接受方面都有跨语境的理论实践效用。其次,“寄食者”概念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阿米巴为王”话语具有异曲同工的思想特征。最后,以“寄食者”话语作为理论工具阐释了弗里茨·雷伯的小说《黑衣摆渡人》。结语认为,“寄食者”理论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主客对立思维,以异质交汇方式探讨了沟通不同领域知识的可能。在科际整合和学科互渗变得越发重要的今天,“寄食者”理论对文学研究领域的跨界实践有意义非凡的启迪作用。

李阁[3](2021)在《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课程结构中强调“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其次,近年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即HPM价值虽日益得到数学教育界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面临“高评价、低应用”困境;最后,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函数概念是函数的根基。基于以上事实,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1)高中生学习函数概念遇到哪些认知困难?(2)数学史融入函数概念教学对学生掌握概念知识有哪些影响?(3)数学史融入函数概念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影响?本次研究共分6章进行介绍。第1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HPM国内外研究综述、函数概念发展历史、函数概念实践研究综述、历史相似性理论以及再创造理论;第3章:研究设计——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第4章:研究实践过程;第5章:研究结果分析;第6章:总结。通过以上研究过程,得出研究的问题结论如下:1.学生熟练掌握已学函数解析式与图像,对陌生的函数解析式和散点形状函数图像,较多学生无法正确判别。学生熟记概念定义,但灵活运用不足,只能做到认知同化,无法进行认知顺应。较多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停留在“变量依赖关系”阶段,未能达到“集合对应阶段”。这一定程度表明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知具有历史相似性。2.数学史融入函数概念教学对学生掌握概念知识有积极影响,但影响效果各异。对数学程度较低学生,影响效果最明显;对数学程度中等的学生,积极影响效果次之;对数学程度较高的学生,影响效果最弱。此种教法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拓展视野,丰富数学史知识,提高数学文化素养。3.数学史融入函数概念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有积极影响。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信心,还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坚持真理、不断探索、不畏挫折的品质,同时也展示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黄秦安[4](2019)在《为什么布尔巴基运动会衰落?——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范式的视域盲区及其祛蔽》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之后,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运动开始崭露头角并迅猛发展,成为20世纪纯粹数学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式。结构主义范式的一个突出和本质特征就是对结构视角的固守。虽然采用结构的视角对于认识纯粹数学的知识特征是十分有效的,但这不意味着结构的视角就是唯一的和万能的。结构视角有其难以掩饰的盲区,这就是非结构或难以结构化的数学对象与系统。而对非结构的数学对象与系统的研究恰恰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壮丽的数学与科学知识创新图景中一个突出和显着的特点。只有突破"结构性"的框架与教条,祛蔽结构主义视域的盲区,克服其知识的内在局限性,结构主义的范式悖谬性才能得以消弭并有可能获得新的生机。

孔祥雯[5](2019)在《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基础”是数学学科的大本大宗,数学知识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因而数学基础的研究至关重要。集合论中悖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数学基础危机的爆发,产生了持续已久的数学基础争论。因此,解决数学基础危机,找寻一个合适的数学基础就成为了数学哲学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构主义作为二十世纪数学哲学的研究趋势,与范畴论结合产生了范畴结构主义的研究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为数学基础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论述了范畴论作为数学基础的可行性。第一章指出了包括朴素集合论、公理化集合论以及三大数学流派这些数学基础进路的困境,再通过强调数学哲学中的结构主义研究趋势,表明了数学基础研究的结构主义转向,最后指明了由范畴结构主义导出的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第二章剖析了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理论内涵,沿着“数学——结构——范畴”的路线阐述了范畴论数学基础的解释路径,具体探讨了数学的本质,范畴论对数学结构的阐释以及范畴论数学基础的意义建构。第三章对数学哲学家提议的ETCS公理系统与CCAF公理系统进行了语境分析。首先明晰了范畴与语境之间的共通性,再从历史的、社会的、学术的、心理的等非语言层面与语形、语义及语用的语言层面解读如何从两个公理系统中构建数学整体。第四章辨析了范畴论数学基础面临的挑战与质疑,主要就范畴论是否预设了集合论的相关概念,范畴论的公理系统是否断言了存在,基础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有力的辩护。第五章从整体出发对范畴论数学基础进行了综合考察,首先探讨了范畴论作为数学基础的自主性,继而论证了范畴论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作为数学基础,最后聚焦于范畴论数学基础相对于集合论数学基础的研究优势。第六章从对数学哲学研究的推进,对科学研究的推动以及对语境分析方法的应用这些方面具体分析了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研究意义。结束语回顾了对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的整体阐述,肯定了该基础进路的研究价值,并展望了数学哲学在未来的发展。综上,本论文针对数学基础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进路,阐述了范畴论作为数学基础的解释路径,并结合语境分析方法对确定的范畴论公理系统进行了解析,同时指出了一些数学哲学家对范畴论数学基础的质疑甚或反对,并在对范畴论数学基础进行辩护的过程中,促使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进路得到了更详尽的诠释。再通过对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综合考察,又进一步丰富了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进路的合理性,最后在多重视角下分析了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研究意义。

张勇,邓明立[6](2018)在《塞缪尔·艾伦伯格:从华沙走向世界的数学家》文中研究指明艾伦伯格是二战后一位卓越的数学家,他与麦克莱恩搭档成为范畴论的奠基人,改变了数学家研究拓扑的方式。艾伦伯格与亨利·嘉当开创了同调代数这一新的代数学分支,与斯廷罗德合作公理化了同调论。本文旨在对艾伦伯格的生平、学术生涯和影响力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黄秦安[7](2016)在《布尔巴基结构主义与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初,为克服朴素集合论悖论,构建坚实的数学基础,形式主义者提出了宏伟的"希尔伯特纲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发表使得形式主义的整体目标以失败告终。重建数学基础的问题再次变得迫切。布尔巴基学派应运而生,逐渐崭露头角并迅猛发展,对20世纪纯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至深的影响。无论是从哲学还是数学的视角看,形式主义与布尔巴基结构主义之间既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又有着许多本质上的差异。两者的共性显示了其在揭示数学知识本质上的哲学深度,而两者之间的异质差异性见证了20世纪数学知识多样恢宏的范式转换。

齐磊磊,张华夏[8](2013)在《科学理论结构的语义模型进路》文中提出探讨"科学理论的本质与结构"一直是科学哲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自逻辑经验论的"公认观点"宣布失败后,近年来具有逻辑与分析哲学倾向且对历史进路不满意的哲学家们不断尝试寻找一条新的进路,他们在状态空间理论中,将集合论作为分析科学理论的语义工具,把模型论看作科学理论的核心。

梅雪晖,杨庆华[9](2010)在《从毕达哥拉斯到布尔巴基——关于大学数学教育思想的培养》文中指出通过对自公元前6世纪至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学派进行整理与总结,阐述了数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强调一个时代的总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希望以此帮助普通在校大学生对数学这门影响着时代进步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其提高和加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罗兴波,刘巍[10](2010)在《科学学派与科学进步》文中研究说明学派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人时代。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来看,学派几乎可见于所有的学术领域中。而科学学派(亦称为研究学派)则是近代科学建制化过程完成之后才产生的,是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科学学派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并对科学学派与科学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二、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1)反思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心转移——从一般均衡理论到“新微观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范式交替的三种已有解释
    (一)主流经济学的解释:信息不对称的挑战
    (二)后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加总问题带来的困难
    (三)经济思想史的解释:布尔巴基式的数学化
三、新微观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一)从宏大理论到“小模型”
    (二)“形式主义经济学的实质主义化”与“经济工程学”的兴起
    (三)对新型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四、总结

(2)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译介情况
        (2)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研究现状
一、塞尔其人及其学术方法概览
    (一)塞尔其人
    (二)塞尔跨界实践的认知论和方法论原则
二、《寄食者》文本耕读
    (一)《寄食者》文本形态略览
    (二)塞尔对拉封丹寓言的背叛式阅读与“寄食者”概念的提出
    (三)“寄食者”概念释义
三、“寄食者”理论话语的三大维度
    (一)“寄食者”作为“思想的形象”
    (二)“寄食者”作为“泛托邦”的全球生态隐喻
    (三)“寄食者”作为普遍秩序的生产原理
四、“寄食者”的跨界诗学意义
    (一)“寄食者”的哲性诗学意义
        1. “寄食者”与当代批评理论的契合与共鸣
        2.“寄食者”的跨语境功用举隅
    (二)“阿米巴为王”:寄食者概念对比较文学的启迪
    (三)“寄食者”的文学阐释——以《黑衣摆渡人》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3)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新课改的要求
        1.1.2 函数概念的重要性
        1.1.3 HPM的“高评价,低应用”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HPM相关文献综述
        2.1.1 HPM诞生
        2.1.2 HPM国外研究综述
        2.1.3 HPM国内研究综述
    2.2 函数概念相关文献综述
        2.2.1 函数概念发展历史
        2.2.2 函数概念实践研究综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历史相似性理论
        2.3.2 “再创造”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知识试卷设计
        3.4.2 态度问卷设计
        3.4.3 访谈问题设计
第4章 实践过程
    4.1 知识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4.1.1 信度检验
        4.1.2 效度检验
    4.2 课前问卷实施与分析
        4.2.1 课前问卷实施
        4.2.2 课前问卷分析
    4.3 教学设计
    4.4 教学实践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
    5.1 课后问卷实施
    5.2 “概念知识”问卷结果分析
        5.2.1 课后“知识问卷”结果分析
        5.2.2 前后知识问卷对比分析
    5.3 课前“数学史态度”问卷结果分析
        5.3.1 课前“数学史态度”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5.3.2 课前“数学史态度”问卷分析
        5.3.3 课前“数学史态度”问卷总结
    5.4 课后“数学史态度”问卷结果分析
        5.4.1 课后“数学史态度”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5.4.2 课后“数学史态度”问卷分析
        5.4.3 课后“数学史态度”问卷总结
    5.5 前、后“数学史态度”问卷对比分析
        5.5.1 配对样本T检验
        5.5.2 “兴趣”“知识理解”对比分析
    5.6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5.7 小结
        5.7.1 数学史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影响
        5.7.2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数学情感态度的影响
        5.7.3 研究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课前“学生掌握函数概念知识”调查问卷(T1)
    附录B:课后“学生掌握函数概念知识”调查问卷(T2)
    附录C:课前“学生对数学史态度”调查问卷(S1)
    附录D:课后“学生对数学史态度”调查问卷(S2)
    附录E: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4)为什么布尔巴基运动会衰落?——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范式的视域盲区及其祛蔽(论文提纲范文)

一、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范式及其思想特色
二、“非结构”视域之遮蔽与结构主义的范式悖谬
三、结构主义视域盲区的祛蔽:从单一结构化范式走向多学科范式群

(5)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数学基础研究的结构主义转向
    1.1 传统数学基础进路的困境
        1.1.1 朴素集合论及其困境
        1.1.2 公理化集合论的发展及难题
    1.2 三大数学流派的挫败
        1.2.1 逻辑主义
        1.2.2 形式主义
        1.2.3 直觉主义
    1.3 数学哲学中的结构主义研究趋势
        1.3.1 数学结构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1.3.2 先物结构主义及模态结构主义难题
        1.3.3 范畴结构主义
    1.4 小结
第二章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基本涵义
    2.1 数学的本质——结构
        2.1.1 数学本质的多元分析
        2.1.2 数学结构的解释说明
        2.1.3 数学本质的结构解析
    2.2 范畴论对数学结构的阐释
        2.2.1 范畴的概念表征
        2.2.2 范畴的结构特性
        2.2.3 数学结构的理论
    2.3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意义建构
        2.3.1 诠释数学内核
        2.3.2 构建数学框架
    2.4 小结
第三章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语境分析
    3.1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语境基底
        3.1.1 表述特征:整体性与动态性
        3.1.2 发展源由:内在成因及外在动因
    3.2 ETCS公理系统的语境分析
        3.2.1 ETCS公理系统的非语言分析
        3.2.2 ETCS公理系统的语言分析
    3.3 CCAF公理系统的语境分析
        3.3.1 CCAF公理系统的非语言分析
        3.3.2 CCAF公理系统的语言分析
    3.4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语境分析意义
    3.5 小结
第四章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理性辩护
    4.1 对范畴论的认识
        4.1.1 概念分析
        4.1.2 全域说明
        4.1.3 内容阐述
    4.2 对公理的辨析
        4.2.1 断言
        4.2.2 公理化方法
        4.2.3 公理系统
    4.3 对数学基础的理解
        4.3.1 基础的必要性
        4.3.2 语言与基础
        4.3.3 框架与基础
    4.4 小结
第五章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综合考察
    5.1 自主性论证
        5.1.1 逻辑的自主性
        5.1.2 概念的自主性
        5.1.3 辩护的自主性
    5.2 意义分析
        5.2.1 本体论的数学基础探究
        5.2.2 认识论的数学基础探究
        5.2.3 方法论的数学基础探究
    5.3 研究优势
        5.3.1 研究特点
        5.3.2 阐释的充分性
    5.4 小结
第六章 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研究意义
    6.1 对数学哲学研究的推进
        6.1.1 数学基础
        6.1.2 数学结构主义
    6.2 对科学研究的推动
        6.2.1 数学学科
        6.2.2 其他学科
    6.3 对语境分析方法的推广
    6.4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塞缪尔·艾伦伯格:从华沙走向世界的数学家(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道华沙的后起之秀
二、彰显才华的美国时期
三、布尔巴基的“双非”数学家
四、奠定声誉的三个领域
    1. 代数拓扑
    2. 范畴论
    3. 同调代数
五、数学与艺术收藏相得益彰
六、合作双赢的别样人生

(7)布尔巴基结构主义与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式主义纲领与其基本目标的落空
二布尔巴基结构主义的思想脉络
三布尔巴基对形式主义的承继性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四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异质性与差异性
五若干回顾与反思

(9)从毕达哥拉斯到布尔巴基——关于大学数学教育思想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学的作用
2 几大较有影响力的数学学派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2.1 毕达哥拉斯学派
    2.2 柏拉图学派
    2.3 法国数学学派
    2.4 彼得堡学派
    2.5 哥廷根数学学派
    2.6 布尔巴基学派
3 结束语

四、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反思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重心转移——从一般均衡理论到“新微观理论”[J]. 高原. 开放时代, 2022(01)
  • [2]论塞尔“寄食者”理论话语及其跨界诗学意义[D]. 王佳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数学史融入高中函数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D]. 李阁.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4]为什么布尔巴基运动会衰落?——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范式的视域盲区及其祛蔽[J]. 黄秦安.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9(11)
  • [5]基于范畴论的数学基础研究进路[D]. 孔祥雯. 山西大学, 2019(01)
  • [6]塞缪尔·艾伦伯格:从华沙走向世界的数学家[J]. 张勇,邓明立.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3)
  • [7]布尔巴基结构主义与希尔伯特形式主义的比较研究[J]. 黄秦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6(05)
  • [8]科学理论结构的语义模型进路[J]. 齐磊磊,张华夏. 哲学动态, 2013(03)
  • [9]从毕达哥拉斯到布尔巴基——关于大学数学教育思想的培养[J]. 梅雪晖,杨庆华.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科学学派与科学进步[A]. 罗兴波,刘巍. 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布尔巴基学派的兴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