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滩涂沉积物沉积季节性判别

苏北滩涂沉积物沉积季节性判别

一、Discrimination of depositional seasonality of tidal flat sedi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China(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21)在《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碳氮磷是地球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生源要素。自然植被覆盖的滨海湿地,如滨海淡水湿地、盐沼、红树林和海草,总面积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2%,但贡献了全球约50%的海洋或海陆间的有机碳埋藏量,其中红树林地带0.5 m至3 m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最丰富,这些碳主要来自植物或其他生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植被密布的盐沼湿地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丰富,这些植被区域也成为溶解性有机碳的重要输出地。在潮间带,氮涉及的反应包含硝化、反硝化、少量的厌氧氨氧化和硝氮还原氨氮,反应物质的主要来源为有机氮,其受制于植被的光合作用或根部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潮间带湿地磷通常来自于本地岩石风化或上游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搬运沉积,潮间带湿地沉积物和动植物残体中磷的储量最大,远超过生物活体或孔隙水中磷酸盐的含量。不同于碳氮有气态化合物参与元素循环反应,磷几乎无气态产物,从而也导致其在不同类型的潮间带湿地中的含量趋于稳定。目前,对于植被覆盖区潮间带碳氮磷的静态和动态的沉积、迁移、转化的研究较多,而对于我国广布的无植被中低滩涂的研究关注较少。我国潮间带滩涂长期受水沙输入、季风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建国以来大范围开发等人为扰动的影响。自194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自然岸线从82%下降至2014年的33%。岸线的人工化造成了潮间带大多数潮上带濒临消失,堤防外围的潮间带植被稀少且单一,碳氮磷的循环过程明显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植被群落地区。由于多数滩涂湿地的不易到达,对于低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碳氮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受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典型潮间带沉积物本底及质量调查(2014FY2106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41473049)”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准备和特定工具的制作,采集到了我国海岸带(从辽河口到广西英罗湾)十二个典型沉积型潮间带区域低潮滩和中潮滩的沉积物样品,对其中生源要素碳氮磷的埋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测定沉积物柱样(100 cm长)210Pb和137Cs的比活度,分析了我国潮间带滩涂的沉积历史和特点,得到了沉积物中碳氮的年均扣留率(sequestration rate),并由此横向对比全球其他滨海湿地生源要素的沉积状况。此外,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涨落潮的方法,探究了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营养元素的迁移、转化和释放过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潮间带碳的埋藏特征可划分为南北两部分,杭州湾慈溪(CX)及其以北的滩涂有机碳表层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样点(9.61±1.23 g C kg-1),低值区域位于黄河口(DY)和盐城(YC)沿岸(3.37±2.73 g Ckg-1),最低值为DY样点,为1.92±0.87 g C kg-1,其他北部样点含量为5.1-6.6 g C kg-1。本研究表层有机碳含量的最高值位于九龙江口(JL),其在干季含量为13.02±4.22 g C kg-1,湿季为12.78±2.08 g C kg-1,两季节样品无显着差别(P>0.05),而濒临红树林的广西英罗湾(YL)和海南东寨港(DZ)的表层样有机碳含量较低,两者均值在2.32-5.10 g Ckg-1,但这并不表明红树林滩涂的碳埋藏量低,在所有柱样表层至100 cm的埋藏量中,YL和DZ(除DZ02)的埋藏量(188-226 Mg C ha-1)远高于其他样点,其他埋藏量大于100 Mg C ha-1的为JL(116-134 Mg C ha-1)。DY(22-23 Mg C ha-1)和闽江口(FZ)(22-27 Mg C ha-1)是埋藏量最低的样点,后者的低值与闽江口水下三角洲广布的粗砂沉积有关。其他样点的值为50-100 Mg C ha-1。总体上我国北方样点的有机碳埋藏量较低,但北部样点的无机碳含量在HG、DY、YC、崇明东滩(DT)和CX较高,在黄河口几乎一半的含量为无机碳。从粘土矿物蒙皂石与伊利石的比值接近度上,可分析得到渤海湾西侧和南侧,江苏沿岸的高无机碳含量是黄河河流悬浮沉积物输送的结果,DT和CX则来自长江的泥沙沉积。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比较,除了 HG和JL,潮间带其他样点的碳密度(均值:0.0087 g cm-3)都小于0.01 g C cm-3,低于全球多数滨海湿地的碳密度。本研究发现通常意义上的蓝碳植被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在我国大陆沿海范围内的碳埋藏(1m深)只占约20%左右,而潮间带滩涂的碳埋藏占了约80%,后者碳的埋藏总量为78 Tg。(2)潮间带总氮的含量总体较低,以柱样为例,崇明东滩(DY)最低(0.049-0.068 g Nkg-1),汉沽(HG,0.457-0.762 g N kg-1)和九龙江口(JL,0.455-0.679 gN kg-1)的表层样品较高。总氮低值的原因主要是本采样点皆为光滩,采样地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植被或其他藻类等生物聚集的影响,故其低值反映河流悬浮颗粒物或海水中氮素对沉积物的贡献。潮间带磷的含量在稳定的范围之内,不同样点之间差别不大,以柱样为例,均值分布在0.051%至0.064%之间,其中近红树林的东寨港(DZ)和英罗湾(YL)柱样平均值较低,分别为0.025±0.034%和0.022±0.006%。本研究对P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北部潮间带以黄河和长江泥沙来源的沉积物钙结合态磷含量高,而北部非长江和黄河泥沙来源的辽河口(LH)和青岛胶州湾(QD)的钙磷含量则较低,铁磷的高值点都分布在淤泥质滩涂,如HG、QD、慈溪(CX)和JL。(3)分析测定210Pb和137Cs 比活度后发现,盐城(YC)、闽江口(FZ)、英罗湾(YL)的所有柱样的比活度无规律变化,判断是沉积物受扰动造成的。恒定初始浓度模型(CIC)表明沉积速率最高值出现在渤海湾西侧的汉沽(HG)潮间带(2.07-2.82 cm yr-1),最低在九龙江口(JL),其值为 0.84-0.89 cm yr-1,其他样点值在每年1-2 cm之间,其中崇明东滩(DT)为1.41 cm yr-1,胶州湾(QD)为1.28-1.72 cm yr-1。基于恒定通量模型(CF)的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1990-2014年的沉积通量高于1950-1990年,沉积通量最高的为QD,慈溪(CX),DT 和 HG,为 18-20 kg m-2 yr-1,最低值出现在 JL,其 1950-1990 年沉积量和1990-2014年的差异小,为5-11 kg m-2 yr-1。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率高于世界其他潮间带湿地,尽管我国潮间带湿地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基于沉积率得到的有机碳的年扣留率与北美沿海湿地相当,扣留率最高的为HG,为177-278 g C m-2 yr-1,最低值为黄河口(DY),为36-46 g C m-2 yr-1。我国潮间带氮的含量低,但氮的沉积通量上接近于全球其他区域(2-6 gN cm-2 yr-1),去除个别极值点,其值在3-6gNcm-2 yr-1,比有植被覆盖且呈自然岸线的大西洋西岸的9-15 g N cm-2 yr-1 低。(4)我国中低潮滩涂沉积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随着模拟潮汐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有规律地阶梯式下降,最终趋于稳定,呼吸率最低为黄河口(DY),为7.9-10.6 mmol CO2 m-2 d-1(注:d-1以12小时计,排除了滩地淹水时间,下同),高值位于汉沽(HG)样点(38.8-49.0 mmol CO2 m-2d-1)和九龙江口(JL,35.7-57.5 mmol CO2 m-2 d-1),其余样点介于两者之间。本研究对提取的遥感影像,以十二个潮间带采样区域为中心进行划分,获得了各自潮间带滩涂的光滩面积,结合测定的沉积物呼吸率,得到了各自区域潮间带光滩的排放总量。本研究分析得到我国潮间带滩涂呼吸产生的CO2总量为7.08× 104-7.23 × 104 Mmol CO2 yr-1,其中以盐城所在的江苏沿岸的排放量最大,为1.168× 104-13 64× 104 Mmol CO2 yr-1。本研究发现两次模拟前后沉积物的有机碳在DY和盐城(YC)大幅下降,而在HG和JL几乎无差异。在水体营养物质输送方面,第一次实验发现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最高输出为青岛(QD)样点(131.15±27.4 mg kg-1d-1),最低值为DY样点(65.38±19.82 mgkg-1d-1),其他样点多在100 mgkg-1d-1左右。第二次模拟期DOC输出总体均值为130 mg kg-1 d-1,高于第一次模拟期(100 mg kg-1 d-1)。(5)模拟发现,潮间带沉积物的无机氮输出以氨氮为主,随潮汐频率的增加,无机氮的输出逐步降低,如在第二次模拟中,氨氮后期输出多数已低于0.5 mg NH4+kg-1 d-1。沉积物的硝氮输出较低,这和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即沉积物孔隙水中以氨氮为主,涨潮时由于压力差,会将孔隙水中的氨氮带出。潮间带N2O的排放在两次模拟和单次模拟周期内的规律不明显,第一次模拟所有样点通量值为 5.15-17.22 μmol N2O m-2 d-1。第二次全部样点值为 0-13.77 μmolN2O m-2d-1,两次模拟高值点都位于汉沽(HG)和慈溪(CX)。本研究中潮间带磷的排放在两次模拟中平均值范围为0.233-1.437 μmol P kg-1 h-1,HG、青岛(QD)和九龙江口(JL)样点的P释放率较高,与其表层样品Fe-P含量较高有关。因Fe2+/Fe3+在潮滩淹水退水中转化,对P的吸附解吸影响较大。

张欢[2](2017)在《华东沿海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模型预测》文中认为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其动态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壤肥力意义重大。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影响因素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为土壤质量评价和气候变化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滩涂围垦是我国华东沿海地区获得新生土地的重要手段之一,由围垦导致的土壤环境剧烈变化可显着影响有机碳循环过程。有别于其它土壤系统,围垦土壤有机碳动态不但受气候因子、土壤质地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外,还受一些特殊因素控制,例如盐分、碱度和围垦后急剧变化的环境条件等。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探索土壤有机碳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而围垦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则鲜有报道。本研究选择江苏大丰、如东和浙江慈溪三个围垦区为研究区,分别采集了 241、223和276个表层土壤/沉积物样品,测定其有机碳、盐分、pH、粒度及部分常量元素等属性参数及大丰围垦区样品活性和非活性有机碳含量。旨在揭示高强度围垦活动下土壤有机碳、活性和非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其它属性随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主控因子;探索三个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动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土壤有机碳含量。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丰、如东和慈溪三个围垦区土壤/沉积物pH、Cl、盐分、全磷、CaO含量和粒径等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三个围垦区间pH差异显着。大丰和如东围垦区C1和盐分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慈溪围垦区。大丰和慈溪围垦区全磷含量显着(p<0.05)高于如东。大丰围垦区CaO含量显着(p<0.05)高于如东和慈溪围垦区。慈溪围垦区粘粒和粉砂粒含量显着(p<0.05)高于大丰和如东围垦区,而如东围垦区砂粒含量显着(p<0.05)高于大丰和慈溪围垦区。(2)大丰、如东和慈溪围垦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滩涂沉积物,而滩涂沉积物盐分、Cl、pH、CaO和Na2O含量则显着高于不同土地利用围垦土壤。三个围垦区土壤全氮、全磷和粉砂粒含量均随围垦年限的增长而增加,说明人为的养分输入对土壤养分积累具有显着影响。而pH、C1、盐分、CaO、Na2O和砂粒含量则整体随围垦年限的增长而下降,表明人为灌溉和自然降雨可加速围垦土壤的脱盐脱钙进程。(3)大丰、如东和慈溪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总体差异不大,三个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随围垦年限的增长而增加(除大丰地区围垦后期和慈溪地区围垦前期外),大丰围垦区土壤活性和非活性有机碳也整体随围垦年限的增长而增加,表明人为活动可加速围垦土壤有机碳积累。(4)围垦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显着高于滩涂沉积物,围垦年限较长的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高于围垦年限较短的土地利用类型。就不同土地利用土壤而言,除慈溪地区围垦10年的土地外,其它围垦年限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均显着(p<0.05)高于旱地土壤,表明淹水条件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5)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土壤pH、盐分和CaO含量是大丰围垦区SOC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壤CaO和盐分含量、土地利用和围垦年限是如东围垦区SOC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慈溪围垦区SOC的重要影响因素为pH、CaO和Al2O3含量。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和土地管理措施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三个围垦区土壤有机碳主控因素差异的主要原因。(6)大丰研究区围垦土壤养分(总氮和总磷)状况是活性有机碳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由围垦引起的各种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的变化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次主要因素,包括Cl、围垦年限、pH值和土地利用。大丰地区围垦土壤的养分状况也是非活性有机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pH也是影响该地区非活性有机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7)运用多个预测变量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All)和随机森林模型(RFAll)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运用独立变量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MLRInd)和随机森林模型(RFIndd);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多元回归模型(除慈溪围垦区RFInd和MLRInd外)。(8)大丰围垦区不同围垦年限土壤土壤管理指数(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CPMI)为95.0~176.9,除围垦10年的CPMI低于滩涂沉积物外,其它年限的围垦土壤均高于滩涂沉积物,表明农耕活动可显着提升围垦土壤CPMI。就不同土地利用而言,其中稻田土壤CPMI显着(p<0.05)高于同时期围垦的旱地,表明稻田土壤的增速高于旱地土壤。

柳林[3](2016)在《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环境中碳氮的元素循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自然湿地由于面积巨大且具有显着的碳汇和脱氮作用而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江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河口之一,在区域碳氮元素循环的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长江口的碳汇和脱氮作用以及植被对该作用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在本研究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区域对沉积物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有机碳(SOC)含量随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本课题组前期积累成果进行比较研究;2、在崇明岛的农田区域进行土壤采样,分析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变化;3、在崇明东滩的海三棱蔗草区域进行长石粉实验和埋管实验,研究该区域沉积物短期沉积速率和沉积后植被对于不同深度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结合13C同位素来判别该区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4、在长江口的潮滩选择典型植被区域进行采样,研究了沉积物的反硝化脱氮作用,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及环境因子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估算了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对上覆水体的脱氮能力以及对河口水源地氮负荷去除能力。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长江河口湿地潮间带的植被区域面积与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主要与长江年输沙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采用长石粉标记法测定潮滩平均沉积速率为11.6 cm/yr。崇明东滩植被区碳存储量达到5.70×104t/yr,碳埋藏通量为1.09kgC/m2/yr,具有显着的碳汇效应。(2)在崇明岛东部地区,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呈现从中部核心地区向四周地区逐渐降低的马鞍状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东部地区中心的农田区域出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峰值,而在崇明东滩的光滩地带出现有机碳含量的低值;同时,水田耕作部分含量也要显着高于旱作蔬菜地,而在潮间带区域随着植被类型(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蔗草/互花米草——光滩)的更迭,潮间带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至光滩含量最低。(3)近年来,海三棱蔗草群落和光滩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年平均含量基本上呈现随年份增加含量上升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崇明东滩各不同植物群落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光滩最低,而互花米草最高;各植被类型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呈现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机碳的最大值往往出现在表层0-5 cm的沉积物中;在各季节,三种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有机碳均呈现出夏季含量较低,而秋冬春季节较高的变化趋势。(4)2011年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中有机碳平均含量要显着高于2004年该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0-60 cm深度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呈现波动变化趋势,但整体呈现随深度增加含量降低的变化趋势;崇明东滩沉积物各月柱样的有机碳含量变化在海三棱藤草的生长期变化显着。(5)埋管实验的结果很好说明了海三棱蔗草对沉积物有机碳的影响;采用同位素方法发现崇明东滩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为江水携带来的颗粒物和本地植被生长,外源泥沙和悬浮物堆积埋藏是长江口潮间带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库的主要来源,但海三棱蔗草产生的有机碳作为内源输入也占有一定比重。在丰水期海三棱蔗草输入的有机碳为0.65 mg/g,内源贡献率为7.35%,而在枯水期海三棱蔗草输入的有机碳为2.06 mg/g,贡献率上升至31.20%。(6)长江口潮滩湿地0~10cm深度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为043~415.8 μmol·m-2·h-1,平均值为35.5μmol·m-2·h-1,在世界范围内河口区域基本上处于中等水平。光滩沉积物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6.2μmol·m-2·h-1,植被带沉积物平均反硝化速率为45.2μmol·m-2·h-1,青草沙水源地库区总脱氮能力达到2.00×108g N每年,可以有效去除大气沉降输入的氮负荷,对控制库区水体氮累积和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7)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芦苇带、光滩间均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p<0.01),而芦苇和光滩间不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虽然部分点位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发现具有显着的季节差异(p<0.05),但在长江口各点没有发现一致的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时间变化规律;在深度上基本上呈现随深度增加反硝化速率有降低的趋势,长江口区域沉积物表层部分反硝化速率多高于较深深度的沉积物;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受区域、深度和月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显着,但反硝化速率与沉积物理化性质、温度等单一环境因素均不具有显着性相关关系。(8)本研究表明长江口潮间带湿地具有明显的碳汇和脱氮等环境效应,在相对海平面上升与长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建议加强河口湿地保护,降低围垦强度,建立湿地系统监测系统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将湿地纳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清单。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中适时引入氮排放权交易制度。

刘桂群[4](2016)在《圈围工程水域营养盐和重金属分布及其评价研究 ——以浦东机场为例》文中提出浦东机场圈围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支,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圈围工程,该圈围工程的实施会对附近湿地潮滩地形、地貌及生态系统影响巨大。本研究以浦东机场圈围区域及临近水域为研究对象,围绕圈围水域营养盐、沉积物和底栖动物重金属分布及其评价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浦东机场圈围工程外侧水域营养盐(总氮、总磷、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活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无机氮)和水环境因子(溶解氧、悬浮物、浑浊度、水温、盐度、p H和化学需氧量)的调查,分析营养盐的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并对该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行评价;2)通过对圈围区域沉积物和底栖动物重金属(Cu、Pb、Cd、Hg、As)含量及时空分布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并与邻近的九段沙自然保护区沉积物和底栖动物重金属含量进行对比,研究圈围工程对重金属的影响,并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浦东机场圈围外水域硝酸盐是溶解性无机氮的主要形态,占84-97%;硝酸盐和氨氮含量春季最高,分别为0.639 mg/L和0.098mg/L,亚硝酸盐和总氮含量冬季最高,分别为0.012 mg/L和3.418mg/L,活性磷酸盐含量秋季最高为0.031mg/L,总磷含量夏季最高为0.322mg/L。营养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是由于营养盐受长江流域降水、农业灌溉、水环境因子和生物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调查区域营养指数周年变化范围为2.42-21.99(大于1),说明水体呈富营养化,且研究水域存在一定的磷限制。浦东机场圈围工程对营养盐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悬浮物。(2)对浦东机场圈围工程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高低顺序为Cu>Pb>As>Cd>Hg,其中除Cd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为国家土壤环境一级标准。圈围工程重金属Cu、Pb、Cd、Hg和As的含量均高于九段沙自然滩涂。Cu和Pb的季节分布规律一致,其他重金属的季节分布各不相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圈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增加了生态风险,其中Cd为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地质累积指数(Igeo)评价也表明圈围工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高于九段沙自然滩涂,其中最主要的污染元素为Pb。(3)浦东机场圈围工程区河蚬体内重金属含量为Cu>Cd>Pb>As>Hg。圈围工程区河蚬体内重金属Cu、Pb、Cd、Hg和As含量均高于九段沙自然滩涂。河蚬体内重金属在冬季含量较低。食用风险评价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评价表明,河蚬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该区域河蚬污染较严重,不宜大量食用。

张蓬[5](2009)在《渤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文中指出海洋沉积环境中多氯联苯(PCBs)和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对于揭示其污染历史、来源途径、迁移转化以及评价其对环境的潜在生态风险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我国典型近海中比较开阔的南黄海和受人为影响严重的渤海湾沉积物中的PAHs和PCBs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生态环境对应关系的剖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影响控制因素、演变趋势、潜在生态风险等,获得了以下系统的认识:1.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分布与沉积类型及模式相一致,受控于“沉积类型-动力过程-来源途径”。PCBs含量(范围:518~5848 pg/g,平均值:1715 pg/g)低于受人为影响严重的长江口、珠江口和渤海,分布具有中部海区>东部海区>西部海区的特征;PCBs随着沉积物粒径的减小和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与总有机碳(r=0.61,p<0.01)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表明PCBs在沉积物中的分布受控于被水动力过程原动力控制的沉积类型与沉积模式。2. 1914~2004年间,南黄海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变化比较显着,在时间序列上经历了三个明显的不同阶段。近90年来,PAHs和PCBs在柱状样中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即近年南黄海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残留水平比上世纪初明显增加。其中1914~1932年间,PAHs和PCBs保持在较低的水平;1932~1962年间,PAHs和PCBs的含量发生急剧的变化,在1932~1944和1956~1962年两个时间段,PAHs和PCBs的含量达到峰值;自1962年至今,PAHs和PCBs呈稍有增加趋势。PAHs的组成和特征组分比值分析显示,1920~1944年间PAHs主要来自石油产品泄漏,1944~1980年间,主要来自草/木材/煤燃烧,1980年至2004年则显示出石油和燃烧产物混合来源的特征。3.渤海湾沉积物中的PAHs、PCBs、DDTs和HCHs的分布模式不同,反映了这四种污染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PAHs、PCBs、DDTs和HCHs的含量范围为149.0~393.4 ng/g,360.8~1728.3 pg/g,462.2~2007.3 pg/g和4.31~33.8 ng/g。马颊河口、海河口和黄河口附近的海区的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含量显着高于渤海湾内其它站位,DDTs在湾外沉积物中的含量大于湾内,在海河口附近站位测得HCHs含量的最高值,在其它站位其浓度变化不大。PAHs特征成分的比值显示渤海湾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草/木材/煤燃烧的产物经过大气的输运过程进入水体;DDTs和HCHs的组成显示,在DDTs和HCHs被禁用后仍有新的输入源。4.南黄海沉积物POPs总体水平不高,其环境污染危害和潜在生态风险不大,从沉积物POPs的角度来说南黄海的环境质量较好。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渤海湾沉积物中芴可能会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DDTs和HCHs的含量低于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值,总体而言,其沉积物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论文的创新性点在于:1)首次研究了近百年南黄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演变趋势,判断了其来源并对近百年二者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2)系统剖析了南黄海及渤海湾的生态环境与PAHs和PCBs的耦合关系,对阐明POPs的毒理效应有重要的科学意义。3)系统解析了渤海湾沉积物中PAHs,DDTs和HCHs的污染现状,来源和迁移途径,可为科学开发和利用渤海海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高磊[6](2006)在《长江口潮滩湿地主要生源要素的动力学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世界大型河口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剖面以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等研究对于了解生源要素在河口系统的分布格局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河口及河口区最大混浊带对河流陆源输入物质的影响和改造,河口、海岸、大陆架环境对全球大洋生源要素通量和收支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主要是基于在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间,对长江口崇明东滩典型站点(包括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以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观测。另外,通过长江口12个站点在2005年11月大潮和小潮各2个M2潮周期内(约25个小时)的准同步观测,研究了潮汐作用对长江口营养盐分布的影响;并通过既包括物理参数,又包括化学参数的箱式模型,研究了各种营养盐的来源途径对长江口固定区域营养盐收支的贡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循环 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高、中、低潮滩典型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生物硅含量(BSi)测定。BSi的测定采用了7h的碱液连续提取法以校正样品中粘土矿物中非生物硅的溶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渤海和黄海沉积物类似,研究区域沉积物BSi含量也处在较低水平(小于0.5 Si%);沉积物中所含有的陆源粘土矿物也使SiO32-在间隙水中的浓度(小于250 μM)远远低于纯BSi的溶解度;高潮滩和中潮滩沉积物中BSi、N以及N/BSi等指标随浓度都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反映了沉积物中的N以及BSi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降解,并且N比BSi降解得快;沉积物中δ 15N值与N、N/BSi等指标都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显示在早期成岩过程中,与14N相比,15N更容易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粒径较粗、有机质含量较少、无植被覆盖以及根系影响的低潮滩沉积物则不具备上述趋势,显示出了与高、中潮滩完全不同的沉积物性质。此外,在沉积物中部,发现了N、N/BSi等指标异常的变化,也反映了修坝、台风等偶然事件对研究区域沉积过程的影响。上述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硅等生源要素在长江口海域上覆水-沉积物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控制因素及其时空变化提供了依据。 2.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生源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季节变化 对连续12个月长江口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典型站点沉积物间隙水中各营养盐成分含量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间隙水中NH4+和SiO32-的浓度一般在200-500 μM之间,高、中、低潮滩间显示出了不同的分布特点;与高潮滩和中潮滩相比,没有植被覆盖、粒径较粗的低潮滩往往具有较高的NH4+浓度和较低的SiO32-浓度;SiO32-随季节的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NH4+

孙彬[7](2006)在《江苏省典型地域淤泥与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江苏省内的这六个典型地区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淤泥不同层面的重金属含量及絮凝前后泥样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六地区的取样点位于无锡古运河羊腰湾、吴江横草路港、太湖梅梁湾、洪泽县洪泽湖周桥洞、启东协兴港、连云港港区。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发现,同一地区的淤泥、其不同层面的Cu、Zn、Pb、Cr、Cd、Ni、Hg、As含量随浮泥、淤泥、底泥依次减少,对同一种淤泥,絮凝前后泥样、水样重金属含量基本无变化。对不层面的重金属含量用地积累指数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污染由重到轻分别是:古运河、连云港、梅梁湾、洪泽湖、协兴港、横草路港。对絮凝前后泥样和水样中的重金属分别根据国标进行了评价,不同的季节,污染最严重的是春季淤泥,然后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连云港、协兴港地区的水质在夏季最好,其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古运河、横草路港、梅梁湾、洪泽湖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并不大。总体表明,江苏省的这六个地区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并且层面不同,季节不同,重金属含量也有所不同。

姚庆祯[8](2006)在《痕量元素砷、硒在长江流域及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探讨》文中认为本文在实验室建立了天然水中溶解态砷、硒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HG—AAS)的测定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长江主流、主要支流、长江口海域及崇明东滩湿地砷、硒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于2003年4—5月对长江流域各主要的支流及主流沿程采样,对河水中常量离子、溶解和颗粒态砷、硒进行了分析。长江阳离子以钙为主,而阴离子主要为HCO3-,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为HCO3->SO42->Cl-,Ca2+>Na+>Mg2+>K+。长江主流的Na+、Mg2+、Ca2+、HCO3-和Cl-主要来自于上游;主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的常量离子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而大气沉降的影响很小,只有SO42-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 长江主流各站溶解态无机砷、硒的浓度变化幅度不大,下游浓度略高于上游;主流溶解态砷、硒的浓度分别在12.28—35.6nmol/L、2.20—5.58nmol/L范围内波动;溶解态砷中以As(Ⅴ)为主,As(Ⅲ)/As比值变化范围为0.17—0.43。颗粒态砷、硒的变化范围为6.87—17.8、0.34—1.19mg/kg。长江支流溶解态砷、硒的浓度明显高于主流,且跨度较大,北方支流中砷、硒的浓度明显高于南方支流,支流溶解砷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95—56.7nmol/L。赤水河砷的含量最低,而沱江和湘江的含量最高;溶解态砷中在赤水、岷江和牛栏江以As(Ⅴ)为主,其它支流则以As(Ⅲ)为主。支流溶解硒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7—9.92nmol/L,最高浓度出现在沱江。长江流域河水中砷、硒含量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流域盆地不同的岩石、土壤类型是造成不同支流砷、硒含量差异的初步原因;二、人为活动对长江河水砷、硒含量有重大影响;部分支流如沱江、岷江、嘉陵江及湘江则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输入;而上游地区砷、硒含量受酸沉降影响较大。主流溶解态砷、硒的通量从上游到下游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上游对溶解砷、硒的入海通量贡献较小,而洞庭湖水系的贡献较大,约占长江入海通量的80%。三峡工程对颗粒态砷、硒的入海通量影响较大。 分别于2004年9月和2005年8月利用“海监47号”和“海监49号”科学调查船在长江口海域采集不同层次的水样,测定水样及底沉积物中砷、硒以了解痕量元素砷、硒。长江口海域溶解砷、As(Ⅲ)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25.2、未检出—5.22nmol/L,平均值分别为17.9、1.76nmol/L;无机砷以As(Ⅴ)为主,As(Ⅲ)占总无机砷的比例为0—39.7%,平均比例为9.8%。溶解硒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0—5.70nmol/L,平均含量为3.35nmol/L。底沉积物砷、硒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3.87—13.1、0.067—0.23mg/kg,最高含量出现在长江口附近,而最低含量则在台湾暖流影响的区域。生物作用对溶解态硒的分布影响较大,而对溶解态

二、Discrimination of depositional seasonality of tidal flat sedi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scrimination of depositional seasonality of tidal flat sedi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相关研究综述
        1.2.1 潮间带湿地碳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2 潮间带湿地氮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3 潮间带湿地磷的输入输出和埋藏
        1.2.4 我国潮间带湿地碳氮磷的研究和滩涂沉积状况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4 本研究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我国潮间带的气候、水文及沉积地貌特征
    2.2 建国以来我国潮间带湿地的开发利用及其生态影响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保存及分析前处理
    3.2 样品碳氮磷的分析
        3.2.1 沉积物碳氮磷的分析
        3.2.2 水体碳氮磷的分析
        3.2.3 CO_2和N_2O的分析
    3.3 沉积物比活度的测定
    3.4 潮汐循环模拟
        3.4.1 循环模拟n1
        3.4.2 循环模拟n2
    3.5 计算和统计
        3.5.1 基于~(210)Pb 比活度的CF和CIC模型计算过程
        3.5.2 我国潮间带滩涂面积的分类提取和计算
        3.5.3 数据的统计检验
第四章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状况
    4.1 我国潮间带沉积物质的来源
    4.2 我国潮间带的沉积速率(沉积通量)
    4.3 地面沉降、泥沙剧减及海平面上升对沉积的影响
第五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和转化
    5.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的埋藏特征
        5.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粒级和粒径
        5.1.2 黄河和长江来源沉积物表层和柱样碳的埋藏
        5.1.3 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5.1.4 南部河口区潮间带碳的埋藏
        5.1.5 红树林滩涂碳的埋藏特征
        5.1.6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的碳密度、埋藏量和年扣留率
    5.2 潮汐循环模拟过程中滩涂沉积物碳的转化
        5.2.1 滩涂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的输出
        5.2.2 滩涂沉积物气态无机碳的释放
        5.2.3 滩涂沉积物碳转化的讨论分析
        5.2.4 潮间带滩涂呼吸作用的气体产生总量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和迁移变化
    6.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的埋藏特征
        6.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氮的埋藏特征
        6.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氮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
        6.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氮埋藏的对比分析
    6.2 潮汐循环模拟中潮滩沉积物氮的迁移变化
        6.2.1 滩涂沉积物无机氮的输出
        6.2.2 滩涂沉积物N_20的释放
        6.2.3 滩涂沉积物氮迁移变化的讨论和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和释放
    7.1 我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特征
        7.1.1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垂直断面磷的埋藏特征
        7.1.2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表层磷的分布
        7.1.3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形态
        7.1.4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的埋藏量
        7.1.5 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磷埋藏的对比分析
    7.2 潮汐循环模拟中滩涂沉积物磷的释放
        7.2.1 滩涂沉积物总磷的输出
        7.2.2 滩涂沉积物磷输出的讨论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8.1 潮间带的沉积速率
    8.2 潮间带沉积物碳氮磷埋藏的总体特点
    8.3 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转化特征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8.4 趋势展望、后续研究建议及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研究已发表的成果

(2)华东沿海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模型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全球碳循环和土壤有机碳循环影响因素
        1.2.2 土壤有机碳形态及分离方法
        1.2.3 土壤有机碳模型
        1.2.4 滩涂围垦后土壤属性的演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与地貌
        2.1.3 土壤与植被
        2.1.4 围垦年限与土地利用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样品测定方法
        2.3.1 土壤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2.3.2 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方法
    2.4 预测模型和相关计算
        2.4.1 土壤有机碳预测模型
        2.4.2 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密度计算
        2.4.3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计算
    2.5 数据处理与制图
第三章 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分布特征
    3.1 滩涂围垦区土壤养分元素分布特征
        3.1.1 土壤养分元素统计特征
        3.1.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养分元素分布特征
        3.1.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元素分布特征
    3.2 土壤pH和盐分分布特征
        3.2.1 土壤pH和盐分的统计特征
        3.2.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pH、Cl和盐分含量分布特征
        3.2.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pH、Cl和盐分含量分布特征
    3.3 土壤Ca、Na、Mg、Fe、Al、Si等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3.3.1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统计特征
        3.3.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
    3.4 土壤粒度分布特征
        3.4.1 土壤粒度的统计特征
        3.4.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粒度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特征及其模型预测
    4.1 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4.1.1 土壤有机碳统计特征
        4.1.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4.1.4 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
    4.2 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影响因素
        4.2.1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4.2.2 土壤有机碳与影响因素线性关系
        4.2.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4.2.4 土壤有机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探讨
    4.3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4.4 土壤有机碳动态预测
        4.4.1 实验和验证数据集土壤属性统计特征
        4.4.2 多元回归模型
        4.4.2.1 模型预测
        4.4.2.2 模型验证
        4.4.3 随机森林模型
        4.4.3.1 模型预测
        4.4.3.2 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丰围垦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土壤活性/非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5.1.1 土壤活性和非活性有机碳统计特征
        5.1.2 不同围垦年限土壤有机碳形态分布特征
        5.1.3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形态分布特征
    5.2 土壤不同形态有机碳影响因素
        5.2.1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5.2.2 土壤POxC和Non-POxC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关系
        5.2.3 基于随机森林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5.2.4 土壤有机碳形态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探讨
    5.3 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敏感系数
        5.3.1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5.3.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相关指标与其它土壤属性相关性分析
        5.3.3 土壤有机碳形态敏感系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3)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河口湿地碳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2.2 河口湿地氮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及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1.3.3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2 研究区概况
    2.1 长江口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
        2.1.3 河流水系
        2.1.4 水文
    2.2 长江河口湿地基本特征
        2.2.1 河口湿地分布特征
        2.2.2 河口湿地植被类型
        2.2.3 河口湿地冲淤变化
    2.3 长江口湿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 崇明东滩潮间带湿地发育和演化特征
    3.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3.2 崇明岛东部潮间带湿地发育演替中植被带变化
    3.3 崇明岛东部潮间带植被带扩张与上流来沙关系
    3.4 小结
4 河口湿地演替中土壤和沉积物碳库容量的时空变化
    4.1 研究方法
        4.1.1 采样点布设
        4.1.2 潮间带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研究方法与采样
        4.1.3 湿地发育和演替中沉积物碳库变化研究方法与采样
        4.1.4 样品处理和分析
        4.1.5 数据计算
    4.2 崇明东滩湿地短期沉积和埋藏速率
    4.3 崇明岛东部地区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4.4 潮滩发育沉积过程中沉积物碳库的时间变化
        4.4.1 海三棱藨草群落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时间变化
        4.4.2 光滩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时间变化
        4.4.3 不同植被群落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变化
        4.4.4 不同类型植被带沉积物柱状样剖面有机碳含量特征
    4.5 海三棱蔗草带沉积物碳库容量季节变化以及植被的贡献
        4.5.1 海三棱藨草带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剖面特征
        4.5.2 海三棱藨草对沉积物碳库贡献
    4.6 小结
5 河口湿地氮汇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站位和采样点
        5.1.2 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
        5.1.3 样品分析
        5.1.4 数据计算与处理
    5.2 长江口潮滩各采样点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差异
    5.3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空间分布
        5.3.1 各植被类型下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空间差异
        5.3.2 长江口沉积物反硝化速率随深度变化特征
    5.4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时间变化
    5.5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国内外河口沉积物的比较
    5.6 长江口湿地沉积物反硝化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6.1 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分析
        5.6.2 反硝化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5.7 小结
6 长江口潮间带湿地碳氮汇库生态环境效应及管理保护对策
    6.1 潮滩发育中碳库的生态环境意义
    6.2 长江潮滩沉积物脱氮能力的生态环境效应
    6.3 海平面变化对碳氮汇功能的影响
    6.4 长江河口湿地管理和保护面临的困境
        6.4.1 湿地管理和保护缺乏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和约束
        6.4.2 湿地管理职能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匹配
        6.4.3 湿地基础数据体系缺失
        6.4.4 缺乏有效的市场和社会参与机制
        6.4.5 过度围垦与潮滩湿地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6.5 对策和建议
        6.5.1 加强科学研究,建立湿地监测系统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
        6.5.2 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立法
        6.5.3 从资源管理为重转向生态系统综合管理
        6.5.4 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围垦
        6.5.5 完善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
        6.5.6 建立发展湿地碳氮排放权交易机制
7 论文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圈围工程水域营养盐和重金属分布及其评价研究 ——以浦东机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河口圈围工程及其生态影响
    1.2 圈围工程对营养盐的影响
    1.3 圈围工程重金属
        1.3.1 河口重金属分布
        1.3.2 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
    1.4 营养盐和重金属评价
        1.4.1 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
        1.4.2 沉积物重金属的评价
        1.4.3 底栖动物体内重金属评价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圈围区外水域营养盐的季节分布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方法
        2.2.3 营养盐评价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3.1 营养盐季节分布特征
        2.3.2 其他环境因子及其与营养盐的相关性
        2.3.3 富营养化评价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圈围工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与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处理和测定
        3.2.3 沉积物重金属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圈围工程沉积物及九段沙自然滩涂重金属的分布与特征
        3.3.2 圈围工程对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3.3.3 沉积物重金属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圈围工程对河蚬体内重金属的分布及评价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处理和测定
        4.2.3 河蚬重金属评价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河蚬体内重金属分布
        4.3.2 河蚬体内不同重金属间的相关性
        4.3.3 河蚬体内重金属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渤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沉积环境中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的研究现状
        1. 沉积物中PAHs和PCBs的分布和来源
        2. 影响PAHs和PCBs分布的因素
        3. 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方法比较
        4. PAHs和PCBs的风险评价
    第二节 研究海区的特征
        1. 南黄海的生态和沉积环境特征
        2. 渤海湾的环境特征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南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
    第一节 采样与分析
        1. 高效 GC-MS 法测定沉积物中 PCBs 和 PAHs
        2. 沉积环境参数测定方法
    第二节 表层沉积物中的PCBS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
        1. 表层沉积物 PCBs 的分布特征
        2. PCBs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
        3. 沉积物中PCBs与浮游生物量的关系
        4. 水动力学条件对PCBs分布的控制作用
        5. PCBs的来源
    第三节 PAHS和PCBS残留的百年演变历史
        1. 柱状样沉积物的沉积年代学
        2. PAHs的残留在百年尺度上的演变趋势
        3. PCBs的残留在百年尺度上的演变趋势
        4. PAHs和PCBs与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TOC)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1999~2005 年沉积物中PCBS演变趋势
        1. PCBs的年际变化
        2. 沉积环境参数对PCBs分布的影响
第三章 渤海湾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第一节 采样与分析
        1. GC-MS法测定PAHs
        2. GC-ECD法测定PCBs,DDTs和HCHs
    第二节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PCBS,DDTS和HCHS
        1. PAHs
        2. PCBs
        3. DDTs
        4. HCHs
第四章 结语
    1. 获得的主要结论
    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图表目录
公式目录

(6)长江口潮滩湿地主要生源要素的动力学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1章 绪论
    1.研究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1 间隙水的取样及测定
        2.2 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
        2.2.1 通量的实际测量结果与用间隙水浓度梯度计算得到的分子扩散通量的比较
        2.2.2 生物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通量的影响
        2.2.3 沉积物对各类物质的输入与陆源输入的比较
        2.3 沉积物中的生物硅以及硅循环
        2.4 有机物在沉积物中的降解以及早期成岩作用模型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研究区域
        1.1 主要的沉积环境特征
        1.2 冲淤规律
        1.3 沉积物化学性质
        1.4 潮滩植物及其对沉积地貌的影响
        1.5 沉积物中大型底栖动物
        1.6 人为活动对潮滩发育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间隙水的制取
        2.3 沉积物-上覆水营养盐交换通量的培养实验
        2.4 生物硅样品的制取
        2.5 样品分析
        2.5.1 实验使用化学试剂介绍
        2.5.2 营养盐测试染色剂的配置
        2.5.3 营养盐测试标准溶液的配置
        2.5.4 营养盐分析仪
        2.5.5 同位素质谱仪
        2.5.6 流式细胞仪
第3章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中生源硅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沉积物中BSi的提取
        3.2 沉积物中BSi以及间隙水中SiO_3~(2-)浓度随深度的变化
        3.3 沉积物中有机氮N(%)、N/BSi和δ~(15)N等参数随深度的变化
    4.结论
第4章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及其季节变化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间隙水中SiO_3~(2-)和NH_4~+的浓度剖面
        3.2 间隙水中SiO_3~(2-)和NH_4~+浓度在高、中、低潮滩之间的比较
        3.3 间隙水中SiO_3~(2-)和NH_4~+浓度随季节的变化
        3.4 间隙水中的NO_2~-+NO_3~-的分布剖面及其对反硝化作用的指示
        3.5 各种营养盐在上覆水和间隙水中的分布格局
    4.结论
第5章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及其数学模拟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间隙水中营养盐的实测浓度
        3.2 沉积物中NH_4~+和SiO_3~(2-)浓度剖面的数学模拟
        3.2.1 模型介绍
        3.2.2 SiO_3~(2-)的模拟
        3.2.3 NH_4~+的模拟
        3.2.4 进一步的讨论
    4.结论
第6章 春季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水界面交换过程对长江营养元素的截留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研究区域沉积物的基本特征
        3.2 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剖面
        3.3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垂直交换通量
    4.讨论
        4.1 生物作用对营养盐在间隙水中剖面的影响
        4.2 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与分子扩散通量的比较
        4.3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收支
        4.4 盐度对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影响
    5.结论
第7章 长江口潮间带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3.1 SiO_3~(2-)
        3.2 NO_3~-
        3.3 NH_4~+
        3.4 NO_2~-
        3.5 PO_4~(3-)
        3.6 O_2
    4.讨论
        4.1 影响底层交换通量的因素
        4.1.1 盐沼植物以及底层生产力的吸收
        4.1.2 生物灌溉作用
        4.1.3 Other factors
        4.2 季节变化
        4.3 反硝化速率的估算
    5.结论
第8章 秋季长江口潮周期内海流、盐度以及营养盐分布的小尺度变化
    1.前言
    2.取样与方法
    3.结果与讨论
        3.1 物理化学要素的基本特征
        3.1.1 流速与流向
        3.1.2 温度与盐度
        3.1.3 营养盐
        3.2 大潮和小潮的比较
        3.3 营养盐随潮汐的变化
        3.4 营养盐的收支
        3.5 进一步的讨论
    4.结论
第9章 总结
    1.氮硅等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固态分布特征
    2.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剖面及其数学模拟
    3.营养盐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及季节变化
    4.潮汐作用对长江口海域营养盐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7)江苏省典型地域淤泥与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重金属
    1.2 重金属污染
        1.2.1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1.2.2 海洋湖泊中的重金属污染
        1.2.3 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1.2.4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3 淤泥的应用及其重金属
        1.3.1 淤泥的应用
        1.3.2 淤泥中的重金属
    1.4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方法
        1.4.1 土壤样品重金属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1.4.2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1.4.2.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1.4.2.2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1.4.2.3 X-射线荧光法(XRF)
        1.4.2.4 等离子体光谱法(ICP)
    1.5 重金属污染的评估方法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 淤泥的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6.2 淤泥层面研究进展
        1.6.3 絮凝前后泥样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进展
    1.7 存在的问题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以及目标
        1.8.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8.1 本文研究的目标
        1.8.1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基本原理
    2.1 酸溶法消解的原理
    2.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
    2.3 原子荧光光谱法基本原理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和药品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药剂的配制
        3.1.4 标准曲线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案设计
        3.2.1 取样地点的选择
        3.2.2 取样方式的选择
        3.2.3 泥样处理
        3.2.4 泥样消解测定方法的选择
        3.2.4.1 泥样消解方法的选择
        3.2.4.2 试样样测定方法的选择
        3.2.5 结果评价
        3.2.5.1 地积累指数法评价淤泥的重金属污染
        3.2.5.2 絮凝后泥质评价
        3.2.5.3 絮凝后水质评价
    3.3 实验部分
        3.3.1 不同季节淤泥中重金属和普通金属测定的结果与讨论
        3.3.1.1 前期探索
        3.3.1.2 春季淤泥
        3.3.1.3 夏季淤泥
        3.3.1.4 秋季淤泥
        3.3.1.5 冬季淤泥
        3.3.2 不同季节水体絮凝前后的重金属和普通金属
        3.3.2.1 春季水体絮凝前后的重金属
        3.3.2.1 夏季水体絮凝前后的重金属
        3.3.2.3 秋季水体絮凝前后的重金属
        3.3.2.4 冬季水体絮凝前后的重金属
        3.3.3 讨论
        3.3.3.1 淤泥中的重金属
        3.3.3.2 絮凝前后淤泥中的重金属
        3.3.3.3 絮凝前后水体中重金属
4 结语
    4.1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4.2 下一步工作建议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春季淤泥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二 夏季淤泥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三 同一药剂不同加药量下絮凝后夏季泥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四 不同药剂同加药量下絮凝后夏季泥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五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淤泥絮凝前后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六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淤泥絮凝前后中普通金属含量(略)
    附录七 秋季淤泥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八 同一药剂不同加药量下絮凝后秋季泥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九 不同药剂相同加药量下絮凝后夏季泥样中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秋季泥样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一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秋季泥样絮凝前后中普通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二 冬季淤泥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三 同一药剂不同加药量下絮凝后冬季泥样中重金属的含量(略)
    附录十四 不同药剂相同加药量下冬季泥样絮凝前后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五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冬季泥样絮凝前后中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六 各种药剂最佳加药量处冬季泥样絮凝前后中普通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七 絮凝前后春季水体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八 絮凝前后的夏季水体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十九 絮凝前后秋季水体的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二十 絮凝前后的冬季水体重金属含量(略)
    附录二十一 标准曲线
    附录二十二 精密度

(8)痕量元素砷、硒在长江流域及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文献综述
    1.2 砷文献综述
    1.3 研究工作总体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
        2.1.1 长江流域
        2.1.2 长江口海域
        2.1.3 崇明东滩
    2.2 分析方法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Se(Ⅳ)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2.2.3 砷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2.2.4 As(Ⅲ)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2.2.5 沉积物中总砷的分析
        2.2.6 沉积物中总硒的分析
        2.2.7 生物样品砷、硒的分析
        2.2.8 沉积物中砷、硒形态的分析
第三章 长江流域常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3.1 长江流域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3.1.1 长江主流及主要支流常量元素含量
        3.1.2 长江主流及主要支流中常量元素的来源
    3.2 与世界其它河流的对比
    3.3 长江常量元素的估算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江流域痕量元素砷、硒的分布特征
    4.1 长江流域痕量元素砷、硒的分布特征
        4.1.1 流域分布特点
        4.1.2 季节变化
    4.2 长江河水中痕量元素砷、硒的来源
        4.2.1 岩石风化输入
        4.2.2 人为活动输入
    4.3 长江及各支流的通量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江口海域砷、硒的分布特征
    5.1 2004年9月航次
        5.1.1 平面分布特征
        5.1.2 断面分布特征
    5.2 2005年8月航次
        5.2.1 平面分布特征
        5.2.2 断面分布特征
    5.3 长江口溶解态砷、硒的行为
    5.4 与世界其它海区的对比
    5.5 河口通量
    5.6 小结
第六章 崇明东滩痕量元素砷、硒的生物地球化学
    6.1 沉积物、水体中砷、硒分布特征
    6.2 控制崇明东滩沉积物含量的因素
        6.2.1 控制崇明东滩沉积物时空分布的因素
        6.2.2 砷、硒与铁、锰循环的关系
        6.2.3 生物作用对砷、硒分布的影响
        6.2.4 崇明东滩沉积物的扩散通量与沉积通量
        6.2.5 砷、硒沿食物链的传递
    6.3 小结
第七章 无机砷、硒在崇明东滩沉积物中的吸附作用
    7.1 吸附实验步骤
    7.2 崇明东滩沉积物对砷形态的吸附
        7.2.1 砷的吸附动力学
        7.2.2 砷的解吸动力学
        7.2.3 pH对沉积物吸附砷的影响
        7.2.4 pH对沉积物解吸砷的影响
        7.2.5 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讨论
        7.2.6 共存离子对As(Ⅲ)、As(Ⅴ)吸附的影响
    7.3 崇明东滩沉积物对硒形态的吸附
        7.3.1 硒的吸附动力学
        7.3.2 硒的解吸动力学
        7.3.3 pH对沉积物吸附硒的影响
        7.3.4 pH对沉积物解吸硒的影响
        7.3.5 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讨论
        7.3.6 共存离子对Se(Ⅳ)、Se(Ⅵ)吸附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长江流域对长江口的贡献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目录

四、Discrimination of depositional seasonality of tidal flat sedi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潮间带滩涂沉积物碳氮磷的埋藏特征[D]. 陈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华东沿海滩涂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模型预测[D]. 张欢. 南京大学, 2017(03)
  • [3]长江口湿地碳氮汇能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D]. 柳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4]圈围工程水域营养盐和重金属分布及其评价研究 ——以浦东机场为例[D]. 刘桂群.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5]渤黄海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解析[D]. 张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10)
  • [6]长江口潮滩湿地主要生源要素的动力学过程研究[D]. 高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 [7]江苏省典型地域淤泥与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初步研究[D]. 孙彬.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8]痕量元素砷、硒在长江流域及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探讨[D]. 姚庆祯.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苏北滩涂沉积物沉积季节性判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